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通史历史知识体系精编版(全面,必备!).doc
ID:72477 2021-12-11 1 8.88元 68页 566.50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58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8.88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通史历史知识体系精编版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一、夏、商、西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原因为了确保中央政权的稳定,并有效控制外服地区内容周天子根据与自己关系的亲疏远近,对子弟、亲戚、功臣和古代先圣后裔授予一定范围的土地和人民,令其建立统治据点,以拱卫周王室,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种统治据点就是“封国”,众多的封国之主就是“诸侯”诸侯权利:世袭统治、再行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税义务:诸侯要定期朝见周王,定期向王室缴纳军赋和贡税,并随周王出征历史作用积极:(1)加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稳定了统治秩序。(2)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严密,由方国林立走向统一。(3)促进了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与民族整合局限:诸侯具有很大的独立性,长期实行易导致地方分裂2.宗法制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实质是处理同一宗族内部成员间的亲疏、等级和世袭权力的制度,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大宗和小宗的区分特点家国同构;等级森严;作用积极:宗法制把族权、政权结合在一起,确定了诸侯与王室的关系以及诸侯国的继承规则,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等级秩序,具有维护政权的作用局限:“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做法,也是与政治机制不断更新的要求背道而驰的3.礼乐制度(1)含义: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2)作用: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二)夏、商、西周的经济1、农业(1)土地制度:井田制(土地国有制)(2)耕作方式:刀耕火种(3)耕作方式:集体耕作第68页共68页,2、手工业(1)青铜铸造业:夏商西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2)纺织业:商代甲骨文中有祭祀蚕神的记载;《周礼》中有“妇功”和“国有六职”的记载。(3)工商食官:即商周时期的官营工商业制度,当时,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的奴仆。到春秋战国时期,民营和家庭手工业的出现,工商食官制度逐步瓦解。商周时期的官营手工业,设机构——工官组织手工业生产。(三)夏、商、西周的文化1、科技:商朝“殷历”2、文字:商代甲骨文,商周时期金文。二、春秋战国时期(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1.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原因平王东迁后,王畿的土地日益缩小,政治、经济实力大大衰落。表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影响诸侯、卿大夫专权以至夺取政权后,为了巩固自己的胜利成果,必然不能再沿袭原有的统治模式,而需要采用新的统治方式。这在客观上使国家政权逐渐由分散趋于集中,血缘关系的纽带进一步松弛,从这种角度来看,春秋后期卿大夫专权的政治格局,乃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必经阶段2.变法运动的兴起——以商鞅变法为例(选修1)(1)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经济①生产力: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推广②生产关系: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政治①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②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成为社会发展的要求③社会阶级关系变化:出现新兴地主、自耕农等军事争霸和兼并战争频繁,富国强兵成为各国改革的内在动力思想文化①民间办学兴盛②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③法家思想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2)表现:经济①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第68页共68页,③统一度量衡军事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政治①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②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③普遍推行县制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社会习俗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3)影响:积极性①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制,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②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③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局限性轻视教化,刑法严苛,鼓吹轻罪重罚(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1、农业(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2)耕作技术: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推广。(3)水利工程: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4)小农经济的形成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特点生产方式: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生产目的: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生产结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地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评价积极:①在封建社会形成时期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耕经济发展。②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是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消极:①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运用。②小农经济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的特点导致“安土重迁”思想的形成,阻碍了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中国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5)土地制度:由土地国有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变。2、手工业(1)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及特点第68页共68页,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用途流通方式地位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的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民间消费在市场流通明中叶后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2)主要成就:冶铁业开始使用木碳作为燃料3、商业———工商食官走向瓦解4、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科技1.思想: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背景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思想文化: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流派主要有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等流派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影响思想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化上: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2)先秦诸子思想①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A、主要思想:思想核心“仁”和“礼”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政治主张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天命观念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当仁不让于师”B、深远影响: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②老子——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A、哲学思想:第68页共68页,a.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b.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B、政治思想: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C、影响: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③诸子百家派别主要观点评价儒家—孟子A、政治思想:核心是“仁政”学说;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伦理思想:人性本善说。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被后世尊为“亚圣”儒家—荀子A、哲学思想: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论观点B、伦理思想:主张“性恶论”C、政治思想:继承儒家思想,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主张礼法并施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力”、“节用”和“节葬”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的利益,其思想在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道家—庄子A、“齐物”的观点;“逍遥”的人生态度B、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在思想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法家—韩非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西汉以后,法儒结合,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历史意义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2、科技:战国,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3.文学《诗经》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楚辞创始者:屈原第68页共68页,特点: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感情代表作:充满浪漫主义风格的《离骚》第二单元 古代文明大一统——秦汉时期一、秦汉的政治(一)秦朝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灭掉六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①创立: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皇帝”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②权力: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大权③特点:皇帝至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④影响:皇权的独断性和随意性往往影响封建国家的政治决策;君主贤明与否关乎社会盛衰,皇帝的个人素质直接决定政局是否稳定。三公九卿制度①职权范围: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全国的军务;九卿分掌国家和皇家的各项具体事务②运行机制:三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军国大权最终操纵于皇帝之手。③参政方式:朝议制度——大臣讨论,皇帝裁决。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君主专制制度之下的决策失误。④特点:以皇权为中心,家国同治。郡县制①沿革:春秋后期出现,秦全国推广,后世继承与发展,如元朝的行省制度。②内容:郡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令或县长:县的长官,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柳宗元称“郡县制”为“公天下”的开端。③影响: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基层百姓成为编户齐民,国家因而掌握了稳定的赋税、徭役与兵源;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沿用,不断加强和完善。监察制度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监狱史其它文化政策:文化专制。焚书坑儒法律制度:以“轻罪重罚”为指导,制定秦法,细密、严苛。第68页共68页,(三)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中央官制汉武帝时削弱相权①原因: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②措施:频繁换相;建立中朝,形成中外朝制度(内外朝制度),实现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③结果:削弱相权,强化皇权地方行政制度郡国并行制到州、郡、县三级制①汉初实行分封制,实为郡国并行制。封国发展强大,威胁中央,甚至叛乱。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法”解决王国问题。③至东汉末年,州成为郡的上级机构,由郡县制发展为州、郡、县三级制监察制度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每州派刺史一人,负责监察诸侯王、地方高官与豪强。设司棣校尉,监察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官。选官制度察举制①标准:德和才②内容:由地方官吏向中央推荐人才为官③特点:封闭性。形式上以官举士,权操手上,民意无从体现。以德才兼备为选拔标准,使各方面杰出人才大量涌现,是汉武帝成就盛世的重要原因。④到东汉末年,随着士族势力的发展,逐渐被破坏。二、秦汉的经济(一)农业的发展耕作技术“二牛抬杠”(耦犁)到“一牛挽犁”;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西汉发明播种工具耧车;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水利灌溉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关中灌溉出现了井渠法;西域的坎儿井。田庄经济汉魏盛行;仍属于自然经济赋税制度①主要形式:田亩税和人头税。封建社会前期以人头税为主,后期以田亩税为主,商业税逐步成为重要税源。②影响:成为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税源。(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1)经营方式第68页共68页,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特点:与农业结合,以纺织为主,成为副业;十分普遍;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极少部分进入市场。影响:对稳定小农经济起了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田庄手工业:随着土地集中,汉代出现也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田庄不仅生产农产品,也生产手工业产品,供自己需要,故仍属自然经济范畴。官营手工业(工官工场)①开始:夏、商、西周官府垄断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当时盛行工商食官制度。②典型:汉武帝时期的盐铁官营。有效控制了国家重要资源,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③特点:依靠国家权力,官府垄断经营;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职业世袭,强制服役,世代为官府劳作;技艺水平当时最高;原料官府提供,产品供官府使用,成为财政一大支出。④评价:利:有益于工艺水平的提高,使诸多行业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弊: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强制劳动,扼杀工匠积极性;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具有封闭性,容易导致失传。私营手工业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制度逐步瓦解,开始出现“四民”——士农工商。②明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私营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发生改变,一方面,以来,商品经济繁荣,私营手工业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大规模手工作坊或工场日益增多,并出现雇佣关系。③特点:私人经营,自主性较强;按市场需要生产,在市场流通,供民间消费;蔻者有较多人生自由,有一定报酬,积极性较高;既有小手工业者,也有与官营匹敌的大手工业者。(2)三大部门冶金业汉武帝时盐铁官营;汉代开始用煤炭作燃料;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的水排制瓷业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纺织业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欧亚;长沙马王堆素纱蝉衣;中国开始被称为丝国(三)商业经济的发展原因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②汉代“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③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的发展。④两汉时期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第68页共68页,表现城市发展:长安九市;对外贸易:开辟丝绸之路,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三、秦汉的思想、文化、科技(一)思想1.秦朝“焚书坑儒”原因①秦王朝的建立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这就需要统一的学术形态②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③在关于郡县制的辩论中,丞相李斯斥责儒者依古制实行分封制的主张不合时宜内容秦始皇于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术士(术音述,术士,即儒士)的事件影响“焚书坑儒”事件的影响是极为消极的,表明秦王朝在文化领域由博采先秦诸子学术向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化专制转型,新官学的内容也由综合宽容转向了专制2.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因①汉初,实行“无为”,以黄老思想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②社会问题严重:汉武帝时期,边境不宁,王国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黄老之学已不能满足这一政治需要③有利条件:董仲舒结合了道家、阴阳五行家和法家的一些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以适应统治者的需要④汉武帝开拓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内容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的学说③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特点继承儒家,杂糅百家;外儒内法,以德为主,以刑为辅;儒学独尊,思想专制;君权神授,带有神学色彩。措施①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政治方面:重用儒生参与国家大政。③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影响积极:①思想上: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②政治上,儒学占据统治地们,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社会秩序;文化教育上,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推进了传统文化的与发展;③民族心理上,对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休基本形成。第68页共68页,局限:①结束了各学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所有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造成文化专制②不利于科技文明的进步,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二)科技1、造纸术:西汉前期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把造纸术传往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2、张衡:地动仪(三)文化1.文学:汉赋繁荣(1)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2)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2.绘画(1)概况:绘画门类已很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板画、画像石、画像砖等。(2)代表:《夫妇宴饮图》。3、文字秦始皇推广书同文,以秦国的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来书写简便的隶书得到推广。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整合与繁荣——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1、政治形势:国家分裂与政权并立,从220开始,经历了三国鼎立、西晋短暂统一、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到589年隋朝统一全国。2、重要政治制度九品中正制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初衷以德才为授官依据,后来实则以出身门第为选官标准,是代表门阀士族利益的选官制度。这一制度缓和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矛盾。三省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成为三省制的雏形3、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第68页共68页,1、农业:使用灌溉工具翻车2、手工业:魏晋南北朝有了生熟铁合炼的灌钢法;成功烧制出青白瓷。3、北南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货币在流通中的作用减小,以物易物成为主要的交换手段。(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1、思想:三教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背景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儒学受到冲击。表现①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②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③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遵道”④玄学产生。它把儒家的政治伦理和道家哲学结合起来,形成的新的首家学说,实际是披着道家思想外衣来宣传儒家纲常名教的主观唯心主义。2、科技农学《齐民要术》数学祖冲之:圆周率造纸纸逐渐取代竹木简成为最主要的书写工具3、书法:东晋“书圣”王羲之,擅长草书、行书4、绘画:文人画开始出现二、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隋唐时期的政治三省六部制(1)机构设置: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政府事堂为三省宰相议政府场所。(2)运行机构: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府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3)影响:对当时:有利于集思广益,提高决策正确性和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与中央集权、削弱了相权对后世:三省六部制的明确的分工和相互牵制的思想影响后世的国家体制。监察制度设御史台,定期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科举制(1)原因:九品中正制度衰微;士族地主的腐朽;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南北朝时期,庶族地主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出身贫寒低微的庶族地主势力增强,要求取得相应的政治权利(2)发展历程:第68页共68页,创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分科考试;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发展完善:唐朝科举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还得通过吏部的考试方可授官,虽兼顾了多个阶层,但寒门小姓所占比重并不高,更多的还是通过赏赐、战功、恩荫得官。宋朝王安石变法中,废明经,进士科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元朝:科举时办时废僵化:明清时期,采取八股取士废除:戊戌变法时废除八股取士,清末“新政”废除科举考试。(3)评价:积极:①政治上,巩固了古代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和限制徇私舞弊的发生;有益于打破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为不具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扩大了官吏来源,扩大了协议出让社会基础,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②思想上,有利于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证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强化了儒学对古代中国三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影响。③教育上,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和维护社会公平公正。④后被西方国家借鉴,发展为现代文官制度。消极:①考试科目及内容相对狭窄,使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使整个知识分子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②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相对薄弱,阻碍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③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科举制走向腐朽,文化专制加强,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是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之一。(4)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地方行政制度道州县均田制北魏到唐前期推行;性质是封建土地国有制;经营方式仍属个体经营的小农经济节度使制(1)开创:唐朝中期,安史之乱后,给部分安史降将和率军平叛的刺史以节度使用封号。(2)发展:名为朝廷藩镇,发展为割据势力。(3)后果:形成藩镇割据势力,严重削弱中央集权;唐朝灭亡后,五人工十国实际上是“藩镇割据”的延续。(二)隋唐时期的经济1.农业生产工具唐朝的曲辕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第68页共68页,灌溉工具唐朝时创制筒车农业生产专业化农户增多,商品化程度提高赋役制度由于均田制被破坏,由租庸调制转向两税法2.手工业制瓷业唐三彩;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首创釉下彩绘工艺;瓷器成为中国经海上丝绸之路外的重要商品,这条路线也被称为“瓷路”匠户制度(1)唐朝:开始出现工匠在官营手工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中唐以后,役匠减少,雇匠增多。(2)宋代:雇匠居多,实行薪酬制。(3)元代:形成“匠籍”制度。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由专门机构管理,不得脱籍改业,世代相袭,承担指定工役。(4)明代:放松对匠户的管理①将匠户制度改为轮班轮作,除分班定期服役外,其余时间可自制成品进入市场,使用匠记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②以“班匠银”代替“匠籍制”,即输钱代役。(5)清朝废除。匠人获得自由身份,有利于私营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3.商业水陆商运陆运:客舍,邸店、车坊等。水运:如俞大娘航船。海运: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市的发展唐代的草市演变为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实行坊市制度,市有官吏管理,交易时间受到限制商业都会北方以长安、洛阳外,最为繁盛;南方有“扬一益二”,扬州“雄富冠天下”。农村集市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辅助机构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运河大运何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对外贸易①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门管理。②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三)隋唐时期的文化(一)思想:唐代中后期复兴儒学背景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魏晋时期,玄学出现,新思潮流行,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第68页共68页,,主张以儒学为主,调整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实行三教并行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助长了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儒学的正统地位。代表韩愈:反对佛教和道教,宣称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宣称儒家的“道统”思想。李翱:提出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意义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奠定了基础。(二)科技印刷术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火药(1)应用:唐末开始用于军事。(2)外传:12、13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3)意义: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欧洲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三)文化1.文学:隋唐时期,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原繁荣因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文化多元化的趋向;汉代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的发展代表诗人初唐:王勃、陈子昂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诗仙”李白(其诗反映了盛唐和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诗圣”杜甫(现实主义诗人,其诗被称为“诗史”。“三吏”“三别”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中唐:白居易创作大量讽喻诗2.艺术书法唐朝: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怀素、张旭——狂草绘画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第四单元 古代文明的成型——宋元时期一、宋元时期的政治(一)宋初的集权背景①唐中后期中书门下逐渐演变为最高中枢机构,相权合拢膨胀 ②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武将专权,中央集权有所削弱中央:分割相权加强君权①一正:中书门下(政事堂)作为行政机构,设多名同平章事(宰相),掌最高行政权。②三副:参知政事分割行政权、枢密使分割军权、三司使用总理财政,分割财权。第68页共68页,地方:①军事上:确立了三衙一枢密院新体制。枢密院总理兵政,握有调兵之权。三衙主要负责军队的训练等日常事务,有“握兵之重”。两个机构互相制衡,形成了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三衙有握兵之重却无发兵之权的格局,实现了握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握兵权、调兵权和统兵权的分离,在体制上彻底消除了将帅专兵、发动兵变的可能性,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②行政上:削弱或剥夺了地方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所有州直属中央;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官,不得由武臣掌握,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各州文书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能有效,旨在牵制知州权力,地方实行路州县三级。③财政上:制钱谷:地方一小部分作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由转运使完成。从而削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定。④司法上:强复审:死刑需报中央复审核准,收回地方部分司法权。⑤结果,一方面,强化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另一方面,不利于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减弱了军队的战斗力;逐渐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科举制宋代贡举确立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制,确定了宋朝科举制度的三级考试制度: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方法监察制度设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自汉至宋中央集权的强化①方式:打击诸侯势力、削弱武将军权、分割地方官权力。②结果: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处于绝对上风,但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③史论:北宋之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地方势力再也无力挑战中央;但中央集权的消极作用也日益明显;自宋以后,内忧不再是国家面对的主要问题,而外患则往往导致政权灭亡;古代的文武之争实际上是治世重文轻武,乱世重武轻文的轮翻上演。(二)元朝的集权措施(一)中央:一省一台二院中书省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总理全国政务。长官为中书令。直辖“腹里”,河北、山西、山东等地。枢密院枢密院掌管兵权。长官为枢密使。御史台御史台掌管监察。宣政院掌管全国宗教事务和直辖西藏等藏区事务。(二)行省制度特点行省是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行(署理、代理)中书事,后来逐渐演化为常设的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下设路、府、州、县。第68页共68页,影响积极:①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②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③促进了民族融合,增加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④开创省制,奠定了明清行政区划的基础,沿用至今。缺陷:①以犬牙交错为主代替以山川形便为主划分行政区划,削弱了地方经济文化认同感,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②地方行政区划层级过多且部分混乱,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地管理。二、宋元时期的经济(一)农业1、土地政策:宋初“不抑兼并”,造成土地兼并严重。2、灌溉工具:水转翻车(高转筒车)。3、生产关系:租佃关系得到发展,使用农产品的商品化得到提高。(1)原因:宋朝“不抑兼并”;商品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衽租税货币化。(2)表现:以民事立法,确认地主、自耕农的土地私有权;买卖田宅必须经过“立契”的法定程序;普遍实行租佃契约,保证租佃双方的权益。(3)影响:地主对农民的控制进一步削弱;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有利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手工业棉纺织业宋:棉花种植及棉编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以后向内地传播元:黄道婆革新纺织工艺;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松江迅速崛起为棉纺织业中心。制瓷业宋代出现五大名窑: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三)商业市的发展宋代打破了坊市制度,市突破了时空限制,商业街形成;草市更加普遍;还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海上贸易的兴盛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在边境之地设榷场,进行双边贸易纸币的出现北宋时的益州(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最初具有民间交易凭证的功能,后来发展为流通货币。对外贸易设市舶司管理;宋元海外商运发展迅速,商品远销到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北非等地区;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瓷器和丝绸是主要商品。元朝时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第68页共68页,商税和海外税商税和海外税成为财政的重要财源商家商家更加注重包装、广告和品牌效应,以商标加强质量保证。商业品种与文化有关的商业品种增加,如勾栏、瓦舍、风俗年画等。(四)经济重心南移过程①三国以前:经济重心在北方②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③唐朝中后期:开始南移④两宋时期: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的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⑤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主要原因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④南北方蔻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⑥政治中心几度南移的影响。影响①交通影响: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很大改善,南方城市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②人口分布: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中心的南移反过来又促进北方人民进一步南移。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③人才教育: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文化重心也随之南移。④民族关系;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⑤区域经济:增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互补性。⑥对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王安石变法(选修1)背景:1、兵虚财匮导致北宋积贫积弱第68页共68页,(1)原因:北宋初年过分中央集权的弊端导致各种矛盾突显。(2)表现①军事上(冗兵):扩编军队;军事部署实行“守内虚外”政策;军队调动频繁,战斗力不强。②政治上(冗官)分化事权,一职多官,导致官僚机构臃肿、效率低下。③财政上(冗费)军费和俸禄增加,大兴土木及向边疆民族政权交纳“岁币”。2.内忧外患加剧了社会危机(1)内忧①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北宋王朝纵容土地兼并,导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士兵起义打击北宋统治。②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激化。朋党之争实质上是当时要求改革的势力与守旧势力的斗争。(2)外患:辽、西夏的威胁①辽的威胁:1004年,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每年向辽交纳“岁币”②西夏的威胁:宋屡战屡败,与夏和议,交纳“岁币”使北宋政府财政负担更重。庆历新政“庆历新政”的失败使士大夫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庆历新政”的核心是整顿吏治,结果遭到官僚贵族的反对和诽谤,宋仁宋下令废止新法,范仲淹等被罢官,揭开了北宋革新除弊,变法改革的序幕。宋神宗即位,为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书页,任用王安法实施变法。(1069年开始)内容(1)富国之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2)强兵之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3)育才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评价积贫局面的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积弱局面的改善: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结局及原因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改革失败,其原因(1)变法举措与积极开源的指导思想背离(2)用行政权力积累国家财富违背客观经济规律。(3)变法过于激进,执行过程缺乏监督。(4)保守派势力强大。(5)用人不当,官吏扰民,借机敲诈盘剥,损害百姓利益,引起民间不满。(6)宋神宗动摇。(7)没有触及到导致危机加深的社会经济结构。第68页共68页,四、宋元时期高度发达的思想与科技文化(一)思想:宋明理学1.背景政治上①经历唐末五代的分裂动荡,纳常松驰,道德式微,不利于国家大一统。②宋代统治者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形成文人(士大夫)政治。③科举制度逐渐完善。④文化政策相对宽松⑤宋人强烈的忧患意识,重视总结唐代政治的弊端。经济上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迅速发展科技上科学文化取得巨大成就,儒学家对自然和社会规律进行思考。思想上①佛教、道教思想猛烈冲击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唐代中后期出现儒学复兴先声,北宋出现儒学复兴运动。②宋代儒学既继承了儒学传统,又吸收了佛、道的思辩哲学来阐释儒学。③反对王安石“新法”的需要,王安石创立“新学”指导变法,理学作为官僚集团反对变法的精神武器应运而生。2、内容(1)代表人物:理学——北宋五子,二程,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心学——陆九渊,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2)思想主张: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相同点本质都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内容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儒学发展的新形式影响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不同点理学思想“理”是世界的本原“心”是世界的本原方法论强调“格物致知”“发明本心”或“致良知”道德观主张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主观唯心主义思想3、特点①儒学进一步思辩化②融合佛、道思想。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以阐释儒学③以偷道德为思想核心。旨在维护社会秩序4、评价第68页共68页,积极①利于塑造民族性格。如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用,凸显人性的庄严。②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家族、国家的和谐意识。③具有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历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的传统形成起了积极作用。④推动社会发展。如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立精神等。消极①维护专制统治。宋明理学被统治者异化使用,成为禁锢人们思想和加强专制统治的工具。②宣扬礼教和“安分”“守命”思想,成为人们的精神枷锁。③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存天理,灭人欲”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望和创造性。④程朱理学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既脱离实际逐渐僵化,又成为“又理杀人”的工具,阻碍了科技进步和学术发展。⑤其它,如等级观念、重男轻女、重礼轻法、轻视个体自由等。(二)两宋时期科技文化的辉煌1.四大发明印刷术北宋平民毕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火药宋朝为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2.文学成就:宋词元曲宋词繁荣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的增加。社会矛盾尖锐,词更便于抒发感情,学校制度完备,书院兴起;政府重文轻理;印刷业发达,活字印刷术发明代表作家:婉约派:柳永、女词人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元曲兴盛原因:城市经济的复苏与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统治阶级燕乐的需要;一度中止科举考试,读书人无出路3.书法: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朝赵孟頫创“赵体”。4.绘画(1)两宋:宫廷画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2)风俗画代表作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东京城的商业繁荣和市民生活场景。(3)山水画:北宋时“气势恢弘”,南宋时“残山剩水”(4)写意画:元代王冕的《墨梅图》第68页共68页,第五单元 古代文明的沉暮——明清时期一、明清时期的政治(一)明朝废除丞相强化六部原因:明初,中书省一省独大,丞相专权,威胁皇权;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措施: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权分六部,相撞对皇帝负责结果: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彻底解决设立内阁辅助决策1、原因:丞相制度废除后,皇帝政务繁杂2、设立: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明成祖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3、职责: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4、发展:初为助理机构,后参与决策,地位逐渐提高,取得票拟权,一度独揽大权。5、特点:①没有取得法定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行政机构。②职权范围始终不明,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③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④皇帝离不开内阁,又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6、破坏:宦官参政,防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导致政治日益黑暗。废行省,设三司在地方,设布政使司、都指挥使、提刑按察使司作为进行在省的派出机构,分管地方的行政、监察、司法、军政三司分立,相互牵制,隶属中央,遇有大事,三司合议,上报中央废除土司委派流官由实行土司制度到逐步“改土归流”。但明朝时西南大部分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文化专制特务统治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设立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多以宦官统领(二)清朝继承了明朝内阁六部制以及八股取士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洲贵族组成,掌握军国机要,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限制了皇权设南书房康熙时为扩大第68页共68页,皇权而设;人员参与机要事务;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牵制设立军机处1、目的:最初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2、职能:由只参与处理军务到辅助皇帝处理机要政务3、特点:(1)简: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2)速:直接报送,简化手续,办事效率较高(3)密:地处宫廷,干扰较少,机密性强,决策封闭性特征更明显(4)低:全为兼职,临时任命,听命于皇帝,无制度保证,不算正式衙门。4、作用:提高行政效率;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实行密折制雍正皇帝为加强对地方政策控制,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使大臣相互监督。制定法规章程使各部门处理行政事务时有章可循边疆制度1、背景:清朝康雍乾时期,近代中国的版图基本奠定。2、基本原则:尊重少数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少数民族上层首领;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实施管理。3、概况:(1)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主要包括蒙古、新疆和西藏地区的事务,也兼有部分外交事务权。(2)加强管理西藏的制度: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金瓶掣签制度、驻藏大臣制度等。(3)改土归流:①原因: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土司世袭,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②含义: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政治措施。③概况:明代开始;清代雍正时期大规模进行;乾隆时期基本完成。④意义: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有利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二、明清时期的经济(一)农业耕地面积明初耕地面积为8.5亿亩,清代高达10亿亩双季稻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南方的水稻亩产量提高引进美洲的作物烟草、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传入中国,并推广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了专业性生产区域第68页共68页,商品化趋势增强灌溉工具明清时,出现了风力水车赋役制度明朝:一条鞭法(1581,张居正)1、目的: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社会矛盾。2、内容: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3、影响:纳银代役的规定,说明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动,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清朝:1、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康熙帝规定,以1712年为界,今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废除了新生人口的人头税。2、摊丁入亩:雍正时推行,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之中,征收统一的赋税。3、意义:进一步放松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促进了人口滋长,增加了大量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二)手工业制瓷业清朝粉彩瓷工艺发明;瓷器与丝绸与为对外出口大宗商品纺织业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原因:生产力水平提高,为其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农业生产的进步为其提供了原料;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身依附关系的松驰为其提供了劳动力;官营手工业陈旧的管理模式压抑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三)商业会馆与商帮会馆: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是地域性商人群体组织(商帮)的活动场所。商帮: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以晋商和徽商为代表,他们重视商业信誉和商业道德。都市繁华北京、南京、苏州市镇经济的兴起1、主要分布在运河沿线、江南等地区2、一些市镇由草市发展而来,经济功能显著增强。3、数量众多,明中后期有30多个,到清代增长到204个。如四大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市镇。市场发展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第68页共68页,货币经济发展白银发展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业资本异常活跃;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票号清朝时出现,由晋商独占经营,类似今天的银行。对外贸易维护“朝贡”贸易体制。1、内容: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2、特点:“厚往薄来”“倍价其市”3、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4、典例:如郑和下西洋,海禁政策等。5、影响:助长了天朝大国的虚骄心态;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文化交流。(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产生明朝中后期,出现机户、机房、机工,表明雇佣关系产生,一些地方出现劳动力市场。产生原因1、商品经济的发展。2、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3、赋役制度的改革,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更加松驰发展缓慢原因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1、市场因素:国内市场狭小,购买力低下;闭关锁国政策导致难以形成海外市场。2、资本因素:缺乏资本积累;重重关卡,征收重税;“以末致财,以本守之”3、劳动力因素:重农抑商使农民局限在土地上,自由劳动力缺乏4、政策因素: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5、观念因素:如重义轻利、重本抑末、重儒轻贾、纲常名教、宗法观念等6、科技因素:传统科技趋于停滞,缺乏科技创新动力。7、其它因素:如行会制度,掩护外来竞争,也限制了本行业的竞争。局限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稀疏而微弱;发展十分缓慢,在萌芽中徘徊;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五)“海禁”与“闭关锁国”概念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原因1、经济原因:自然经济是一种封闭的自给自足经济,开放性不足2、政治原因:明清时代,中国受到外国侵略,海禁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沿海常有反抗力量活动。3、思想原因:天朝上国思想、朝贡思想、儒家的夷夏观性质官方垄断第68页共68页,表现1、明朝:海禁政策。建立和维护“朝贡体制”;明太祖下令“海禁”,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2、清朝:闭关锁国政策(1)禁官民私自出海;又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版板下海。(2)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设立广州十三行,只允许广州一处由官府控制的公行贸易。影响1、利: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2、弊: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导致了中国对外贸易渐趋委缩,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打破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五口国,废止十三行独揽外贸的特权,十三行日趋衰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三、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科技(一)思想:明末清初活跃的儒家思想1、背景(1)经济上,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市民工商阶层壮大,拜金逐利之风盛行,传统的首先观念受到猛烈冲击。(2)政治上,君主专制的强化与异化,社会矛盾尖锐。(3)思想上,统治者采取文化高压政策,礼教纲常愈趋苛严,士人思想受到禁锢;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2、明朝中后期:李贽的反正统意识背景①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②阶级: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③思想:道学家为抬高自己,把孔子奉为神圣④个人:目睹官场的黑暗和道学家的伪善主张①斥责理学虚伪,强调人正当的私欲。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②反对盲目崇拜孔孟,不定儒学权威。挑战孔子及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③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强调尊重人的本性,反对礼教虚伪与官场的欺诈。④抨击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⑤在诗文写作方面,主张“真心”,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第68页共68页,影响其思想鞭挞了程朱理学,将矛头直指土建礼教和正统思想,冲击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带有民主启蒙的色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3、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代表主要思想黄宗羲(1)政治:①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限制君权③主张“君臣平等”和协力合作,倡导言论自由(2)经济: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3)法制: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顾炎武①提出“经世致用”思想②批判君主专制。抨击“私天下”;主张“众治”“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提出分权思想③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④重视教化与风俗的社会作用⑤反对空疏学风。注重实学,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王夫之(1)哲学观①唯物思想:发展“气一元论”,强调“理在气中”。②物质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③事物是可以认识的④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2)政治观:批判“孤秦陋宋”,视天下为私产,主张“循天下之公”(3)历史观: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4)人性论: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5)经济观:重视工商业者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对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评价(1)思想上:反传统、反教条,冲击儒家纲常伦理道德,有利于思想解放,是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倡导经世致用,开创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求真务实的进步思潮,具有早期启蒙性质;通过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但是没有跑出传统儒学的范畴,实质是儒学的继续与变异,不是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在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有限。(2)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揭露官僚腐败,主张限制君权,提倡君臣平等、男女平等,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但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不是近代的民主思想。第68页共68页,(3)经济上,提倡工商皆本,反映了资本主义工萌芽的时代要求。(二)科技《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士大夫轻视生产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三)文学:明清小说古典小说渊源: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唐代传奇——宋元话本——古典小说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1、原因: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工商业市镇的兴起,手工业、商业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文化需求增强;元末明初古典小说的示范;印刷术的不断完善,社会识字率普遍提高2、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水平高超晚清谴责小说原因: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改良主义运动的影响;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四)艺术:书法明朝的文征明、董其昌绘画各类画种的风格。宫廷画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写意,融诗、书、画、意为一体;中国画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在启迪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直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五)戏曲:京剧产生历程乾隆末年徽班进京;道光年间汉剧入京,“徽汉合流”,兼收其他曲调,京剧正式形成;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产生条件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统治者的重视;艺术家们的努力社会功能休闲娱乐;社会教化第68页共68页,第六单元,中国现代化的起步一、千年变局——两次鸦片战争(一)两次鸦片战争(1840——1842)1、中英鸦片战争原因(1)外因:19世纪上半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2)内因:清朝封建统治日益衰落。自然经济主导,生产方式落后;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驰,军纪败坏;闭关锁国闭目塞听。(3)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结果1842年,清政府战败投降,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2)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3)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4)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危害(1)社会性质: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事不断遭到破坏,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的变化:战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和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扩大侵略权益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传教权等特权3、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起因(1)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修约要求遭到拒绝有利因素太平天国起义提供了契机;英法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获胜第68页共68页,过程由英军进攻广州到两次攻陷天京,再到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1)到英法联军进逼天津,签订《天津条约》(2)英法联军再次攻陷天津、北京,签订《北京条约》。特点英、法为主角,俄、美为帮凶结果(1)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开放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2)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天津增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3)沙俄打劫:通过一系列条约,沙皇俄国共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约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危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二)中国社会的变化: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先声,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整体上使中国从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政治上(1)列强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2)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汉族地主势力壮大。(3)社会矛盾、革命任务和阶级关系都发生了变化。经济上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加速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①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②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③原因: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④产生途径: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用和民用企业;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一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企业。⑤著名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⑥主要特点:A、主要是从轻工业和小规模的采矿业开始的。B、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C、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力量有依赖关系。(3)洋务运动的兴办。思想上由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开始转变为关注世界,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第68页共68页,思想出现,新思潮萌发。(1)背景:①社会危机: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②思想基础:明末清初以来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③观念变化;鸦片战争惊醒了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开始冲破传统的华夷观,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④列强刺激:欧美资本主义崛起,加紧对外扩张。(2)内容①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A、设立译馆,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华事夷言》《各国律例》B、积极仿制西方战舰,主张建立新式海军。②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的启蒙书。A、内容:既详细介绍世界史地,也对西方政治体制作了系统介绍。B、思想: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C、特点: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清朝统治。D、意义:“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对洋务派思想形成奠定基础;对日本明治维新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3)影响①新思潮有利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推动思想解放。②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以探求强国御侮之道。③对后来的洋务派和维新派产生了重要影响。(4)局限:以维护君主专制统治为目的,没有也不可能冲破专制主义的藩篱。文化上毁坏中华文明遗产(如火烧圆明园)社会生活上洋布、洋装、西餐、西式住宅逐渐传入中国;西方的风俗习惯、婚姻观念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和习俗,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三)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2)直接原因:严重的自然灾害,人民生活痛苦不堪。(3)起义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力量迅速壮大。2.经过兴起发展第68页共68页,1851年,金田起义。相继攻克广西、湖南、湖北等一些重要城市,1853年3月攻克南京达到全盛定都天京;经过北伐与西征,军事上达到全盛;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由盛转衰天京变乱后期斗争①军事上:起用年轻将领陈玉成、李秀成②政治上:任用洪仁玕主持朝政,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最终失败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3.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核心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解决土地问题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内容①土地分配方法是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②产品分配的方法是,每户劳动所得仅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①政治:提倡广开言路②经济:发展工矿、交通、邮政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业③文教:奖励科技发明,兴办学馆④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评价①革命性: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平等、要求摆脱专制压迫、要求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②空想性:平均分配土地方案,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未能真正实施③落后性: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①先进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改革方案②局限性:它不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也缺乏付诸实践的社会基础和条件4.意义(1)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的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加速中国殖民地化的企图。(2)改变了朝中的实力格局。汉族官僚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满人对军队的控制权减弱,朝廷力量式微,地方实力派势力增强和提升。(3)影响经济发展。使中国最富庶省份的生力产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大量富户及平民逃到上海、香港,促进了这两地的发展。第68页共68页,(4)促进了洋务运动的开展。借用洋枪人镇压太平军,从而产生效仿西方,推行改革的想法。(5)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太平天国的反清思想、土地公有、破除社会陋习的社会改革,为近代革命所承继。(6)与亚洲的其它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二、器物之变——洋务运动(一)背景内忧外患两次鸦片战争战败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使清王朝的统治危机加剧。洋务派形成(代表:中央有奕诉,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掌握地方实权,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新思潮的影响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总理衙门的推动(二)目的: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三)指导思想:“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含义在坚持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和传统伦理道德、纲常名教的基础上,引进、学习和使用西方的科学技术、生产工艺,实现富国强兵。口号“自强”“求富”特点只学“器物”,不变制度。即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变革封建专制制度。积极影响(1)促进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中体西用”继承了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的主张,冲击了传统华夷观,为西学的传播打开了大门,使中国落后封闭僵化的局面得以改观。(2)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凝聚与整合。在当时,“中体西用”原则所包含的中国意识是团结爱国者的旗帜,它号召着人们加强团结,抵抗侵略,保卫中华。(3)建构了民族文化现代化的新思路。即学习外国的东西,必须结合本国的实际。如维新派在主张君主立宪的同时,也提出了“保国保种保教”的口号。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一方面吸收了西方的政治理论,另一方面又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提出了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和五权宪法。二者都是对“中体西用”这一思维逻辑的运用。(4)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在“中体西用”的形势下,“西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深入,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改变了单一的教育结构,有利于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①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取得了合法席位,促成了“西学东渐”的深化,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第68页共68页,②引进了一大批西方先进科技,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促成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③奠定了中西文化交往的思维范式。“中体西用”的提出就是在面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选择的一种处理中西文化的态度和方式,是企图融合中西文化的初次尝试。④开创了“体用”的哲学新思考。这一理念开户了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体用”之别,百而引发了对于“体用”的思考。局限①根本局限性:在于阶级局限性,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②内容局限性:思想内涵肤浅,仅从低层次的器物寻求救亡图存药方。③理论局限性:理论立志不成立,割裂了体用一体论。试图在中国的“体”上嫁接西方的“用”,这种思想根基不稳,自然会导致自身的灭亡。未清除“中学”与“西体”的矛盾,在维新变法时期,影响了西学的传播和初中,成为反对维新思想的武器。(四)主要活动(19世纪60——90年代)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等。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3、筹划海防,建立海军。4、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五)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性质的改革运动。(六)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惨败。(七)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局限1、目的的落后性:首要目的是镇压人民反抗,根本目的是维护满清封建统治。2、内容的狭窄性:只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3、过程的无序性:缺乏统一领导,导致有限资源的重复浪费。进步1、中国近代化的开端。①洋务派引进西方大机器生产,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是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端。②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建立近代海陆军,使清军的战争力有所增强,是中国军队和国防近代化的开端。③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冲击了科举制度,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近人才,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④洋务派引进西方科技,成为中国科技近代化的开端。⑤从洋务派分化出早期维新派,推动了中国思想近代化的进程。第68页共68页,⑥成立总理衙门和派遣驻外使节,适应了国际交往的需要,标志中国从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开端。⑦洋务运动还推动了中国城市近代化。⑧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七单元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一、民族危亡——甲午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深重的民族危机1、中日甲午战争原因日本对华侵略蓄谋已久,制定了侵略中国、征服世界的扩张政策;清政府政治腐败,不做战事准备,奉行投降政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资本主义过渡,西方列强或默许或支持日本侵化;日本以朝鲜农民起义为契机。恶果签订《马关条约》(1895)(1)内容①割地:割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未能得逞)、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开埠: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④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2)影响①对中国:A、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B、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打断了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进程。C、震动了清政府,开始新的军事改革,鼓励兴办实业,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刺激了西方列强列强瓜分中国狂潮。E、使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激发了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新觉醒,引发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F、推动了学习日本的留学高潮。②远东国际局势:A、中国清政府的“大国形象”扫地,国际地位急剧下降。B、日本国力迅速增强,崛起为远东强国。C、中国的势力被逐出朝鲜,日本加强了对朝鲜的控制。D、日本在东亚的扩张受到俄、法、德等国的抵制,加剧了列强在远东地区的争夺,形成英、俄、日争夺中国的新格局。E、十年后的日俄战争,削弱了俄国在东亚地区的势力,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势力得到更大的扩展。(1)双方实力差距不大,但中国存在着根本性的弱点,如寄希望于大国调停,避战自保等。第68页共68页,中国战败的原因(2)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3)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国力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4)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军队素质低下,仓促应战。(5)日本在战争期间能一致对外;清政府腐败无能,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动员全国力量抗击日本侵略。2、掀起“瓜分狂潮”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表现(1)经济瓜分: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2)政治瓜分: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经过(1)开端:1895年,三国干涉还辽(2)概况:1897年,德国占领胶州湾,俄国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随后,法、英、日等国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3)危害:中国面临由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危险。(4)平息: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①背景:美国心于美西战争;美国军事实力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美国工商界希望进入整个中国市场。②内容:美国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及已有特权;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他国可以进入;要求中国内地全部开放,使列强都有投资权利。③实质: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④影响: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矛盾,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帝国主义在华暂时平衡;标志着美国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中国得以免被瓜分之祸。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原因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抗,义和团运动高涨发动1900年,英、德、美、日等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路线由天津向北京进犯,占领北京结果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1901年)(1)内容①经济上:向侵华各国赔款4.5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②政治上:征办“首祸诸臣”,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军事上:拆毁北京到大沽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第68页共68页,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2)影响①对中国: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②对东北局势:俄国占据南满全境;英日结盟对抗俄国,日俄角力引爆日俄战争。(二)中国各阶层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左宗棠收复新疆1878年,左宗棠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1881年,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了《改订条约》等条约,中国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1)原因:西北边患严重;新疆战略地位重要;左宗棠的提议(2)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有利于加强对新疆的管辖,推动了对新疆的经济开发。左宗棠的主要历史功过:推进洋务运动;捍卫领土主权;镇压太平天国。2、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1)黄海海战(1894年)(2)反割台斗争:爱国志士并肩作战,痛击日军。3、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原因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口号扶清灭洋经过①兴起:山东②发展:直隶(京津地区)。③高潮: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④失败: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清政府态度由武力镇压到“抚而用之”,再到联合剿除意义①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②义和团运动破坏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③客观上推动了清末“新政”的开展。4、晚清反洋教斗争(1)历史背景:西方列强侵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平等条约为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提供了条件;中西文化的隔膜与冲突;官府的纵容态度。(2)评价:反洋教是抵抗侵略的斗争;传教士有为列强侵华服务的性质,但客观上有助于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中西文化交流。第68页共68页,二、制度之变(一)——戊戌变法(一)变法背景——大势所趋国际大势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潮流(1)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对外以资本输出为主代替以商品输出为主。(2)政治上:资本主义支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文官制度在英美建立。(3)思想上:西学东渐——西方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国内局势(1)社会背景;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民族意识觉醒;外债激增引发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清政府的节支增收措施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①原因A、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于1903年设立商部,奖励工商。C、“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思潮兴起。D、收因利权运动,引发了振兴实业的高潮。②概况:民族资本总额迅速增加;商办企业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③代表:如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荣氏兄弟的面粉厂。(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登上政治舞台。(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和发展①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A、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对洋务运动的反思;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民族危机的加深;明清之际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西学的不断传入。B、代表:冯桂芬、王韬、郑观应C、思想: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朝廷商战;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D、特点: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现君主立宪制;没有形成完整理论;行动比思想进步。E、作用:突破了“器物”的限制,涉及到政治领域,表露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思想;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直到了启蒙作用。②民权思想的启蒙A、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第68页共68页,康有为:托古改制,以孔子名义提出变法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改造中国政治和社会制度。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学思想结合起来。梁启超:主张变法图存;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实现君主立宪制;国民是国家的主体,享有公民的权利。倡导民权。严复:宣传西方进化论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宣传、提倡进化论思想。谭嗣同: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激烈批判封建专制制度。B、评价: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激情;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安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传播西学,主张兴民权,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具有启蒙意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对平等、自由和民主的向往,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是后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先声。(二)变法的准备活动——士人干政“公车上书”维新思潮演变为政治运动1、导火线:1895年春,《马关条约》草案电传回北京2、领导:康有为、梁启超3、内容:(1)权宜之计:拒和、迁都、练兵(2)根本之途:变法——仿效西方行君主立宪。4、意义:使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由思想理论传播发展为政治实践,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高涨1、创办报刊:《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2、组织学会:强学会、保国会等3、维新派与顽固势力、洋务派的论战(1):焦点: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2)实质:中国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在思想上的首次交锋。(3)影响:论战使维新思想冲破阻挠而传播开来,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也为政治斗争做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4、提出纲领: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具体的变法主张,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三)变法的高潮——百日新政(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1、直接原因:德国强占胶州湾。2、标志: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第68页共68页,3、内容主要内容影响政治准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机构经济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修筑铁路,开采矿产有利于保护农工商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抵制列强经济侵略军事裁汰绿营,军队改用西法训练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制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文教废除八股,建立兼习中西学的学校,创办各种专业学校,派人赴日留学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有利于培养新式人才;有利于民族意识的觉醒;促进教育的现代化4、特点方式上用西方和日本的近代模式对中国旧制度进行改革。宗旨上用渐变方式建立资产阶级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富强,挽救民族危机。内容上维新派主张在新政中没有得到落实速度上过急过快,重颁布而轻实施参与上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四)变法的失败——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戊戌六君子”;废除新政措施(只保留京师大学堂)。(五)变法的影响——戊戌余音1、对维新变法的评价积极性(1)启蒙性:宣传西学,主张兴民权,批判封建君权,冲击了旧文化,推动了清末“新政”。(2)爱国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3)进步性。主张维新变法,提倡君主立宪,是近代中国人对民主政治实践探索,符合各个领域发展资本主义的趋势;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改革旧的教育制度,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传播;建社团、兴学堂、创报刊、倡女学、易风俗,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局限性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专制体制和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百日维新没有涉及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严重脱离广大人民群众。2、“变革”成为时代潮流(1)清末“新政”第68页共68页,原因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的打击,加剧了清朝统治的危机;梁启超等鼓吹君主立宪,获得张謇等知识分子的响应;革命思想和革命形势的发展,清政府企图借改革消弭革命。目的为了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措施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废除科举,育才兴学,改革官制,整顿整治等。评价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反而加重了百姓负担,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但是,它的某些措施客观上有利于民主革命思想和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民族资本的发展,使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发生了一些变革,促进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2)“预备立宪”(1906——1909)直接原因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的胜利内容行政改革,包括司法改革、教育改革,其核心是官制改革;设立议会,实行地方自治。目的试图通过法律的变革和“宪政”的允诺最终实现“皇位永固”。结果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催生了新的政治制度。其原因有:革命成为大势所趋;清廷借立宪维护统治;立宪派大失所望,倒向革命。意义清末修侓奠定了中国近代法律的基础,基本上实现了从古代法制向近代法制的转变,第一次践行了封建专制向宪政文明的和平过渡,传播了宪政知识,壮大了民主革命的力量,为我国近代宪政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制度之变(三)——辛亥革命(一)背景《辛丑条约》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先后失败,改良道路在中国受挫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为革命提供了条件。经济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立宪运动中各地咨议局的设立有利于中国现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其失败使立宪派也逐渐倾向革命。(二)准备组织准备同盟会的成立:1、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首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提出“民族共和”立案。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2、同盟会: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以《民报》作为机关报。第68页共68页,思想准备1、民主共和思想的兴起:(1)国门打开,西学东渐;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的传播;上海、东京成为重要阵地。(2)代表:孙中山、章太炎、邹容、陈天华。2、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1)提出:1905年,孙中山把中国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2)内容:A、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革命。(含义: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朝统治,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的基本前提)。B、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即政治革命。(含义: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族共和国。这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重要原则。)C、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即社会革命。(含义: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的地价归原主所有,之后所增涨的地价归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这实际上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的问题。(3)评价: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创立的政治理论体系,勾画了振兴中华、实现近代化的蓝图;它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它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愿望,成为鼓舞人民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旗帜。3、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1905——1907)(1)内容: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改良还是革命,立宪还是共和)(2)实质:关于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即改良道路与革命道路,君主立宪政体与民主共和政体之争)(3)影响:论战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了舆论准备;革命派的主张得到进步人士的拥护,扩大了革命影响,壮大了革命阵营。4、“五权宪法”原则:借鉴三权分立学说,主张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的基础上,加上考试权和监察权,实行五权分立;利用考试权保证官吏作用的公正,利用监察权保证不合格官吏得以罢免,以五权分立达到权力的的制约与平衡,彻底实现三民主义。实践准备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尤其是1911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加速了革命的发展进程(三)爆发——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导火线1911年,保路运动主力新军中的革命党人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宣布“五族共和”第68页共68页,,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多省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四)中华民国的成立——初步实现民主共和方案成立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性质以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成立初期南京临时政府名义上是中央政府,但并没有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也没有结束全国的混乱局面。(五)巩固革命成果1、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措施保护人权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和居住、议论、出版、集会等私权,推动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移风易俗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的称呼,政府内一律改以官职相称,社会上则改称“先生”或“君”;革除陋习恶俗,限期剪除发辫,劝禁緾足,推动社会习俗近代化。振兴实业设立实业部,颁布保护工商业的规章;废除清代的一些苛捐杂税;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教育提倡以“自由、平等、博爱”为纲的“公民道德”;禁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新编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废除有碍民国诼非各学校应授之科目”,小学禁止读经科。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背景清帝退位;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依据三民主义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颁布由参议院制定,由孙中山颁布。内容(1)国家主权: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2)国民的权利与义务:国内各民族人民一律平等;享有多项自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承担纳税、服兵役等义务;(体现了资产阶级平等、自由的原则)(3)政治体制:①按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政治体制(体现了权力与平衡的原则)。②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今夜垢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制度。性质中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特点以约束袁世凯,保障民主政治为目的。(1)政府组织形式:由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以削弱总统权力。第68页共68页,(2)权力关系:扩大参议院权力以增加对总统的抗衡。(3)修宪程序:规定严格的修改程序,以防止约法被破坏。意义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1)从法律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灭亡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2)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成为反对专制的法律武器。(3)使民主共和观念进一步传播,为捍卫民主共和制度提供了思想武器和法律依据。3、让位袁世凯,被称为中国的“光荣革命”目的争取袁世凯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原因“拥袁弃孙”成为大势(1)辛亥革命后的国际国内形势,急需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收拾局面。(2)袁世凯实力强大,内取得清政府大权,外得到帝国主义支持。(3)立宪党人和旧官僚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希望袁世凯主持大局。(4)同盟会涣散,成分复杂,将推翻帝制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也认为中华民国已成立,剩下是建设民国的问题。结果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职,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开始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六)评价辛亥革命进步“成功的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1、政治上,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君主专制政体,打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2、思想上,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民主共和观念得到进一步传播。(中华民国是继美、法之后的共和制大国,也是亚洲最早的共和制国家)3、经济上,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4、社会生活上,促进了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局限“失败的革命”1、含义: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2、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破坏;对列强抱有幻想。(七)捍卫共和国的努力(1913——1917年)1、宋教仁的议会斗争:希望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改组国民党并在国会选举中赢得多数议席。这威胁到袁世凯的独裁,袁世凯制造了“宋教仁案”第68页共68页,,反袁的合法斗争转变为武装斗争。2、1913年,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3、1915年,孙中山参与了“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取得部分胜利,恢复了中华民国国号,共和制形式得以恢复。说明民主共和观念的影响扩大。4、1917年,孙中山组织了护法运动,维护《临时约法》。四、思想文化之变——新文化运动(一)主要原因: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原因1、政治环境: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中华民国成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发展实业的法令;政府倡导使用国货。2、社会环境: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3、外部条件: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其它因素:“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各种实业团体的涌现、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概况1、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和新兴的化学工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范旭东被称为中国化学工业的代表人物。2、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量大。特点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1、体系: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2、力量: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主要是重工业方面)3、地位:在整个国民经济比重中,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4、分布:范围扩大,主要在沿海、沿江的大中城市,地域颁布极不平衡。结局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度受到冲击,迅速萧条。(二)前期新文化运动背景1、政治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但北洋军阀实行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2、经济条件: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3、阶级条件: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他们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通过思想革命,建构与民主制度相适应的新思想,真正建立民主政治。兴起1、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刘半农3、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第68页共68页,4、主要阵地:《新青年》5、运动中心:北京大学(蔡元培实行了“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内容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民主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与民主思想,科学指科学精神和近代科学法则)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新道德指资产阶级所追求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公民道德,旧道德主要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学指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旧文学指雕琢、陈腐、艰涩的旧文学)性质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的一场反封建斗争。评价1、它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形成百家争鸣局面,促进了人们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解放,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它是一场民族觉醒运动。它在政治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使中国知识分子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促进民主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觉醒,唤起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3、它是一场文学革命运动。4、它是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它促进了通俗教育、社会教育的初步发展,提高了城市中下层民众的知识水平,改良其道德习惯,进而改进了社会风气,形成了平民教育思潮。5、它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它是传统文化与近代文化的分野,旧文化被全面清算,新文化得到广泛传播,为中国文化发展提供了新模式。(三)后期新文化运动背景1、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2、前期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3、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4、一战进一步刺激了中国知识界对西方文明的反思,对资本主义失望的知识分子急切寻求改造中国的新出路。内容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主流。性质无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影响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第八单元新民主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第68页共68页,(一)五四运动背景1、一战期间,日本趁机加快侵略中国,袁世凯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民族矛盾激化。2、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3、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但受到专制压制。4、新文化运动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促进了思想解放5、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资的失败——将德国在买卖人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过程前期:以北京为中心,学生为主体,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后期:以上海为中心,三罢斗争为主体成果1、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3、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群众性爱国运动意义既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这场运动体现了民主和科学精神,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二)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1、中共一大背景1、思想基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俄为师”,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2、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3、组织基础:马列主义的传播促进了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4、国际因素:共产国际的帮助。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主要内容1、奋斗目标(最高纲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2、中心工作:领导工人运动。3、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总书记。性质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意义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革命的面目从此焕然一新了。2、中共二大主要内容1、重申党的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2、制定党的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3、决定加入共产国际,中共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第68页共68页,意义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完成建党工作。(三)国民革命1、指导思想的发展——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背景1、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失败。2、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的帮助。3、孙中山本人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也受到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提出1924年初,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内容1、民族主义:由“反满”到明确反帝,追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与世界其它民族的平等地位;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平等与自决。2、民权主义:由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到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3、民生主义:由平均地权到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特点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评价1、新三民主义是对三民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无功而返政治纲领,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2、新三民主义同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合作和革命统一革命的政治基础。3、新三民主义是指导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是大革命的旗帜,推动了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大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过程兴起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原因:(1)第一次工运高潮受挫,中共提出联合各民主阶级联合战线的主张,并于中共三大作出决定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2)孙中山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与中国共产党“党内合作”。(3)共产国际的帮助。2、标志: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同意共产党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高潮北伐战争。1、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2、过程:北伐军连下武昌、九江、南昌,真捣南京、上海,迁都武汉。消灭吴佩孚、孙传芳所部,张作霖也被打败,退守东北。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失败1、标志:1927年,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制造“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革命转入低潮。2、原因: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限制工农运动;受共产国际的影响较大。3、意义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末有的人民大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一)——苏维埃道路的尝试第68页共68页,(一)苏维埃道路的尝试1、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南昌起义(1927)(1)背景: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共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3)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1927)(1)背景:①汉口会议(八七会议)的召开,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同行肌肤节发动起义。但受共产国际“左”的影响,助长了冒险主义和命令主义的倾向。②秋收起义受挫: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受挫后,由攻取中心城市改向山区进军。(2)建立:1927年10月创建,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3)活动: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4)影响: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武装闺怨、圭地功亏一篑根据地建设,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建立工农政权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宪法大纲》,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1931,江西瑞金)粉碎国民党前四次“围剿”斗争日本由侵占东北到进逼华北,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日本步步退让,集中力量“围剿”红军。长征(1934.10——1936.10)(1)原因:王明、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党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2)过程:①开始:1934.10。②转折:召开遵义会议(1935.1)A、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党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B、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第68页共68页,走向成熟的标志。③胜利:吴起镇会师(1935.10)和会宁会师(1936.10)(3)意义:①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为革命新局面准备了条件。③宣传了党的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二)国民党在大陆22年的统治(1927——1949)1、政治上:国民党一党专政。2、经济上:民族工业的发展与萎缩国民党统治前期(1927-1936)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1)原因:①国家统一局面出现,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②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出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③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④货币改革与法币政策的实施,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了一定作用。⑤改订新约运动,收回部分关税主权。(2)评价: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为中国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官僚资本巧取豪夺,一定程度地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1937-1945)(1)原因:①在沦陷区日军的摧毁和吞并,民族工业遭到洗劫和破坏,第二次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②战时体制的推行——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③官僚资本的垄断和压制——官僚资本垄断经济命脉,压制民族工业牟取暴利。(2)作用:大量民族工业的内迁促进了西南、西北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改变民族工业的布局。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1)原因: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破坏;蒋介石出卖国家主权,使美国取得在华政治、经济特权,加剧经济侵略;国民政府的恶性通化膨胀政策;官僚资本的压迫;繁重的捐税负担。(2)表现: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民族工业陷入困境。3、思想文化上:加强思想专制。4、外交上(1)基本废除不平等条约(2)参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出席重大国际会议,发表《波茨坦公告》,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成为世界五大国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3)1946年,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造成了美货泛滥。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68页共68页,(一)侵华日军的罪行20世纪30年代日军大举侵华1、原因:①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②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确定了“征服满蒙”的侵略方针。③1931年,受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日本陷入困境。④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欧美列强忙于解决国内危机,给日本以可乘之机。2、表现:1931年,发运“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2年,在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企图将东北变成第二个伪满州国。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1937年,发动“八一三事变”,侵占上海,进攻南京。日军的残酷暴行“南京大屠杀”,12月13日被定国国家公祭日。细菌战和毒气战。如建立七三一部队。制造了许多大屠杀式的惨案,如潘家峪磊屠杀。日军的殖民统治1、政治上:以华制华,扶植傀儡政权。2、经济上:以战养战,进行野蛮掠夺,实行“三光”政策。3、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二)抗日救亡运动1、兴起中国共产党(1)九一八事变后发表抗日宣言,局部抗战开始。(2)中共领导东北人民抗日游击队,组织抗日联军。(3)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4)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占线的方针。东北军民组织抗日义勇军国民党爱国军队(1)一二八抗战:蔡廷锴、蒋光鼐率领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上海抗战。(2)长城抗战:东北军山海关抗战;二十九军宋哲元部英勇抵抗。(3)察哈尔抗战:冯玉祥、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爱国民众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2、高涨爱国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反对华北自治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其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第68页共68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原因:日本的不断侵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双方政策的调整与相互妥协;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社会各界的推动。2、经进:①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②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和新四军。③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事实上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3、意义:抗日战争发展为全民族的抗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4、特点:有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有政权和军队的合作;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具体的政治纲领;处于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1、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2、太原会战:八路军开赴山西参加会战,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3、徐州会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台儿庄大捷。4、枣宜会战:张自忠牺牲。中国共产党战后战场的抗战1、1937年,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首府延安。实行普选制度,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民主选举,参与各级政权管理。2、1938年,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建立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3、1939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成立,是边区人民参与国事管理的主要组织形式。4、1940年,在根据地实施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族政权。5、1940年,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寇。6、1941年开始,敌后战场逐渐为主要战场,中共领导八路军和新四军多次粉碎日本的“扫荡”“三光”政策。7、少数民族抗日武装斗争;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开辟国外战场派遣中国远征军与英美军队配合,入缅作战。(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1942,蒋介石)2、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大”(1945年春,延安)背景二战与中国抗战即将取得胜利内容(1)制定了党的任务:市容市貌特级教师,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2)确立了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3)选举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第68页共68页,意义会议为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3、抗日战争的胜利背景(1)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军民举行反攻。(2)欧洲战场: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3)反法西斯同盟: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苏联对日定点,出兵中国东北。概况(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2)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3日被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3)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意义(1)国内: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百年以来反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共代表的人民民主力量壮大,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2)国际:抗日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人民解放战争(一)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民主运动中共领导的民主政府(1)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实行工农兵大会制。(2)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实行“三三制”原则。(3)内战全面爆发后,抗日民主政府转变为人民民主政府。国统区的民主运动(1)1946年底,举行了反对美军暴行、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示威游行。(2)1947年5月,举行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3)1948年,上海学生在外滩举行反美游行,北平教师向司徒雷登发出抗议书。(4)1948年,中共发出召开新政协的号召。(二)解放战争1、前奏(1)重庆谈判(1945年)①背景:抗战胜利,中国面临未来如何建设国家的问题,面临着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的两种命运;国民党企图维护一党专政的旧体制,中共要求成立联合政府;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②结果:双方签订《双十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确立和平建国的方针。(2)召开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1945年)第68页共68页,2、爆发(1)背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内战。(2)标志: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3、粉碎全面进攻:以运动战方式,打歼灭战。4、粉碎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5、战略反攻::(1)条件: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2)标志:挺进大别山(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6、战略决战——三大战役:1948年底至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7、渡江作战:1949年4月,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占领南京,推翻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8、重大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意义:①国内: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建立起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进入人民民主的新时代;结束了中国阗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成为一个独立自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新的道路。②国际: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2)经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背景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前夕。内容1、转移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2、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3、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4、规定总任务: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第九单元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一、过渡时期的社会转型(一)政治建设1、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条件(1)军事:人民解放战争的基本胜利。第68页共68页,(2)理论、方针: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3)组织:1949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大会决定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标志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意义(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2)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中国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3)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2、主要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依据: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①内容:规定了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确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②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③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④意义:它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制定宪法、选举国家机构、任命国务院总理、审议《政府工作报告》。(1954年)(3)代表:由普选产生,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4)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基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2)建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1949年)(3)职能改变:由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转变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1954年后)(4)发展:①1954年,第二届政协的召开。②完善:1956年,“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成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指导思想。(5)实施:政治协商是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政治协调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人民政协成为各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第68页共68页,(6)意义:这一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有利于推进我国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1)依据: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2)目的;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3)确立与完善: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实行;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4)实践:先后建立5个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区:1947年建立第一个——内蒙古自治区,1965年成立第5个——西藏自治区。(5)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二)经济建设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底)背景国民经济全面崩溃(1)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多年战争的破坏(2)表现:农业落后;重工业缺失;交通瘫痪;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措施(1)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确立小农土地所有制,农村经济恢复发展。(2)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基础上的国营企业和新建企业迅速发展。(3)实行统购统销,目的在于保障城镇农副食品的供应。意义促使经济形势好转,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决策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制定一五计划(1953-1957)(1)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并强调要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朝廷社会主义改造。(2)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同步进步);以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两翼。3、一五计划的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有利条件国内政权巩固,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外有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目的: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2)概况:①农业:走上集体化道路。由试办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征的初级合作社到兴办高级合作社。②手工业:实行合作化。③第68页共68页,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前,以利用、限制、改造为策略,以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和经销代销为形式,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改造时,由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到全行业的公私合营。(3)意义:使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一五计划超额完成(1)突出成就:①新建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发电设备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②在中西部新建了钢铁、煤炭、电力等工业设施,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③发挥东北老工业基础优势、区域优势、临近苏联的优势,建成东北工业基地。④交通建设有新发展,尤其是宝成铁路建成,成为沟通我国西南、西北的第一条铁路干线。(2)意义:开始改变我国工业的落后面貌,为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3)原因:经济决策的科学、合理;社会主义建设热情的高涨;技术革新运动的促进;苏联的大力援助;三大改造的有效配合。优点优先发展重工业;以东北工业基地为重点;既参照苏联经验,又从我国实际出发;边制定边实施;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三)外交成就1、背景(1)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苏联支持新中国,美国敌视新中国。(3)新中国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2、外交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3、基本原则:(1)“另起灶炉”: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建立平等外交关系。(2)“一边倒”:新中国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4、重要意义: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闷死,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确立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赢得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有利于抵制美国的敌视和孤立,维护国家独立和国家主权。5、外交成果:(1)新中国成立第一年,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第68页共68页,(2)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意义:加强了中苏两国友谊与合作,保障了新中国国防安全,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周恩来)①背景: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②目的: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③特点: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平等性和创新性。④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各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特点:包容性、开放性、创新性)(4)日内瓦会议:1954年,中国代表团出席旨在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5)南非万隆会议:①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A、含义:“同”是指有共同的遭遇,共同的任务是反对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反对侵略战争,发展民族经济。“异”是指各国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B、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亚非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打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外交封锁;为中国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②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维护民族独立,幸各国友谊的精神。(四)毛泽东思想发展过程萌芽国民革命时期农民阶级的地位和农村革命的重要性形成井冈山时期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成熟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理论发展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二、曲折探索的二十年(一)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956-1976)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年)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实施一五计划,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处问题教训;《论十大关系》的发表;苏共“二十大”带来的冲击。内容第68页共68页,(1)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两大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即落后的生产力与先进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2)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民族团结、多党合作、发扬民主、反对个人崇拜)。(3)提出健全法制。(4)提出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5)制定经济建设方针: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评价这次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八大确定的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2、重大挫折:文革十年背景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章发表成为导火线。表现(1)“一月风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夺权,陷于瘫痪。(2)革命委员会的建立:形成党政合一、政企合一的一元化领导体制,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4)《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5)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6)各级党组织被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踩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拉大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后果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使民主与法制被野蛮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撋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二)经济建设的曲折探索1、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有益探索(1)《论十大关系》:提出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中共八大: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严重失误(1)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错误口号。(2)1958年,制定版面追求高速度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3)1958年,轻率发动“大跃进”运动。工业上,以“以纲为纲,全面跃进”为口号,以大炼钢为中心,导致大量山林被毁,资源浪费,环境恶化;农业上,高产风、浮夸风盛行,严重违背经济发展规律。(4)1958年,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哄而起,使生产关系调整经济困难。(5)结果: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出现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有效调整1960年,开始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城乡人民生活有所改善。第68页共68页,重大成就(1)工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原有工业得到长足发展;新兴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壮大,几大油田建成,实现石油自给。(2)交通运输有较大发展:除西藏外,各省均通火车,公路和航空运输较大发展。(3)工业布局进一步优化:武汉、包头钢铁基地建成;开展三线建设。2、“五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966-1976)(1)初期,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2)1971-1973年,周恩来主持调整经济,国民经济复苏。(3)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国民经济迅速回升。(4)影响;“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导致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使中国丧失了一次富贵的发展机遇。(三)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1、重返联合国背景(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在联合国的作用加强。(2)美国20多年的孤立政策逐渐破产,霸权地位衰落,对联合国的控制力减弱。(3)中国政府的长期斗争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概况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意义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历史性的握手-中美关系解冻背景(1)美国:对新中国“孤立和遏制“政策失败;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陷入越战泥潭;美国经济“滞胀”和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2)中国:苏联威胁中国安全;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3)中国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外交基本隔绝。过程(1)“乒乓外交”:通过“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中美两国交往大门。(1971年)(2)基辛格访华:宣布尼克松将访华,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震惊世界。(1971年)(3)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4)发表《建交公报》,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为中美关系建交提供法律基础。(1978年)(5)正式建交:1979年,1月,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意义(1)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缓和,成为中国外交实现突破的关键,也推动更多西方国家同中国建交,形成新一轮建交高潮。(2)结束两国长期的敌对关系,开始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新阶段;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方面的交流与发展。(3)提高了中国的战略地位,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4)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为后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创造了条件。3、中日邦交正常化第68页共68页,主要原因(1)中美关系缓和直接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2)日本为取得在政治、经济上同各国竞争的有利地拉。(3)中日民间外交的推动和中日政治家的战略决断。概况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订《中日联合声明》。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有利于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有利于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1、政治:“文革”结束,但“文革”积累的社会问题急需解决。2、思想: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否定了“两个凡事”。3、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事。内容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2、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3、组织路线:拔乱反正:重建民主与法制;恢复集体领导和反对个人崇拜。4、经济路线: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意义1、实现了新中国成立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3、揭开发改革开放的序幕,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背景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缓慢。3、农民为解决温饱问题,自发开始改革农村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改革内容1、经营方式的改变: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1)试点: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2)推广:在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基础:土地公有制。②主要特征:包产到户。③经营方式:以家族为单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④分配方式: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3)作用: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改善;农村经济全面振兴,粮棉总产量跃世界首位。2、产业结构的改变: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3、行政机构的改变:撤社建乡,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建立村委会,进行基层民主改革。4、供应体制的改变:改革统购统销体制,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意义第68页共68页,1、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2、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的新发展。3、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原因国际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经济全球化加快;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国内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缺乏活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2、改革进程(1)试点时期(1978-1984):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2)全面开展改革重点国有企业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改革内容A、所有制形式: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生产经济自主权。C、经营方式:实行企业承包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在的分配制度。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推动了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形成第一轮“下海潮”。(3)深化改革:1992背景A:国际,经济全球化加速,国际竞争激烈;信息时代到来;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形势缓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遇到挫折。B: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进入关键时期;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思想,指明了方面。目标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A、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思想。B、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C、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宪法。D、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意义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加快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形成新一轮“下海潮”。(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发展1、原因国际国际形势走向缓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其它国家的建设经验。第68页共68页,国内闭关锁国的教训;贫穷落后的现实;工作重心的转移;“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决策;重返联大、中美和中日关系的改善。2、过程(1)第一轮高潮:(1980-1990年)经济特区1980年正式批准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省成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4个沿海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2)第二轮高潮:(1990-2001年)1990年浦东成为对外开放区,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开放浮动盈亏,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开放内地和边境城市开放形式更加灵活,如高新技术园区、保税区、金融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如亚太经合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特点: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4、影响(1)改变了长期封闭、半封闭状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缩短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差距。(3)促进了对外贸易大幅度增长(4)丰富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完善三大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2)基本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扩大基层民主(1)居委会和村委会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2)村民自治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六)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第68页共68页,1、外交政策的调整原因(1)国际:欧日崛起、第三世界壮大、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2)国内: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稳定和平环境。(3)理论依据: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做出新的科学判断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强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表现不结盟政策评价丰富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国家利益出发决定自己政策,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国际环境。2、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提高了国际地位成为国际舞台举足轻重的力量;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3、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组建上海合作组织。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原因:(1)中国是关贸总协定创始国之一。(2)中国需要世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加入世贸组织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3)世界需要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中国的参与,世贸组织是不完整的。(七)“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构想确立:1984年。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意义:1、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有利于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2、有利于港、澳地区的继续繁荣和稳定,也有利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3、为和平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一种范例。实践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意义:标志着外国列强占领中国国土的结束,开创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在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海峡两岸1979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两岸实现停火。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2005年,通过《反国家分裂法》2008年,两岸“三通”实现,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逐步形成。障碍:“台独”势力和国外反华干涉势力。(八)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第68页共68页,(1)发展历史初步提出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开始形成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断丰富1982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纲领1987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本路线形成完整体系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理论完整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2)评价A、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B、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C、邓小平理论主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方针,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是新世纪党和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方针。3、科学发展观的提出(2007,十八大)第十单元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一、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1、服饰变化近代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现代由一元服饰到多元服饰的转变:(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一度受到青睐。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文革”时期,军装和“干部装”盛行,蓝、绿、黑、白成为主要顔色。民众服饰的式样和着色趋于单调。(3)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由单一款式到多样化。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港台、欧美等文化的影响;审美情趣、思想观念的变化。2、并行于世的中西餐第68页共68页,中国传统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从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传入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物资匮乏,生活必需品凭票供应;生活水平差距大,但总体较低;改革开放后,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废除凭票供应,奔向小康社会。3、居室建筑的演进。4、交通工具的革新(1)由自行车到汽车自行车:19世纪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成为“自行车王国”。汽车: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成为“自行车王国”。(2)轮船与水运近代A、鸦片战争前后,轮船进入中国,列强设立轮船公司,控制水运。B、在洋务运中,中国建成了自己的轮船。1872年,轮船招商局——中国新式航运业诞生,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C、后来,各口岸涌现轮船公司,推动了中国水运事业的近代化进程。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90年代以后受其他运输业的影响,轮船运输业受到一定的影响。(3)火车与铁路近代A、1876年,外商修筑淞沪铁路,很快被拆。B、1881年,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开平到胥各庄的铁路。C、1888年,紫光阁铁路——宫廷专用,不用蒸汽机而由太监牵引。D、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收回利权运动加速了铁路建设。E、1909年,詹天佑设计的施工的京张铁路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的里程碑。F: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的基本。G:20世纪上叶,由于政潮迭起,军阀混战,导致铁路建设进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A、改革开放前,建成宝成、兰新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南、西北的沟通。B、改革开放后,国家投入增多,加快铁路建设。C、2006年,青茂铁路建成。(4)飞机与航空二、中国现代的教育、文化与科技(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双百”方针促进文化繁荣(1956年)1、含义:艺术领域上实行百花齐放,学术领域上实行百家争鸣。2、实质;是政治民主化在文化上的一种体现。第68页共68页,3、意义:它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的繁荣;大大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十年动乱”导致文化凋零八个“样板戏”取代了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二为”方针推动文化发展(1979年)1、内容:“二为”即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成果:出现了“反思文学”“伤痕文学”和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文学艺术创作走向繁荣。(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1、过渡时期背景(1)新中国成立,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人民政府全面接管教育;(2)“一边倒”外资政策导致国内教育“苏联化”方针、措施(1)《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1954年《宪法》正式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确定下来。(2)接管改造旧教育,创建新教育,并积极改革学制。(3)学校向工农及工农子女“开门”。意义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保障了人民群众平等教育的权力。2、全面建设时期方针、措施(1)1957,毛泽东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2)1957,刘少奇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3)办学体制上,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意义(1)(文教)初步形成了比较完事的国民教育体系,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2)(经济)培养了大批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3、人民教育的受挫(1966-1976/文革时期)原因“文革”爆发,严重冲击、破坏教育事业表现(1)停课闹革命,废止了高考制度。(2)1968年底,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3)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方法:群众推荐,不需要文化考试)影响(1)造成人才断层、文化断层。(2)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4、人民教育的复兴与蓬勃发展(1976至今/“文革”后)方针措施(1)教育战线拔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1977),尊师重教风气形成。(2)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第68页共68页,(3)1995年,中共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4)依法治教,教育法制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成就(1)实现“两基”(普九、扫盲)。(2)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均跨上了新台阶。启示教育发展取决于社会环境;国运兴衰,系与教育。(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发展历程科研起步(1949-1966)背景科技基础薄弱;社会环境动荡措施(1)确立发展方针——自力更生。(2)成立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等。(3)壮大科研队伍——迎海归和自主培养结合。(4)编制远景规划——1956年,编制《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文革”曲折(1966-1976)科技事业受挫,科研工作瘫痪;与发达国家科技差距拉大。但在科技人员努力下,也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成果。新时期发展(1978-)背景“文革”结束;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两次会议召开;科技体制改革。方针措施(1)1988年,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2)1995年,中共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规划相继实施。2、主要成就主要成就两弹一星研发原因(1)思想:中国领导人自力更生、奋发力强的决心(2)政治:捍卫新政权,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3)军事:鉴于朝鲜战争的教训,急需加强国防(4)经济:计划经济体制集中使用资源的优势(5)国际:苏联的援助奠定了理论和人才基础(6)社会:广大科技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努力精神表现(1)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粮食爆炸成功。(2)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3)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始迈入航天时代。(1)政治: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第68页共68页,历史意义(2)经济: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3)思想:振奋了中国的民族精神(4)国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载人航天1999年,神舟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2003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生物技术医学: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世界首次)农业: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灿型杂交水稻(第二次绿色革命)第68页共68页
同类资料
更多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通史历史知识体系精编版(全面,必备!).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