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ID:59884 2021-11-02 1 3.00元 9页 53.07 KB
已阅读9 页,剩余0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3.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③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④米酿酒飘香,香浸女儿红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A.①②③⑥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⑥D.②③⑤⑥2.“雾霾”是近年的热点话题,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焚烧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B.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C.臭氧与氧气含有同种分子D.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保障.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    )A.少量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C.测定某溶液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防止液体溅出4.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A.湿衣服晾一段时间变干了B.秋天校园内飘着桂花香C.2005年3月西北地区发生沙尘暴D.蔗糖在水中自然溶解5.最近,上海建成了第一条磁悬浮铁路,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超导体的反磁性,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是以YmOn、BaO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而成,(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则该高温超导物(Y2Ba4Cu6O13)中元素Y是(    )价。A.-1B.+1C.+2D.+3 6.①动植物的呼吸;②食物的腐烂;③酒和醋的酿造;④农家肥料的腐熟.以上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    )A.全部都是B.只有①②C.只有②④D.只有②③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7.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1)2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______;(3)3个铁原子______;(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8.“苏丹红Ⅰ号”(C16H12N2O)是一种工业染料,属致癌物质,严禁作为食用色素,有关“苏丹红Ⅰ号”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A、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7 B.“苏丹红Ⅰ号”中含有31个原子C、属于氧化物D.______.三、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9.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______(填字母标号,下同)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______装置。(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未放棉花,其后果是______。(4)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进入F中。收集有毒气体SO2时,常采用F收集装置,气体应从______(填字母)端通入。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10.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两个同学用如图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1)甲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得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______.如果按照上述操作,进入集气瓶内的水明显小于五分之一,则可能的原因:①______;②______(写两点即可)(2)乙同学: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______.1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每天需要摄取足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尿素[CO(NH2)2].若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经体内新陈代谢后完全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每人每天相当于排出尿素30g.(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2)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3)30g尿素中含氮元素______g.(4)已知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则每人每天至少应从食物里摄取的蛋白质为多少克?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C解析:解:①爆竹燃放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③烈火焚烧若等闲过程中,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④米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是化学变化;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⑥蜡炬成灰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故选: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2.答案:D解析:解:A、焚烧秸秆会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故A错;B、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粉尘污染,属于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故B错;C、臭氧(O3)是由臭氧分子构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故C错;D、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正确,故D正确。故选:D。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答案:A解析:解:A、少量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以隔绝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A、根据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答案:C解析:解:A、湿衣服晾干是因为水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去了的缘故,故能说明分子在运动;B、校园内飘着桂花香是因为花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能说明分子在运动;C、沙尘暴天气是可吸入颗粒在空气中的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运动;D、糖块在水中自然溶解是因为糖分子不断运动到水分子之间去了的缘故,故能说明分子在运动;故选:C。微观粒子的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与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特征方面的内容.5.答案:D解析: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铜化合价+2,钡化合价+2,可得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中Y元素的化合价为:2x+(+2)×4+(+2)×6+(-2)×13=0,则x=+3;故选:D。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本题。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6.答案:A 解析:缓慢氧化不易被人类觉察到,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这些变化都是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并且没有明显现象,符合缓慢氧化的过程.故选A.  7.答案:2NO2 H2 3Fe Al解析: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二氧化氮分子可表示为:2NO2。(2)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分子,其分子符号为:H2.(3)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铁原子表示为:3Fe。(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故答案为:(1)2NO2;(2)H2;(3)3Fe;(4)Al。(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进行分析解答.(3)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答案:A “苏丹红Ⅰ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50解析:解:A、“苏丹红Ⅰ号”中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12):(14×2)=3:7,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苏丹红Ⅰ号”的化学式可知,1个“苏丹红Ⅰ号”分子是由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则1个“苏丹红Ⅰ号”分子中含有31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苏丹红Ⅰ号”中含有四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D、通过“苏丹红Ⅰ号”的化学式还可以计算出“苏丹红Ⅰ号”的相对分子质量,由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苏丹红Ⅰ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12+14+16×2=250.故答案为:A;“苏丹红Ⅰ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50.根据化学式的含义、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氧化物的概念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答案:酒精灯 集气瓶 B 2H2O2- MnO2  2H2O+O2↑ D 2KMnO4-  △   K2MnO4+MnO2+O2↑ 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b a解析:解:(1)①是酒精灯;②是集气瓶;(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装置B作发生装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2H2O+O2↑;氧气不易溶于水,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装置D;(3)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K2MnO4+MnO2+O2↑;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4)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b进入F中,排入量筒中的水的体积即为收集的气体体积;S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大于29,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F收集装置,气体应从a端通入。故答案为:(1)①酒精灯;②集气瓶;(2)B;2H2O2- MnO2  2H2O+O2↑;D;(3)2KMnO4-  △   K2MnO4+MnO2+O2↑;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4)b;a。(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及特殊要求选择收集装置;(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4)根据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10.答案:15 红磷的量不足 装置漏气 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基本不变解析:解:(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得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如果按照上述操作,进入集气瓶内的水明显小于五分之一,则可能的原因: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等.(2)乙同学: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基本不变.故答为:(1)15;①红磷的量不足,②装置漏气;(2)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基本不变.本题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们常用燃烧红磷或白磷的方法,因为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选择可燃物时,必须考虑到:燃烧的条件;生成物的状态;不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好;②红磷要足量;③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要注意红磷必须足量才能将装置中的氧气全部消耗才能确保实验的成功.11.答案:60;46.7%;14解析:解:(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1×2)×2=60.(2)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260×1005≈46.7%.(3)30g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30g×46.7%=14g.(4)设每人每天至少应从食物里摄取的蛋白质的质量为x,由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每人每天相当于排出30g尿素中氮元素14g,则x×16%=14g,x=87.5g. 故答案为:(1)60;(2)46.7%;(3)14;(4)87.5g.(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蛋白质中的氮元素的质量与尿素中的氮元素的质量相等计算每人每天至少应从食物里摄取的蛋白质的质量.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类资料
更多
2020-2021学年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