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秋天的怀念课件
ID:66645 2021-11-25 1 3.00元 23页 999.24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13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3.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新课导入有这样一位儿子,在他二十一岁风华正茂之时,却不幸患病,导致双腿瘫痪。他痛不欲生,不能自拔。有这样一位母亲,虽然身患重病但仍然精心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他重新点燃生活的信心。可就在北海菊花烂漫开放的时候,母亲却带着无限的牵挂永远地离开了,而这个特别的秋天,也成了儿子永生的怀念。 5秋天的怀念 学习目标1.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自己的悔恨与愧疚,对于生存困境中“好好儿活”的领悟。2.继续学习朗读:在语句的朗读中揣摩合适的语气,在全文的朗读中把握感情基调的变化。3.学习本文的细节描写。4.思考和讨论:本文唤起了你对母爱和生命的哪些感悟?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后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代表作品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务虚笔记》《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走近作者 瘫痪侍弄整宿憔悴仿膳豌豆诀别烂漫翻来覆去絮絮叨叨字词积累fùtānhuànshìxiǔqiáocuìshànwānjuémànxùdāo 【侍弄】【憔悴】【诀别】【絮絮叨叨】【喜出望外】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经营照管。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形容说话啰嗦,唠叨。遇到出乎意料的事情而特别高兴。 整体感知阅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本文记叙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下肢瘫痪的儿子,直至生命最后一息,最终使儿子树立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 本文的段落层次第一部分(1—2):双腿瘫痪后,“我”暴怒无常,母亲小心翼翼的呵护“我”。第二部分(3—6):叙述母亲体贴入微的照顾“我”,并鼓励“我”好好活下去的经过。第三部分(7):“我”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决定好好活下去。 1.双腿瘫痪后,“我”是怎样的状态?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母亲让我去看菊花,我会说——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儿!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细读品味 A.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悄悄”“偷偷”——母爱是理解2.面对“我”的疾病和自暴自弃,母亲是怎样表现的?细节描写,说明母亲哭过,她和儿子一样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偷偷地注意儿子的动静,是害怕儿子伤了自己。母亲躲出去,是为了让儿子尽情宣泄心中的痛苦。 B.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为了“我”,母亲虽然爱花,却没有精力、时间,也没有心思再养花了。C.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扑”“抓”两个动作,说明母亲十分害怕“我”禁不住打击,失去生活的勇气;“忍”说明母亲尽管自己十分悲恸,却抑制悲伤鼓励安慰儿子。母亲的这句话朴素简单,却体现了母亲的伟大和坚强,自己虽然遭受病痛折磨,但还是坚强地宽慰儿子。 D.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母亲挡住的不仅仅是窗外的树叶,更是挡住了儿子触景生情、感叹人生的悲苦绝望的情绪。细心呵护 E.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地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憔悴”表明母亲积劳成疾,“央求”表现了母亲的耐心和慈祥,母亲是多么希望“我”能振作,走出阴影。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因为儿子同意去北海看花,渐渐从自暴自弃中脱离出来而高兴得手足无措。从母亲急切的话语中,体现出母亲想让儿子早一点从沮丧的情绪中走出来的心情,母爱之深溢于言表。 F.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高兴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已经无微不至,竟然连在说话方面的用词都注意到了,可谓“爱之深”。 身患绝症3.母亲此时,自己的情况是怎样的?文中哪几处地方写到了母亲的病?1.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2.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3.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的吐着鲜血。4.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的呼吸着。插叙,补充说明母亲的病情之重,并为下文母亲突然去世做铺垫。 有没有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有没有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没有——没有——没有自己做坚强的母亲,让儿子成为坚强的人。正是她的要好好活;照亮了儿子的后半生,让有缺憾的生命活得如此光亮。作者的母亲,活得最苦,却又无比慈爱、包容、细心、无私、坚韧。深受苦楚的母亲有没有大声呼喊,“我可活什么劲儿”? 合作探究1.文中母亲几次要求带“我”去看菊花,仅仅是因为母亲喜欢花吗?母亲为什么要带“我”去看菊花?母亲生前两次要带“我”去北海看菊花,其实是想借此缓解“我”强烈的悲观情绪,让“我”在秋天,在这人生最灰暗的日子里,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丽,明白生命的美好,从而好好地活着。反映了母亲希望孩子活下去的良苦用心,这也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2.文末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开的烂漫”?结尾重复母亲说的“好好儿活”有何深意?通过绚丽多彩的菊花展现秋天美丽的一面,也象征着作者对生命的渴望与眷恋,对母亲的歌颂与赞美。体现出“我”的坚强与自信。“我”明白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找到了自我,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白色的花高洁黄色的花淡雅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3.作者多次在文中也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1.母亲带“我”看花,是想唤起“我”生存的欲望。2.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3.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4.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5.菊花在“我”眼里五彩缤纷,泼泼洒洒,也是在告诉读者“我”的人生态度发生了转变。(文中何处可见?) 4.细读本文,你能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此文时是怎样的心情?悔恨愧疚怀念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别。表现了“我”只为自己的病情烦恼而忽视母亲的病情的痛苦自责之情。5.从哪句话中明显看出来这些感情呢? 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秋天有什么值得作者去怀念的?母亲是秋天去世的,“我”深切怀念母亲对“我”的爱。秋天里去看菊花,是母亲对“我”的希望,“我”用行动向母亲表示,不仅自己会好好儿活,还要带着妹妹好好儿活,让母亲在九泉之下放心。秋天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菊花”是母亲坚韧、乐观精神的象征,看到菊花绽放得那样鲜艳、灿烂,让“我”明白了要好好儿活,活出精彩,做生活的强者。思考探究 文章通过写“我”在瘫痪后与母亲之间的几件小事,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同情和关爱,突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表现了人世间的母子亲情,也对生命和生存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文章主旨 阅读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节选),再次感受史铁生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拓展延伸
同类资料
更多
5秋天的怀念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