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检测试卷 (Word版,含答案)
ID:79219 2022-01-02 1 5.00元 9页 185.19 KB
已阅读9 页,剩余0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5.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检测试卷注意事项: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他们过着集体生活,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掌握了钻孔技术,具有爱美意识。材料中的“他们”最有可能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2.2020年4月4日上午,(台湾)新党荣誉主席郁慕明在新党党部摆设香案主祭,与大陆方面视频连线,共同祭拜黄帝。下面有关黄帝的事迹或评价正确的是A.他被尊崇为“人文初祖”B.他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历法—夏历C.他发明养蚕缫丝技术D.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3.宜侯矢铜簋,铸有铭文,主要记述了周王封宜侯并赏赐其祭祀器皿、土地和奴隶之事。这可以直接佐证A.西周实行分封制B.分封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C.分封制的分封对象是亲属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4.2021年是我国农历辛丑年(牛年),据字形推断,下面的甲骨文中哪个是“牛”字5.商鞅变法遭到旧贵族的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诬告谋反,结果被车裂而死。这反映出商鞅被车裂的原因是A.商鞅谋反B.变法触及了旧贵族的利益C.变法违背了民意D.变法失败6.下图所示农具中,代表春秋时期农业最高生产力水平的是第9页共9页 7.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能够帮助解决21世纪的世界问题,唯有中国孔孟的学说。”下列属于孔孟学说的是A.“无为而治”B.“兼爱”“非攻”C.“仁者爱人”D.依法治国8.“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下列人物中,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李冰B.蔡伦C.祖冲之D.华佗9.古代有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其体例“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在此书中,不可能查到的史实是A.齐桓公称霸B.秦修灵渠C.巨鹿之战D.北京人已经使用火10.2008年5月12日,四川的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大地震,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在震区,许多建筑物倒塌,而处于震区的都江堰却没有损毁和垮塌。下面关于都江堰的说法,错误的是A.建于战国后期B.主持建造者是李冰C.是大型的水利工程D.沟通了珠江和长江水系11.下列地图反映的历史事件A.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B.标志着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第9页共9页 C.说明郡县制的推行使秦国国力大增D.加强了秦朝对北部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统治12.汉成帝建始三年(公元前30年)九月颁布的诏书中说道:“流民众多,正是因为吏治的黑暗难以改变,‘苛暴深刻之吏未息’。西汉末年,吏治的腐败已经相当严重,对下层民众残酷压榨,‘贪财而慕势’,已经成为‘俗吏之冶’的普遍风气。”由此可见,导致西汉衰亡的因素是A.流民众多B.经济落后C.吏治黑暗D.民众反抗13.“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材料中“然操遂能克绍”所指的战役是A.桂陵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14.在古代,能称为“中国”的政权,必须占据中原和践行华夏文化,才能真正地成为“中国之主”。下面哪一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A.秦灭六国,统一全国B.百家争鸣局面出现C.汉武帝实现大一统D.北魏孝文帝改革15.假如你穿越时空,成为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名百姓,你能听到或者看到下面哪些史实①黄巾起义 ②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③西域都护的设置 ④张骞出使西域后归来⑤人们使用五铢钱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16.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比喻武装起义。秦末首创农民起义之风,鼓舞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的根本原因是A.大雨误期B.秦朝法律严苛C.秦统治者的残暴统治D.秦始皇昏庸无能17.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这些战役闪烁着古代军事家的智慧,展现着中国古代战法的锋芒。下列战役与此说法无关的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淝水之战D.长平之战18.《    》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中应填的是第9页共9页 A.大明历法B.齐民要术C.兰亭集序D.九章算术19.屠呦呦说:“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能给她灵感的有东晋医药学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除此之外,下列哪部书籍也能给予她这方面的启发A.《伤寒杂病论》B.《水经注》C.《神灭论》D.《齐民要术》20.有学者品鉴古代书艺谓:“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下面哪一人物的成就最能体现材料中的观点A.王羲之B.祖冲之C.胡昭D.锺繇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21题16分,22题11分,23题14分,24题19分,共60分)21.结合材料,探究问题。(16分)材料一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摘编自贾谊《过秦论》(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中“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指的是秦始皇的哪一历史功绩及这一历史功绩完成的时间。(4分)(2)据材料一,概括秦朝为巩固辽阔的疆域而采取的措施。(4分)第9页共9页   材料二 至此,自西周以来的分崩离析的分裂局面宣告结束,天下重新归一,大秦帝国诞生于世。——摘编自马平安《走向大一统》材料三 从此,自春秋战国以来生产破坏、人众流亡的战争局面,可以大为减少。人民可以在比较安定的环境里生产和生活了。从此,东方的盐铁和海产、南方的木材和矿产、北方的马匹和牛羊可以流通了。这对巩固和发展经济和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摘编自吴晗主编《中国历史常识》(3)据材料二、三,探究“天下重新归一,大秦帝国诞生于世”的影响。(8分)22.阅读材料,探究问题。(11分)材料一 江南之为国,盛矣……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自此以至大明之季,年逾六纪……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摘编自沈约《宋书》(1)据材料一,概括东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3分)  材料二 宋文帝整顿吏治,清理户籍,重视农业生产。元嘉十七年、二十一年两次下令减轻以至免除农民积欠政府的“诸逋债”。——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整理笔记第9页共9页 材料三 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迁,山东、山西沦为主要战场,中原人口纷纷向南迁徙,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随着东晋政权在南方的建立,北方人口向南方迁移的规模更大。截至刘宋初年,南渡人口已达到90多万,占当时南方总人口的1/6。东汉时期,南方有些地方的百姓还不知道牛耕,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牛耕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8分)2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纷繁错乱的时期,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科技文化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这些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示意图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政局呈现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曾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2分)第9页共9页 (2)材料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4分)云冈石窟古迹是哪一领域的成就?(2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多政权最终走向统一的因素。(4分)24.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阅读材料,探究问题。(19分)材料一 从东汉后期开始,北方、西北方大批少数民族内迁到中原与汉族杂居,西晋时人数达几十万,出现了“关中之人,戎狄居半”的局面。当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起政权之后,推行汉化政策就成了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说:“我们国家兴起于北方,现在定都于平城。虽然统一了北方,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文化冲突剧烈,平城偏居塞上,民风强悍,崇尚武力,难以文治。要在此地开展变法改革,一定很难。崤山和函谷关是帝王的房屋,黄河洛水是帝王的家中,所以朕要大规模迁都,一统中原。”材料三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摘编自《魏书》(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行“汉化政策”的比较典型的两个少数民族。(4分)(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两项措施及所取得的成效。(7分)第9页共9页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的原因。(4分)并探究其影响。(4分)第9页共9页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AABBACBDDACBBDCDBAA21.(1)历史功绩:秦始皇完成统一。(2分)时间:公元前221年。(2分)(2)措施:①征服越族地区,设置桂林、象等郡;(2分)②修筑长城,北击匈奴。(2分)(3)影响: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②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③社会安定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④推动了各民族的交流和发展。(每点2分,共8分)22.(1)表现:衣食丰足(或粮食产量提高,纺织业得到发展)。(3分)(2)原因:①南方社会安定;②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③南迁人民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力;④南迁人民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每点2分,共8分)23.(1)特点:政权分立。(2分)政权:前秦、北魏。(2分,答出一个即可)(2)人物:祖冲之、顾恺之。(每个2分,共4分)领域:雕塑领域。(2分)(3)因素:①国家局部统一;②各民族逐渐实现交融;③江南地区开发(或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每点2分,共4分,答出两点即可)24.(1)氐族、鲜卑族。(每个2分,共4分,其他符合题意亦可)(2)措施:①迁都;②说汉话。(每点2分,共4分)成效: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3分)(3)原因:①各民族错居杂处;②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推动;③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任答两点即可,4分)影响: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4分,言之有理即可)第9页共9页
同类资料
更多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检测试卷 (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