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2《传统节日》【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件】.ppt
ID:70757 2021-12-05 1 4.00元 34页 9.36 MB
已阅读10 页,剩余24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4.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识字2传统节日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有节奏地朗读课文。(重点)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增强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难点)学习目标 节日源流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的画面。到汉代,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彩,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背景资料 我会认传(传统)统(统一)贴(体贴)宵(夜宵)巷(小巷)祭(祭扫)舟(小舟)艾(艾草)chuántǒngtiēxiāoxiàngjìzhōuàitángqǐqiǎoláng堂(课堂)乞(乞丐)巧(巧妙)郎(新郎)bǐngshǎngjú饼(月饼)赏(观赏)菊(菊花) 多音字chuán(传统)传zhuàn(传记)sǎo(扫地)扫sào(扫把)dāng(当然)当dàng(上当) 我会写贴(体贴)tiē街(街道)jiē舟(龙舟)zhōu艾(艾草)aì敬(敬爱)jìng转(转身)zhuǎn团(团圆)tuán热(热情)rè闹(吵闹)nào 我会读jiérìchūnjiéhuādēngqīngmíngjiéxiānrénlóngzhōuzhōngqiūyuányuè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zhuǎnyǎnquánjiātuányuánrènao转眼全家团圆热闹 相同点:不同点:造句:热闹喧闹两个词都有“气氛活跃”的意思。“热闹”是烘托兴奋喜悦之描写用词。褒义为多。“喧闹”是形容场所的不安定,有些嘈杂。中性词。①一大家聚在一起,真热闹。②一大街上人声鼎沸,太喧闹。辨析词语 课文朗读 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写的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及其习俗。 说说本文所介绍的这些节日有哪些民俗活动?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人欢笑”,写出过春节时,人们的心里很高兴。“贴窗花,放鞭炮”概括了这一节日的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当然春节习俗还有:包饺子、拜年、給压岁钱,还有贴春联。 说说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看花灯”是元宵节的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大街小巷人如潮”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大街上的热闹场景,人们像潮水一样,涌来又散去。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出了什么?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这句话写出了人们在清明节里都做什么了。“雨纷纷”是环境描写,写出了一种凄风苦雨的天气,也代表人们的哀伤的心情。“先人墓前去祭扫”,交代了清明节人们的主要活动。 这句话写的什么节日的什么习俗?这句话是对端午节人们的活动描写。“赛龙舟”是南方人们的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粽子艾香满堂飘”是环境描写,写出了人们插艾叶,吃粽子的情景。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这句话写了什么?你体会出了什么?这句话写了七月初七的民俗活动和相关传说。“乞巧”是中国传统习俗,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妇女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牛郎织女的传说,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不畏强权、不屈不挠的精神。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这句话写的什么节日的什么习俗?这句话是对中秋节民俗活动的描写。吃月饼、赏月是人们在这一天要做的事。“十五圆月当空照”写出了这个节日的具有代表性的环境。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这句话写的什么节日的什么习俗?这句话是对重阳节民俗活动的描写。“要敬老”是因为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人们常在这天举行尊老爱老活动。“踏秋、赏菊、登高”是重阳节的主要民俗活动。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说说结尾在文中的作用。结尾这一句呼应了开头的一句。又一次写到春节。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段落结构 本文介绍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及其习俗,告诉我们要珍惜我们的传统节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写作平台写作技巧排比。要点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恰当地运用排比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这首诗歌中2~7句就是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魅力。 方法运用(1)句子的形式要一致。(2)条理要清楚。(3)内容要具体。(4)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我们在运用排比时要注意避免两种误区:一是东拉西扯,把意义不相关的内容拼凑在一起;二是语意重复,言之无物。 【春联】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知识拓展 我会读选文,并按要求完成练习。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1.文中介绍的传统节日有(ACDF)。(多项选择)A.春节B.元旦节C.元宵节D.清明节E.儿童节F.端午节随堂演练 2.春节可以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_______,________。3.我国的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例如傣族有__________,藏族有__________,彝族有__________。贴窗花放鞭炮吃年饭拜年泼水节雪顿节火把节 课后习题解答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朗读课文。点拨:这首诗歌朗朗上口,读起来要有节奏感。朗读时要抓住关键词,读出节日的特点,如第一句话用欢快的语气读出春节的热闹场面;第二句话要读出元宵节浓浓的节日氛围,突出大街小巷的人多。朗读方式示例: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2)背诵课文。点拨:首先把诗歌读流畅,了解诗歌写了哪些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然后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再选一两个说说你是怎样过节的。端午节清明节元宵节春节重阳节中秋节 答案:按时间排序: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我家的春节:除夕这天下午,爸爸会在老家的大门挂上大红灯笼,贴上喜庆的对联。晚上,全家人在一起快快乐乐地吃年夜饭。我家的饭桌上少不了年糕,年糕音似“年高”,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猪蹄肉炖香菇、魔芋、芥菜根(也叫长命菜),这道菜是妈妈的拿手好菜。饭桌上大人们互相敬酒,互相祝福。吃完年夜饭,全家团聚守岁,又称“熬福”。即越晚睡代表来年越有福气。十二点前,大人们坐在沙发观看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淘气的小孩子就忙着吃瓜果、糖。正月初一,全家男女老少换上喜庆的新衣服、新鞋子,显得精神焕发!早饭是妈妈包的香喷喷的饺子。中午摆家宴:糖醋鱼、红烧肉、红酒鸡、炒白果、清蒸排骨、苦菜汤、苦笋炒肉片等数之不尽的美味佳肴全部端上桌。晚上便吃一些甜食,如甜果、米果、年糕、汤圆、豆腐花等美味。妈妈教育我们初一一整天不准吵嘴、打架,要和和美美的。如果摔破了碗碟,要补一句“岁岁平安”,以兆来年万事如意,合家欢乐。大街小巷人们见面,都会互相道一句“新年快乐”“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话。 选做:我国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答案:1.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2.傣族:泼水节。3.苗族:苗年、四月八。4.彝族:火把节。 把你今天学过的传统节日带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听。课后作业 再见!
同类资料
更多
识字2《传统节日》【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