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卷 6套汇编(Word版,含答案)
ID:63059 2021-11-15 1 15.88元 74页 1.09 MB
已阅读10 页,剩余64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15.88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卷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它”有氏族公共墓地,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也差别不大,反映了尚未贫富分化的母系氏族公社状况。下列遗址中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A.姜寨聚落遗址B.牛河梁遗址C.陶寺遗址D.二里头遗址2.下图是某位学生整理的西周制度史。据史实判断,①②处应填入的是(  )A.内外服制、小农经济B.内外服制、井田制C.分封制、井田制D.分封制、小农经济3.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完成“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的措施有(  )①接受董仲舒建议,尊崇儒术 ②朝廷设立五经博士 ③实行“推恩令” ④实行科举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C.太后主政皇帝无权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5.魏晋时期寺庙庄园经济迅速发展,庄园里的依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庄园里务农,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还要为佛寺劳作服役,从事各种杂务,不准随意离开。“佛图户”的大量存在导致了(  )A.政府赋役征发受到影响B.生产耕作方式的改进C.农副业产品逐渐商品化D.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6.“或许因为他(太宗李世民)本身带有少数民族血统之故,因此无论胡汉,都能一视同仁。这种作风对有唐一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下列选项中体现唐太宗“这种作风”的是(  )第74页共74页 A.选官不拘一格,用人扬长避短B.选其(突厥)酋长,使入宿卫C.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D.对宗教一体扶植,“示存异方之教”7.下面为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据此能够反映(  )年代农业税(万贯)商税(万贯)农业税∶商税至道三年(997年)2408.11567.360∶40天禧五年(1021年)2641.23874.040∶60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A.商品经济获得快速发展B.纸币成为主要流通货币C.城市商业活动监管加强D.农业生产发展走向衰落8.辽夏金元各政权统治者都创制了本民族文字。如“▲”创制了本民族文字,在科举考中开设“▲”进士科,用“▲”文字答题。“▲”处应填入的民族是(  )A.契丹B.女真C.党项D.蒙古9.明朝后期,几部重要科技著作相继问世。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和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这充分说明(  )A.中国古代科技积淀深厚B.明朝科技已落后于西方C.科技发展依赖国家制度D.理论探讨甚于技术发明10.明朝后期,北方出现了“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的局面。其原因是(  )A.明朝国力强盛,蒙古骑兵不敢进犯B.鞑靼和瓦剌首领先后接受明朝封号C.长城的修缮阻止了蒙古骑兵的南下D.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恢复封贡互市11.洋务派先后创办了19家军工企业。在收复新疆之战中,清军的先进武器特别是大炮,发挥了很大作用。这支中国军队被认为是完全不同于所有以前在中亚的中国军队,它基本上近似一个欧洲强国的军队。材料表明,清政府的这场自救运动(  )第74页共74页 A.实现了中国近代化B.挽救了清政府的统治C.取得了一定的成效D.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12.老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中国的政治民主化之路B.中国军民的反帝斗争C.志士仁人的反封建历程D.清朝晚期近代化趋向13.下文是近代中国某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摘录,该条约(  )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县,将以后所述之上谕颁行布告:一、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即中历上年十二月十三日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A.与英、德、法、俄等八国签订于1900年B.刺激列强瓜分中国野心,掀起了瓜分狂潮C.割地面积和赔款数额都超过了之前的条约D.要求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14.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是在(  )A.戊戌变法期间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军阀时期D.新文化运动期间15.“它是在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下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各种各样的‘主义’传入中国,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国民革命16.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计划和议案,如“基本工业建设计划”(1928年)、“实业建设程序案”(1931年)、“实业四年建设计划”(1933年)、“中国经济建设方案”(1937年)等。这些计划和议案的制定(  )A.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B.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抵御了日本对华的经济侵略D.使中国的经济结构趋向完善17.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一革命道路的开端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B.国民革命军的北伐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D.《论持久战》的发表18.1979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名义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这篇文告没有使用“解放台湾”的旧有提法,而是郑重宣告以和平方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意味着(  )第74页共74页 A.放弃了“武力统一”的政策B.对台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C.“一国两制”得到成功运用D.全面开放了与台湾的联系19.下表是内蒙古对外贸易进出口情况表(单位:万美元),据表中现象可推知(  )年份外贸进出口总值边境贸易进出口总值占外贸的比重198390011101.22%1989433121206427.85%19931202837720364.18%19991607866640141.29%A.沿边地区开放的步伐快于沿海地区内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C.边境地区经济与内陆省份联系增强D.对外开放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企业下放自主权,是解放生产力,建立经济特区,也是解放生产力。但这些都是局部的,某个领域或方面的。只有实行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才是全局性的。这表明当时中国(  )A.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B.发展生产力必须改革经济体制C.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D.两种经济体制的冲突逐渐缓和21.人类历史先后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同农业分离,第二次是手工业与农业分工,第三次是出现了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其中,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主要由于(  )A.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的需求量增加B.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C.社会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D.专门性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22.下列对如图数据的分析,与史实相符的是(  )第74页共74页 古代雅典居民结构比例图A.外邦人同样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B.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数不足雅典居民的一半C.全体自由民可以参加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D.占据人口半数的奴隶可以担任政府公职23.古巴比伦时期,房产买卖开始活跃起来,形成了较完备的房产买卖契约。一般平民阶层是房产买卖的主要人群,而女祭司等富人也积极参与其中。这反映了古巴比伦(  )A.祭司享有特权B.商品经济活跃C.妇女地位提高D.私有制度产生24.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很少能够真正收回土地,因为多层分封的关系,使得封臣封君之间彼此关系错综关联,而且土地零散,如果封君要收回土地则容易形成战争关系。这说明(  )A.国王在法理上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B.王权受到封建领主的挑战必将走向衰落C.中世纪的西欧难以形成中央集权的国家D.王权必须依靠教权才能掌握世俗统治权25.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A.城市自治权B.人身自由权C.特许经营权D.男女平等权26.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来往于中国和墨西哥之间。自1571年航线开通后,仅20年间约有3000吨白银流入中国。这一现象表明太平洋航线的开通(  )A.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B.直接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C.表明当时中国生产力水平出现了飞跃D.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创造条件27.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里卢梭表达的思想是(  )A.反对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B.国家主权掌握在人民手里C.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D.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8.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第74页共74页 A.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29.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该法规定:从1835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这主要是因为(  )A.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日渐消散B.工业资产阶级话语权的提升C.启蒙思想的传播改变决策者思想D.工业革命导致的贫富差距加大30.20世纪30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与以往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较,最显著的特点是(  )A.具有反法西斯侵略的性质B.是在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C.无产阶级成为领导力量D.具有反封建反殖民主义性质31.有学者认为,卡德纳斯改革是部分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促进了墨西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使墨西哥成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拉丁美洲最民主的国家。下列有关卡德纳斯改革措施中,体现民主政治体制建立的是(  )A.打击寡头势力B.推行土地改革C.抵制英国商品D.发展教育32.有学者认为20世纪70年代是“两场大戏之间的过场”。从国际格局演变的角度看,下列对这“两场大戏”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苏联强势与美国强势B.大西洋时代与太平洋时代C.欧洲中心与美苏中心D.冷战对峙与多极化趋势33.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C.实现了无壁垒的自由贸易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34.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秩序的特点是(  )A.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协调B.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C.避免了国家间的矛盾冲突D.实现了真正的自由贸易35.下面是战后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形势表,表中可以反映出亚洲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兴起的国家印度、菲律宾、韩国等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国家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海湾石油富国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第74页共74页 ①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 ②各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③各国走上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④各国不断进行产业更新换代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36.中国古代保留了大量史籍文献,丰富的史料为后世研究提供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材料二 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以官修的正史、实录为基础,同时参考了各种史料。他另外撰成《资治通鉴考异》,说明取舍史料的理由。以下是《考异》的两个事例:关于隋末名将薛仁果的名字,《考异》提到《旧唐书》《新唐书》《柳宗元集》写作“仁杲”,《太宗实录》写作“仁果”。而唐太宗陵墓前有石马六匹,其中一匹的铭文为“白蹄乌,平薛仁果时所乘”。《考异》认为石马铭文“最可据”。关于吐蕃赞普世系,唐代林恩撰写的杂史《补国史》记载,唐文宗时吐蕃彝泰赞普去世,其弟继位。此事《文宗实录》《旧唐书》都没有记载,《考异》参照《补国史》编入。(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史籍的编写体例,并选择其中一部史籍叙述其史学地位。(6分)(2)阅读材料二,指出《资治通鉴》参考的文献史料类型,并举例说明。(4分)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分配土地。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表明:中国共产党高举反封建的战斗旗帜,为在全国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提供了一个基本纲领。同时,它在国民党统治区产生了广泛的政治影响,对随后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发挥了推进作用。——摘编自李佑新、高文学《土地改革对新中国制度建设的历史影响》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解放区和即将解放的地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以改变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做法,第74页共74页 确立了“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改总路线。中央和地方政府派遣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指导土改运动。1952年年底,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外,大陆土改取得了巨大胜利,约3亿农民分得7亿亩地和大量生产资料及其他财产,最终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一项最基本的历史任务。——摘编自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意义。(5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推行土地改革的原因。(5分)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攻势,导致了冷战。美国之所以采取进攻……从政治上来说,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从经济角度而言,美国资本家及其在政府中的代言人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美国需要扩大海外市场以避免美国的经济陷于停滞和难以接受的失业。——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美苏)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挑起冷战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6分)(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60、70年代对两极格局构成挑战的力量中心有哪些?(4分)第74页共74页 答案1.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姜寨聚落遗址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也差别不大,反映了尚未贫富分化的母系氏族公社状况,A项正确;牛河梁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B项排除;陶寺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C项排除;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命名地,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D项排除。2.C 解析依据图片提示,权力的分配主要是指分封制,而经济基础则是井田制,故C项正确。3.A 解析材料中汉武帝完成“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的措施指的是汉武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尊崇儒术;还在朝廷设立五经博士,专门传授儒家经学;通过这些措施促进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所以①②正确,故选A项;实行“推恩令”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所以③错误;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与汉武帝无关,所以④错误,故排除B、C、D三项。4.D 解析图片反映了东汉后期,由于皇帝年幼继位,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成为东汉后期政治腐败黑暗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5.A 解析根据题干“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庄园里务农,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可知,“佛图户”不再向政府缴纳赋税,故A项正确。6.B 解析材料反映了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四个选项中属于民族政策的只有B项,故正确。7.A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宋代农业税的比重下降,商税的比重不断上升,说明商业经济发展繁荣,故选A项;商品经济发展不代表纸币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排除B项;C、D两项由表格数据无法体现,排除。8.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金创建了本民族的文字,并设置了女真进士科,故B项符合题意。9.A 解析据材料“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可知中国古代科技奠基于传统,说明中国古代科技积淀深厚,故选A项;材料主要论述中国传统科技没有涉及中西对比,排除B项;材料中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都是个人不是国家制度,排除C项;材料“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说明著作探讨技术不是理论,排除D项。10.D 解析材料反映了明后期北部边境的和平安定局面,其原因是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恢复封贡互市,故D项正确。第74页共74页 11.C 解析根据材料“在收复新疆之战中,清军的先进武器特别是大炮,发挥了很大作用”“它基本上近似一个欧洲强国的军队”可知,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的军事工业,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在一些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表明洋务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清政府统治,故选C项。12.D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清政府在清末进行的三次重要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这体现了晚清历史发展的近代化趋向,故选D项。13.D 解析根据材料“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可得出该条约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与诸国仇敌之会”,结合所学这与《辛丑条约》有关,它还规定要求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故D项正确。14.B 解析辛亥革命时期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除旧布新,成立当天宣布改用公元纪年,紧接着又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故选B项。15.C 解析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C项正确。16.A 解析材料中提到的计划和议案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表现,是国家经济职能加强的表现,故A项正确。17.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启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故选C项。18.B 解析不用“解放台湾”,宣告以“和平方式”统一,体现了对台政策的转变,故选B项。19.D 解析从1983年到1999年,内蒙古的外贸进出口总值、边境贸易进出口总值及占外贸的比重均有显著的增加,这说明我国对外开放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故选D项。20.B 解析根据“只有实行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才是全局性的”可知,邓小平认为只有实现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才能全面发展生产力,这表明当时中国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改革经济体制,故选B项。21.A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而手工业主要是满足人们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的需要,故选A项。22.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在古代雅典居民组成部分中,自由民所占的人数不足一半,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雅典,能够享受民主政治权利的只有成年男性公民,因此,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数不足雅典居民的一半,故选B项。23.B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古巴比伦时期,“房产买卖开始活跃起来”,其参与人员既有一般的平民阶层,还有女祭司等富人,说明此时期古巴比伦房地产交易比较活跃,这就反映出其商品经济的活跃,故选B项。24.A 解析在封君封臣制度下,由于多层分封的关系,各级领主只对自己的直属上级领主负责,因此国王只是在法理上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故选A项。25.A 解析据材料“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城市市民,城市市民为争取自治权展开与封建主的斗争,故选A项。第74页共74页 26.A 解析材料说明太平洋航线的开通导致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这反映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工商业发达,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又刺激了工商业发展,故选A项。27.B 解析卢梭认为政府是人民个人意志的共同体,行政权的受托人是人民的办事员,必须服从人民的意志,这说明卢梭始终把人民的意志放在首位,认为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故选B项。28.A 解析材料信息说明棉布的市场需求带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即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故A项正确。29.B 解析据材料“从1835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可知,英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减少对壮年男子的福利促使其工作,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的要求,故选B项。30.A 解析20世纪30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不仅仅是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而且具有反法西斯侵略的性质,故选A项。31.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卡德纳斯当选总统后,为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况,保证宪法的施行,打击寡头势力,确立了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故A项正确。32.D 解析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格局是两极格局,并开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故从国际格局演变角度看“两场大戏”指的是冷战对峙与多极化趋势。33.B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经济发展中从未有过的现象,是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的表现,故选B项。34.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秩序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协调,故选A项。35.D 解析亚洲国家经济发展兴起的时间不同,这说明各国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①正确;海湾石油富国发展的显然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②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各国纷纷摆脱了殖民统治,走上了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③正确;材料并未就具体国家进行产业结构分析,无法得出产业更新换代的结论,④错误,故选D项。36.参考答案(1)《史记》:纪传体通史;《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地位:《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2)①史书(正史、杂史、实录)如《太宗实录》《旧唐书》《补国史》;②文集(诗词)如《柳宗元集》;③石刻、碑铭(或金石史料),如唐太宗陵墓前的石马铭文。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纪传体通史,《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信息“以官修的正史、实录为基础”得出:史书(正史、杂史、实录),第74页共74页 如《太宗实录》《旧唐书》《补国史》。由材料信息“《柳宗元集》”得出:文集(诗词),如《柳宗元集》;由材料信息“唐太宗陵墓前有石马六匹”得出:石刻、碑铭(或金石史料),如唐太宗陵墓前的石马铭文。37.参考答案(1)意义:推动了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蓬勃发展;激发了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提升了中国共产党政治影响力;有助于打击国民党反动统治,为新生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起到了推进作用。(2)特点:保存富农经济;政府主导,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行;坚持群众路线。原因:彻底推翻封建地主统治,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奠基;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38.参考答案(1)原因:对共产主义和苏联的仇视;扩大市场,发展本国经济的需要。表现:推行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联邦德国,造成德国分裂。(2)欧共体的成立与发展;日本的崛起;中国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的兴起)。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可知对共产主义和苏联的仇视;据材料一“美国需要扩大海外市场以避免美国的经济陷于停滞和难以接受的失业”,可知扩大市场,发展本国经济的需要。第二小问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推行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联邦德国,造成德国分裂等方面分析回答。第(2)问,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60、70年代欧共体的成立与发展、日本的崛起、中国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等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第74页共74页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卷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据史书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反映了(  )A.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不相干B.因诸侯立家,故诸侯永远是小宗C.分封制和宗法制都以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D.“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2.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指出,①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②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全部遵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③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④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其中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学派是(  )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B.阴阳家法家道家儒家C.儒家墨家法家道家D.儒家法家道家墨家3.秦始皇廿六年诏书的铭文如下:“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该诏书旨在(  )A.确立三公九卿制度B.统一六国C.统一文字D.统一度量衡4.以下科技发明成果,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是(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③《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④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基本成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唐中期出现“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的现象。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这表明当时(  )A.赋税沉重,贫富悬殊较大B.按土地和财产征税C.两税法加剧社会矛盾D.户籍制度日趋完善6.《新唐书》中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大盗”指的是安禄山和朱温B.此后唐朝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C.节度使的大量设立削弱了中央集权D.朝政趋于腐败导致“大盗”出现第74页共74页 7.史载:“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真宗时,张泳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富民十六户主之。”据此并结合所学判断(  )①宋代汇兑之法仿自唐代 ②蜀地交易曾以铁钱为主 ③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④此法普遍用于海外贸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讲话,称“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段话赞誉了(  )A.郑和下西洋增加了明朝的财政收入B.中国明朝时期造船和海航技术的高超C.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D.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社会推动作用巨大9.自秦朝君主专制建立以来,历代帝王为确保专制皇权在统治阶级内部始终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形成了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的皇权政治。下列关于加强君主专制的史实错误的是(  )A.汉武帝设立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B.汉光武帝增强尚书台的作用C.宋太祖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与宰相分权D.明成祖设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负责“批红”10.林则徐在《译编卷·澳门月报》中写道:“前在一千七百三十七年,带来鸦片不过四千余箱,前时鸦片准纳税进口,至一千七百九十六年才禁止。一千八百三十六年又欲如前纳饷进口,奏而未允,其时已多至三万余箱。”英国大肆对华销售鸦片主要是为了(  )A.损害中国人的健康B.加剧清廷的政治腐败C.削弱中国军队战斗力D.扭转贸易逆差11.下图是近代某次重要战役示意图。对此战役叙述正确的是(  )A.战役结束后清军舰队全军覆没B.台湾人民武装抗日斗争的关键战役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12.“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彻底实现了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B.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第74页共74页 C.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D.推行“自强”“求富”的新政13.报刊在近代中国发展历程中起到启迪民智、传播思想的重要作用。近代史上有思想家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的主张,该言论最有可能出现在以下哪份报刊上?(  )A.《时务报》B.《青年杂志》C.《民报》D.《新申报》14.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其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季陶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季陶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也”。此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A.袁世凯实行高压统治B.老农非常惧怕日本人C.辛亥革命在人民群众中影响有限D.老农在调侃戴季陶15.民国初年,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出现许多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其原因包括(  )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建立中华帝国 ④新文化运动提出“妇女解放”“家庭革命”等口号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6.中共二大指出,中国的广大农民有极大的革命积极性,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小资产阶级的大量群众因遭受极大痛苦,会加入到革命的队伍里来;工人阶级将会变成推倒在中国的世界资本帝国主义的革命领袖军。由此可知,中共二大(  )A.强调了农民阶级的领导地位B.认为资产阶级是革命的敌人C.对国情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D.正式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17.中国近代某贫农组织的主要工作是:(1)拥护苏维埃,在苏维埃指导之下参加巩固并发展苏维埃政权的一切斗争。……(3)彻底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团结贫农群众,联合中农,坚决反对富农。由此说明该组织(  )A.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支持中国革命B.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C.力求使农民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D.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18.下列事件中,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徐州会战中,并击败日寇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台儿庄大捷D.百团大战19.毛泽东某电文载:“电悉,歼灭七十四师,付出代价较多,但意义极大,证明……是能够用各个歼击方法打破敌人进攻,取得决定胜利。……现在全国各战场除山东外均已采取攻势,但这一切攻势的意义,均是帮助主要战场山东打破敌人进攻。……刘邓下月出击作用也是如此。”电文中“意义极大”是指(  )A.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B.打退国民党的重点进攻C.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D.基本解放华北全境第74页共74页 20.它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它的颁布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材料中的“它”(  )A.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B.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D.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21.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1954年年底称,中国共产党可能会把会议当作宣传场所,可能会制造出一种共产党和非共产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团结的表象,以及亚洲和非洲的非共产党国家与西方不在一个阵营的表象。与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A.美国阻挠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发挥作用B.西方实现了扭转万隆会议议题的企图C.亚非国家团结起来建立了不结盟运动D.中国借助此会提出“求同存异”方针22.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的历史性突破是达成“九二共识”,其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是(  )A.海峡两岸关系发展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台湾改变现有社会制度D.台湾肃清“台独”势力23.最早的字母文字起源于埃及和西亚文明的交汇点,它共有22个字母,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演化,成为古代西亚、埃及、印度、欧洲地区的字母文字的源头。这种字母文字是(  )A.埃及字母B.腓尼基字母C.拉丁字母D.阿拉伯字母24.依据下图知识卡片中的内容,可以判断该国是(  )A.法兰克王国B.奥斯曼帝国C.古罗马帝国D.俄罗斯帝国25.在古代美洲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玛雅文明曾被誉为“美洲的希腊”。这主要因为玛雅文明(  )A.与希腊文明有相同的内容B.与希腊文明有相似的历史地位C.最早被欧洲希腊人发现D.与希腊文明一样,以商贸见长26.有研究者指出:“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个主轴。世界历史是在这两个主轴的推动下产生发展演变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历史现象和各个重大历史事件,归根结底,都是围绕这两个主轴展开的。”依据这种观点,对下列哪个事件评价最高(  )A.丝绸之路B.新航路开辟C.闭关锁国D.明清资本主义萌芽27.有学者评价,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策略是温故以立新,彰往以察来,是在欧洲自身的思想资源基础上的再创造。这主要是基于文艺复兴(  )第74页共74页 A.旨在阐释欧洲古代文化的精髓B.以弘扬古典文化内在价值为终极目标C.意图复活古代欧洲的价值观念D.借助复兴古典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28.1701年,英国《嗣位法》除了有关王位继承的规定外,还规定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是属于议会;国王所做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枢密院成员签署。这些规定表明(  )A.国王与议会之间形成双向制约B.英国责任内阁制已经形成C.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不断完善D.国王不能再任命政府官员29.西属拉美独立战争给西班牙殖民者以毁灭性的打击。西班牙殖民帝国的瓦解,正是中世纪与近代之交的一个封建堡垒的彻底崩溃。这说明西属拉美独立战争(  )A.奠定了拉美各国的政治格局B.促进了拉美资本主义的发展C.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崩溃D.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30.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成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材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A.开始标志是电的发明和电力应用B.开始于19世纪初C.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D.最早兴起于英国3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曾代表埃及要求英国废除殖民保护制度,允许埃及独立;“他”曾组织“埃及代表团”,希望旁听巴黎和会,将独立要求诉诸国际社会;埃及独立后,他曾任内阁首相、议长等职,被称为“现代埃及之父”。“他”是(  )A.扎格鲁尔B.华夫脱C.克里姆D.塞拉西一世32.《一个参谋的日记》中写道:德军坦克已经抵达亚眠,这就像一场荒唐的噩梦。英国远征军被切断了,我们的通信已经中断,教科书上找不到对付这种灵活战术的方法,负责制定盟军作战计划的法国将军们一筹莫展。由此可见,当时(  )A.武器装备决定了战争结局B.英国海军已经完全丧失了制海权C.网络技术影响了战场态势D.德军闪电战颠覆了传统战术规则3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法国“为大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联邦德国社会保障制度耗资几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其目的是(  )A.消除贫富差距B.美化政府形象C.刺激社会消费D.缓和社会矛盾34.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国国际政治现实主义学派提出了“权力—实力—利益”理论,强调美国外交目标应该是“增强权力、维护权力、炫耀权力”。该理论旨在(  )A.建立美苏均势的两极格局B.强调国家利益是外交出发点C.为即将开始的冷战服务D.为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辩护第74页共74页 35.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他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据此可知(  )A.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两极格局发展需要B.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大国的共同愿望C.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承担大国责任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促进中国话语权持久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秦孝公以商鞅为左庶长,实施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商鞅变法从阶级结构、政治文化、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推动了社会转型。——摘编自何彬《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商鞅变法》材料二 对孝文帝汉化问题,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观点一拓跋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自觉的、坚定的比较彻底地推行汉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他的以封建化为实质的汉化,是一种使少数民族文明化的进步的历史运动观点二孝文帝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缛腐朽,吸收的多是汉文化的糟粕,丢掉的却是拓跋族的勇武质朴的特点和长处,因此是迂腐的汉化——摘编自景有泉《近年来北魏孝文帝改革研究综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经济和社会习俗方面的改革措施,并分析商鞅变法是如何推动社会转型的。(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孝文帝汉化问题的认识。(5分)第74页共74页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历时10天的盛会,完成了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历史使命。通过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社会各方面都能接受和遵守的共同纲领,是创建新中国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成果,确立了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形式……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我国法制建设开端的标志。——摘自李正华、张金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1949—2012)》材料二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简表(部分)时间立法内容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1966年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停止工作198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据陈斯喜《新中国立法60年回顾与展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地位及其对新中国法制建设的意义。(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及体现的原则,指出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的新规定及颁布的意义。(6分)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时跨国公司已能在全世界进行资源配置,第74页共74页 并在全球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摘编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材料二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广泛的反全球化现象呢?可以做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最贫困人口的收入在1960年约占世界总收入的2.3%,而今天则为1.1%。从某种意义上讲,全球化的过程就是资本和公司全球流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过程。全球民族主义者则从反对美国称霸世界、反对美国化的角度来反对全球化……反全球化运动应该明确,它反对的是全球化的弊端而不应该是全球化本身。反全球化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全球化的全盘否定。——摘编自蔡拓《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十多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反全球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指出“反全球化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全球化的全盘否定”的理由。(4分)第74页共74页 答案1.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反映了分封制下严格的等级制度,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故D项正确。2.C 解析材料中的“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是指儒家,“强本节用”是指墨家,“正君臣上下之分”是指法家,“无为,又曰无不为”是指道家,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学派是儒家、墨家、法家、道家,故选C项。3.D 解析材料“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体现的是统一度量衡,D项正确。4.C 解析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故①错误;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是南朝祖冲之,故②正确;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故③正确;两宋时期,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基本成熟,故④错误;故C项符合题意。5.A 解析根据“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可以看出贫富差距较大;根据“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赋税负担沉重,故A项正确。6.A 解析根据“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可得出其体现的是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的现象,朱温与安史之乱无关,A项错误,符合题意。7.A 解析据题干“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可知宋代交子、会子汇兑之法源自唐代的飞钱,故①正确;据题干“真宗时,张泳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交子发行是因为铁钱交易不便,故②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交子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故③正确;交子、会子主要应用于国内贸易,国际贸易使用金银,故④错误;故A项符合题意。8.C 解析郑和下西洋与西方列强殖民扩张最大的区别就是,以和平的方式发展与沿线国家的关系,不依靠“坚船和利炮”,C项正确。9.D 解析明成祖设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负责“票拟”,皇帝“批红”,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三项表述正确。10.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前,英国大肆对华销售鸦片主要是为了扭转贸易逆差,故D项正确。第74页共74页 11.C 解析从图示参加这场海战的军舰名称和“黄海”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殉国,故C项正确。12.B 解析据题意可知,太平天国时期想要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做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故选B项。13.A 解析材料“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体现的是维新变法主张,《时务报》是宣传维新思想的报刊,故A项正确。14.C 解析根据“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季陶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也’”可以看出,即使到了民国三年,国人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仍然有限,故C项符合题意。15.B 解析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障碍,促进思想解放和新习俗、新风尚的形成,故①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社会习俗的变化无关,故②错误;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不利于形成新习俗、新风尚,故③错误;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和新习俗、新风尚的形成,故④正确;故B项符合题意。16.C 解析与中共一大的纲领相比,中共二大纲领中将小资产阶级视为革命力量,实际上认识到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故C项正确。17.A 解析依据材料,该贫农组织拥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支持土地革命,说明该组织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支持中国革命,故A项正确。18.C 解析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故选C项。19.B 解析依据材料关键词“歼灭七十四师”“帮助主要战场山东打破敌人进攻”可得出这与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有关,其意义在于打退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故B项正确。20.A 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与材料中“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相符,故选A项。21.D 解析“中国共产党可能会把会议当作宣传场所,可能会制造出一种共产党和非共产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团结的表象,以及亚洲和非洲的非共产党国家与西方不在一个阵营的表象”表明评论的是新中国参加亚非会议,在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选D项。22.B 解析海峡两岸关系发展是为解决台湾问题作出的努力,并非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故A项错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故B项正确;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错误;肃清“台独”势力不是“九二共识”的内容,故D项错误。第74页共74页 23.B 解析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这里地处埃及和西亚文明的交汇点,商业比较发达。为方便记录,人们发明了有22个字母组成的文字,这22个字母被称为“腓尼基字母”。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伯字母;它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故选B项。24.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在图拉真统治时期,罗马帝国达到全盛时期,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将地中海变成了它的内海,中国的丝绸等通过丝绸之路到达罗马地区,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故选C项。25.B 解析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重要源泉,玛雅文明是美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世界文明史中的地位相似,故选B项。26.B 解析新航路的开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故选B项。27.D 解析文艺复兴是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帜,宣扬资产阶级思想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从材料中“温故以立新,彰往以察来”可知,评价是基于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古典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的特点,故D项正确。28.C 解析题干中国王失去了对法官的任免权、国王的决定必须由枢密院成员签署,体现了王权进一步受到限制,表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不断完善,故选C项。29.C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西属拉美独立战争使得西班牙遭到毁灭性打击,西班牙的瓦解是“中世纪与近代之交的一个封建堡垒的彻底崩溃”,说明拉美地区的独立战争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体系的瓦解和崩溃,故选C项。30.C 解析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属于科学发展的成果,由此而发明出的发电机则说明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故选C项。31.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他”是华夫脱党的创始人扎格鲁尔,故选A项。32.D 解析题干“德军坦克已经抵达亚眠,这就像一场荒唐的噩梦”说明英法两国没有对德国的“闪电战”做好应对性计划,“英国远征军被切断了,我们的通信已经中断”说明德国的突袭给英法两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更为重要的是“教科书上找不到对付这种灵活战术的方法,负责制定盟军作战计划的法国将军们一筹莫展”说明英法两国所计划的常规战术无法有效地应对德国的“闪电战”战术,据此可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闪电战”战术颠覆了传统战术的规则,故选D项。33.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福利制度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其主要目的在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秩序,故选D项。34.D 解析 由材料美国国际政治现实主义学派强调美国外交目标应该是“增强权力、维护权力、炫耀权力”,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该学派的理论是在为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辩护,故D项正确。第74页共74页 35.C 解析习近平在联合国倡议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承担大国责任,故选C项。36.参考答案(1)经济方面: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社会习俗方面:禁止父子及兄弟同居一室;推行一夫一妻的家庭政策。推动社会转型:改革了原有的土地制度,维护并壮大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或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打击并瓦解了旧的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开始建设中央集权制度;改革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认识: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一方面,孝文帝汉化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为隋唐时期国家的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孝文帝汉化改革丢掉了拓跋族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全盘汉化使得鲜卑贵族迅速腐化,严重销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37.参考答案(1)地位:新中国的建国纲领(施政方针),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意义: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我国法制建设开端的标志。(2)性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新规定: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地位,根据材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成果,确立了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形式”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施政方针),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我国法制建设开端的标志”可知,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我国法制建设开端的标志。第(2)问,第一小问性质,根据所学可知,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第二小问原则,根据所学可知,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第三小问新规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第四小问意义,结合所学可知,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38.参考答案(1)原因: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认可;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两极格局的瓦解;各地经济联系加强,世界市场不断扩大。(2)原因: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理由:反全球化反对的是全球化的弊端而非全球化本身。第74页共74页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卷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大汶口发掘133座墓葬中,陪葬猪头的少者一二个,多者三五个,最多达14个。四川大溪文化遗址发掘的74座墓葬中,有的没有随葬品,而有的陪葬品确达58件之多,有座墓中死者还头枕一支大象牙。材料反映的史学信息有(  )①社会产生了贫富分化和不平等现象 ②社会已经有了明显阶级分化 ③部落中已产生了权贵阶层 ④私有制已经产生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2.商王朝实行内外服制度。所谓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其君主接受商王的册封,大体服从商王的权威。所以商朝实际上是(  )A.以商国为中心的方国联盟B.以商政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国家C.不同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D.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国家共同体3.刘秀复兴汉室,其统治时期,经济繁荣政治稳定,被称为“光武中兴”。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强尚书台的作用 ②严禁外戚干政 ③整顿吏治重视儒学 ④通过考试选拔优秀官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关于孝文帝改革说法正确的有(  )①4世纪末,北魏孝文帝开始大力推行改革 ②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 ③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全部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 ④孝文帝改革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这一材料最能说明(  )A.科举制是在隋朝时创立的B.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C.唐朝进士科为世人所推崇D.科举考试成为选官的标准第74页共74页 6.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全国军政大权集中于三省,皇帝颁布政令,需要通过中书省和门下省副署才算合法。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B.相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C.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D.扩大了中书、门下两省的职权7.“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这段话反映的是(  )A.北宋与辽的友好往来B.北宋向契丹送纳贡金C.宋辽之间的贸易往来D.北宋向辽交纳“岁币”8.与汉唐时期相比,明清时期对外关系出现的新特点是(  )①中国开始受到西方侵略势力的骚扰 ②对外政策由开放走向保守 ③海上丝绸之路延伸到非洲 ④外来宗教传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明代中叶以后,由于手工艺和商业繁荣,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长篇白话小说创作盛况空前。下列文学作品不属于“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的有(  )①《水浒传》 ②《西游记》 ③《红楼梦》 ④《三国演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清代诗人黄遵宪曾写道:“水是尧时日夏时,衣冠又是汉官仪。登楼四望真吾土,不见黄龙上大旗。”诗中描述的情形,主要是源于中英《南京条约》规定(  )A.割让香港岛B.赔款2100万银元C.接受协定关税D.开放五口通商11.下图是一幅反映洋务运动的漫画。图中人物所说的这些“洋玩意”的含义是(  )A.西方洋枪队B.外商企业C.西方近代科技D.西方政治制度12.下图是“同盟会的党员证”,下列关于该图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第74页共74页 ①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的檀香山 ②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③说明同盟会有明确的政治纲领 ④该图属于直接史料,对辛亥革命研究有较高的价值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3.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国内社会主要矛盾错综变化的必然结果。以下因素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内部基础的有(  )①中国内部的政治黑暗腐败 ②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④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具有革命坚决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这次行动)由广东出师,按照既定战略计划,先进军湖南、湖北,又开辟江西、福建,后分兵东进浙皖苏三省,十个月的时间里攻占了近半个中国,歼敌数十万人,取得重大胜利。这次行动(  )A.推动了国共两党的首次合作B.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使中国的革命转危为安15.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下列有关武汉的历史,说法错误的是(  )A.1911年武昌首义后出现“中华民国”国号B.北伐期间国民革命军在工农群众的支持下收回了汉口英租界C.1928年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及时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D.1938年武汉会战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6.有首歌这样唱道: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红军主力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  )A.准备北上抗击日寇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转移C.红军实施战略战术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17.有学者认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关键是如何处置蒋介石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蒋介石的个人命运,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首倡者无疑应该是发动事变的当事人。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因素有(  )①张学良、杨虎城的立场 ②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斡旋 ③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④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形成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④第74页共74页 18.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写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五个月……敌人占有的煤矿、电厂、铁路、桥梁、公路、车辆和电讯都遭到破坏。”文中所述的历史事件(  )A.是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B.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C.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企图D.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6日,国民党《中央日报》以大字标题刊出《蒋主席电毛泽东请克日来渝共商国是》的新闻,抢先摆出要“谈判求和平”的姿态,后来,蒋介石又连续发出两封电报,要求毛泽东到重庆“共定大计”,且“已准备飞机迎接”。国民党的这些举动,意在(  )A.顺应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B.表明实现国共和谈的决心C.博取在政治上的有利地位D.营造民主建国的和平氛围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重大事件中,使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民众信任的是(  )A.“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B.土地改革C.剿灭土匪和镇压反革命D.社会主义改造21.从1987年开始,我国将出口商品计划从1000多种减少到100多种,其中指令性计划只占30%左右;并开始尝试运用税收、价格、汇率等经济杠杆和健全进出口许可证、配额、商标等管理手段,来调节对外贸易。这一变化(  )A.说明我国开始摆脱计划经济体制B.顺应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C.表明我国外贸机制发生根本改变D.推动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22.“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科学论断应出自(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七大D.中共十九大23.有学者认为:虽然说这种民主对于古代雅典是一种必然,但对整个世界历史却是偶发性的个案,也没有多么重大的实际推广价值。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雅典民主制具有其独特性B.雅典民主制有其内在弊端C.雅典的文化成果繁荣昌盛D.雅典民主制存在时期短暂24.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这些后来又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重要条件,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B.西方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同根同源C.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D.阿拉伯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第74页共74页 25.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封建主的领地采取庄园制的经营方式。庄园制的本质内容除了主要使用农奴的无偿劳役耕种领主自营地外,就是设有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这说明(  )A.庄园实行的是封君封臣制度B.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C.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D.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26.有学者列出了1600年运入欧洲的部分商品统计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经好望角经地中海胡椒100万—200万磅300万—400万磅丁香、靛蓝、肉豆、药品35万—65万磅70万—100万磅A.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B.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地中海C.商业革命引发交易商品改变D.欧洲与亚洲经贸联系更加紧密27.下图为近代三角贸易示意图,据图可知三角贸易(  )A.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B.是工业革命时期资本积累主要方式C.是欧洲资本输出表现D.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28.以下是近代英国外贸出口总额增长统计:年代1848—18701848—18751848—18721848—18751848—1875地区土耳其和中东亚洲中美和南美印度澳大利亚增长额350→1600700→4100600→2500500→2400150→2000第74页共74页 (万镑)据此可知(  )A.英国掌握世界殖民霸权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C.世界市场产业分工形成D.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29.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是(  )30.随着西方国家不断殖民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于(  )A.18世纪中后期B.18世纪末19世纪初C.19世纪中后期D.19世纪末20世纪初31.近代以来,亚非拉许多地区经济发展较为单一,如印度和埃及主要种植棉花、东南亚出产橡胶和锡、古巴出产蔗糖等。这种现象出现的历史根源是(  )A.新航路的开辟B.三角贸易C.殖民主义政策D.工业革命32.非洲、亚洲等地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一格局的出现(  )A.表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B.促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C.使东方落后于西方格局开始出现D.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33.1948年6月苏联切断了西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美国派出大批飞机向柏林250万居民空运粮食及各种日用品,同时,对苏占区缺乏的钢、电力等实行封锁,该事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美苏两极格局形成B.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C.彻底打破苏联威胁D.北约组织的迅速建立34.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兴起的学生反战运动,其主要针对的是(  )第74页共74页 A.朝鲜战争B.越南战争C.第二次中东战争D.美苏争霸35.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名外宾应邀而来。“一带一路”倡议赢得肯定和支持是因为(  )A.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共同要求B.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C.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D.全球化使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在古代观念上,四夷与诸夏实在有一个分别的标准,这个标准,不是“血统”而是“文化”。所谓“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此即是以文化为华夷分别之明证,这里所谓文化,具体言之,则只是一种“生活习惯与政治方式”。——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材料二 康熙及其继位人以汉族文化的庇护者自居……他们一心表现出自己既是汉族文化的热心信徒,又是藏传佛教的忠诚保卫者……清朝皇帝及贵族采纳汉族文化,帝国向外扩张,国内稳定而且普遍繁荣。——摘编自[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主动学习中原汉族地区“生活习惯与政治方式”的典型史实。(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王朝是怎样表现出对汉族文化的“热心”,又是怎样成为“藏传佛教的忠诚保卫者”?以上举措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5分)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历史不会忘记,100多年前,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当时留日中国学生等为骨干组建中国同盟会,毅然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点燃了振兴中华的希望。第74页共74页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摘编自《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1)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贡献。(6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4分)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千克,白银246000千克。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材料二 1945—1949年,民族独立浪潮在亚洲兴起,90%以上的亚洲地区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1950—1959年,这一浪潮从亚洲向北非延伸……1960—1975年,非洲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主战场,亚洲的独立国家体系进一步扩大。至20世纪末,殖民体系彻底瓦解。——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殖民掠夺的影响。(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5分)第74页共74页 答案1.D 解析大汶口、四川大溪文化遗址发掘的墓葬中,陪葬品不均,有的甚至没有随葬品,说明社会产生了贫富分化和不平等现象,社会已经有了明显阶级分化,部落中已产生了权贵阶层,私有制已经产生,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项。2.A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商王控制的地区与周边方国控制的地区有明显区别,这说明商王并未形成对方国的绝对控制,两者只是契约上的从属关系,商朝是一种相对松散的联盟,故A项正确。3.D 解析刘秀为加强皇权,加强了尚书台的作用,故①正确;刘秀严格控制外戚干政,故②正确;刘秀整顿吏治,惩治贪污腐败,重视儒学,故③正确;刘秀命令举贤良、方正之人到京,由他亲自考试选拔了一批有识之士充实官僚队伍,故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4.D 解析根据所学,孝文帝改革中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故②④正确,D项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革是5世纪,将全部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的说法太绝对,错误。故①③错误,排除A、B、C三项。5.C 解析根据材料“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可知,材料强调了进士科在唐朝地位上升,受到世人的推崇,C项正确。6.B 解析三省六部制下,皇帝颁布政令,通过中书省和门下省副署才算合法,说明相权对皇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制约作用,故选B项。7.D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北宋向辽交纳“岁币”的官方文书,不属于经贸往来,故D项正确。8.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来宗教传入是汉唐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如佛教的传入,④错误,B、C、D三项排除;①②③均是明清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A项正确。第74页共74页 9.B 解析《水浒传》创作于元末明初,不属于“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故①正确;吴承恩的《西游记》创作于明中叶以后,属于“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故②错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属于“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故③错误;《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不属于“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故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10.A 解析“登楼四望真吾土,不见黄龙上大旗”反映的是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的遗憾,故选A项。11.C 解析材料反映洋务运动以引进西方技术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这说明洋务派认识到西方技术的先进,因此“洋玩意”指的是西方的近代科技,包括洋枪、洋炮等,故C项正确。12.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日本东京,而不是檀香山,①错误;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而不是团体,②错误;根据材料“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等信息可知,同盟会有明确的政治纲领,③正确;材料图片是“同盟会的党员证”,是能够证明当时历史真实的直接史料,对辛亥革命研究有较高的价值,④正确;综上所述,③④正确,故D项正确。13.B 解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内部原因有,北洋军阀统治黑暗腐败,①正确;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意识觉醒,②正确;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外在因素,③错误;工人队伍不断壮大,成为五四运动第二阶段的主力,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14.C 解析根据材料“由广东出师,按照既定战略计划,先进军湖南、湖北,又开辟江西、福建,后分兵东进浙皖苏三省”“取得重大胜利”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次行动为北伐战争,且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C项正确。15.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故选C项。16.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开始进行长征,主要目的是保存实力,进行战略转移,因此B项正确。17.B 解析根据材料“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首倡者无疑应该是发动事变的当事人”可知,张学良、杨虎城的立场很重要,且二人主张和平解决,另外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到西安积极斡旋也有利于和平解决,①②正确,故选B项。18.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战役主要是在华北地区,而且以破坏日军煤矿、电厂、铁路、桥梁、公路、车辆和电讯等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对敌后根据地的“囚笼政策”,故B项正确;A项是台儿庄战役的意义,排除;C项是淞沪会战的意义,排除;D项是平型关大捷的意义,排除。19.C 解析根据材料蒋介石“抢先摆出要‘谈判求和平’的姿态”,而且连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从而在全国人民面前显示自己的诚意,以博取在政治上的有利地位,故C项正确。第74页共74页 20.A 解析“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通过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打击不法资本家,稳定了物价,使得人民政府赢得全国民众的信任,故选A项。21.B 解析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国家减少出口商品计划并采用经济手段来管理对外贸易,这适应了以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选B项。22.D 解析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故选D项。23.A 解析根据材料“偶发性的个案,也没有多么重大的实际推广价值”可知,材料旨在说明雅典政治制度的独特性,这是多重原因下诞生的特殊制度,故选A项。24.A 解析根据材料“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可知,阿拉伯人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故选A项。25.C 解析由材料“除了主要使用农奴的无偿劳役耕种领主自营地外,就是设有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可知,中世纪西欧的庄园是社会管理生产活动与精神生活的基本单位,故选C项。26.A 解析从材料所给数据来看,经过以地中海为中心的传统商路的欧洲部分商品数量要比经过新开辟的经过好望角航线的数量要多,这说明当时的传统商路仍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故选A项。27.D 解析欧洲殖民者进行的三角贸易,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给西欧带来了巨额财富,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故选D项。28.C 解析通过题干表格内容可知,在1848年到1875年,即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期,英国对世界各国的外贸出口总额呈现出急剧增加态势,说明英国把世界各地都变成了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据此可知,在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的产业分工基本形成,故选C项。29.D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1876年,贝尔发出世界上第一条电话信息,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故选D项。30.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被西方殖民国家瓜分完毕,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故选D项。31.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亚非拉地区的一些国家成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殖民者依据自身的优势实行掠夺当地自然资源的殖民政策,从而导致殖民地经济发展单一,故选C项。32.A 解析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当时在全球范围内的商品和贸易发展使得当时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劳动分工,而且日本也成为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应该是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当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故A项正确。第74页共74页 33.B 解析材料信息是1948年6月的第一次柏林危机,该事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德国的分裂,故选B项。34.B 解析1961年美国发动了越南战争,一直到1973年结束,在此期间美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没有达到征服越南的目的,长期的战争引起了美国人民的不满,美国学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故B项正确。35.A 解析据材料“‘一带一路’倡议赢得肯定和支持”可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各个国家积极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路,故选A项。36.参考答案(1)典型史实: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举措(迁都洛阳;改汉姓;说汉语;易汉服等);辽朝(契丹)南北面官制度等。(2)对汉族文化的“热心”:编纂《四库全书》。成为“藏传佛教的忠诚保卫者”:册封达赖喇嘛;册封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中央政府册封;派遣驻藏大臣等。历史意义:统一多民族国家更加巩固;民族交融不断加深。37.参考答案(1)指导思想:三民主义。贡献: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促进政治近代化;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经济近代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改变了社会的风俗习惯,促进了思想的近代化。(2)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愚昧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后期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民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38.参考答案(1)从美洲角度:殖民者对美洲的掠夺,加剧了美洲的贫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从欧洲角度:引发了“价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为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进行了资本原始积累。从世界角度: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意义: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形成;使殖民体系走向瓦解;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对比;推动了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成为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有利于第三世界崛起;促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有利于建立新的世界政治秩序;有利于世界民主与和平进程。第74页共74页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卷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据此,该处原始居民可能属于(  )A.良渚文化B.仰韶文化C.大汶口文化D.龙山文化2.《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使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得益于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C.加剧了当时的分裂局势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3.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下列对秦朝短命而亡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②“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 ③“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④“阿房,阿房,亡始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史记》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下列事件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安史之乱D.靖康之变5.下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据此可知(  )朝代东晋隋朝唐朝北宋比例4%2%5%46.1%A.政府官员的素养不断提高B.国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封建王朝统治基础不断扩大D.科举制录取标准逐渐放宽第74页共74页 6.唐代韩愈认为“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的做法,会导致国人全都要沦为夷狄的危险,继而他(  )A.反对佛教的来世说B.推动宗教相互融合C.力主复兴传统儒学D.宣扬经世致用思想7.北宋立国之初,建立了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宋太宗时,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并成为定制。这一演变反映了宋朝(  )A.相权分割,专制皇权加强B.政出多门,中央集权削弱C.官员增多,行政效能提升D.多相设置,皇权遭遇威胁8.嘉靖年间,倭寇侵略我国沿海各地,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积极招募抗倭力量,连续重创倭寇。他们的这些努力(  )A.抗击了欧洲殖民者的入侵B.巩固了清朝的统治秩序C.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D.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9.根据下表信息可以得知,在澎湖地区的管理过程中,明朝政府(  )时间事件事件后续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设置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行省泉州府明初沿袭1384年(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因海禁而废澎湖巡检司1563年,考虑沿海治安等,复设1622年(明熹宗天启二年)荷兰人占领澎湖1624年,明军收复澎湖A.增强了政府领土主权意识B.加强了对台湾诸岛的管辖C.推动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D.抵制了荷兰在亚洲的扩张10.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坐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也。”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协定关税B.领事裁判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通商口岸传教权11.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200多人,但当年仅英国领事处理刑事案件就有500多起,共有600多名英国人涉案。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英国人的法律意识十分淡薄B.领事裁判权使其为所欲为C.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高涨D.上海的社会治安状况混乱12.《马关条约》签订后,为了在3年内向日本交出2亿两赔款和3千万两赎辽费,清政府分3次向俄法银行团、英德银行团,以高额利息贷款3亿两白银。清政府这一举动(  )A.导致人民负担日益加重B.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直接导致小农经济瓦解D.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13.下面为《钦定宪法大纲》的部分内容,其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共同点有(  )第74页共74页 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选举用投票之法一次内阁,不得解散两次国会君上有统治国家之权……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①采用内阁制的组织形式 ②体现了一定的分权思想 ③规定主权在民,人民一律平等 ④承认了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4.“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我们苦弟兄。无产阶级快起来,联合农民去进攻。”上述歌词直接体现的历史现象是(  )A.马克思主义传播B.五四爱国运动C.中国共产党诞生D.第一次国共合作15.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写道: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最根本的依靠是(  )A.工农红军的建立B.军阀混战的客观环境C.土地革命的开展D.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16.1942年朱自清写道:敌机的轰炸是可怕的,也是可恨的;但是也未尝不是可喜的。……这是第一回,每一个中国人都觉得自己有了一个民族,有了一个国家。其意在强调(  )A.侵略战争的残酷B.日本的军事优势C.民族意识的高涨D.舆论宣传的重要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  )A.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B.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C.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D.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18.1947年5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电令刘伯承、邓小平:“面向蒋管区,把战争引向更远的敌后。”随后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南下。此次行动(  )A.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C.基本上消灭国民党的主力D.完成了收复失地的任务19.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人员组成情况表。这表明当时中国(  )类别副总理政务院领导成员政务院下属机构正副职总人数4人21人109人民主人士数2人11人49人(其中15人为正职)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B.民主党派掌握了国家政权C.人民当家作主愿望得以实现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已完善第74页共74页 20.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了“尽快把我国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主要任务。这一提法是基于(  )A.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B.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实现D.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21.它凝聚着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对时代特征的正确把握,对“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么样建设党”这一关系中国共产党、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的深刻思索。材料中的“它”是指(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  )A.等级性B.公平性C.随意性D.民主性23.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为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战争(  )A.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灭亡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D.导致东西方文化被毁坏24.1543年,哥白尼出版的《天体运行论》把西方天文学的宇宙中心从地球移到太阳。这是对古希腊托勒密的学说的一场革命。哥白尼的天文理论是(  )A.日心说B.经典力学C.惯性定律D.地心说25.西方新航路开辟与古代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相比,两者对世界的相同影响是(  )A.改变了原有世界贸易的格局B.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C.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26.帝国主义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遭到非洲人民的强烈反抗。下列事件都(  )A.以失败而告终B.促进了独立思想的传播C.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D.瓦解了本国的封建统治27.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1870年,洛克菲勒开始组建垄断组织——标准石油公司。工厂制和垄断组织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  )A.推动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B.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D.适应了电气化时代的需求第74页共74页 28.对德战争的失败及围城时期的痛苦,无产阶级的失业与小资产阶级的破产群众对资产阶级及其政府的卖国行为的不满,工人对新的社会制度的朦胧向往——这一切便是推动巴黎人民举行革命的原因。这次发生在巴黎的革命(  )A.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B.使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D.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29.1989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92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诞生。这表明(  )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世界形势的总体趋势走向缓和30.“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成为奋斗的目标,它的领导者被人民誉为“人民的良心”和“美洲自由的标志”。这一历史事件是(  )A.越南抗法斗争B.桑地诺抗美游击战争C.克里姆建立共和国D.智利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31.下表为纳粹党党员及议席变化情况统计表。这反映出(  )时间1928年1930年1932年纳粹党党员10.8万35万85万国会议席12107230国会名次921A.德国民族复仇情绪高涨B.国会长期受纳粹党控制C.纳粹党使德国摆脱困境D.德国民主制度日益健全第74页共74页 32.除了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以外,第三世界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成立了一系列国际组织。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非洲统一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等。这说明(  )A.不结盟运动推动了第三世界崛起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C.第三世界开始联合反对美苏控制D.第三世界要求建立国际新秩序33.有人说《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历史上强有力的防止战争的机构。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B.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构C.联合国大会上,每个会员国都拥有一票表决权D.联合国秘书处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34.下表为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间阶层”占劳动人口的比重情况。对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国家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20世纪50年代16.9%(1950年)15.3%(1951年)16%(1950年)18%(1954年)19.3%(1953年)20世纪70年代18.2%(1970年)19.1%(1971年)16.1%(1970年)18.7%(1972年)34%(1975年)A.社会结构的固化导致社会矛盾尖锐B.日本成为战后科技革命中心C.生产关系的调整推动社会结构变化D.美国与西欧出现“滞胀”现象35.从1990年到1996年,西方跨国公司占有拉丁美洲地区57.3%的市场销售额。在俄罗斯,实际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企业,被西方以72亿美元的价格买走。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被殃及的国家和地区资产缩水一半以上,有7000多亿美元流入美国。这说明(  )第74页共74页 A.发达国家是世界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元凶B.金融危机是导致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C.发展中国家应该在全球化竞争中寻找更好机遇D.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明显加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自永嘉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约九十万,占当时户政人口的六分之一,以江苏为最多,山东、安徽、四川、陕南、湖北等次之。……换言之,亦即晋永嘉以来,北方平均八人之中,有一人迁徙至南方。——摘编自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口南渡现象出现的原因,说明人口南渡的历史作用。(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方式,并为这组图片设计一个主题。(5分)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在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中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一次重要谈话中公开肯定了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当时国务院主管农业的副总理万里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这一举动表示的支持,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农村改革势在必行。材料二 201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对2012年中国近300个城市的竞争力状况和理想城市实现程度进行了详细评价。蓝皮书显示,位列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有:香港、深圳、上海、广州、苏州、佛山、天津和澳门等城市。第74页共74页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农村推行的生产组织形式。材料一中协议的落实和邓小平的举动对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何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所述城市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因素。(4分)38.中古西欧是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个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城市特许状最终确认了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市民的人身安全,确认市民在城市中的土地自由使用权和所有权,免除市民各项封建赋税,确定市民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正如科恩所说,在日耳曼人的观念中,服从不是无条件的,毋庸置疑,如果受到国王不公正的对待,每位成员都有权反抗和报复。上帝关心个人的命运和灵魂得救,这样的观念移植到世俗领域,使他们有可能跳出一般尊卑荣辱观念,为维护个人的自由和尊严提供价值论基础。在中世纪,这种观念与罗马法中的个人权利思想元素一拍即合,逐渐融为一体。——摘编自侯建新《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等材料二 具有封土的贵族都有庄园法庭之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的制度。而国王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据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基督教不仅将一种新的信仰体系、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给西方社会,他还将一种新的社团组织、社会秩序和权力结构嵌入罗马国家以及后来的西欧日耳曼社会,从而造成了西欧社会的二元分化:在同一社会共同体内,成长起相互平行的教权与王权。教权与王权是连体的双头鹰,因为其二元分化,产生相互的竞争、摩擦和厮杀;由于其共生于同一共同体,所以便相互依存,相互纠结,相互渗透,难解难分。——据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古西欧个人拥有的“自由”并指出影响其产生的历史因素。(6分)第74页共74页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古西欧社会的特点。(4分)答案1.B 解析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粟是其主要栽培农作物,而西安属于黄河流域,故选B项。2.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3.B 解析①反映了秦朝的思想专制,②反映了秦朝的严苛刑罚,④反映了秦朝的沉重赋役,这些都是导致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故选B项;③反映了秦朝强化军事措施,这不是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排除包含③的A、C、D三项。4.A 解析根据材料“《史记》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结合所学可知,只有文景之治发生在这期间,故A项正确。5.C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注重家世和门第,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确立,门阀制度渐渐解体,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科举制度得到完善和发展,因此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不断增加,故选C项。6.C 解析根据材料“‘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的做法,会导致国人全都要沦为夷狄的危险”可知,此时韩愈反对异质文化凌驾中国文化之上,力主复兴传统儒学,故选C项。7.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宋朝相权不断被分割,专制皇权不断加强,故A项正确。8.D9.A 解析根据明朝为沿海安全复设澎湖巡检司加强管辖,抗击荷兰收复澎湖地区保证领土完整等史实,可知明政府的领土主权意识在增强,故选A项。10.C 解析根据材料“一国所得,诸国安坐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可知,该特权可使列强实现“利益均沾”,结合所学这与片面最惠国待遇有关,故C项正确。11.B 解析英国在中国拥有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中国犯罪,由英国人审理,导致英国人在中国无所顾忌,故B项正确。12.A 解析清政府向外国高息贷款的举动加剧了其财政困难,为解决这一困难,清政府加剧了对人民的剥削,导致人民负担日益加重,故选A项。第74页共74页 13.D 解析根据材料“一次内阁,不得解散两次国会”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规定了实行责任内阁制,故①正确;根据材料“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可知《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规定实行三权分立,故②正确;根据材料“君上有统治国家之权”可知《钦定宪法大纲》维护了君主的权利,这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不同,故③错误;根据材料“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规定了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等一些基本权利,故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14.A 解析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从此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以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故选A项。15.C 解析毛泽东在井冈山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开展土地革命,建立根据地,这是“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的根本原因,C项正确。16.C 解析材料“每一个中国人都觉得自己有了一个民族,有了一个国家”,说明日军侵略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认同感,C项符合题意。17.D 解析据所学可知,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险关头,故D项正确。18.B 解析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与材料中“1947年”“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南下”相符,故选B项。19.A 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人员组成情况表”中,民主人士占到一半比例,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故选A项。20.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把我国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故D项正确。21.B 解析结合所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么样建设党”的问题,故选B项。22.A 解析据材料可知,该法典对有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保护是不一样的,体现了法典的等级性,故选A项。23.A 解析由材料“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可知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故选A项。24.A 解析据材料“把西方天文学的宇宙中心从地球移到太阳”并结合所学可知,哥白尼的天文理论是日心说,故选A项。第74页共74页 25.D 解析新航路开辟与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都在当时促进了不同区域、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故D项正确。26.B 解析三个国家的反抗斗争都促进了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和独立思想的传播,故选B项。27.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工厂制度这一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调整了生产组织形式,垄断组织出现了,据此可知,工厂制和垄断组织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故选C项。28.A 解析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故选A项。29.B 解析本题考查对区域经济集团化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故选B项。30.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的目标是桑地诺在抗美游击战争中提出的,故选B项。31.A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德国纳粹党的人数从1928年的10.8万人到1932年的85万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纳粹党主要宣扬民族主义、纳粹主义、反共产主义、反资本主义,因此在大萧条(经济危机)时期赢得了很多狂热分子的支持,故A项正确。32.D 解析第三世界国家成立的一系列国际组织,目的是联合起来维护自身利益,反对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故D项正确;材料不仅仅提到了不结盟运动,A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反对美苏控制”,排除C项。33.B 解析《联合国宪章》规定,安全理事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世界和平安全的机构,为保障其权威性,特别规定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甚至有权使用武力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故选B项。34.C 解析据图表可以看出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中间阶层比例都在提高,这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带来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引起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故选C项。35.D 解析材料反映了西方发达国家在拉丁美洲地区市场销售额占据优势,而且以低价购买俄罗斯产业,同时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美国获益,而被殃及的国家和地区利益受损,说明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明显加剧,D项正确。36.参考答案(1)原因:北方战乱。作用: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2)方式:和亲、设立机构、战争、册封。第74页共74页 主题: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等。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所述及的人口南渡出现的时间——“自永嘉至刘宋之季”“晋永嘉以来”,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战乱。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及生产经验,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发展;各民族之间通过交流,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第(2)问,第一小问方式,根据材料二中图1“唐蕃会盟碑”可知其方式是和亲;图2“宣政院印”可知是设立机构;图3“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可知是战争;图4“皇帝颁发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可知是册封。第二小问主题,根据材料二中四幅插图的相关内容可知,它们都是清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治理的相关内容,据此我们可以把主题定位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37.参考答案(1)形式:人民公社体制。影响:破除了人们对“包产到户”的错误认识,加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的推广;突破了人民公社旧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2)因素: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便于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有比较好的经济基础;部分城市在改革开放政策中受益较早。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形式,依据材料一“1978年”可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是实行人民公社体制。第二小问影响,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破除人们对“包产到户”的错误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的推广、突破了人民公社旧体制以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等方面回答。第(2)问,依据材料二“香港、深圳、上海、广州、苏州、佛山、天津和澳门等城市”和所学知识,从这些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在改革开放政策中受益较早以及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回答。38.参考答案(1)“自由”:在城市里自由流动;司法自由;财产自由;身份自由;土地自由;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因素:日耳曼人的观念;基督教思想移植到世俗领域;罗马法中个人权利元素。(2)特点:封建领主在其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或拥有司法、行政、赋税权力);基督教会拥有重要地位;教权与王权二元并行;王权较弱。第74页共74页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卷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可以佐证他们生活在(  )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D.铁器时代2.右图所示为1963年出土的何尊,内底铸有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新都洛邑的史实。据《史记》载,周公在营建前进行占卜,反复察看地形,说:“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第74页共74页 ①上述铭文是目前已知的最早汉字 ②体现古代都城选址的“择中”理念 ③这是研究周平王东迁的一手资料 ④反映了当时灿烂的青铜文化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郭希汾在《中国体育史》中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体育最为发达,“尚武之观念,遂深入于人心,忠勇义侠之士,蔚然为一代之光,则政治为之也”。郭希汾认为当时体育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A.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诸侯争霸,战争频繁C.生产力有了极大提高D.诸侯王重视体育娱乐4.右图为今湘西出土的里耶秦简户籍簿残片,上面的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作为史料,它直接说明了(  )A.郡县制已经被推广到了全国B.横征暴敛是秦朝灭亡的主因C.字体为秦代开始使用的楷书D.商鞅变法的政策被长期执行5.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既有南朝的秀美,又有北朝的雄健,这一艺术特色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A.隋唐对外交流频繁B.社会经济高度繁荣C.儒、佛、道“三教合归儒”的趋势D.民族交融的发展6.古代中国综合国力世界领先,主要以农立国。历史上流传着各种指导农业生产的书籍,被誉为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是(  )A.《农政全书》B.《齐民要术》C.《农书》D.《四民月令》7.隋唐时期,在首都长安之外,隋炀帝和唐高宗都经营作为南北交通枢纽的洛阳为东都。这一现象反映了(  )A.权力平衡的需要B.边患局势的变化C.经济重心的转移D.城市人口的增加8.论及宋朝政治制度,钱穆认为,宋代制度,一面是相权衰落,另一面则是中央集权。下列选项中体现相权衰落的是(  )第74页共74页 A.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长官B.设枢密院专掌全国的军政C.设诸路转运司分管地方财政D.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9.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名称有些听起来不像常设,其名称往往带有动词。比如刺史,“刺”即刺探,其本意为临时派出,后演变为州牧;比如行省长官“行中书省事”,意指临时行使中央特派之事,后变成固定的地方官;比如巡抚,意指代皇帝巡行地方,后巡行变为常设。这表明(  )A.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具有随意性B.临时委派的做法杜绝了地方割据的出现C.监察是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主要职责D.王朝政府注重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10.《西台漫记》记载:我吴市民,罔籍田业(不从事农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  )A.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废除B.工商业市镇的兴起C.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D.出现自由雇佣劳动11.在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前仆后继,可歌可泣。以下历史人物属于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的爱国官兵的是(  )①左宗棠 ②邓世昌 ③冯子材 ④林永升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12.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这说明中国丧失了(  )A.领土主权B.贸易主权C.司法主权D.关税主权13.下面是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主要得益于(  )时期新增注册公司数量(个)新增投资总额(元)1914年8月前146411482051914年8月—1920年272117434500A.北洋政府对发展实业的重视B.辛亥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第74页共74页 14.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决无退避者……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据此可知,当时(  )A.救亡图存运动开始成为时代主题B.马克思主义成为革命指导思想C.晚清政府外交失败激发群众觉悟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15.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下列项中体现长征精神的是(  )①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 ②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 ③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④患难与共、艰苦奋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6.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约20余万人,进行大小战斗1800多次,毙伤日、伪军2万多人,破坏铁路474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以下对该战役理解错误的是(  )A.发生于抗战的战略反攻阶段B.主要发生在河北、山西等所属地区C.打破了日军的“囚笼”D.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主战场17.下表是1949年1月上海主要民营毛纺厂开工率。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项目厂名开工率项目厂名开工率精纺京华26.1%毛织润丰26.6%新大28.1%正大16.3%晋丰17.9%新华51.8%恒孚8.3%新新37.4%粗纺振兴66%华一1.1%振丰42.9%宏祥57%汇通45%①国民政府发动内战给民族工业造成冲击 ②日本的经济侵略使中国毛纺业陷入困境 ③民营毛纺工业出现严重的生产困难局面 ④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给民族工业重大打击第74页共74页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①③④18.下表为1920—1922年《新青年》部分栏目简介。据此可知,《新青年》(  )栏目活动俄罗斯研究专栏发表了许多真实介绍苏俄革命基本经验和建设情况的文章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大量刊载介绍马克思、列宁的著作和登载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出版的广告社会主义讨论专栏批判胡适派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捍卫和传播马克思主义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B.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阵地C.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D.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的大旗19.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变革”主要体现在(  )A.彻底结束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剥削中国人民的历史B.将广大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C.建立起独立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D.初步建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经济制度20.1949年10月,新中国先后与苏联等九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我国在外交上实行的方针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求同存异”21.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辛探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果有(  )①抗美援朝的胜利 ②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中国主要矛盾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国成功完成两弹一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2.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  )A.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B.国企改革全面展开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第74页共74页 23.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建立。2018年,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2020年是海南自贸区实现既定目标和使命的一年。中央政府的优惠政策,为海南成为自由港和单独海关管辖区铺平道路。这表明(  )A.地理位置决定地区职能B.经济实力推动地区转型C.国家战略引领地区发展D.“一国两制”打造示范地区24.下列四张图片是世界古代不同区域文明的代表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力水平差异造就了不同的文明成就B.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C.受交通条件限制古代文明间缺乏交流性D.四张图片均是中央集权的体现25.下图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成果。其反映的是西欧(  )A.王权演变历程B.奴隶主权力变化过程C.神权演变历程D.城市自治权变化过程26.阿梅斯托在他的著作中总结:“1492年那一年,不只基督教国度改头换面,整个世界也脱胎换骨。……把过去分立的文明结合在一起,使名副其实的全球历史——真正的‘世界体系’——成为可能。”下列对“那一年”论述正确的是(  )A.西班牙人最早到达了印度B.将大西洋由屏障转变成了通道C.葡萄牙人完成了环球航行D.世界各地的交通已经畅通无阻27.当拿破仑问拉普拉斯,为什么在他的关于天体力学的文本中没有提及上帝时,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回答道:“陛下,我不需要那个假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理性主义使科学不再屈从于宗教B.人文主义者对宗教抱和解的态度C.科学家们已经不相信上帝的存在D.宗教改革运动在当时并没有成功28.下图是1740—1852年英国生铁产量(吨)示意图,该图表明英国(  )第74页共74页 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B.生铁产量增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C.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D.生铁的海外市场需求不断增加29.1688年之前,英国90%以上的商品出口到了欧洲大陆。大约100年后,英国对欧洲出口虽有所增加,但这一比重却下降到3%左右,而对美洲的出口所占比重则增长到58%左右。这一状况(  )A.得益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反映了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D.说明了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30.《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指出:“(协会)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这表明第一国际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工人运动走向高潮B.组建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C.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D.增强工人阶级的国际意识31.“1900年起,德国统治精英内部一直有计划地占领法国、比利时、俄罗斯的领土,并且在非洲和海外挑战英国的殖民统治……面对国内社会民主党势力日益强大,可能赢得议会选举把帝国推向民主和共和,萨拉热窝暗杀正好点燃了巴尔干的火药桶,为德国宣战找到了借口。”这反映了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由于(  )A.要求重新瓜分世界B.国内民主势力强大C.法西斯势力的上台D.英德商业竞争激烈32.“用自我牺牲去感化敌人,用自己的无私去威慑比自己更强的对手,用自己的爱去召唤敌人心中的爱,如果爱回到敌人的心灵,哪怕仅有一丝,敌人顷刻软化、变敌为友,暴力就会这样被战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发起的运动是(  )A.华夫脱运动B.不结盟运动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D.世界和平运动33.“协助成员国建立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有适当保证的条件下……临时提供普通资金,使其有信心利用此机会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调,而不采取危害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以上材料(  )A.反映了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目的B.揭示了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宗旨C.指出了关贸总协定签订的必要性D.说明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任务34.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这说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非洲国家独立后经济持续发展C.非洲全面实现了现代化D.列强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第74页共74页 35.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新的社会流动,内容大致包括含义相左的“向上”和“向下”两个方面内容,从职业分层角度看,社会流动出现明显的向上流动的趋向。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明显加速B.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连为一体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弊端显现D.新科技革命助推社会结构的调整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广泛讨论,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各学派都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材料二 先秦之时,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摘编自《中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的经济主张的不同。(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经济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6分)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造成多方面的灾难,列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各国纷纷在华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蚕食中国边疆领土,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使我国从长夜迷梦中觉醒,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一些爱国的中国人寻求民族的出路。梁启超后来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第74页共74页 材料二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中国各民族各阶级共同进行的战争,这在那时是一种普遍的看法,许多报刊书籍大量宣传这种看法,例如当时广泛发行的《救亡手册》就这样说:在民族危机高于一切,亡国奴的威胁要降临到每个中国人的头上时,不仅是广大的工农大众,就连资产阶级甚至封建军阀也发生了他们的存亡问题,而逐渐改变他们犹疑畏缩的态度,走到救亡阵线中来。这个“战争”最大限度地动员和集中了全中国的抗战力量,这个事实是中国胜利、日本失败的根本原因。——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我国从长夜迷梦中觉醒”这一论断加以说明。(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抗日战争胜利有何意义?(6分)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全面实施后,农村富裕农民日益增多,到1927年大约有100万户。联共(布)领导人看待这一现象意见不一,担心市场发展会导致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增长。同时还要利用工农产品价格上的剪刀差来加速工业建设资金的积累。1928年初,国家收购上来的粮食只有513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89万吨。斯大林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过程。集体化运动中,苏联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行政命令体制,把农民束缚在农庄里,使农民失去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材料二 从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着手改革苏联的农村经济关系,主要是在推行集体承包的同时,广泛实行家庭承包和个人承包的形式,允许农民终身占有和继承土地,鼓励农户独立经营。但由于苏联的农村人口只占1/4左右,且多是无法到城市谋生的老弱妇孺,没人愿意承包,因为他们无钱投资购买机器,靠人力有宅旁园地就够了。戈尔巴乔夫农业改革收效甚微,农业发展的低迷状态未能得到实质性改善,农民大失所望,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加速了苏联的解体。——摘编自邓倩《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农业改革研究》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推进农业集体化的背景。(5分)第74页共74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联农业政策调整失败的教训。(5分)答案1.B 解析根据题中提供的石斧、骨耒图片可看出这些生产工具有明显的磨制痕迹,且结合题干中的时间“距今六七千年”,可知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可以佐证他们生活在新石器时代,故选B项。2.C 解析材料“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体现的是古代都城选址的“择中”理念,②符合题意;何尊制作十分精美,反映的是当时灿烂的青铜文化,④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①错误,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周平王东迁,③错误,B、D两项排除。3.B 解析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体育最为发达”“尚武之观念,遂深入于人心,忠勇义侠之士,蔚然为一代之光,则政治为之也”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国都力图通过兼并战争脱颖而出,因此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是导致尚武观念深入人心的主要原因,B项正确。4.D 解析材料“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体现了秦朝征发赋役的情况,这能够直接说明商鞅变法的政策被长期执行,故D项正确。5.D 解析南朝的秀美代表着汉族的审美倾向,北朝的雄健代表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两种艺术风格的融合是民族交融在艺术上的反映,故D项正确。6.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故选B项。7.C 解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得到了开发,其经济逐渐得到了发展,而洛阳作为沟通南北方的交通枢纽,隋炀帝和唐高宗都经营其为东都,故选C项。8.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设枢密院专掌全国的军政,分散了相权,从而加强了皇权,故B项正确。9.D 解析题干中的刺史、行省长官、巡抚都是中央派出前往地方进行管理、代表中央管理地方行政事务的官员,体现出中央和地方配合行政,有利于调动中央与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故选D项。第74页共74页 10.D 解析由材料信息“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餮计”可知,明朝中后期出现自由雇佣劳动,即资本主义萌芽,故D项正确。11.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世昌和林永升均是甲午海战中的英雄,②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左宗棠的主要成就是收复新疆,①不符合题意,A、D两项排除;冯子材是中法战争中的民族英雄,③不符合题意,C项排除。12.C 解析《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其中规定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外事官去裁决,使中国的司法主权受到严重的破坏,C项正确。13.D 解析根据“1914年8月—192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阶段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选D项。14.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这是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时发表的宣言,其中“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反映了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D项正确。15.D 解析结合所学,长征过程中体现出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等精神,故D项正确。16.A 解析依据材料关键词“八路军”“破坏铁路”等信息可得出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属于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而不是战略反攻阶段,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17.D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当时的开工率非常低,结合所学,这与内战、工厂的生产困难局面及恶性通货膨胀政策有关,①③④正确,当时抗日战争已经结束,②错误,故D项正确。18.B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20—1922年《新青年》大量刊载介绍马克思等人的著作,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说明《新青年》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阵地,故选B项。19.D 解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三大改造,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故选D项。20.A 解析材料“1949年10月,新中国先后与苏联等九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体现了新中国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的方针,故A项正确。21.D 解析1953年抗美援朝取得胜利,处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时期,故①正确;1956年中共八大顺利召开,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主要的矛盾,处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时期,故②正确;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时期,故③正确;1960年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些成就均处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时期,故④正确;故D项符合题意。第74页共74页 22.A 解析材料“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说明企业自负盈亏,表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和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故选A项。23.C 解析根据材料“中央政府的优惠政策,为海南成为自由港和单独海关管辖区铺平道路”可知国家战略引领海南地区发展,故选C项。24.B 解析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古巴比伦的法典、古埃及的建筑、古印度的制度、古中国的文字,这四个方面也是农耕文明时代任何文明不可或缺的四个发展方向,说明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故选B项。25.A 解析在8世纪至13世纪,西欧社会教权势力强大,而王权势力弱小;13世纪至17、18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西欧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王权势力有所上升;17、18世纪后,伴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陆续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世俗王权再次走向了低谷,故选A项。26.B 解析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由大西洋向西航行,发现美洲大陆,将大西洋变成了通道,故B项正确。27.A 解析拿破仑时期处在启蒙运动时期,拉普拉斯之所以认为天体力学和上帝无关,原因就在于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使得科学不再屈从于宗教,故选A项。28.A 解析1788年之后英国生铁产量呈现上升趋势,说明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而1788年至1852年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就是蒸汽机的使用,故选A项。29.C 解析18世纪后期,英国对美洲输出商品增加,带来丰厚利润,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资金保证,故选C项。30.D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要让第一国际“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即增强工人阶级的国际意识,故选D项。31.A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德国统治精英们从1900年开始,就一直“有计划地占领法国、比利时、俄罗斯的领土”,并且还在非洲和海外对英国进行挑战,据此可知,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目的在于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以抢占更多的海外殖民地,故选A项。32.C 解析根据题干中“用自我牺牲去感化敌人”“用自己的爱去召唤敌人心中的爱”可知这种思想是非暴力的思想,借助“爱”的力量来“变敌为友”,进而达到战胜敌人的暴力的目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印度的甘地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故选C项。33.D 解析根据材料“协助成员国建立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使其有信心利用此机会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调,而不采取危害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可知该组织具有调节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的职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故选D项。34.D 解析非洲国家的独立使列强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土崩瓦解,故选D项。第74页共74页 35.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流动性加强,可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带来生产方式领域科技程度更高,智能化生产对专业化、科技化人才需求增加,故社会职业上科技含量高的职业与科技含量低的职业明显分化,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故选D项。36.参考答案(1)不同:春秋战国时期主张藏富于民,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期主张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与民争利,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较多。(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频繁;社会生产力进步,农业和工商业发展,经商逐利思想渐浓;小农经济产生;为了富国强兵、赢得战争胜利,重视耕战。汉武帝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富商大贾实力强大,影响中央集权;王国问题亟待解决;对匈奴的战争导致政府财政困难;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37.参考答案(1)说明:甲午战争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和政治变革思潮(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2)根本原因:实行全民族抗战。意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民族觉醒,开辟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38.参考答案(1)背景:农村出现贫富分化;领导人担心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苏联工业化开展;苏联“一五”计划的实施;出现粮食收购危机。(2)教训:农业政策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注重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注重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要注重工农业协调发展。第74页共74页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卷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部将)射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了(  )A.武王克商B.平王东迁C.王室衰微D.诸侯争霸2.元人陈孚题《管仲井》诗曰:“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铁犁牛耕推广B.争霸战争频繁C.各国变法图强D.社会动荡变革3.作为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汉武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所采取的措施有(  )①废除分封制 ②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 ③划分13个州部,分设刺史 ④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4.《后汉书》记载:“缣(细绢)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据材料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②东汉时期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③社会需要推动了科技进步 ④“蔡侯纸”的出现推动了纸的普及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5.据《宋书》记载,刘宋时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对这一记载理解正确的是(  )第74页共74页 ①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 ②北民南下与南方各族人民共同推动了江南开发 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④外来高产农作物推动了江南农业的多种经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隋炀帝在位时期的许多措施对后世泽被深远,但隋朝却短命而亡。史学家评论说:他错就错在把这许多措施放在了一起做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隋炀帝采取的措施违背了时代潮流B.隋朝的灭亡对后世影响深远C.指出了其灭亡的根源是制度腐败D.该评论分析了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7.《梦溪笔谈》里记载:“唐人作富贵诗,多纪其奉养器服之盛,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这从侧面反映了宋人较高的生活与消费水平。下列史实不能佐证该历史信息的是(  )A.宋墓壁画《夫妻对坐宴饮图》B.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普及流行C.棉花种植大力推广,已经普及全国D.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8.据载:“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这反映辽朝实行(  )A.内外服制B.南、北面官制C.“四等人制”D.“猛安谋克”制9.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治几乎伴随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在明代,将“票拟”作为主要日常工作的是(  )A.宰相B.大学士C.司礼监D.参知政事10.乾隆《孟县志》记载,“孟县地窄人稠……男妇唯赖纺织营生糊口”“以故孟布驰名,自陕甘以至边墙一带,远商云集。每日城镇市集收布特多,车马辐辏,廛市填咽”。材料表明当地(  )A.自然经济趋于解体B.雇佣关系比较普遍C.专业市场已经形成D.商帮实力非常雄厚11.中国古代医学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请按时间先后为下列医学成就排序(  )①《千金方》 ②《伤寒杂病论》 ③《黄帝内经》 ④《本草纲目》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12.1857年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中写道: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在此暴行之后,英国强迫中国签订(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天津条约》D.《马关条约》13.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始终不敢明确支援越南人民反抗法国的斗争,1883年初,才派没有番号的军队去援助黑旗军,正规军驻守镇南关外凉山一带,表示只求保境,不和法国决裂。材料描述的是(  )第74页共74页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情境B.中法战争爆发前的情境C.中法战争全面爆发后的情境D.八国联军侵华时的情境14.“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利)、俄罗(斯)势萧然。”这一揭帖反映出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是由于(  )A.中国社会经济落后B.中国社会习俗陈旧C.清政府腐朽无能D.西方列强侵略中国15.下图是19世纪40—60年代清政府中满人与汉人出任巡抚人数变化柱状图。对图中的这一变化解读合理的是(  )A.反映出满汉矛盾日益尖锐B.太平天国冲击了政权结构C.为洋务运动埋下重大隐患D.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所致16.右图是1905年中国同盟会机关报的创刊号。它创办于(  )A.东京B.檀香山C.香港D.武汉17.中国的现代政治漫画于20世纪初开始见诸报纸和杂志。下图反映出当时(  )A.预备立宪,政治骗局B.洪宪帝制,倒行逆施C.军阀割据,蹂躏人民D.国民政府,专制独裁第74页共74页 18.1920年3月,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成立,以搜集、编译马克思主义文献著作和分组研究专题理论为主要活动内容,并关注国内大事,发展工人入会,指导和推动工人群众开展斗争。这说明该研究会(  )A.注重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B.成为中共北京地区党组织的前身C.最先向国人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D.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19.下表是1927—1930年中共党员中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出身的党员比例统计。这反映了(  )时间工人所占比例(%)农民所占比例(%)1927年50.818.71928年10.976.61929年71930年5.5A.工人阶级丧失领导地位B.农民阶级觉悟全面提升C.中国共产党探索新的革命道路D.社会结构出现剧烈变动20.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牵制和抗击了日本陆军2/3以上的总兵力,使日军在北线被迫放弃介入苏德战争,在太平洋战场上,使得美国能够从容贯彻总体上先欧后亚的战略计划。据此可知(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抗战胜利的保障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C.苏美才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核心力量D.中国抗战直接导致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21.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城乡必须兼顾,但是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是(  )A.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B.民主革命基本胜利C.国民党主力部队基本消灭D.社会主义改造完成22.有人把中国1979年所做的追赶世界、融入世界的决策称为打开了“第一扇窗”。“第一扇窗”比喻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B.在广东和福建设立经济特区第74页共74页 C.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23.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汉谟拉比法典》由某种文字书写而成并雕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流传至今。这种文字是(  )24.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下列选项中准确描述幕府统治特点的是(  )A.天皇为首的朝廷掌握国家实权B.幕府是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C.模仿隋唐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D.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25.下列选项中,对下图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无论大小封建主都是国王的直接附庸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方式向国王效忠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关系D.各阶层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26.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远洋航行,甩开了横亘东西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辟了欧洲与亚洲贸易交通的新孔道,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其所产生的影响是(  )A.重新联结传统商路B.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C.世界市场快速形成D.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27.导致由图1向图2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图1 中世纪欧洲社会结构示意图      图2 16世纪欧洲社会结构示意图A.罗马教会与欧洲世俗王权矛盾的消除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人文主义的推动第74页共74页 C.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影响和促进D.宗教神学思想的影响被驱除出社会领域28.马克思说:“英国(在印度)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这里的“工具”是指(  )A.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C.导致了印度民族大起义D.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9.1884年,英、法、德等国签署《柏林会议总议定书》,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所占非洲大陆之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据此推知,此次柏林会议(  )A.解决了欧洲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C.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原则D.导致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30.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五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势不两立的民族愿望和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欧美列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制定军事时间表B.世界性经济危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C.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D.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31.与19世纪70—90年代相比,亚洲觉醒时期呈现新的时代特点。“新”主要表现在(  )A.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作用B.斗争目标在于追求自由与平等权利C.用资产阶级共和制取代君主立宪制D.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紧密结合起来32.1946年,戴高乐强调,同海外领地联结在一起,法国是一个大国,失去这些领地,法国将不再成为大国。1958年,他又宣布法兰西共同体之中的成员国享有自治权,他们应当民主地、自主地管理自己。戴高乐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A.法国经济不断衰退B.法国殖民体系的崩溃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33.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在致国会的一份咨文中说,在过去30年里,美国经济的增长30%至40%是技术革新的结果。据此可知,美国的技术革新(  )A.源于美国经济的发展B.促进了政治的民主化C.深刻影响了美国经济D.推动北美区域集团化34.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第74页共74页 35.目前,区域集团的各种形式中,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形势十分突出。自由贸易协定,尤其是发达国家间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引人注目。在世界范围内,自由贸易区的数量已经达到数十个,范围遍及各大洲。这反映出自由贸易区(  )A.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B.成为区域集团的主流C.是全球性国际经济组织D.局限于发达国家之间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北宋)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 清初思想家在许多问题上继续发扬光大了晚明的进步思想,比如王夫之强调天理与人情的协调统一;唐甄继续批判男尊女卑,主张男女平等;陈子龙编《明经世文编》意在提醒士人对国计民生的注意;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等都是这种精神指导下的成果。……这股实学思潮直接引发了清代中叶的朴学学术,并且间接开启了近代中国学术的科学精神。——摘编自曹文柱、赵世瑜等《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1)根据材料一,分析理学的社会价值。(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初的“实学思潮”出现的背景。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能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地位的原因。(6分)37.日记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序号内容①“倭寇在卢沟桥挑衅矣!彼将乘我准备未完之时使我屈服乎!”“或故与宋哲元为难,使华北独立乎?”“倭已挑战,决心应战,此其时乎!”②“雪耻的日志不下十五年,今日我国最大的敌国日本已经在横滨港口向我们联合国无条件的投降了,五十年来最大之国耻与余个人历年所受之逼迫与侮辱至此自可湔雪净尽。”材料二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对蒋介石研究颇具争议的一个问题是他的抗战政策的评价,他抗战的动机、策略历来为学术界所关注,第74页共74页 并有很大的争议。而他日记中的相关材料能够补充以往资料的不足,对于客观揭示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如他对九一八事变的回忆与解决办法……在抗战全过程中其经历和感情是第一次全面披露,对于抗战时期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薛念文《<蒋介石日记>的史料价值》(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日记所记载的事件及年份。用一句话概括抗日战争在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史上的地位。(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日记》对研究蒋介石抗战政策的史料价值。结合所学,概括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的解决办法。(6分)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工业革命奠定了工业文明的基础,没有工业革命,就不会有现在这个世界。……既然许多欧洲国家在差不多的时间里站到了走向现代的起跑线上,为什么唯独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摘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类别年代内容国别电力1866年西门子制成发电机德国19世纪70年代电力成为新能源19世纪八九十年代电灯、电车、放映机相继问世内燃机交通工具19世纪七八十年代汽油内燃机德国19世纪80年代本茨制成汽车德国19世纪90年代狄塞尔制成柴油机德国1903年飞机试飞成功美国通信手段19世纪40年代有线电报开发成功美国19世纪70年代贝尔发明有线电话美国19世纪90年代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意大利化学工业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瑞典19世纪80年代从煤炭中提取出卤、苯、人造染料(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为什么唯独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5分)第74页共74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5分)答案1.C 解析根据材料“(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部将)射王中肩”可知,郑庄公不但不尽定期朝觐天子的义务,甚至还打伤天子,表明周王室衰微,故选C项。2.D 解析根据材料“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可知,井田制遭到破坏,且政治礼乐制度遭到破坏,进而得出当时的时代特征是社会动荡变革,故D项正确。3.D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朝已经废除分封制,①错误;汉武帝设立中朝加强了君主专制,分设刺史加强了中央集权,②③正确;察举制是选官制度,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没有必然联系,④错误。故选D项。4.D 解析材料反映了因为“缣(细绢)贵而简重”,所以蔡伦利用一些便宜易得的原料改进造纸术,这说明传统的书写材料使用不便,所以推动了“蔡侯纸”的出现,③正确;根据“自是莫不从用焉”可知④正确,故答案为D项;西汉时期中国已经有了纸,①错误;仅从材料无法得出东汉时纸是否普及,②错误;故A、B、C三项排除。5.A 解析材料反映了南朝刘宋时期南方得到开发,经济富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南下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大量开垦南方土地,与南方各族人民共同推动了江南开发;①②正确,故选A项;南宋后,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排除③,故排除B、C两项;明清时期,外来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传入我国,排除④,故排除D项。6.D 解析隋炀帝在位期间功绩不可抹杀,但是众多事情放在一起做,使得百姓难以承受,起来反抗,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故材料评论的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7.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的著作,棉花种植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C项错误,符合题意。8.B 解析根据“北宰相……南宰相”等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度,该制度根据汉族和契丹族因俗而治,故选B项。9.B第74页共74页 10.C 解析材料孟县“唯赖纺织营生”,导致“远商云集。每日城镇市集收布特多,车马辐辏,廛市填咽”,表明当地已经形成专业的纺织市场,故选C项。11.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千金方》问世于唐代,《伤寒杂病论》问世于东汉,《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本草纲目》问世于明朝,由此可知③②①④正确,故选D项。12.C 解析根据“1857年”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次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天津条约》,故选C项。13.B 解析1883年底中法战争爆发,1883年初处于中法战争爆发前,B项正确。14.D 解析依据材料可得出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西方列强的侵略有关,故D项正确。15.B 解析从柱状图信息看,汉人官僚在18世纪60年代大幅度增加,这是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被迫重用汉人官僚的结果,B项正确。16.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同盟会创办于日本东京,故A项正确。17.C 解析漫画中,写着“南”“北”字的人踩在中国人民身上争斗,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出当时军阀割据,蹂躏人民的现状,C项正确。18.A 解析根据材料“以搜集、编译马克思主义文献著作和分组研究专题理论为主要活动内容,并关注国内大事,发展工人入会,指导和推动工人群众开展斗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研究会注重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故选A项。19.C 解析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重心从城市向农村转移,表格中反映了1927年以后农民党员占比明显增大,故选C项。20.B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牵制和抗击了日本陆军2/3以上的总兵力”可知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故选B项。21.C 解析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1949年春召开,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主力,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要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故选C项。22.B 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在1978年,在广东和福建设立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1984年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是在21世纪初,根据材料信息“追赶世界、融入世界”“第一扇窗”判断,B项正确。23.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典,其文字是楔形文字,故选B项。24.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进入幕府统治后,大部分的幕府将军,形式上取得天皇授权,实为军事统治,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即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故选D项。25.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封君封臣制度以封土为纽带,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由于土地被层层分封,第74页共74页 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关系,故选C项。26.D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故D项正确。27.B 解析从图1到图2,出现了“社会力量”“新教路德宗、加尔文宗”两股势力与传统势力并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宗教改革,而宗教改革出现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人文主义的推动,故选B项。28.D 解析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客观上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动了印度的发展,促进了历史的进步,故D项正确。29.B 解析根据材料“各国所占非洲大陆之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可知,柏林会议主要是为了瓜分非洲,为商品自由流通服务,适应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故B项正确。30.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即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故C项正确。31.D 解析亚洲觉醒与19世纪70—90年代上层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相比,亚洲觉醒时期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主义,已经摆脱封建主义和改良主义,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革命中的战斗纲领。资产阶级把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紧密结合起来,为之进行了英勇的实践,故D项正确。32.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20世纪5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肯定了海外领地的独立运动,这主要和这些领地兴起的民族独立运动有关,D项正确。33.C 解析题干信息是说技术革新是美国经济增长30%至40%的主要原因,所以技术革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较快增长,故选C项。34.A 解析通过题干内容可知,在20世纪50年代,“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导致世界出现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说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冷战时期,世界就已经呈现出了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故选A项。35.A 解析根据材料“自由贸易协定,尤其是发达国家间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引人注目”“自由贸易区的数量已经达到数十个,范围遍及各大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由贸易区推动了自由贸易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故A项正确。36.参考答案(1)社会价值:促进道德自觉和理想人格的建立;强化了中华民族气节和德操;增强了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2)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崇尚空谈。原因:儒家能不断吸收其他学说,丰富自己的思想;儒学不断改造,适应时代发展和统治阶级的需要。第74页共74页 37.参考答案(1)事件及年份: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1937年;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地位: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2)史料价值:能够补充以往资料的不足,对于客观揭示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解决办法: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寄希望于英美等国出面调停,幻想依赖国际联盟迫使日本撤兵。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事件及年份,根据材料一“倭寇在卢沟桥挑衅矣”可知这是1937年的七七事变;根据材料一“雪耻的日志不下十五年,今日我国最大的敌国日本已经在横滨港口向我们联合国无条件的投降了”可知这是1945年的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小问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第(2)问,第一小问史料价值,根据材料二“而他日记中的相关材料能够补充以往资料的不足,对于客观揭示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可归纳出能够补充以往资料的不足,对于客观揭示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第二小问解决办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寄希望于英美等国出面调停,幻想依赖国际联盟迫使日本撤兵。38.参考答案(1)“光荣革命”后,政局稳定或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农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或圈地运动),提供了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殖民扩张提供资本、原料和海外市场;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积累;自然科学的发展等。(2)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以近代科学理论为指导;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开始于重工业领域,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出现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力、汽车、石油化工等;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解析第(1)问,根据题意主要是回答英国率先具备了哪些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结合所学从制度、自由劳动力、资金、原料、市场、技术、科学等方面概括即可。第(2)问,仔细审阅表格内容的各项,根据类别里涉及电力、内燃机交通工具、通信手段、化学工业和内容里涉及电灯、汽车、电报和电话之类的发明,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电磁感应等一些科学理论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出以近代科学理论为指导;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根据表格中国别涉及德国、美国、意大利等以及许多发明出现的年代,得出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开始于重工业领域,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出现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力、汽车、石油化工等;根据所学知识,德国和日本等国在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可得出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第74页共74页 第74页共74页
同类资料
更多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卷 6套汇编(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