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师大版本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1.1.1形形色色的生物教学设计
ID:87276 2022-08-15 1 4.50元 8页 61.00 KB
已阅读8 页,剩余0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4.5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形形色色的生物1、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生物课程标准理念。2、理论联系实际、寓教于乐和因材施教等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第1单元第1章第1节。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⑴描述生物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内在联系;⑵通过观察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举例说明生命的基本特征。2、能力方面⑴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共享、积累和分析资料的能力;⑵初步培养学生一定的书写和口头表达能力;⑶培养学生观察显微投影并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⑴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⑵初步培养小组成员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⑶培养学生关注我国特有珍稀动植物的感情。学情与教材分析本节教学重点:⑴生物的多样性;⑵生物的特征。教学难点:⑴遗传多样性;⑵应激性;⑶新陈代谢概念。本节安排的活动有交流、演示建立生命档案册等,意在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积累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本节是《生物》全书的开篇章节,从情感上意在引领学生走入生命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以积极的态度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总之,通过本节的学习,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都能为以后各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8,教学准备1、组织学生课前分角色排演小短剧,将“致同学们”的内容呈现给全班。2、“交流物种多样的资料”是本书的第一次学生活动,所以活动前要合理建立学习小组,并对各小组长进行培训,使其能有效地进行组织分工、讨论和记录等工作。3、尽可能多地收集生物多样性的资料,包括图片、文字、数据、照片、录像片、光盘等。4、采集池塘中的水样备用,并在课前进行观察,了解水样中生物与非生物的情况是否适合教学演示,如不适合应更换采集水样的地点。5、显微投影要在课前“预演”,以保证教学中的演示顺利。6、为了使各组建立的生命档案册的规格、体例统一,应制定出具体的要求。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学情预设设计意图知识链接一、角色扮演,导入新课在组织学生演出小短剧的基础上,提出要学好生物学,首先就要认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将“致同学们”的内容分成几个角色,让几名学生分别扮演,演出一个小短剧,从而将“致同学们”的内容呈现给全班。表演者可能会较紧张,教师宜适时加以鼓励。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二、进行“生物的多样性”1进行活动学生的信息来源和生活经历有限,这就会学生在列举生物时种类比较集中,尽可能给学生多提供些信息或获得信息的途径. 8,的教学㈠活动:交流物种多样性的资料、过渡:构成这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就是那种类繁多的生物。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相互交流物种多样性的资料。2、教师指导学生按P8要求进行活动.为此教师要给学生多展示些生物多样性的资料教师给学生准备的资料宜包括类于本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梁野山的物种多样性的录像等.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 对于本期第一次的讨论宜多花些时间。   给每小组都提供一个向全班学生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每组讨论交流的广度和质量不同,教师可据此给予A、B、C的等级评价。 鼓励学生,并记录在案作为学期评价的一部分。  ㈡学习“物种多多样性” 结合图1-2“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和P8相关数据讲述自然界的生物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种类繁多。 阅读P7-8相关图片和文字、数据,理解“物种多样性”。  树立“众生平等” 8,学生可能认为人类高高地凌驾于其他生物之上,为此教师宜让学生明确:如此种类繁多的生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生物圈中地位平等的一员。的观点,因为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㈢学习“遗传多样性” 通过举例,使学生明确:不同种生物遗传物质不同,同种生物遗传物质有差别,这就造成了遗传的多样性。因此遗传多种多样,保证了生物多种多样,所以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理解并举出遗传多样性的实例。 学生对“遗传多样性”的理解有一定困难,为此教师可结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谚语来说明不同生物遗传物质不同,结合人有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及棕色人种之分说明同种生物的遗传物质有差别。 突破难点 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㈣学习“生态系统多样性”通过讲述使学生明确: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构成了生态系统。(展示图表,讲解生态系统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结合P6内容讲解有关“生物圈”理解“生态系统多样性”学生可能会片面地把生态系统理解为仅由生物环境构成的,为此可提问学生:一瓶蒸馏水是生态系统吗?平川河里的鱼呢?让学生正确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区域区,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8,的知识)。生物生存的环境不同,所以所处的生态系统不同,这就构成了态系统的多样性。三、总结归纳,强调重点概括:生物的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统称为生物的多样性。掌握“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   四、课外作业,巩固提高要求课外完成P12“思考与练习”第1、3题。阅读题目,明确要求,提出疑问。解答学生疑问,并建议用绘图、照片等形式使档案册更丰富美观,但一定要注明资料的来源。培养学生建“生命档案册”的良好习惯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学情预设设计意图知识链接一、观察窗外,指认生物让学生起立看窗外的景色,并说出这其中的生物有哪些?为什么说它们是生物?学生观察,并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进入预设情境,发言踊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投影演示、观察生命1利用显微投影进行观察和分组讨论对P11中的问题讨论热烈通过观察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使学生能说明生命的基本特征。 8,、过渡:刚刚同学们所说的生物,都是在肉眼可同的范围内的,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滴水中的生命;2、投影演示:观察一滴水中的生命。  三、进行“生物的特征”教学  ㈠学习“应激性”  1、教师用黑板擦敲打教桌,吸引学生观望。教师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得出应激性概念。2、结合实例讲解“应激性” 理解“应激性” 学生对“应激性”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师宜创设情境,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突破教学难点  ㈡学习“生长”  展示几张关于人和其他动植物由小到大生长的图片,讲解“生长” 理解“生长”    ㈢学习“繁殖”  展示几张关于动植物产生后代的图片,讲解“繁殖” 理解“繁殖”    ㈣学习“  理解“新陈代谢” 学生会觉得“新陈代谢” 突破教学难点 8,新陈代谢”结合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讲解“新陈代谢”较抽象,教师可结合人体自身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来讲解“同化作用”,结合人体自身对代谢废物的排泄来讲解“异化作用”生物体同外界不断进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部的物质转变过程,就是新陈代谢。它是生命现象的最基本特征,包括同化作用过程和异化作用过程。 四、总结归纳,拓展知识 让学生总结出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都是生物所具有的特征,并提问:你还能举出生物所具有的其他特征吗? 归纳、总结生物的基本特征 补充举出的生物所具有的其他特征,可能有的同学无法全部理解,对此不必作统一要求 因材施教  五、练习作业,巩固提高 1、解答前节课课外作业中出现的问题;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思考练习”第2题;3、布置课外作业(具体略)     8, 板书设计设计思路本节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以“交流资料”的活动为核心,探讨生物的多样性。本节课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导入新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然后组织指导学生“交流资料”。在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相关图片、文字和数据等来理解“物种多样性”;结合谚语和实例说明,让学生理解“遗传多样性”;通过分析不同生物的生活环境,得出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的结论。最后通过归纳总结和练习作业,最终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第二课时以演示实验为核心,探讨生物的共性。首先让学生起立观察窗外景色指认生物,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然后进行投影演示,让学生“观察一滴水中的生命;通过观察区别生物与非生物,让学生举例说明应激性、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等生命的基本特征。其中关于“应激性”和“新陈代谢”的理解有一定难度,为此运用“敲打教桌”的小实验并结合实例来讲解前者,依据“新陈代谢”的概念并结合同化作用来讲解后者。最后作必要的归纳总结和知识拓展,并安排完成一定的练习和作业,以进一步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中进行了不少创新,如:⑴将有关“生物圈”的知识整合到后面的“生态系统多样性”中,使得教学主线更清晰,课堂结构更合理了;⑵注重多方面作好课前准备,使得设计更具可操作性和高效性;⑶不仅将生物课标理念贯穿始终,而且注重在活动中渗透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注重运用分角色表演、观察窗外景色和“敲打教桌”等方式体现寓教于乐原则,注重在知识拓展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8
相关资料
同类资料
更多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本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1.1.1形形色色的生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