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清单-专题13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原卷 解析版)
ID:4409 2021-08-24 1 3.00元 19页 2.19 MB
已阅读10 页,剩余9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3.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专题1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专练结合某日四川气象干旱监测图,回答1~2题。1.要持续监测该地区的旱情,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A.GPSB.GISC.RSD.数字地球2.该幅干旱监测图的绘制主要是依赖()A.GPSB.GISC.RSD.数字地球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据此完成3~4题。3.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如今物流快递运输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车辆跟踪B.合理分配车辆C.降低能耗D.提高运营成本4.国家气象局每天为媒体提供的卫星云图的制作主要使用了()①遥感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系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南华礁(8°45′N,114°13′E)为南沙群岛中部的一个珊瑚环礁(环礁内一般有厚达1000余米的造礁石灰岩,其基座为玄武岩质海底火山,呈环状或马蹄状),是中国固有领土,自2015年4月11日至12月下旬,越南非法造陆活动在礁盘两侧填出了共0.03平方千米的陆地。下图为南华礁西航道2015年8月28日与2015年12月31日对比图。回答下题。1,5.我国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监测南华礁面积变化趋势,其使用的技术是()①北斗导航系统②遥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6.获取全球夜间灯光亮度地图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ISC.GPSD.BDS(北斗导航系统)结合某日四川气象干旱监测图,回答7~8题。7.要持续监测该地区的旱情,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A.GPSB.GISC.RSD.数字地球8.该幅干旱监测图的绘制主要是依赖()A.GPSB.GISC.RSD.数字地球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理环境的研究,服务于日常生产生活。读图回答9~10题。甲我国西北某地遥感影像图2,乙车载导航仪示意图9.利用甲图可以()A.了解地形和地貌特征,开展土地资源调查B.监测风沙和干旱灾害,进行灾情预测分析C.确定时间和空间定位,进行路线筛选导航D.测算经济和人口数据,确定商业网点布局10.有关乙图车载导航仪及其所示电子地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载导航仪借助GIS实现精确定位B.车载导航仪通过RS获得交通信息C.电子地图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功能D.电子地图不能显示自然地理信息下图示意使用GIS分析某类自然灾害(X)的模型构建。读图回答11~12题。11.该类自然灾害(X)是()A.地震B.内涝C.滑坡D.塌陷12.近年来该类自然灾害在我国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大,其原因不可能包括()A.开采地下水使地面沉降B.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上升3,C.不透水下垫面不断增加D.城区与郊区温差有所下降目前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下图为不同地物的反射率曲线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利用不同地物反射率的差异获取地面信息的地理信息技术为()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14.为顺利获知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与水稻的播种比例,最佳的监测波长为()A.0.5微米B.0.8微米C.1.0微米D.1.2微米科技人员开发一种随身携带的伴行包,以便家人及时找到迷路的老人,下图反映了寻找老人的过程。读图回答15~16题。15.图中伴行包和服务商分别采用的技术是()A.GPS和RSB.RS和GPSC.GPS和GISD.RS和GIS16.下列叙述中运用到GIS技术的是()A.农作物产量的估算B.发生地质灾害时迅速及时了解受灾地区的灾害状况4,C.交通路线、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D.珠穆朗玛峰高度的精确测量冰湖(如图所示)是由冰川挖蚀成的洼地(即冰斗)和冰碛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成的一类湖泊。冰湖分布的海拔一般较高,而湖体较小,多数是有出口的小湖。近年来,一些冰湖持续扩张,这将增加冰湖的溃决风险,专家建议要及时做好灾害预防工作。据此完成17~18题。17.下列对冰湖的描述,正确的是()A.冰湖的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地下水B.冰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C.冰湖处冰川侵蚀作用相对比较明显D.冰湖持续扩张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无关18.对冰湖进行监测和风险评估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数字地球和GPRSB.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D.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某游客从下图A处驱车赶往B处,其手机百度地图提示:“前方1公里处行驶非常缓慢”。下图是百度地图功能之一,它是利用手机基站定位获取该区域的用户数量来渲染地图颜色,实时描述人群分布、密度和变化趋势的一个产品。下图为某区域热力图,读图完成19~20题。19.百度地图该提示使用的技术有()A.GPSRSB.GISRS5,C.GPSGISD.GISRSGPS20.通过对热力图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不能()A.规划布局景区道路B.评估区域商业价值C.核定区域游客数量D.助力交通部门决策21.近十年,中国高铁建设飞速发展。高铁建成通车后,为了保证高铁安全准时运行,需要采取的地理信息技术有()①GPS②GIS③RS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地铁是铺设在地下隧道内的快速、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下图示意福州市地铁规划。读图完成22题。22.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福州地铁线路进行规划时,应优先调取的图层是()A.福州行政区划图B.福州降水分布图C.福州道路分布图D.福州等高线地形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下表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概况。据材料回答23~24题。步骤(时间)系统名称服务范围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15°N~55°N,70°E~140°E2012年北斗二号系统55°S~55N,55°E~180°2020年北斗全球系统全球6,23.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用于()①人口普查②应急搜救③水文监测④水产品加工⑤地理信息测绘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⑤D.②③④⑤24.由上表可知()A.北斗一号系统服务范围超过2000万平方千米B.北斗二号系统服务范围主要涵盖亚洲和欧洲C.目前北斗系统服务范围覆盖太平洋和大西洋D.目前西半球区域暂时无法接收北斗系统服务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图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应用,实现地球圈层间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对全球化问题进行广泛研究。欧盟计划发射30颗卫星,建立地球定位系统。这样,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和人们的野外探险、考察、旅游都可通过与全球定位系统的连接,确定自己准确的位置。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检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测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1)“数字地球”的出现是科技创新的又一典范,这意味着()A.科技创新日益全球化B.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C.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雄厚的经济实力D.任何科技都是为政治基础服务的(2)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的工作。(3)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26.“3S”(RS、GPS、GI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运用有关“3S”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GIS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根据图中显示的经纬度可知,地图中代表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7,的字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________技术。如下图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利用________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________技术获取的。为了能对运动中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________颗卫星的信息。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示意图(3)下图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⑤和________,表示“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的是⑥和________,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________。8,专题1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高考押题专练结合某日四川气象干旱监测图,回答1~2题。1.要持续监测该地区的旱情,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A.GPSB.GISC.RSD.数字地球【答案】C【解析】RS(遥感)可用于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够持续监测旱情等灾害的发展。2.该幅干旱监测图的绘制主要是依赖()A.GPSB.GISC.RSD.数字地球【答案】B【解析】该图的绘制需要对多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因而需要运用GIS。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据此完成3~4题。3.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如今物流快递运输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车辆跟踪B.合理分配车辆C.降低能耗D.提高运营成本【答案】D【解析】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对交通车辆实时监控,综合各个车辆的运行情况,总结反映出各交通线路上车辆的总体运行情况,从而指导车辆走最合理的路线,达到在各交通线上合理分配车辆的目的,对各车辆来说,可以加快运行速度,降低能耗,提高运行效率。4.国家气象局每天为媒体提供的卫星云图的制作主要使用了()①遥感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系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9,【答案】A【解析】国家气象局每天为媒体提供的卫星云图是通过遥感获得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信息加以处理后得到的。南华礁(8°45′N,114°13′E)为南沙群岛中部的一个珊瑚环礁(环礁内一般有厚达1000余米的造礁石灰岩,其基座为玄武岩质海底火山,呈环状或马蹄状),是中国固有领土,自2015年4月11日至12月下旬,越南非法造陆活动在礁盘两侧填出了共0.03平方千米的陆地。下图为南华礁西航道2015年8月28日与2015年12月31日对比图。回答下题。5.我国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监测南华礁面积变化趋势,其使用的技术是()①北斗导航系统②遥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两幅图是前后不同时期的比照图,是通过遥感获得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信息加以处理后得到的。6.获取全球夜间灯光亮度地图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ISC.GPSD.BDS(北斗导航系统)【答案】A【解析】全球夜间灯光亮度图就是遥感卫星在太空对地球拍摄的照片,故A项正确。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故B项错误。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BDS是北斗导航系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故C项、D项均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结合某日四川气象干旱监测图,回答7~8题。10,7.要持续监测该地区的旱情,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A.GPSB.GISC.RSD.数字地球【答案】C【解析】RS(遥感技术)可用于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够持续监测旱情等灾害的发展。8.该幅干旱监测图的绘制主要是依赖()A.GPSB.GISC.RSD.数字地球【答案】B【解析】该图的绘制需要对多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因而需要运用GIS。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理环境的研究,服务于日常生产生活。读图回答9~10题。甲我国西北某地遥感影像图11,乙车载导航仪示意图9.利用甲图可以()A.了解地形和地貌特征,开展土地资源调查B.监测风沙和干旱灾害,进行灾情预测分析C.确定时间和空间定位,进行路线筛选导航D.测算经济和人口数据,确定商业网点布局【答案】A【解析】甲图为遥感影像图,利用遥感可以了解该地地形和地貌特征,从而开展土地资源调查。10.有关乙图车载导航仪及其所示电子地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载导航仪借助GIS实现精确定位B.车载导航仪通过RS获得交通信息C.电子地图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功能D.电子地图不能显示自然地理信息【答案】C【解析】车载导航仪的运行主要依赖全球定位系统,电子地图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功能。下图示意使用GIS分析某类自然灾害(X)的模型构建。读图回答11~12题。11.该类自然灾害(X)是()A.地震B.内涝C.滑坡D.塌陷【答案】B【解析】该模型是根据气象、水利、水文等专业知识来分析某类自然灾害(X)的,且涉及城市地理数据库,分析成果有降雨、产汇流、排水模型,与城市的气象和水文状况密切相关,而选项中与降雨、径流有密切联系的就只有城市内涝。12.近年来该类自然灾害在我国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大,其原因不可能包括()12,A.开采地下水使地面沉降B.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上升C.不透水下垫面不断增加D.城区与郊区温差有所下降【答案】D【解析】该类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从气候和地形方面分析。从气候看,有短时间强降水;从地形看,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表积水,易发生内涝。开采地下水使地面沉降,导致排水不畅;不透水下垫面不断增加,不利于地表水下渗,易造成地表积水。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上升增加了空气中的凝结核,可能增加降水。城区与郊区温差有所下降,会减弱热岛效应,使城区降水减少。目前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下图为不同地物的反射率曲线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利用不同地物反射率的差异获取地面信息的地理信息技术为()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答案】A【解析】遥感技术可利用传感器接收不同地物反射的电磁波信息。14.为顺利获知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与水稻的播种比例,最佳的监测波长为()A.0.5微米B.0.8微米C.1.0微米D.1.2微米【答案】B【解析】小麦与水稻的种植区分别为旱地和水田,水田属于人工湿地。从图中可知,小麦和湿地这两种地物在0.8微米波长时反射率差异最大,分辨率最高。科技人员开发一种随身携带的伴行包,以便家人及时找到迷路的老人,下图反映了寻找老人的过程。读图回答15~16题。13,15.图中伴行包和服务商分别采用的技术是()A.GPS和RSB.RS和GPSC.GPS和GISD.RS和GIS【答案】C【解析】根据伴行包的位置可以确定老人的位置,采用的是GPS技术,服务商得到老人位置的信息后,利用GIS技术帮助家人设计寻找老人的方向和最佳途径。16.下列叙述中运用到GIS技术的是()A.农作物产量的估算B.发生地质灾害时迅速及时了解受灾地区的灾害状况C.交通路线、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D.珠穆朗玛峰高度的精确测量【答案】C【解析】使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某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和生长状况的信息,可以估算农作物的产量。发生地质灾害时要迅速及时了解受灾地区的灾害状况,需要使用遥感技术。珠穆朗玛峰高度的精确测量需要运用GPS技术。冰湖(如图所示)是由冰川挖蚀成的洼地(即冰斗)和冰碛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成的一类湖泊。冰湖分布的海拔一般较高,而湖体较小,多数是有出口的小湖。近年来,一些冰湖持续扩张,这将增加冰湖的溃决风险,专家建议要及时做好灾害预防工作。据此完成17~18题。17.下列对冰湖的描述,正确的是()A.冰湖的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地下水14,B.冰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C.冰湖处冰川侵蚀作用相对比较明显D.冰湖持续扩张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无关18.对冰湖进行监测和风险评估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数字地球和GPRSB.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D.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解析】第17题,根据材料,冰湖是由冰川挖蚀成的洼地(即冰斗)和冰碛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成的一类湖泊。冰湖的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和地下水,A错。冰湖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形成的,主要是外力作用,B错。冰湖处冰川侵蚀作用相对比较明显,C对。冰湖持续扩张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有关,D错。第18题,对冰湖进行监测需要用到遥感技术,进行风险评估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D对。数字地球是将信息转化成数据,实现网络上的流通共享,没有监测功能,A错。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不能进行风险评估,B、C错。【答案】17.C18.D某游客从下图A处驱车赶往B处,其手机百度地图提示:“前方1公里处行驶非常缓慢”。下图是百度地图功能之一,它是利用手机基站定位获取该区域的用户数量来渲染地图颜色,实时描述人群分布、密度和变化趋势的一个产品。下图为某区域热力图,读图完成19~20题。19.百度地图该提示使用的技术有()A.GPSRSB.GISRSC.GPSGISD.GISRSGPS20.通过对热力图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不能()A.规划布局景区道路B.评估区域商业价值15,C.核定区域游客数量D.助力交通部门决策【解析】第19题,根据材料,百度地图该提示需要对车辆定位,使用的技术有GPS技术。需要对线路状况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使用GIS技术,C对。RS主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像,不能定位或分析数据信息,A、B、D错。第20题,通过对热力图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不能核定区域游客数量,游客数量是不断变化的,C对。可能规划布局景区道路、评估区域商业价值、助力交通部门决策,A、B、D错。【答案】19.C20.C21.近十年,中国高铁建设飞速发展。高铁建成通车后,为了保证高铁安全准时运行,需要采取的地理信息技术有()①GPS②GIS③RS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解析】高铁安全运行,要准时到达预定位置,需要GPS,①正确。高铁列车不只一列,必须按规划线路运行,才能保证安全,需要GIS进行线路规划、分析,②正确。RS主要功能是获取图像,不能保证列车运行安全,③错误。故A正确。【答案】A地铁是铺设在地下隧道内的快速、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下图示意福州市地铁规划。读图完成22题。22.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福州地铁线路进行规划时,应优先调取的图层是()A.福州行政区划图B.福州降水分布图C.福州道路分布图D.福州等高线地形图16,【解析】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福州地铁线路进行规划时,应优先考虑市区原有的道路分布,以便合理规划、建设地铁线路。【答案】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下表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概况。据材料回答23~24题。步骤(时间)系统名称服务范围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15°N~55°N,70°E~140°E2012年北斗二号系统55°S~55N,55°E~180°2020年北斗全球系统全球23.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用于()①人口普查②应急搜救③水文监测④水产品加工⑤地理信息测绘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⑤D.②③④⑤24.由上表可知()A.北斗一号系统服务范围超过2000万平方千米B.北斗二号系统服务范围主要涵盖亚洲和欧洲C.目前北斗系统服务范围覆盖太平洋和大西洋D.目前西半球区域暂时无法接收北斗系统服务【解析】本题组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学生需认真研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根据材料信息,北斗导航系统主要用于“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再根据表格经纬度确定其服务范围,由此解答题目。第23题,根据材料信息,北斗导航系统主要用于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人口普查、水产品加工不在此列,选C。第24题,根据表格信息,目前北斗导航虽未覆盖全球,但已经覆盖太平洋、印度洋的大部分地区,影响到亚洲及欧洲的部分地区,涉及东西半球,超过2000万平方千米,选A正确。【答案】23.C24.A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图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应用,实现地球圈层间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17,从而对全球化问题进行广泛研究。欧盟计划发射30颗卫星,建立地球定位系统。这样,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和人们的野外探险、考察、旅游都可通过与全球定位系统的连接,确定自己准确的位置。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检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测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1)“数字地球”的出现是科技创新的又一典范,这意味着()A.科技创新日益全球化B.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C.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雄厚的经济实力D.任何科技都是为政治基础服务的(2)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的工作。(3)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答案】(1)B(2)资源利用状况遥感调查;合理布局农业;监测并预报气候变化及旱涝灾害;光热及农作物产量预测;农业污染监测、预报并提出解决措施等。(3)全球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臭氧层分布;地形遥感;全球生态环境监测;全球气候预报;全球生物分布;全球产业结构监测等。【解析】第(1)题,数字地球的出现是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第(2)题,结合材料和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来回答。第(3)题,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如全球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臭氧层分布、地形遥感、全球生态环境监测和全球气候预报等。26.“3S”(RS、GPS、GI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运用有关“3S”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GIS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根据图中显示的经纬度可知,地图中代表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的字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2)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________技术。如下图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利用________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________技术获取的。为了能对运动中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________颗卫星的信息。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示意图(3)下图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⑤和________,表示“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的是⑥和________,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________。【答案】(1)ADBC(2)RSGISGPS四(3)①④②【解析】本题着重考查“3S”技术的特点及其具体应用,应根据“3S”技术(RS、GPS、GIS)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判断。“3S”技术的不同特点决定了其应用范围、类型的不同。第(2)题,地图测绘部门为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应用RS技术;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应用GIS技术设计最佳行车路线;对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定位应用GPS技术。第(3)题,“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RS,应为⑤和①,“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的是GPS,应是⑥和④,“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GIS,应为③和②。19
同类资料
更多
地理知识清单-专题13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原卷 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