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22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附解析)
ID:79531 2022-01-04 1 3.00元 18页 55.32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8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3.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2021学年度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积累运用(10分)1.按题目要求填空。(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2)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苏轼《________·赤壁怀古》)。(3)《六国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启示我们:面对威胁逼迫,越是退让讨好越会让对方得寸进尺。【答案】①.举类迩而见义远②.一尊还酹江月③.念奴娇④.奉之弥繁⑤.侵之愈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以及掌握作家作品的能力。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迩、尊、酹、娇、弥。2.按题目要求选择。(1)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座慧心营造的国际展览会建筑简直是鬼斧神工。B.这篇文章观点比较一般,但在结构安排上差强人意。C.这篇报道文笔很好,只是所谈论的问题已是明日黄花。D.说起老教授在学术上的卓越贡献,学生们满是溢美之词。(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许多研究者认为,________。________。处于现实生活中的人,受到物质需要与理性法则的强迫和约束,是不自由的,________,也就是说,________。因此,________。①只有在非功利的自由活动中,才能痛快地摆脱这一切②“游戏”是人类发泄过剩精力的活动,并不是维持生活所必需的③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④“游戏”本能成为人类创造自由艺术天地的创作动机⑤只有通过“游戏”这样的活动,人才能获得身心解放的愉悦A.③④①②⑤B.③②①⑤④C.⑤②①④③D.⑤④②①③【答案】(1)D(2)B【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A.鬼斧神工:形容技能的精巧如同神鬼制作出来一般。此处是说国际展览会建筑精巧,使用正确。B.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让人满意。此处是说该文章结构安排上答题还能让人满意,使用正确。C.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此处说报道所谈论的问题已经失去新闻价值。使用正确。D.溢美之词:表示过分吹嘘的话语。多指贬义。此处说对于老教授在学术上的卓越贡献,学生们满是赞美。使用错误。 故选D。【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根据第二条横线后“处于现实生活中的人”,所给的句子中与“生活”相关的只有第②句,所以此处填写第②句。排除AD两项;第三条横线前文讲到“处于现实生活中的人,受到物质需要与理性法则的强迫和约束,是不自由的”,自然而然就引起人们发问:那么人处于什么状况下是自由的呢?第①句回答了这个问题,所以此处填写第①句;再根据此处后文“也就是说”,可知第四条横线处填写内容是对第①句进行进一步解说,只有第⑤是对第①句进步解说,意思联系最为紧密,所以此处填写第⑤句,据此排除C项。故选B。二、阅读(70分)(一)(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①众所周知,色彩可以起到传达信息、挑动情绪的作用,在艺术创作中,它经常成为传情达意的外在媒介与文化符号。②我们是怎么接收到艺术作品中色彩的信息的呢?以观看绘画为例,眼睛接受外界光的刺激,产生色彩的感觉,然后色彩的刺激使人产生生理反应和心理联想,其中心理上的联想,又往往跟观者所属民族的文化有关——所以色彩让我们感受到的信息,既有色彩刺激带来的生理反应、心理联想,又有文化的投影。③色彩的生理刺激性在生活中被广泛利用,例如交通规则之所以把“红灯”作为停止的标志,是因为红色在色谱中光波最长,最具有视觉冲击力,能警示危险。但人们更感兴趣的还是色彩所蕴含的情感寓意。红色不只是“穿透空气时折射角度最小,在空气中折射的直线距离最长,在视网膜上呈像位置最深”的物理色彩,还是和人的审美情趣、民族的文化心理密切相关的情感色彩。红色是暖色,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有炽烈、热情之意。中国人尤其喜爱红色,觉得它不仅代表喜庆,还有正直、忠贞的内涵,“丹心”是赤诚的心,“赤子”是纯真善良的人,色彩的文化密码都镌刻在民族的语言里,即使只是听到这些耳熟能详的与色彩有关的词语,人们的脑海中也会产生对其内涵的联想,引发情感的共鸣。④不同文化在色彩认知上的沉淀相互影响、相互叠加,使得色彩具有复杂多元的内涵。例如白色。白色能让我们联想到白云的高逸、霜雪的洁净、白璧的朴素无瑕,所以常为人们所歌颂;而从制度文化看,白色又可以有另一种解释:中国古代人们按照品级地位着装,黄色为皇室成员的服色,官服则红紫为上、蓝绿次之,没有功名的平民只能穿不加染色的麻棉织成的白色衣服。所谓“往来无白丁”,白色似乎又带上了几分卑微寡淡。哪怕是同一民族,不同类型的文化叠加作用,也会造成人们色彩认知与喜好的分歧。⑤至于中西之间,受民族文化影响而产生对色彩不同看法的例子就更多了。以蓝色为例,蓝色作为冷色调,给人以宁静之感,加上广阔的蓝天大海的联想,往往令人心旷神怡。汉语中的蓝色并没有太多特殊意味。中华民族作为农耕民族,对蓝色的大海了解相对较少,而西方文明是“蓝色文明”,英语中的蓝色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或代表沉稳、永恒、博大的力量,或象征婴儿般的纯真无瑕,或表达情绪的低落、抑郁等等,这些色彩意蕴都源自英语民族对海洋的深入认识。⑥曾有研究表明,对西方人来说,中国色彩中最难理解的是“青色”。“青”是中国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直到今天,人们还在用“丹青”代称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墨画。然而青色具体是怎样的一种色彩,在缺乏直观视觉效果的古诗中并不是那么容易确定。它可能是绿色,例如“青简”是绿色的竹简;也可能是蓝色,例如“青天”可以是蓝色的天; 宋代以后,它才被用来指“黑色”,盛唐李白诗曰“朝如青丝暮成雪”,“青丝”就是黑发的意思。另外,诗中的色彩并非单纯地描绘自然之物,往往反映作者的心灵世界,有较强的主观性,解读起来就更加困难了。同样是指向绿色的“青”,有时象征着美好的生命、生机,青春勃发;有时展现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给人以清新恬静之感;在某些诗中又和中国文人眼中象征君子人格的竹子联系在一起,显露出无尽的高雅。前两者中西方还有相通之处,高雅的意味则是中国独有的。⑦为了让外国读者在读中国古诗时打破认知的隔膜,更好地理解中国诗人运用色彩营造的诗境,不少翻译者会根据读者的审美心理,决定是否对诗歌中的色彩进行改译。例如汉代古体诗《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中的“青青”,美国诗人EzraPound就将其译为“blue(蓝)”,因为和“green(绿)”相比,“blue”所蕴含的忧郁和沮丧之意,能更好地向英语读者传达出诗中思妇的寂寞哀怨。⑧有人说,色彩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最突出醒目的部分。在文化交流、传播越来越频繁的今天,要充分发挥色彩传情达意的功效,就不能不深入研究和把握各种色彩背后丰富而微妙的文化意蕴。3.第③段中的“文化密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第①—③段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艺术创作离不开对色彩的运用。B.色彩的刺激带来了文化的投影。C.观画时的联想往往和文化积淀有关。D.色彩的情感感染力来自视觉的冲击。5.以下选项违背了逻辑基本规律,与第⑥段画线部分错误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中国有许多世界上没有的珍贵文物。B.你反对我的意见,就是和公众作对。C.我是不赞成背诵的,但也不赞成不背诵。D.爱因斯坦都这么说,那肯定就是正确的。6.第④—⑤段论述文化对人们色彩认知差异的影响时,举了两个例子,两者的顺序能否颠倒?请加以分析。7.学校戏剧节排演《红楼梦》,请你为林黛玉的扮演者租借一套戏服。租借处只剩三套相对合适,颜色基调分别为大红、纯白、淡绿,你会选择哪一套?请根据你对林黛玉这一艺术形象的了解和认识,结合本文对色彩内涵的阐释,说明选择理由。【答案】3.色彩寓意背后的民族文化心理4.C5.A6.不能。第④——⑤段论述造成色彩认知差异的两种情况,以白色为例论述的是同一民族不同类型文化的叠加作用,以蓝色为例论述的是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影响,顺序从国内到国外,从读者相对熟悉的到相对陌生的,符合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引出下文西方人对中国色彩意蕴的认知隔膜,突出文化传播背景下深入研究中西色彩文化差异的必要性。7.答案示例一:我选纯白。林黛玉丧母后被送到姥姥家寄养,虽柔弱多病、寄人篱下,却依然清高自守,在花红柳绿、勾心斗角的贾府里如同白海棠般“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白色是纯洁、素雅之色,一身洁白既表现出黛玉不慕荣华、冰清玉洁的品性,又预示了她“质本洁来还洁去”“冷月葬花魂”的短暂一生,更能唤起人们对这位少女悲剧命运的同情。答案示例二:淡绿最合适。林黛玉本是为还泪而来的绛珠草化身,出自书香门第,善于作诗,居于潇湘馆,号为“潇湘妃子”,与贾宝玉有木石前盟,心灵相通,从来不说有关仕途经济的“混账话”,如同君子竹般才华横溢而又超凡脱俗。淡绿能 令人联想到自然草木的清新美好,不仅符合少女青春美好的年龄特点,还能充分体现世外仙姝高雅灵秀的书卷气息。答案示例三:小说作者曹雪芹对林黛玉的着装描写较少,仅有的几次服饰基调以大红色为主,所以我选大红。按照小说设定,林黛玉前世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则是赤霞宫神瑛侍者,“绛”和“赤”都是红色,有炽烈、热情之意,还有赤诚、忠贞的内涵,表明两者同属“情痴”,心心相印,不被浊世所染而保有赤子情怀。两者炽热诚挚的爱情成为《红楼梦》中的一抹亮色,它的毁灭更使观众触目伤怀。【解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能力。由“其中心理上的联想,又往往跟观者所属民族的文化有关——所以色彩让我们感受到的信息,既有色彩刺激带来的生理反应、心理联想,又有文化的投影”“红色不只是……的物理色彩,还是和人的审美情趣、民族的文化心理密切相关的情感色彩”可知文化密码指色彩寓意背后的民族文化心理。【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段落大意和主旨的能力。A.“艺术创作离不开对色彩的运用”错误,第一段的内容为“色彩可以起到传达信息、挑动情绪的作用,在艺术创作中,它经常成为传情达意的外在媒介与文化符号”,“经常成为传情达意的外在媒介与文化符号”与“离不开”含义不同。B.“色彩的刺激带来了文化的投影”错误,第二段说的是“色彩的刺激使人产生生理反应和心理联想,其中心理上的联想,又往往跟观者所属民族的文化有关——所以色彩让我们感受到的信息,既有色彩刺激带来的生理反应、心理联想,又有文化的投影”,是其中包括文化的投影,不是带来文化的投影。D.“色彩的情感感染力来自视觉的冲击”错误,“色彩的生理刺激性在生活中被广泛利用,例如交通规则之所以把‘红灯’作为停止的标志,是因为红色在色谱中光波最长,最具有视觉冲击力,能警示危险。但人们更感兴趣的还是色彩所蕴含的情感寓意”,文中只是说红色最具有视觉冲击力,而且属于“色彩的生理刺激性”,并没有说“色彩的情感感染力来自视觉的冲击”。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原句“宋代以后,它才被用来指‘黑色’,盛唐李白诗曰‘朝如青丝暮成雪’,‘青丝’就是黑发意思”矛盾,既然“宋代以后,它才被用来指‘黑色’”,那么宋代以前就不会存在青被用来指黑色的例子。李白诗“朝如青丝暮成雪”中“青丝”就是黑发的例子也证明不是宋代以后,它才被用来指“黑色”。违背了“不矛盾律”。A.“中国有许多世界上没有的珍贵文物”同样自相矛盾,既然“世界上没有”,那中国也不会有,违背了“不矛盾律”。B.“你反对我的意见,就是和公众作对”属于偷换概念,把“我”和“公众”等同起来,违背了“同一律”,与例句类型不同。C.“我是不赞成背诵的,但也不赞成不背诵”,“不赞成不背诵”就是赞成背诵,与前面“不赞成背诵”矛盾,属于既肯定某一对象又否定这一对象的错误,类型与例句不同。D.“爱因斯坦都这么说,那肯定就是正确的”,论据不足,不一定爱因斯坦说的都是对的。与例句错误类型不同。故选A。 【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思路和意图的能力。首先回答不能。然后陈述原因。第四段“不同文化在色彩认知上的沉淀相互影响、相互叠加,使得色彩具有复杂多元的内涵。例如白色。……哪怕是同一民族,不同类型的文化叠加作用,也会造成人们色彩认知与喜好的分歧”以白色为例论述的是同一民族不同类型文化的叠加作用;第五段“至于中西之间,受民族文化影响而产生对色彩不同看法的例子就更多了。以蓝色为例……”以蓝色为例论述的是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影响;第④——⑤段论述造成色彩认知差异的两种情况,顺序从国内到国外,从读者相对熟悉的到相对陌生的,符合认知规律。结合第六段“曾有研究表明,对西方人来说,中国色彩中最难理解的是‘青色’”第七段“为了让外国读者在读中国古诗时打破认知的隔膜,更好地理解中国诗人运用色彩营造的诗境,不少翻译者会根据读者的审美心理,决定是否对诗歌中的色彩进行改译”来看,这样的顺序也有利于引出下文西方人对中国色彩意蕴的认知隔膜,突出文化传播背景下深入研究中西色彩文化差异的必要性。【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可以选纯白。由第四段“白色能让我们联想到白云的高逸、霜雪的洁净、白璧的朴素无瑕,所以常为人们所歌颂”可知白色是纯洁、素雅之色,一身洁白既表现出黛玉不慕荣华、冰清玉洁的品性,又预示了她“质本洁来还洁去”“冷月葬花魂”的短暂一生。第四段“白色似乎又带上了几分卑微寡淡”,林黛玉丧母后被送到姥姥家寄养,柔弱多病、寄人篱下。着白色更能表现她的处境,更能唤起人们对这位少女悲剧命运的同情。“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在花红柳绿、勾心斗角的贾府里,林黛玉如同白海棠般清高自守。可以认为淡绿最合适。第六段“同样是指向绿色的‘青’,有时象征着美好的生命、生机,青春勃发”,淡绿能令人联想到自然草木的清新美好,不仅符合少女青春美好的年龄特点,还能充分体现世外仙姝高雅灵秀的书卷气息;“有时展现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给人以清新恬静之感”,林黛玉出自书香门第,善于作诗,居于潇湘馆,号为“潇湘妃子”,绿色的宁静恬静与她最相宜;“在某些诗中又和中国文人眼中象征君子人格的竹子联系在一起,显露出无尽的高雅”,黛玉与贾宝玉有木石前盟,心灵相通,从来不说有关仕途经济的“混账话”,如同君子竹般才华横溢而又超凡脱俗。可以选大红。可以结合小说内容,小说作者曹雪芹对林黛玉的着装描写较少,仅有的几次服饰基调以大红色为主。第三段“红色是暖色,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有炽烈、热情之意。中国人尤其喜爱红色,觉得它不仅代表喜庆,还有正直、忠贞的内涵,‘丹心’是赤诚的心,‘赤子’是纯真善良的人”,按照小说设定,林黛玉前世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则是赤霞宫神瑛侍者,“绛”和“赤”都是红色,有炽烈、热情之意,还有赤诚、忠贞的内涵,表明两者同属“情痴”,心心相印,不被浊世所染而保有赤子情怀。“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两者炽热诚挚的爱情成为《红楼梦》中的一抹亮色,它的毁灭更使观众触目伤怀。 (二)(15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马背上的少年王若冰①少年想逃走,他为此做了很久的准备。②阳光照在红土地上。少年觉得自己的脸很烫,汗很快就淌下来。他用手胡乱地抹了一把,手上立刻黏糊糊、湿漉漉,他觉得整个身体都被太阳烤得失去了知觉。③少年听到一声野马的嘶鸣。在那边树林中间的草地上,是野马的天堂。少年从小就爱马,每天都会从自己的家走到野马活动的区域。他第一次看到野马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根本不知道,在离自己这么近的地方,竟然有如此多的野马。那些野马有黑色的、有棕色的,也有白色的,毛色光亮,身体高大而健硕。它们奔跑在草地上,它们驰骋在树林之间,或三五成群,或成双成对。少年抬头看看天,那时的太阳正在头顶上,明晃晃地照着。光线在树叶之间,在马与马之间,在树与草之间来回跳跃,形成了一道道斑驳、灿烂而又奇特的光景。④那一瞬间,少年的心立刻就灿烂起来。⑤少年又回头看看自己的家,不由得有些伤心。⑥这时,一辆越野车停在了离他十几米的土石路边。车上走下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人,用典型的澳大利亚口音的英语说:“你好。这里离加油站多远?”⑦中年人一边说,一边朝少年走来。少年用手指了指西边,说:“在那个路口的拐角处。我不知道究竟有多远。我猜,也许要走一天才能到那里。”⑧中年人脸上浮现出忧虑,沮丧地摇头:“哦,真糟糕,我的车要没有油了。”⑨少年问:“你要去哪里?”⑩中年人说:“我要往北穿过中部大片红土地游玩,边走边看。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⑪少年说:“我的家在这里。”⑫中年人说:“那你的爸爸妈妈呢?他们有车吧?他们有没有多余的汽油?”⑬少年说:“我们家没有汽车。”⑭中年人惊讶地说:“那你们不出去吗?不去购物买食品吗?”⑮少年说:“森林里会找到需要的食物,我们不需要出去。”⑯中年人仔细地看看少年的脸,说:“对对,我忘记了,你是土著,这是你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可是,外边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你还这么小,难道你还要继续像你的祖父辈一样,在山洞里过完一辈子吗?你真的不想出去吗?”⑰中年人看着少年,一脸不解。⑱中年人说了再见,坐上车,又探出头对他说:“我要去看更美的世界了,年轻人。”然后,车“呼”一下开出很远。少年望着车渐渐消失,他觉得似乎失去了什么。他跑到树林中的野马中间,那匹枣红色的野马看到他,嗒嗒地走过来,用头蹭了蹭他的脸。少年将脸贴在枣红马的脸上,无声地流泪。⑲枣红马安静地任凭少年的泪水在它的脸上泛滥成灾。⑳㉑枣红马一声长鸣,带着少年朝红土地奔驰。㉒少年的眼前浮现出很多画面:他从出生就一直居住的山洞,父母和他的一大群兄弟姐妹在山洞中生活起居,每天就像生长在这山林中的树木、野草和各种小动物一般,生活得很原始。少年记得有几次,有人来让他们去生活更方便一些的村庄住,他们说那里有学校,孩子们可以上学,有超市、加油站、医院等。少年听得津津有味,但是父母却一口拒绝了。父 母说:“不去,这山林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世界,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活,已经生活了几万年了,为什么要离开呢?”㉓少年望着父亲那张黑黝黝的脸、那一头卷在一起的乱糟糟的头发,又看看母亲,母亲的头发也打着卷儿,黏糊糊地披散在头上。少年很迷茫,少年就想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㉔少年爱山林树木、野马与草原。㉕但是,少年对外边世界的向往,如野草一般在心头滋生、疯长。㉖枣红马奔驰在草原,又来到红土地上,一直向南而去。少年骑在马背上,思绪随着马蹄声飞得越来越远。㉗那天,少年很晚才回到山林,回到山洞里,他看到一家人已经横躺竖卧地在山洞里睡着了。少年却睡不着,他不知道中年人是否找到了加油站,他在想外边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那一夜,少年睁着双眼,一直到洞外射进丝丝缕缕的光。㉘天亮后,少年离开了山洞,离开了山林。㉙少年骑上枣红马,一路向南。枣红马奔驰了一程又一程,少年终于来到一条宽阔的马路上。他眼中的世界瞬间就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㉚少年历经磨难,彻底走出了山洞,来到了墨尔本,在这个他做梦也想象不到的色彩缤纷的城市里,开启了另一段生活旅程。㉛二十年后,那个马背上的少年在墨尔本活出了一片新天地,娶妻生子,住起了别墅。偶尔,与妻子、儿女讲起山林里的时光,他总是能听到一阵嗒嗒的马蹄声在耳边响起。㉜儿子说:“爸爸,你小时候的生活可真幸福啊!”㉝已经是中年的他一愣,问:“为什么?”㉞儿子说:“山林里多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树有鸟有草原,还有那么多野马,你为什么要跑出来呢?”㉟儿子满脸的羡慕。㊱他一愣,耳边再次响起嗒嗒的马蹄声,仿佛那匹枣红马正在向自己跑来。8.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独立成段的作用。9.第⑳段空行处的语句有甲乙两个版本,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结合上下文说明理由。甲:几声清脆的鸟鸣划过天际,少年拍拍马,一跃而起,跳到了马背上。乙:时间渐渐地流逝,少年慢慢平复了心情,拍了拍马,爬到了马背上。10.二十年后,儿子对已是中年的主人公满脸羡慕地提问:“你为什么要跑出来呢?”请以小说主人公的身份写一段话,向年幼的儿子解释这个问题,100字左右。11.根据以下词条解释,从叙述特点的角度分析本文是否属于寓言体小说。寓言体小说:一种具有寓言化叙述特点的小说,往往通过对时空、人物、情节等内容的抽象化,刻意拉开与生活的距离,凸显故事中具有象征意味的符号,以此透视人类共有的生存状态。【答案】8.调整叙述节奏,营造出画面定格的效果,强化了少年第一次看到野马群时惊喜的心情;更突出与下文“此刻”的伤心的反差,使读者在一起一落之间充分感受少年对新鲜世界的憧憬和对乏味现实生活的失望。9.答案示例一:乙文更合适。“渐渐”“慢慢”“拍了拍”等词的使用,舒缓了叙事节奏,将少年沉浸在悲伤中尚未完全走出的形象进行了简单而传神的刻画,与上下文中他一面眷恋过往生活,一面憧憬外面世界的矛盾状态非常契合,与甲文相比转变没那么突兀;同时也突出了枣红马的善解人意与自由天性对少年的影响,为天亮后少年一骑绝尘地离开暗蓄力量。这一写法使人物形象在平静的叙述中显得更为丰厚饱满。(也可从枣红马艺术形象的塑造入手分析)答案示例二:甲文更合适,刻意用清脆的鸟鸣划破忧伤压抑的氛围,将少年从失落伤悲的状 态中抽拔出来,接着又写少年上马奔驰前“拍”“跃”“跳”等一系列动作,干脆有力,突出少年转换心情后下定决定、蓄势待发、准备逃离的状态,暗示着后文的情节将发生重大转折。乙文的写法比较平淡,甲文动静相衬,行文更有波澜起伏感,也更好地刻画出少年充满朝气活力、勇于探索突破的形象。10.答案示例一:亲爱的儿子,你要知道一直生活在山林中并不是真正的自由,那反而是对我们人生的束缚。不离开闭塞的山林,就无法看到更广阔更多彩的世界。真正的自由并非是没有身体上的束缚,而是有前往世界任何一地的勇气。所以我爱山林、野马与草原,却也要跑出来看更美的世界。答案示例二:小时候的爸爸也和现在的你一样,总觉得在另一个地方、另一种方式的生活会更好。你现在的羡慕就是爸爸当初一人一马来到这里的原因。但是儿子,慢慢地你也会发现,当你做出了改变,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之后,那段改变之前的人生又会深深地刻在你的记忆里。11.答案示例一:本文不详细交代故事的历史背景和情节的来龙去脉,主人公也没有具体姓名,仅以“少年”代称。时空和人物的虚化,“历经磨难”的高度浓缩,都是为了突出最能引发普遍共鸣和反思的象征性事物:走出山洞隐喻走出闭塞原始的生活环境、改变人生命运;外来中年人驾驶着越野车从红土地上疾驰而过,代表城市生活对少年内心深深的叩击和触动;枣红马就像是从红土地里跳脱出来的逃离者,强烈地暗示着少年期望奔向外面世界的那颗蠢蠢欲动的心。本文揭示了人面对美好新生活时憧憬、追求,一旦拥有又难免怀念过往的生存状态,但全文几乎没有直接揭示主旨的语句,而是将其隐藏在富有象征意味的事物和情节中,因此可以将本文视作寓言体小说。答案示例二:本文处处以充满象征性的符号来隐喻人对更广阔的世界、更美好的人生的追求。如草地、树林和野马所构成的世界,象征着虽然封闭却也充满自由快乐的原始生活;奔驰的枣红马生长于山林,是少年内心的抽象化身,带着少年告别过去奔向未来。但小说并没有完全拉开和生活的距离,而是真切地讲述了一个澳大利亚中部红土地上土著少年下定决心走出山林、开启新生活的成长故事,时空背景、人物身份等依然有具体所指,具有象征意味的符号只是增添了文章的艺术质感,因而不能将本文视为寓言体小说。【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段落作用的能力。“那一瞬间,少年的心立刻就灿烂起来”调整叙述节奏,营造出画面定格的效果,“他第一次看到野马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根本不知道,在离自己这么近的地方,竟然有如此多的野马。那些野马有黑色的、有棕色的,也有白色的,毛色光亮,身体高大而健硕。它们奔跑在草地上,它们驰骋在树林之间,或三五成群,或成双成对”,强化了少年第一次看到野马群时惊喜的心情;“少年想逃走,他为此做了很久的准备”“少年又回头看看自己的家,不由得有些伤心”,更突出与下文“此刻”的伤心的反差,使读者在一起一落之间充分感受少年对新鲜世界的憧憬和对乏味现实生活的失望。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乙文更合适。“时间渐渐地流逝,少年慢慢平复了心情,拍了拍马,爬到了马背上”,“渐渐”“慢慢”“拍了拍”等词的使用,舒缓了叙事节奏,“少年将脸贴在枣红马的脸上,无声地流泪”,将少年沉浸在悲伤中尚未完全走出的形象进行了简单而传神的刻画,“少年记得有几次,有人来让他们去生活更方便一些的村庄住,他们说那里有学校,孩子们可以上学,有超市、加油站、医院等。少年听得津津有味,但是父母却一口拒绝了”“少年很迷茫,少年就想一定要离开 这个地方”“少年爱山林树木、野马与草原”,与上下文中他一面眷恋过往生活,一面憧憬外面世界的矛盾状态非常契合,与甲文相比转变没那么突兀;“他跑到树林中的野马中间,那匹枣红色的野马看到他,嗒嗒地走过来,用头蹭了蹭他的脸。少年将脸贴在枣红马的脸上,无声地流泪。枣红马安静地任凭少年的泪水在它的脸上泛滥成灾”“枣红马一声长鸣,带着少年朝红土地奔驰”,同时也突出了枣红马的善解人意与自由天性对少年的影响,“天亮后,少年离开了山洞,离开了山林。少年骑上枣红马,一路向南。枣红马奔驰了一程又一程,少年终于来到一条宽阔的马路上。他眼中的世界瞬间就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为天亮后少年一骑绝尘地离开暗蓄力量。这一写法使人物形象在平静的叙述中显得更为丰厚饱满。甲文更合适。“少年将脸贴在枣红马的脸上,无声地流泪”“几声清脆的鸟鸣划过天际”,刻意用清脆的鸟鸣划破忧伤压抑的氛围,将少年从失落伤悲的状态中抽拔出来,“少年拍拍马,一跃而起,跳到了马背上”,接着又写少年上马奔驰前“拍”“跃”“跳”等一系列动作,干脆有力,突出少年转换心情后下定决定、蓄势待发、准备逃离的状态,“天亮后,少年离开了山洞,离开了山林。少年骑上枣红马,一路向南”,暗示着后文的情节将发生重大转折。乙文“少年慢慢平复了心情,拍了拍马,爬到了马背上”写法比较平淡,甲文动静相衬,行文更有波澜起伏感,“但是,少年对外边世界的向往,如野草一般在心头滋生、疯长”“少年很迷茫,少年就想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也更好地刻画出少年充满朝气活力、勇于探索突破的形象。【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以及运用的能力。本题要求以小说主人公的身份写一段话,向年幼的儿子解释“你为什么要跑出来呢”的问题。由“爸爸,你小时候的生活可真幸福啊”“山林里多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树有鸟有草原,还有那么多野马,你为什么要跑出来呢”可知孩子认为爸爸小时候的山林生活很自由、很幸福,可以告诉儿子,一直生活在山林中并不是真正的自由,那反而是对我们人生的束缚。不离开闭塞的山林,就无法看到更广阔更多彩的世界。同时也可以把对自由的理解告诉儿子:真正的自由并非是没有身体上的束缚,而是有前往世界任何一地的勇气。所以我爱山林、野马与草原,却也要跑出来看更美的世界。“少年记得有几次,有人来让他们去生活更方便一些的村庄住,他们说那里有学校,孩子们可以上学,有超市、加油站、医院等”“少年爱山林树木、野马与草原。但是,少年对外边世界的向往,如野草一般在心头滋生、疯长”,爸爸羡慕外面精彩的世界;“爸爸,你小时候的生活可真幸福啊”“山林里多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树有鸟有草原,还有那么多野马,你为什么要跑出来呢”,儿子羡慕爸爸小时候山林生活的自由自在,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和你一样,总觉得在另一个地方、另一种方式的生活会更好。所以爸爸来到了这里。“他一愣,耳边再次响起嗒嗒的马蹄声,仿佛那匹枣红马正在向自己跑来”,不过当你做出了改变,改变之前的人生又会深深地刻在你的记忆里。【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本文是寓言体小说。“少年想逃走,他为此做了很久的准备”“但是,少年对外边世界的向往,如野草一般在心头滋生、疯长”“天亮后,少年离开了山洞,离开了山林”,本文不详细交代故事的历史背景和情节的来龙去脉,主人公也没有具体姓名,仅以“少年”代称。时空和人物的虚化,“少年历经磨难,彻底走出了山洞,来到了墨尔本,在这个他做梦也想象不到的色彩缤纷的城市里,开启了另一段生活旅程”,“历经磨难”的高度浓缩,都是为 了突出最能引发普遍共鸣和反思的象征性事物:“可是,外边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你还这么小,难道你还要继续像你的祖父辈一样,在山洞里过完一辈子吗?你真的不想出去吗”,走出山洞隐喻走出闭塞原始的生活环境、改变人生命运;“‘我要去看更美的世界了,年轻人。’然后,车‘呼’一下开出很远。少年望着车渐渐消失,他觉得似乎失去了什么”,外来中年人驾驶着越野车从红土地上疾驰而过,代表城市生活对少年内心深深的叩击和触动;“枣红马一声长鸣,带着少年朝红土地奔驰”“枣红马奔驰在草原,又来到红土地上,一直向南而去”,枣红马就像是从红土地里跳脱出来的逃离者,强烈地暗示着少年期望奔向外面世界的那颗蠢蠢欲动的心。“少年听得津津有味”“少年很迷茫,少年就想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本文揭示了人面对美好新生活时憧憬、追求,“他一愣,耳边再次响起嗒嗒的马蹄声,仿佛那匹枣红马正在向自己跑来”,一旦拥有又难免怀念过往的生存状态,但全文几乎没有直接揭示主旨的语句,而是将其隐藏在富有象征意味的事物和情节中,因此可以将本文视作寓言体小说。本文不是寓言体小说。本文处处以充满象征性的符号来隐喻人对更广阔的世界、更美好的人生的追求。“他第一次看到野马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它们奔跑在草地上,它们驰骋在树林之间,或三五成群,或成双成对。……光线在树叶之间,在马与马之间,在树与草之间来回跳跃,形成了一道道斑驳、灿烂而又奇特的光景”“每天就像生长在这山林中的树木、野草和各种小动物一般,生活得很原始”,草地、树林和野马所构成的世界,象征着虽然封闭却也充满自由快乐的原始生活;“枣红马一声长鸣,带着少年朝红土地奔驰”“枣红马奔驰在草原,又来到红土地上,一直向南而去”,奔驰的枣红马生长于山林,是少年内心的抽象化身,带着少年告别过去奔向未来。但小说并没有完全拉开和生活的距离,“少年听得津津有味”“少年很迷茫,少年就想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少年历经磨难,彻底走出了山洞,来到了墨尔本,在这个他做梦也想象不到的色彩缤纷的城市里,开启了另一段生活旅程”,而是真切地讲述了一个澳大利亚中部红土地上土著少年下定决心走出山林、开启新生活的成长故事,时空背景、人物身份等依然有具体所指,如由具体地点墨尔本,还有最后与儿子的对话也非常具有生活的真实,具有象征意味的符号只是增添了文章的艺术质感,因而不能将本文视为寓言体小说。(三)(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①【唐】刘长卿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已料生涯事,唯应把钓竿。【注】①至德三年,刘长卿刚而犯上,谪守南巴。此诗是其将要赴任时所写。附现代文⑤-⑦段:⑤至于中西之间,受民族文化影响而产生对色彩不同看法的例子就更多了。以蓝色为例,蓝色作为冷色调,给人以宁静之感,加上广阔的蓝天大海的联想,往往令人心旷神怡。汉语中的蓝色并没有太多特殊意味。中华民族作为农耕民族,对蓝色的大海了解相对较少,而西方文明是“蓝色文明”,英语中的蓝色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或代表沉稳、永恒、博大的力量,或象征婴儿般的纯真无瑕,或表达情绪的低落、抑郁等等,这些色彩意蕴都源自英语民族对海洋的深入认识。⑥曾有研究表明,对西方人来说,中国色彩中最难理解的是“青色”。“青”是中国文 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直到今天,人们还在用“丹青”代称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墨画。然而青色具体是怎样的一种色彩,在缺乏直观视觉效果的古诗中并不是那么容易确定。它可能是绿色,例如“青简”是绿色的竹简;也可能是蓝色,例如“青天”可以是蓝色的天;宋代以后,它才被用来指“黑色”,盛唐李白诗曰“朝如青丝暮成雪”,“青丝”就是黑发的意思。另外,诗中的色彩并非单纯地描绘自然之物,往往反映作者的心灵世界,有较强的主观性,解读起来就更加困难了。同样是指向绿色的“青”,有时象征着美好的生命、生机,青春勃发;有时展现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给人以清新恬静之感;在某些诗中又和中国文人眼中象征君子人格的竹子联系在一起,显露出无尽的高雅。前两者中西方还有相通之处,高雅的意味则是中国独有的。⑦为了让外国读者在读中国古诗时打破认知的隔膜,更好地理解中国诗人运用色彩营造的诗境,不少翻译者会根据读者的审美心理,决定是否对诗歌中的色彩进行改译。例如汉代古体诗《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中的“青青”,美国诗人EzraPound就将其译为“blue(蓝)”,因为和“green(绿)”相比,“blue”所蕴含的忧郁和沮丧之意,能更好地向英语读者传达出诗中思妇的寂寞哀怨。12.你认为本诗可以收录于以下哪本诗集?()A.《乐府诗集》B.《古诗精选》C.《律诗选集》D.《绝句精选》13.以下对本诗的表现手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动静结合B.虚实结合C.运用典故D.以景结情14.为了更好地向英语读者传达出诗中的情感,参照现代文一第⑤—⑦段提供的信息,你认为相对而言,画线句中的“青”更适合翻译成“blue(蓝)”还是“green(绿)”?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答案】12.C13.D14.示例一:Blue更适合。诗中满是被贬远行的伤感和对浊世的失望,因此,用西方文化中蕴含忧郁沮丧之意的blue比代表清新的green更能表现出诗歌的整体氛围。示例二:译为“blue(蓝)”更好。因为蓝色往往给人以博大、永恒的感受,能够将青山万古不变的文化意蕴传递给读者,从而突出象征着谪迁客的孤舟的寂寞渺小。蓝色这种深沉抑郁的色调与岭上寒枝凋敝之景相得益彰,显出贬谪之路暮途遥远,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悲怆。示例三:译为“green(绿)”更好。诗人虽然遭贬,但也流露出坦然洒脱的一面。万里青山不仅是“看”的对象,还是诗人心灵的栖息地,“绿色”更能表现出大自然的清新宁静,寄托诗人在物我相谐中超越苦难的理想。【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分析诗歌体裁特征的能力。本诗五言八句,颔联与颈联对仗严格,尾字押韵,符合律师的特征。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表现的手法的能力。D.“以景结情”错误。“已料生涯事,唯应把钓竿”,没有写景的成分。此句故作反语,实际上抒发的是忠而被谤、报国无门的怨愤。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明确观点,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情感,以及颜色所隐喻的情感特征来回答。 示例一:blue更适合。这首诗写于作者谪守南巴将要赴任时,眼中所见是年年岁岁梅枝不变的寒意,落日下沉、孤舟漂泊的萧索,此去万里,此生无望,静寂的湘水茫茫无际,几声猿鸣更添悲凉。诗中满是被贬远行的伤感和对浊世的失望,因此,用西方文化中蕴含忧郁沮丧之意的blue比代表清新的green更能表现出诗歌的整体氛围。示例二:译为“blue(蓝)”更好。由“英语中的蓝色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或代表沉稳、永恒、博大的力量”可知,蓝色在西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中往往给人以博大、永恒的感受;“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落日孤舟”与“青山万里”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谪迁客的孤舟的寂寞渺小与青山万古不变的阔大构成对比;而“blue(蓝)”就能够将青山万古不变的文化意蕴传递给读者。同时,蓝色调深沉抑郁,与诗中的寒枝凋敝之景相得益彰,给人以阴沉黯淡之感,更显出贬谪之路暮途遥远,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悲怆。示例三:译为“green(绿)”更好。诗人虽然遭贬,但从整首诗歌的情感基调来看,并非一味消沉,而是随着所见景致的开阔表现出心境的开阔,流露出坦然洒脱的一面。天地宽广,湘水平静,洞庭草色一望无际,“已料”“唯应”都表达出诗人试图借自然山水脱离俗世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万里青山不仅是“看”的对象,还是诗人心灵的栖息地,“绿色”更能表现出大自然的清新宁静,寄托诗人在物我相谐中超越苦难的理想。(四)(19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①徐九思,贵溪人。嘉靖中,授句容知县。始视事,恂恂若不能。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九思摘其奸论如法郡吏为叩头请不许。于是人人惴恐。为治于单赤①务加恩,而御豪猾特严。②县东西通衢七十里,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九思节公费,甃②以石,行旅便之。岁侵,谷涌贵③。巡抚发仓谷数百石,使平价粜④而偿直于官。九思曰:“彼籴者,皆豪也。贫民虽平价不能籴。”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谷多,则使称力分负以去,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谷,而官为偿之,全活甚众。尝曰:“即天子布大惠,安能人人蠲租赐复⑤?第在吾曹酌缓急而已。”③积九载,迁工部主事,历郎中,治张秋河道。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九思议筑减水桥于沙湾,俾二水相通,漕水溢,则有所泄以入海,而不侵田,少则有所限而不至于涸。工成,遂为永利。时工部尚书赵文华视师东南,道河上。九思不出迎,遣一吏齎⑥牒往谒,文华漫骂而去。会迁高州知府。文华归,修旧怨,与人合谋构之,坐九思老,致仕。句容民为建祠茅山。【注】①单赤:孤苦无依的平民。②甃:砌。③涌贵:物价猛涨。④粜:与下文的“籴”相对,卖粮食。⑤蠲租赐复:免除赋税。⑥齎:拿、持。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全活甚众()(2)历郎中()16.结合文意,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恂恂若不能()A.温和恭敬B.善良大方C.小心谨慎D.孜孜不倦(2)岁侵()A.侵犯B.荒年C.逼近D.止息17.把第③段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文华归,修旧怨,与人合谋构之,坐九思老,致仕。18.第①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九思摘其奸论如法郡吏叩头请不许19.徐九思执政有方,在多方面有所建树,请联系全文分项概述。20.分析第②段两处画线部分对塑造徐九思形象的作用。 【答案】15.①.使……存活②.担任16.①.C②.B17.赵文华回到朝堂,他为报当日的嫌怨,伙同别人一起给徐九思构织罪名,因为徐九思当时年事已高,就让他辞官退休了。18.九思摘其奸/论如法/郡吏为叩头请/不许19.区分强弱善恶,恩威并加,理讼锄奸,匡正风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方针,赈灾帮困,救济贫民;从百姓生活的长远利益出发,修路筑桥,兴利便民。20.两者都运用了语言描写。先以简短有力的语句表现徐九思对底层百姓无力买粮的深切担忧,一个“彼”字反映出其远豪强而近贫民的为官立场;再以加强语气的反问句,突出即使有天子的惠民政策,也更需要像自己这样的地方官根据事态的轻重缓急来适时地加以变通,“第”的强调尽显其当仁不让、勇于担责,充分表现徐九思关爱百姓,殚精竭虑为百姓施惠谋利的特点,也可见其直陈事实、耿介正直的秉性。【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1)全活甚众,意思是:保全救活了很多人。活,使动用法,使……存活。(2)历郎中,意思是:后来又担任郎中。历,担任。【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1)“恂恂若不能”意思是:处处小心谨慎,好像没多少本领。恂恂,小心谨慎。故选C。(2)“岁侵”意思是:荒年。侵,荒年。故选B。【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重点字词:“归”,此处指回到朝堂;“修”,报仇;“构”,罗织罪名,构陷;“坐”,因为;“致仕”,退休。【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徐九思指出他的罪责,按法律判罪。州郡的官吏替那人叩头求情,九思没有答应。“九思摘其奸”中,“九思”是主语,“摘”是谓语,“其奸”是宾语,应与后文断开;“论如法”中,“如法”意思是“按法律”,是后置状语,应在其后断开;“郡吏为叩头请”中,“郡吏”是主语,“为叩头”是状语,“请”是谓语,是完整的主谓句,应与后文断开;“不许”是结果,应单独成句。故本句应断为:九思摘其奸/论如法/郡吏为叩头请/不许。【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概述“徐九思执政有方,在多方面有所建树”的表现。首先分析出“执政有方”包括为官、治民两个方面。由“为治于单赤务加恩,而御豪猾特严”可知,徐九思在担任知县时,根据对象的善恶给予不同的处罚,对那些孤苦无依的平民一定要给予好处,但是管束邪恶奸猾之人特别严厉。由“‘彼籴者,皆豪也。贫民虽平价不能籴。’乃以时价粜 其半,还直于官,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谷多,则使称力分负以去,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谷,而官为偿之”可知,面对灾荒,徐九思及时发现措施的疏漏之处,调整救灾政策,赈灾帮困,救济贫民。由“县东西通衢七十里,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九思节公费,甃以石,行旅便之”“九思议筑减水桥于沙湾,俾二水相通,漕水溢,则有所泄以入海,而不侵田,少则有所限而不至于涸。工成,遂为永利”可知,徐九思关心百姓生活,修路筑桥,以方便百姓。【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段作用的能力。“九思曰:‘彼籴者,皆豪也。贫民虽平价不能籴。’”“尝曰:‘即天子布大惠,安能人人蠲租赐复?第在吾曹酌缓急而已。’”两处都是徐九思的语言描写。第一处是在句容发生灾荒,巡抚让官府平价卖米时所说的。他站在百姓的立场考虑问题,指出百姓无力买米的事实,表现他对百姓的担忧,以及其远豪强而近贫民的为官立场。第二处中,“即”表假设,“安能”表示反问,“第”表明应当采取的措施和态度。“即天子布大惠,安能人人蠲租赐复”说明天子的惠民政策不能保障人人都免除赋税呢,因此面对灾难需要地方官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变通处理。从中可以看出徐九思考虑问题从百姓和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且敢于承担责任,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想尽一切办法为百姓谋福利的性格特征。此外,徐九思敢说他人不敢说的话,做他人不敢做的事,可见他直陈事实、耿介正直的秉性。参考译文:徐九思,是贵溪人。嘉靖年间被任命为句容知县。刚到职开始工作,处处小心谨慎,好像没多少本领。不久有个小吏袖里藏着空白文书偷盖印章,徐九思指出他的罪责,按法律判罪。州郡的官吏替那人叩头求情,九思没有答应,从此人人心怀恐惧。治理县务,对那些孤苦无依的平民一定要给予好处,但是管束邪恶奸猾之人特别严厉。县里有条东西七十里的大路,上面淤积了很厚的泥土,下雪天,泥浆淹没到大腿。九思节省公家开支,铺上石头,从此百姓行走方便。荒年,稻谷价格暴涨。巡抚打开仓库拿出几百石稻谷,让官吏把稻谷平价卖出而把粮钱交付官府。九思说:“那些买稻谷的都是富豪。贫苦民众即使是平价也没有能力买进。”于是按时价卖出其中一半,把钱交入官府,用剩下的粮煮粥给饥饿的人吃。稻谷多,就让民众据自己体力分取背走,那些住在偏远山谷的,就让他们就近取富贵人家的稻谷,官府替他们偿还,使得很多人活了下来。他曾经说:“即使天子布施了大的恩惠,怎么能够人人都免除赋税呢?只是对于我们为官的人来说就要衡量事情的轻重缓急(去处理)罢了。”在任九年,升任工部主事,后来又担任郎中,治理张秋河道。漕河和盐河相互靠近却不相通,漕河水满就会泛滥造成田地的灾祸。九思建议在沙湾修筑减水桥,使两河相通,漕河水满,就有地方流出来而进入大海,而不会侵犯农田,水少又有所控制不至于使农田干涸。工程竣工,于是成为长久的利益。当时的工部尚书赵文华到东南督帅军旅,取道张秋河边。九思不出来迎按,派一个官吏拿着一份文书前往拜见,文华乱骂了一通就离开了。恰逢徐九思又被升官为高州知府。赵文华回到朝堂,他为报当日的嫌怨,伙同别人一起给徐九思构织罪名,因为徐九思当时年事已高,就让他辞官退休了。句容百姓为他在茅山修建了祠堂。(五)(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甲文】寄闻人邦英、邦正(一)【明】王守仁昆季①家贫亲老,岂可不求禄仕?但能立志坚定,随事尽道,不以得失动念,□虽勉习举业②,亦自无妨圣贤之学。若是原无求为圣贤之志,虽不举业,日谈道德,亦只成就得务外好高之病而已。此昔人所以有“科举之事不患妨功,惟患夺志” 之说也。夫谓之夺志,则已有志可夺;倘若未有可夺之志,却又不可以不深思疑省而早图之。【乙文】寄闻人邦英、邦正(二)【明】王守仁①得书,见昆季用志之不凡,此固区区所深望者,何幸何幸!②世俗之见,岂足与论?君子惟求其是而已。然谓举业与圣人之学相戾③者,非也。程子云:“心苟不忘,则虽应接俗事,莫非实学,无非道也。”而况于举业乎?谓举业与圣人之学不相戾者,亦非也。程子云:“心苟忘之,则虽终身由之,只是俗事。”而况于举业乎?忘与不忘之间,不能以发,要在深思默识所指谓不忘者果何事耶,知此则知学矣。贤弟精之熟之,不使有毫厘之差、千里之谬,可也。【丙文】论圣学无妨于举业④【明】王守仁岂特无妨,乃大益耳!学圣贤者,譬之治家,其第宅、器物皆所自置,欲请客,出其所有以享之;客去,其物具在,还以自享,终身用之无穷也。今之为举业者,譬之治家不务居积,专以假贷为功,欲请客,自厅事以至供具,百物莫不遍借。客幸而来,则诸贷之物一时丰裕可观;客去,则尽以还人,一物非所有也。【注】①昆季:即兄弟。王守仁和表弟闻人邦英、邦正家书往来,甲乙两文是其接连两封回信的节选。②举业:为应科举考试而准备的学业。③戾:违背。④论圣学无妨于举业:弟子钱德洪的父亲担心学圣贤影响举业,丙文记录了王守仁对其的答复。21.可填入甲文方框处的一项是()A.则B.盖C.且D.而22.根据甲乙两文文意,对闻人邦英、邦正来信内容不能做出的一项推断是()A.流露对是否习举业的犹豫B.表达期望表兄引荐的愿望C.提及世俗对习举业的偏见D.明确树立效仿圣贤的志向23.综观以上三份材料,聚焦“习举业者如何成就圣贤之学”这一问题,梳理王守仁的相关见解,用自己的话概述。路径甲文达成基本要求:(1)乙文更进一步要求:(2)结果丙文理想的学业表现:(3)24.同样是论述学圣贤和习举业的关系,丙文直接立论,乙文则通过对两种不同说法的否定引出自己的观点,请结合具体交际情境评析两者的说理策略。【答案】21.A22.B23.(1)树立学圣贤的志向,并且不因得失而动摇(表达出“立志坚定”的意思即可)(2)不忘学习的目的是得圣贤之道,避免行为产生偏差。(表达出“不忘学习圣贤的目标”的意思即可)(3)能够将圣贤之道内化积累,转变成自身的修养。(表达出“积累自己的学识、修养”的意思即可)24.两文都是根据不同交流对象、不同交际目标而选择适宜的说理策略。丙文的交流对象是弟子的父亲,目的在于消除其顾虑,因而开门见山、掷地有声地表明学圣贤对举业不仅没有妨 碍,而且大有帮助,对其认知产生强烈的冲击,鲜明的主张、斩钉截铁的语气增强了劝说的说服力。乙文的交流对象是作者的表弟,关系亲近,且已树立学圣贤的远大志向,不需要再强调圣贤之学的重要性;作者不避其烦,循循善诱,通过对两种不同说法的否定引出观点,是为了提醒、教导表弟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深思默识,对圣学和举业的关系保持更清醒、更全面的认识,不可有毫厘之差。【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则”,连词,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与句,表示顺承、转折、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盖”,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用草编的覆盖物;遮盖,掩盖;胜过,超过;大概,大约。连接上句或上一段,表示解说原由。相当于“本来”、“原来”。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表议论。“且”,用作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况且”等。“而”,用作连词,表示顺承、转折、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能立志坚定,随事尽道,不以得失动念”是假设的情况,一般用“如果……那么”联结,所以选表假设关系的“则”,“则”一般译为“那么”。故选A。【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判断信息的能力。由“昆季家贫亲老,岂可不求禄仕?但能立志坚定,随事尽道”可知之前来信有流露对是否习举业的犹豫,排除A。由“世俗之见,岂足与论?君子惟求其是而已。然谓举业与圣人之学相戾者,非也”可知来信提及世俗对习举业的偏见,排除C。由“虽勉习举业,亦自无妨圣贤之学”“然谓举业与圣人之学相戾者,非也”“谓举业与圣人之学不相戾者,亦非也”可知来信明确树立效仿圣贤的志向,只是疑惑习举业是否会妨碍圣贤之学,排除D。故选B。【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由“但能立志坚定,随事尽道,不以得失动念,……虽勉习举业,亦自无妨圣贤之学”可知甲文主张应树立学圣贤志向,并且不因得失而动摇。由“忘与不忘之间,不能以发,要在深思默识所指谓不忘者果何事耶,知此则知学矣。贤弟精之熟之,不使有毫厘之差、千里之谬,可也”可知乙文强调不忘学习的目的是得圣贤之道,避免行为产生偏差。由“学圣贤者,譬之治家,其第宅、器物皆所自置,欲请客,出其所有以享之;客去,其物具在,还以自享,终身用之无穷也”可知丙文强调应能够将圣贤之道内化积累,转变成自身的修养。【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说理特色的能力。两文都是根据不同交流对象、不同交际目标而选择适宜的说理策略。丙文的交流对象是弟子的父亲,目的在于消除其顾虑,因而开门见山、掷地有声地表明学圣贤对举业不仅没有妨碍,而且大有帮助,“岂特无妨,乃大益耳”,对其认知产生强烈的冲击,“学圣贤者,譬之治家,其第宅、器物皆所自置,欲请客,出其所有以享之;客去,其物具在,还以自享,终身用之无穷也”,鲜明的主张、斩钉截铁的语气增强了劝说的说服力。 乙文的交流对象是作者的表弟,关系亲近,“得书,见昆季用志之不凡,此固区区所深望者,何幸何幸”,且已树立学圣贤的远大志向,不需要再强调圣贤之学的重要性;“然谓举业与圣人之学相戾者,非也”“谓举业与圣人之学不相戾者,亦非也”,作者不避其烦,循循善诱,通过对两种不同说法的否定引出观点,“忘与不忘之间,不能以发,要在深思默识所指谓不忘者果何事耶,知此则知学矣。贤弟精之熟之,不使有毫厘之差、千里之谬,可也”,是为了提醒、教导表弟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深思默识,对圣学和举业的关系保持更清醒、更全面的认识,不可有毫厘之差。参考译文:甲文寄闻人邦英、邦正(一)昆季家境贫寒又要供养父母,怎么能不去求取功名利禄呢?只要能立下坚定的志向,随着人情事变来穷尽本体良知,不要以一时的得失而动心,那么虽然在做为科举准备的功课,也不会妨碍学习圣贤的学问。如果原本就没有求做圣贤的志向,那么虽然不去考取功名,整日里大谈道德,也只是积养出个好高骛远的弊病而已。这就是古人所会的“不怕妨碍了自己的功业,只怕被夺去了自己志向”。所谓夺志,是已经有志向才会被夺取;倘若还没可以或值得被夺取的志向,那么就不可以不早点去深思、反省为何会没有立志。乙文寄闻人邦英、邦正(二)①收到信,见昆季志向不凡,这本来就是我所深切期望的,何其幸运、何其幸运啊!②世俗那些见识,怎么值得和他们争论?君子只追求那些正确的东西罢了。但是说为应科举考试而准备学业与圣贤学问互相冲突是不对的。程夫子说过:“如果心中时刻不忘圣贤学问,那么即便接待的是俗人、经办的是俗事,没有一个不是经世致用的学问,没有不是道德学问的。”更何况是为应科举考试而准备学业呢?说为应科举考试而准备学业与圣贤学问不互相冲突,也是不对的。程夫子说过:“心中如果忘记了圣贤的学问,那么即便一辈子听圣贤学问、说圣贤学问,仍然只是干了一辈子俗事。”更何况是为应科举考试而准备学业呢?不忘圣贤学问,与忘记了圣贤的学问,这二者之间的差别容不得一根头发丝,必须深深地思考,默默地分辨所说的不能忘记的圣贤学问究竟是什么内容,明白了圣贤学问的内容也就知道怎么学了。二位贤弟要精益求精,要熟能生巧,不要让它因为有一丝一毫的差错而导致很大的错误,这样可以了。丙文论圣学无妨于举业何止是没有妨害,是有很大的益处啊!学习圣贤的人,就好像管理家事,他的住宅、器物都是自行设置的,想请客,就拿出所有的东西来给客人享用;客人离开,那些物品都在,可以一生享用它们没有穷尽了。现在的为应科举考试而准备学业的人,就好像管理家事时不致力于积累物品一样,专门把借贷作为自己的工作,想请客的时候,从厅堂一直到陈设酒食的器具,各种物品没有不逐一地借用的。客人幸运地来了,那么各种借的东西暂时富足值得一看;客人离开后,就全部把它们归还了,没有一件物品是他所拥有的。三、写作(70分)25.有人说,知识是想象力的土壤;也有人觉得不尽如此。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要求考生就“知识”与“想象力”的关系阐述自己的认识和思考。首先,我们分析为什么有人说“知识是想象力的土壤”,因为任何的想象力都要现实的基础,想象的本质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一种现有知识的叠加,即便是孩子的想象,也必须有认知的基础。一个人之所以会产生想象力,不在于他的创造,而是在于他所知道的知识。一个人知道的知识越多,他也才能让自己越好得面对这个世界。脱离于知识的想象力,看似生动,却没有太大的现实价值。如果我们彻底忽略了知识,彻底否定知识的意义,将想象力视为一个无中生有的创造,那么这样的创造本身,就是非理性的。其次,我们分析为什么有人“觉得不尽如此”,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所具有的“想象”与“创新”,都是超越凌驾于“知识”之上的。我们要为这个世界构造出从未有过的想象与无中生有的创造,都是在当下知识体系中未曾出现的内容。所以,这个世界需要我们的想象力来打破已有认知带来的思维定式,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真正合理健全的认知。那么从这一层面来说,我们要肯定于想象力这个行为本身。“有人觉得不尽如此”不等于“有人觉得不是如此”,所以说“知识是想象力的土壤”的命题是正确的,只是要分析,什么样的知识、怎样对待知识才能有利于想象力的发展。基于以上分析,考生在写作时一定要体现思辨性,一方面要肯定知识对于想象力的作用,知识本身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对于判断力的赋能,而这样一种知识的赋能,能够给予我们非常多的价值跃迁,只有获得更多的知识,才能够让自己拥有更高水平的想象力。但另一方面,我们要明确,积累知识不是固守知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在知识面前保持主体性,让知识作为一种工具来辅助我们判断,辅助我们想象,让我们能够对于这个世界产生更好地理解。立意:1.离开知识的想象力是转瞬即逝的烟花。2.不以创造为目地获取知识毫无价值。3.知识是土壤,想象力是种子。4.知识是想象力的基础和来源,想象力是挖掘知识的工具。
同类资料
更多
上海市普陀区2022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