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复习课件(共101张PPT)
ID:79796 2022-01-04 1 8.88元 101页 2.66 MB
已阅读10 页,剩余91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8.88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复习课件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 目录01单元梗概0203基础练习04走进中考重难解析 01单元梗概 1单元梗概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秩序社会生活讲道德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遵守规则尊重他人(重要性+如何做)法不可为—违法行为的类型秩序含义、组成、重要性自由与规则关系如何遵守规则做守法的公民如何维护改进规则以礼待人(重要性+如何做)诚实守信(重要性+如何做)预防犯罪—犯罪的含义、刑罚种类善用法律如何依法求助?如何应对违法犯罪? 02重难解析 3.1维护秩序维护秩序社会规则的含义及种类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社会生活有秩序维护秩序靠规则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组成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对违反社会规则的惩罚 社会生活有秩序1.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组成①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②组成: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2重难解析 社会生活有秩序2.社会秩序的重要性:①社会层面: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这样可以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②公民层面: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2重难解析 维护秩序靠规则3.社会规则的含义及种类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2重难解析 维护秩序靠规则4.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2重难解析 维护秩序靠规则5.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处罚: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对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不仅会受到舆论的谴责,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还会受到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手段甚至受到相关部门处罚。2重难解析 3.2遵守规则遵守规则自由与规则不可分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规则是自由的保障自觉遵守规则维护改进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1.自由和规则的关系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2重难解析 自觉遵守规则2.如何做到自觉遵守社会规则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重难解析 维护和改进规则3.如何维护和改进规则?①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②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2重难解析 4.1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从我做起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1.尊重的含义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生活中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2重难解析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必要性)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特征。尊重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重要性)2重难解析 尊重从我做起3.如何做到尊重他人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考虑他人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②平等对待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③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④学会欣赏他人。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给予他人积极评价。2重难解析 4.2文明有礼文明有礼待人礼为先做文明有礼的人礼的含义(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仪表整洁、举止端庄不断学习、观察、思考、践行个人社会国家 待人礼为先1.为什么要做到文明有礼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2重难解析 做文明有礼的人2.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③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2重难解析 4.3诚实守信诚实守信诚信无价践行诚信什么是诚信诚信的重要性运用诚信智慧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树立诚信意识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企业的的无形资产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诚信无价1.诚信的含义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2重难解析 诚信无价2.诚实守信的意义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才能塑造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2重难解析 践行诚信3.怎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①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②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他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2重难解析 5.1法不可违法不可违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违法行为种类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社会和谐的保证:遵章守法 ①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分为:民事违法行为01行政违法行为02刑事违法行为03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1.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2重难解析 区分三种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类别社会危害性违反的法律承担的法律责任相对轻微最严重民法(民法总则、经济合同法、著作权法、继承法、专利法)民事责任行政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交通管理条例、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刑法刑罚处罚相对轻微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2重难解析 违法无小事判断违法行为的方法1、一看违反的法律类别(行政法、民事法、刑法)2、二看违法行为的危害(轻或重)3、三看违法者的被处罚结果(1)行政违法行为:拘留、罚款、开除、记过(2)民事违法行为:赔偿、赔礼道歉(3)刑事违法行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等。2重难解析 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举例2重难解析民事违法行为:举例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违法无小事如何做到遵章守法?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③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2重难解析 5.2预防犯罪预防犯罪1.刑法作用及内容加强自我防范严重社会危害性了解罪与罚2.犯罪的基本特征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3.刑罚含义及分类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了解罪与罚1.刑法的作用及其内容?刑法作用: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刑法内容: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2重难解析 了解罪与罚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最本质特征法律标志必然法律后果犯罪的特征应受刑罚处罚性刑事违法性严重社会危害性犯罪的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并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重难解析 了解罪与罚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与联系:关系一般违法犯罪共同点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承担法律责任不同点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危害不大情节轻微危害大情节严重触犯的法律违法了刑法以外的法律触犯了刑法应承担法律责任不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或行政制裁刑罚处罚联系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2重难解析 了解罪与罚3.刑罚的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2重难解析 了解罪与罚刑罚附加刑主刑管制拘役死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驱逐出境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2重难解析 了解罪与罚适用对象性质执法机关罚金;拘役犯罪分子刑事处罚人民法院罚款;拘留一般违法分子行政处罚特定的行政机关重点概念区分:罚金与罚款;拘留与拘役2重难解析 加强自我防范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①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不良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2重难解析 5.3善用法律善用法律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如何运用法律维权遇到侵害依法求助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诉讼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遇到侵害依法求助1.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①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2重难解析 遇到侵害依法求助2.诉讼的含义、地位、类型诉讼的含义: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俗称:打官司)诉讼的地位: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诉讼的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2重难解析 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①当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②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③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到找到法、解决问题靠法。3.如何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行为?2重难解析 03基础练习 3基础练习C1.繁忙的十字路口,红绿灯依次变换着。然而过往的行人和车辆很多对眼前的红绿灯视而不见。于是,路口拥堵不堪。这一现象说明()A.秩序与规则没有关系B.不遵守规则对个人不会有任何不利C.秩序离不开规则,规则离不开人们自觉遵守D.应该取消交通规则解析:题干中说到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路口拥堵不堪。这说明了良好的秩序离不开规则,规则离不开人们自觉遵守。 3基础练习D2.乘车时要自觉排队,依次上车;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文物古迹和花草树木;观看电影、戏剧时,不要高声交谈、喧哗。以上说明()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就是公共场所秩序③不以规矩难成方圆④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证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②社会秩序就是公共场所秩序,说法错误。社会秩序包括公共场所秩序。注意:四选三这类选择题最为简单,排除一个明显错误选项即可。 3基础练习D3.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对4515人的在线调查显示,有95.2%的人认为中小学生需要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对于尊重他人的原因,认识正确的是①尊重是交往的起点②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④尊重他人就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本题要注意设问,“尊重他人的原因”,①②③说法正确。④尊重他人的做法,因此排除。 3基础练习B4.下列选项中违法行为与其所属违法行为类别对应一致的是()解析:A属于刑事违法行为C属于民事违法行为D属于行政违法行为。选项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类别A聂某因向境外提供国家军事机密被判有期徒刑3年民事违法行为B马某将国旗反挂在餐厅内厨房门上,受到行政拘留十五日的处罚行政违法行为C老李与他人签订卖房合同,但不久却毁约不愿卖房行政违法行为D陈某因销售假冒香烟,被吊销许可证刑事违法行为A.AB.BC.CD.D 3基础练习D5.关于违法行为和犯罪的联系和区别,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①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②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犯罪必定是违法行为③违法行为必然导致犯罪,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④都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解析:③违法行为并不必然导致犯罪,④只有犯罪行为才会受到刑罚处罚。 3基础练习A6.结合漫画,下列对刑法理解正确的是()解析:B与设问不符合“刑罚”。C说法错误。D与设问主体不符。A.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B.刑罚是对犯罪分子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C.违法行为都要应受到刑罚处罚D.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04走进中考 4走进中考1.(2020·广西梧州,2)“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一条小朋友们都能明白的基本交通规则,但我们身边却有成年人未能遵守。2020年6月,梧州交警部门集中曝光102名行人过马路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的行为。这启示我们()①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②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③要不断维护和改进规则④在规则面前是没有自由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解析:题干中行人过马路闯红灯,说明行人缺乏规则意识。因此启示我们要敬畏规则,通过自律和他律遵守规则。③维护和改进规则没有体现,④本身说法错误。 4走进中考2.(2020·湖北十堰,3)漫画《有规矩成方圆》告诉我们()A.只要加强法治建设,就能维护公共秩序B.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C.违背了公共秩序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D.遵守社会规则只需要他律B解析:A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错误。C违反法律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D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 4走进中考3.(2020·四川成都,9)地摊经济也存在环境卫生、噪音扰民、产品质量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规范经营行为,提升市民满意度,成都市出台“升级版”政策,进一步规范“马路经济”,明确了摊点在哪儿摆、何时摆、怎么摆,市民出现投诉怎么办等具体办法,以制度化的方式找到治理城市与方便群众的平衡点。可见,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需要()①创新规则,完善规则,促进社会和谐②遵守规则,有序参与,兼顾各方利益③牺牲秩序,降低标准,保住基本民生④保证质量,维护权益,激发消费活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解析:题干中强调地摊经济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制度化的方式找到治理城市与方便群众的平衡点。③牺牲秩序说法错误。 4走进中考4.(2020·广东,8)某老板在其餐馆停业之前,个打电话、发微信通知在其餐馆办消费卡的会员来退款。这事网络传开后,网友们纷纷称赞其为“良心店家”。这是因为()A.社会缺乏最基本的诚信观念B.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特有美德C.它印证了当今社会诚信之难D.商家坚守了诚信经营的美德D解析:题干中老板的行为践行了诚信。AC与题干不符。B诚信并非中华民族特有。 4走进中考5.(2020·广西北部湾钦州,3)某市开展“机动车礼让行人”宣传教育话动,倡导司机斑马线前减速停车,礼让行人。这一活动的开展()①有利于让司机形成文明礼让行车习惯②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③杜绝了汽车撞人的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④提高了所有司机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A解析:“机动车礼让行人”教育活动,并不能杜绝汽车撞人的恶性交通事故发生。也不能提高所有司机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 4走进中考6.(2020·湖北黄冈,5)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在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条件中增加了“依法被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规定。新增加的规定()①说明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要求人们不轻易许诺②表明社会生活是复杂的,要权衡利弊,运用诚信智慧③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良好道德风尚④进一步证明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要珍惜个人诚信记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D解析:题干说明“依法被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说明了诚信对个人的重要性,要珍惜自己的诚信记录。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引领良好道德风尚。 4走进中考7(2020·云南昆明,4)“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这说明文明有礼①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②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③是企业成功的唯一因素④有利于实现国家安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解析:题干说明文明有礼的重要性。③是企业成功的唯一因素,说法错误。 4走进中考8.(2020·广西百色,17)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⑵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遵循诚信原则有何重要意义?解析:⑵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遵循诚信原则重要意义在于,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4走进中考9.(2020·福建,16)蒋某在家中因家庭矛盾,将手机、电脑等从14楼扔出窗外,砸到楼下三辆轿车,人民法院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蒋某有期徒刑一年。蒋某受到刑罚处罚是因其行为①违反公序良俗②扰乱公共秩序()③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④具有刑事违法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D解析:蒋某受到刑罚处罚的原因是其行为构成了犯罪,而犯罪的构成要件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因此选择③④。 4走进中考10.(2020·广西北部湾,4)李某在某知名外卖平台注册店铺后,单独或伙同他人通过平台制造虚假交易2000余次,骗取平台红包补贴共计2万余元。日前,经上海市徐汇区检察院提起公诉,上海市徐汇区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李某的行为属于()A.刑事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D.一般违法行为A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诈骗罪”、“有期徒刑”、“罚金”,因此可判断李某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4走进中考11(2020·湖南衡阳,12)李某因谎报险情,被公安机关拘留;刘某因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5000元。李某和刘某的行为分别属于()A.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C.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D.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D解析:谎报险情,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有期徒刑、罚金,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4走进中考12.(2020·湖北宜昌,10)夏某因贩卖毒品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十万元。其涉案毒品、原料及工具被依法予以没收,违法所得被依法追缴,夏某的行为属于()A.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民事违法行为D.一般违法行为A解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十万元,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4走进中考13(2020·湖北荆门,13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市民张某带着3岁的儿子在小区公共场所散步,其子被邻居刘某的宠物狗咬伤,并受到严重惊吓,张某护子心切,盛怒之下将刘某的宠物狗打伤,事后,张某要求刘某赔偿其子住院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共计5826元,刘某以张某打伤其名贵宠物狗为由,拒绝赔偿,于是张某打算封堵刘某的住宅大门,强行索要赔偿款。⑵材料二中张某若采用封堵刘某住宅大门方式维权是不合法的,那么你认为张某可采取哪些合法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解析:①协商方式。与刘某协商,寻求解决办法。②调解方式。找当地居民委员会进行调解,争取达成一致意见。③仲裁方式。提请仲裁机构进行仲裁。④诉讼方式。如果以上方式不能解决问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走进中考14(2020·江西,19)(6分)安全记心中,法律伴我行。⑴请结合右边漫画,谈谈骑乘摩托车为什么要佩戴安全头盔。▲小云家的摩托车被楼上住户高空抛物砸坏了,由于找不到肇事者,楼上住户和小区物业都拒绝赔偿。于是,小云爸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问题最终得到解决。⑵小云爸爸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⑵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解析:⑴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公民;②生命至上,我们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珍爱生命。 4走进中考15.【学以致用与法同行】⑴(2020·安徽,15)情境一:来家玩的表弟无聊时对小静说:“我打119,说附近有人家失火,逗着玩。”正确做法:理由是:解析:⑴情境一:⑴阻止表弟这一行为;⑵这是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作为公民不能随意谎报谎言,扰乱公共秩序,违反法律法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们要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 4走进中考15.【学以致用与法同行】⑵(2020·湖北随州,13)情境二:2020年2月24日,随县居民周某在疫情期间创建4个微信群,编造谣言,鼓动民众储备粮食、蔬菜等生活物资至少半年到两年时间,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公安机关对周某给予行政拘留10日并罚款500元处罚。周某的行为属于______。案例启示我们,合理利用网络应该:______。⑵情境二:⑴行政违法行为。⑵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 4走进中考15.【学以致用与法同行】⑶(2020·山东东营,12)情境三:小刘对同桌小丁说:“假期在家你吃胖了,太丑了”,小丁生气的把书扔了一地。判断:理由:⑶情境三:错误。理由:小刘没有做到尊重他人,小丁没有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管理和调控好自己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我们要尊重他人,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21•江苏东台期末)交警部门查获一起酒后驾车的违法行为,涉案司机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并按规定接受了相关处罚。这警示我们()A.遵守社会规则,只需要自律B.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实现C.法律是调节行为的唯一规则D.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敬畏规则D 2.某市的“养犬规定”要求养狗者必须拴好狗链再遛狗,但狗咬伤人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①养狗是个人的自由,不应该受到限制 ②这是不守规则的行为,应该制止 ③这是不遵守法律的表现,应该受到刑罚处罚 ④养狗是个人权利,但不能损害他人合法权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D 解析: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但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②④符合题意;①错误,自由是相对的;③错误,犯罪行为应该受到刑罚处罚。 3.(2021•江苏南通通州区实验中学期末)2020年12月1日,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新增了针对手机等电子设备声音外放的禁止条款。上海地铁禁止手机外放的做法意在()①维护公共秩序,增强公民规则意识②限制他人自由,保障人们健康生活③倡导社会公德,提升公民文明素养④只有依靠他律,营造良好社会环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 4.(2021•山东兰陵县期末)对右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是()①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②吸烟自由,他人无权干涉③建立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④社会规则是享有自由的保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B 解析:本题考查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分析漫画可知,漫画中的人在公共场所抽烟,没有考虑他人的感受,这是没有遵守规则的表现,社会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①④正确;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合法权益,②错误;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③错误。 5.(2021•江苏泰州海陵区期末)右面漫画启示我们要()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②尊重他人和社会,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③注重举止文明,自觉提高公民文明素质④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不遵守规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 6.(2021•安徽临泉县期末)按计划,安徽省2021年底前所有设区市都要建成运行厨余垃圾处理设施;2022年,各设区的市至少有一个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2025年,所有设区的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中国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这()A.说明规则有强制性,维护秩序只能靠规则B.有利于杜绝乱扔垃圾行为C.能够彻底解决我国生活垃圾围城的问题D.要求公民自觉遵守规则,做好垃圾分类D 7.(2021•福建宁德期末)下表中对“微行为”的点评,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A序号微行为微点评①给清洁工送口罩服务他人,服务社会②嘲笑同学答错老师的问题平等待人,与人为善③耐心地把爸妈的唠叨听完重视他人,孝敬父母④未经允许翻动老师放在讲台桌上的物品侵犯他人权益,涉嫌犯罪 解析:本题考查尊重和关爱他人。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服务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给清洁工送口罩,是关爱清洁工的一项公益活动;孝敬父母,要求倾听父母的心声,重视父母的想法。①③正确;嘲笑他人,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表现,②错误;未经老师允许翻动老师的物品,没有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不是犯罪,④错误。 8.(2021•广东阳江江城区期末)“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这句名言告诉我们,礼貌()①能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②是交往“通行证”③使我们人生道路通畅无阻④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不一定得到他人的尊重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A 解析:本题考查对礼貌的重要性的正确认识。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礼貌能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是交往“通行证”,①②正确;③夸大了礼貌的作用,④与题意不符,均排除。 9.(2021•安徽临泉县期末)对右面漫画《谦让》所反映的现象,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②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③换位思考,理解他人④孝亲敬长是人人都必须做到的A.②③B.③④C.①④D.①②A解析:本题考查对关爱他人的认识和理解。材料没有体现出正确行使权利的内容,①与题意不符;仔细观察漫画内容,这是在告诉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学会换位思考,②③正确;④不符合题干的主旨,排除。谦让 10.(2021•山东青岛崂山区期末)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下列做法能体现这一基本素质的是()A.小刘看不起比自己成绩差的同学B.小周嘲笑比自己年龄小的同学C.小郑和男女同学关系都非常融洽D.小张只与家境好的同学交往C 11.(2021•江苏南通期末)无信则无用,信是用的底数。列入“老赖”名单,则被禁止高消费、限制出境、账户查封;在飞机上寻衅滋事,高铁上霸座者,则被限制在一定期限内禁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述材料说明了()A.诚信仅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B.不讲诚信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C.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D.生活是复杂的,我们需要运用诚信智慧C 解析:本题考查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不诚信难以在社会上立足,C符合题意;A错误,不诚信也可能是违法行为;B错误,不诚信并非普遍现象;D与题意不符,排除。 12.(2021•江西兴国县期末)疫情防控期间,在江西省宜丰县城东农贸市场,一些蔬菜摊点自发推出“无人售卖”模式:摊主给蔬菜标好价格后离开,顾客留下买菜钱或扫码付款。“无人售卖”模式的推出需要个人()A.完善惩戒机制,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B.弘扬诚信文化,构建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C.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风尚D.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做老实人,办老实事D解析:本题考查个人如何践行诚信。联系教材可知,无人售货模式的推出需要个人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做老实人,办老实事,D正确;A、B强调社会的做法,与个人无关,排除;C强调国家的做法,与题意无关,排除。 13.(2021•江苏泰州海陵区期末)图示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表示概念关系的直观方法。下列四组图中,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D 14.(2021•河南郑州期末)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它通常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等三种类型。下列属于行政诉讼的是()A.小周购买的书桌出现质量问题,遂向消费者协会投诉B.某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水利局原局长徐某受贿案提起公诉C.张某不满本社区物业公司单方面提高物业费,决定提起诉讼D.车主小王收到交警的处罚决定书后,不服处罚并决定提起诉讼D解析:本题考查对行政诉讼的认识和理解。依据教材知识,行政诉讼也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A不属于诉讼,而是通过投诉的方式维权;B属于刑事诉讼,C属于民事诉讼,均排除;D属于行政诉讼,是小王对交警的诉讼。 15.(2021•河南偃师期末)某电影引起了社会对校园欺凌的关注。面对校园欺凌,你的正确做法应是()A.忍气吞声,息事宁人B.纠集同伙,以牙还牙C.告诉师长,依法求助D.死打硬拼,抗争到底C 解析:本题考查对善用法律的认识。忍气吞声,息事宁人的做法是缺乏维权意识的表现,A错误;纠集同伙,以牙还牙的做法是缺乏法律意识的表现,B错误;面对校园欺凌,作为中学生可以告诉师长,依法求助,C正确;死打硬拼,抗争到底容易使自己受到伤害,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2021•山东兰陵县期末)【恪守诚信 我担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漫画《诚信中国》。材料二 近年来,山东打造企业信用“红黑榜”,让守信企业获得便利,失信企业受到限制。对企业来说,诚信建设“红黑榜”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材料三 上学期期末考试,临沂市许多县区有很多初中学校设立了诚信考场。考试过程中,各考场的学生们认真答题,虽不见监考老师的身影,但考场秩序井然。诚信考场的设立,促进了良好考风的形成。诚信中国 (1)三则材料共同体现了哪一美德?谈谈你对这一美德的重要性的认识。(11分)诚信(或:诚实守信)。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2)践行这一美德,你打算怎样做?(8分)①树立诚信意识。②运用诚信智慧。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④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17.(2021•江苏泰州海陵区期末)【与法同行】仔细阅读上述表格,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表格中对应序号处的内容补充完整。(6分)①行政处罚 ②民事违法行为 ③刑罚处罚行为违法行为的类别法律责任赵某散布“成都封城”的谣言,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五日行政违法行为①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②民事责任15岁的陈某沾染不良习气,经常偷窃财物,后来发展到拦路抢劫,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刑事违法行为③ (2)陈某的成长历程带给你哪些启示?(9分) 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要杜绝不良行为。③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18.(2021•河南郑州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呈上升趋势,引发社会关注。一高中生沙某伙同同学李某在放学路上殴打羞辱初中生小云,造成小云轻微伤,并出现精神抑郁。法院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认定沙某和李某犯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和一年两个月。材料二 鉴于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趋势,全国人大常委会2020年12月26日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下调了未成年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明确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1)请结合材料一中的案例,指出犯罪的基本特征。(9分) 沙某、李某被依法判处寻衅滋事罪,因为两人行为造成小云轻微伤并且精神抑郁,说明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两人行为触犯了刑法的相关规定,说明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两人被判处有期徒刑,说明犯罪具有应受刑罚处罚性。 (2)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刑法修正案,决定下调未成年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对此,你如何看待?(12分)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律根据实际生活的变化加以调整,是合理的;法律的修改需要经过一定的法定程序(或: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下调未成年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利于依法追究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惩治犯罪,有利于警示未成年人杜绝严重不良行为,依法自律,有利于警示未成年人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等等。 解析:本题考查犯罪的基本特征、改进规则、预防犯罪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1)问,题干要求结合材料一中的案例分析犯罪的基本特征,分析材料一可知,沙某和李某在放学路上殴打羞辱初中生小云,因为两人行为造成小云轻微伤并且精神抑郁,说明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两人行为触犯了刑法的相关规定,说明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两人被判处有期徒刑,说明犯罪具有应受刑罚处罚性。第(2)问,分析材料二可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刑法修正案,决定下调未成年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解答时可从体现的观点和意义等角度进行分析。依据教材知识,具体可从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律根据实际生活的变化加以调整,是合理的;法律的修改需要经过一定的法定程序;下调未成年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利于依法追究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惩治犯罪,有利于警示未成年人杜绝严重不良行为,依法自律,有利于警示未成年人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等方面概括。
同类资料
更多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复习课件(共101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