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史必背重难点知识总结汇编(实用,必备!).docx
ID:72475 2021-12-11 1 8.88元 28页 133.77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18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8.88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史必背重难点知识总结汇编1.分封制的历史遗存(1)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族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2)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3)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2.宗法制的历史遗存封建政治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对祖宗的崇拜;“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等社会习俗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的修建;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及祭祖扫墓等思想观念“忠”“孝”等伦理观念;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等现象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中央权力的集中。(4)迷信色彩浓厚: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4.孔子政治思想的积极性与保守性(1)“仁”的思想,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2)“礼”的思想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5.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2)手工业一产技术不断进步,且长期依靠于世界(3)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4)与农业紧密结合,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5)手工业分布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而发生相应变化6.评价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对封建统治的作用(1)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封建地主阶级实力的壮大和封建统治的加强。说明:商业增加了经济的活力,且商人在经商致富之后往往会购置田产而转变化为地主。(2)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啬和封建政权的巩固。说明:商业的发展可以增加政府税收的来源,且在重农抑商政策之下,封建政权往往对商人征收重税。第28页共28页,(3)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说明:在封建社会后期,商业的发展带来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不仅对自然经济形成冲击,同时也冲击着传统的重义轻利思想。7.诸子百家中相互对立的观点(1)在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而庄子主张“顺其自然”。(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5)在看待社会成员的关系上,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8.诸子思想的异同及影响(1)异——儒、墨、法诸家,侧重于政治道德。老庄道家讲道,侧重于对宇宙本体及其发展规律的探索。它们不同的侧重点,反映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所面对的认识领域的不同。(2)同——诸子思想的共同特点是,都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从天命思想中摆脱出来,作为自觉的主体去面对世界、认识世界的趋向。各家学说的中心及其最后归宿,都是为了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共同的精神。(3)影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互相诘难、批驳,展开争论;诸子百家冲破了礼法束缚,四处游说,促进了文化的觉醒。9.综合分析小农经济的影响(1)政治:分散的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统一,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保护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重要原因。(2)政策: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在于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要求统治阶级抑制商业,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是统治阶级能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3)科技: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之相关的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领域,如农学、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这使古代中国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也决定了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突破,以发展为近代科技。(4)文学:很多文学作品反映了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当时人们希望摆脱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5)民族心理: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既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保守的不足。(6)家庭伦理:小农经济的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男子,这是“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源;同时注重孝道、重视邻里和睦等。10.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与古希腊城邦的差异第28页共28页,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古希腊城邦政治结构逐渐走向统一的帝国始终以独立的政治单位分立于希腊世界经济发展大多以农为本,重农抑商商品经济发达,农、工、商并重政治制度各诸侯国权力日益强大,最终发展为君主专制制度出现共和政体,王权衰微,个别城邦建立较发达的民主政治文化特征依托大河和农耕创造辉煌的文明,文化具备多元化特征,但不能改变封闭和保守的特点依托海洋孕育灿烂的文明,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和多元性特点11.观点:各国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1)各国的变法的根源都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原有井田径制逐步瓦解,故而各国都通过不同方式承认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以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2)分封制逐步瓦解,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新兴地主阶级崛起,要求进行改革以获得权利,故改革使原有的奴隶主旧贵族势力遭到打击,逐步确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3)春秋战国时期,以提倡改革、严刑峻法而著称的法家思想发展突出,既体现了当时统治者称霸的左手亲情,也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要求建立中央集权政权以奴隶主旧贵族的强烈愿望。第二单元 古代文明大一统——秦汉时期1.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1)以皇权为中心。“三公九卿”各司其职,互相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高权力完全操纵在皇帝手中。(2)国与家同治。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诸卿中奉常、宗正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3)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行政权力体系,为以后历代王朝的中央机构开创了模式。2.汉武帝设中朝的原因(1)内朝官地位很低,可以减少对他们盗权窃柄的顾虑。(2)内朝官多是皇帝宠幸的近臣,能很好地贯彻皇帝的旨意,不致受到外朝大臣的牵制。(3)内朝官多由外戚、宦官充任,这些人本是卑微之徒,皇帝可以随意更换,这样既能保持外朝相府传统地位的稳定性,又可以加强皇权对相权的制约力量。3.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的不同之处比较项贵族政治官僚政治权力的来源“世卿世禄”由皇帝授予,临民不食土第28页共28页,权力运作自主性,可以决定治下的一切事情受制于皇帝及其代理者;很难发挥自己的才干和主动性权力机构比较简单多个机构的相互制约、相互监视,政府机关庞大臃肿和运转不灵收入来源来源于他的领地来源于俸禄;贪污受贿官吏选拔由“世卿世禄”制产生由皇帝来任免,由察举、科举制等办法产生4.汉代强干弱枝的重要措施(1)迁徙郡国豪富,有效地打击了地方势力,加强了朝廷力量。(2)推恩王侯子弟,进一步解决了诸侯王强大难制的问题。(3)颁布“附益法”,限制士人与诸王交游。(4)惩治地方豪侠,对于抑压地方豪侠的猖獗气焰,提高专制皇权,起了显著的作用。(5)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5.全面认识盐铁官营政策目的汉武帝时期,为了解决国家财政困难,决定将盐铁行业收归国家经营内容将盐、铁之事收归政府管理,所得收入用以补充国家赋税;官府招募盐户,提供煮盐的器具和一定的生活费用;严禁私自铸铁煮盐等。汉王朝在全国设立了数十处盐官和铁官,使盐铁经营真正纳入了国家工商管理体制作用使盐铁经营真正纳入了国家工商管理体制,解决了国家的财政问题,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6.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国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开辟了与南海诸国以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影响丝绸之路是西汉与西域交往和交流的历史见证。丝绸之路也是西汉时期及以后中国与西亚、欧洲各国的联系之路。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密切了汉族与沿途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开发7.多角度理解董仲舒新儒学呈现的特点(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第28页共28页,(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8.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了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2000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9.中央集权制度(1)形成原因:经济根源,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安定社会,保障生产;社会根源,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政治基础,春秋旧中国时期,宗法制、分封制逐渐瓦解;中国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2)特点:皇帝控制全国;中央控制地方;人治色彩浓厚;两对基本矛盾——中央与地方(趋势:中央越来越大,地方越来越小)、皇权与相权(趋势:皇权越来越尊,臣民越来越卑,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整合与繁荣——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1.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过渡性特征(1)选官制度上,自察举制经九品中正制向科举制过渡。(2)中央机构上,自三公九卿制经三省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3)军事上,出现于北魏的府兵制成为随唐府兵制的根基。(4)经济制度上,北魏的租调制发展成为隋唐的租庸调制,北魏的均田制也为隋唐所继承。2.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1)江南经济发展较快,中原发展相对缓慢。黄河流域多战乱,江南相对安定。(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地主享有特权,佛教万千,在江南开发过程中,士族庄园和寺院经济发展起来,他们占有大量的土地与劳动力。(3)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战乱、分裂和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朝的重要特征。随着少数民族内迁、北方人口的南迁,各民族相互学习、交流,共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历史条件。第28页共28页,(5)江南经济的开发使用南北经济趋向平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最大特点。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1)士族庄园经济①士族人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展的产力,它形成于汉魏之际,巩固于西晋,鼎盛于东晋,在南朝时逐渐衰落,到隋唐时期进一步衰落。士族以家庭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形成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②士族在经济上广占良田,形成了庄园经济。士话庄园占有大量土地,拥有许多依附农民,却不向国家承担各种赋税和徭役,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兵役杂税的来源。同时这种经济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它是这一时期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2)寺院经济: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佛教广为传播,导致寺院经济增强。寺院占有许多劳动力,不在国家户籍。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争夺劳动力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寺院经济的发展,也为这一时期佛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4、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特点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理论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的社会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并为之服务。一定社会的文化特点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特点所决定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具体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1)思想领域异常活跃。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人民深受战乱之苦,渴望虚幻的安慰,统治者也利用宗教麻痹人民。随着佛教流行,东南出现了一些佛寺,北方出现了一些石窟,宗教画成为浒艺术风格。同时也出现了范缜为代表的反佛斗争。此时道教官方化,崇佛与反佛斗争激烈,玄学一度万千,儒道佛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2)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特别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如南北民歌风格迥然不同;南朝民歌清丽缠绵,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地反映了北方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外来佛教及其艺术在南北的差距,南方重佛理,北方重形迹;南方佛教艺术多由寺院组织完成,北方佛教艺术多由信徒制作等。(3)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北方民歌《木兰辞》和《敕勒歌》对北方战乱与塞外风光的写照,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4)科技成果突出。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科技文化也得到相应发展,如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等。(5)远离政治特色。这一时期的士族制度万千,政治黑暗,因而出现了以地黑暗社会强烈不满,如《桃花源诗》。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第28页共28页,选官范围逐渐扩大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6.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影响(1)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选官制度的变化,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使国家掌握了人事任免权,既树立起中央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3)制度化的选官标准,提供了高素质的地方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7、三省六部制的发展演变(1)起源:源于东汉尚书台,三国时设立中书和门下机构以牵制尚书台,由内廷机构演变为中枢决策机构。(2)隋朝:隋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综合前代各种制度,确立了三省六部制。(3)唐朝: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运行机制趋于成熟,克服了三公九卿制“家国不分”的弊端。(4)北宋: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以宰相分割相权,但主要职权都已转移至其他机构,实际名存实亡。后多有机构和人员增减,意在加强君主集权。(5)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六部归入中书省。(6)明朝:明太祖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自此,六部成为外朝的执行机构。8、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3)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4)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9、中西方遴选与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与区别(1)古代中国: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隋唐按考试成绩实行科举制。逐渐打破血缘关系的束缚,按才能德行和考试成绩任用,体现了公平和社会进步。(2)近代中国:晚清洋务运动的教育改革;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1905年废除科举;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等。这些教育及制度的改革,既体现了制度本身的文明和进步,又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变革和进步。第28页共28页,(3)古代雅典:早期的寡头政治,贵州按血缘关系享有政治特权;梭伦的财产等级制度,扩大了平民的参政机会;克利斯提尼的地域选举制,进一步打破贵族特权;伯里克利时所有公职向公民开放。但抽签选举也不可取。(4)近代西方的文官制度:近代西方文官制度是在吸收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0、中国古代三次大一统(1)概况:秦的统一(秦始皇,前221年),隋的统一(隋文帝,589年。此前,西晋曾短暂统一),元的统一(元世祖,1279年),分别开成了秦汉、隋唐、元明清三次大一统时期。(2)实现的原因①中国独特的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条件。②本周时代已经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成为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渊源。③中原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有强大吸引力。④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巩固多民族国家的作用。⑤民族关系日益密切,历史文化认同感不断扩大和深化,有利于国家的统一。⑥分裂带来的严重破坏,人民渴望统一。第四单元 古代文明的成型——宋元时期1、唐朝和宋朝加强君权的异同(1)相同点:通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①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一分为三。②宋朝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2)不同点:①三省设置:唐朝加强三省的职能;宋朝三省有名无实,相权被进一步分割,枢密院、三司、中书门下分割了宰相的军权、财权和行政权。②最高行政机构设置:唐朝以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宋朝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2、汉朝与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异同相同点中央削弱、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地方削弱地方机构的权力不同点中央汉武帝通过设立“中朝”来削弱相权宋太祖则通过分割宰相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来削弱相权地方汉武帝主要是削弱王国势力,建立对地方官的监察机制宋太祖则将地方兵权、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3、唐宋经济制度变迁的特点私有制的发展  第28页共28页,唐初实行均田制,唐朝中期,均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占据主导地位。在手工业和采矿业中,官营不断缩小、民营日渐扩大也是私有制不断增强和发展趋势的反映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租佃制成为最基本的生产关系。地主与佃农是租佃契约关系,佃农是国家的编户齐民。在手工业中,唐代官营手工业出现了劳役制向雇募制过渡的趋势。在宋代,雇募制成为了普遍的方式国家干预的减少 国家越来越多地退出经济的直接经营,把更多的经济空间让渡给民间。在政府物资调配、专卖等领域中,国家开始更多地吸纳商人的力量国家更多使用经济手段管理在专卖、对外贸易等制度的活动中,都体现了唐宋政府对经济手段和经济效益的重视4、赋役制度改革制度表现租庸调制实行于隋至唐中期。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隋朝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交纳一定数量的绢来代替服役。唐朝则取消了庸对年龄限制。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两税法唐朝中后期,为解决财政危机,于780年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的产物,标志着以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开始改变“募役法”与“方田均税法”北宋神宗于1069年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中“募役法”收取免役钱,限制了地主的特权;“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按亩纳税,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5、唐宋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特征(1)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农村的“草市”发展。(2)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3)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6、宋明理学的特点(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传统儒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第28页共28页,(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学化的特点。宋明理学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7、宋明理学的影响(1)积极:宋明理学重视个人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个人与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2)消极:宋明理学进一步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更加适应了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8、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重经验中国古代科技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是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重综合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重实用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重农业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9、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演变的特点(1)从城市功能上,早期“城”与“市”是分开的。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宋代时逐渐超过了政治功能。(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宋代以前,市坊分开,严格限制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宋代逐渐打破市坊界限。(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看,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城镇。(4)从城市布局和分布上看,城市的布局体现君主专制统治的理念;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唐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城市逐渐增多。(5)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同样也推动了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发生变化。10、北宋统治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分权削权,重中央轻地方;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弱枝强干,守内虚外。(2)影响:避免了唐末五代以来武人割据、地方权力过大的问题;国家权力过于集中导致各级官员缺乏进取心,行政效率低下;军事将领受制过多,不能根据战场情况作出判断;频繁调动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财政开支巨大。11、行省制度的特点第28页共28页,(1)行省的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前者表现在重大民政事务上报中书省,军事要务呈报枢密院,不得擅自更改赋税征收制度和调动军队;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中央以监察机构对行省官员进行监督。后者表现在行省有较大的自主权(地方的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2)行省制度较好地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既有利于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这使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较成功地解决了地方势力坐大的积习。(3)行省实行集体领导与民主集中相结合的领导方式,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有利于官员的相互制约。(4)省官互迁。防止省官任期过长而开成裙带关系网。(5)“犬牙交错,便于控制”(6)全国以建立行省为主,但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又以中书省和宣政院作为补充。12、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1)少数民族政权隔断了陆路联系。(2)经济重心南移。(3)政府重视,如设市舶司管理,开辟新财源。(4)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如指南针的使用。(5)阿拉伯商人把贸易祖母转移到东方,发展与中国的贸易。13、古代中国土地租佃关系的发展(1)含义:土主把部分或全部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圭地经营方式;他们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2)历程:战国时期产生;宋代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深化,这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土地数量减少有关。(3)影响:①在租佃关系下,佃家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②佃农通过抗租、减租斗争,争取长期甚至永久租佃土地的权利,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定发展。第五单元 古代文明的沉暮——明清时期1、宰相与内阁的比较宰相内阁相同(相似)点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不同点地位百官之首仅备顾问职权参与决策无决策权影响制约皇权无制约力2、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第28页共28页,①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措。②内容详尽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③以强化君权为核心,程度空前。主要体现在废除丞相、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的严酷等方面。④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2)影响:①积极影响:有利于防止割据,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促进民族融合起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从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持久性。②消极影响:绝对的君主专制,难免出现失误;助长了官场因循守旧之风,同时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地方上人浮于事,没有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实行文化专制,钳制思想,摧残文化;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3、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表现(1)政治上,群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2)经济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3)对外关系上,中国实行消极的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4)思想上,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揭露和抨击封建君主专制。(5)文学作品上,出现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具有反封建思想的小说,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事实。4、中国传统科技在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1)中国落后的原因①封建制度和重农抑商传统阻碍和压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②闭关政策不仅使中国失去了外贸主动权,更阻隔了中外文化的交流。③明代的八股取士使读书人不讲究实际学问,清代的“文字狱”更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2)西方领先的原因①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动力。②文艺复兴和启蒙动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③资产阶级革命浪潮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而且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治条件。④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⑤政府重视科技发展,如各国颁布了专利法等。第28页共28页,4、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1)城市继续繁荣和商业市镇兴起。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2)农产品商品化和手工业商品生产的发展及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农产品及其副业产品也都成为商品化的组成部分。(3)商品流通的活跃和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全国性的市场网络进一步形成和整合。农产品、手工业品大量投放市场,国内市场空前扩大,地区间商品交换空前繁荣,联系加强。(4)依然坚持重农抑商和闭关政策。重农抑商和闭关政策虽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确实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5、明朝“海禁”政策后果(1)“海禁”政策使沿海渔民不能出海捕鱼、商人无法出海经商,以海为生的人群失去了衣食之源,生活困苦。(2)“海禁”政策阻隔了与海外诸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削弱了中国与海外国家的关系,降低了明王朝在海外的威信。(3)明代初期实行的“海禁”政策,大大减少了朝贡贸易的规模、数量,中国的物品不能输出,海外的特产和奇珍异宝不能输入,使中国和海外国家的经济不能互补,双方均得不到发展。6、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及表现特点表现反传统、反教条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令维护儒教传统的士大夫们十分惊惧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提倡经世致用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他们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7、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1)积极影响:①提倡民主,反对君主专制,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的历史趋势。②重视工商业,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③批判地继承了传统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形成了具有反封建性质的早期启蒙思想。第28页共28页,(2)局限性:①由于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缺乏物质基础,不占统治地位。②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质上仍属于传统儒学的范畴,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思想。8、明清小说的特点及影响因素(1)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2)影响因素:①素材来源: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等为小说创作提供丰富的文学素材。②物质基础: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③社会基础:市民阶层对文化作品的要求进一步通俗化。④个人因素: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等。第六单元,中国现代化的起步1、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原因(1)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它们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结果。实质上体现了它们以资本主义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它们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2)列强侵华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武力打开和占领中国市场,攫取侵略权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决定的。(3)中国的落后和政府的腐败,也是列强敢于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2、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双重影响(1)破坏性:列强剥夺了无数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主权的完整;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是造成中国近代日益贫穷和落后的根源。(2)建设性:列强把西方科学技术和西方思想带入中国,对中国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3、《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背景太平天国强盛时期太平天国衰落时期经济主张企图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群众基础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不可能得到农民的拥护第28页共28页,作用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没有实施性质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4、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作用(1)促进作用:①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也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②《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③催生了洋务运动的发生,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2)阻碍作用:①《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背。②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近代化的进程。③太平天国运动打断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内乱给了外国侵略者以更大的可乘之机。5、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1)产生①原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前提)。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②途径: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业。手工工场转变而来。③代表企业:以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为代表的民族工业。2.初步发展原因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1903年设立商部,奖励工商②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热潮,涌现出张謇、荣宗敬等一批实业家③为了反抗帝国主义掠夺路矿利权,中国人民掀起了收回利权运动表现企业数量增多,规模扩大,投资数额增大;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较快;由沿海向内地扩展意义①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②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③为资产阶级维新思想、革命思想的产生和传播奠定了物质基础生存环境①列强利用资金、技术优势和在中国攫取的特权,压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②清政府高额征税、敲诈勒索,又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③民族工业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或者寻求本国官府的庇护6、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特点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近代企业的冲击第28页共28页,解体的速度国内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解体的过程解体过程缓慢,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解体的结果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7、自然经济瓦解的影响(1)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2)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程度,从根本上冲击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制度。(3)为西方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使中国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8、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思想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培养了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政治上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当时国内外的环境决定了其只能畸形发展,洋务运动不可能独立完成中国近代化的任务9、评价地主阶级“师夷长技”的思想(1)积极性:①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②开阔了国人的视野,启迪人们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道路。③对后来的洋务派和维新派产生了重要影响。(2)局限性:他们都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以维护君主专制统治为目的,没有也不可能冲破专制主义的藩篱(不敢触及专制制度)。当国内矛盾激化时,他们便站在了群众的对立面。10、多种史观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1)从革命史观看,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主张是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2)从现代化史观看,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交现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3)从整体史观看,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4)从文明史观看,“中体西用”第28页共28页,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11、全面认识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1)通商口岸是西方列强对华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了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2)通商口岸的设立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基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3)通商口岸的设立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把中国强行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商场和原料产地。(4)通商口岸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较早接受西方文明,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型的地方。(5)通商口岸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较早发生了重大变化。(6)通商口岸的设立,引起全国外贸中心的转移设立,其租界的设立又引起相关城市商业或经济中心的转移。12、运用多元史观解读列强侵华战争(1)从革命史观角度看:西方列强的侵略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矛盾以及革命的任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从近(现)代化史观角度看: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及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3)从全球史观角度看: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4)从文明史观角度看:西方列强的侵略打破了清王朝天朝上国的美梦,西方近代工业文明、民主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过渡。(5)从社会史观角度看: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发生重大变化,也产生了相应的社会问题。13、近代西方与中国工业化的差异西方工业化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第28页共28页,西方工业化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发展,虽然有来自封建势力的阻碍,但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推动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开展更是大大加快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中国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没有独立成长为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后的工业化进程受到内部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和外国资本主义的阻碍,进程曲折缓慢领导力量在西方工业化过程中,资产阶级一直扮演着主角,开始是商业资本家,后来是工业资本家、金融寡头推动工业化中国工业化一开始时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其过程中作用甚小,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领导权资金来源西方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中国的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民族资本主义则是在资本主义萌芽被外来侵略截断的情况下出现的,缺少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资金严重不足工业化的次序西方工业化先是从轻工业如棉纺织业开始,再发展重工业中国洋务企业一开始就发展重工业,轻工业是辅助,而民族工业始终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比重较小,工业结构极不合理第七单元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探索1、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特点及成因(1)特点①中西融合: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②救亡图存: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深重的现实,蕴涵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③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实现。(2)成因①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足,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不能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②主观原因:康有为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认识具有局限性。2、比较洋务思想和维新思想的异同洋务思想维新思想不同点政治维护清朝的封建制度实行君主立宪经济兴办官办工业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文化第28页共28页,“中体西用”,单纯学习外国的制造技艺不仅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更应该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阶级属性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维新派)依靠对象依靠掌握实权的太后依靠无实权的光绪帝方式道路利用手中权力,运用政府的职能开展洋务运动发动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和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3、中国人民近代民族意识觉醒(1)鸦片战争前,民族意识是大夫和一般中国人的概念:天朝上国。(2)鸦片战争中,中国人近代民族意识尚未觉醒。(3)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中国人民近代民族意识开始觉醒。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②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4)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普遍觉醒。①严复喊出了“救亡”的口号,康有为呼喊“保国、保种、保教”。②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时咕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③孙中山之“三民主义”促使了中华民族的大觉醒,使中华民族一词,真正具有“整体对外”的强烈含义。④五四运动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的觉醒,并使中国走上民族解放和振兴之路。5、日本如何取得东亚霸权地位的(1)在明治维新过程中,日本就制定了侵略计划-“大陆政策”。(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断扩大对朝鲜的侵略,并完全占领朝鲜,把朝鲜变成自己的殖民地。(3)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打败中国,中国的势力被逐出朝鲜。(4)1904-1905年日俄战争,打败俄国。(5)“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日本趁机加紧侵略中国,形成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6、从改革者的角度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1)变法过程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多求全。康有为提出“变法三年,可以自立”,光绪皇帝在百日内发面各方面诏令184条,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维新派和光绪帝缺乏应有的改革心态和改革能力。(2)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维新派在改革过程中缺乏正确策略,四面树敌,造成改革的强大阻力。(3)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康有为的激进观点受到部分维新派人物的反对,内部意见分歧造成推行措施实施的不顺畅;教育vie为与光绪也存在是否变革社会制度的分歧。(4)维新派没有形成严密的组织,没有统一的领导核心。第28页共28页,7、近代前期中国人民进行的抗争与探索的特征(1840~1911年) 19世纪70年代之前19世纪70年代之后史实禁烟运动、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两次鸦片战争中爱国官兵的抵抗、林则徐等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政府新政立宪领导阶级主体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基本是旧式斗争,地主阶级的探索最终失败现代化色彩明显,程度渐深,大部分活动都有新的目标和手段,占领导地位的是资产阶级性质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都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当时还未产生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和资产阶级。但爱国官兵的抗战不再是单纯的维护清朝统治,已是捍卫民族权益的爱国主义抗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具有救亡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双重属性整体特征(1)探索具有广泛性:在民族危机面前,各阶级在反对侵略、维护国家利益方面有一致性(2)探索具有方向性:都是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3)探索具有层次性:现代化探索由浅入深,从器物、制度到思想文化(4)探索具有继承性:与学习西方内容的层次性相关,从林则徐、洋务派到早期维新派前后相继(5)抗争具有阶段性:从旧式斗争到新式斗争;反侵略反封建两大任务在《辛丑条约》前一般分开进行,之后结合在一起8、《临时约法》内容所体现的原则(1)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2)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3)规定国内各族人民一律平等,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4)规定内阁总理的产生与职权,体现出责任内阁制的原则。9、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的权利和自由经济上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颁布了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思想上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大解放,促进了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社会生活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第28页共28页,(1)相似点: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重大法律成果;都承认主权在民原则;都采用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都是本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都具有反对专制,构建民主政治的进步意义。(2)不同点之一,美国确立总统制,总统的权力较大,但受到立法、司法机关的制约,形成宪政所必需的积极有效的制衡机制,保证了宪法的实施;而《临时约法》将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其具体规定则导致了行政权的二元格局,造成总统与内阁责权不清,分权不明,制衡无效的局面,带有典型的人治色彩。11、新文化运动的特点(1)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实质是实现民主政治。(2)新文化运动有思想战线和文学战线两条战线,其目的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氛围。(3)新文化运动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东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4)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12.评价新文化运动第八单元新民主主义现代化的探索1、五四运动彰显新的时代潮流(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5)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但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任务仍是反帝反封建。2、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和历史功绩(1)特点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群众基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四个阶级的统一战线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革命军队组建正规的新式革命军队,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北伐战争(2)历史意义:①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②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有重要作用。它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3.[史论形成] 多角度认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第28页共28页,(1)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2)从纲领内容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要求推翻满清统治。(3)从民生意识看,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4)从民主政治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三权分立式的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5)从时代发展看,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4.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的比较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发展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清贵族的统治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突出反帝和争取民族独立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是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权利主张普遍的、平等的民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关注工农生活问题5.[史论形成] 全面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含义:“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2.关系: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3.基本依据(1)必要性: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反革命力量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农村的统治相对薄弱;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起来革命。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特殊的城乡关系,决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2)可能性: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民革命的影响;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组织的有力和它的政策不错误。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历史意义(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理论基础,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就是坚持了这条道路,取得了最终胜利。(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是马列主义暴力革命原则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对中国人民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第28页共28页,(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孕育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工农民主专政,实际上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具体尝试,为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统一的人民共和国积累了经验。6.[史论形成] 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阻碍因素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自身因素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和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政局动荡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因素列强侵略瓦解着中国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政府鼓励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新政”时期与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群众爱国运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精神实业家们自强不息、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与时俱进一些民族工业自身技术的不断革新、合理的经营策略也是其顽强发展的因素7.[史论形成] 民族工业的地位和影响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政治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思想上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瓦解、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处境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始终没有成为近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没有摆脱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难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8.[史论形成] 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产生与发展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诞生环境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深受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第28页共28页,结构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地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发展历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9.近代中国几种主要的经济要素图解A代表小农经济(自然经济)B代表洋务企业C代表外商企业;D代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E代表官僚资本主义企业。说明:(1)中国近代工业的“近代”不是指产生和发展于近代时期,而是指使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生产。(2)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不是由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列强侵略阻断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进程,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主要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3)官僚资本主义不是民族资本主义,它的特点是:①垄断性: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垄断金融、工矿企业;②买办性: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③封建性:与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0.[史论形成] 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内迁的影响(1)工业布局得到一定改善:在大后方初步建立起一个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的近代工业体系,使中国的工业布局得到一定的改善,也推动了大后方战时经济的发展,有利地支持了中国的长期抗战。(2)客观上促进了西部的现代化进程。战争致使大量人口西迁,对于开发当地,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不乏科技人才,这就为西北工业的发展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加速了西北工业的现代化。(3)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北地区教育的发展。东部工业及人口的西迁带去的种种事物和思想冲击了当地人的传统观念,为当地经济的现代化奠定了初步的思想基础,并广泛传播了科技文化知识。(4)国民政府西北开发活动的主旨是满足军事需要,为其政治目的服务。从整体规划上看,国民政府的西北开发活动难以从整体角度出发,导致开发后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的不合理发展。11.抗日战争中国取胜的原因组织领导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民众因素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第28页共28页,战略战术中国共产党制定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最后赢得战争胜利国际因素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12.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1)关系: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2)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主要因素: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③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13.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1)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具有双重性,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斗争。(3)两个战场并存,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始终。(4)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5)最具持久性。中国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6)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中国。(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第28页共28页,(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到三大战役战略决战,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工作中心从农村转到城市。15.[史论形成]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四个特点变化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改变了社会生活,受西方影响明显变化性质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最典型的特征变化差别从空间范围上看,在城市和沿海地区较为显著,农村和内地变化缓慢;从主体上看,市民阶层接受较快,农民阶层接受较慢变化过程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16.[史论形成]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和影响原因外部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经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经济基础思想近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政策历届政府的重视与提倡,如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影响政治促进了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的发展,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经济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文化有利于解放思想,有利于传播自由、平等观念(一)1919-1949年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主要矛盾革命目标国共关系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打倒列强,除军阀”;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国民党与中共领导的人民之间的矛盾;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中日民族矛盾反抗日本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的国家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之间的矛盾推翻国民党统治,赶走美帝国主义,建立人民民主国家国共两党内战第28页共28页,第九单元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1.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必要性(1)由国际局势决定:当时世界形成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全面敌视新中国,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则支持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2)由中国面临的险恶形势决定:当时国内的革命、建设需要一定的国际支持和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3)由革命性质决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要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取得其支持和合作。2.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原因第一阶段:对抗(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①根本原因是中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新中国成立后,又推行孤立政策第二阶段:走向缓和,最终正常化(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①从美国方面看: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②从中国方面看:中国国际地位提高;面临来自苏联的威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第三阶段:时而紧张、时而缓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①中美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矛盾在所难免②中美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双方可作出妥协,中美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3.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四次调整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一边倒”转变为“睦邻友好”,发展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具体体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20世纪70年代积极缓和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建立外交关系,打开外交新局面,具体体现为与日、美建交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与其他国家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是经济合作和周边良好环境的创设。如加入世贸组织;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和国际格局多极化、民主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中国由努力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发展为积极谋求国际秩序的重大发展,具体体现为“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4.“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1)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2)现实需要: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第28页共28页,(3)苏联影响: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4)重要地位:重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5.“一五”计划的特点和实质(1)特点:①改造与建设并举(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②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③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④渐进性和长期性。⑤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辅相成。(2)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6.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及实质(1)特点:①它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②它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③改革过程:自发秘密——政府肯定——全国推广。(2)实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要性(1)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2)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从而积累了实践经验。(3)邓小平南方谈话,解决了社会主义本质、市场姓“资”姓“社”的问题,冲破了思想束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4)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重大突破。8.“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1)通过教育培养大量人才,来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含量。(2)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掘劳动者的巨大智力资源。(3)培养民族的创新意识,增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4)教育的大力投入,有利于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第28页共28页
同类资料
更多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史必背重难点知识总结汇编(实用,必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