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ID:69576 2021-11-29 1 6.00元 14页 1020.75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4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6.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专项练习题(2021·广东佛山二模)地表反照率表征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能力。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北部的准噶尔盆地,如图为该沙漠某月26~28日降雪前后地表反照率日变化图。据此完成1~3题。1.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出现降雪最可能在()A.1月28日B.4月27日C.10月26日D.12月27日2.据图判断,地表反照率的大小总体上()A.雪后晴天>雪前晴天>雪天B.雪天>雪后晴天>雪前晴天C.雪后晴天>雪天>雪前晴天D.雪前晴天>雪后晴天>雪天3.研究发现,被稳定积雪覆盖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温会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A.沙子反射地面辐射少B.积雪减少地面辐射散失C.沙子吸收太阳辐射多D.积雪吸收大气辐射较多(2021·潍坊二模)气流在移动中遇到山地,沿山坡抬升凝结成云,这种因地形抬升而形成的云称为地形云,极具观赏价值的地形云主要有旗云(图一)和帽状云(图二)。据此完成4、5题。4.旗云和帽状云形成的大气环境分别是()第1页共14页,A.气流强劲、气流强劲B.气流稳定、气流稳定C.气流稳定、气流强劲D.气流强劲、气流稳定5.帽状云多出现在()A.平坦的高原B.低缓的丘陵C.孤立的高山D.连绵的群山(2021·枣庄二模)2020年12月30日,某摄影爱好者在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40°N,106°E)水电站拦河闸下游,拍摄了“水煮黄河”景观(图一)。此时,黄河河面上浓雾弥漫,水中还不断地冒着气泡,在阳光照射下,整个黄河水面笼罩在白茫茫的雾气之中,如梦似幻,宛如仙境。据此完成6、7题。6.“水煮黄河”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河面温度低,暖湿气流流经,遇冷凝结B.上游来水水温高,蒸发强,水汽遇冷凝结C.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水汽蒸发旺盛D.昼夜温差小,微风环境,雾气不易消散7.该照片拍摄时间可能是()A.5:00~6:00B.8:00~9:00C.12:00~13:00D.17:00~18:00(2021·合肥三模)尘卷风是地面局部强烈增温,近地面大气层中产生的一种尺度很小的可把尘土卷扬到空中的旋风。尘卷风直径在几米左右,持续时间通常只有几分钟。下图示意尘卷风形成。据此完成8~10题。8.在近地面水平方向上,尘卷风中心()A.气温高、气压低B.气温高、气压高第2页共14页,C.气温低、气压高D.气温低、气压低9.尘卷风多发生在()A.春季凌晨B.夏季午后C.秋季傍晚D.冬季子夜10.尘卷风高发的地方最可能位于()A.西欧平原B.刚果盆地C.塔里木盆地D.亚马孙平原(2021·成都三诊)城市林地“冷岛效应”是指城市林地具有降低局部地区气温的作用,其强度受城乡区域差异、林地斑块面积大小、林地类型及天气状况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2017年8月某日上海市不同区域林地斑块“冷岛效应”强度差异。据此完成11~13题。11.城市林地斑块降温幅度()A.小斑块大于大斑块B.郊区大于城区C.灌木林大于乔木林D.晴天大于阴天12.中心城区林地斑块降温幅度最大的原因是()A.雨岛效应强B.大气散热快C.热岛效应强D.林地比重大13.研究发现崇明岛没有明显的林地“冷岛效应”,其原因可能是()①阴雨天气多②水域影响大③城市用地少④大气质量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21·厦门三模)雾是在微风及大气稳定环境下,水汽凝结成微小水滴悬浮于近地面空气第3页共14页,中的天气现象。甲岛屿(图一)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2016年4月8~15日,L机场连续多日降水,16~17日期间曾出现一场浓雾,影响航班起降。图二示意L机场2016年4月16日8时~17日8时的气温变化。据此完成14~16题。14.下列时段中,L机场近地面水汽含量最高的是()A.16日8~9时B.16日14~15时C.16日20~21时D.17日7~8时15.受浓雾影响,L机场航班无法正常起降的时段是()A.16日8~9时B.16日14~15时C.16日20~21时D.17日7~8时16.推测浓雾产生时,L机场的风向最不可能为()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17.(2021·山东百所名校4月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城市热岛是指城市温度高于周围乡村温度的现象。由城市热岛激发出的次级环流,称作城市热岛环流,城市热岛环流在低层表现为由郊区吹向城市的气流,称为乡村风。目前国内外对于城市热岛环流的产生原因、结构特点已有一部分认识。研究表明,城市热岛环流的产生是由于城乡地表热量平衡存在差异。下图为某日某时刻重庆市自动气象观测站观测的2m高度温度分布和等高线地形图。第4页共14页,(1)分析图示时刻重庆市热岛环流的分布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推测重庆市城市热岛环流的日变化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述城市热岛环流对区域降水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2021·广东佛山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福建省长乐市宽阔低平的滨海平原上,因独特地理位置使得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面积约80km2的海岸沙丘,它自闽江入海口向南绵延约50km,大致呈条带状平行岸线分布。这里也是福建省三大风沙活动区之一,历史上的周期性气候变化影响该地风沙活动强弱。下图为长乐海岸沙丘分布位置及区域风况等要素示意图。(1)指出该地主导风向及其风速特点,并分析其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明长乐滨海地区大面积海岸沙丘的形成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页共14页,(3)推测历史上该地风沙活动强盛时期的气候特点,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近年来,海岸沙丘呈现逐渐向陆移动的趋势。为防治该地风沙对耕地的危害,请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6页共14页,答案与解析(2021·广东佛山二模)地表反照率表征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能力。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北部的准噶尔盆地,如图为该沙漠某月26~28日降雪前后地表反照率日变化图。据此完成1~3题。1.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出现降雪最可能在()A.1月28日B.4月27日C.10月26日D.12月27日2.据图判断,地表反照率的大小总体上()A.雪后晴天>雪前晴天>雪天B.雪天>雪后晴天>雪前晴天C.雪后晴天>雪天>雪前晴天D.雪前晴天>雪后晴天>雪天3.研究发现,被稳定积雪覆盖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温会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A.沙子反射地面辐射少B.积雪减少地面辐射散失C.沙子吸收太阳辐射多D.积雪吸收大气辐射较多答案1.D2.C3.B解析第1题,首先可通过三条曲线出现的时间长短来大致确定月份。当地表反照率存在,则表示此时为白昼,从图中曲线可知,这三天的昼长都小于12小时,为昼短夜长时期,即北半球此时为冬半年;从三条曲线的对比来看,27日的曲线在午后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地表反照率从低到高有明显转折,意味着此时天气发生了变化,由此带来对反照率的影响;而另两天的曲线都较平稳,没有明显变化,表示天气状况比较稳定。结合材料与设问,可判断降雪最有可能发生在12月27日。第2题,雪后地表覆盖积雪,新雪由于表面较“粗糙”,对光线的漫反射作用大,反照率高;雪前地表为沙地,沙子对太阳辐射的反照率较低而吸收率较高,所以沙地在太阳照射下容易升温。因此同为晴天,雪地的反照率比沙地大。雪天意为正在降雪,雪花呈晶体状,而且形状多样,可对太阳辐射产生较大的反射作用,因此反射率第7页共14页,也较高。第3题,积雪较为疏松,雪片间空气含量较大,空气的导热性能较差,可以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使地表温度下降较慢。(2021·潍坊二模)气流在移动中遇到山地,沿山坡抬升凝结成云,这种因地形抬升而形成的云称为地形云,极具观赏价值的地形云主要有旗云(图一)和帽状云(图二)。据此完成4、5题。4.旗云和帽状云形成的大气环境分别是()A.气流强劲、气流强劲B.气流稳定、气流稳定C.气流稳定、气流强劲D.气流强劲、气流稳定5.帽状云多出现在()A.平坦的高原B.低缓的丘陵C.孤立的高山D.连绵的群山答案4.D5.C解析第4题,由图一可知,气流顺迎风坡爬升时迎面遭遇强风,被强风阻挡,方向改变,形成方向吹往迎风坡的旗云,且云层上空为上行空气,因此形成旗云时气流强劲,不稳定;由图二可知,气流顺迎风坡爬升,在翻越山峰时,在峰顶冷却饱和又加上周围盛行下行气流,气流稳定,因此几乎静止不动,形成帽状云,D项正确。第5题,由材料可知,帽状云是地形云的一种,因地形抬升而形成的,因此平坦的高原和低缓的丘陵,都达不到水汽抬升而凝结成云的条件,A、B两项错误;连绵的群山,高差不大,高空气流易变得紊乱,不易形成稳定气流,自然就很难形成帽状云,D项错误;孤立的高山,气流被山体抬升,在山顶附近,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正好达到水汽凝结条件,加上山顶气流稳定,形成帽状云,C项正确。(2021·枣庄二模)2020年12月30日,某摄影爱好者在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40°N,106°E)水电站拦河闸下游,拍摄了“水煮黄河”景观(图一)。此时,黄河河面上浓雾弥漫,水中还不断地冒着气泡,在阳光照射下,整个黄河水面笼罩在白茫茫的雾气之中,如梦似幻,宛如仙境。据此完成6、7题。6.“水煮黄河”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第8页共14页,A.河面温度低,暖湿气流流经,遇冷凝结B.上游来水水温高,蒸发强,水汽遇冷凝结C.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水汽蒸发旺盛D.昼夜温差小,微风环境,雾气不易消散7.该照片拍摄时间可能是()A.5:00~6:00B.8:00~9:00C.12:00~13:00D.17:00~18:00答案6.B7.B解析第6题,由材料可知,水中冒着气泡,说明水温较高,A项错误;上游为水电站,较低纬度来水水温较高,蒸发强,水汽充足,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雾,B项正确;天气晴朗,水汽蒸发旺盛,缺乏降温条件,不易形成雾,C项错误;昼夜温差小,水汽不易凝结,不利于雾的形成,D项错误。第7题,12月30日,日出较晚,北京时间5:00~6:00,该地地方时约4:00~5:00,天空很暗,无法拍摄出此照片,A项错误;北京时间8:00~9:00,地方时约7:00~8:00,清晨易有浓雾,B项正确;北京时间12:00~13:00,地方时为11:00~12:00,气温高,浓雾可能已经散去,C项错误;北京时间17:00~18:00,地方时为16:00~17:00,气温仍较高,不易形成雾,D项错误。(2021·合肥三模)尘卷风是地面局部强烈增温,近地面大气层中产生的一种尺度很小的可把尘土卷扬到空中的旋风。尘卷风直径在几米左右,持续时间通常只有几分钟。下图示意尘卷风形成。据此完成8~10题。8.在近地面水平方向上,尘卷风中心()A.气温高、气压低B.气温高、气压高C.气温低、气压高D.气温低、气压低9.尘卷风多发生在()A.春季凌晨B.夏季午后C.秋季傍晚D.冬季子夜10.尘卷风高发的地方最可能位于()第9页共14页,A.西欧平原B.刚果盆地C.塔里木盆地D.亚马孙平原答案8.A9.B10.C解析第8题,读图,近地面边缘热空气向中心运动,中心热空气向上运动。所以尘卷风中心气温高,气压低,盛行上升气流,从而吸引边缘热空气向尘卷风中心运动。故选A项。第9题,选项四个时间相比而言,只有夏季午后气温最高,对流运动旺盛,局地可能受热增温明显,形成局地低压中心,吸引边缘热空气向中心运动,形成尘卷风,B项正确。第10题,首先,尘卷风高发地要满足地面局部强烈增温这一条件,即是太阳辐射较强,使得地面局部强烈增温;其次,尘卷风是把很小的尘土卷扬到空中的旋风,要满足“尘土多”这一条件。西欧平原纬度偏高,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难以满足地面局部强烈增温这一条件,且地面尘土相对较少,A项错误;刚果盆地和亚马孙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难以满足地面“尘土多”这一条件,B、D两项错误;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地面尘土多,夏季气温高,也可满足地面局部强烈增温这一条件,尘卷风发生频率相对较高,C项正确。(2021·成都三诊)城市林地“冷岛效应”是指城市林地具有降低局部地区气温的作用,其强度受城乡区域差异、林地斑块面积大小、林地类型及天气状况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2017年8月某日上海市不同区域林地斑块“冷岛效应”强度差异。据此完成11~13题。11.城市林地斑块降温幅度()A.小斑块大于大斑块B.郊区大于城区C.灌木林大于乔木林D.晴天大于阴天12.中心城区林地斑块降温幅度最大的原因是()A.雨岛效应强B.大气散热快C.热岛效应强D.林地比重大第10页共14页,13.研究发现崇明岛没有明显的林地“冷岛效应”,其原因可能是()①阴雨天气多②水域影响大③城市用地少④大气质量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1.D12.C13.B解析第11题,由图可知,大斑块的降温幅度大于中等斑块大于小斑块,城区降温幅度大于郊区,A、B两项错误。“冷岛效应”强度与林地(植被)类型和天气状况有关,具体表现为乔木绿地的降温幅度大于灌木绿地大于草坪,C项错误。晴天白天升温快,气温高,林地降温幅度大于阴天,D项正确。第12题,由上题可知,降温幅度与环境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中心城区人口密集,热岛效应最明显,温度最高,因此中心城区林地降温幅度最大,C项正确。中心城区林地的降温幅度与雨岛效应强弱、大气散热快慢关系不大,A、B两项错误。中心城区的林地比重一般来说不大,D项错误。第13题,由图可知,崇明岛位于上海远郊区,四面环水,相对湿度较大,城市化水平较低,热岛效应不明显,温度较低,因此没有明显的“冷岛效应”(降温幅度不明显),②③正确。没有证据表明崇明岛阴雨天气多,①错误。大气质量与“冷岛效应”无关,④错误。(2021·厦门三模)雾是在微风及大气稳定环境下,水汽凝结成微小水滴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天气现象。甲岛屿(图一)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2016年4月8~15日,L机场连续多日降水,16~17日期间曾出现一场浓雾,影响航班起降。图二示意L机场2016年4月16日8时~17日8时的气温变化。据此完成14~16题。14.下列时段中,L机场近地面水汽含量最高的是()A.16日8~9时B.16日14~15时C.16日20~21时D.17日7~8时第11页共14页,15.受浓雾影响,L机场航班无法正常起降的时段是()A.16日8~9时B.16日14~15时C.16日20~21时D.17日7~8时16.推测浓雾产生时,L机场的风向最不可能为()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答案14.B15.C16.D解析第14题,读材料可知此处为岛屿,周围是海洋,水域面积较大;读图二可知16~17日,气温最高的时段是16日的14~15时,此时气温高,下垫面水汽蒸发旺盛,所以L机场近地面水汽含量最高,B项正确。第15题,从上题可知,16日14~15时L机场近地面水汽含量最大,20~21时气温降低时,水汽凝结形成浓雾,使航班无法正常起降,C项正确。第16题,由材料可知雾是在微风及大气稳定环境下形成的,所以可推测L机场浓雾产生时风力较小。此岛屿的东北、西北、东南方向均为陆地,只有西南方向为大面积海洋,若是西南风风力较大,就不可能形成浓雾了,D项正确。17.(2021·山东百所名校4月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城市热岛是指城市温度高于周围乡村温度的现象。由城市热岛激发出的次级环流,称作城市热岛环流,城市热岛环流在低层表现为由郊区吹向城市的气流,称为乡村风。目前国内外对于城市热岛环流的产生原因、结构特点已有一部分认识。研究表明,城市热岛环流的产生是由于城乡地表热量平衡存在差异。下图为某日某时刻重庆市自动气象观测站观测的2m高度温度分布和等高线地形图。(1)分析图示时刻重庆市热岛环流的分布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推测重庆市城市热岛环流的日变化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述城市热岛环流对区域降水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2页共14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此刻该地区热岛环流在低层整体由郊区吹向主城区及其东部地区,在主城区东北、西南也形成局部热岛环流。(2)夜间热岛环流显著,白天热岛环流与之相比减弱。夜间由郊区吹向城市的乡村风风力更大。(3)城市热岛环流使城市多上升气流,增强空气对流,加之城市中空气水汽、尘埃较多,降雨增多。解析第(1)题,东南部热岛环流强;东北部及西南部热岛环流弱。城市热岛是指城市温度高于周围乡村的现象,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导致近地面气流由郊区吹向城市。据图可知,东南方向与城市中心温差大,故热岛环流强;东北部及西南部与城市中心温差小,因此东北部及西南部热岛环流弱。第(2)题,一天中重庆市市区与周围乡村的温差先减小后增大,城乡温差越大,热岛强度越大,热岛环流越强,因此热岛环流的日变化是先减弱后增强。第(3)题,在城市热岛环流中,城市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易产生降水;周围乡村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出现的频率降低。18.(2021·广东佛山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福建省长乐市宽阔低平的滨海平原上,因独特地理位置使得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面积约80km2的海岸沙丘,它自闽江入海口向南绵延约50km,大致呈条带状平行岸线分布。这里也是福建省三大风沙活动区之一,历史上的周期性气候变化影响该地风沙活动强弱。下图为长乐海岸沙丘分布位置及区域风况等要素示意图。(1)指出该地主导风向及其风速特点,并分析其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明长乐滨海地区大面积海岸沙丘的形成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推测历史上该地风沙活动强盛时期的气候特点,并说明理由。第13页共14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近年来,海岸沙丘呈现逐渐向陆移动的趋势。为防治该地风沙对耕地的危害,请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风速大。成因:该地冬季风受台湾海峡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和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东北风;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使风速增大。(2)闽江带来的大量入海泥沙,被向南运动的沿岸流带到该滨海地区形成沙滩;东北向的向岸风将海滩泥沙吹向陆地,堆积形成海岸沙丘;滨海地区平坦开阔,为大面积沙丘提供分布空间。(3)干冷。干冷气候条件下,冬季风势力强,且干燥环境利于起沙。(4)加强闽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减少泥沙来源;植树种草,营造农田防护林带;采取设置沙障等工程性措施固定沙丘。第14页共14页
同类资料
更多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