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9 .说“木叶”课件3
ID:74236 2021-12-16 1 3.00元 25页 361.50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15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3.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说“木叶”林庚本文体裁:诗歌理论随笔,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古诗词语言暗示的表现技巧和归纳的方法,积累古诗词名句。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及从相关资料中抽象出一般规律的能力。3.情感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奋发向上。,作者像林庚,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著名学者、诗人。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在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方面的艺术特征做了极为精细的辨析。本文选自《唐诗综论》。,请同学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一、给下列词语注音袅袅()灼灼()皋()瘐()荃()迢远()桅杆()窸窣()恽()niăozhuógāoyŭquántiáowéixīsūyùn,二、解释下列词语:袅袅钟爱萧萧一言难尽窸窣课文中用来形容连续不断的秋风不断吹动树叶的样子。现代汉语中还可用来形容烟气缭绕上升、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声音延长不绝等意思。特别喜爱。钟,聚集,专注。拟声词,常用形容马鸣声、风声、雨声、草木摇落声。课文中用来形容树叶凋零飘落的声音。一句话难以说清楚。课文中是指诗歌意象具有概念背后的暗示性,这种暗示性要靠意会而难以言传。拟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课文中形容微黄的树叶飘落到地上的声音。,离人游子绵密迢远缠绵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类人的形象。有离别之苦的人。中国古典文学中经常吟咏的对象。指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古代汉语中是细密、紧凑的意思,课文中用以形容树叶繁茂。现代汉语中这一词也可用来形容抽象事物,如,办事、言行、思虑、文章构思等细密周到没有缺漏。有遥远的意思。(1)纠缠不已,不能解脱;(2)宛转动人。,三、1.有“木”古诗知多少(注意收集积累)(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3).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5).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2.请补足下列诗句的上或下句:(1).秋月照层岭,。(吴均《谷柳恽》)(2).,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3).柔条纷冉冉,。(曹植《美女篇》)(4).日暮风吹,。(吴均《青溪小姑歌》)(5).,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6).亭皋木叶下,。柳恽《捣衣诗》)寒风扫高木高树多悲风落叶何翩翩叶落依枝无边落木萧萧下陇首秋云飞,按段落顺序分析: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的“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依照顺序写出段的内容,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第5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作者以周邦彦的词为例子加以说明。,第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第7段,说明“木叶”与“落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一部分(1、2)引用诗句交代“木叶”的来源及其艺术成就。第二部分(3、4)引用诗句比较“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第三部分(5)总结全文,“木叶”与“树叶”,一字之差,到了艺术领域差别极大。,五、分析:1.“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繁茂的枝叶特树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征木黄色、干燥的质感意树:饱满味木:疏朗场树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合木秋风叶落,提示:“木”就是“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意味上,“木”一般是在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五--2.说说“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有什么不同?提示1: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之间是不一致的。,提示2:“落木”与“落叶”不同,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比“木叶”还进一层,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五--3.“木”在形象上有哪些艺术特征?提示:有两个艺术特征。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木棍、桅杆等,就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木叶”中“叶”带有绵密的意思,‘落木“则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关于”意象”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固有的概念,然而它没有确切的含义,也没有一致的用法。有的指意中之象,即意念中的形象;有的指意和象;有的接近于境界;有的接近于今天的艺术形象。,意象可分为五类: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等;人的创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饰、城市等;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总之,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结合本文的学习,试分析王安石《梅花》、陆游《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梅”的意象如何?
同类资料
更多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9 .说“木叶”课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