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能力提升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ID:59928 2021-11-02 1 5.00元 8页 54.46 KB
已阅读8 页,剩余0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5.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2022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能力提升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欧盟是目前世界上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从发端来看,欧洲的联合主要得益于A.英法经济联系加强B.美国经济的援助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法德矛盾的和解2.1967年东盟成立: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这些组织或集团的成立表明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减弱B.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确立C.世界发展总趋势走向缓和D.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3.在欧债危机中,希腊要求脱离欧元区,德国呼吁“开除”希腊,然而最终希腊选择继续留在欧元区,德国承担了救助希腊的主要成本。这主要是因为两国A.历史文化相似B.民族感情深厚C.经济联系密切D.国家实力相当4.二战后法国政治家勃鲁姆说:“在一个和平与稳定的欧洲中使德国不致为害的唯一途径,就是把德国结合到一个‘强大的、足以对它进行再教育和加以约束的,并在必要时加以控制的国际共同体’之中。”为此法国采取的第一个重大举措是A.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B.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C.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5.1993年,《马约》生效后,欧洲联盟成立,它是世界上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该组织的建立①冲击了战后两极格局②从经贸集团发展为政治实体③有利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④对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6.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曾指出:“没有一个强大统一的欧洲,而要在自由中实现德国统一,这是谁也不能自圆其说的。”他此言旨在强调A.欧洲一体化的必要性B.德国重新统一的重要性C.德国对欧洲的重要性D.德国民主化改造的紧迫性7.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要想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材料表明A.欧盟扩大主要源自经济发展B.文化认同逐步取代经济认同C.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D.欧盟已走向更深层次的联合第7页共8页 8.《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突破性发展,它表明欧共体朝着一个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兼备的联合体方向发展,使欧洲发展局势“脱胎换骨”。这里的“脱胎换骨”是指A.欧洲取得世界局势的主导地位B.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C.由经济联合向政治联合发展D.彻底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9.1991年11月,APEC第三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汉城宣言》,正式确立“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贸易壁垒。”的宗旨和目标。1995年,日本大阪会议将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并列为APEC的两个车轮。但时至今日,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仍大大滞后于贸易投资自由化,和欧盟相比差距甚远。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不包括A.一些发达成员对经济技术合作持消极态度B.成员的多样性特征包含着合作的障碍因素C.缺少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机制与启动资金D.政治不统一的严重制约10.欧元区内各国印制的欧元纸币,正面、背面图案均相同,纸币上没有任何国家标志。其目的是A.加强欧洲与世界的经济合作B.展示欧洲之间开放的精神C.强化对欧洲整体意识的认同D.展现欧洲之间沟通的精神11.某文件宣称“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代替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该文件最终促成了20世纪60年代A.欧盟建立B.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C.世贸组织诞生D.欧洲共同体成立12.从贸易区内部的实力来看,美国占有2/3的人口和90%的经济实力,加拿大则仅有7%的人口和8%的经济实力,墨西哥虽拥有近26%的人口,但经济实力则不到2%。材料可以体现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征是A.军事合作B.政治合作C.大国主导D.经济互补13.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发表《茂物宣言》,确定发达成员不晚于2010年,发展中成员不晚于2020年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到2004年,澳大利亚的简单平均关税税率降至4.25%,中国的简单平均关税税率已降到10.4%。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助推了亚太地区的经济活力。这种现象反映了A.亚太各国合作应对旧有国际秩序的挑战B.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有待于进一步深化C.尊重差异有助于推动亚太区域合作发展D.亚太经合组织各国间合作面临诸多困难第7页共8页 14.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中仪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出俞过39%,美国同期则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美欧经济的不同发展表明A.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B.资本主义阵营开始瓦解C.美国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D.世界贸易体系面临变革15.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运行,体现出“南”“北”共存性、一国主导性和经济互补性的明显特点,“南”“北”两种类型的国家在处理区内事务以及国际经济事务方面,天然存在着利益取向上的“错位”。这说明该组织A.体现了区域集团化的共同特征B.内部存在合作与冲突的特征C.有利于美国对加、墨进行剥削D.有利于美国控制加、墨两国市场16.2020年11月20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7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携手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提出“共同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这一讲话A.创新了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模式B.说明中国主导亚太经合组织发展C.凸显了灵活务实的“APEC方式”D.确立了建立全球治理体系的目标17.亚太经合组织以公开对话为基础,各成员国可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开放程度对具体产业及部门贸易自行做出灵活有序的安排,这被称为“单边自主行动”计划。这表明亚太经合组织A.是世界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B.各国之间的依赖最强C.是一个松散的经济合作组织D.重视区域的内部合作18.有人断言: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但是从今天的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了。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B.联合国的作用C.两极格局局面的结束D.欧洲联盟的建立19.欧盟成立后,先后制定了《跨大西洋纲要》、《亚洲战略新构想》和欧洲安全事务构想,并积极筹划建立欧洲防务部队,广泛发展与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等国的战略关系,加强了与美国的竞争力度。欧盟的这些举措A.旨在提高自身在国际中的地位B.目的是缓和与亚洲国家的关系C.强化了欧洲各国间的政治经济联系D.加强了欧洲防务并防止了北约东扩20.20世纪八九十年代,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大量涌现。其中“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经济超级大国起主导作用”,符合材料描述的区域经济组织是A.欧盟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C.北美自由贸易区D.世界贸易组织二、综合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第7页共8页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16-06-24来源:搜狐财经)英国历史性公投结果出炉,英国将脱离欧盟,这标志着英国与欧盟43年的联姻走向终结。根据全部开出的结果,1741万742人支持脱欧,占总票数51.9%;1614万1241人支持留欧,占总票数48.1%。受此影响,全球市场震动。英镑盘中一度下跌10%,避险资金支撑美元,人民币汇率跌破6.6关口。亚太股市重挫,日经225指数收盘跌7.9%。沪指盘中跌幅也一度接近3%。(国际财经华尔街见闻储芸2016-06-25)德国总理默克尔今天表示,对英国脱欧投票结果深表遗憾,“今天是欧洲一体化的转折点,但欧盟27国不应该再做出进一步分裂的决定,各国不能独立应对全球挑战。”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DonaldTusk)表示,现存的27个成员国决定留欧。(1)根据材料,概括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及其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国总理默克尔讲话。22.国际联系不断加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战后,美国政治家和商界的重要人物推动取消了阻碍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建立无限制的全球贸易的机器(关贸总协定),其成员国带着取消或者减少贸易壁垒的目的进行了一系列的协商。1948—1966年世界自由贸易增长了6.6%,1966—1977年增长了9.2%,20世纪90年代大约相当于1980年的两倍。在这个过程中,新型合作起到重要作用。典型的全球公司已大大取代传统的跨国合作企业,大大推动全球化进程。——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二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它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和发展。在21世纪可预见的时间内,欧洲仍然是两个联盟共存的欧洲。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姜宪明何苗《国际关系与大国战略》(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并概括这种趋势的具体表现。(2)材料二中的“两个联盟”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主次关系”变化的理解。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大国崛起,欧洲各国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急剧下降,西欧的一些领导人迫切感到必须加强西欧各国间的合作以防止走下坡路,沦为美国附庸。此外,西欧在美苏冷战对峙的局势下,十分担心苏联的扩张,希望各国联合以保证自身的安全,提高西欧的国际地位。第7页共8页 材料二2006年9月,在处理伊朗核问题上,与美国的强硬立场不同,欧盟主张继续同伊朗进行严肃对话,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材料三“(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国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盟的成立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经济扩张形式有什么不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产生的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那样强大……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材料二材料三共同体大部分原材料靠进口,而第三世界国家是共同体原材料的主要供应者。第三世界国家还向共同体供应棉花等农产品,第三世界国家是共同体的重要贸易对象……进入70年代,由于第三世界国家彼此协调立场,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使共同体与之签定《洛美协定》。共同体同意在不要求“互惠”的情况下让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的45个国家的工农业产品自由进入共同体国家,共同体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帮助建立和扩大原料加工业、制造工业和其他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设施……协定签定后,双方到1997年贸易额已达300亿美元,双方进出口基本平衡。——以上材料均引自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请回答第7页共8页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目的。为此,它们在20世纪60年代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怎样的经济格局?这种变化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政策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第7页共8页 参考答案1.D2.D3.C4.B5.C6.A7.C8.C9.D10.C11.D12.C13.C14.A15.B16.C17.C18.D19.A20.C21.(1)事件:英国公投脱离欧盟。(表达相应意思即可)影响:影响欧洲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全球股市震动;是欧洲一体化的转折点;全球化面临挑战;欧盟成员国的回应。相应意思举例:影响欧洲经济发展;全球股市受挫;欧洲一体化受挫;打击全球化的进程;欧盟成员国德国立即回应等)(2)简析:尊重英国人民的选择;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呼吁现存的27个欧盟成员国团结稳定,共同维护近50年发展历史的欧洲联盟。22.(1)趋势:经济全球化表现:减少贸易壁垒;建立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等全球性经济组织;国家间自由贸易的扩大;新型合作的出现(全球公司的推动)(2)联盟:欧盟和北约。第7页共8页 理解:两极对峙格局下,北约作为美国领导的军事政治集团,在资本主义阵营内发挥主导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欧盟成立,欧洲从经济合作向政治经济军事合作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提高23.(1)原因:二战后欧洲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下降;美苏势力在欧洲的影响急剧扩大。(2)影响:政治:促进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经济:促进经济区域集团化,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3)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商品输出为主要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以资本输出为主;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区域集体化和经济全球化24.(1)目的:恢复和发展经济;摆脱美国的控制(或欧洲各国不想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措施:1967年,西欧六国正式建立欧洲共同体。(2)格局: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影响:西欧、日本在政治上展开反对美国的斗争,严重动摇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冲击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3)政策:改善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改善投资环境。原因:第三世界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欧共体本身对于第三世界市场和原材料的需要。第7页共8页
同类资料
更多
2022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能力提升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