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三年级科学二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三年级科学二单元知识点)

怎样学好三年级科学

一、关注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

1、对教材进行整合。在以前的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科学书上安排的内容太丰富了,我们也很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学生做了一个实验又一个实验,下课了还没探究结束,我和几个科学教师也探讨过,最后的方法是,课后让学生继续研究。但是经过最近的整理反思,反问一下自己,有没有让学生去继续探究呢?结论是没有,哪是一种教学理想,在我们目前的课程下是很难实现的。再反问下自已,哪样的探究是真正的探究吗?不是,哪是假探究,是形式是的探究?如何使探究的过程在科学课上落到实处。

2、实验材料的准备

首先,第一轮教下来,要注意收集好平时制作的一些仪器室没有的自制教具,可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方便。

其次,课前让学生小干部一起准备实验材料应该是个可行的方法,学生提前到实验室,负责将材料搬出来,然后按四人或者两人一组放好,这样发挥了小助手的作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自己也可以省事一些。

二、关注生成

在我们以往“ 陈旧”的课上,也有许多学生在许多时候生成许多很有价值的问题和思考。科学课上的生成和其他课一样,有好有坏,让老师感到头疼,又让老师感到兴奋和刺激。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兴致高涨的讨论或在实验结论取得后,突然有学生抛出一个你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常让老师感到左右为难。这些问题就是学生“生成”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正视生成,处理好生成,不要对学生生成的问题,千篇一律的说好,或不置可否,不加评论,对哪些确实有价值的东西要立即进行研究,在处理中生成在智慧。

三、关注发展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即这些内容既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要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科学课的教学必须准确把握这一理念,关注学生发展,有的放矢。要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地发挥。 多作笔记,千万别走神,课下多背,多看书

三年级下册科学小论文太阳有哪些知识

1、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生活中充满神奇的科学奥秘,人们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并力求找到答案。

2、猜想和事实之间的关系: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

3、酒精灯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1)点燃酒精灯时,不得倾斜灯体引火,要从侧面点燃。(2)物体应放在外焰加热。(3)熄灭时不能用口吹,应用灯帽盖灭。盖灭后再提起灯帽重新盖上,防止下次使用时无法打开。

4、距今大约2.3亿年到6500万年的时候,恐龙大量繁殖,称霸地球的时间长达1.65亿年之久。然而,庞大的恐龙家族却神秘地灭绝了,而且是在它的极盛时期。恐龙生存需要的条件有:充足的食物、适宜的温度、充分的氧气和没有致命伤害的物质。

5、环境突变是恐龙灭绝的直接原因,造成地球环境突变的因素主要包括:彗星撞击地球,火山活动,气温骤变,流行疾病,强辐射等。

6、蜘蛛走在网上不粘脚是因为脚上可能有一种特殊的油。水总是从上向下流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用纸杯能把水烧开是因为纸杯把热量传递给了水。用火烧空纸杯会燃着是因为纸杯里没有水,加热就会达到纸杯燃烧的温度。

7、水结冰后会把杯子撑破是因为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杯子竖直扣入水底,塞在杯中的纸团不会湿是因为杯中有空气,气压压着水不会进入杯中。灰尘和树叶会跟着急速行驶的汽车跑是因为带动了空气的流动,后面和两侧的空气来补充形成了风,吹动了灰尘和树叶。

8、喜马拉雅山是因为地壳板块运动形成的。关于月球的形成原因科学家的猜想有:俘获假说、地月共生、同一尘埃凝成等。

9、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风的特点是看不见流动的。风是在空气有气温差别的条件下形成的,热地方的空气轻,压力小;冷地方的空气重,压力大。风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不花钱的天然环保能源,同时又能给人们带来灾难。春天是个多风的季节。

10、纸风车能帮助我们找到风,制作纸风车的工具和材料有剪刀、纸、大头针、带橡皮的铅笔等。加大风力、减小风叶、调整迎风角度、减小摩擦力可以使纸风车转的更快。

11、风的两个基本观察项目是风向和风力。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向。风的力量叫风力,风的速度越快风力就越大,人们把风力从小到大划分为0级到12级。龙卷风是一种风力极强而范围不大的旋风。气象台一般用风向标测量风的方向,用风力计测量风的大小。12、怎样感受风的力量(和方向)?观察仪器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测量风力和风向。(1)通过皮肤直接感受。(2)通过观察被风吹动的物体来感受。

13、风级歌:一级青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小树随风摆,六级举伞有困难,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二级陆上很少见。

14、人们利用风的方式有哪些?人们利用风推动风车发电、提水、磨面,推动帆船行驶,让降落伞带人缓慢降落,制作玩具风车等。

15、风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台风、龙卷风可以吹倒树木、吹毁房屋、破坏庄稼等,造成巨大损失。

三年级科学二单元知识点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1、 绿色开花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2、 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3、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太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6、 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7、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件。

8、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1、 鸡、青蛙、鱼、乌龟等动物都产卵,卵是动物生命的开始。

2、 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些小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3、 蚕宝宝最爱吃的食物是桑叶,蚕能吐丝结茧,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四次蜕皮,蚕和蝴蝶等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蚕蛹经过10-15天,会变成蚕蛾,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4、 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丝绸和各种丝织品,并远销国外。

5、 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6、 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7、 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天;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8、 影响蚕生命和变化的因素有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

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

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温度计正确的读数方法是平视。

2、测量水温的方法是:①手应拿温度计的上端;②要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并且不能碰到杯壁或杯底;③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④当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水烧开时的温度大约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

3、零下6摄氏度写作:-6℃;九十四摄氏度写作:94℃;100℃读作:一百摄氏度;-20℃读作:零下二十摄氏度。

4、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5、液态水降到0℃时开始凝固成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水和冰的共同点是:无色、无味、透明等。加快冰融化的方法有:把冰放在温度更高的地方;把冰放在阳光下晒;用手捂等。

6、装冰的玻璃杯外壁出现小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杯内的冰形成的。

7、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了水滴的现象叫凝结。

8、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第四单元 磁铁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铁。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一个磁铁摔断了也有两个磁极。

3、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4、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磁悬浮列车就是根据同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造的。

5、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直,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6、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钢针经过磁铁沿一个方向磨擦可以变成磁铁。

7、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8、磁铁的用途和它的性质是相联系的。

9、检验没有标明南北极的磁铁可以采用悬挂法、指南针验测法、磁铁检测等。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试卷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

1. 像樟树这样的植物叫( )植物,它的茎叫( )。

2. 像狗尾巴草这样的植物叫( )植物,它的茎叫( )。

3. 陆地上生长的植物叫( )植物,水中生长的植物叫( )。

4. 叶是由( )和( )两部分结成。

5. 植物的生长一般要经过( )、( )、( )、( )等过程。

二、辩一辩。

1、 带着目的去观察大树,才能发现更多。 ( )

2、 大树和小草的茎都一样坚硬。 ( )

3、 车前草和水花生都是水生植物。 ( )

4、 浮萍不需要土壤也能生长。 ( )

5、 春天是树木落叶的季节。 ( )

6、 新鲜的树叶是黄色的。 ( )

7、 菊花一般在秋天才开花。 ( )

8、 有的树生长时间长,永远都不会枯死。 ( )

三、选择题

1、一些大树看不到它的根,它应该( )根。

A、有 B、没有

2、属于( )

A、 B、

3、不属于陆生植物的是( )。

A、玉米 B C、

4、植物的叶是( )。

A、有生命的 B、无生命的

5、树叶变黄的季节是(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6、陆生植物的生长( )水份。

A、需要 B、不需要

7、变硬的树叶一般是( )。

A、绿色的 B、枯黄的

四、我的研究。(每小题5分,共15分)

1、植物需要哪些条件才能正常生长?

2、植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把你观察的一棵大树的内容记录下来。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蜗牛的背上有一个( ),身体软软的,头上有( )对触角,用( )爬行。

2.一般生活在( )、( )等土壤中,它与蜗牛一样喜欢( )、( )的环境。

3.蚯蚓的身体是由( )、( )、( )三部分组成。

4.金鱼的全身都长有( ),用( )划水,用( )呼吸。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 )1、观察小动物时,要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 )2、在晴天中午的大树下我找到了很多蜗牛。

( )3、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腹部有6只脚。

( )4、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因此我们可以把它放在水中生活。

( )5、蜗牛可以在玻璃上爬行。。

( )6、蚂蚁和蜗牛没有任何相同的地方。

( )7、金鱼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 )8、蜗牛休眠了,我们可以使劲敲打它的外壳使它活动起来。

( )9、蚂蚁喜欢甜食,我们可以用和面包屑把它们引出来。

( )10、蚯蚓的身体没有头、尾的区别。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方框里)

1、( )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①老虎 ② ③

2、( )是世界 上最高的动物。

①老虎 ②长颈鹿 ③非洲象

3、蜗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它的腹部就是它的足。蜗牛的足叫( )。

①腹足 ②软足 ③脚

4、蜗牛的触角有( )对。

①3 ②1 ③2

5、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 ),这种物质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①粘液 ② ③水分

6、池塘、小河中生活着很多小动物,数量最多的是( )。

①鱼类 ②虾类 ③螺蛳

7、蜗牛用( )呼吸。

①鼻子 ②鳃 ③气孔

8、下列食物中,蜗牛最喜欢吃的食物是( )。

①蛋糕 ②菜叶 ③桔子

9、观察完蚂蚁后,我们应该( )。

①把蚂蚁放回家 ②把蚂蚁扔掉 ③把它养起来

10、植物和动物都属于( ),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①生物 ②植物 ③动物

四、看图做题。

1、写出蜗牛各部分的名称。

(附蜗牛的图片)

2、写出蚯蚓各部分的名称。

(附蚯蚓的图片)

五、观察与记录。

1、在寻访小动物的活动中,你观察到了哪些小动物?请记录在上。

发现的地点 观察到的动物

2、在观察金鱼的活动中,我们观察认真观察了金鱼的身体,你能把它画下来吗?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怎样学好三年级科学

一、关注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

1、对教材进行整合。在以前的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科学书上安排的内容太丰富了,我们也很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学生做了一个实验又一个实验,下课了还没探究结束,我和几个科学教师也探讨过,最后的方法是,课后让学生继续研究。但是经过最近的整理反思,反问一下自己,有没有让学生去继续探究呢?结论是没有,哪是一种教学理想,在我们目前的课程下是很难实现的。再反问下自已,哪样的探究是真正的探究吗?不是,哪是假探究,是形式是的探究?如何使探究的过程在科学课上落到实处。

2、实验材料的准备

首先,第一轮教下来,要注意收集好平时制作的一些仪器室没有的自制教具,可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方便。

其次,课前让学生小干部一起准备实验材料应该是个可行的方法,学生提前到实验室,负责将材料搬出来,然后按四人或者两人一组放好,这样发挥了小助手的作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自己也可以省事一些。

二、关注生成

在我们以往“ 陈旧”的课上,也有许多学生在许多时候生成许多很有价值的问题和思考。科学课上的生成和其他课一样,有好有坏,让老师感到头疼,又让老师感到兴奋和刺激。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兴致高涨的讨论或在实验结论取得后,突然有学生抛出一个你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常让老师感到左右为难。这些问题就是学生“生成”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正视生成,处理好生成,不要对学生生成的问题,千篇一律的说好,或不置可否,不加评论,对哪些确实有价值的东西要立即进行研究,在处理中生成在智慧。

三、关注发展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即这些内容既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要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科学课的教学必须准确把握这一理念,关注学生发展,有的放矢。要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地发挥。 多作笔记,千万别走神,课下多背,多看书

三年级下册科学小论文太阳有哪些知识

1、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生活中充满神奇的科学奥秘,人们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并力求找到答案。

2、猜想和事实之间的关系: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

3、酒精灯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1)点燃酒精灯时,不得倾斜灯体引火,要从侧面点燃。(2)物体应放在外焰加热。(3)熄灭时不能用口吹,应用灯帽盖灭。盖灭后再提起灯帽重新盖上,防止下次使用时无法打开。

4、距今大约2.3亿年到6500万年的时候,恐龙大量繁殖,称霸地球的时间长达1.65亿年之久。然而,庞大的恐龙家族却神秘地灭绝了,而且是在它的极盛时期。恐龙生存需要的条件有:充足的食物、适宜的温度、充分的氧气和没有致命伤害的物质。

5、环境突变是恐龙灭绝的直接原因,造成地球环境突变的因素主要包括:彗星撞击地球,火山活动,气温骤变,流行疾病,强辐射等。

6、蜘蛛走在网上不粘脚是因为脚上可能有一种特殊的油。水总是从上向下流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用纸杯能把水烧开是因为纸杯把热量传递给了水。用火烧空纸杯会燃着是因为纸杯里没有水,加热就会达到纸杯燃烧的温度。

7、水结冰后会把杯子撑破是因为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杯子竖直扣入水底,塞在杯中的纸团不会湿是因为杯中有空气,气压压着水不会进入杯中。灰尘和树叶会跟着急速行驶的汽车跑是因为带动了空气的流动,后面和两侧的空气来补充形成了风,吹动了灰尘和树叶。

8、喜马拉雅山是因为地壳板块运动形成的。关于月球的形成原因科学家的猜想有:俘获假说、地月共生、同一尘埃凝成等。

9、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风的特点是看不见流动的。风是在空气有气温差别的条件下形成的,热地方的空气轻,压力小;冷地方的空气重,压力大。风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不花钱的天然环保能源,同时又能给人们带来灾难。春天是个多风的季节。

10、纸风车能帮助我们找到风,制作纸风车的工具和材料有剪刀、纸、大头针、带橡皮的铅笔等。加大风力、减小风叶、调整迎风角度、减小摩擦力可以使纸风车转的更快。

11、风的两个基本观察项目是风向和风力。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向。风的力量叫风力,风的速度越快风力就越大,人们把风力从小到大划分为0级到12级。龙卷风是一种风力极强而范围不大的旋风。气象台一般用风向标测量风的方向,用风力计测量风的大小。12、怎样感受风的力量(和方向)?观察仪器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测量风力和风向。(1)通过皮肤直接感受。(2)通过观察被风吹动的物体来感受。

13、风级歌:一级青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小树随风摆,六级举伞有困难,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二级陆上很少见。

14、人们利用风的方式有哪些?人们利用风推动风车发电、提水、磨面,推动帆船行驶,让降落伞带人缓慢降落,制作玩具风车等。

15、风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台风、龙卷风可以吹倒树木、吹毁房屋、破坏庄稼等,造成巨大损失。

三年级科学二单元知识点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1、 绿色开花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2、 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3、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太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6、 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7、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件。

8、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1、 鸡、青蛙、鱼、乌龟等动物都产卵,卵是动物生命的开始。

2、 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些小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3、 蚕宝宝最爱吃的食物是桑叶,蚕能吐丝结茧,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四次蜕皮,蚕和蝴蝶等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蚕蛹经过10-15天,会变成蚕蛾,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4、 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丝绸和各种丝织品,并远销国外。

5、 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6、 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7、 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天;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8、 影响蚕生命和变化的因素有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

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

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温度计正确的读数方法是平视。

2、测量水温的方法是:①手应拿温度计的上端;②要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并且不能碰到杯壁或杯底;③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④当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水烧开时的温度大约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

3、零下6摄氏度写作:-6℃;九十四摄氏度写作:94℃;100℃读作:一百摄氏度;-20℃读作:零下二十摄氏度。

4、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5、液态水降到0℃时开始凝固成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水和冰的共同点是:无色、无味、透明等。加快冰融化的方法有:把冰放在温度更高的地方;把冰放在阳光下晒;用手捂等。

6、装冰的玻璃杯外壁出现小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杯内的冰形成的。

7、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了水滴的现象叫凝结。

8、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第四单元 磁铁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铁。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一个磁铁摔断了也有两个磁极。

3、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4、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磁悬浮列车就是根据同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造的。

5、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直,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6、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钢针经过磁铁沿一个方向磨擦可以变成磁铁。

7、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8、磁铁的用途和它的性质是相联系的。

9、检验没有标明南北极的磁铁可以采用悬挂法、指南针验测法、磁铁检测等。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试卷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

1. 像樟树这样的植物叫( )植物,它的茎叫( )。

2. 像狗尾巴草这样的植物叫( )植物,它的茎叫( )。

3. 陆地上生长的植物叫( )植物,水中生长的植物叫( )。

4. 叶是由( )和( )两部分结成。

5. 植物的生长一般要经过( )、( )、( )、( )等过程。

二、辩一辩。

1、 带着目的去观察大树,才能发现更多。 ( )

2、 大树和小草的茎都一样坚硬。 ( )

3、 车前草和水花生都是水生植物。 ( )

4、 浮萍不需要土壤也能生长。 ( )

5、 春天是树木落叶的季节。 ( )

6、 新鲜的树叶是黄色的。 ( )

7、 菊花一般在秋天才开花。 ( )

8、 有的树生长时间长,永远都不会枯死。 ( )

三、选择题

1、一些大树看不到它的根,它应该( )根。

A、有 B、没有

2、属于( )

A、 B、

3、不属于陆生植物的是( )。

A、玉米 B C、

4、植物的叶是( )。

A、有生命的 B、无生命的

5、树叶变黄的季节是(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6、陆生植物的生长( )水份。

A、需要 B、不需要

7、变硬的树叶一般是( )。

A、绿色的 B、枯黄的

四、我的研究。(每小题5分,共15分)

1、植物需要哪些条件才能正常生长?

2、植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把你观察的一棵大树的内容记录下来。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蜗牛的背上有一个( ),身体软软的,头上有( )对触角,用( )爬行。

2.一般生活在( )、( )等土壤中,它与蜗牛一样喜欢( )、( )的环境。

3.蚯蚓的身体是由( )、( )、( )三部分组成。

4.金鱼的全身都长有( ),用( )划水,用( )呼吸。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 )1、观察小动物时,要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 )2、在晴天中午的大树下我找到了很多蜗牛。

( )3、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腹部有6只脚。

( )4、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因此我们可以把它放在水中生活。

( )5、蜗牛可以在玻璃上爬行。。

( )6、蚂蚁和蜗牛没有任何相同的地方。

( )7、金鱼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 )8、蜗牛休眠了,我们可以使劲敲打它的外壳使它活动起来。

( )9、蚂蚁喜欢甜食,我们可以用和面包屑把它们引出来。

( )10、蚯蚓的身体没有头、尾的区别。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方框里)

1、( )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①老虎 ② ③

2、( )是世界 上最高的动物。

①老虎 ②长颈鹿 ③非洲象

3、蜗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它的腹部就是它的足。蜗牛的足叫( )。

①腹足 ②软足 ③脚

4、蜗牛的触角有( )对。

①3 ②1 ③2

5、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 ),这种物质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①粘液 ② ③水分

6、池塘、小河中生活着很多小动物,数量最多的是( )。

①鱼类 ②虾类 ③螺蛳

7、蜗牛用( )呼吸。

①鼻子 ②鳃 ③气孔

8、下列食物中,蜗牛最喜欢吃的食物是( )。

①蛋糕 ②菜叶 ③桔子

9、观察完蚂蚁后,我们应该( )。

①把蚂蚁放回家 ②把蚂蚁扔掉 ③把它养起来

10、植物和动物都属于( ),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①生物 ②植物 ③动物

四、看图做题。

1、写出蜗牛各部分的名称。

(附蜗牛的图片)

2、写出蚯蚓各部分的名称。

(附蚯蚓的图片)

五、观察与记录。

1、在寻访小动物的活动中,你观察到了哪些小动物?请记录在上。

发现的地点 观察到的动物

2、在观察金鱼的活动中,我们观察认真观察了金鱼的身体,你能把它画下来吗?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三年级科学二单元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