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五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2月联考试题(附答案)
ID:79512 2022-01-04 1 3.00元 16页 2.84 MB
已阅读10 页,剩余6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3.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绝密★启用前湖南省五市十校·2021年12月高一年级联考试题语文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新冠疫苗究竟是怎样研发出来的?从立项获批到研发、建设、生产、上市,何以只用了330多天时间?近日,带着一系列焦点热点问题,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深度对话中国生物董事长、国家“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杨晓明,回应公众关切的问题。问:《中国疫苗百年纪实》这本书告诉人们,疫苗研发从来不是简单的事,而是以命相搏。这次新冠疫苗研发也是这样吗?答:是的,我是去年3月23日最早接种我们研发疫苗的人,作为最早一批“以身试药”者,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后没有任何异常情况,就是打针的地方稍微疼一点。因为接种后要定期检测抗体,我在九个月时间里已经被抽了约60管血。因为要定期观察的血液指标比较多,打第一针后的第二个星期就能检测到抗体,打第二针后两周左右就能检测出较高的抗体水平。一百年来,我国生物制品工作者的献身精神不断传承延续。其中,“以身试药”就是一个传统。新冠灭活疫苗临床试验中,累计有几万名入组受试者接种疫苗,其中很多是生物制品人。这些特殊的志愿者,如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一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名生物制品人的责任与担当,当然,同时也是基于对我们研发和生产技术的自信。问:此次中国生物的新冠疫苗从研发到上市用了多久?有哪些关键节点?答:疫苗从立项获批到研发、上市,总计用了330多天的时间,从科学的角度看,可以说前所未有的短。 中国生物的新冠疫苗从研发到上市,有几个主要节点:一是2020年4月12日,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全球首家进入I/II期临床试验,4月27日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也进入I/II期临床试验。二是2020年6月23日阿联酋国际临床试验,也就是III期临床试验正式获批。三是国内紧急使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在2020年6月30日获得了紧急使用许可,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在7月23日获得许可。四是国外紧急使用,阿联酋2020年9月14日首先批准紧急使用,紧接着巴林于11月3日、埃及于2021年1月2日也批准紧急使用。五是国际上注册上市,阿联酋2020年12月9日批准正式注册上市,巴林12月13日批准正式上市。六是在国内第一家附条件上市,时间是2020年12月30日。中国生物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从启动科技攻关到获批临床试验,我们用了98天;从进入临床到武汉、北京两个所先后都做完I/II期临床试验,用了78天;再从III期临床试验入组启动,到附条件上市获批,用了168天。问:在疫苗的诸多技术路线中,中国生物为什么最终选择灭活这一技术路线?答:中国生物的新冠灭活疫苗具有技术安全性、防护有效性、人群普适性、储运便捷性和产能可及性等特点,安全性非常好,有效性数据超过了临床研究预设的目标,冷链储运条件符合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国情,产能充足,能够满足大范围的接种使用。同时,有别于过去的灭活疫苗生产技术,中国生物采用先进的细胞培养技术、纯化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生产效率高,质量控制指标完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冠灭活疫苗将全病毒进行培养,然后通过灭活和纯化,制备成灭活疫苗,其抗原成分完整,保护性更加全面。2020年7月中国生物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以来,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高风险暴露人群累计完成数百万剂次的新冠疫苗紧急接种工作。其中7万多人赴海外100多个国家有发病的疫区工作,在同一工作生活环境下,接种疫苗者中没有病例报告。此外,疫苗的可及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在可及性方面,灭活疫苗有着自己的储运便捷性优势,储运条件是2℃至8℃,这与我国以及许多国家现有的疫苗储存条件和运输条件一致,不需要重构冷链体系设施,可大规模降低成本。问:中国有近14亿人,需要怎样的覆盖率,才能通过注射疫苗构筑起免疫之墙和保护屏障? 答:在新冠病毒来袭之前,我国还没有一个高等级的生物安全生产设施。我们借鉴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标准和自身生产工艺特点,分别在北京和武汉建成的新冠灭活疫苗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车间,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查和认证后,已投入规模化生产,今年预计产能可达到10亿剂以上。根据以往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观察,结合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显示的保护率,理论上需要有70%至85%左右的人群接种疫苗,才可能建立较稳固的群体免疫屏障。以此来算,中国要接种的人数范围在9亿至12亿人。(摘编自《中国新冠疫苗安全吗?有效吗?够用吗?》)材料二:最近,中国新冠疫苗成功上市,为全球战胜疫情注入信心,也为新冠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提供有力支撑。而如何科学认知接种疫苗,最大限度地提升人类抵御新冠病毒的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强调,人类在与形形色色的病毒斗争中,形成了抵御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我们称其为免疫力。当我们认识接种新冠疫苗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重要举措时,切不可忽略生理、心理、伦理,这“三理”乃人体生存之本,否则,即使接种了新冠疫苗,人们仍难以最终赢得这百年未遇新冠大疫的胜利。那么,如何栽种生理健康疫苗呢?笔者认为,要把握好机体器官的生物功能、免疫机能、生活技能,这“三能”可谓是栽种生理健康疫苗,借以维系人体这一有机体生命活动的“根苗”。笔者在《免疫力就是好医生》中曾倡导,良好的免疫力是人类化腐朽为神奇的正能量,可以通过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积极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这四大健康基石来获取。同时要重视栽种心理健康疫苗。如何栽种心理健康疫苗呢?就要把握好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这“三程”可谓是栽种心理健康疫苗,借以维系人体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的“心苗”。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当人产生了负面情绪时,七成以上的人就会以攻击自己的身体器官的方式消化这些情绪,“既来之则安之”的正确心态是播下心理健康疫苗种子的土壤。还要栽种伦理健康疫苗,即在把握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准则中体现天理、地理、人理道德准则,这“三理”可谓是栽种伦理健康疫苗,借以维系人伦道德之理的“仁苗”。我们应该推崇“从我做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爱无疆”的社会风尚,在病毒传播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上做足功课。让我们撒下伦理健康疫苗种子的养料,构筑起抵御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防护林。 值此新冠疫苗接种之际,重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一典故,告诫世人,任何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复存在了,呼吁接种新冠疫苗的同时,勿忘栽种“三理”疫苗。(摘编自《接种新冠疫苗同时勿忘栽种“三理”疫苗》)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疫苗百年纪实》告诉我们,疫苗研发不是简单的事,而是以命相搏。我国新冠疫苗的研发也体现了这一特点。B.我国许多生物制品工作者有着生物制品人的责任与担当,也有着对我国研发和生产技术的自信,因而敢于以身试药。C.中国生物的新冠灭活疫苗安全性极好,能够满足大范围的接种使用,该疫苗生产技术与以往的灭活疫苗生产技术有所不同。D.免疫力就是好医生,良好的免疫力是一种正能量,只要膳食合理、运动适量、心态积极、睡眠充足就能有良好的免疫力。2.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内容的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主要介绍了中国生物的新冠疫苗研发的相关情况,例如疫苗的安全性等,使人们对中国生物的新冠疫苗有了更全面更细致的了解。B.材料一关于中国生物的新冠疫苗从研发到上市的过程交代得非常清楚,尤其重点介绍了中国生物的新冠疫苗从研发到上市的时间节点。C.材料二运用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形象而有力地阐释了接种新冠疫苗同时要关注人体生存之本——生理、心理、伦理的道理。D.材料二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一典故告诫人们,任何事物失去其生存基础就不复存在,人们在接种新冠疫苗时,勿忘栽种“三理”疫苗。3.下列内容与材料二所倡导的“三理”疫苗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A.反复宣讲,使人们科学认知接种疫苗。B.疫情反复,民众不过分焦虑、恐惧。C.武汉疫情暴发,全国各地医护工作者紧急驰援。D.出门自觉戴口罩,社交距离超一米。4.请梳理材料二的写作思路。(4分)5.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要怎样才能打赢这场新冠疫情仗。(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与周瑜相遇迟子建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因为月亮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当时我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袍,乌发披垂,赤着并不秀气的双足,正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种时刻,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我没有小乔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为在这旷野上,睁着眼睛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因为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所以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那个表情。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号角,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不再对话了。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晚风将帐篷前的军旗刮得飘扬起来。我坐在旷野上,周瑜也盘腿而坐。我们相对着。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你不希望与我相遇?”“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不。”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周瑜激动了。“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见月亮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喂食了。”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我站了起来,重复了一遍刚才说过的话,然后慢慢转身,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我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头,我突然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的月光。战马仍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一个存活了无数世纪的最令我倾心的人的影子就这样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我伸出一双女人的手,想抓住他的手,无奈那距离太遥远了,我抓到的只是旷野上拂动的风。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写“这鼓声令我心烦”“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描述了一个村妇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厌恶战争、喜爱安宁而淳朴的生活这一主题。B.文章写艾草味道慢慢由浓变淡,暗示了战争的血腥味道慢慢逝去,周瑜被“我”那种对平凡生活的向往触动了,一场战争偃旗息鼓在望了。C.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形成反复,突出了夜晚的平淡和生活的平凡,表明“我”是在梦中见到周瑜,强化了“我”对周瑜的倾心与不舍,首尾呼应。D.小说塑造了一位沉迷战争、颇为自负、英气逼人的英雄,但后来成为放弃战争、甘做平民的普通人,表明对跌落神坛的英雄的惋惜和慨叹。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二段的景物描写突出了梦境清澈、素雅的特点,营造了一种战前暂时宁静、祥和的氛围,为下面的情节发展和刻画周瑜这一形象做了铺垫。B.“周瑜笑了起来”“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周瑜不再发笑了”,文中这三处神态描写体现了周瑜对“我”的态度由深有触动到不以为然。C.文章以“我”与周瑜相遇为主线,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如艾草味、鼓角声的多次出现便是实写,让人物形象和主题得以突显。D.“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作者认为真正的英雄应不惧怕失败,哪怕在战场倒下去了,仍是响当当的英雄。这是很典型的“英雄观”。8.联系《念奴娇·赤壁怀古》,探究苏轼心中的周瑜和本文塑造的周瑜各是怎样的英雄形象。(4分)9.有人说这是一个关于英雄的梦,也有人说这是一个关于平凡的梦。这二者矛盾吗?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文段一: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①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②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③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④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⑤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有改动)文段二: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节选自韩愈《师说》)[注]①从:堂房亲属。②宫市:原意指宫廷内所设的市肆。唐德宗贞元末年,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口称“宫市”,实为掠夺。③比部:刑部所属四司之一,设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④摭:拾取。⑤裴均:宦官的养子,名声不好,人所不齿。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B.时先人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 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C.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D.时先人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孤:古代王侯的自称,还有孤独、孤高、独特之意。本文指年幼丧父的孩子,和“鳏寡孤独”的“孤”意思相同。B.进士: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C.“出”指离京外任,“辟”指官署征聘,“调”“转”指调动官职,“拜”指授予官职,“黜”指贬官。D.元和,是皇帝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每位皇帝一生只有一个年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愈性情直率,敢于进谏。他曾呈上奏章,把宫市的弊端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皇帝不听取,他大为生气,因而被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B.韩愈很有才华,仕途不顺。他多次被排挤贬黜,后写下《进学解》自明心志,受到执政者怜惜,又因史学才能突出,被委任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C.韩愈协助有功,获得提拔。韩愈作为行军司马协助裴度平定淮、蔡两地,因功被授予刑部侍郎;后来皇帝又下诏他撰写《平淮西碑》。D.韩愈宽宏通达,奖掖后进。和孟郊、张籍交往,不论人家升沉,他总不改变态度;对后进则奖掖鼓励,他们十有六七住在他家里。13.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4分)(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4分)14.韩愈撰写《平淮西碑》多记裴度的事迹,请分析其中的原因。(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同王十七庶子李六员外郑二侍御同年四人游龙门有感而作白居易一曲悲歌酒一尊,同年零落几人存。 世如阅水应堪叹,名是浮云岂足论。各从仕禄休明代,共感平生知己恩。今日与君重上处,龙门不是旧龙门。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标题意蕴丰富,交代同游者的身份、关系以及写作的缘由。B.首联前后句有因果关联,诗人醉酒悲歌,因为感慨世事、人生。C.颔联将世事、功名比作流水和浮云,表达诗人对世事的总体看法。D.颈联将世人追逐仕禄和自己感念知己对比,表明高尚志节。16.简要概括诗歌最后两联表达的思想情感。(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曹操《短歌行》中写彼此久别重逢,欢饮畅谈,诉说往日情谊的句子是“,”。(2)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像陶渊明高呼“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那样,发出了“,”的激越之音。(3)韩愈《师说》中的“,”两句阐释了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道理的,谁都会有疑惑,进而论证了从师的必要性。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读陈玺发表的长篇小说《塬上故事》,令我惊异敬佩的是作者记忆之强大,小说中细节之,作品对外在生活的再现达到了纪录片式的逼真程度,而对恋爱中的少年心理描写之细腻传神,是以往情感小说中未曾有过的。《塬上故事》主要人物是中学生顺文,故事起始于土地承包责任制之后的第一个麦季,对应的时代坐标是改革开放之初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彼时城乡差距巨大,阶级自然形成。城里来的老师如,城里来的学生被,连小镇上的同学都有些,虚荣的同学以会说西安话为荣。乡村学生的前途和命运都寄托于考学,考上中专、大学以脱离农村户口,或者像顺文的小伙伴军柱一样,寄望于参军考上军校。如果说外在的生活状态属于公众记忆,即使陈玺不加以详细记录,社会学家依旧可以在文献档案中找到蛛丝马迹做考古式的的拼图复原,那么小说中写到的顺文等少男少女的恋爱, 是那个时代那个地域那种环境下特有的情感样式,()。亲身经历者即使也已旧梦依稀,如果没有《塬上故事》,往日情怀只能土崩瓦解。18.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丰盈独占鳌头众望所归自命不凡B.丰富鹤立鸡群众望所归孤芳自赏C.丰富独占鳌头众星捧月孤芳自赏D.丰盈鹤立鸡群众星捧月自命不凡19.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亲身经历者也难以意会甚至难以了解B.非亲身经历者难以体会甚至难以理解C.非亲身经历者难以了解甚至难以意会D.亲身经历者也难以理解甚至难以体会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即使亲身经历者也已旧梦依稀,如果没有《塬上故事》,往日情怀只能土崩瓦解。B.亲身经历者即使也已旧梦依稀,假使没有《塬上故事》,往日情怀只能随风而逝。C.即使亲身经历者也已旧梦依稀,如果没有《塬上故事》,往日情怀只能随风而逝。D.亲身经历者即使也已旧梦依稀,假使没有《塬上故事》,往日情怀只能土崩瓦解。(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材料一: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但从来就不缺少英雄。6个月的长期太空驻留,对空间站、飞船以及航天员的身心健康,都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航天员的身心健康受到长时间的负面影响,肌肉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失重效应会更加凸显,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疲劳、感染、胃肠道病症和心血管功能失调等问题,出现应急医学问题的概率也会增大。其实,危险并不仅限于太空。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舱外航天服的研制,①。舱外航天服交付前,需要由志愿者穿戴后进行低压舱试验,在近乎真空的模拟外太空状态下检查其各项性能指标。②,志愿者的生命都将受到严重威胁。但每一次在科研人员中征集志愿者时,都有人主动报名。为开展航天员地面野外生存训练,教员队伍需要在森林、戈壁中选定设置各种恶劣环境,走没有人走过的路,探别人没有探过的险。还有剧毒、易挥发的特种燃料检验、运输和加注工作,但凡出现爆燃、泄漏,③。 材料二: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11月8日1时16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21.请在材料一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2.请依据新闻内容,写一段简短的评论。要求不少于60字。(5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书籍,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读书,是承继文化的重要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阅读产品与平台更是受广大青少年喜欢,读书变得越来越“轻”,可也有人说,离开了传统的纸质阅读,阅读就少了那份“厚重”之感。读书到底需要“轻”还是“重”?对于这件事,你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你以中学生小明的身份,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受给《读书论坛》杂志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看法。要求:立意自定,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同类资料
更多
湖南省五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2月联考试题(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