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的一封信一一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告知书
ID:41816 2021-10-14 1 3.00元 5页 14.50 KB
已阅读5 页,剩余0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3.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致家长的一封信一一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告知书  亲爱的家长:  电信诈骗,是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短信、电话、邮寄传递和网络等通信手段实施的新型诈骗犯罪活动。近年来,随着国际互联网、通信网络的发展,新型的网络消费方式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实惠和便利,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结算方式实施诈骗等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为有效预防电信诈骗犯罪,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减少财产损失,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利益,特别提醒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一、电信诈骗类型  (一)电话诈骗  1、虚构子女出事诈骗:虚构子女、朋友出车祸、生病、违法需交纳罚款等为由拨打电话欺骗家人或朋友汇款。  2、虚构子女被绑架为由诈骗:虚构已将子女绑架,利用电话背景音(孩子的哭声、打骂声等)造成家人恐慌,要求家人立即汇款赎人。,  3、冒充熟人虚构事实诈骗:冒充亲朋好友,以车祸、生病、违法需交纳罚款等为由实施诈骗。  4、以购房、购车退税为名电话诈骗:诈骗分子谎称自己是税务局人员实施诈骗。  5、中奖诈骗:嫌疑人拨打受害人手机,称其手机号在某摇奖活动中中奖,以奖金价值多达十余万甚至几十万元为由,告知其需交纳个人所得税、服务费和银行手续费等实施诈骗。  (二)短信诈骗  1、利用银行卡消费实施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提醒用户,称其银行卡在异地刷卡消费,逐步将受害人引入转账陷阱,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2、无理由汇款诈骗:通过手机短信发送”银行账号,要求速汇款“等内容用来行骗正巧要汇款的人员。  (三)网络诈骗  1、以提供博彩、股票资讯进行诈骗:嫌疑人以帮助选股票付酬劳、收益分成或帮受害人购买股票为由骗取受害人汇款。,  2、发布虚假中奖信息诈骗:受害人上网时会显示QQ中奖或网络游戏中奖,要获得奖金必须先交纳手续费、个人所得税等名目,骗取受害人汇款。  二、发现电信诈骗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报警  (一)电信诈骗常用手段  1、冒充各级领导招摇撞骗;  2、冒充纪检监察机关实施诈骗;  3、利用银行卡转账实施诈骗;  4、冒充熟人诈骗;  5、以提供股票、彩票资讯进行诈骗;  6、发布虚假中奖信息诈骗;  7、利用手机短信发布虚假招聘信息,骗取相关费用。  (二)需提防八类“诈骗短信”  引诱式:复制手机卡可窃听电话?  温情式:“温情短信”骗费不留情;  权威式:来电要求转账,自称“公安局”;,  激将式:短信骂人激你回电骗费;  利诱式:手机充值充200送300话费两天就没了;  提醒式:借银行名义向用户群发“消费短信”;  瞄准下属:假冒书记电话诈财;  瞄准领导:送你的钱务必打给我否则大家都不好过;  苦肉计:家长收到诈骗短信自称儿女要求汇款;  惊喜式:以红十字会为幌子骗人捐款  三、警方提示语  1、无论以何种理由要求你把资金打入陌生人帐户、安全帐户的行为都是电信诈骗犯罪。切勿上当受骗!  2、谨防冒充电信、公安、法院、检察院、税务、亲友,以电话欠费、个人信息和信用卡涉嫌犯罪、购车退税、信用卡消费、车祸出事、小孩绑架等各种名目的电信诈骗犯罪活动。请勿上当受骗!  3、犯罪分子利用“任意显号”软件冒充电信、公检法、税务机关总机电话,以电话欠费、个人信息和信用卡涉嫌犯罪、购车退税为名提供“安全帐户”,要求汇转资金的,都是电信诈骗。切勿上当受骗!,  4、陌生电话勿轻信,种种理由是谎言,“安全帐户”不安全,电话转帐是骗局。切勿上当受骗!  5、“电话欠费”+“安全帐户”+“各种理由让你把资金转帐的行为”=“电信诈骗”。切勿上当受骗!  6、注意保护个人资料信息,不可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切勿上当受骗!  7、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时,积极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做好宣传,特别是平时独自在家的中老年、离退休人员等易受骗群体要注意提醒。切勿上当受骗!  XX小学  2021.10.14
同类资料
更多
致家长的一封信一一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告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