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笔记知识点(化学九年级知识点)
初三化学笔记知识点(化学九年级知识点)

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任何科目 学习 方法 其实都是一样的,不断的记忆与练习,使知识刻在脑海里。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三化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上册化学必背知识点

化学常见物质颜色汇总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除了有颜色的固体,其他固体一般为白色。

2、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注:KMnO4为紫黑色。

如何做好初三的化学笔记

初三化学笔记整理

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如三态变化等

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燃烧,金属生锈等

2.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如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磁性,导电、热性等

化学性质: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如助燃性,可燃性,毒性,

稳定性等

3.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叫做元素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信纸的一种微粒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而原子不能

微粒的性质: 微粒是真实存在的,体积小,质量轻

微粒在不断做无规则运动

微粒之间有间隙

同种微粒性质相同,不同微粒性质不同

4.化合价: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1 钾、钠、银、氢、亚铜

+2 钙、镁、铜、钡、锌、亚铁

+3 铁、铝

+4 硅

-1 氟、氯、溴、碘

—2 氧、硫

+2/+4 碳

-2/+4/+6 硫

计算——根据化学式求某一元素化合价:物质中,各元素化合价为0

5.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6.物质的量---单位:摩尔(mol)

质量(m)=式量(M)*物质的量(n)

微粒个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A)*物质的量(n)

7.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A+B C

分解反应:A B+C

置换反应:A+BC B+AC

复分解反应:AB+CD CB+AD

8.氧化还原反应:物质跟氧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失氧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得氧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二、物质

1.混合物

①空气:组成: N2 78%---性质稳定,做保护气,化肥

O2 21%---供呼吸,有助燃性,氧化性,实验室制氧气:

固固加热型: 二氧化锰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加热

固液不加热型:

过氧化氢 水+氧气

加热

CO2 0.03%---温室效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启普发生器使用限制:不能加热,也不耐热;固体反应物必须是不能溶于反应液的块状;产生的气体不能溶于反应液)

盐酸+大理石(碳酸钙) 二氧化碳+氯化钙+水

稀有气体 0.94%

氮、硫的化合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衡量空气质量的指标

②溶液:水的组成: 通电

水 氢气+氧气

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

溶解性——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一定溶剂下,不能再溶解某一种物质)

影响因素:温度,溶质性质,溶剂性质

溶解度:

程度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溶解度(g/100g水) 小于0.01 0.01~1 1~10 10以上

计算:S/100=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使用范围为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可看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小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a(OH)2)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气压增大而增大

提纯: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

蒸发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岁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

蒸发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

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C浓%*m浓= C稀%*m稀

两个三步曲:配制溶液:计算,称量,溶解

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③浊液:悬浊液:细小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水中

2.纯净物

①单质:金属单质:一般为“钅”字旁,如铜Cu,镁Mg(汞Hg除外)

非金属单质:一般为“气”字头,“石”字旁,如碳C,硫S,磷P,

氯Cl,氧气O2,氮气N2,碘I2(溴Br2除外,为液态)

稀有气体单质: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

②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除去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以及碳酸盐等(一般难溶于水)

例如甲烷CH4,酒精C2H6O,醋酸CH3COOH,

葡萄糖C6H12O6

无机化合物:氧化物(只能含有两种元素,必须要有氧元素)

形式:一般为MO 如CO,CO2,H2O等

形式:一般为HX 如HCl,H2CO3,HNO3等

碱 形式:一般为MOH 如NaOH,Ca(OH)2,Cu(OH)2等

金属+酸根 如碳酸钙,氯化钠,碳酸氢钠(NaHCO3)

纯碱(碳酸钠)氯化铵(NH4Cl---但水溶液为酸性)

三、化学实验

1.常见的一起名称和图形

如酒精灯,试管,烧杯,铁架台,蒸发皿,量筒,玻璃棒等

2.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

氧气——制取: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双氧水(加有二氧化锰)

收集:排水集气法,向上排空气法

二氧化碳——制取:大理石(碳酸钙)和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会挥发,导致收集到的气体不纯;也不能用大理石和硫酸,它们反应会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

3.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的性质和装置

性质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颜色气味状态 无色无味气体 无色无味气体

溶解性 难溶于水 可溶于水

密度 与空气密度接近,略小于空气 比空气大

可燃性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无

跟碱溶液反应 无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

氧化性 无 二氧化碳与镁反应

还原性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无

毒性 有毒,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运输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功能(化学性质) 无

4.碳酸钙的性质: 高温

碳酸钙 氧化钙+二氧化碳

氧化钙+水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二氧化碳 碳酸钙+水

附注:

燃烧与灭火

1.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与氧气接触

达到着火点

2. 灭火的原理:

隔离可燃物

将可燃物于空气隔绝

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常见灭火器

灭火器名称 原理 适用范围以及使用方法

泡沫灭火器硫酸+碳酸钠 硫酸钠+水+二氧化碳 灭火的时候,能喷射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泡沫,它们能黏附在可燃物上,使得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迷惑的目的 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火灾。平稳正拿,灭火的时候,一手握提环,一手握筒底,倒过来喷嘴对着火源,用力摇晃几下,即可灭火

干粉灭火器 加热碳酸氢钠 碳酸钠+水+二氧化碳 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的干粉(主要含碳酸氢钠)来灭火 具有流动性好,喷射性高,不腐蚀容器和不容易变质等优良性能,可用来扑灭一般的火灾之外,还可以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在加压的时候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的时候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灭火的时候,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可用来扑灭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一起等的失火。使用的时候手一定要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否则会把手冻伤

无定性碳: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由石墨混有其他物质组成的物质

木炭 木材干馏 写生,制糖,工业吸附色

活性炭 胡桃,棉仔,或者花生壳等干馏,再活化处理 防毒面具,防毒剂

焦炭 煤干馏 冶炼金属

炭黑 用含碳物质进行不完全燃烧 油漆,鞋油,颜料

化学九年级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是中学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正确而有效的科学引导,对学生学习化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9年级化学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9年级化学知识点:走进化学世界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 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初三化学考点笔记整理

学习初三化学要细心,对于化学式的任何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搞错,最好能整理成笔记。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初三化学的笔记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笔记整理(一)

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5、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 方法 :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 雨水 流入河中。

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1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 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1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1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1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1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2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初三化学笔记整理(二)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5、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6、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

7、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9、碳不充分燃烧:2C+O2(不充分)=点燃=2CO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CO2+C=高温=2CO

1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H2CO3

12、生石灰和水化合:CaO+H2O=Ca(OH)2

13、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实验室制O2):2KClO3=(MnO2=△=2KCl+3O2↑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

15、电解水:2H2O=通电=2H2↑+O2↑

16、碳酸不稳定分解:H2CO3=H2O+CO2↑

17、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18、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H2):Zn+H2SO4=ZnSO4+H2↑

19、锌和盐酸的反应:Zn+2HCl=ZnCl2+H2↑

20、铁和盐酸:Fe+2HCl=FeCl2+H2↑

初三化学笔记整理(三)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 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 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 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N205 + H2O == 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 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6、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

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

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

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7、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8、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 - 5% 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9、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①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②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③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

[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10、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任何科目 学习 方法 其实都是一样的,不断的记忆与练习,使知识刻在脑海里。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三化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上册化学必背知识点

化学常见物质颜色汇总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除了有颜色的固体,其他固体一般为白色。

2、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注:KMnO4为紫黑色。

如何做好初三的化学笔记

初三化学笔记整理

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如三态变化等

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燃烧,金属生锈等

2.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如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磁性,导电、热性等

化学性质: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如助燃性,可燃性,毒性,

稳定性等

3.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叫做元素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信纸的一种微粒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而原子不能

微粒的性质: 微粒是真实存在的,体积小,质量轻

微粒在不断做无规则运动

微粒之间有间隙

同种微粒性质相同,不同微粒性质不同

4.化合价: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1 钾、钠、银、氢、亚铜

+2 钙、镁、铜、钡、锌、亚铁

+3 铁、铝

+4 硅

-1 氟、氯、溴、碘

—2 氧、硫

+2/+4 碳

-2/+4/+6 硫

计算——根据化学式求某一元素化合价:物质中,各元素化合价为0

5.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6.物质的量---单位:摩尔(mol)

质量(m)=式量(M)*物质的量(n)

微粒个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A)*物质的量(n)

7.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A+B C

分解反应:A B+C

置换反应:A+BC B+AC

复分解反应:AB+CD CB+AD

8.氧化还原反应:物质跟氧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失氧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得氧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二、物质

1.混合物

①空气:组成: N2 78%---性质稳定,做保护气,化肥

O2 21%---供呼吸,有助燃性,氧化性,实验室制氧气:

固固加热型: 二氧化锰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加热

固液不加热型:

过氧化氢 水+氧气

加热

CO2 0.03%---温室效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启普发生器使用限制:不能加热,也不耐热;固体反应物必须是不能溶于反应液的块状;产生的气体不能溶于反应液)

盐酸+大理石(碳酸钙) 二氧化碳+氯化钙+水

稀有气体 0.94%

氮、硫的化合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衡量空气质量的指标

②溶液:水的组成: 通电

水 氢气+氧气

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

溶解性——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一定溶剂下,不能再溶解某一种物质)

影响因素:温度,溶质性质,溶剂性质

溶解度:

程度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溶解度(g/100g水) 小于0.01 0.01~1 1~10 10以上

计算:S/100=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使用范围为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可看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小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a(OH)2)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气压增大而增大

提纯: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

蒸发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岁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

蒸发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

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C浓%*m浓= C稀%*m稀

两个三步曲:配制溶液:计算,称量,溶解

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③浊液:悬浊液:细小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水中

2.纯净物

①单质:金属单质:一般为“钅”字旁,如铜Cu,镁Mg(汞Hg除外)

非金属单质:一般为“气”字头,“石”字旁,如碳C,硫S,磷P,

氯Cl,氧气O2,氮气N2,碘I2(溴Br2除外,为液态)

稀有气体单质: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

②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除去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以及碳酸盐等(一般难溶于水)

例如甲烷CH4,酒精C2H6O,醋酸CH3COOH,

葡萄糖C6H12O6

无机化合物:氧化物(只能含有两种元素,必须要有氧元素)

形式:一般为MO 如CO,CO2,H2O等

形式:一般为HX 如HCl,H2CO3,HNO3等

碱 形式:一般为MOH 如NaOH,Ca(OH)2,Cu(OH)2等

金属+酸根 如碳酸钙,氯化钠,碳酸氢钠(NaHCO3)

纯碱(碳酸钠)氯化铵(NH4Cl---但水溶液为酸性)

三、化学实验

1.常见的一起名称和图形

如酒精灯,试管,烧杯,铁架台,蒸发皿,量筒,玻璃棒等

2.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

氧气——制取: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双氧水(加有二氧化锰)

收集:排水集气法,向上排空气法

二氧化碳——制取:大理石(碳酸钙)和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会挥发,导致收集到的气体不纯;也不能用大理石和硫酸,它们反应会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

3.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的性质和装置

性质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颜色气味状态 无色无味气体 无色无味气体

溶解性 难溶于水 可溶于水

密度 与空气密度接近,略小于空气 比空气大

可燃性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无

跟碱溶液反应 无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

氧化性 无 二氧化碳与镁反应

还原性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无

毒性 有毒,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运输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功能(化学性质) 无

4.碳酸钙的性质: 高温

碳酸钙 氧化钙+二氧化碳

氧化钙+水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二氧化碳 碳酸钙+水

附注:

燃烧与灭火

1.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与氧气接触

达到着火点

2. 灭火的原理:

隔离可燃物

将可燃物于空气隔绝

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常见灭火器

灭火器名称 原理 适用范围以及使用方法

泡沫灭火器硫酸+碳酸钠 硫酸钠+水+二氧化碳 灭火的时候,能喷射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泡沫,它们能黏附在可燃物上,使得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迷惑的目的 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火灾。平稳正拿,灭火的时候,一手握提环,一手握筒底,倒过来喷嘴对着火源,用力摇晃几下,即可灭火

干粉灭火器 加热碳酸氢钠 碳酸钠+水+二氧化碳 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的干粉(主要含碳酸氢钠)来灭火 具有流动性好,喷射性高,不腐蚀容器和不容易变质等优良性能,可用来扑灭一般的火灾之外,还可以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在加压的时候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的时候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灭火的时候,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可用来扑灭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一起等的失火。使用的时候手一定要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否则会把手冻伤

无定性碳: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由石墨混有其他物质组成的物质

木炭 木材干馏 写生,制糖,工业吸附色

活性炭 胡桃,棉仔,或者花生壳等干馏,再活化处理 防毒面具,防毒剂

焦炭 煤干馏 冶炼金属

炭黑 用含碳物质进行不完全燃烧 油漆,鞋油,颜料

化学九年级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是中学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正确而有效的科学引导,对学生学习化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9年级化学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9年级化学知识点:走进化学世界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 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初三化学考点笔记整理

学习初三化学要细心,对于化学式的任何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搞错,最好能整理成笔记。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初三化学的笔记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笔记整理(一)

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5、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 方法 :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 雨水 流入河中。

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1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 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1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1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1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1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2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初三化学笔记整理(二)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5、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6、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

7、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9、碳不充分燃烧:2C+O2(不充分)=点燃=2CO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CO2+C=高温=2CO

1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H2CO3

12、生石灰和水化合:CaO+H2O=Ca(OH)2

13、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实验室制O2):2KClO3=(MnO2=△=2KCl+3O2↑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

15、电解水:2H2O=通电=2H2↑+O2↑

16、碳酸不稳定分解:H2CO3=H2O+CO2↑

17、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18、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H2):Zn+H2SO4=ZnSO4+H2↑

19、锌和盐酸的反应:Zn+2HCl=ZnCl2+H2↑

20、铁和盐酸:Fe+2HCl=FeCl2+H2↑

初三化学笔记整理(三)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 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 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 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N205 + H2O == 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 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6、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

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

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

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7、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8、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 - 5% 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9、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①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②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③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

[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10、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初三化学笔记知识点(化学九年级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