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精美课件
ID:86098 2022-05-13 1 10.00元 63页 50.83 MB
已阅读10 页,剩余53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10.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答谢词:过去。他们牵着我的手,从家乡逃到台湾。现在,我抱着他们的骨灰从台湾回到家乡,这是回馈,更是感恩;这是义务,更是责任。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高秉涵“帮老兵魂归故里”感动中国两岸开放后,20多年间,一直坚持义务送孤苦“老兵回家”,先后抱回54个骨灰盒,帮助他们完成回乡遗愿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同时也见证了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n忆往昔同根源小时候,高秉涵从妈妈那里知道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高秉涵和妈妈你能用所学的历史印证这一观点吗?\n三国时,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今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抗日战争胜利后收复台湾隋朝时期,隋炀帝三次派人到流求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n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12月国民党军队败退台湾已分生离同死别,不堪挥泪说台湾。\n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n请你分析一下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不同?港澳问题:殖民侵略问题主权问题英军葡军必须撤出台湾问题:解放战争遗留问题内政问题可以保留军队\n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3岁离乡别母落荒天涯\n“金门逃兵”案该如何判决?高秉涵审的第一个案子是金门逃兵案,一个士兵在值岗时冒险抱一只轮胎穿越金门海峡想游回厦门的家,但是没能成功,被判处死刑。一个想要回家孝敬母亲的人怎么会有死罪?为什么一段浅浅的海峡会让骨肉同胞分为两个世界?身为法官的高秉涵无能为力,但他的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几经周折考上了台湾“国防学院”法律系,毕业后成为金门驻军军事法庭的法官。\n“在台湾的军营里,姜思章(台湾老兵)白天满满当当的出操、上课、训练,没有时间想家;但一到傍晚,就无法抑制思乡愁涌动,和几个伙伴一起跑到操场的角落,互相抱头痛哭。”—《1987:去台老兵归来》已分生离同死别,不堪挥泪说台湾。\n台湾老兵“鲍海青”在接受采访时曾回忆:“那时不准向大陆写信,我偷偷写了,可无法寄出。我想到用空罐头盒,把信放进,抛向大海,漂向对岸,或许对岸好心人捡到了会把信转到家。但漂回来呢?被人捡了交队部,军法处置。最后只好把信烧了。”已分生离同死别,不堪挥泪说台湾。\n1982年,台湾老兵高秉涵恳请已移民阿根廷的山东菏泽老乡卞永兰女士带一些家乡的泥土回来。作为“分土人”的高秉涵得到了两汤匙泥土。他将一汤匙泥土锁进了银行保险箱,而另一匙泥土,则泡水分七次喝了,以慰思乡之情。他说:“泥土何其多,唯独故乡贵。”一匙泥土以慰相思\n两岸关系发展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炮击。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交,美国终止与蒋介石集团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中国国防部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马祖等岛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布了《告台湾同胞书》。《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两岸应该立即“通商、通邮、通航”,是为三通。\n1973年,高秉涵退出军界,成为一名挂牌律师。1979年,离家31年后,高秉涵写的第一封家书,由中国台湾至欧洲、经美国寄到中国大陆,又经北京、广州、辽源,历时三个多月,于母亲葬礼的当天抵达亲人的手中。海峡相隔亲情成诀别\n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经国吾弟: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南京匆匆一晤,瞬逾三十六载……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台湾终必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台湾同胞可安居乐业,两岸各族人民可解骨肉分离之痛…………当今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台湾上下众议纷纭。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缪。“寥廓海天,不归何待?”……“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复音。廖承志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四日\n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n“三不”政策调整后每年来祖国大陆探亲的台胞都超过百万人次。2015年两岸人员往来940万人次再创新高。\n海协会1991海基会1990九二共识1993年两会举行第一次“汪辜会谈”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开启先河,烛照后来。\n去台湾的四川卧龙大熊猫“团团”“圆圆”经济文化交流\n从此不必遥望故乡!1991年,高秉涵第一次回到故乡。1992年开始高秉涵带老兵回家。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n时间领导人政策新中国成立时5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毛泽东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武力解放\n50年代中期,形成“一纲四目“的对台方针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思想。“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n时间领导人政策新中国成立时5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毛泽东1、党和政府(历代领导人)对台湾的政策调整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武力解放和平解放\n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杨力宇教授,谈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n时间领导人政策新中国成立时5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毛泽东1、党和政府(历代领导人)对台湾的政策调整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武力解放和平解放一国两制\n江泽民1995年,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江泽民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电视讲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一切正当权益。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对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不持异议。江泽民的八项主张的内容\n2005年3月14日,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反分裂国家法》\n时间领导人政策新中国成立时5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毛泽东党和政府(历代领导人)对台湾的政策调整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武力解放和平解放一国两制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反分裂国家法》两岸共同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n国共关系缩影国民党一大孙中山与中共代表等合影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n2005年4月29日,“胡连会”,破冰之旅。\n2015年11月7日,“习马会”,世纪之握。\n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两岸领导人见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历史将会记住今天。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坚持,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和平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习近平会见马英九致辞2015年马英九先生九二共识跨越66年的世纪之握\n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两岸实现真正停火。1987年,调整“三不”政策——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被打破1990年,成立海基会(台)1991年,成立海协会(大陆)1992,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口头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993年,汪辜会谈,加强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交流合作。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胡锦涛会见连战——时隔60年两党握手习近平会见马英九——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n198719921993九二共识汪辜会谈今天19492005《反分裂国家法》1995年八项主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武装解放和平解放调整三不政策\n在2010年3月14日上午的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在杭州市),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富春山居图\n●2015年12月16日,美国向台湾出售总额约18.3亿美元的武器装备。●2010年1月6日美国宣布向台湾出售爱国者导弹;●2010年1月28日奥巴马政府向国会提交对台军售报告。●2004年6月19日,日本自卫队进行军事演习,假想“大陆进攻台湾”与美军协同作战。…………国际反华势力阻碍统一(干涉内政)外部因素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n台独即二战后美、日帝国主义者操纵,以日美地区为活动“大本营”,由少数台籍野心分子出面,主张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李登辉中华民国总统(1988年-2000年)陈水扁(1950.10.12-),曾任台湾民主进步党第10-11届党主席(2000-2008)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声称“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否认“一个中国”原则;称钓鱼岛是日本的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岛内台独势力的猖獗内部因素\n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1987年4月台湾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在台湾成立。“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却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不是中国人基本的人性吗?”——台湾老兵返乡运动核心发起人姜思章\n\n回家\n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1988年1月,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激动地高呼:“到家了!”。1989年,浙江舟山。72岁的台湾退伍老兵回到故乡时的情景。\n有利因素不利因素根本保证历史依据制度保障文化传统共同心愿国际反华势力台独势力经济互需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成功借鉴\n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声,也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衷心祝愿祖国早日实现统一!!!\n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大地演唱Beyond在那些苍翠的路上/历遍了多少创伤/在那张苍老的面上/亦记载了风霜/秋风秋雨的度日/是青春少年时/迫不得已的话别/没说再见/回望昨日在异乡那门前/唏嘘的感慨一年年/但日落日出永没变迁/这刻在望着父亲笑容时/竟不知不觉的无言/……回望昨日在异乡那门前/唏嘘的感慨一年年/但日落日出永没变迁/这刻在望着父亲笑容时/竟不知不觉的无言/让日落暮色渗满泪眼\n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n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望大陆于右任这首诗歌情深意切,表达了身处台湾的作者对大陆故乡的浓浓思念。\n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合作学习:1.不同时期的对台方针时间领导人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毛泽东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50年代中期和平解放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90年代以来江泽民八项主张\n2.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1)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①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n②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n(2)两岸关系的发展: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11月,两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九二共识”\n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第一次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文教科技交流达成共识。后来,海协会和海基会还进行了多次会晤。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相关史事\n在反对“台独”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两岸关系经历种种风云变幻,不断取得进展。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n胡锦涛会见连战\n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在会面中,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n二、日益密切的交往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表现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n1979年以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的人数明显增多。1987年底,台湾当局放宽居民赴大陆探亲的限制,当年就有3万名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第二年,两岸人员往来就达到40余万人次。1992年以后,每年来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均超过百万人次。相关史事\n2008年7月,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大陆赴台旅游民众日益增多。2011年6月28日,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旅游正式启动,两岸民众交往更加密切。相关史事\n1988年1月,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在八达岭长城上,他们激动地高呼:“到家了!”\n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n台湾台西丁氏宗亲组团回乡谒祖\n2006年赠台熊猫“团团”“圆圆”\n日益密切的交往海峡两岸的交往不同时期的方针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表现课堂小结\n1.我国政府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A.解放台湾、完成统一B.民间交流、维持现状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D.实行“三通”、加强联系C课堂练习\n2.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C.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D.海协会和海基会领导人进行互访A
相关资料
同类资料
更多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精美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