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ID:61284 2021-11-08 1 5.00元 19页 670.96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9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5.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2020年下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历史(1—8课)温馨提示:1、本试题卷共五道大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量90分钟。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卷,请在答题卡的相应有效区域内作答。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如下图与下列哪一事件相关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图片是圆明园遗址。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题干图片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B项正确;鸦片战争与圆明园遗址无关,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与图片信息无关,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圆明园遗址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D.中国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使中国由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因此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A项正确;由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B项不是最突出的影响,排除;鸦片战争后,由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CD项不是最突出的影响,排除。故选A项。3.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分别是()A.“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B.“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C.“亚罗号事件”和虎门销烟D.“马神甫事件”和虎门销烟【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选A。4.在1858年,一位沙皇俄国的渔夫,在黑龙江以北地区捕鱼遭到清军的阻挠,可这个渔夫却说自己是合法的,他的理由是()A.沙皇俄国武力比中国强大B.这里自古就是沙皇俄国的领土C.中俄《北京条约》规定此地区归沙俄D.中俄《瑷珲条约》规定此地区归沙俄【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被割让给俄国,因此俄国渔夫说自己在黑龙江以北地区捕鱼是合法的,故选D,排除C;如果不是在自己的国内,武力强大不是理由,A错误;《瑷珲条约》之前黑龙江以北是中国领土,B错误。5.“这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中国逐渐进入条约时代,被迫纳入到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国的主权不再完整、独立。”“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解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的主权不再完整、独立的史实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该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等使中国的主权不再完整,国家不再独立,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A。6.“今大皇帝(道光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这段史料反映的史实与下列哪个条约有关?(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规定清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A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7.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我国政府往往在6月3日开始禁毒宣传月活动。它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着直接的关系()A.林则徐B.魏源C.左宗棠D.邓世昌【答案】A【解析】【详解】林则徐1839年6月3日在虎门硝烟,虎门硝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所以我国政府往往在6月3日开始禁毒宣传月活动,以纪念这位民族英雄;BCD选项与禁烟没有直接联系。所以选A。8.下列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A.求富B.自强C.师夷长技D.变法革新【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自强”,后期的口号是“求富”。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变法革新不属于洋务运动的内容,D项正确;求富、自强、师夷长技属于洋务运动的口号,排除ABC项。故选D项。9.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除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外,还①开办民用工业②筹建海军③兴办新式学堂④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A.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C符合题意。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是发展资本主义,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 本题以洋务运动创办企业为切入点,考查洋务运动的性质。掌握,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是要发展资本主义。10.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B.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C.学习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了清朝的统治D.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洋务运动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选项C中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错误,洋务运动只是经济上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而不涉及资本主义制度,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1.强学会成立后,它的机关刊物是A.《时务报》B.《中外纪闻》C.《万国公报》D.《湘学报》【答案】B【解析】【详解】“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1895年8月,在翁同龢的支持下,由康有为发起、文廷式出面组织的强学会在北京成立。强学会成立后,它的机关刊物是《中外纪闻》。B项正确;维新派创办的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排除A项;《万国公报》原名是《教会新报》,1868年9月5日创刊于上海,主办人是美国传教士林乐知。排除C项;《湘学报》是维新运动期间的重要报纸,排除D项。故选B项。12.在维新变法中,与维新派作对,阻碍历史进步的是A.革命派B.改良派C.农民D.顽固派【答案】D【解析】【详解】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维新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强烈反对。在维新变法中,与维新派作对,阻碍历史进步的是顽固派,D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用武力推翻清朝统治,排除A项;改良派与维新派都主张实行变法,排除B项;农民没有与维新派作对,排除C项。故选D项。13.戊戌变法时,耍两面派手法,出卖维新派的是A.慈禧B.袁世凯C.光绪帝D.谭嗣同 【答案】B【解析】【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时,耍两面派手法,出卖维新派的是袁世凯。袁世凯是个两面派,他用假话哄走了谭嗣同,但看到慈禧的势力远远超过光绪皇帝,决定投靠后党。袁世凯向皇帝请训,当天乘火车回天津,向荣禄告密,出卖了光绪帝和维新派。B项正确;慈禧属于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致使戊戌变法失败,排除A项;光绪帝支持戊戌变法,排除C项;谭嗣同为变法流血牺牲,排除D项。故选B项。14.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有()A.戊戌变法历时103天,谈不上有什么影响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戊戌变法裁撤了冗官,减少了财政开支,提高了政府效率D.戊戌变法训练了新式军队,建立了三支海军【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进程,同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认识到必须要变法图强,否则中国必将亡国。他们依靠不想做“亡国之君”的光绪皇帝,掀起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变法运动,史称“戊戌变法”。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15.维新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A.变法的目的不是维护清朝的统治,所以不能得到广泛支持B.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遭到顽固派的破坏C.变法不够彻底D.变法没有得到人民群众支持【答案】B【解析】【分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进程,同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认识到必须要变法图强,否则中国必将亡国。他们依靠不想做“亡国之君”的光绪皇帝,掀起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变法运动。由于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1898年9月,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很快失败了。这次变法历时103天,故又称为“百日维新”。ABCD都是变法失败的原因,但B顽固派的破坏是最主要的原因,因为他们的破坏,变法无法彻底实施,无法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也就得不到广泛支持,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6.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政治上的大解放”是指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社会习俗的变化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其中属于政治范畴的即为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17.标志辛亥革命爆发事件是()A.兴中会成立B.中国同盟会成立C.武昌起义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爆发标志。根据课本所学,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因为这一年是辛亥年,所以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18.“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政治革命”概括为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先生把“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概括为民权主义,B项正确;“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对应的是民族主义,排除A项;根据题干“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即“平均地权”对应的是民生主义,排除C项;孙中山将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不包括民主主义,排除D项。故选B项。 19.下列组合搭配不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B.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C.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20.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A.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建立了中华民国D.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最突出的一条,就是它不仅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而且结束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应选B。21.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南京”等信息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兴中会成立B.中国同盟会成立C.武昌起义D.中华民国成立【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11年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南京”是解题的关键,1912年1月1 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22.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北伐战争D.解放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1911年10月15日”“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可知指的是1911年的武昌起义,即辛亥革命的开始,由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C。23.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去实地考查辛亥革命的首发地,他们应该去()A.南京B.上海C.北京D.武昌【答案】D【解析】【详解】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24.下列人物中,被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陈独秀D.孙中山【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推翻了封建帝制。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25.在课本剧《孙中山》的排练现场,扮演孙中山的同学应说的台词是A.“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B.“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D.“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答案】C【解析】 【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的纲领,C项符合题意;林则徐表示“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是谭嗣同的言论;“兼容并包,学术自由”是蔡元培的言论。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二、历史小诊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填“正确”,错的填“错误”,每小题1分,共10分)26.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是《马关条约》。【答案】错误【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故本题说法错误。27.鸦片战争中,东南沿海地区的群众纷纷奋起抗英,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答案】正确【解析】【详解】在鸦片战争中,东南沿海地区的群众纷纷奋起抗英,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故本题说法正确。28.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答案】错误【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本题说法错误。29.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先后与清政府签订的条约是《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使我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答案】错误【解析】【详解】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由此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先后与清政府签订的条约是《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使我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南京条约》签订于鸦片战争中。故本题说法错误。30.19世纪六七十年代侵占我国新疆南部及北部一些地区的外国侵略者是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答案】正确【解析】【详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亚浩罕国的阿古柏侵占了我国新疆南部和北部一些地区,当时支持的外国是俄国。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我国的伊犁。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新疆的阴谋,1876年清政府任命陕甘总督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率军队进军新疆。故本题说法正确。31.为加强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改正:【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西北的新疆大部分地区被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率军占据,俄国还出兵侵占了伊犁。为了加强西北塞防,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但俄国仍通过条约割占了部分领土。为加强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因此,题干表述符合史实,故在括号内填写“正确”。32.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全军覆没。【答案】×【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受到重创,躲进威海卫港口避难,后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所以本题叙述错误。33.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后来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故本题说法正确。34.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答案】正确【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35.《马关条约》的签定,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答案】错误【解析】【详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定,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故本题说法错误。三、填图析图题:(36题1分,37题1分,38题3分,共5分)36.下图人物是_____。【答案】林则徐【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人物是林则徐。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的民族英雄。37.下图是_____遗址。【答案】圆明园【解析】【详解】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圆明园遗址。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图片是被焚毁后的圆明园遗址。38.读下边《鸦片战争形势图》,将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被开放口岸写在题后的横线上。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广州②.厦门③.上海【解析】【详解】依据“《鸦片战争形势图》”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鸦片战争形势图》中A处是广州,B处是厦门,C处是上海。四、材料解析题:(39题5分,40题5分,共10分)3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集》材料二: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请回答:(1)材料一中,林则徐认为鸦片的主要危害是什么?(2)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3)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答案】(1)林则徐认为若听任鸦片大量输入,清政府将面临军队和财政危机。(学生答案符合意思即可)(2)指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 (3)青少年应当“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并积极宣传、支持禁毒事业,与制毒、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认为若听任鸦片大量输入,清政府将面临军队和财政危机。(2)依据材料二中“……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辉的一幕”指林则徐虎门销烟。(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青少年应当“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并积极宣传、支持禁毒事业,与制毒、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40.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起,有着辉煌农耕文明历史的中国,进入了一个艰难求索、曲折发展的时期,在选择近代化道路的艰难探索中,逐渐汇入到工业文明的大潮中。根据相关知识回答有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问题:(1)根据相关知识完成如下表:派别探索(历史事件)主张洋务派①  中国知识军事力量赶不上西方,只要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就能使中国强大起来。维新派②  中国要摆脱悲惨的命运,在政治上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革命派③  要救中国,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仿效西方国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2)从“主张”一栏可以反映出三个派别在探索救国的道路上,共同的主张是什么?【答案】(1)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2)向西方学习(选择近代化道路)等。【解析】【详解】 (1)①依据所学可知,洋务派认为中国知识军事力量赶不上西方,只要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就能使中国强大起来,于是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②依据所学可知,资产阶级维新派认为中国要摆脱悲惨的命运,需要在政治上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于是维新派兴起了戊戌变法;③依据所学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要救中国,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仿效西方国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于是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2)依据材料信息“只要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就能使中国强大起来。在政治上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仿效西方国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五、综合题:(41题8分,42题9分,43题8分,共25分)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在海外漂泊150余年终于“回家”的国宝——圆明园猴、牛、虎、猪四大兽首。材料二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1)材料一中圆明园兽首“海外漂泊150余年”原因与哪一次战争有关?这次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发动这次战争的侵略者犯下了哪一暴行?(2)材料二中俄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你知道具体指什么吗?(3)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罄竹难书,它们的屡屡得逞,再次验证了什么道理?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国家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火烧圆明园。(2)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3)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奋发图强,加快经济建设,使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这样才能摆脱被压迫被侵略的命运。【解析】【详解】(1)依据题干关键词“圆明园”可知,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来解答。(2)依据所学可知,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获取的利益——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3)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比如: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奋发图强,加快经济建设,使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这样才能摆脱被压迫被侵略的命运。 4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材料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请回答:(1)上述材料出自何人之口?(2)你认为“贼”是指谁?为什么说“无力回天”?(3)你认为他“死得其所”吗?【答案】(1)谭嗣同。(2)“贼”指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因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势力强大,而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弱小,所以“无力回天”。(3)可以有不同看法:认为谭嗣同的献身精神可以激励后人继续变法,认为“死得其所”;可以从保留实力继续斗争等方面考虑,认为死得不值。【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可知,上述材料都是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被捕后所说的;(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戊戌变法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下失败了。谭嗣同口中的“贼”指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势力强大,而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弱小,所以“无力回天”;(3)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可以有不同看法:认为谭嗣同的献身精神可以激励后人继续变法,认为“死得其所”;可以从保留实力继续斗争等方面考虑,认为死得不值。点睛: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及中国人民的抗争。43.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德先生、赛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活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人物的核心思想主张是什么?它影响到了后来的哪一个历史事件?(2)根据材料二,归纳出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是什么?并说出它成为哪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3)根据材料三,说出陈独秀宣传了什么革命思想?掀起了哪一场革命运动?(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孙中山、陈独秀等人的思想主张都付诸于实践,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请说出他们的共同点。【答案】(1)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2)三民主义;辛亥革命。(3)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4)都主张学习西方,挽救民族危亡;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等。【解析】【详解】(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图中人物是魏源,他的核心思想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魏源的思想影响到了洋务派,他们掀起了洋务运动;(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可知,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是三民主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活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可知,陈独秀宣传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4)开放性题目,都主张学习西方,挽救民族危亡;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等。
同类资料
更多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