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课本上册电子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
高一化学课本上册电子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

如何下载整套的人教版初中和高中课本电子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KaYZHq86_XS0XJJ45zFaag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

来自:百度网盘

提取码: bygr

复制提取码跳转

?pwd=bygr 提取码: bygr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第8讲思维拓展题|第7讲赏析题:语言的赏析|第6讲作用题:句子和段落的作用|第5讲理解题:句子含义的理解|第4讲理解题:标题的理解|第3讲人物题:人物心理情感的变化|第2讲概括题:中心思想的概括|第1讲概括题:文章思路梳理及概括主要内容|概括题:文章思路梳理及概括主要内容.doc|(2)概括题:文章思路梳理及概括主要内容第2段.mp4|(1)概括题:文章思路梳理及概括主要内容第1段.mp4|概括题:中心思想的概括.doc|(2)概括题:中心思想的概括第2段.mp4|(1)概括题:中心思想的概括第1段.mp4 人教版初中语文电子课本

https://pan.baidu.com/s/1TyGPKXeKIE6buEUo5TrssQ

人教版初中语文电子课本

来自:百度网盘

提取码: 4c9d

复制提取码跳转

?pwd=4c9d 提取码: 4c9d

人教版初中语文电子课本|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下册.pdf|部编语文八下电子课本PDF版(黑白) (1).pdf|2018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pdf|2017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pdf|2017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pdf|2016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pdf|2016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pdf

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一教案

【 #高一# 导语】偶尔会抱怨为什么自己没天赋,又或者因为别人能轻易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而不平衡。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完全没办法。现在的我倒觉得这样也好,世上或许有人能一步登天,但那人不是我。自己一点一点抓住的东西,比什么都来得真实。用时间换天份,用坚持换机遇,我走得很慢,但我绝不回头。 高一频道为大家整理了《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一教案》供大家参考!

【一】

物质的量

一、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1、引入物质的量的必要性

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3、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其应用。

4、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两个基本公式的应用。

课时安排:约15~20分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认识到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

2、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过程与方法:

1.培养逻辑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在讲解今天的内容之前,老师先考考大家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请问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啊?

学生答: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

嗯,是这样的!物质就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

那么这些粒子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

学生答:都很小,都在不停地运动…

对!它们都很小!

我们知道,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分子、原子或离子之间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但是这些微粒都太小,显然我们是不能一个一个将它们取出来进行反应吧!

那大家告诉我,在实验室里我们是怎样取用物质来进行化学反应的啊?

学生答:天平称固体的质量,量筒量液体的体积。

嗯,虽然我们说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微利之间按一定比例进行的。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是称取一定质量(g)或者量取一定体积(mL)的化学物质来进行我们需要的化学反应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微观粒子的数目和物质宏观的质量或者体积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的。

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探讨它们之间的这种联系!

板书课题:物质的量

嗯,老师现在遇到了一个小麻烦,现在老师的粉笔用完了,所以呢,只有再买一些。可是粉笔好小啊,一支支的数好麻烦啊!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学生答:买一盒、买一箱、、、、、

看来同学们都很留心生活啊!如果我们用盒子把粉笔装起来,那就方便多了。

我们之前说我们不能取用分子、原子等微粒来进行化学反应是因为它们都太小了!那我们可不可以也用一个“盒子”将它们按一定数目的集合体的形式“装”起来呢?

其实早就有人想到这个“盒子”了!国际科学界是用“物质的量”来“装”这些微粒的。

物质的量它是一个物理量,就像同为物理量的质量一样,它也是有符号和单位的。

回忆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紧跟思路,渐渐进入课题

紧跟课堂节奏,思考老师的问题,兴趣提升

意识到微观粒子时需要集团概念的

通过对物质组成,分子等微观粒子共性的回顾,让学生懂的在研究微观粒子时“集团意识”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分组达到了使问题简化的目的。

过渡到物质的量的概念

板书: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量

(1)是一个物理量;(2)符号:n;(3)单位:摩尔(mol)(4)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5)注意:

“物质的量”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不能把它理解为“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

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这一单位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等),不适用于宏观物质。

[问]能否说1mol小麦约含有6.02×1023个麦粒?

物质的量描述的对象是粒子的集体,但没有限定是何种粒子集体,因此,我们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要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例:1molNa+或n(Na+)=1mol

[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1摩尔氧

(B)1.5摩尔O2

(D)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E)0.5摩大米

那这个“盒子”里到底装了多少个微观粒子呢?

国际上规定,1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个。

并且也给这个数值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阿伏伽德罗常数

板书:2、阿伏伽德罗常数

定义: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NA;单位:mol-1。约为6.02×1023mol-1

跟进老师的节奏,结合预习开始学习物质的量及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相关知识;

正式过渡,让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课题;

通过上面的学习,相信大家对物质的量及阿伏伽德罗常数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老师又有问题了,请问1molFe含有多少个铁原子?那2molFe呢?

请问你们是怎样得到2molFe中铁原子的个数的呢?

很好!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物质的量n、阿伏伽德罗常数NA与粒子数(N)之间的关系了:

N=n×NA即:n=N/NA

板书:二、基本公式

N=n×NAn=N/N

强化练习:

1、1molH2所含氢气分子的个数6.02×1023;

2、2molO2含1.204×1024个氧分子;

好,来给大家简单说说NA≈6.02×1023mol-1的这个数字究竟有多大?

将1分硬币排列成1mol,可来回地球与太阳之间400亿次。

科学研究是永无止境的!在我们有了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以后,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和规律。

思考并回答:1molFe含有6.02×1023个铁原子;2molFe含1.204×1024个铁原子。

回答:2×6.02×1023就得到2molFe中铁原子的个数

跟进思路,思考问题,强化记忆

通过实际练习得出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与粒子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易于接受、记忆深刻;

通过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通过实例使学生印象深刻,对阿伏伽德罗常数有一定的认识

请同学们看教材12页,

1molH2O的质量是18g,约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

0.5molH2O的质量是9g,约含有3.01×1023个水分子;

1molAl的质量是27g,约含有6.02×1023个铝原子;

2molAl的质量是54g,约含有1.204×1024个铝原子;

数学是很奇妙的,数据中常常会体现出一些规律!那么在这些数据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呢?

提示:当它们的物质的量都为1mol时它们的粒子数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当它们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1mol的粒子的质量与他们的相对原子质量或者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又有什么关系呢?

总结:

1、1mol任何粒子集合体都含有6.02×1023个粒子;

2、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者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在这里科学界又达成了共识!将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者是相对分子质量。

板书:3、摩尔质量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单位:g/mol(g.mol-1)

练习:

Mg的摩尔质量是24g/mol;

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

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g/mol;

那么:我们接着探讨上面数据中的规律,表中显示1mol的Al质量为27g,2molAl的质量是54g,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Al的摩尔质量是27g/mol。我们从这里就得到了物质的量(n)、质量(m)和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

m=n×M也即:n=m/M

板书:n=m/Mn=m/M

我们说:学以致用!

那么我们能用今天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怎样的问题呢?现在老师这里刚好有一瓶“380mL的农夫山泉”我们怎样才能通过计算知道里面有多少个水分子呢?

知道了它的体积,我们可以通过密度求得它的质量为300g,那么物质的质量和它所含的微粒个数之间是通过什么纽带来联系的呢?(通过公式,提示学生运用物质的量)

解:m=ρ×V=1g/mL×380mL=380g

M=18g/mol

n=m/M=380g÷18g/mol=21.1mol

N=n×NA=21.1mol×6.02×1023mol-1=1.27×1025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算出一瓶水里面含有多少水分子,假如现在老师手里的是一瓶纯净的气体呢?我们有怎样求算其中的微粒数目呢?下次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希望大家课后积极地预习和思考。

紧跟课堂节奏,认真分析,教材12页的材料,得出结论;紧跟老师的提问得到摩尔质量的概念;

认真听讲,分析题目,得出答案;

认真分析,得出答案;分析规律;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回忆课堂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通过教材实例,让学生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通过题目使学生对摩尔质量的概念有一定的掌握;

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得出结论,加深记忆;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联系生活,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回顾课堂,达到加深学生记忆的效果

六、板书设计

一、基本概念二、基本公式

含义

符号

1、N=n×NA

单位(符号)

1、物质的量

含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n=m/M

摩尔(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

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NA

mol-1

3、摩尔质量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g/mol(g.mol-1)

七、教学反思

【二】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而且金属的腐蚀及电化学部分是氧化还原的重要应用。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依存的,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系统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此节内容分两部分,第一是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第二是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中化学一年的学习中只对化学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有了一定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但仍有待提高。初三化学教材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介绍较简单,即“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生成物是氧化产物。氧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和“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发应叫做还原反应。”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然后从化合价的角度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最后从本质上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综上所述,在必修阶段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及相关知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主要有:不能正确熟练的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得失电子或转移电子数易加倍计算。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有初中基础差,不脚踏实地学习。学习不得法,死记硬背。学生不认识高中学习的特点,照搬初中的方法和思路。针对这些问题,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方式是:注重知识与初中的联系;分散重难点;把抽象、不易理解的概念形象、具体化。

三、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通过分析多个化学反应,认识到有的化学反应中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起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过程和方法:

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交流、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提高实验观察推理能力。

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理解化学这门学科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其本质

五、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六、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七、教学策略:多媒体

八、教学过程

图片引入:生活中同学们常见的现象:如钢铁的生锈,食物的*,给用电器供电的电池。这些图片中呈现的现象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见过,这些现象看似没有任何联系,但本质上却是相同的,与我们这节课所学内容有关,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回顾初中所学,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并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讨论并交流这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

学生1:两种物质反应,其中一种是氧气的反应。

学生2:得到氧的是氧化反应,失去氧的是还原反应。其分类标准是得失氧

学生3:举出实例

投影:

老师:18世纪末,化学家在总结许多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后,发现这类反应具有一些相似的特征,提出了氧化还原的概念,与氧化合的反应叫氧化反应,从含氧化合物中夺取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如3Fe+2O2=Fe3O4,H2+CuO=Cu+H2O

问题:请同学们从得失氧角度分析上述反应,各反应物分别发生了什么反应?得到的氧从何而来?

学生:分析

教师:根据守恒原理,我们可以得知,对氢气、铁而言,得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对氧化铜、氧气而言,失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而氢气的得氧和氧化铜的失氧又同在一个反应中,那么,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否独立存在?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氧有得必有失,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一定是同时发生的

教师:因此,从表观上,我们就将有氧得失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板书:一、氧化还原反应

1、表观认识:有得失氧的反应

教师: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19世纪发展化合价概念后,人们发现许多反应与经典定义上的氧化还原反应有类似的特征,如:4Na+O2=2Na2O与CuO+CO=Cu+CO2除了有得失氧,还有化合价的变化。

问题:请大家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并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价的升降有何关系?从化合价角度看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

CuO+CO=Cu+CO2H2+CuO=Cu+H2OH2O+C=CO+H2

学生:氧化还原反应都伴随着化合价的升降,得氧的物质化合价升高,失氧的化合价降低

教师:因此,我们可以从特征上给氧化还原反应下个定义: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2、概念: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教师:我们将化合价升高的一类反应并入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一类反应并入还原反应。

练习:

1、判断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A、3Cl2+6KOH=5KCl+KClO3+3H2O

B、2NO2+2NaOH=NaNO3+NaNO2+H2O

教学设计-氧化还原教学设计-氧化还原C、2KMnO4K2MnO4+MnO2+O2↑

D、AgNO3+NaCl=AgCl↓+NaNO3

教学设计-氧化还原教学设计-氧化还原E、MnO2+4HCl(浓)MnCl2+H2O+Cl2↑

F、3NO2+H2O=2HNO3+NO

教师:从得失氧到化合价升降对氧化还原反应认识更深一步,知道初中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只是表观认识,并非只有得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现在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学会从表象到特征再到本质层层深化认识的深度,那么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观察钠和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最外层有一个电子,主要化合价为+1,镁最外层

两个电子,主要化合价为+2,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钠失去1个电子,可以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镁失去2个电子也可以达到8

电子稳定结构,失去电子都显示正价。

教师:没错,原子反应都想达到一个最稳状态,当最外层电子达到8个电子时候,物质就

稳定了。像钠,镁这些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容易抛弃最外层电子来使自己达

到8电子稳定结构。像氧、氯这些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大于4,容易夺得别人的电

子来补充自己的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像氖这类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已经达到

8电子稳定结构了,所以不易得失电子,显示0价。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氢原子,它只有一个

电子层,最稳状态不是8电子结构,而是2电子结构,所以它有得1个电子变成2电子稳定

结构的愿望,可是,愿望是美好的,实现是困难的。

投影: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学生:观看动画视频

教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因此钠有失去最外层电子的愿望,

而氯最外层有7个电子,它有得到1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的愿望,两者相见恨晚,钠

把电子抛给了氯,变成钠离子,显示+1价,氯得到1个电子,变成氯离子,显示-1价,阴

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氯化钠。

问题:从氯化钠的形成我们可以得到,化合价升降的本质是什么呢?

学生:因为发生了电子的得失。

教师:对于氢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有想得到1个电子的愿望,对于氯,最外层

有7个电子,它也有想得到1个电子的愿望,都想得电子,怎么办呢?

学生:谁强电子归谁,氢原子核内正电荷少,吸引电子能力弱,失去电子,显示+1价。

氯原子核内正电荷多,氢原子的电子会被氯原子抢去,显示-1价。

教师:话虽没错,但还有更好的办法,那就是采用双赢的思想,即电子共用。

投影: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学生:观看动画视频

教师:氢将电子移到中间,氯也将自己1个电子移到中间,这样就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

不看氢,对于氯而言,最外层有8电子稳定结构,不看氯,对于氢而言,最外层有2电子稳

定结构。但是,氯毕竟吸引电子能力强,所以,虽是共用电子对,但电子是偏向氯这一边的。

所以氢显示+1价,氯显示-1价。

教师:从氯化氢的形成我们可以得到,化合价升降的本质是什么?

学生:不是因为发生了电子的得失,而是发生电子偏移。

教师:回答刚才老师问大家的问题,化合价升降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电子的得失和偏移

教师:电子的得失和偏移可以用“电子转移”来概括。(投影)

教师:电子转移分成两种情况,如果是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反应,就发生电子得失,如果是

非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反应,发生的是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教师:怎么给氧化还原反应从本质上定义呢?

学生: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教师: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失去电子,化合价会升高,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所

以我们可以将这三组概念归纳一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练习:

2、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化合价降为0

小结:对比氧化还原的三个定义(投影)

反应类型

得失氧角度

化合价角度

电子转移角度

氧化反应

得到氧反应

化合价升高反应

失电子(或电子偏离)

还原反应

失去氧反应

化合价降低反应

得电子(或电子偏向)

氧化还原反应

得失氧反应

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电子转移

作业:

1、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其实质是什么?如何判断一个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怎样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并用图表表示

九、板书设计: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表观认识:得氧失氧(片面)

2、概念:化合价升降(判断依据)

3、本质:电子转移(本质)

失,升,氧

得,降,还

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

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但古人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多了一次失败,就多了一次教训;多了一次挫折,就多了一次 经验 。没有失败和挫折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高一化学 必修一知识点 总结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高一化学必修一课本

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目录,一起来看一下高一化学都学什么吧。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高一化学学什么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如何下载整套的人教版初中和高中课本电子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KaYZHq86_XS0XJJ45zFaag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

来自:百度网盘

提取码: bygr

复制提取码跳转

?pwd=bygr 提取码: bygr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第8讲思维拓展题|第7讲赏析题:语言的赏析|第6讲作用题:句子和段落的作用|第5讲理解题:句子含义的理解|第4讲理解题:标题的理解|第3讲人物题:人物心理情感的变化|第2讲概括题:中心思想的概括|第1讲概括题:文章思路梳理及概括主要内容|概括题:文章思路梳理及概括主要内容.doc|(2)概括题:文章思路梳理及概括主要内容第2段.mp4|(1)概括题:文章思路梳理及概括主要内容第1段.mp4|概括题:中心思想的概括.doc|(2)概括题:中心思想的概括第2段.mp4|(1)概括题:中心思想的概括第1段.mp4 人教版初中语文电子课本

https://pan.baidu.com/s/1TyGPKXeKIE6buEUo5TrssQ

人教版初中语文电子课本

来自:百度网盘

提取码: 4c9d

复制提取码跳转

?pwd=4c9d 提取码: 4c9d

人教版初中语文电子课本|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下册.pdf|部编语文八下电子课本PDF版(黑白) (1).pdf|2018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pdf|2017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pdf|2017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pdf|2016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pdf|2016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pdf

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一教案

【 #高一# 导语】偶尔会抱怨为什么自己没天赋,又或者因为别人能轻易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而不平衡。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完全没办法。现在的我倒觉得这样也好,世上或许有人能一步登天,但那人不是我。自己一点一点抓住的东西,比什么都来得真实。用时间换天份,用坚持换机遇,我走得很慢,但我绝不回头。 高一频道为大家整理了《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一教案》供大家参考!

【一】

物质的量

一、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1、引入物质的量的必要性

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3、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其应用。

4、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两个基本公式的应用。

课时安排:约15~20分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认识到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

2、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过程与方法:

1.培养逻辑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在讲解今天的内容之前,老师先考考大家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请问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啊?

学生答: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

嗯,是这样的!物质就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

那么这些粒子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

学生答:都很小,都在不停地运动…

对!它们都很小!

我们知道,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分子、原子或离子之间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但是这些微粒都太小,显然我们是不能一个一个将它们取出来进行反应吧!

那大家告诉我,在实验室里我们是怎样取用物质来进行化学反应的啊?

学生答:天平称固体的质量,量筒量液体的体积。

嗯,虽然我们说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微利之间按一定比例进行的。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是称取一定质量(g)或者量取一定体积(mL)的化学物质来进行我们需要的化学反应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微观粒子的数目和物质宏观的质量或者体积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的。

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探讨它们之间的这种联系!

板书课题:物质的量

嗯,老师现在遇到了一个小麻烦,现在老师的粉笔用完了,所以呢,只有再买一些。可是粉笔好小啊,一支支的数好麻烦啊!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学生答:买一盒、买一箱、、、、、

看来同学们都很留心生活啊!如果我们用盒子把粉笔装起来,那就方便多了。

我们之前说我们不能取用分子、原子等微粒来进行化学反应是因为它们都太小了!那我们可不可以也用一个“盒子”将它们按一定数目的集合体的形式“装”起来呢?

其实早就有人想到这个“盒子”了!国际科学界是用“物质的量”来“装”这些微粒的。

物质的量它是一个物理量,就像同为物理量的质量一样,它也是有符号和单位的。

回忆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紧跟思路,渐渐进入课题

紧跟课堂节奏,思考老师的问题,兴趣提升

意识到微观粒子时需要集团概念的

通过对物质组成,分子等微观粒子共性的回顾,让学生懂的在研究微观粒子时“集团意识”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分组达到了使问题简化的目的。

过渡到物质的量的概念

板书: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量

(1)是一个物理量;(2)符号:n;(3)单位:摩尔(mol)(4)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5)注意:

“物质的量”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不能把它理解为“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

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这一单位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等),不适用于宏观物质。

[问]能否说1mol小麦约含有6.02×1023个麦粒?

物质的量描述的对象是粒子的集体,但没有限定是何种粒子集体,因此,我们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要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例:1molNa+或n(Na+)=1mol

[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1摩尔氧

(B)1.5摩尔O2

(D)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E)0.5摩大米

那这个“盒子”里到底装了多少个微观粒子呢?

国际上规定,1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个。

并且也给这个数值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阿伏伽德罗常数

板书:2、阿伏伽德罗常数

定义: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NA;单位:mol-1。约为6.02×1023mol-1

跟进老师的节奏,结合预习开始学习物质的量及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相关知识;

正式过渡,让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课题;

通过上面的学习,相信大家对物质的量及阿伏伽德罗常数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老师又有问题了,请问1molFe含有多少个铁原子?那2molFe呢?

请问你们是怎样得到2molFe中铁原子的个数的呢?

很好!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物质的量n、阿伏伽德罗常数NA与粒子数(N)之间的关系了:

N=n×NA即:n=N/NA

板书:二、基本公式

N=n×NAn=N/N

强化练习:

1、1molH2所含氢气分子的个数6.02×1023;

2、2molO2含1.204×1024个氧分子;

好,来给大家简单说说NA≈6.02×1023mol-1的这个数字究竟有多大?

将1分硬币排列成1mol,可来回地球与太阳之间400亿次。

科学研究是永无止境的!在我们有了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以后,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和规律。

思考并回答:1molFe含有6.02×1023个铁原子;2molFe含1.204×1024个铁原子。

回答:2×6.02×1023就得到2molFe中铁原子的个数

跟进思路,思考问题,强化记忆

通过实际练习得出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与粒子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易于接受、记忆深刻;

通过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通过实例使学生印象深刻,对阿伏伽德罗常数有一定的认识

请同学们看教材12页,

1molH2O的质量是18g,约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

0.5molH2O的质量是9g,约含有3.01×1023个水分子;

1molAl的质量是27g,约含有6.02×1023个铝原子;

2molAl的质量是54g,约含有1.204×1024个铝原子;

数学是很奇妙的,数据中常常会体现出一些规律!那么在这些数据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呢?

提示:当它们的物质的量都为1mol时它们的粒子数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当它们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1mol的粒子的质量与他们的相对原子质量或者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又有什么关系呢?

总结:

1、1mol任何粒子集合体都含有6.02×1023个粒子;

2、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者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在这里科学界又达成了共识!将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者是相对分子质量。

板书:3、摩尔质量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单位:g/mol(g.mol-1)

练习:

Mg的摩尔质量是24g/mol;

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

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g/mol;

那么:我们接着探讨上面数据中的规律,表中显示1mol的Al质量为27g,2molAl的质量是54g,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Al的摩尔质量是27g/mol。我们从这里就得到了物质的量(n)、质量(m)和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

m=n×M也即:n=m/M

板书:n=m/Mn=m/M

我们说:学以致用!

那么我们能用今天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怎样的问题呢?现在老师这里刚好有一瓶“380mL的农夫山泉”我们怎样才能通过计算知道里面有多少个水分子呢?

知道了它的体积,我们可以通过密度求得它的质量为300g,那么物质的质量和它所含的微粒个数之间是通过什么纽带来联系的呢?(通过公式,提示学生运用物质的量)

解:m=ρ×V=1g/mL×380mL=380g

M=18g/mol

n=m/M=380g÷18g/mol=21.1mol

N=n×NA=21.1mol×6.02×1023mol-1=1.27×1025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算出一瓶水里面含有多少水分子,假如现在老师手里的是一瓶纯净的气体呢?我们有怎样求算其中的微粒数目呢?下次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希望大家课后积极地预习和思考。

紧跟课堂节奏,认真分析,教材12页的材料,得出结论;紧跟老师的提问得到摩尔质量的概念;

认真听讲,分析题目,得出答案;

认真分析,得出答案;分析规律;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回忆课堂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通过教材实例,让学生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通过题目使学生对摩尔质量的概念有一定的掌握;

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得出结论,加深记忆;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联系生活,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回顾课堂,达到加深学生记忆的效果

六、板书设计

一、基本概念二、基本公式

含义

符号

1、N=n×NA

单位(符号)

1、物质的量

含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n=m/M

摩尔(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

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NA

mol-1

3、摩尔质量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g/mol(g.mol-1)

七、教学反思

【二】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而且金属的腐蚀及电化学部分是氧化还原的重要应用。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依存的,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系统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此节内容分两部分,第一是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第二是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中化学一年的学习中只对化学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有了一定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但仍有待提高。初三化学教材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介绍较简单,即“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生成物是氧化产物。氧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和“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发应叫做还原反应。”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然后从化合价的角度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最后从本质上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综上所述,在必修阶段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及相关知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主要有:不能正确熟练的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得失电子或转移电子数易加倍计算。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有初中基础差,不脚踏实地学习。学习不得法,死记硬背。学生不认识高中学习的特点,照搬初中的方法和思路。针对这些问题,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方式是:注重知识与初中的联系;分散重难点;把抽象、不易理解的概念形象、具体化。

三、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通过分析多个化学反应,认识到有的化学反应中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起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过程和方法:

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交流、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提高实验观察推理能力。

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理解化学这门学科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其本质

五、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六、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七、教学策略:多媒体

八、教学过程

图片引入:生活中同学们常见的现象:如钢铁的生锈,食物的*,给用电器供电的电池。这些图片中呈现的现象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见过,这些现象看似没有任何联系,但本质上却是相同的,与我们这节课所学内容有关,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回顾初中所学,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并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讨论并交流这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

学生1:两种物质反应,其中一种是氧气的反应。

学生2:得到氧的是氧化反应,失去氧的是还原反应。其分类标准是得失氧

学生3:举出实例

投影:

老师:18世纪末,化学家在总结许多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后,发现这类反应具有一些相似的特征,提出了氧化还原的概念,与氧化合的反应叫氧化反应,从含氧化合物中夺取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如3Fe+2O2=Fe3O4,H2+CuO=Cu+H2O

问题:请同学们从得失氧角度分析上述反应,各反应物分别发生了什么反应?得到的氧从何而来?

学生:分析

教师:根据守恒原理,我们可以得知,对氢气、铁而言,得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对氧化铜、氧气而言,失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而氢气的得氧和氧化铜的失氧又同在一个反应中,那么,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否独立存在?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氧有得必有失,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一定是同时发生的

教师:因此,从表观上,我们就将有氧得失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板书:一、氧化还原反应

1、表观认识:有得失氧的反应

教师: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19世纪发展化合价概念后,人们发现许多反应与经典定义上的氧化还原反应有类似的特征,如:4Na+O2=2Na2O与CuO+CO=Cu+CO2除了有得失氧,还有化合价的变化。

问题:请大家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并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价的升降有何关系?从化合价角度看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

CuO+CO=Cu+CO2H2+CuO=Cu+H2OH2O+C=CO+H2

学生:氧化还原反应都伴随着化合价的升降,得氧的物质化合价升高,失氧的化合价降低

教师:因此,我们可以从特征上给氧化还原反应下个定义: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2、概念: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教师:我们将化合价升高的一类反应并入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一类反应并入还原反应。

练习:

1、判断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A、3Cl2+6KOH=5KCl+KClO3+3H2O

B、2NO2+2NaOH=NaNO3+NaNO2+H2O

教学设计-氧化还原教学设计-氧化还原C、2KMnO4K2MnO4+MnO2+O2↑

D、AgNO3+NaCl=AgCl↓+NaNO3

教学设计-氧化还原教学设计-氧化还原E、MnO2+4HCl(浓)MnCl2+H2O+Cl2↑

F、3NO2+H2O=2HNO3+NO

教师:从得失氧到化合价升降对氧化还原反应认识更深一步,知道初中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只是表观认识,并非只有得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现在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学会从表象到特征再到本质层层深化认识的深度,那么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观察钠和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最外层有一个电子,主要化合价为+1,镁最外层

两个电子,主要化合价为+2,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钠失去1个电子,可以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镁失去2个电子也可以达到8

电子稳定结构,失去电子都显示正价。

教师:没错,原子反应都想达到一个最稳状态,当最外层电子达到8个电子时候,物质就

稳定了。像钠,镁这些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容易抛弃最外层电子来使自己达

到8电子稳定结构。像氧、氯这些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大于4,容易夺得别人的电

子来补充自己的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像氖这类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已经达到

8电子稳定结构了,所以不易得失电子,显示0价。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氢原子,它只有一个

电子层,最稳状态不是8电子结构,而是2电子结构,所以它有得1个电子变成2电子稳定

结构的愿望,可是,愿望是美好的,实现是困难的。

投影: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学生:观看动画视频

教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因此钠有失去最外层电子的愿望,

而氯最外层有7个电子,它有得到1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的愿望,两者相见恨晚,钠

把电子抛给了氯,变成钠离子,显示+1价,氯得到1个电子,变成氯离子,显示-1价,阴

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氯化钠。

问题:从氯化钠的形成我们可以得到,化合价升降的本质是什么呢?

学生:因为发生了电子的得失。

教师:对于氢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有想得到1个电子的愿望,对于氯,最外层

有7个电子,它也有想得到1个电子的愿望,都想得电子,怎么办呢?

学生:谁强电子归谁,氢原子核内正电荷少,吸引电子能力弱,失去电子,显示+1价。

氯原子核内正电荷多,氢原子的电子会被氯原子抢去,显示-1价。

教师:话虽没错,但还有更好的办法,那就是采用双赢的思想,即电子共用。

投影: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学生:观看动画视频

教师:氢将电子移到中间,氯也将自己1个电子移到中间,这样就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

不看氢,对于氯而言,最外层有8电子稳定结构,不看氯,对于氢而言,最外层有2电子稳

定结构。但是,氯毕竟吸引电子能力强,所以,虽是共用电子对,但电子是偏向氯这一边的。

所以氢显示+1价,氯显示-1价。

教师:从氯化氢的形成我们可以得到,化合价升降的本质是什么?

学生:不是因为发生了电子的得失,而是发生电子偏移。

教师:回答刚才老师问大家的问题,化合价升降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电子的得失和偏移

教师:电子的得失和偏移可以用“电子转移”来概括。(投影)

教师:电子转移分成两种情况,如果是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反应,就发生电子得失,如果是

非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反应,发生的是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教师:怎么给氧化还原反应从本质上定义呢?

学生: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教师: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失去电子,化合价会升高,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所

以我们可以将这三组概念归纳一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练习:

2、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化合价降为0

小结:对比氧化还原的三个定义(投影)

反应类型

得失氧角度

化合价角度

电子转移角度

氧化反应

得到氧反应

化合价升高反应

失电子(或电子偏离)

还原反应

失去氧反应

化合价降低反应

得电子(或电子偏向)

氧化还原反应

得失氧反应

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电子转移

作业:

1、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其实质是什么?如何判断一个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怎样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并用图表表示

九、板书设计: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表观认识:得氧失氧(片面)

2、概念:化合价升降(判断依据)

3、本质:电子转移(本质)

失,升,氧

得,降,还

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

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但古人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多了一次失败,就多了一次教训;多了一次挫折,就多了一次 经验 。没有失败和挫折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高一化学 必修一知识点 总结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高一化学必修一课本

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目录,一起来看一下高一化学都学什么吧。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高一化学学什么

高一化学课本上册电子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