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小数乘法教案(五年级小数乘法口算)
五年级小数乘法教案(五年级小数乘法口算)

哥哥姐姐们帮个忙谁有五年制小学五年级教案啊

(四)参考教案

课题: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的工具。

2.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将例1主题图制成课件,或用吹塑纸做好四种不同形状的风筝。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在买风筝的活动中引入小数乘整数的学习)

课件显示风筝专卖店的一角,动态、醒目地逐一闪动四种形状各异、价格不同的风筝。也可用吹塑纸剪好四种风筝一一贴在黑板上,同时标上它们的价格。

1.看图叙事导入。

老师用一段能撩拨儿童心弦的话语叙述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休息日,几位小朋友买风筝、放风筝的有趣活动。然后请学生观察画面上的4种风筝,提问:“如果你要买风筝,你准备买哪种形状的?买几个?”在学生争相说出要买哪种风筝、买几个后,教师将4位同学的不同选择用表格的形式写在黑板上(将四种风筝标上序号):

2.引入付款金额的计算。

教师指着上述表格,提问:“买3个风筝(1),要多少钱呢?”请学生当一回售货员,算一算买3个风筝(1)需要的总价。

二、自主计算“3.5元×3 =?”,体现计算策略多样化

1.人人尝试计算。

给足时间,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经验独立算出买3个风筝(1)所需的金额。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中的不同计算思路。

2.交流、分享不同的计算智慧。

在多数学生都完成的情况下,请几位不同解题思路的学生将自己的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学生的计算思路可能有以下几种:

3.重点分析、研讨第④种算法的算理。

面对上述四种不同的解法,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逐一进行分析、评价。在肯定前面三种算法后,着重引导学生分析第④种算法。

师:上述四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的关键一步是什么?

学生分析、对比、讨论后,多数会认为第④种算法比较简单,同时认识到这种算法的关键一步是将小数3�5元换成整数35角,也就是将小数乘整数换成整数乘整数来计算。教师边小结边在黑板上写出如教材所示的乘法竖式:

4.课堂练习。

在上述表中增加一栏“总价”(课件动态显示,或在黑板上临时画出)。请学生算出买其他三个品种的风筝所需的钱数,并填在表中。

三、教学例2(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1.动态呈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出示算式0.72×5=?,提问:“0.72不是钱数,怎样计算?”

教师不作任何提示,给足时间让每一位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尝试列出竖式。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采用说理与分析式同步进行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①先将因数0�72转化为整数。转化的方法是将0�72扩大到它的100倍。

③由于因数0.72扩大到它的100倍。

所以积360应缩小到它的1/100。

2.将积化成最简小数。

请学生观察积3.60,提问:“与3.60相等的小数是多少?”(3.6)告诉学生,算出积以后,可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积中小数末尾的0去掉。

3.小结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对照算式3.5×3、0.72×5,提问:“想一想,在做小数乘整数的乘法时,你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最后又干什么?”在学生依次说出小数乘整数的过程时,帮助学生理出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① 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③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以上小结的方法不要学生记忆,只要理解就行。

四、巩固练习

1.完成例2“做一做”中的第1、2题。第1题完成后,应组织学生讨论: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点?学生讨论后,应引导小结,不同点有二:①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整数乘整数中两个因数都是整数;②小数乘整数的积中,若小数末尾有0,这个0可以去掉,但整数乘整数积中末尾的0是不能去掉的。

2.完成练习一第1~3题。第3题可放在课后进行,应先让学生用较合理的方法估出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然后再来做第3题。

(四)参考教案 课题一: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1题左边一组算式和第2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独立完成:268÷4、224÷4、252÷6、345÷15。完成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224÷4这道题是怎样算的,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见下)。

师:这节课我们就用同学们掌握的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知识。

二、新课

1.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图意。

师:坚持晨练可以锻炼身体,王鹏坚持晨练,按计划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指导学生列出:22.4÷4。

师:这里的除法和前面学的除法比,有什么不同呢?

引导学生说出原来学的是整数除法,现在是用小数除以整数。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板书课题。

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算?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意见在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估计学生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在不改变商的大小的前提下把小数变成整数来算,另一种是直接用小数来计算。

师:在不改变商的大小的前提下怎样把小数变成整数呢?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指名学生回答,估计学生的计算方式有:(1)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再计算,但这样在算到224÷40时要遇到小数除法的问题,所以学生仍然不会做;(2)把22.4千米化成22400米,再计算。教师可以随学生的回答作以下板书。

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师:这样可以算出结果,但是计算时有什么感觉?

生:这样做太麻烦了。

师: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种更简便的算法,这就是直接用小数除以整数。

指导学生列出竖式后,教师用纸盖住被除数小数点后面的4,问学生:这样的计算会吗?

学生算出来(见下图)后,提问:这个余下的2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2个一。

这时把盖住的纸揭去,并且把小数点后面的“4”写在“2”的后面(见上中图),问学生:这个24又表示什么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表示24个十分之一。

师:用24个十分之一除以4,每份应该是多少呢?

生:每份是6个十分之一。

师:怎样在商上面表示6个十分之一呢?

生:在“6”的前面点上小数点。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见上图)。

师:用这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和把22.4千米化成米计算的结果相同吗?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这道题的结果是正确的。

师:观察这个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你发现了什么?

生: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是对齐的。

师:和我们前面准备题中的224÷4比,你发现22.4÷4与224÷4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把两道题的竖式放到一起便于学生比较)

学生讨论后回答:除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做22.4÷4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经过上面的探讨,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引导学生讨论出:①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②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完成“做一做”。

师:你能用这个方法计算25.2÷6,34.5÷15吗?选一道你喜欢的算式计算。

计算后,展示学生作业,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1.算一算,比一比,两道题的计算方法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42÷3= 4.2÷3=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2题,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再说一说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习的什么内容?通过学习你知道些什么?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可以提出来大家探讨。

学生回答(略)。

(四)参 考 教 案 课题一: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48页,练习十第4~8题。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2.在理解含有字母式子的具体意义的基础上,会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请看一看,你们的数学课本是多少钱?如果要买一本数学课本和一本数学课外读物一共要多少钱?

学生可能会问数学课外读物的价钱是多少,或不回答,这时教师指出:既然不知道数学课外读物的价钱,能否用一个字母表示?

现在谁能说出一本数学书和一本数学课外读物一共要多少钱?

再请学生回答:5.35+x表示的是什么?

师:这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也能表示数量,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4第(1)题。

可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中选取题材,如老师比××同学大25岁,××同学的年龄比他爸爸年龄小30岁等。

师:如果我告诉你们,我比陈敏大25岁,请算一算,陈敏同学在1岁、2岁、3岁……到现在11岁时,老师各是多少岁。随着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陈敏的年龄(岁)老师的年龄(岁)

1 1+25=26

2 2+25=27

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接着写下去,其他学生在草稿本上写。

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感到厌烦。

师:求老师岁数的问题提完了吗?(没有)为什么?

学生会说因为陈敏在不断地长大,陈敏的岁数每增加一岁,老师的岁数也增加一岁。

师:正因为我们的问题还没提完,所以还应该在这些算式后面打上省略号。(教师板书省略号)

师:虽然陈敏和老师的岁数都在变化,但是什么没有变?(老师比陈敏大25岁)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能不能用一个简明的式子表示老师的岁数呢?

用字母a表示陈敏的岁数,那么老师的岁数就是a+25(用其他字母表示也可以)。

在陈敏和老师的岁数下面接着板书:a与a+25。

师:从a+25这个式子里,你们知道些什么信息?

学生同桌议论或小组讨论,然后交流汇报:

a+25既表明了老师的岁数,又表明了“老师比陈敏大25岁”这个数量关系,所以,我们只要知道陈敏的岁数a,就能用这个数量关系算出老师的岁数。

师:对,只要知道了陈敏任意一个岁数,就可以求出老师的岁数,我们可以试一试。如果陈敏7岁入学,老师几岁?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当a=7时,a+25=7+25=32

师:当陈敏19岁考入大学,老师几岁?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当a=19时,a+25=19+25=44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它有什么优点?

2.教学例4第(2)题。

出示:在月球上,人能举起物体的质量是地面上的6倍。

读题,引导学生按下面的过程自己推算,并填写下表。

师:这里的x表示什么?你是怎样理解6x的?

师:那么课本插图中的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

学生计算后交流,教师板书:6x=6×15=90(kg)

让学生看课本第47~48页,再说一说第(1)题、第(2)题中的字母分别可以表示哪些数?

师:但是要注意的是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能举起的质量也是有限的,因此a、x表示的数也是有限的。

3.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师:成年男子与女子的标准体重通常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身高用厘米数,体重用千克数。出示:

成年男子的标准体重=身高-105

成年女子的标准体重=身高-110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成年男子或成年女子的标准体重。

教师告诉学生自己的身高,让学生选择一个式子,算出教师的标准体重,再告诉学生教师的实际体重,与计算结果比较,评价教师的实际体重是否符合标准。(教师提示:与标准体重相差2千克之内都属于正常范围)

师:回去后可以根据这两个式子测算一下你爸爸、妈妈的标准体重各是多少。

让学生说说学习体会。

师:从这几个问题可以看出,用字母表示一些不确定的数量,可以很方便地帮助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 练习十第4题。(填写在课本上,独立完成后集体核对)

2. 练习十第5题。(先独立思考,再填写在课本上,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后交流)

3. 练习十第8题。先同桌互相说出三小题中字母或式子所表示的含义,再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略)

(四)参考教案

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8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主题图(有条件的地方可做成多媒体课件出示),让学生找一找图中有哪些学过的图形。

2.观察图中学校门前的两个花坛,说一说这两个花坛都是什么形状的?怎样比较两个花坛的大小?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

3.引入学习内容: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已经会计算了,今天我们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

(1)用多媒体或幻灯出示教材第80页方格图: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一个图形的面积。现在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和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说明要求:一个方格表示1cm2,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把数出的数据填在表格中(见教材第80页表格)。

(2)同桌合作完成。

(3)汇报结果,可用投影展示学生填好的表格。

(4)观察表格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学生讨论,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底与长、高与宽及面积分别相等;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它的底乘高;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长乘宽。

2.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1)引导: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这个方法比较麻烦,也不是处处适用。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有其他计算方法呢?

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

(2)归纳学生意见,提出:通过数方格我们已经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计算呢?需要验证一下。因为我们已经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所以我们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计算呢?请同学们试一试。

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和剪刀进行剪和拼,教师巡视。

请学生演示剪拼的过程及结果。

教师用课件或教具演示剪—平移—拼的过程。(如教材第81页的图示)

(3)我们已经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了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可以出示讨论题:

①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面积变了没有?

②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③能根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小组汇报,教师归纳:

我们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3.教师指出在数学中一般用S表示图形的面积,a表示图形的底,h表示图形的高,请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出来。

三、巩固和应用

1.出示例1。读题并理解题意。

学生试做,交流作法和结果。

2.讨论: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虽然我是教英语的,但是学科之间是相通的,希望能给你启迪,祝你好运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教学重点

能运用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计算下面各题.

二、探究新知.

新课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一)教学例1(没有括号的算式计算方法)【演示课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师提问:回忆一下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遇到有括号的,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师谈话:请同学们打开书136页读一下第一段的文字.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为了简便,几个分数可以一次通分,然后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1.出示例1:计算

2.观察算式:这是一个加减混合运算的等式;

三个分数是异分母的分数,计算时应当从左往右计算;

分母不同,计算时应先通分.

3.学生独立解答.

第一种算法: 第二种算法:

思考: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种简便?

教师强调:三个分数是异分母分数,先一次通分比较简便.

4.总结没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5.反馈练习:

(二)教学例2(有括号的算式的计算方法)【继续演示课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出示例2 计算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算式与例1有什么不同?(有了小括号)

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学生独立解答.

思考:这道题为什么分步通分计算比较好?

3.总结有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4.反馈练习.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四、随堂练习.

1.填空.【继续演示课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____________相同.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______________;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____________,后算______________.

2.计算.

3.计算.

五、布置作业.

1.从 里减去 ,所得的差与 相加,和是多少?

2.从 里减去 与 的和,差是多少?

六、板书设计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范文2020

数学老师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一:积的近似值

教学要求:

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五年级小数乘法口算

(1)3.8 × 6.3 =

(2)9.4 × 9.8 =

(3)7.9 × 1.2 =

(4)3.9 × 9.4 =

(5)5.9 × 5.5 =

(6)1.5 × 9.5 =

(7)0.9 × 1.4 =

(8)9.6 × 1.7 =

(9)3.3 × 8.2 =

(10)3.8 × 0.1 =

(11)4.9 × 7 =

(12)7.6 × 3.6 =

(13)4.8 × 8.6 =

(14)7.5 × 7.2 =

(15)6 × 9.6 =

(16)3.5×5=

(17)2.4×0.3=

(18)1.25×0.8=

(19)7.5×0.2=

(20)4.8×1.6=

五年级小数乘法竖式

问题一: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怎么列竖式 小数乘法竖式

1.2 × 2.3 = 2.76

0.125 × 0.88 = 0.11

1.1 × 8.56 = 9.416

0.45 × 1.26 = 0.567

竖式请见图:

问题二:小数乘法的竖式怎么列 智力落后是一种疾病,它指的是人在胚胎期或出生以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而在临床上以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智力落后泛指智力发育过程中没有达到正常水平。世界各国学者使用不同术语来描述智力落后,如先天性愚蠢、先天痴呆、智力缺陷、智力不足、智力障碍、心理落后、智力发育不全、智能发育不全、精神发育不全、精神幼稚症等。

了解智力落后的概念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智力落后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揭示儿童反常智力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它的实践意义更为重要,它不但可以鉴别儿童智力正常与智力不正常,而且可以确定儿童接受何种教育:智力正常儿童应该接受普通学校的教育,智力落后儿童则应进入专门为他们开办的教育机构里接受教育。

智力落后已成为人类神经系统的常见病。据报道,美国约有600万智力落后的儿童和成人,约占美国总人口的3%。苏联智力落后患病率占1―3%。北美洲每年出生13万有脑缺陷的婴儿。

根据智力落后的轻重可把它分为几个等级。美国早期把智力落后分为愚钝(智商50―69),痴愚(智商25―49)、 *** (智商25以下)三种。美国现行教育对智力落后分为可教育的、可训练的、需监管的三种。在我国通常按智力障碍,把智力落后分为 *** 、痴愚、愚钝三种。

*** 的智力发育障碍最严重, *** 儿童不会说话,不识数,不知躲避危险。 *** 儿童不能独立生活,大多在婴儿期死亡。

痴愚的智力发育障碍较严重,痴愚儿童能学会说话,但说话不清楚,词不达意。这类儿童经过训练,可自己料理一般日常生活,也能学会一些简单的机械操作,在成人的监护下可活到成年。

愚钝的智力发育障碍较轻。这类儿童虽能上学学习,但学习成绩很差,愚钝者能够独立生活和从事简单劳动。

问题三:小数点乘法怎样列竖式 举例说明,如上图所示。

非零数对齐(一般是右端对齐),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最后数出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从右自左点出几位,不够的用0占位。

问题四:小数乘法用列竖式计算怎样列竖式 跟整数乘法列的

问题五:小数点乘法怎么列竖式举一列 楼主你好,应该是这样:例如:12.5×20.2

12.5

×20.2

--------

241.0

望采纳,谢谢!

五年级小数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5篇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哥哥姐姐们帮个忙谁有五年制小学五年级教案啊

(四)参考教案

课题: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的工具。

2.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将例1主题图制成课件,或用吹塑纸做好四种不同形状的风筝。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在买风筝的活动中引入小数乘整数的学习)

课件显示风筝专卖店的一角,动态、醒目地逐一闪动四种形状各异、价格不同的风筝。也可用吹塑纸剪好四种风筝一一贴在黑板上,同时标上它们的价格。

1.看图叙事导入。

老师用一段能撩拨儿童心弦的话语叙述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休息日,几位小朋友买风筝、放风筝的有趣活动。然后请学生观察画面上的4种风筝,提问:“如果你要买风筝,你准备买哪种形状的?买几个?”在学生争相说出要买哪种风筝、买几个后,教师将4位同学的不同选择用表格的形式写在黑板上(将四种风筝标上序号):

2.引入付款金额的计算。

教师指着上述表格,提问:“买3个风筝(1),要多少钱呢?”请学生当一回售货员,算一算买3个风筝(1)需要的总价。

二、自主计算“3.5元×3 =?”,体现计算策略多样化

1.人人尝试计算。

给足时间,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经验独立算出买3个风筝(1)所需的金额。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中的不同计算思路。

2.交流、分享不同的计算智慧。

在多数学生都完成的情况下,请几位不同解题思路的学生将自己的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学生的计算思路可能有以下几种:

3.重点分析、研讨第④种算法的算理。

面对上述四种不同的解法,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逐一进行分析、评价。在肯定前面三种算法后,着重引导学生分析第④种算法。

师:上述四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的关键一步是什么?

学生分析、对比、讨论后,多数会认为第④种算法比较简单,同时认识到这种算法的关键一步是将小数3�5元换成整数35角,也就是将小数乘整数换成整数乘整数来计算。教师边小结边在黑板上写出如教材所示的乘法竖式:

4.课堂练习。

在上述表中增加一栏“总价”(课件动态显示,或在黑板上临时画出)。请学生算出买其他三个品种的风筝所需的钱数,并填在表中。

三、教学例2(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1.动态呈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出示算式0.72×5=?,提问:“0.72不是钱数,怎样计算?”

教师不作任何提示,给足时间让每一位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尝试列出竖式。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采用说理与分析式同步进行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①先将因数0�72转化为整数。转化的方法是将0�72扩大到它的100倍。

③由于因数0.72扩大到它的100倍。

所以积360应缩小到它的1/100。

2.将积化成最简小数。

请学生观察积3.60,提问:“与3.60相等的小数是多少?”(3.6)告诉学生,算出积以后,可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积中小数末尾的0去掉。

3.小结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对照算式3.5×3、0.72×5,提问:“想一想,在做小数乘整数的乘法时,你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最后又干什么?”在学生依次说出小数乘整数的过程时,帮助学生理出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① 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③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以上小结的方法不要学生记忆,只要理解就行。

四、巩固练习

1.完成例2“做一做”中的第1、2题。第1题完成后,应组织学生讨论: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点?学生讨论后,应引导小结,不同点有二:①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整数乘整数中两个因数都是整数;②小数乘整数的积中,若小数末尾有0,这个0可以去掉,但整数乘整数积中末尾的0是不能去掉的。

2.完成练习一第1~3题。第3题可放在课后进行,应先让学生用较合理的方法估出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然后再来做第3题。

(四)参考教案 课题一: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1题左边一组算式和第2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独立完成:268÷4、224÷4、252÷6、345÷15。完成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224÷4这道题是怎样算的,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见下)。

师:这节课我们就用同学们掌握的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知识。

二、新课

1.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图意。

师:坚持晨练可以锻炼身体,王鹏坚持晨练,按计划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指导学生列出:22.4÷4。

师:这里的除法和前面学的除法比,有什么不同呢?

引导学生说出原来学的是整数除法,现在是用小数除以整数。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板书课题。

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算?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意见在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估计学生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在不改变商的大小的前提下把小数变成整数来算,另一种是直接用小数来计算。

师:在不改变商的大小的前提下怎样把小数变成整数呢?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指名学生回答,估计学生的计算方式有:(1)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再计算,但这样在算到224÷40时要遇到小数除法的问题,所以学生仍然不会做;(2)把22.4千米化成22400米,再计算。教师可以随学生的回答作以下板书。

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师:这样可以算出结果,但是计算时有什么感觉?

生:这样做太麻烦了。

师: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种更简便的算法,这就是直接用小数除以整数。

指导学生列出竖式后,教师用纸盖住被除数小数点后面的4,问学生:这样的计算会吗?

学生算出来(见下图)后,提问:这个余下的2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2个一。

这时把盖住的纸揭去,并且把小数点后面的“4”写在“2”的后面(见上中图),问学生:这个24又表示什么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表示24个十分之一。

师:用24个十分之一除以4,每份应该是多少呢?

生:每份是6个十分之一。

师:怎样在商上面表示6个十分之一呢?

生:在“6”的前面点上小数点。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见上图)。

师:用这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和把22.4千米化成米计算的结果相同吗?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这道题的结果是正确的。

师:观察这个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你发现了什么?

生: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是对齐的。

师:和我们前面准备题中的224÷4比,你发现22.4÷4与224÷4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把两道题的竖式放到一起便于学生比较)

学生讨论后回答:除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做22.4÷4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经过上面的探讨,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引导学生讨论出:①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②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完成“做一做”。

师:你能用这个方法计算25.2÷6,34.5÷15吗?选一道你喜欢的算式计算。

计算后,展示学生作业,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1.算一算,比一比,两道题的计算方法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42÷3= 4.2÷3=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2题,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再说一说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习的什么内容?通过学习你知道些什么?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可以提出来大家探讨。

学生回答(略)。

(四)参 考 教 案 课题一: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48页,练习十第4~8题。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2.在理解含有字母式子的具体意义的基础上,会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请看一看,你们的数学课本是多少钱?如果要买一本数学课本和一本数学课外读物一共要多少钱?

学生可能会问数学课外读物的价钱是多少,或不回答,这时教师指出:既然不知道数学课外读物的价钱,能否用一个字母表示?

现在谁能说出一本数学书和一本数学课外读物一共要多少钱?

再请学生回答:5.35+x表示的是什么?

师:这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也能表示数量,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4第(1)题。

可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中选取题材,如老师比××同学大25岁,××同学的年龄比他爸爸年龄小30岁等。

师:如果我告诉你们,我比陈敏大25岁,请算一算,陈敏同学在1岁、2岁、3岁……到现在11岁时,老师各是多少岁。随着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陈敏的年龄(岁)老师的年龄(岁)

1 1+25=26

2 2+25=27

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接着写下去,其他学生在草稿本上写。

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感到厌烦。

师:求老师岁数的问题提完了吗?(没有)为什么?

学生会说因为陈敏在不断地长大,陈敏的岁数每增加一岁,老师的岁数也增加一岁。

师:正因为我们的问题还没提完,所以还应该在这些算式后面打上省略号。(教师板书省略号)

师:虽然陈敏和老师的岁数都在变化,但是什么没有变?(老师比陈敏大25岁)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能不能用一个简明的式子表示老师的岁数呢?

用字母a表示陈敏的岁数,那么老师的岁数就是a+25(用其他字母表示也可以)。

在陈敏和老师的岁数下面接着板书:a与a+25。

师:从a+25这个式子里,你们知道些什么信息?

学生同桌议论或小组讨论,然后交流汇报:

a+25既表明了老师的岁数,又表明了“老师比陈敏大25岁”这个数量关系,所以,我们只要知道陈敏的岁数a,就能用这个数量关系算出老师的岁数。

师:对,只要知道了陈敏任意一个岁数,就可以求出老师的岁数,我们可以试一试。如果陈敏7岁入学,老师几岁?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当a=7时,a+25=7+25=32

师:当陈敏19岁考入大学,老师几岁?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当a=19时,a+25=19+25=44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它有什么优点?

2.教学例4第(2)题。

出示:在月球上,人能举起物体的质量是地面上的6倍。

读题,引导学生按下面的过程自己推算,并填写下表。

师:这里的x表示什么?你是怎样理解6x的?

师:那么课本插图中的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

学生计算后交流,教师板书:6x=6×15=90(kg)

让学生看课本第47~48页,再说一说第(1)题、第(2)题中的字母分别可以表示哪些数?

师:但是要注意的是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能举起的质量也是有限的,因此a、x表示的数也是有限的。

3.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师:成年男子与女子的标准体重通常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身高用厘米数,体重用千克数。出示:

成年男子的标准体重=身高-105

成年女子的标准体重=身高-110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成年男子或成年女子的标准体重。

教师告诉学生自己的身高,让学生选择一个式子,算出教师的标准体重,再告诉学生教师的实际体重,与计算结果比较,评价教师的实际体重是否符合标准。(教师提示:与标准体重相差2千克之内都属于正常范围)

师:回去后可以根据这两个式子测算一下你爸爸、妈妈的标准体重各是多少。

让学生说说学习体会。

师:从这几个问题可以看出,用字母表示一些不确定的数量,可以很方便地帮助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 练习十第4题。(填写在课本上,独立完成后集体核对)

2. 练习十第5题。(先独立思考,再填写在课本上,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后交流)

3. 练习十第8题。先同桌互相说出三小题中字母或式子所表示的含义,再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略)

(四)参考教案

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8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主题图(有条件的地方可做成多媒体课件出示),让学生找一找图中有哪些学过的图形。

2.观察图中学校门前的两个花坛,说一说这两个花坛都是什么形状的?怎样比较两个花坛的大小?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

3.引入学习内容: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已经会计算了,今天我们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

(1)用多媒体或幻灯出示教材第80页方格图: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一个图形的面积。现在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和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说明要求:一个方格表示1cm2,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把数出的数据填在表格中(见教材第80页表格)。

(2)同桌合作完成。

(3)汇报结果,可用投影展示学生填好的表格。

(4)观察表格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学生讨论,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底与长、高与宽及面积分别相等;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它的底乘高;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长乘宽。

2.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1)引导: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这个方法比较麻烦,也不是处处适用。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有其他计算方法呢?

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

(2)归纳学生意见,提出:通过数方格我们已经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计算呢?需要验证一下。因为我们已经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所以我们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计算呢?请同学们试一试。

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和剪刀进行剪和拼,教师巡视。

请学生演示剪拼的过程及结果。

教师用课件或教具演示剪—平移—拼的过程。(如教材第81页的图示)

(3)我们已经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了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可以出示讨论题:

①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面积变了没有?

②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③能根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小组汇报,教师归纳:

我们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3.教师指出在数学中一般用S表示图形的面积,a表示图形的底,h表示图形的高,请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出来。

三、巩固和应用

1.出示例1。读题并理解题意。

学生试做,交流作法和结果。

2.讨论: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虽然我是教英语的,但是学科之间是相通的,希望能给你启迪,祝你好运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教学重点

能运用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计算下面各题.

二、探究新知.

新课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一)教学例1(没有括号的算式计算方法)【演示课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师提问:回忆一下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遇到有括号的,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师谈话:请同学们打开书136页读一下第一段的文字.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为了简便,几个分数可以一次通分,然后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1.出示例1:计算

2.观察算式:这是一个加减混合运算的等式;

三个分数是异分母的分数,计算时应当从左往右计算;

分母不同,计算时应先通分.

3.学生独立解答.

第一种算法: 第二种算法:

思考: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种简便?

教师强调:三个分数是异分母分数,先一次通分比较简便.

4.总结没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5.反馈练习:

(二)教学例2(有括号的算式的计算方法)【继续演示课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出示例2 计算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算式与例1有什么不同?(有了小括号)

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学生独立解答.

思考:这道题为什么分步通分计算比较好?

3.总结有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4.反馈练习.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四、随堂练习.

1.填空.【继续演示课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____________相同.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______________;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____________,后算______________.

2.计算.

3.计算.

五、布置作业.

1.从 里减去 ,所得的差与 相加,和是多少?

2.从 里减去 与 的和,差是多少?

六、板书设计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范文2020

数学老师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一:积的近似值

教学要求:

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五年级小数乘法口算

(1)3.8 × 6.3 =

(2)9.4 × 9.8 =

(3)7.9 × 1.2 =

(4)3.9 × 9.4 =

(5)5.9 × 5.5 =

(6)1.5 × 9.5 =

(7)0.9 × 1.4 =

(8)9.6 × 1.7 =

(9)3.3 × 8.2 =

(10)3.8 × 0.1 =

(11)4.9 × 7 =

(12)7.6 × 3.6 =

(13)4.8 × 8.6 =

(14)7.5 × 7.2 =

(15)6 × 9.6 =

(16)3.5×5=

(17)2.4×0.3=

(18)1.25×0.8=

(19)7.5×0.2=

(20)4.8×1.6=

五年级小数乘法竖式

问题一: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怎么列竖式 小数乘法竖式

1.2 × 2.3 = 2.76

0.125 × 0.88 = 0.11

1.1 × 8.56 = 9.416

0.45 × 1.26 = 0.567

竖式请见图:

问题二:小数乘法的竖式怎么列 智力落后是一种疾病,它指的是人在胚胎期或出生以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而在临床上以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智力落后泛指智力发育过程中没有达到正常水平。世界各国学者使用不同术语来描述智力落后,如先天性愚蠢、先天痴呆、智力缺陷、智力不足、智力障碍、心理落后、智力发育不全、智能发育不全、精神发育不全、精神幼稚症等。

了解智力落后的概念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智力落后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揭示儿童反常智力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它的实践意义更为重要,它不但可以鉴别儿童智力正常与智力不正常,而且可以确定儿童接受何种教育:智力正常儿童应该接受普通学校的教育,智力落后儿童则应进入专门为他们开办的教育机构里接受教育。

智力落后已成为人类神经系统的常见病。据报道,美国约有600万智力落后的儿童和成人,约占美国总人口的3%。苏联智力落后患病率占1―3%。北美洲每年出生13万有脑缺陷的婴儿。

根据智力落后的轻重可把它分为几个等级。美国早期把智力落后分为愚钝(智商50―69),痴愚(智商25―49)、 *** (智商25以下)三种。美国现行教育对智力落后分为可教育的、可训练的、需监管的三种。在我国通常按智力障碍,把智力落后分为 *** 、痴愚、愚钝三种。

*** 的智力发育障碍最严重, *** 儿童不会说话,不识数,不知躲避危险。 *** 儿童不能独立生活,大多在婴儿期死亡。

痴愚的智力发育障碍较严重,痴愚儿童能学会说话,但说话不清楚,词不达意。这类儿童经过训练,可自己料理一般日常生活,也能学会一些简单的机械操作,在成人的监护下可活到成年。

愚钝的智力发育障碍较轻。这类儿童虽能上学学习,但学习成绩很差,愚钝者能够独立生活和从事简单劳动。

问题三:小数点乘法怎样列竖式 举例说明,如上图所示。

非零数对齐(一般是右端对齐),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最后数出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从右自左点出几位,不够的用0占位。

问题四:小数乘法用列竖式计算怎样列竖式 跟整数乘法列的

问题五:小数点乘法怎么列竖式举一列 楼主你好,应该是这样:例如:12.5×20.2

12.5

×20.2

--------

241.0

望采纳,谢谢!

五年级小数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5篇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五年级小数乘法教案(五年级小数乘法口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