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走进化学世界专题训练
ID:27755 2021-09-15 1 3.00元 11页 214.52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1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3.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走进化学世界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答案】B【解析】A.爆竹在燃放过程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落花化作春泥过程中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将石头开采出来,烈火焚烧若等闲说的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B。2、下列物质常温为固态的是()A.食醋B.酒精C.小苏打D.植物油【答案】C【解析】在日常生活中,食醋、酒精、植物油为液态,小苏打为固态,固选C。3、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火烧赤壁B.刻舟求剑C.司马光砸缸D.铁杵磨成针【答案】A【解析】火烧赤壁包含着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刻舟求剑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司马光砸缸只是将水缸砸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铁杵磨成针只是将其磨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A。4、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以下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A.鞭炮爆炸发声  B.蜡烛燃烧发光C.煤燃烧火力发电D.电水壶通电放热【答案】D 【解析】鞭炮爆炸发声、蜡烛燃烧发光和煤燃烧火力发电都发生化学变化,并且产生能量;电水壶通电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5、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火药爆炸B.木条燃烧酒精挥发C.矿石粉碎衣服晾干D.葡萄酿酒牛奶变酸【答案】A【解析】冰雪融化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木条燃烧属于化学变化,酒精挥发属于物理变化;矿石粉碎、衣服晾干都属于物理变化;葡萄酿酒、牛奶变酸都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6、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熔点、沸点B.颜色、状态 C.密度、硬度D.可燃性、还原性【答案】D【解析】A、熔点、沸点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B、颜色、状态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C、密度、硬度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D、可燃性、还原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正确。故选D。7、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极难溶于水B.具有可燃性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答案】B【解析】A、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B、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C、密度比空气小,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D、无色无味的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选:B。8、从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中,你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是:①关注物质的性质②关注物质的变化③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④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有价值的结论()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C 【解析】知识梳理中总结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故选C。9、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C.铜用于制作导线D.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答案】C【解析】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是利用铁易生锈,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D、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是利用液氧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10、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活性炭除去房间中的异味B.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C.干冰用于冷藏食品   D.用铜或铝制作导线【答案】B【解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房间中的异味,利用碳的物理性质;B、煤、石油、天然气具有可燃性,可以用作燃料,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C、干冰升华可以吸收热量,降低温度,可以用于冷藏食品,利用干冰的物理性质;D、铜或铝具有导电性,可以用于制作导线,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故选B。11、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A.长颈漏斗B.试管夹C.滴瓶D.蒸发皿【答案】B【解析】A.是分液漏斗不是长颈漏斗,故A错误;B.是试管夹,故B正确;C.是细口瓶,不是滴瓶,故C错误;D.是研钵,不是蒸发皿,故D错误。故选:B。12、下列仪器与其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量筒﹣﹣配制溶液B.烧杯﹣﹣贮存气体C.长颈漏斗﹣﹣过滤D.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答案】D【解析】A、量筒可以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配制溶液,故错误;B、烧杯可以用来配制溶液,不能贮存气体,实验室收集和贮存气体的是集气瓶,故错误;C、长颈漏斗,便于添加液体药品,不能用于过滤,用于过滤的数漏斗,故错误;D、胶头滴管,用来滴加少量液体,故正确。故选D。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仪器用途不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A.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故错误;B.试管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故正确;C.烧杯既可用于配制溶液,又可用做反应的容器,故正确;D.酒精灯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热源,可用于给物质加热,故正确。故选:A。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引燃酒精灯B.加热液体C.添加酒精D.检查装置气密性【答案】D 【解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大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15、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等量澄的清石灰水明显浑浊B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C证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较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D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答案】D【解析】A、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浑浊,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此项说法正确;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故说法正确;C、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能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此项说法正确;D、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变少,故呼出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不旺,甚至熄灭,故此项说法错误;故选D。16、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是猜想与假设环节。A、“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提出问题,故选项错误。 B、“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猜想与预测,故选项正确。C、“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属于进行实验,故选项错误。D、“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获得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B。17、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如图所示的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A.a熄灭,b更旺B.a更旺,b熄灭C.a、b都变旺 D.a、b都熄灭【答案】B【解析】氧气支持燃烧,会使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会使木条熄灭。18、某同学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先仰视读出液体体积为20毫升,该生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读其体积为10毫升.则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10毫升B.大于10毫升C.小于10毫升D.无法判断【答案】D【解析】仰视时读数偏小,俯视视读数偏大,先仰视读出液体体积为20毫升,数值小了,可以假设实际准确值为21毫升;又俯视读其体积为10毫升,数值大了,同样假设准确值为9毫升.那么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应为(21-9)毫升,大于错误读数算出来的(20-10)毫升。故选D。1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B.点燃酒精灯C.量取液体D.称量固体【答案】B【解析】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 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20、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①氢气用作燃料;②氧气用于气焊;③干冰用作制冷剂;④一氧化碳用于炼铁工业;⑤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异味物质;⑥氦气用作保护气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⑥C.③⑤D.①④⑤⑥【答案】B【解析】A、①氢气用作燃料②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化学性质;③干冰用作制冷剂⑤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异味物质,是利用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①氢气用作燃料②氧气用于气焊④一氧化碳用于炼铁工业⑥氦气用作保护气都是利用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③干冰用作制冷剂⑤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异味物质,是利用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⑤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异味物质是利用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21、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1)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①硬度________;②熔点________;③密度________;④颜色________。(2)该金属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答案】(1)小;低;比水小;银白色;(2)能与水反应(能与水剧烈反应)【解析】(1)①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说明该金属的硬度小,故填小;②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说明该金属的熔点较低,受热就能熔化为液体,故填低;③熔化成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说明该金属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填比水小;④银白色的小圆球说明该金属是一种银白色的物质,故填银白色。(2)实验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说明该金属能与水反应,故填能与水反应(能与水剧烈反应)。 22、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_____,细口瓶的塞子要_______________在桌面上。(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______。②先对试管进行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_______________,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答案】(1)向着手心;倒放(2)A(3)1/3;预热(4)洗涤【解析】从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向着手心,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面上;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是为了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23、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里(填仪器名称)。(2)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3)过滤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4)用托盘天平称量12.6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答案】(1).广口瓶;(2).腐蚀胶帽(或沾污试剂);(3).引流;(4).向左盘添加氯化钠( 或向左盘添加药品,或添加药品,或添加氯化钠)。 【解析】根据基本实验操作解答。(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2)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腐蚀胶帽(或沾污试剂);(3)过滤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4)用托盘天平称量12.6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向左盘添加氯化钠(或向左盘添加药品,或添加药品,或添加氯化钠)。24、【2018广西梧州市中考题】下列是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收集气体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请写出指定序号的仪器名称:A;D。(2)在溶解固体时,C的作用是用B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处保持水平。【答案】(1)漏斗,胶头滴管;(2)搅拌加速溶解,最低;【解析】(1)A为漏斗,D为胶头滴管;(2)溶解固体时,玻璃棒具有搅拌加速溶解作用,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最低;三、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22分)25、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步骤有:①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③用火柴去点白烟;④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⑤熄灭蜡烛;⑥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1)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 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燃着时: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现象,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熄灭后: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3)继续探究:【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①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②是燃烧生成的水蒸气;③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设计实验】a.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__(填序号,下同),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其原因是________。b.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c.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灯芯),发现蜡烛被重新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填序号,下同)提供了证据,同时可以排除假设________,因为________。【答案】(1)④①②⑥⑤③;(2)浮于水面;a;水雾;变浑浊(3)①;法判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是原来燃烧生成的,还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水蒸气;③;①②;二氧化碳和水都不具有可燃性【解析】(1)首先了解蜡烛的物理性质,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再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根据火柴各部分的燃烧情况,了解火焰各部分的温度;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看有无水雾出现;再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的变化;最后熄灭蜡烛,用火柴去点白烟,看白烟是否可燃.(2)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可观察到石蜡浮在水面上;火柴梗的a处最先碳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设计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是否生成二氧化碳,但在验证白烟是否是二氧化碳时,必须排除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干扰,该 做法无法判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是原来燃烧生成的还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2)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中不含水蒸气;(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为③提供了依据,同时可排除①②的说法,因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不能燃烧;
同类资料
更多
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走进化学世界专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