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卷7(Word版,含答案)
ID:63050 2021-11-15 1 5.00元 11页 87.66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1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5.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卷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发源地,已经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位于今天的(  )A.陕西B.四川C.北京D.云南2.《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后者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原始社会的解体B.私有制的产生C.国家的建立D.人性的退化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朝“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尊崇儒术,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A.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B.法家思想的至尊地位C.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化趋势D.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4.东晋孙绰认为,僧侣出家,弘法修道,是光宗耀祖,是无上之孝行。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由此可知(  )A.儒学独尊的局面仍未被打破B.儒学社会地位相对稳固C.儒、释、道三教合一局面形成D.佛、道挑战儒学正统地位5.清代史家认为:班固作《汉书》,距司马迁不过百余年,其时著述家岂无别有记载?……乃今以《汉书》比对,武帝以前……多与《史记》同,并有全用《史记》文,一字不改者。然后知正史之未可轻议也。这位史家意在(  )A.褒扬司马迁而贬损班固B.说明《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C.强调不能轻易改动正史中的记载D.讲述《汉书》与《史记》一脉相承6.孝文帝曾颁旨规定:“凡士民三十岁以下者均须屏绝‘北语’,俱从‘正音’”。旨中的“正音”是指(  )A.平城鲜卑语B.中原汉语C.洛阳鲜卑语D.北方胡语7.中国经济史专家全汉昇先生指出:隋炀帝因为要游幸江都而开凿的运河,完成不久以后……变为唐宋帝国的大动脉。其强调的是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A.加快了隋朝的统一进程B.为唐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C.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D.造就了唐宋帝国的空前繁荣8.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唐代僧人编造的经典,经文有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昊天之恩,岂能不报。”这一现象表明(  )A.佛教思想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B.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伦理相结合第11页共11页 C.中国传统道德经由丝绸之路外传D.宣扬孝道成为了佛经的主要内容9.宋高宗时,叶梦得上奏称,朝廷见收买木棉、虔布万数不少;南宋后期的谢维新说:“今世俗所谓布者,乃用木棉或细葛、麻苎、花卉等物为之。”此后,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材料表明在南宋时期(  )A.中原地区是棉花主产区域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棉花已经取代丝麻成为衣被原料D.衣被原料的种植结构逐渐发生变化10.李贽的祖、父两辈都是商人,因而他自幼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较少;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是东林党人,被宦官迫害致死,这使黄宗羲受到很深的刺激。这说明这一时期的儒学新思想(  )A.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B.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C.反映了市民阶层价值取向D.是对祖辈政治思想的继承11.自清代雍正、乾隆年间起,在台湾岛、四川多山地区、广西农村、湖南贵州交界、闽粤山区等地,频繁发生当地居民和流入迁徙民众(客民)的乡村宗族械斗,有些械斗甚至发展成反抗官府的大规模起义。这反映了当时(  )A.人口增殖带来新的社会问题B.中央集权强化激化官民矛盾C.土地兼并引发民众强烈不满D.经济重心南移诱发资源争夺12.俄国使臣伊格纳切夫向清政府提出:“将此东方(乌苏里江以东)属于本国……如此中国东界亦可平安。”此侵略要求的实现是借助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13.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在全国推行由小学、中学至大学的、与国际接轨的近代三级教育体制。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到1909年,新式学堂已达59177所。据此分析可知(  )A.戊戌变法除了教育之外没有建树B.戊戌变法建立了完善的教育体系C.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D.戊戌变法建立起近代代议制政体14.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北方战事,给包括租界在内的上海及江南民众日常经济生活带来巨大恐慌,社会各界普遍企望北方战事早日平息,不致蔓延到南方。与此描述相关的史实是(  )A.火烧圆明园B.“三国干涉还辽”C.“公车上书”D.“东南互保”15.下面为某班同学在学习“民国初年维护共和的斗争”时所做的学习卡片。请你帮助该同学把卡片中标注序号的空项,准确地补充完整(  )北洋军阀       革命党人刺杀宋教仁    1913年, ①   ② 1915年,护国运动 拒绝恢复 ③ 1917年,护法运动 民国初年维护共和斗争知识结构图第11页共11页 A.①武昌起义 ②清帝退位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①二次革命 ②清帝退位 ③《中华民国约法》C.①武昌起义 ②复辟帝制 ③《中华民国约法》D.①二次革命 ②复辟帝制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6.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创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胜利B.五四运动爆发C.中国共产党成立D.新中国的成立17.湖南、湖北的工会会员,到1926年年底,发展到30余万人,在许多地区,工人还建立了自己的武装纠察队。农民运动也在全国迅猛发展,湖南的农民运动更是如火如荼,成为全国农运中心。这主要得益于(  )A.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正确指导C.北伐战争的胜利D.两湖地区成为国民革命的中心18.这次起义促使共产国际改变了对国共合作的态度,这才有了作为革命转折点的八七会议,坚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对这次起义的描述有误的是(  )①参加军队称红军 ②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③发生在1927年8月 ④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9.陕甘宁边区在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同时,精兵简政,并以“三三制”为原则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这些举措(  )A.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主根据地B.实现了“新三民主义”的理想C.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D.沉重地打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20.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与此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西安事变B.日本投降C.抗战胜利D.重庆谈判21.“大跃进”的红旗渠被誉为“人工天河”,其干渠和支渠约1500千米,1960—1969年修建,参与民工7万人,先后81位干部、技工和农民献出了宝贵生命,削平了1250座山头,开凿211个隧洞,解决了全县干旱问题。材料反映了(  )A.“大跃进”对生态平衡破坏严重B.中国人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C.为片面追求高速度急于求成D.我国高指标“左”倾错误的泛滥22.真正政治意义在于改革,即去除革命激进主义(“文化大革命”),确立宪法权威,重新构建社会与政治、经济秩序,并且首次宣示宪法作为根本大法,任何个人、组织均不得凌驾于宪法之上。上述材料评论的法律文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1页共11页 23.下面是四位同学在《印度等级制度》课本剧中的对话。甲同学:我是祭司贵族,掌握神权。乙同学:我虽不是处于独尊地位,但我掌握国家行政和军事大权。丙同学:我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没有政治权利,必须纳税供养第一、二等级。丁同学:我是被征服者,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据此判断,哪位扮演者属于吠舍等级(  )A.甲同学B.乙同学C.丙同学D.丁同学24.印加人修筑的道路系统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被誉为“新世界的罗马”。两条大道贯穿全国境内,以库斯科为中心,北达基多,南到智利中部,全长达1600千米。沿途设立驿站,有专门的信使接力传送。印加人重视交通事业的原因是(  )A.促进各地文化交流B.便利人们出行C.传递情报调动军队D.便于征税征兵25.16世纪,从西班牙到安特卫普(比利时城市),人们都抱怨贵金属的严重匮乏,欧洲各国于是不得不用增发铜币或信贷的办法来解决,货币也不断被重铸,面值不断增大。这一做法(  )A.促使美洲金银迅速流出欧洲B.是应对价格革命的有效手段C.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D.阻碍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26.英国的发展方式以和缓、平稳、渐进为主要特色,即英国是一个稳重的民族,它注重实际而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而不爱走极端。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英国方式”的是(  )A.贵族迫使国王签署《大宪章》B.热衷扩张确立了全球优势C.“光荣革命”巩固革命成果D.参加协约国集团对抗德国27.西方学者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材料意在说明,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中(  )A.欧洲国家起了主导作用B.欧洲和亚非拉国家均受益C.欧洲和亚非拉作用相同D.亚非拉国家起了关键作用28.18世纪中期,英国之所以能够首先跨入“蒸汽时代”,是因为它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政治保障,这个保障是指(  )A.国家的统一B.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建立C.广阔的世界市场D.先进的生产技术29.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在美国创立“新和谐公社”,建立全国劳动产品交换市场。后来他又从事“劳动公社”实验。但这些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欧文的实践(  )A.意味着工人运动需要国际联合B.是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C.为建立人类理想社会提供了借鉴D.表明美国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30.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折: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其主要理由是,十月革命(  )第11页共11页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B.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C.使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D.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31.1926—1927年,印尼发生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得到世界革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领导这次起义的是(  )A.印尼民族党B.印尼农民阶级C.印尼民族资产阶级D.印尼共产党32.下图为1942年1月,由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共同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该宣言(  )A.决定成立联合国B.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C.带有强权政治色彩D.加速了同盟国协同作战33.为了解决苏联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B.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C.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D.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34.下表反映了1973—1975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这一局面出现说明(  )项目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工业生产下降情况15.3%11.2%12.3%16.3%20.8%通货膨胀15.3%9%11.1%19.1%5%A.经济理论需要适时调整B.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地位下降第11页共11页 C.美国经济发展趋于理性D.国家宏观调控需进一步加强35.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是一种共同利益不断增多,相互依存不断深化,从而合作不断加强的新模式。它有利于抑制、减少或避免对抗和冲突。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和平与合作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B.维护和平的需要必然导致多极化格局形成C.推动多极化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渠道D.多极化的发展将最终消除战争威胁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36.中国南方地区在历史进程中得到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江南之为国,盛矣……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战乱),区域之内,晏如也。——《宋书》材料二 宋朝商品经济非常繁荣,尤其是南方表现突出。农业发展使剩余农产品大量增加,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一些“专业化农业区”主要依赖外地提供商品粮,均使商品流通规模继续扩大。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朝廷在南方沿海港口设立了多处市舶司,英宗时市舶收入年63万贯,至南宋前期已增至200万贯。北宋铸币量很大,很多时候高出盛唐十余倍,但仍不能满足商业发展需要,因此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南宋纸币使用更加普遍,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超出了铜钱。宋朝城市繁荣,临安盛时人口均超出百万。大城市数量激增,加上广大州县城居人口及集镇人口,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可能达到20%以上。——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有哪些。(5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朝南方商业发展的表现。(5分)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摘编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第11页共11页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日在首都北京,庄严地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个宪法以一九四九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和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1954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体现的进步意义。(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先进之处。(6分)38.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启蒙运动思想家)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理性社会的种种设想,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卓越的见解为欧美的民主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的实质及其影响。(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启蒙运动对欧美“民主进程”的深远影响。(5分)第11页共11页 答案1.D 解析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位于云南,D项正确。2.B 解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进而形成“天下为家”的局面,B项正确。3.D 解析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秦朝的“定法家于一尊”,再到西汉时期的尊崇儒术,反映在思想上是由多元走向统一,反映在政治上就是从分裂走向统一,故选D项。4.B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僧侣出家,弘法修道”是“无上之孝行”,“欲求仙者”应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据此可知,佛教和道教都吸取了儒家的某些观点,这种现象充分说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儒学的正统地位遭到了挑战,但是它的社会地位仍然相对比较稳固,故选B项。5.C 解析材料“乃今以《汉书》比对,武帝以前……多与《史记》同,并有全用《史记》文,一字不改者”体现的是作者强调不能轻易改动正史中的记载,C项正确。6.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宣布汉语为正音,鲜卑语为北语,要求群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故B项正确。7.C8.B 解析材料“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昊天之恩,岂能不报”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思想,儒家的伦理思想被僧人编入佛教经典,由此可知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伦理相结合,故选B项。9.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棉花在南宋后期传到中原地区,这直接导致了此后古代中国衣被原料的种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棉花逐渐取代麻等成为人们衣被的主要材料,故D项正确。10.B 解析根据材料“李贽的祖、父两辈都是商人,因而他自幼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较少;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是东林党人,被宦官迫害致死,这使黄宗羲受到很深的刺激”可知,李贽、黄宗羲的新思想与他们的经历和社会环境有关,故选B项。11.A 解析根据材料“频繁发生当地居民和流入迁徙民众(客民)的乡村宗族械斗”可知,当地居民与流入迁徙民众矛盾尖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人口膨胀,人地矛盾突出,因此流入迁徙民众与当地居民极易因土地所有产生矛盾,故选A项。12.B 解析俄国抢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领土是借助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实际上是英法的帮凶,B项正确。13.C 解析由材料“清政府在全国推行由小学、中学至大学的、与国际接轨的近代三级教育体制。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到1909年,新式学堂已达59177所”可知,戊戌变法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改革,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故选C项。14.D第11页共11页 15.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13年宋教仁案发生后,革命党人发动二次革命;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革命党人发动护国运动;1917年,段祺瑞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党人发动护法运动,故D项正确。16.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故C项正确。17.C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工人、农民运动在全国迅猛发展,湖南、湖北发展尤为迅速,这是因为北伐军事上的胜利为工农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故C项正确。18.B 解析从材料中这次起义之后,“这才有了作为革命转折点的八七会议”,可知这次起义是指1927年的南昌起义,在这次起义中,起义军仍然保持着国民革命军的称号,1928年井冈山会师建立红军,故①错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遵义会议,故②错误;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8月1日,故③正确;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是汪精卫发动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故④错误,故选B项。19.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陕甘宁边区的减租减息政策、大生产运动、精兵简政以及“三三制”原则,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主根据地,故A项正确。20.D 解析国共双方代表重庆谈判从1945年8月底开始,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故选D项。21.B 解析题干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地方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不怕牺牲、克服困难,最终修建了红旗渠,解决了全县干旱问题,体现了中国人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故选B项。22.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这部法律文献颁布于“文化大革命”后,具有宪法地位,A项不是宪法,B、C、D三项都具有宪法地位,但是,颁布于“文化大革命”后的只有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项正确。23.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吠舍的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故选C项。24.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加人修筑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便于印加王室对全国的统治,其主要目的在于传递情报调动军队,故选C项。25.C 解析题干现象主要反映了自新航路开辟之后,东西方的商品大量流通,势必需要社会中存在大量的流通货币,题干中的“增发铜币或信贷”“货币也不断被重铸,面值不断增大”的做法会增加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继而会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26.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通过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即“光荣革命”来实现的,符合题干中英国发展的主要特色——“和缓、平稳、渐进”,故选C项。27.D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特别是工业革命后,亚非拉的许多国家成为欧洲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地,直接推动了欧洲生产的发展,故D项正确。28.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工业革命的政治保障是英国很早就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故B项正确。第11页共11页 29.C 解析根据材料“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全国劳动产品交换市场”“劳动公社”并结合所学可知,欧文进行的是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实验,这些实验为建立人类理想社会提供了借鉴,故选C项。30.C31.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印尼共产党领导了印尼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故选D项。32.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从此,同盟国家协同作战,在以后近三年半的时间里,相继打败了意大利、德国和日本,故选D项。33.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都是为了解决苏联模式带来的问题,故D项正确。34.A 解析题干表格反映的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出现了“滞胀”现象,即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通货膨胀率较高,说明此时的经济政策需要调整,即经济理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故选A项。35.C 解析据材料“它有利于抑制、减少或避免对抗和冲突”可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有利于抑制、减少或避免对抗和冲突,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渠道,故选C项。36.参考答案(1)表现:南方地区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2)表现:农产品(经济作物)商品化程度高;海外贸易发达(繁荣);货币使用量大及纸币的出现;城市商业繁荣(城市化水平较高、商业活动扩展到精神生活领域)。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农业、手工业都得到发展的角度概括表现。第(2)问,根据材料二“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得出农产品(经济作物)商品化程度高;根据材料二“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朝廷在南方沿海港口设立了多处市舶司”得出海外贸易发达;根据材料二“北宋铸币量很大,很多时候高出盛唐十余倍,但仍不能满足商业发展需要,因此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南宋纸币使用更加普遍,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超出了铜钱”得出货币使用量大及纸币的出现;根据材料二“宋朝城市繁荣”得出城市商业繁荣。37.参考答案(1)意义:规定主权在民,促进了人民的觉醒;确立民主共和政体,否定君主专制;确立分权制度,避免专制独裁;明确内阁总理负责制和弹劾方式,限制总统权力。(2)时代背景: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提出;三大改造和工业化建设的开展;中苏结盟、抗美援朝运动的胜利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先进之处: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规定实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制度;是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继承与发展。38.参考答案(1)实质:近代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第11页共11页 影响:抨击了天主教会的封建神学统治;肯定人的价值,发展了人文主义;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2)影响: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如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为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如美国1787年宪法。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实质,据材料一“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可知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可知文艺复兴抨击了天主教会的封建神学统治,肯定人的价值,发展了人文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还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第(2)问,据材料二“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理性社会的种种设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同时为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举例言之有理即可。第11页共11页
同类资料
更多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卷7(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