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重点笔记(三味书屋是几年级课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重点笔记(三味书屋是几年级课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笔记

七年级(下) 第1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í 皂荚jiá树 班蝥máo 臃肿yōng zhǒng 攒cuán成 秕bǐ谷

系jì一条长绳 拗ǎo过去 锡箔bó

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èn) 葚 收(liǎn) 敛 脑(suǐ) 髓 人声(dǐng) 鼎沸 (kuī) 盔甲

3.用恰当词浯填空。

(1)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 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 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P2注释 ① 选自《朝花夕拾》

1.重点:第2段

(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

(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

(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

2.动作描写:P5 第7段 雪地捕鸟(9个动词)

3.P6 第9段过渡段 (作用:承上启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预习笔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预习可以从关键字词、主题、故事背景等方面来掌握。

一、关键字词:

1、确凿(záo):确实。

2、菜畦(qí):菜地。

3、桑椹(sāng shèn):桑树的果实。椹,同“葚”。

4、云霄(yún xiāo):极高的天空;天际。

5、油蛉(yóu líng):就是“金钟儿”,也叫“铃虫”,形状像西瓜子,黑色,昼夜都叫。

6、斑蝥(bān máo):一种昆虫,颜色美丽,有毒,爱捕食小虫。这里说的应是类似斑蝥的“行夜虫”,欲称“放屁虫”。

7、臃肿(yōng zhǒng):身体过于肥胖或衣服穿得太多,动作不灵活。也比喻机构庞大,工作效率低。文中用以形容何首乌块根的粗大。

8、攒(cuán):凑在一块儿。

9、机关:文中用的是古义,“机关”与“机械”在文言中一般表示“计谋,心机”。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10、秕谷(bǐgǔ):长得不饱满的谷粒。

11、蝉蜕(chán tuì):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脱下的壳。

12、倜傥(tì tǎng):洒脱;不拘束。

二、主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预习笔记

一、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童年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地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二、文章思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标题是“从……到……”的格式,表明文章主要是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来记叙的,由此把握全文的结构就较为容易了。作者先写百草园:“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再写三味书屋:“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额“三味书屋”。时间顺序与空间的变换顺序是一致的。在两部分内容之间,作者安排了一个过渡段,即第九自然段。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9)记叙了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10~24)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思路非常清晰。在记叙百草园的有趣生活过程中,插叙了美女蛇的故事,这段插叙的作用在于映衬百草园具有神话般的色彩。

三、写作特点

1.本文采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

2.运用对比方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用词准确、鲜明、生动,突出了景物的特点。如作者用“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罩住”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对捕鸟的喜好。

三味书屋是几年级课文

七年级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充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末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该散文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 上海这边是六年级的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笔记

七年级(下) 第1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í 皂荚jiá树 班蝥máo 臃肿yōng zhǒng 攒cuán成 秕bǐ谷

系jì一条长绳 拗ǎo过去 锡箔bó

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èn) 葚 收(liǎn) 敛 脑(suǐ) 髓 人声(dǐng) 鼎沸 (kuī) 盔甲

3.用恰当词浯填空。

(1)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 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 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P2注释 ① 选自《朝花夕拾》

1.重点:第2段

(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

(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

(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

2.动作描写:P5 第7段 雪地捕鸟(9个动词)

3.P6 第9段过渡段 (作用:承上启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预习笔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预习可以从关键字词、主题、故事背景等方面来掌握。

一、关键字词:

1、确凿(záo):确实。

2、菜畦(qí):菜地。

3、桑椹(sāng shèn):桑树的果实。椹,同“葚”。

4、云霄(yún xiāo):极高的天空;天际。

5、油蛉(yóu líng):就是“金钟儿”,也叫“铃虫”,形状像西瓜子,黑色,昼夜都叫。

6、斑蝥(bān máo):一种昆虫,颜色美丽,有毒,爱捕食小虫。这里说的应是类似斑蝥的“行夜虫”,欲称“放屁虫”。

7、臃肿(yōng zhǒng):身体过于肥胖或衣服穿得太多,动作不灵活。也比喻机构庞大,工作效率低。文中用以形容何首乌块根的粗大。

8、攒(cuán):凑在一块儿。

9、机关:文中用的是古义,“机关”与“机械”在文言中一般表示“计谋,心机”。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10、秕谷(bǐgǔ):长得不饱满的谷粒。

11、蝉蜕(chán tuì):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脱下的壳。

12、倜傥(tì tǎng):洒脱;不拘束。

二、主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预习笔记

一、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童年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地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二、文章思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标题是“从……到……”的格式,表明文章主要是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来记叙的,由此把握全文的结构就较为容易了。作者先写百草园:“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再写三味书屋:“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额“三味书屋”。时间顺序与空间的变换顺序是一致的。在两部分内容之间,作者安排了一个过渡段,即第九自然段。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9)记叙了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10~24)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思路非常清晰。在记叙百草园的有趣生活过程中,插叙了美女蛇的故事,这段插叙的作用在于映衬百草园具有神话般的色彩。

三、写作特点

1.本文采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

2.运用对比方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用词准确、鲜明、生动,突出了景物的特点。如作者用“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罩住”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对捕鸟的喜好。

三味书屋是几年级课文

七年级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充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末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该散文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 上海这边是六年级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重点笔记(三味书屋是几年级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