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卷4(Word版,含答案)
ID:63053 2021-11-15 1 5.00元 12页 238.35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2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5.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卷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大汶口发掘133座墓葬中,陪葬猪头的少者一二个,多者三五个,最多达14个。四川大溪文化遗址发掘的74座墓葬中,有的没有随葬品,而有的陪葬品确达58件之多,有座墓中死者还头枕一支大象牙。材料反映的史学信息有(  )①社会产生了贫富分化和不平等现象 ②社会已经有了明显阶级分化 ③部落中已产生了权贵阶层 ④私有制已经产生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2.商王朝实行内外服制度。所谓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其君主接受商王的册封,大体服从商王的权威。所以商朝实际上是(  )A.以商国为中心的方国联盟B.以商政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国家C.不同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D.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国家共同体3.刘秀复兴汉室,其统治时期,经济繁荣政治稳定,被称为“光武中兴”。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强尚书台的作用 ②严禁外戚干政 ③整顿吏治重视儒学 ④通过考试选拔优秀官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关于孝文帝改革说法正确的有(  )①4世纪末,北魏孝文帝开始大力推行改革 ②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 ③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全部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 ④孝文帝改革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这一材料最能说明(  )A.科举制是在隋朝时创立的B.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C.唐朝进士科为世人所推崇D.科举考试成为选官的标准6.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全国军政大权集中于三省,皇帝颁布政令,需要通过中书省和门下省副署才算合法。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B.相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C.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D.扩大了中书、门下两省的职权第12页共12页 7.“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这段话反映的是(  )A.北宋与辽的友好往来B.北宋向契丹送纳贡金C.宋辽之间的贸易往来D.北宋向辽交纳“岁币”8.与汉唐时期相比,明清时期对外关系出现的新特点是(  )①中国开始受到西方侵略势力的骚扰 ②对外政策由开放走向保守 ③海上丝绸之路延伸到非洲 ④外来宗教传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明代中叶以后,由于手工艺和商业繁荣,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长篇白话小说创作盛况空前。下列文学作品不属于“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的有(  )①《水浒传》 ②《西游记》 ③《红楼梦》 ④《三国演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清代诗人黄遵宪曾写道:“水是尧时日夏时,衣冠又是汉官仪。登楼四望真吾土,不见黄龙上大旗。”诗中描述的情形,主要是源于中英《南京条约》规定(  )A.割让香港岛B.赔款2100万银元C.接受协定关税D.开放五口通商11.下图是一幅反映洋务运动的漫画。图中人物所说的这些“洋玩意”的含义是(  )A.西方洋枪队B.外商企业C.西方近代科技D.西方政治制度12.下图是“同盟会的党员证”,下列关于该图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的檀香山 ②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③说明同盟会有明确的政治纲领 ④该图属于直接史料,对辛亥革命研究有较高的价值第12页共12页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3.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国内社会主要矛盾错综变化的必然结果。以下因素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内部基础的有(  )①中国内部的政治黑暗腐败 ②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④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具有革命坚决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这次行动)由广东出师,按照既定战略计划,先进军湖南、湖北,又开辟江西、福建,后分兵东进浙皖苏三省,十个月的时间里攻占了近半个中国,歼敌数十万人,取得重大胜利。这次行动(  )A.推动了国共两党的首次合作B.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使中国的革命转危为安15.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下列有关武汉的历史,说法错误的是(  )A.1911年武昌首义后出现“中华民国”国号B.北伐期间国民革命军在工农群众的支持下收回了汉口英租界C.1928年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及时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D.1938年武汉会战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6.有首歌这样唱道: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红军主力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  )A.准备北上抗击日寇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转移C.红军实施战略战术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17.有学者认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关键是如何处置蒋介石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蒋介石的个人命运,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首倡者无疑应该是发动事变的当事人。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因素有(  )①张学良、杨虎城的立场 ②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斡旋 ③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④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形成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④18.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写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五个月……敌人占有的煤矿、电厂、铁路、桥梁、公路、车辆和电讯都遭到破坏。”文中所述的历史事件(  )A.是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B.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C.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企图D.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6日,国民党《中央日报》以大字标题刊出《蒋主席电毛泽东请克日来渝共商国是》的新闻,抢先摆出要“谈判求和平”第12页共12页 的姿态,后来,蒋介石又连续发出两封电报,要求毛泽东到重庆“共定大计”,且“已准备飞机迎接”。国民党的这些举动,意在(  )A.顺应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B.表明实现国共和谈的决心C.博取在政治上的有利地位D.营造民主建国的和平氛围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重大事件中,使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民众信任的是(  )A.“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B.土地改革C.剿灭土匪和镇压反革命D.社会主义改造21.从1987年开始,我国将出口商品计划从1000多种减少到100多种,其中指令性计划只占30%左右;并开始尝试运用税收、价格、汇率等经济杠杆和健全进出口许可证、配额、商标等管理手段,来调节对外贸易。这一变化(  )A.说明我国开始摆脱计划经济体制B.顺应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C.表明我国外贸机制发生根本改变D.推动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22.“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科学论断应出自(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七大D.中共十九大23.有学者认为:虽然说这种民主对于古代雅典是一种必然,但对整个世界历史却是偶发性的个案,也没有多么重大的实际推广价值。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雅典民主制具有其独特性B.雅典民主制有其内在弊端C.雅典的文化成果繁荣昌盛D.雅典民主制存在时期短暂24.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这些后来又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重要条件,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B.西方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同根同源C.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D.阿拉伯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25.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封建主的领地采取庄园制的经营方式。庄园制的本质内容除了主要使用农奴的无偿劳役耕种领主自营地外,就是设有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这说明(  )A.庄园实行的是封君封臣制度B.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C.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D.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26.有学者列出了1600年运入欧洲的部分商品统计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经好望角经地中海胡椒100万300万第12页共12页 —200万磅—400万磅丁香、靛蓝、肉豆、药品35万—65万磅70万—100万磅A.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B.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地中海C.商业革命引发交易商品改变D.欧洲与亚洲经贸联系更加紧密27.下图为近代三角贸易示意图,据图可知三角贸易(  )A.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B.是工业革命时期资本积累主要方式C.是欧洲资本输出表现D.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28.以下是近代英国外贸出口总额增长统计:年代1848—18701848—18751848—18721848—18751848—1875地区土耳其和中东亚洲中美和南美印度澳大利亚增长额(万镑)350→1600700→4100600→2500500→2400150→2000据此可知(  )A.英国掌握世界殖民霸权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C.世界市场产业分工形成D.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29.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是(  )第12页共12页 30.随着西方国家不断殖民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于(  )A.18世纪中后期B.18世纪末19世纪初C.19世纪中后期D.19世纪末20世纪初31.近代以来,亚非拉许多地区经济发展较为单一,如印度和埃及主要种植棉花、东南亚出产橡胶和锡、古巴出产蔗糖等。这种现象出现的历史根源是(  )A.新航路的开辟B.三角贸易C.殖民主义政策D.工业革命32.非洲、亚洲等地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一格局的出现(  )A.表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B.促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C.使东方落后于西方格局开始出现D.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33.1948年6月苏联切断了西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美国派出大批飞机向柏林250万居民空运粮食及各种日用品,同时,对苏占区缺乏的钢、电力等实行封锁,该事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美苏两极格局形成B.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C.彻底打破苏联威胁D.北约组织的迅速建立34.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兴起的学生反战运动,其主要针对的是(  )A.朝鲜战争B.越南战争C.第二次中东战争D.美苏争霸35.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名外宾应邀而来。“一带一路”倡议赢得肯定和支持是因为(  )A.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共同要求B.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C.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D.全球化使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第12页共12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在古代观念上,四夷与诸夏实在有一个分别的标准,这个标准,不是“血统”而是“文化”。所谓“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此即是以文化为华夷分别之明证,这里所谓文化,具体言之,则只是一种“生活习惯与政治方式”。——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材料二 康熙及其继位人以汉族文化的庇护者自居……他们一心表现出自己既是汉族文化的热心信徒,又是藏传佛教的忠诚保卫者……清朝皇帝及贵族采纳汉族文化,帝国向外扩张,国内稳定而且普遍繁荣。——摘编自[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主动学习中原汉族地区“生活习惯与政治方式”的典型史实。(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王朝是怎样表现出对汉族文化的“热心”,又是怎样成为“藏传佛教的忠诚保卫者”?以上举措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5分)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历史不会忘记,100多年前,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当时留日中国学生等为骨干组建中国同盟会,毅然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点燃了振兴中华的希望。——《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摘编自《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1)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贡献。(6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4分)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第12页共12页 材料一 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千克,白银246000千克。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材料二 1945—1949年,民族独立浪潮在亚洲兴起,90%以上的亚洲地区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1950—1959年,这一浪潮从亚洲向北非延伸……1960—1975年,非洲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主战场,亚洲的独立国家体系进一步扩大。至20世纪末,殖民体系彻底瓦解。——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殖民掠夺的影响。(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5分)第12页共12页 答案1.D 解析大汶口、四川大溪文化遗址发掘的墓葬中,陪葬品不均,有的甚至没有随葬品,说明社会产生了贫富分化和不平等现象,社会已经有了明显阶级分化,部落中已产生了权贵阶层,私有制已经产生,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项。2.A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商王控制的地区与周边方国控制的地区有明显区别,这说明商王并未形成对方国的绝对控制,两者只是契约上的从属关系,商朝是一种相对松散的联盟,故A项正确。3.D 解析刘秀为加强皇权,加强了尚书台的作用,故①正确;刘秀严格控制外戚干政,故②正确;刘秀整顿吏治,惩治贪污腐败,重视儒学,故③正确;刘秀命令举贤良、方正之人到京,由他亲自考试选拔了一批有识之士充实官僚队伍,故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4.D 解析根据所学,孝文帝改革中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故②④正确,D项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革是5世纪,将全部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的说法太绝对,错误。故①③错误,排除A、B、C三项。5.C 解析根据材料“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可知,材料强调了进士科在唐朝地位上升,受到世人的推崇,C项正确。6.B 解析三省六部制下,皇帝颁布政令,通过中书省和门下省副署才算合法,说明相权对皇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制约作用,故选B项。7.D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北宋向辽交纳“岁币”的官方文书,不属于经贸往来,故D项正确。8.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来宗教传入是汉唐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如佛教的传入,④错误,B、C、D三项排除;①②③均是明清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A项正确。9.B 解析《水浒传》创作于元末明初,不属于“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故①正确;吴承恩的《西游记》创作于明中叶以后,属于“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故②错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属于“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故③错误;《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不属于“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故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10.A 解析“登楼四望真吾土,不见黄龙上大旗”反映的是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的遗憾,故选A项。11.C 解析材料反映洋务运动以引进西方技术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这说明洋务派认识到西方技术的先进,因此“洋玩意”指的是西方的近代科技,包括洋枪、洋炮等,故C项正确。12.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日本东京,而不是檀香山,①错误;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而不是团体,②错误;根据材料“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等信息可知,同盟会有明确的政治纲领,③正确;材料图片是“同盟会的党员证”,第12页共12页 是能够证明当时历史真实的直接史料,对辛亥革命研究有较高的价值,④正确;综上所述,③④正确,故D项正确。13.B 解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内部原因有,北洋军阀统治黑暗腐败,①正确;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意识觉醒,②正确;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外在因素,③错误;工人队伍不断壮大,成为五四运动第二阶段的主力,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14.C 解析根据材料“由广东出师,按照既定战略计划,先进军湖南、湖北,又开辟江西、福建,后分兵东进浙皖苏三省”“取得重大胜利”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次行动为北伐战争,且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C项正确。15.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故选C项。16.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开始进行长征,主要目的是保存实力,进行战略转移,因此B项正确。17.B 解析根据材料“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首倡者无疑应该是发动事变的当事人”可知,张学良、杨虎城的立场很重要,且二人主张和平解决,另外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到西安积极斡旋也有利于和平解决,①②正确,故选B项。18.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战役主要是在华北地区,而且以破坏日军煤矿、电厂、铁路、桥梁、公路、车辆和电讯等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对敌后根据地的“囚笼政策”,故B项正确;A项是台儿庄战役的意义,排除;C项是淞沪会战的意义,排除;D项是平型关大捷的意义,排除。19.C 解析根据材料蒋介石“抢先摆出要‘谈判求和平’的姿态”,而且连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从而在全国人民面前显示自己的诚意,以博取在政治上的有利地位,故C项正确。20.A 解析“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通过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打击不法资本家,稳定了物价,使得人民政府赢得全国民众的信任,故选A项。21.B 解析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国家减少出口商品计划并采用经济手段来管理对外贸易,这适应了以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选B项。22.D 解析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故选D项。23.A 解析根据材料“偶发性的个案,也没有多么重大的实际推广价值”可知,材料旨在说明雅典政治制度的独特性,这是多重原因下诞生的特殊制度,故选A项。第12页共12页 24.A 解析根据材料“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可知,阿拉伯人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故选A项。25.C 解析由材料“除了主要使用农奴的无偿劳役耕种领主自营地外,就是设有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可知,中世纪西欧的庄园是社会管理生产活动与精神生活的基本单位,故选C项。26.A 解析从材料所给数据来看,经过以地中海为中心的传统商路的欧洲部分商品数量要比经过新开辟的经过好望角航线的数量要多,这说明当时的传统商路仍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故选A项。27.D 解析欧洲殖民者进行的三角贸易,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给西欧带来了巨额财富,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故选D项。28.C 解析通过题干表格内容可知,在1848年到1875年,即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期,英国对世界各国的外贸出口总额呈现出急剧增加态势,说明英国把世界各地都变成了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据此可知,在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的产业分工基本形成,故选C项。29.D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1876年,贝尔发出世界上第一条电话信息,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故选D项。30.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被西方殖民国家瓜分完毕,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故选D项。31.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亚非拉地区的一些国家成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殖民者依据自身的优势实行掠夺当地自然资源的殖民政策,从而导致殖民地经济发展单一,故选C项。32.A 解析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当时在全球范围内的商品和贸易发展使得当时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劳动分工,而且日本也成为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应该是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当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故A项正确。33.B 解析材料信息是1948年6月的第一次柏林危机,该事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德国的分裂,故选B项。34.B 解析1961年美国发动了越南战争,一直到1973年结束,在此期间美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没有达到征服越南的目的,长期的战争引起了美国人民的不满,美国学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故B项正确。35.A 解析据材料“‘一带一路’倡议赢得肯定和支持”可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各个国家积极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路,故选A项。36.参考答案(1)典型史实: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举措(迁都洛阳;改汉姓;说汉语;易汉服等);辽朝(契丹)南北面官制度等。第12页共12页 (2)对汉族文化的“热心”:编纂《四库全书》。成为“藏传佛教的忠诚保卫者”:册封达赖喇嘛;册封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中央政府册封;派遣驻藏大臣等。历史意义:统一多民族国家更加巩固;民族交融不断加深。37.参考答案(1)指导思想:三民主义。贡献: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促进政治近代化;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经济近代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改变了社会的风俗习惯,促进了思想的近代化。(2)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愚昧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后期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民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38.参考答案(1)从美洲角度:殖民者对美洲的掠夺,加剧了美洲的贫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从欧洲角度:引发了“价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为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进行了资本原始积累。从世界角度: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意义: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形成;使殖民体系走向瓦解;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对比;推动了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成为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有利于第三世界崛起;促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有利于建立新的世界政治秩序;有利于世界民主与和平进程。第12页共12页
同类资料
更多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卷4(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