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高考地区政治专题复习:文化 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解析)
ID:70482 2021-12-03 1 8.88元 26页 191.87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16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8.88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2022年新高考地区政治专题复习:文化真题分类汇编2021年新课标高考试卷评析一、命题要素分析2021年新课标高考涉及14个省区,其中浙江和上海为第5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为第2年,湖南、湖北、河北、辽宁、重庆、江苏、福建、广东为第1年,新课标高考命题由当初的试水到今年的进一步探索逐步走向成熟。截至目前,已经公布的新课标高考试卷有浙江、广东、湖南、河北4个省区共5套试卷,尽管各地高考试题的命制各具特色,但也呈现出如下规律,给组织教学和复习备考提供了方向性指导:一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选择,以鲜活典型的生活实践情境为依托,以全面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为主线,体现其鲜明的育人导向。广东省选择性考试17题考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湖南省选择性考试18题考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河北省选择性考试19题通过评价“爱国三问”有效考查考生的逻辑思想能力,山东省等级考16题以螺蛳粉的生产为情境考查考生的辩证思想能力;浙江1月选考38题要求运用有关公民知识给直播者提出三条建议体现了创新思维,浙江6月选考40题要求运用“中国与联合国”的知识说明,澳大利亚政府为什么应该放弃中国的对抗,改善对华关系,考查考生的国际眼光。二是以贯彻新课标内容为灵魂,不再规定特定考点,从实际出发,以老教材为基础,适当引入新教材的鲜活内容,体现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湖南省选择性考试19题以党的百年历史切入,要求运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是如何顺势而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发展,实际上是综合考查新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即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山东省等级考19题要求结合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人民的信仰考查“四个自信”,也是对新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的考查。三是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统领,坚持“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要求,落实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浙江6月选考38题要求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26页共26页,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作为鲜明地价值导向;河北省选择性考试20题要求考生为以“学‘四史’增强‘四个自信’”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制定活动计划,直击考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广东省选择性考试17题基于教材关于企业经营、市场机制的知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考查考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和素养,很好地体现了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四是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实践,面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要求,适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挑战,对考生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与开放意识提出较高要求。河北省选择性考试18题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情境考查教材必备知识,浙江6月选考41题把关注退休职工生活和公民的法治思维与依法办事能力结合起来;湖南省选择性考试19题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契机和湖南省革命文化资源,考查考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二、命题方向初探一是新课改并非毫无规律可循,也不是零起点创新,而是在继承多年来高考改革的成果的基础上贯彻新高考理念,比如在题型选择上更倾向双项选择,湖南省选择性考试16个选择题中有14个为双项选择;示意图、漫画形式的素材呈现形式受到青睐,湖南省选择性考试有2个选择题为图表漫画题,1个主观题为图表题;在难度设计上面向高校选拔新生的要求体现出较好的区分度,更加注重开放性探究性试题的设计,所有的新课改高考试卷都体现了这一点。二是从试水较早的浙江看,选考试题题型与对度已经相当成熟和稳定,必备知识的考查覆盖面广、呈现出明显的规律。10个判断题涉及到四个必修模块的常见误区,在以学习探索情境设计试题的同时也尝试以生活实践情境设置更具体更复杂的问题;选择题I面向必修模块,选择题Ⅱ面向选修模块,总体难度较小,侧重基础性考查,但也存在部分图表漫画题生活情境题情境复杂、涉及到的知识具有综合性、考查的素养较多的情况;综合题即非选择题多为小角度,侧重应用性创新性考查。三是从山东省两年高考试卷的变化看,新课改高考正在稳步推进。根据考生反馈,2021年高考难度明显比2020年难度大,主要体现在情境素材以图表形式呈现的数量增加,试卷的阅读量要求提高,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写作的字数限制增加等多个方面。三从湖南省、河北省和广东省选择性考试试题与考前进行的八省诊断性联考看,各省的高考试题与诊断题的题型难度系数基本一致,体现出严格贯彻国家考试的政策实现高考改革平稳过渡的特点,因而也可以预见北京、天津、重庆、福建、辽宁、湖北、江苏、海南各省区高考试题符合上述规律。第26页共26页, 三、2022备考建议基于上述分析,在考前备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转变思想,明确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在把握试题的命题意图的前提下提高审题与组织答案的能力,克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对试题的盲目押猜。二是加强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思考能力、书写效果,特别是对图表漫画信息的感知与理解,关注社会热点,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炼议题。三是深入研究新教材,通过各种题型训练去巩固,注意借鉴老高考地区的成功经验。(2021浙江卷)1.徜徉于祖国名山大川,家国情怀油然而生,可见自然山川也是文化。(______)【答案】错误【解析】【分析】【详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可见,“自然山川”是纯粹“自然”的东西,不属于文化。故题干观点错误。【点睛】(2021浙江卷)2.流行与经典是相通的,今天的流行文化就是明天的经典文化。(______)【答案】错误【解析】【分析】【详解】流行文化并不代表经典文化。经典文化经过历史的考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精神最好的阐释。经典文化可以是流行的,但流行并不一定是经典。题干说法错误。【点睛】(2021浙江卷)3.“网红”“明星”有广泛的道德示范作用,因此人们往往对他们有更高的要求。(________)第26页共26页,【答案】正确【解析】【分析】【详解】当今社会有太多的网红明星,他们有着强大的宣传效应和领头作用,艺人积极正面的公众形象起到了道德示范的作用,通过明星艺人的宣传,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人们往往对他们有更高的要求,故本题判断为正确。(2021浙江卷)4.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能够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_______)【答案】正确【解析】【详解】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故本题说法正确。(2021浙江卷)5.要坚决抵制、依法取缔含有宣扬暴饮暴食等内容的直播节目。(_______)【答案】错误【解析】【详解】对于腐朽文化,要坚决抵制,依法取缔。宣扬暴饮暴食等内容的直播节目属于落后文化,不属于腐朽文化,因此不能坚决抵制、依法取缔。故本题说法错误。(2021浙江卷)6.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_______)【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社会风尚,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故本题说法正确。(2021浙江卷)第26页共26页,7.古代孟母三迁,当今基层政府和社区组织重视文化公园、文化走廊、文化橱窗建设。两者相隔千年,背后却蕴含着相同的道理,这就是(   )A.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B.文化建设推动着经济建设C.文化环境对人的素质有重要影响D.人的文化素养在教育活动中养成【答案】C【解析】【详解】C:古代孟母三迁,当今基层政府和社区组织重视文化公园、文化走廊、文化橱窗建设,都要重视环境,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环境对人的素质有重要影响,故C入选。AB:选项AB与题意不符,不选。D:人的文化素养在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养成,与题意不符,故D不选。故本题选C。(2021浙江卷)8.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飞天”,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中华文化奇葩。那曼妙的舞姿、空灵的飘带跃动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蕴、审美情趣和风土人情,给人以无穷的精神享受。据此可知,敦煌飞天(   )①既是民族文化,又是外来文化②既是传统文化,又是当代文化③是融汇多种文化的新文化④是滋养心灵的重要食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敦煌飞天是民族文化,但不是外来文化,①错误。②:敦煌飞天是传统文化,但不是当代文化,②错误。第26页共26页,③: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飞天”,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中华文化奇葩,这说明敦煌飞天是融汇多种文化的新文化,③符合题意。④:“那曼妙的舞姿、空灵的飘带跃动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蕴、审美情趣和风土人情,给人以无穷的精神享受”说明敦煌飞天是滋养心灵的重要食粮,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021浙江卷)9.纪录片《本草中华》将传统素材引入现代生活场景,使传统价值对接时代需要,以独特视角讲述了人与自然相互守望的新故事,收获无数点赞。该纪录片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   )①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内涵②使文化回归传统价值③创新了文化的传播手段④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将传统素材引入现代生活场景,使传统价值对接时代需要,以独特视角讲述了人与自然相互守望的新故事,这表明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内涵,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故①④入选。②:使文化回归传统价值的说法错误,应该是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故②不选。③:文化传播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这些传播媒介就是文化传播手段。可见,该纪录片并没有创新文化的传播手段,故③不选。故本题选B。(2021浙江卷)10.中华民族精神不是抽象存在的,它蕴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于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下列选项中主要体现中华民族“团结精神”的是(   )①愚公移山②土尔扈特东归③四大发明第26页共26页,④东西部结对帮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②④:“土尔扈特东归”、“东西部结对帮扶”展示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伟大团结精神,②④观点符合题意。①:愚公移山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精神,①观点与题意无关。③:四大发明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③观点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C。【点睛】(2021浙江卷)11.在我国各种文化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中,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这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文化(   )①来源于社会实践②是科学的先进的文化③采取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④有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支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②④: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这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文化是科学的先进的文化,有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支持,故②④入选。①:选项①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不选。③:采取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的是大众文化,故③不选。第26页共26页,故本题选D。(2021浙江卷)12.立志“让穷乡亲过上好日子”的小张,农业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他组建合作社,带领乡亲们从家乡的山水中“酿造”财富,十年奋斗,夙愿得偿。小张的事迹折射出的新时代有为青年的共性是(   )A.重乡情、重承诺、重实干B.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C.重精神、轻物质、善经营D.知荣辱、守公德、严私德【答案】B【解析】【详解】B:立志“让穷乡亲过上好日子”表明有理想;他组建合作社,带领乡亲们从家乡的山水中“酿造”财富,十年奋斗,夙愿得偿,这表明有本领、有担当,故B入选。A:材料不涉及重承诺,故A不选。C:材料并未涉及重精神、轻物质,故C不选。D:材料并未涉及知荣辱、守公德、严私德,故D不选。故本题选B。(2021浙江卷)13.新冠疫情在冲击实体文化空间发展的同时,促进了数字文化空间的发展,很多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多年积累的文化艺术资源,借助互联网平台“飞入寻常百姓家”。这说明(    )①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②社会实践的需要推动了文化创新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内容④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①:很多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多年积累的文化艺术资源,借助互联网平台“飞入寻常百姓家”,体现了现代信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故①正确。第26页共26页,②:疫情在冲击实体文化空间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说明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创新,故②正确。③:材料未涉及传统文化的发展,故③不选。④:材料强调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未涉及文化创新的目的,故④不选。故本题选A。(2021浙江卷)14.春节档电影回归大银幕、博物馆展览持续上新、剧院舞台好戏不断……各地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驱散了就地过年的万千游子内心的寂寞与焦躁,让他们体会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由此可见,文化(    )①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②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③能让人产生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④能转变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①③:材料中各地文化驱散了就地过年的万千游子内心的寂寞与焦躁,体现了文化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能让人产生归属感、获得感与幸福感,故①③正确。②:优秀的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故②不选。④: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深远持久,未体现文化转变人们的情感认同与行为习惯,故④不选。故本题选B。(2021浙江卷)15.世界上年代最早、树株最老的青铜神树,世界上年代最早、最大、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世界上仅无绝有的青铜纵目面具……三星堆出土的这些古蜀国杰出“作品”,造型奇特、气势恢宏、内涵丰富。这表明,中华文化(    )A.历久弥新,永不泯灭B.各具特色,相互交融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D.历史悠久,一脉相承【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D:选项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材料未体现,故AD不选。B: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多样性而不是相互交融,故B不选。第26页共26页,C:材料中指出中华文化造型独特、内涵丰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故C正确。故本题选C。(2021浙江卷)16.取材于老一辈亲身经历的扶贫剧《山海情》在一片好评声中收官。该剧让无数在富足年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走入历史场景,见证苦尽甘来的扶贫奋斗史,使许多年少不知“贫”滋味的90后和00后心灵颤动、热泪盈眶。由此可见,该剧的成功在于它(    )①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②推动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③真实地再现了老一辈的奋斗经历④深深地触动了年轻人的内心情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①:材料未涉及传统文化的有关内容,故①不选。②:选项与设问的因果关系颠倒,故②不选。③④:材料中指出《山海情》取材于老一辈亲身经历的扶贫剧,该剧让无数在富足年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走人历史场景,见证苦尽甘来的扶贫奋斗史,使许多年少不知“贫”滋味的90后和00后心灵颤动、热泪盈眶,这体现了该剧真实地再现了老一辈的奋斗经历,深深地触动了年轻人的内心情感,故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2021河北卷)17.杆秤曾是中国的主要度量工具之一。秤杆上标志起算点(重量为零)的星叫做定盘星,是确定其他刻度的基础。定准定盘星是做好杆秤的关键,相当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秤杆上的绳纽叫做秤亳。之所以称其为秤亳,是提醒人们:在交易时,要明察秋亳,不能粗心大意;要正心诚意,不能缺斤少两。下列选项与材料主旨一致的是(  )①杆秤设计的目的是彰显诚信的价值观念②公平公正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第26页共26页,③日用器物蕴含着一定的文化观念④传统文化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杆秤设计的目的是称重,这其中体现了诚信的价值观念,①错误。④:材料未体现传统文化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④不符合题意。②③:杆秤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公平公平的为人处世原则,也表明日用器物蕴含着文化观念,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021河北卷)18.2021年3月,被誉为“中国画熊猫第一人”的刘中,与关爱熊猫、热爱美术、热心公益的各界人士共同发起设立了“熊猫艺术发展基金”。该基金的用途包括:资助青少年在生态环保美术领域的写生、创作及交流,提高学生美术创作水平;组织熊猫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该基金支持上述活动(  )①有利于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②实现了“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③有助于增强中国国家形象美誉度④有益于丰富审美教育的形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基金资助青少年在生态环保美术领域的写生、创作及交流,能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①正确。②:实现了“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夸大了该基金活动的作用,②不符合题意。③:基金组织熊猫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能增强中国国家形象美誉度,③正确。④:基金资助青少年在生态环保美术领域的写生、创作及交流属于对审美教育既有形式的物质支持,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021河北卷)第26页共26页,19.博览典籍故事,读懂典籍思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热播的《典籍里的中国》,曾演绎了一场《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两位科学家跨越300余年、共筑“禾下乘凉梦”的奇妙故事。这个故事打动了观众,也让《天工开物》中“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一语更加深入人心。可见(  )①科学家不计功名的奉献精神灿耀古今②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不断创新形式③文化发展是扬弃传统文化的过程④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①②:题干强调通过《典籍里的中国》演绎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之间的共鸣,说明科学家不计功名的奉献精神灿耀古今,同时演绎奇妙故事打动观众,说明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不断创新形式,①②符合题意。③: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也就是扬弃传统文化,但本题题干强调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之间的共鸣,并没有涉及去其糟粕,③说法错误。④:推陈出新与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并没有必然因果关系,本题题干强调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之间的共鸣,并没有涉及推陈出新,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2021湖南卷)20.雪景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特门类。宋代画家范宽的《雪山萧寺图》,寒山紧密相连,以一种坚不可摧、无以撼动的姿态见证着人世沧桑。当代画家傅抱石与关山月合绘的《江山如此多娇》,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彰显出民族振奋的活力。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A.艺术的生命力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B.对冰雪世界的钟爱是作者创作的源泉C.中华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恒久而鲜活D.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规定着作品的时代内涵【答案】C【解析】第26页共26页,【详解】A:民族文化自信根基是有深厚的历史根据、有坚实的现实基础、有稳定的制度性保证的,而不在艺术的生命力,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A说法错误。B: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源泉是社会实践,对冰雪世界的钟爱属于主观意识范畴,不是文艺创作的源泉,B说法错误。C:《雪山萧寺图》《江山如此多娇》等中华文化,尽显出民族振奋的活力,表明中华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恒久而鲜活,C符合题意。D:作品是一个时代的反映和体现,这个时代的客观现实规定着作品的时代内涵,而不在于艺术形式的多样性,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2021湖南卷)21.2020年11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外参观者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展示的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等赞不绝口;来自意大利的55个世界文化遗产被浓缩成5个主题,通过五面氛围大屏展示,给观众带来一场全方位的意式审美体验。中外文化遗产在进博会上的展示说明(   )①不同文化凝结着各自民族的智慧         ②文化的价值在于不同文化的交流③文化与经济的交融增进了文明互鉴       ④文化的内涵因现代科技而不断丰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凝结着各族人民的智慧,①符合题意。②: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价值任何时候都是为人服务的,文化价值在于其发挥作用,但其价值不在于交流,②说法不科学。③:文化遗产在进博会上给观众带来审美体验,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增加文明互鉴,③符合题意。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其内涵应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科技仅仅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仅仅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变革,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021广东卷)第26页共26页,22.广州早茶文化历史悠久,至今保留着“一盅两件”“扣指谢茶”等饮茶习俗。早些年,老茶楼里服务员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现在,顾客只要扫描二维码就可轻松完成下单和结账;有的茶楼也推出了新式茶点,并引进了各式各样的西式糕点,吸引了更多顾客前来品尝。由此可见(   )①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文化消费方式的变化②善于推陈出新,文化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③融汇各种文化特质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文化决定着人们的交往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现在顾客只要扫描准码就可轻松完成下单和结席。有的茶楼也推出了新式茶点,并引进了各式各样的西式糕点,吸引了更多顾客前来品尝,体现了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文化消费方式的变化,创新使文化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故①②正确。③: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故③不选。④: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但不起决定作用,故④不选。故本题选A。(2021广东卷)23.山水画和“以诗入画”的创作传统源远流长。除了青绿山水以外,传统山水画对色彩的运用大多比较含蓄,注重水墨技法。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山水画家面对新的社会生活,在深入领悟毛泽东诗词的基础上,出于意境表达需要而创造性地运用了以红色为主色调的色彩及技法,成功创作了一批表现毛泽东诗意的“红色山水”画,为新中国艺术增添了鲜红亮色。由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传统山水画在传承中获得了新内涵,基本特征也根本上被改变②“红色山水”画的成功创作,得益于毛泽东诗词意境的启发③“红色山水”画被赋予了独特的美学品格,呈现出新的时代精神气象④传统山水画的发展源于时代的需要,取决于色彩及技法上的创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基本内涵保持不变,故①不选。第26页共26页,②③: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山水画家面对新的社会生活,在深入领悟毛泽东诗词的基础上,出于意境表达需要而创造性地运用了以红色为主色调的色彩及技法,成功创作了一批表现毛泽东诗意的“红色山水”画,可知"红色山水”画的成功创作,得益于毛泽东诗词意境的启发,“红色山水”画被赋子了独特的美学品格,呈现出新的时代精神气象,故②③正确。④:传统山水画的发展源于社会实践,故④不选。故本题选C。(2021山东卷)24.从作为国家最高荣誉载体的勋章奖章设计,到作为国家名片的国际盛会标志和吉祥物设计,新时代的中国设计正凭借其独特的创新创造活力,成为国家形象的生动表达。图2是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奖章整体以“齿轮”“书籍”“旗帜”“五星、天安门”“样云”“麦穗”造型融合,“冰墩墩”的设计将熊猫形象与冰雪运动巧妙结合,材料启示我们,以设计诠释传播国家形象时应(   )①彰显鲜明的时代精神,蕴含丰富的育人价值          ②坚持国际创作导向,展现国际审美风范③融合中华文化元素,承载深远文化内涵              ④立足于中华美学精神,塑造文化感召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新时代的中国设计正凭借其独特的创新创造活力,成为国家形象的生动表达”,说明设计诠释传播国家形象时应彰显鲜明的时代精神,蕴含丰富的育人价值,①符合题意。②: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②错误。第26页共26页,③: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奖章整体以“齿轮”“书籍”“旗帜”“五星、天安门”“样云”“麦穗”造型融合,说明设计诠释传播国家形象时应融合中华文化元素,承载深远文化内涵。③符合题意。④:文化创作要立足实践,④错误。故本题选B。(2021山东卷)25.据考古研究,从史前文明开始,中国文化发展的区域分布逐渐呈现一种分层次的向心结构,就像一个“重瓣花朵”:中原文化区是花心,其周围的甘青、山东、燕辽、长江中游和江浙文化区是第一层花瓣,再外围的文化区是第二层花瓣。花心辐射花瓣,花瓣保持自己的活力,花心花瓣不能分离。由此可见(   )①创新是中华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②文化上的凝聚力是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密码③中华文化的统一性是地域文化多样性的基础④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①:材料不涉及创新,没体现创新是中华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①排除。②:据考古研究,从史前文明开始,中国文化发展的区域分布逐渐呈现一种分层次的向心结构,就像一个“重瓣花朵”,花心辐射花瓣,花瓣保持自己的活力,花心花瓣不能分离,这说明文化上的凝聚力是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密码,②正确。③:文化的统一性是各民族、各地区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独特性,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因此,中华文化的统一性不是地域文化多样性的基础,③排除。④:材料中:中原文化区是花心,其周围的甘青、山东、燕辽、长江中游和江浙文化区是第一层花瓣,再外围的文化区是第二层花瓣,这说明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④正确。故本题选C。【点睛】(2021浙江卷)26.第26页共26页,   嘉兴南湖红船、井冈山八角楼革命旧址群、宁夏西宁县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一件件实物、一处处旧址、一座座纪念馆,记录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承载着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我们对革命先辈足迹的每一次探访,都是一次思想的陶冶和洗礼;与革命文物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次精神的对话和传承。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传承好红色基因,不仅是党和人民的共识,也成为各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切实行动。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文化特点的角度,说明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的理由。(2)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传承好红色基因。【答案】(1)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革命文化是传承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参观革命文物可以更真切地接受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教育。(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传统革命、革命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红色基因。这种红色基因今天依然属于先进的社会意识,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国革命纪念馆和旧址的保护、管理和运用为话题,主要考查了文化的特点、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详解】(1)本题要求从文化特点的角度,说明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的理由。设问属于原因类主观题,知识范围为文化特点。考生可先回忆文化特点的相关知识,包括: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接着考生可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依据材料“嘉兴南湖红船、井冈山八角楼革命旧址群、宁夏西宁县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一件件实物、一处处旧址、一座座纪念馆,记录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承载着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这体现了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依据材料“我们对革命先辈足迹的每一次探访,都是一次思想的陶冶和洗礼;与革命文物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次精神的对话和传承”,可见探访红色革命基地,与革命文物相遇,可以更真切地接受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教育,表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2)本题要求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传承好红色基因。设问属于原因类主观题,知识范围为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属于微观考查。第26页共26页,考生可先回忆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接着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革命传统、革命精神属于先进的社会意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红色基因,对中国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因此,要传承好红色基因。【点睛】“原因”类主观题一般要有选择地答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必要性。应从基本规律、时代要求、现状等入手分析。如适应我国国情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价值规律的必然要求等。答题格式一般用:是……的客观要求,只有……才能……,是……的需要。(2)重要性。应从说(做)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等入手。作答时一般要遵循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由点到面的原则。从小到大:对个人、对自己、对他人,而后对企业、对单位、对集体,然后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意义。从近到远:对目前的意义、对长远的意义。由点到面:由一个方面扩散到多个方面,由一个角度联想到多个角度,由一个层次扩展到多个层次来分析和组织答案。有时也要指出不这样做的危害。(3)可能性。有时还要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就是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注意分析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内部条件、外部条件等。(2021河北卷)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1935年9月,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和积贫积弱的国家,校长张伯苓提出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点燃了师生们的爱国斗志,在无数热血青年心中种下了自强图存的新希望。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考察时讲到,“爱国三问”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当代中国青年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爱国爱民,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爱国三问”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答案】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不同时代的中国人都义不容辞的责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新时代,作为青年学生,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文化自信和爱国之志,自觉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解析】第26页共26页,【分析】本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爱国三问”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注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难度较难。【详解】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文化生活知识,属于说明类试题,需要结合材料进行说明。首先,要说明“爱国三问”是什么?结合材料:1935年9月,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面对内忧外患和积贫积弱的国家,校长张伯苓提出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点燃了师生们的爱国斗志,在无数的热血青年中种下自强图存的新希望。可回答: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不同时代的中国人都义不容辞的责任。其次,要说明为什么“爱国三问”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可结合基础知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来回答。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最后,要说明怎样实现“爱国三问”。结合材料: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当代青年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爱国爱民,不断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可知:新时代,作为青年学生,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文化自信和爱国之志,自觉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点睛】分析说明类问题的一般思路,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一、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二、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认知识。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课本知识与材料的结合点;三、紧扣题意合理做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理论分析材料即可。(2021广东卷)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烈士的家书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第26页共26页,1928年9月,共产党人史砚芬英勇牺牲前,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就着狱中昏黄的灯光写下了留给亲人的最后一封信:“亲爱的弟弟妹妹,我今与你们永诀了。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请你们不要因丧兄而悲吧!妹妹,你年长些,从此以后你是家长了,身兼父母兄长的重大责任。我本不应当把这重大的担子放在你身上,抛弃你们,但为着了‘大我’不能不对你们忍些,我相信你们在痛哭之余,必能谅察我的苦衷而原谅我。”片纸只字重千钧,红色家书意万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更加能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直抵心灵的动人力量。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革命烈士的家书为什么具有“跨越时空、直抵心灵的动人力量”。【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革命烈士的家书是承载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能够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革命烈士的家书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③革命烈士的家书传承着党在革命战争年代铸造的革命文化,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家庭美德,能够引领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析】【分析】本题以革命烈士家书为话题设置问题情境,考查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革命烈士的家书为什么具有“跨越时空、直抵心灵的动人力量”。本题属于原因类题型,需要分析革命烈士的家书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对人产生的影响。主要涉及文化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民族精神,精神文明建设等知识。依据材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烈士的家书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体现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革命烈士家书是承载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能够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革命烈士家书传承着党在革命战争年代铸造的革命文化,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家庭美德,能够引领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书具体内容体现爱国主义,革命烈士家书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点睛】原因类主观题答题策略第26页共26页,思路一:原理+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①原理——(做)这件事的经、政、文、哲的理论根据。②重要性——(做)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③必要性——(做)这件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④危害性——做或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的消极后果。思路二:联系四个角度分析原因①联系课本分析原因。我们看到一个“原因”类设问,第一个应该想到的问题就是课本上关于这个问题具体有哪些内容。②联系材料分析原因。材料中往往蕴含着解决“原因”类设问的有关信息,如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材料体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均可作为我们分析原因的依据,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应对材料加以充分的重视。③联系内因(主体原因)和外因(客体原因)分析原因。④联系地位分析原因。某个问题的地位如何,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它的态度,所以,地位往往也是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方案的重要原因。(2021山东卷)29.今日之中国,正如您所愿◆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在“江山破碎,国弊民穷”的年代,狱中饱受折磨的方志敏,于人生最后时刻以生命写就了“可爱的中国”。他相信,“蛮可爱蛮可爱”的中国。一定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这是方志敏一边和死亡打着照面一面勾勒出来的朗日晴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信仰。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1)感悟“可爱的中国”,从文化生活角度,阐述你对“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的理解。◆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第26页共26页,从1921年到2021年的百年,是中国共产党追逐梦想,砥砺前行,在苦难中铸就辉煌的百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无不昭示着,每个时代最深的刻痕,总是奋斗者笃行的足迹。从上海石库门出发,走过赣水闽山蜿蜒小道,跨过万里长征的雪山草地,迈过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渡过浩浩荡荡的长江天堑,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付出巨大牺牲后,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忍饥挨饿、缺吃少穿,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了句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栉风沐雨。在攻坚克难中创造出了震撼世界的中国奇迹,今日之中国正以自信自立自强的傲然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方志敏的憧憬和遗愿正在祖国大地上生动呈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前所未有地展现在眼前。2021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民族复兴事业将揭开新篇章……(2)“每个时代最深的刻痕,总是奋斗者笃行的足迹,”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及其特点的知识加以阐明。【答案】(1)“可爱的中国”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我们应延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前行方向,从先烈的革命精神中汲取强大精神动力;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2)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中国梦必须通过奋斗才能从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点。今天的盛世中国和幸福生活,是无数先辈在中国梦的指引下接续奋斗的结果;新一代的青年人要在前人实践或创造的既有成果基础上,脚踏实地、砥砺前行,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话题设置问题情境,考查文化生活及哲学生活的知识,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从文化生活角度,阐述对“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的理解。本题主要考查理想信念的知识,需要考生论述理想信念对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利于转化为个人的坚定意志和自觉行动,指引人们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增添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说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能够把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的美好来来而奋斗。第26页共26页,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及其特点的知识加以阐明“每个时代最深的刻痕,总是奋斗者笃行的足迹”。本题考查实践及其特点的知识,材料“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付出巨大牺牲后,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栉风沐雨。2021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民族复兴事业将揭开新篇章……”,体现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能够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点睛】政治主观题五步答题法1.审——审材料2.读——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3.联——联系课本(时政)知识4.列——答题要点5.写——写出答案(2021河北卷)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四史’要以学习党的历史为重点。”“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明确学习要求、学习任务,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A中学高一(3)班将于“七一”前夕举办一次以“学‘四史’增强‘四个自信’”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做一个活动计划。要求:①结合学科知识,说明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②说明活动的具体内容并设计有特色的活动形式;③150字左右;④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答案】示例:目的和意义:通过此次活动,能够让学生深刻了解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过此次活动,有助于学生坚定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第26页共26页,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活动形式:观看有关“四史”内容的视频,分小组进行针对所观视频进行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合作共同撰写一篇心得体会。【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开展理想信念的要求、实现人生价值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详解】本题具有开放性,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注意本次学习教育活动的主题,然后,根据要求“结合学科知识,说明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说明活动的具体内容并设计有特色的活动形式”,可结合文化生活中“开展理想信念的要求”、哲学生活中“实现人生价值”等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回答即可。最后,注意书写但时字数是150字左右,而且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点睛】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四要素”:第一要素:审清主观题的设问,明确试题设问的限制性和规定性,确定答题范围,这是答题的关键。即通过阅读试题的背景材料及设问,确定命题者的考查意图,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错。第二要素:学会分析材料、围绕材料提示搜索相关知识点是答题的依据。分析材料,弄清材料的层次,就可以利用材料的暗示,搜索相关知识点组织答案。第三要素: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主观题的基础。需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确保自己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点。第四要素:规范答题。要正确运用政治术语答题;注意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案的完整性。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防止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离,即“两张皮”现象。(2021湖南卷)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走出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发生了秋收起义、湘南暴动、通道转兵等重大历史事件,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心怀天下,忧国忧民”自古以来就是流传在湖湘大地上的精神禀赋。正是怀着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深重忧患,一批又一批湖南人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无论前路如何凶险,他们始终坚信革命理想高于天。“敢为天下先”,他们对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他们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红色基因伴随奔腾不息的湘江水深深融入了三湘儿女的精神血脉,在新时代长征路上,“湖南红”将更加熠熠生辉。第26页共26页,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湖南为什么这么“红”。材料二 湖南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基因厚重。习近平总书记赞誉湖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多次讲述发生在湖南的“半条被子”和陈树湘“断肠明志”的动人故事。这些红色资源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某中学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研学活动,请你在以下三条研学线路中任选一条,根据所选线路拟定学习主题并说明活动意义,字数在150字左右。A线: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长沙(新民学会旧址、岳麓书院、橘子洲头)B线:汝城县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道县(陈树湘纪念馆)——通道县(通道转兵纪念馆)C线:长沙(雷锋纪念馆)一花垣县十八洞村(精准扶贫“首倡地”)【答案】(1)湖南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基因厚重,造就了近代湖南人才辈出的空前盛况、孕育了近代湖南人独特的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滋养着湖南,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也是湖南人民的精神基因,激励着湖南儿女为祖国的发展繁荣不懈奋斗,激起了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担当;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支撑着湖南,湖南儿女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了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始终坚定信仰共产主义,始终对党绝对忠诚;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锤炼着湖南,湖南人以“不怕死”的精神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事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湖南儿女自古就有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革故鼎新,自强不息。(2)示例:选择B线路主题:学好党史课程传承红色基因活动意义:有助于让广大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党的历史,了解党所走过的艰辛历程,了解党的优良革命传统;有助于增进爱国情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场感,加深对革命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了解和认知,充分表达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有助于引导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自觉争当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详解】(1)本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湖南为什么这么“红”。第26页共26页,材料“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走出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发生了秋收起义、湘南暴动、通道转兵等重大历史事件,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红色基因伴随奔腾不息的湘江水深深融入了三湘儿女的精神血脉”,这说明湖南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基因厚重,造就了近代湖南人才辈出的空前盛况、孕育了近代湖南人独特的精神;材料“‘心怀天下,忧国忧民’自古以来就是流传在湖湘大地上的精神禀赋。正是怀着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深重忧患,一批又一批湖南人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这说明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滋养着湖南,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也是湖南人民的精神基因,激励着湖南儿女为祖国的发展繁荣不懈奋斗,激起了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担当;材料“他们始终坚信革命理想高于天”,这说明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支撑着湖南,湖南儿女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了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始终坚定信仰共产主义,始终对党绝对忠诚;材料“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他们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这说明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锤炼着湖南,湖南人以“不怕死”的精神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事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材料“‘敢为天下先’,他们对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说明湖南儿女自古就有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革故鼎新,自强不息。(2)本题具有开放性。解答本题时要紧扣“党史学习教育研学活动”,进行选择路线,确定学习主题,并结合所选路线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活动意义即可。【点睛】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四要素”:第一要素:审清主观题的设问,明确试题设问的限制性和规定性,确定答题范围,这是答题的关键。即通过阅读试题的背景材料及设问,确定命题者的考查意图,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错。第二要素:学会分析材料、围绕材料提示搜索相关知识点是答题的依据。分析材料,弄清材料的层次,就可以利用材料的暗示,搜索相关知识点组织答案。第三要素: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主观题的基础。需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确保自己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点。第四要素:规范答题。要正确运用政治术语答题;注意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案的完整性。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防止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离,即“两张皮”现象。第26页共26页
同类资料
更多
2022年新高考地区政治专题复习:文化 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