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带答案)
ID:70136 2021-12-23 1 3.00元 8页 68.66 KB
已阅读8 页,剩余0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3.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郑州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学科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一个生态哲学的概念。从古代的农业文明到近代的工业文明再到当代的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否定之否定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形成过程。由此可见①哲学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和总结②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不是一成不变的③哲学总是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实践④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意识产生于实践活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重大战略部署,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光辉,饱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这说明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因经过实践检验而使其具有科学性②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③“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④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解决我国实际问题提供了具体方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为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②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的精华,反映了各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③哲学具有批判的功能,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并推动时代进步④哲学具有反思的特点,真正的哲学引领人们用睿智眼光看待世界和人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21年9月29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公布发现了一颗新彗星,至今为止已有七颗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彗星遨游在宇宙中,新发现的这颗彗星有可能是太阳系最原始的天体之一,预计两年后抵达近日点,到时会达到最亮的状态,我们有希望一睹芳容。这说明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③思维总能正确反映存在④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可知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哲学史上存在着“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下列能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①“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荀子)和“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 ②“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和“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③“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和“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朱熹)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范缜)和“我思故我在”(笛卡尔)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这样做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①在科学基础上坚持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③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④总结出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科学表明如果地震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伤亡率减少14%;如果预警时间为10秒和60秒,可使人员伤亡减少39%和95%。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说明①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突破地质地貌条件是科学防灾减灾的关键③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④地理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2021年上半年,我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得到了持续拓展和巩固,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加固、稳中向好。这说明①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②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性③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④按规律办事能推动事物的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幡动”之说承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②“风动”之说否认了风吹幡动的因果关系③“仁者心动”之说否认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④“仁者心动”之说把万物的运动归结为客观精神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近日,鸿星尔克“一夜爆红”,直播间涌进大量网友,数百万人“野性消费”参与扫货,线下门店销售额也暴增十多倍,而这场消费的支撑点之一是灾情激起的爱国情怀。灾情激起爱国情怀,表明意识是①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③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④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潇湘”是湖南的别称。“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湖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边塞诗人王昌龄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使欢聚时的乐景与想象中离别后的凄凉孤寂形成对比,表达离别的不舍和愁绪,也映照了诗人被贬的怀才不遇。对此从哲学上理解正确的是①从“橘柚香”着手描写欢聚时的乐景体现了意识的自觉选择性②“入舟凉”是诗人借当时当地的凄凉景观反映怀才不遇的心境③以“忆”虚构的旅夜孤寂场景来源于诗人独特的艺术构思和想象力④诗人以想象创造了现实与未来的联系,使诗更具有朦胧美和表现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习近平指出,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上述论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工作的前提②科学理论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④从观念到现实的转变依赖于意识的主动创造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该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性活动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③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促进实践的发展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4.“打工人”“破防”“社死”“内卷”“躺平”……这些网络热词记录了2021年上半年社会的发展,折射了百姓的生活。这说明①主观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②共同的社会实践使人们产生相近的认知③认识源于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深入思考④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人口问题可谓“国之大者”,生儿育女事关千家万户和谐幸福。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数量走低,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为适应形势变化,单独两孩、全面两孩再到三孩的生育政策相继实施。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表明 ①认识只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推动实践发展②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受具体历史条件的限制③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超越历史条件的真理性认识对实践发展起推动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6.新冠肺炎疫情让网友们就安徽六安是读“liùān”还是读“lù ān”吵翻了天。部分主播主张读“liù”,其依据是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六”只有“liù”一种读音;还有一部分主播则主张地名应该充分尊重当地政府和群众意见,“六”应读“lù”音。这些分歧表明A.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往往因人而异B.主客观因素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判断C.对同一认识对象存在多个正确认识D.人的认识影响实践发展的结果17.春种秋收、夏忙冬藏,中国人不遗余力地滋养、开发脚下的沃土。事稼穑、丰五谷,就能养家糊口;知诗书、达礼义,方可修身养性。这种田园牧歌式的文化基因,浸满了中国人对土地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甚至成为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材料表明①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知书达礼具有直接现实性,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③诗书礼义来源于生产实践,影响人们的处世态度④人们在实践中产生的处世哲学是自发形成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8.2021年5月15日,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此次火星探测①使得我们对主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②印证了新的认识是在主体和客体不断相互作用中产生的③让人们在探索火星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④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9.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小分子硫醇一直以来被视为消除生命体有害物质的“清道夫”。科学实验研究发现,小分子硫醇除了具有清除毒害的保护性功能,还具备“导演”抗生素精密合成的建设性功能。这一发现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认识,也为新型“生物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这说明①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②传统认识在实践发展中逐步被推翻③新认识为创造“生命细胞”奠定了物质基础④人类在认识的指导下可以创造新的具体物质形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各级政务服务机构,着力打通业务链条和数据共享堵点,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优化业务流程,强化业务协同,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表明①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能够更好地为民造福②构建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③系统优化是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必须遵循的重要思维方法④树立创新意识是正确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的前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1.产业共生是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即某一生产过程的废弃物可以用作另一生产过程的原料,从而最高效地利用资源和最大程度减少生产废物。产业共生得益于①摆脱客观联系的制约,打造新业态②尊重联系的条件性,创造自在事物的联系③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实现生态生产④调整事物的原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借助于Al算法,饿了么外卖平台建立了高效率的外卖服务流程,推动了外卖交易各要素之间的协调高效运转。由流程图可以发现①技术创新有助于人们建立具体的人为事物的联系②外卖平台内部结构的改变会导致服务质量的提升③联系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④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特征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23.“零和游戏”和共赢理念相对立,它是指如果我们把赢棋计算为“+1分”,把输棋计算为“-1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1)=0。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是零。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零和游戏”①只反映了该事物数量的变化,忽视了事物的发展②是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理论和规律的正确总结③缺乏辩证思维,片面地看待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④反映事物内部要素此消彼长、优化组合的整体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4.发酵是红茶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是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使绿叶变为红色,并产生香气的主要过程。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时间和通氧量是红茶外形色泽、汤色、香气、滋味等特有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①发酵是客观事物与外界因素偶然关联的过程②发酵是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过程③红茶加工中的发酵是自在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④红茶品质与发酵中各种条件的变化有因果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5.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篇》),指出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下列古语中与该名言所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①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张拭《论语解序》)②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道德经》)③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吕祖谦《东莱博议·葵丘之会》)④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冯梦龙《东周列国志》)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一百年来,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不移其志,披荆斩棘、奋力前行,为党的理想信念顽强奋斗、不懈奋斗。今天,广大党员干部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永远信党爱党为党,正在各自岗位上顽强拼搏,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实践推向前进。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向世界发出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还强调,我们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1)结合材料并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知识,说明共产党人为什么要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12分)(2)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知识,阐明在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我们如何做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12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近期又引发广泛关注。此次新发现的是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三星堆的新发现在考古界引起强烈震动,一经发布立刻登上网络热搜,引起广泛讨论。中国网友评论:“5000年文明一脉相承,延续至今,人类唯一。时间会告诉我们结局。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美国网友表示:“我总感觉三星堆和中美洲出土的遗物有着不可思议的相似之处……人类 之间的交流是否从未停止过?”日本网友评论:“它们很漂亮!非常迷人!就像一扇通向古老过去的窗户!中国有很多有趣的历史和文化。”让人叹为观止的精美文物又一次揭开“迷”人三星堆的神秘面纱。有人认为:“有史料佐证的历史才是真实的历史。”请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12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2021年9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在中国空间站生活了90天后乘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球,中国在深空探测和空间站建设上迈出新的步伐。在中国空间站的建设中,天和核心舱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天和核心舱于2021年4月29日发射成功,为后续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空间站建造任务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两个阶段实施。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规划了6次任务,现已圆满完成长征五号B火箭首飞和和核心舱发射,今年将陆续实施2次天舟货运飞船和2次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射。这一阶段任务主要目的是,验证关键技术,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奠定基础。建造阶段也规划了6次任务,包括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和2次货运飞船、2次载人飞船发射。这一阶段任务主要目的是,全面完成以三舱为基本构型的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1)结合材料并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说明我国如何才能顺利完成空间站建造任务。(10分)(2)中国空间站彰显创新精神。某校开展“创新有我,青年在行动”活动,请你为该行动拟定两条倡议。(4分)郑州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学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D2.C3.D4.A5.B6.C7.D8.D9.B10.C11.A12.B13.B14.A15.A16.B17.A18.D19.B20.C21.D22.A23.B24.C25.C二、非选择题(50分)26.(24分)(1)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4分)建党精神是先进的思想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有助于中国共产党人昂扬斗争精神、充满奋斗激情,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政治品格,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8分)(2)发展具有普遍性,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建设现代化强国,要重温历史,审视当前,展望未来。(4分)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既要注重量的积累,又要抓住时机, 促成事物的飞跃。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我们要乘势而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机衔接。(4分)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新征程中,我们既要对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充满信心,又要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4分)27.(12分)这一观点强调了史料实证的认识方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有其合理性。(4分)史料有真伪之分,对掌握的史料要进行甄别和辨析才能去探寻真实的历史。认识具有反复性,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历史真实面貌的展现有一个过程。(4分)历史并非依赖于史料而存在。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随着实践的深化,认识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将会发现更多有史料佐证的历史。(4分)28.(14分)(1)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要求我们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要把空间站建造任务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求考察,分步有序推动空间站建造;(5分)部分是整体的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要做好空间站建造各个阶段的任务,为建成中国空间站打下坚实基础。(5分)(2)示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好基础;敢于质疑,培养批判性思维;勇于探索,培养创新品格。(每条2分,共4分)评分说明:考生非选择题的答案若与参考答案不一致时,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同类资料
更多
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