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高考一模二模试卷汇编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
ID:85980 2022-05-11 1 10.00元 18页 582.22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8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10.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2021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毕业班二模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密切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不同部位的组成、结构及功能都相同B.肝细胞膜上有胰岛素受体,有利于胰岛素进入细胞C.动物细胞的线粒体膜上不存在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蛋白D.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都有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答案】C【分析】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分子。2、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a.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b.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解析】A、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磷脂分子组成,其中蛋白质并非均匀分布,有些蛋白质还可以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因此,细胞膜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不同,A错误;B、肝细胞膜上有胰岛素受体,胰岛素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引起细胞代谢发生变化,但胰岛素本身不进入细胞,B错误;C、葡萄糖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因此线粒体膜上不存在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蛋白,C正确;D、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可进行有氧呼吸,酵母菌为真核生物,有线粒体,可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故选C。2.很多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使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的实验中,需要先将NaOH与CuSO4混合后加入组织样液,生成紫色络合物B.在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染色之前需要先加入盐酸水解,用蒸馏水缓水流冲洗后再染色C.在检测酵母菌细胞无氧条件下是否产生酒精时,橙色的重铬酸钾需要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变成蓝绿色D.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分裂时,解离液中含有盐酸,因此使染色体着色需要使用酸性染料醋酸洋红或龙胆紫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答案】B【分析】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染色,盐酸的作用是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并且使染色体中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染色,具体过程为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该实验结论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因为细胞核区域由于存在DNA被染成绿色,细胞质区域存在RNA,所以被染成红色。2、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3、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制片的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其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分开来,便于观察;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体着色;压片的目的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分散开,便于观察。【解析】A、在使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的实验中需要先在组织样液中加NaOH创造碱性环境,再加入CuSO4,生成紫色络合物,A错误;B、在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染色之前需要先加入盐酸水解,用蒸馏水缓水流冲洗后再染色,B正确;C、在检测酵母菌细胞无氧条件下是否产生酒精时,橙色的重铬酸钾需要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C错误;D、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分裂时,解离液中含有盐酸,需要经过漂洗,洗去盐酸便于染色,使染色体着色的是碱性染料醋酸洋红或龙胆紫,D错误。故选B。3.下列关于细胞中物质与结构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杂合子的细胞中等位基因的碱基数目可能不同B.染色体和核糖体的组成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C.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D.真核细胞中DNA的合成场所为细胞核,RNA的合成场所为线粒体和叶绿体【答案】A【分析】1、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一对基因,一般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来,表示如A和a。2、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解析】A、等位基因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而基因突变是原有基因中碱基对替换、增添或缺失所致,所以杂合子细胞中等位基因的碱基数目或者排列顺序不同,A正确;B、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B错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不是蛋白质,C错误;D、真核细胞中DNA和RNA的合成场所为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D错误。故选A。4.ATP使细胞能及时而持续地满足各项生命活动对能量的需求。图甲为ATP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B.图甲中水解掉两个磷酸基团形成AMP,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C.图乙中向右表示ATP水解,与细胞内的放能反应相联系D.图乙中反应向左进行时,能量都是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答案】B【分析】1、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中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2、图甲中A代表腺嘌呤,b、c为高能磷酸键;图乙表示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酶1表示ATP水解酶,酶2表示ATP合成酶。【解析】A、图甲中A代表腺嘌呤,b、c为高能磷酸键,A错误;B、若ATP水解掉两个磷酸基团,就形成一磷酸腺苷(AMP),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B正确;C、图乙中向右表示ATP水解过程,吸能反应往往与ATP水解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C错误;D、图乙中反应向左进行时,绿色植物体内的能量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对于动物和人体而言,能量来自呼吸作用,D错误。故选B。5.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某些因素如下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在一定的物质浓度范围内的协助扩散方式B.乙图中P点之后运输速率不变的原因是膜上载体蛋白数量有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丙图表示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自由扩散D.丁图中的Q点由细胞的有氧呼吸提供能量【答案】B【分析】据图分析:A图表示物质浓度与运输速率呈正相关,即影响因素仅为物质浓度,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B表示影响因素为物质浓度和载体蛋白数量,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C表示物质跨膜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D图表示影响因素为能量和载体蛋白,该物质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解析】A、根据分析可知,甲图表示在一定的物质浓度范围内的自由扩散方式,A错误;B、P点达到最大运输速率后影响因素不在是横轴上的因素,其限制因素应是载体蛋白的数量,B正确;C、丙图表示物质运输速率与能量无关,即为不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可表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C错误;D、丁图中的Q点氧气浓度为0,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可由无氧呼吸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B。6.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包扎伤口时选用透气的创可贴,可抑制厌氧微生物的繁殖,利于伤口愈合B.及时给花盆里板结的土壤松土,利于植物根系生长和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C.现代发酵工业中生产青霉素、味精等产品时利用的是微生物的细胞呼吸D.利用麦芽、粮食、酵母菌及发酵罐等,在氧气充足情况下可生产各种酒【答案】D【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解析】A、包扎伤口时选用透气的纱布或创可贴,可防止某些厌氧微生物的繁殖导致伤口感染,有利于伤口的愈合,A正确;B、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空气不足,将影响根系生长,需要及时松土透气,以利于植物根系生长和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B正确;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工业上生产青霉素、味精等产品,是根据微生物细胞呼吸的原理,利用现代发酵技术来实现规模生产,C正确;D、利用麦芽、葡萄、粮食、酵母菌及发酵罐等生产各种酒时,酒是微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在缺氧情况下可生产酒,D错误。故选D。7.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灾害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了农作物产量。下列有关植物缺水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水初期由于气孔开度降低,CO2供应不足B.植物过度缺水会使光反应产生的[H]、ATP减少C.植物过度缺水会影响植物体内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D.植物严重缺水不会直接破坏叶绿体的结构或致叶片变黄【答案】D【分析】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两个过程,其中光反应阶段可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生成,暗反应阶段主要是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解析】A、缺水初期由于气孔开度降低,CO2供应不足,从而降低光合作用效率,A正确;B、水可参与光反应阶段,当水分亏缺严重时,植物细胞会因缺水使光反应产生的[H]、ATP减少,B正确;C、酶条件的发挥需要适宜的条件,严重缺水会影响植物体内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降低光合作用效率,C正确;D、严重缺水会破坏叶绿体的结构,光合色素含量减少,叶片变黄,D错误。故选D。8.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癌变过程中都会发生基因选择性表达B.癌细胞保留了原来细胞的某些特点,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逆转为正常细胞C.细胞坏死是细胞代谢活动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细胞凋亡是自然的生理过程D.衰老的细胞具有呼吸变慢,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变小,水分减少等特征【答案】D【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4、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解析】A、细胞在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畸形的分化)过程中都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B、癌细胞保留了原来细胞的某些特点,癌细胞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如果在一定条件下癌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也有可能转为正常细胞,B正确;C、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与细胞凋亡不同,细胞凋亡是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C正确;D、细胞衰老表现为细胞内呼吸速度变慢,多种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变大,核膜向内折叠,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等特征,D错误。故选D。9.甲为人类性染色体的扫描电镜图,乙为人类性染色体的模式图。结合两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总与性别相关联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总是比X染色体短小C.位于II同源区中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表现均一致D.正常情况下,位于I、III非同源区中的基因,在体细胞中可能有其等位基因【答案】A【分析】分析图乙:Ⅰ是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位于该区段上的显性遗传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特点是:女患者多于男患者,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女性正常,其父亲和儿子一定正常;位于该区段上的隐性遗传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患者的父亲、儿子一定是患者,男性正常,母亲、女儿一定正常。Ⅱ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位于该区段上的基因的遗传,可能在性别之间存在差异。Ⅲ是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该遗传病没有显隐性关系,男患者的后代男性都是患者,表现为限男性遗传。【解析】A、只要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其遗传便与性别相关联,A正确;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有些生物如果蝇,X染色体比Y染色体短小,B错误;C、位于Ⅱ同源区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并不总是一致,如XaXa与XaYA的后代女性为隐性性状,男性为显性性状,C错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D、正常情况下,位于Ⅰ非同源区中的基因,在女性的体细胞中可能有等位基因,而Y染色体只存在男性中,故在Y染色体的Ⅲ非同源区中的基因,在男性体细胞中不可能有其等位基因,D错误。故选A。10.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时将会导致水肿B.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②中C.①中的葡萄糖、无机盐可以通过②进入肌细胞D.淋巴因子、抗体及消化酶均可分布于②并作用于细胞.【答案】C【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淋巴,①②③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析】A、根据分析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血浆蛋白减少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导致组织水肿,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时,渗透压降低,不会导致水肿,A错误;B、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为无氧呼吸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不是发生在②组织液中,B错误;C、①血浆中的葡萄糖、无机盐可以通过②组织液进入肌细胞,C正确;D、抗体、淋巴因子可分布于②组织液中,都可以作用于细胞,消化酶存在于消化道,②组织液中不含有消化酶,D错误。故选C。11.人体神经中枢的分布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间又相互联系和协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脑干有维持生命必要的呼吸中枢B.脑与脊髓是调节机体运动的高级中枢C.大脑皮层言语区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D.下丘脑内有体温调节中枢,参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答案】B【分析】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①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解析】A、脑干内有对维持生命非常重要的呼吸中枢、心跳中枢等,A正确;B、脑是高级中枢,脊髓是调节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内的低级中枢受脑的高级中枢调控,B错误;C、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人类的言语文字与大脑皮层某些特定的区域有关,这些区域称为言语区,是人脑特有的,C正确;D、下丘脑是体温、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既能参与神经调节,又可以通过分泌激素参与体液调节,D正确。故选B。12.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单子叶、双子叶植物的生理作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表示双子叶植物及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B.比较a、c两点的浓度,可以说明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C.植物的顶端优势和茎的背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D.若用生长素杀死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c点对应的浓度最适宜【答案】C【分析】分析曲线图:由图可知,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图中a、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的最适浓度。【解析】A、该图表示双子叶植物及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A正确;B、图中横坐标为生长素浓度,c点浓度大于a点,说明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B正确;C、植物茎的背地性仅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未体现两重性,而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C错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D、c点对应的浓度最适宜单子叶植物生长,对双子叶植物则抑制生长,若用生长素杀死单子叶植物(即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c点对应的浓度最适宜,D正确。故选C。13.研究表明: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RNA病毒。HCV侵入人体肝细胞并完成增殖的过程如图所示。HCV进入肝细胞后,将RNA释放到细胞中并作为模板,在核糖体上合成一个多聚蛋白质,该蛋白质会被相应的蛋白酶切断为不同种类蛋白质并被埋入内质网的膜中,按照既定的排列顺序使内质网膜内凹,并开始复制病毒的RNA。生成的病毒的蛋白质中的一部分与复制出的病毒RNA组合成新病毒。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丙肝病毒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通过胞吐作用释放至细胞外B.病毒RNA的复制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新病毒从核糖体通过囊泡运送至高尔基体,合成并加工至病毒成熟,再通过囊泡运输至细胞膜并释放至细胞外D.HCV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有6种【答案】C【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1、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如消化酶、抗体、部分激素等。2、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解析】A、丙肝病毒进入细胞的这一过程是胞吞,并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细胞外,A正确;B、RNA复制过程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出一条新RNA,再以新合成的RNA为模板合成出一条RNA,就完成了一次对原来病毒RNA的复制。合成出的病毒RNA又可以作为复制和翻译的模板参与病毒的增殖过程,B正确;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新病毒从内质网通过囊泡运输运送至高尔基体,在其中进行病毒表面的加工,使病毒成熟。成熟的病毒再通过囊泡运输至细胞膜,通过胞吐作用释放至细胞外,C错误;D、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彻底水解后产生核糖、磷酸和A、U、G、C四种碱基共6种产物,D正确。故选C。14.如图为多聚核糖体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mRNA,mRNA上的密码子均可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配对B.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多肽(蛋白质)C.图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为从左向右D.②、③、④、⑤表示正在合成的4种氨基酸序列不同的多肽链【答案】B【分析】分析题图:图为翻译过程,其中①为mRNA,②③④⑤为多肽链,⑥为核糖体。据此分析作答。【解析】A、①是mRNA,mRNA上的密码子并不是均可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配对,因为终止密码子不能编码氨基酸,终止密码子不能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配对,A错误;B、多聚核糖体的特点是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多肽(蛋白质),提高了翻译的效率,B正确;C、图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为从右向左,判断依据是多肽链的长短,长的肽链为先合成的,C错误;D、①是mRNA,⑥是核糖体,②、③、④、⑤表示正在合成的4条多肽链,由于模板mRNA相同,所以最终形成的多条肽链氨基酸序列相同,为同种肽链,D错误。故选B。15.人体细胞膜表面及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都有各自的身份标签——作为分子标签来起作用的蛋白质。当带有特殊“标签”的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及时被免疫细胞识别出来并消灭。机体内的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的增殖分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丙细胞膜上均有②,②的名称是抗原识别受体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B.乙能分泌物质①,与①的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结构是核糖体和高尔基体C.当再次接触抗原时,乙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并参与二次免疫D.甲细胞和吞噬细胞属于淋巴细胞,二者参与特异性免疫【答案】A【分析】题图分析:甲为B细胞,乙是浆细胞,丙是记忆B细胞,物质①是抗体,②是“身份标签”,即抗原识别受体。【解析】A、由图示可知,甲、丙细胞上均有②,②的名称是抗原识别受体,A正确;B、①是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B错误;C、乙是浆细胞,丙是记忆B细胞,丙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参与二次免疫,C错误;D、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甲为B细胞,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二者参与特异性免疫,D错误。故选A。16.有最新研究报告称:在人类肿瘤细胞中存在大量环状染色体外DNA(即ecDNA),ecDNA_上有大量癌基因。肿瘤细胞分裂时,ecDNA被随机分配到子细胞中;ecDNA还能够改变相关癌基因的表达模式,促进癌细胞的恶性行为,并且在肿瘤快速进化和抵御威胁(比如化疗、放疗和其他疗法)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DNA和ecDNA上游离磷酸基团的数目都是2个B.肿瘤细胞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不同癌细胞中ecDNA的数目不同,但癌基因的数目相同D.研发能在细胞核内降解ecDNA的药物,是治疗癌症的新思路【答案】D【分析】1、线状的DNA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环状的DNA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2、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中。3、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防止癌症的发生。约80%的癌症与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注意环境保护较为重要。近年来的免疫预防和化学预防均属于一级预防,如乙型肝炎疫苗的大规模接种,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对结直肠腺瘤进行化学预防等。二级预防是指癌症一旦发生,如何在早期阶段发现并予以及时治疗。对高发区和高危人群定期检查,一方面从中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另一方面尽可能发现较早期的恶性肿瘤进行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三级预防是治疗后的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包括各种姑息治疗和对症治疗。对癌痛的治疗,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级止痛方案,基本原则为由非吗啡类药物过渡到吗啡类药物;由小剂量开始,根据止痛效果逐步增加剂量;以口服为主,无效时直肠给药,最后注射给药;定期给药。【解析】A、ecDNA为环状DNA,游离磷酸基团的数目为0,染色体DNA为双链结构,游离磷酸基团的数目为2,A错误;B、肿瘤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故不能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C、癌细胞分裂时,这些ecDNA被随机分配到子细胞中,不同癌细胞中ecDNA的数目不同,癌基因的数目也可能不同,C错误;D、ecDNA改变了与癌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方式,并在肿瘤快速变异和抵御威胁(如化疗、放疗和其他治疗)的能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研发能在细胞核内降解ecDNA的药物,是治疗癌症的新思路,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60分。第17~20题为必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1~2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8分。17.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代谢活动示意图,图中的①~⑤表示代谢的生理过程,A~E表示相关物质,其中B表示[H]。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中④表示的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①、②、③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2)图中A~E表示相关物质,其中E是_____________。(3)要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的途径,可用_____________法进行研究。(4)某同学以该植物新鲜叶片为材料,探究环境条件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请帮助他提出一个探究的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膜(或基粒)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③(2)ATP+NADPH(或ATP+[H])(3)(放射性)同位素标记(4)探究温度(或CO2浓度、O2浓度)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分析】分析图形:图中④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⑤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①②③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其中物质A表示丙酮酸,B表示[H],C表示二氧化碳,D表示ADP和Pi,E表示ATP和[H],F表示水。【解析】(1)据图分析,④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反应,其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膜(或基粒),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①、②、③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③。(2)根据上述分析,E表示的物质是ATP+NADPH(或ATP+[H])。(3)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CO2中的碳,可追踪CO2中碳的转移路径,从而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的途径。(4)影响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有温度、CO2浓度、O2浓度等,因此探究课题可设置为探究温度(或CO2浓度、O2浓度)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但必须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要求识记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从而判断图中数字表示的生理过程以及字母表示的化学物质,再结合题图信息准确答题。18.某同学在运动时,脚突然被钉子扎而产生屈反射,屈反射可以保护肢体不过度受伤害性刺激而造成损伤,其反射弧如图甲所示。图乙则为图甲中神经元(如图甲中的A和B)相互接触部分的放大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问题:(1)图甲中,皮肤感受器在钉子扎了后,经过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将兴奋传入神经中枢,经过中枢的分析处理之后将信息传出,②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2)图乙中的③、⑤、⑦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但三者的功能不同,从组成上分析是由于它们_____________不同。(3)图乙中的④神经递质,它被⑤上的⑥_____________(填文字)识别结合后,通过离子通道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4)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若图乙中的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某种有毒有害物质使分解乙酰胆碱的酶变性失活,则⑤的神经元会_____________。【答案】(1)F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3)受体协助扩散(4)持续兴奋【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图甲表示屈反射,图乙表示图甲中神经元(如图甲中的A和B)相互接触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③表示突触前膜,④表示神经递质,⑤表示突触后膜,⑥表示受体,⑦表示突触小泡。【解析】(1)分析题图甲可知,F所在的神经元是感觉神经元(所在上面含有神经节),皮肤感受器在钉子扎了后,经F将兴奋传入中枢,由于反射的效应是屈肌收缩,伸肌舒张,经过中枢的分析处理之后将信息传出,①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依然保持正电位,②处神经纤维会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兴奋后会恢复)。(2)根据分析可知,图乙中③④⑤⑥⑦分别为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突触后膜、受体和突触小泡。③突触前膜、③突触后膜和⑦突触小泡都属于生物膜系统,不同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组成上分析是由于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3)图中④为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然后作用于突触后模,即神经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⑥受体识别结合后,离子通道开放,离子进入细胞内,通过离子通道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方式。(4)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使分解乙酰胆碱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乙酰胆碱将持续性将兴奋传给突触后膜,因此⑤神经元会持续兴奋。【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的能力。19.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不仅形态有区别,生物组成也各有特点,每种生物都在生态系统的运转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现有一森林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如图表示松毛虫摄入能量的流动方向,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中B表示_____________的能量,若图中松毛虫摄入能量为2.2×109kJ,A中能量为1.6×109kJ,B中能量为1.2×109kJ,杜鹃同化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松毛虫到杜鹃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2)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_____________表示(用图中字母写出表达式)。若将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杜鹃迁走,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如何变化,请在方框内画出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该森林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答案】(1)用于生长、发育、繁殖(储存在体内)15%(2)D+F(3)次生生态系统组分的多少(或者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或者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分析】分析题图:A表示松毛虫的同化量,B表示松毛虫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表示松毛虫的粪便中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D表示贮存在松毛虫遗体、残骸中的能量,E表示杜鹃同化的能量。F表示杜鹃粪便中的能量。【解析】(1)图中B表示松毛虫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若松毛虫摄入能量为2.2×109kJ,A中能量为1.6×109kJ,B中能量为1.2×109kJ,杜鹃同化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松毛虫到杜鹃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4×108÷1.6×109×100%=15%。(2)图中C不属于松毛虫的同化量,而属于上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所以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为D+F;若迁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杜鹃,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条件下,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S型曲线增长。曲线如右图(3)火灾过后的森林保留了原有的土壤条件和种子等繁殖体,属于次生演替;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稳定性。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20.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研究表明,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豌豆素的产生。研究人员对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诱变处理,培育出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品系乙),多次重复实验均获得相同实验结果。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实验一,推知决定产生豌豆素与否的两对基因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品系甲与品系乙杂交产生的无豌豆素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2)分析上述两个实验,纯种野生型豌豆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品系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品系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3)某同学想要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的科学性,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材料,帮助该同学设计实验予以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①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预测实验结果: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验证上述推测科学准确。【答案】(1)遵循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3∶13,是9∶3:3∶1的变式AaBb(2)AAbbAABBaabb(3)①选用实验一的F1(AaBb)与品系乙(aabb)杂交(或测交),统计子代性状及比例②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实验一:品系甲×品系乙→F1无豌豆素→F1自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3∶13;实验二:品系甲×野生型→F1无豌豆素→F1自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实验一中3∶13是9∶3∶3∶1的变形,所以可以推测:品系甲与品系乙存在两对等位基因的差异,已知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豌豆素的产生,所以有豌豆素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解析】(1)实验一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3∶13,是9∶3∶3∶1的变式,说明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F1自交后代有豌豆素∶无豌豆素=3∶13,故F1基因型为AaBb。(2)根据题干中野生型豌豆能产生抵抗真菌侵染的豌豆素,野生型豌豆有豌豆素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其中AAbb为纯种野生型有豌豆素。无豌豆素的植株基因型有A_B_、aabb或aaB_,根据实验一品系甲和品系乙都是纯种无豌豆素,推知二者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和aaBB,因F1自交后代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3∶13,所以品系甲只能是AABB或aabb。又由实验二知,品系甲(AABB或aabb)×野生型纯种(只能是AAbb),F1均为无豌豆素且后代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可判断品系甲基因型为AABB,品系乙基因型为aabb。(3)若要验证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利用测交实验进行验证,即选实验一的F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植株(AaBb)与品系乙(aabb)杂交(测交),统计子代性状及比例。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说明上述推测是正确的。【点睛】本题结合遗传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遗传图解和题中信息准确推断甲和乙的基因型。(二)选考题:共12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1.(1)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细菌学指标的限值:细菌总数为100CFU/mL(说明:CFU为菌落形成单位)。兴趣小组同学通过滤膜法对某小区自供水设备的蓄水池进行细菌总数测定,将10mL的水样进行过滤后,将滤膜放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培养,培养时应将平板倒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2)所用培养基中的牛肉膏除为微生物提供________和_______外,还能提供磷酸盐和________。在培养过程中,不同时间所观察到的平板上菌落特征的差异有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3)上述检测过程在37℃条件下经24h培养后,测得如下结果:平板l平板2平板3细菌总数(CFU/mL)413538据上表结果判断,所取水样测定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防止冷凝水滴落污染培养基(2)碳源氮源维生素菌落大小、形状、隆起程度和颜色等(3)符合饮用水的标准【分析】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面的作用。2、统计菌落数目使用的方法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和活菌计数法,其中活菌计数法即稀释涂布平板法,一般选择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解析】(1)平板倒置后既可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防止冷凝水滴落培养基,造成污染,影响实验结果。(2)所用培养基中的牛肉膏除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外,还能提供磷酸盐和维生素。区分菌落种类的依据是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特征。(3)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以防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种类和数目。表格中3个平板的平均菌落数为(41+35+38)÷3=38个,低于国家标准,因此所取水样符合饮用水标准。【点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本题考查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成分,掌握微生物分离和计数的方法,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22.请回答下列基因工程有关问题:(1)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8个个体,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_____________。(2)基因工程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福音,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基因工程技术中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动子、终止子等。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构建的重组质粒上启动子的本质是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3)将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时,一般首先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目的是____________。【答案】(1)基因库(2)目的基因标记基因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供RNA聚合酶的识别、结合以驱动目的基因的转录(3)使大肠杆菌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解析】(1)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基因库。(2)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成分包括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等,其中启动子的本质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其作用是供RNA聚合酶的识别、结合以驱动目的基因的转录。(3)在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时,需要先用钙离子处理大肠杆菌,使得大肠杆菌处于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然后将重组质粒溶于缓冲液中与该大肠杆菌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完成转化。【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同类资料
更多
2022年新高考一模二模试卷汇编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