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三年级)
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三年级)

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铅笔有多长》教案

【教学课题】 铅笔有多长

【教案背景】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节内容,实际上是《毫米、分米的认识》。学生在一年级下半学期的时候已经认识了厘米、米,以及简单的估测和测算。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其他的长度单位:千米、毫米和分米,掌握他们之间的简单换算,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间的实际长度。为三年级上学期认识周长,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 通过估计与测量等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观念,发展空间观念 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活动体验和实际测量,认识并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议一议”、“找一找”等合作交流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亲身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

建立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的概念。

【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我在教学中将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同桌互学和小组研讨的方式来学习。利用学生已有的测量经验,在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以动手操作、亲自感受为主,辅以练习、游戏等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说个谜语,你们猜猜它是谁好吗?(略) 生:铅笔。

师:猜对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铅笔有多长》。(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分米

1.估一估。

师:请大家把桌上的铅笔拿起来,结合已有的测量经验估算一下,这只铅笔有多长? 师:谁能说说这只铅笔大约有多长呢,你是怎么估出来的? 生:回答。 2.量一量。

师:看来同学们估的长度都不一样,要想知道这支铅笔到底有多长,你能想出好办法吗? 生:用尺量。

师:下面我们就亲自用小尺测量一下铅笔的长度,并把结果填在书中的表格里。 生:汇报结果。 3.说一说。

师:你们能用手表示一下10厘米是多长吗?那么谁还可以用另一种长度单位来表示呢? 生:分米。

师:对,这枝铅笔长1分米,因为10厘米就是1分米。(课件)

师: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字母dm来表示分米。 师:谁能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出分米与厘米的关系?指名说。(课件:1dm=10cm)

生:齐读公式。 师:2分米等于几厘米? 生:2分米等于20厘米。

师:5分米等于几厘米? 80厘米等于几分米? 生:(略)

师:(出示课件:认识分米)快速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之间的距离是1分米呢? 生:从0到10之间长1分米;从10到20之间长1分米„„(课件演示) 师:和同桌一起在自己的小尺上找一找吧! 生:同桌一起指出格尺上的1分米。 师:伸出你的两指比一比多长是1分米。

师:请大家仔细找找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生:汇报。

生:齐读公式。 师:2分米等于几厘米? 生:2分米等于20厘米。

师:5分米等于几厘米? 80厘米等于几分米? 生:(略)

师:(出示课件:认识分米)快速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之间的距离是1分米呢? 生:从0到10之间长1分米;从10到20之间长1分米„„(课件演示) 师:和同桌一起在自己的小尺上找一找吧! 生:同桌一起指出格尺上的1分米。 师:伸出你的两指比一比多长是1分米。

师:请大家仔细找找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生:汇报。

活动二:认识毫米 1.量一量。

师:请大家先估算一下数学课本的宽、厚大约是几厘米,再用尺量一量,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测量、汇报。

师:用厘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有时不是整厘米数。为了更精确,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谁知道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是多少?

生:毫米。 2.说一说。

师:1毫米有多长呢?

生:1厘米中间的1个小格就是1毫米。

师:对,1个小格是1毫米,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mm来表示毫米。 师:请同学们在直尺上数一数1厘米之间有几个小格?是几毫米? 生:回答。(课件:10毫米就是1厘米)

师:谁能用我们数出的结果说一个等式来表示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生: 1cm=10mm

师:大家已经认识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现在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量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度。看看这次量的结果与开始比,哪一个数据更准确呢?

生:汇报。 3.估一估。

师:请拿出1分硬币,估计一下,这枚硬币的厚度是多少?再捏一捏、量一量。 生:汇报。

师:找一找我们身边的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估一估大约是几毫米?

生:汇报。 三、阶段小结 1.议一议。

师:现在我们认识了4个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它们之间会是什么关系呢? 请你们四人小组观察米尺,一起讨论,看哪个小组的有新的发现。

生:汇报研究结果。(课件)

2.看一看。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42-43页,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巩固练习

师:接下来老师送给你们一个闯关游戏。用今天学过的知识来闯关。

1.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7m=( )dm 3cm=( )mm 90dm=( )m 60cm=( )dm 2m=( )cm 800cm=( )m

2.画线段。我们要想准确地画出线段,在画之前,你想对同学们提些什么建议? (1)30mm (2)2cm5mm (3)1dm

3.判断对与错,请在对的后面打“√”,错的后面打“×”。 门的高度是2m( ); 文具盒长约25厘米 ( ); 一粒大米长2毫米( ); 小树高3分米( ); 小明的身高130cm( );

4.数学故事。他们俩谁说的对?

小亮说:这两根木条的长度都是三个曲别针的总长,所以他们一样长。 小红说:右面的木条比左面的木条长。

师:闯关游戏已经全部结束,老师祝贺大家闯关成功! 五、课堂总结

师:你能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吗?然后请同学们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有多长。今天同学们不仅认识了两个新朋友,还了解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课后量一量,看一看哪些物体的长度比较接近1分米、1毫米,好吗?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动机,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抓住教材的实质,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使其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比较满意的地方有三点:

1、在活动体验中感知所学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充分的体验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说一说,找一找、捏一捏等各种感官的大量活动,感知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例如在认识分米的时候,我事先为学生准备了长约10厘米长的铅笔放在学生的桌子上,让他们先估计铅笔的长度再进行实际测量,当学生说出测量的结果是10厘米时,我就直接告诉他们,10厘米就是1分米,让他们看一看1分米到底有多长,再让学生用手势表示一下1分米的长度,然后让学生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从而使学生逐渐建立“分米”这个概念。最后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1米=100厘米,推出1米=10分米。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我只是起到了组织者、点拨者的作用,从而做到了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感受。

2、在探究合作中激活学生思维。

在教学时,我努力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情境,把测量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多次在合作中操作和探究,讨论和交流。例如,教学毫米的认识,首先让学生测量数学书的厚度,此时,学生们的操作出现了问题:厘米不够怎么办?学生有了一种学习比厘米小的单位的学习需要了,最后,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通过数格子的方式知道了10毫米就是1厘米。这样教学,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深化了相关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地掌握了数学有效的学习途径,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到了成功的愉悦。

3、在生活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标准》明确指出: 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中,我向学生提供了生活中的一些实物:1分硬币、 电话卡、铅笔、书本和橡皮等,即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让学生估测我们身边的生活学习用品,找一找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这些都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同时使长度单位运用于生活实际,使所学知识得到延伸。

当然本课教学也有不足的地方:

1、每一个教学活动后都应该有一个小练习,这样便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发现小尺不是从0刻度开始量的时候,如何计算长度,教师强调的不够,如果能用课件展示一下,让学生一目了然,效果会更好。

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三年级

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

1、我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自主发现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和灵活。

2、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例如测量实际物品的长度,来加深对分米的理解。这种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我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通过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分米和厘米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

1、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些学生可能已经对分米有了很好的理解,而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掌握。我需要更好地设计教学计划,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 #三年级# 导语】《千米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1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教学目标】

《千米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铅笔有多长》教案

【教学课题】 铅笔有多长

【教案背景】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节内容,实际上是《毫米、分米的认识》。学生在一年级下半学期的时候已经认识了厘米、米,以及简单的估测和测算。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其他的长度单位:千米、毫米和分米,掌握他们之间的简单换算,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间的实际长度。为三年级上学期认识周长,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 通过估计与测量等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观念,发展空间观念 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活动体验和实际测量,认识并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议一议”、“找一找”等合作交流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亲身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

建立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的概念。

【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我在教学中将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同桌互学和小组研讨的方式来学习。利用学生已有的测量经验,在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以动手操作、亲自感受为主,辅以练习、游戏等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说个谜语,你们猜猜它是谁好吗?(略) 生:铅笔。

师:猜对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铅笔有多长》。(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分米

1.估一估。

师:请大家把桌上的铅笔拿起来,结合已有的测量经验估算一下,这只铅笔有多长? 师:谁能说说这只铅笔大约有多长呢,你是怎么估出来的? 生:回答。 2.量一量。

师:看来同学们估的长度都不一样,要想知道这支铅笔到底有多长,你能想出好办法吗? 生:用尺量。

师:下面我们就亲自用小尺测量一下铅笔的长度,并把结果填在书中的表格里。 生:汇报结果。 3.说一说。

师:你们能用手表示一下10厘米是多长吗?那么谁还可以用另一种长度单位来表示呢? 生:分米。

师:对,这枝铅笔长1分米,因为10厘米就是1分米。(课件)

师: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字母dm来表示分米。 师:谁能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出分米与厘米的关系?指名说。(课件:1dm=10cm)

生:齐读公式。 师:2分米等于几厘米? 生:2分米等于20厘米。

师:5分米等于几厘米? 80厘米等于几分米? 生:(略)

师:(出示课件:认识分米)快速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之间的距离是1分米呢? 生:从0到10之间长1分米;从10到20之间长1分米„„(课件演示) 师:和同桌一起在自己的小尺上找一找吧! 生:同桌一起指出格尺上的1分米。 师:伸出你的两指比一比多长是1分米。

师:请大家仔细找找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生:汇报。

生:齐读公式。 师:2分米等于几厘米? 生:2分米等于20厘米。

师:5分米等于几厘米? 80厘米等于几分米? 生:(略)

师:(出示课件:认识分米)快速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之间的距离是1分米呢? 生:从0到10之间长1分米;从10到20之间长1分米„„(课件演示) 师:和同桌一起在自己的小尺上找一找吧! 生:同桌一起指出格尺上的1分米。 师:伸出你的两指比一比多长是1分米。

师:请大家仔细找找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生:汇报。

活动二:认识毫米 1.量一量。

师:请大家先估算一下数学课本的宽、厚大约是几厘米,再用尺量一量,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测量、汇报。

师:用厘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有时不是整厘米数。为了更精确,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谁知道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是多少?

生:毫米。 2.说一说。

师:1毫米有多长呢?

生:1厘米中间的1个小格就是1毫米。

师:对,1个小格是1毫米,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mm来表示毫米。 师:请同学们在直尺上数一数1厘米之间有几个小格?是几毫米? 生:回答。(课件:10毫米就是1厘米)

师:谁能用我们数出的结果说一个等式来表示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生: 1cm=10mm

师:大家已经认识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现在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量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度。看看这次量的结果与开始比,哪一个数据更准确呢?

生:汇报。 3.估一估。

师:请拿出1分硬币,估计一下,这枚硬币的厚度是多少?再捏一捏、量一量。 生:汇报。

师:找一找我们身边的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估一估大约是几毫米?

生:汇报。 三、阶段小结 1.议一议。

师:现在我们认识了4个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它们之间会是什么关系呢? 请你们四人小组观察米尺,一起讨论,看哪个小组的有新的发现。

生:汇报研究结果。(课件)

2.看一看。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42-43页,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巩固练习

师:接下来老师送给你们一个闯关游戏。用今天学过的知识来闯关。

1.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7m=( )dm 3cm=( )mm 90dm=( )m 60cm=( )dm 2m=( )cm 800cm=( )m

2.画线段。我们要想准确地画出线段,在画之前,你想对同学们提些什么建议? (1)30mm (2)2cm5mm (3)1dm

3.判断对与错,请在对的后面打“√”,错的后面打“×”。 门的高度是2m( ); 文具盒长约25厘米 ( ); 一粒大米长2毫米( ); 小树高3分米( ); 小明的身高130cm( );

4.数学故事。他们俩谁说的对?

小亮说:这两根木条的长度都是三个曲别针的总长,所以他们一样长。 小红说:右面的木条比左面的木条长。

师:闯关游戏已经全部结束,老师祝贺大家闯关成功! 五、课堂总结

师:你能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吗?然后请同学们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有多长。今天同学们不仅认识了两个新朋友,还了解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课后量一量,看一看哪些物体的长度比较接近1分米、1毫米,好吗?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动机,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抓住教材的实质,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使其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比较满意的地方有三点:

1、在活动体验中感知所学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充分的体验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说一说,找一找、捏一捏等各种感官的大量活动,感知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例如在认识分米的时候,我事先为学生准备了长约10厘米长的铅笔放在学生的桌子上,让他们先估计铅笔的长度再进行实际测量,当学生说出测量的结果是10厘米时,我就直接告诉他们,10厘米就是1分米,让他们看一看1分米到底有多长,再让学生用手势表示一下1分米的长度,然后让学生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从而使学生逐渐建立“分米”这个概念。最后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1米=100厘米,推出1米=10分米。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我只是起到了组织者、点拨者的作用,从而做到了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感受。

2、在探究合作中激活学生思维。

在教学时,我努力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情境,把测量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多次在合作中操作和探究,讨论和交流。例如,教学毫米的认识,首先让学生测量数学书的厚度,此时,学生们的操作出现了问题:厘米不够怎么办?学生有了一种学习比厘米小的单位的学习需要了,最后,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通过数格子的方式知道了10毫米就是1厘米。这样教学,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深化了相关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地掌握了数学有效的学习途径,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到了成功的愉悦。

3、在生活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标准》明确指出: 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中,我向学生提供了生活中的一些实物:1分硬币、 电话卡、铅笔、书本和橡皮等,即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让学生估测我们身边的生活学习用品,找一找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这些都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同时使长度单位运用于生活实际,使所学知识得到延伸。

当然本课教学也有不足的地方:

1、每一个教学活动后都应该有一个小练习,这样便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发现小尺不是从0刻度开始量的时候,如何计算长度,教师强调的不够,如果能用课件展示一下,让学生一目了然,效果会更好。

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三年级

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

1、我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自主发现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和灵活。

2、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例如测量实际物品的长度,来加深对分米的理解。这种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我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通过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分米和厘米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

1、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些学生可能已经对分米有了很好的理解,而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掌握。我需要更好地设计教学计划,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 #三年级# 导语】《千米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1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教学目标】

《千米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