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文明与发展 考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ID:64931 2021-11-24 1 6.00元 18页 100.50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8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6.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文明与发展考点练习题汇编一、选择题1.凉茶是粤港澳地区人民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特征,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制作,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的日常饮料。凉茶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原因是(   )A.凉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B.凉茶是抵御外来饮食文化影响的重要手段C.凉茶具有巨大的商业利益和经济价值D.凉茶文化是维系各族人民情感的精神纽带2.下列有关基础知识的“理解”正确的一组是(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这里的“特殊”最主要是表现为外在强制性,与道德的内在约束力相对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调整理解:其中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③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理解:如长江全面禁渔十年;山西严禁捕食野生动物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理解:如多国联合生产飞机;韩国货轮卡在苏伊士运河,全世界“喊疼”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3.2021年4月19日至21日,纽约联合国总部员工组织——联合国中国书法会以“聚焦象形文字”为主题举办三场线上活动,庆祝联合国第十二个中文日,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 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C. 我们应该发展中华文化,抵制外来文化       D. 我们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近年来,宿迁市出台《宿迁市乡风文明提升行动计划》,推动“宿迁文明20条”“人情新风宿9条”等文明公约在我市农村的实施和普及。实施乡风文明提升行动有利于(  )①提高村民文明素养               ②增强村民自治意识③实现农村共同富裕               ④推动乡村全面振兴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5.2021年4月29日,以“循伟人足迹•颂红色潇湘”为主题的“2021湖南红色文化旅游节——重走青年毛泽东游学社会调查之路”启动仪式在安化县梅城镇举行。举办这次活动有利于(  )①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创造红色文化,打造生态湖南③坚持文化自信,坚定对红色文化的信念④传承优秀文化,开展革命传统教育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十三五”期间,长江经济带25000多座小水电站中,共退出涉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第17页共18页 域或缓冲区、严重破坏生态坏境的电站3500多座,累计创建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616座。这表明(  )A.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环境问题无法改变B.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已经解决C.我国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已实现可持续发展D.我国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生态文明7.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一政策的实施(  )①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         ②表明我国放弃实行计划生育政策③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④有利于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2021年,玉林市重点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南流江、九洲江、北流河重点流域等生态区位、生态植被改造和桉树种植结构调整工作,做强做大做优特色产业。这些举措(  )A.能提升政府的形象和依法执政能力B.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C.能杜绝生态环境污染,建设美丽玉林D.有力促进城乡-体化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9.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扬州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瑰宝,大放异彩,引人瞩目。此次园林盛会,有利于我们(   )A.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B.打造园林文化的同一样式C.照搬外来文化的精妙之处D.统领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10.在全国政协2021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牛年”要发扬“中国牛”精神,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因为“三牛”精神(   )①正是无数中国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工作的不竭动力②彰显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蕴藏着中华民族“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奋斗密码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1.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促进农业高质量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这需要(    )①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②消除城乡差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③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12.小实验:一个人用手敲打桌子,让周围的人猜他敲打的是什么歌,大部分人猜不出来,觉得他敲打得特别凌乱,敲打者却觉得自己敲打得非常清楚。这启示我们,当与他人的思想观点发生分歧时应该(  )第17页共18页 ①真诚夸赞    ②换位思考  ③坦诚交流    ④保持冷静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3.著名文学家梁晓声说,真正的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这句话最适宜描述(  )①个人品德       ②家庭美德      ③职业道德     ④社会公德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启示我们(  )①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②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借鉴一切外来文化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A. ①③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②③④15.近百年来、从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女排精神到抗疫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发展。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品格是(  )A. 内涵丰富                           B. 博大精深                           C. 与时俱进                           D. 源远流长16.近年来,关于红楼梦文化、科举文化等南京文创产品,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古都南京的文化魅力,也推动了南京文化产业的全球合作。这反映出(  )①不同特质的文化终将在交融中合并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③坚持文化创新就能够实现文化合作④文化产业发展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7.“送王船”是广泛流传于我国闽南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自15-17世纪形成以来,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逐步从我国闽南地区传播到东南亚地区。“送王船”被中马两国的相关社区视为共同遗产,是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播与交融的生动例证。这表明(  )①中马两国的传统文化完全相同②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③商贸往来有利于文化传播    ④文化遗产是没有国界的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8.长征精神、雷锋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下列对中华民族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②五千年来我们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③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④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19.2020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阐释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主张,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新思路。中国向世界承诺力争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上述材料表明(  )第17页共18页 ①我国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②我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③我国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④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积极采取行动,勇于担当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0.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其核心是(   )A. 爱好和平                           B. 勤劳勇敢                           C. 自强不息                           D. 爱国主义二、非选择题21.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世界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国与时代共命运、与世界心连心!(中国行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重大工程,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坚实基础。●制修订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为推动各地区各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清洁能源占我国能源消费的比重达23.4%;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能源、水、矿产资源等利用效率全面提升。●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做全球气候环境治理的行动派。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多位国际人士对中国的大国担当,给予了高度评价!(世界评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妙地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有目共睹,节能减排成效令世界印象深刻,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中国政府不仅以自己的行动推动绿色发展,而且在应对全球气候环境挑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主张为后疫情时代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挑战、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习近平主席阐释的“万物和谐”勾画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良好生态图景,描绘出人类赖以生存、永续发展的优良生态环境。(1)结合材料,分析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2)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问题上展现的大国风范。2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2021年4月22日,值《巴黎协定》签署5周年和第52个“世界地球日”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首次鲜明提出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第17页共18页 峰会中有数据显示,过去1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全球气温已上升1.2摄氏度。一旦温度升高突破2摄氏度安全阈值,极地、海洋等生态系统损害将不可逆转,生物多样性迅速恶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粮食安全、公众健康、经济社会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碳中和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必要步骤。中国再次承诺: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注:碳达峰,是指碳排放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实现稳定或开始下降;碳中和,则是指通过各种环保手段,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使碳净排放量降为零。)(1)请说明我们要“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由。(2)请谈谈中国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碳达峰,促进碳中和?23.(文化自信文化强省)材料一:甘肃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陇原大地上,先后产生了众多璀璨瑰丽的文化珍宝。绵延不息的伏羲文化、厚重芬芳的农耕文化、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独具魅力的丝路文化、承前启后的红色文化、兼容并蓄的敦煌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里的一颗颗璀璨明珠。材料二:2020年12月24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发表文章指出:立足甘肃改革发展实际和独特丰厚的文化资源禀赋,着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奋力书写甘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新篇章。(1)依据材料一感受甘肃的文化底蕴,能得出什么结论?(2)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如何书写甘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新篇章?(3)请列举一项你所在地区的特色传统文化。24.知国情 做新时代追梦人材料一 2020年7月24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以引导公民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善及现阶段公民应具备的生态环境与健康基本理念、知识、行动和技能,动员公众力量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身体健康,共建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材料二 2020年12月7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加快。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科技发展存在大而不强、基法研究及原始创新薄弱、一些关键技术亟须突破等问题,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更加突出以科技创新突破发展瓶颈、塑造发展新优势。(1)请描述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2)共建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人人有责。为此,你会通过哪些良好习惯展示自身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3)近年来,我国重大科技成果捷报频传,请你列举两项。(4)请你就如何解决划线部分所示问题建言献策。 第17页共18页 文明与发展一、选择题1.凉茶是粤港澳地区人民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特征,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制作,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的日常饮料。凉茶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原因是(   )A.凉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B.凉茶是抵御外来饮食文化影响的重要手段C.凉茶具有巨大的商业利益和经济价值D.凉茶文化是维系各族人民情感的精神纽带【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凉茶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原因是凉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应选。选项B的说法错误,凉茶的传承并不能抵御外来饮食文化的影响。应排除。选项C的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选项D的说法绝对化,维系各族人民情感的精神纽带不只是凉茶文化,而且也不是其原因。应排除。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旨在考查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辨别能力。难度值中等。2.下列有关基础知识的“理解”正确的一组是(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这里的“特殊”最主要是表现为外在强制性,与道德的内在约束力相对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调整理解:其中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③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理解:如长江全面禁渔十年;山西严禁捕食野生动物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理解:如多国联合生产飞机;韩国货轮卡在苏伊士运河,全世界“喊疼”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答案】B【解析】①正确,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而道德是靠人们内心的信念、社会舆论、习俗等起作用,因此法律的“特殊”最主要是表现为外在强制性,与道德的内在约束力相对。②正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引领地位。③正确,长江全面禁渔十年;山西严禁捕食野生动物,体现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④错误,多国联合生产飞机、韩国货轮卡在苏伊士运河体现的是商品生产和商品贸易的全球化,不是文化的多样性。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对法律的特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需要根据所学知识,逐个分析题肢选项,才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第17页共18页 3.2021年4月19日至21日,纽约联合国总部员工组织——联合国中国书法会以“聚焦象形文字”为主题举办三场线上活动,庆祝联合国第十二个中文日,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 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C. 我们应该发展中华文化,抵制外来文化       D. 我们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答案】C【解析】分析题干可知,联合国中国书法会以“聚焦象形文字”为主题举办三场线上活动,象形文字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这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AB正确。C错误,我们应该发展中华文化,同时积极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D正确,我们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面对多样的文化,应当要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4.近年来,宿迁市出台《宿迁市乡风文明提升行动计划》,推动“宿迁文明20条”“人情新风宿9条”等文明公约在我市农村的实施和普及。实施乡风文明提升行动有利于(  )①提高村民文明素养               ②增强村民自治意识③实现农村共同富裕               ④推动乡村全面振兴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答案】D【解析】宿迁市出台《宿迁市乡风文明提升行动计划》,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这有利于提高村民文明素养,推动乡村全面振兴,①④符合题意,正确。②不符合题意,实施乡风文明提升行动属于精神文明建设,而增强村民自治意识属于政治文明建设,所以实施乡风文明提升行动不能增强村民自治意识。③错误,实施乡风文明提升行动与共同富裕没有直接的关系。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需要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知识,排除不符合题意的干扰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5.2021年4月29日,以“循伟人足迹•颂红色潇湘”为主题的“2021湖南红色文化旅游节——重走青年毛泽东游学社会调查之路”启动仪式在安化县梅城镇举行。举办这次活动有利于(  )①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创造红色文化,打造生态湖南③坚持文化自信,坚定对红色文化的信念④传承优秀文化,开展革命传统教育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B【解析】2021湖南红色文化旅游节——重走青年毛泽东游学社会调查之路,这有利于传承优秀文化,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文化自信,坚定对红色文化的信念,①③④符合题意,正确。②不符合题意,题文材料体现的是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而不是创造红色文化,且与打造生态湖南没有直接联系,应排除。故答案为:B。第17页共18页 【点睛】本题考查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6.“十三五”期间,长江经济带25000多座小水电站中,共退出涉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或缓冲区、严重破坏生态坏境的电站3500多座,累计创建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616座。这表明(  )A.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环境问题无法改变B.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已经解决C.我国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已实现可持续发展D.我国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生态文明【答案】D【解析】“十三五”期间,长江经济带25000多座小水电站中,共退出涉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或缓冲区、严重破坏生态坏境的电站3500多座,这有利于保护长江经济带的自然环境,表明我国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生态文明,D符合题意,正确。A错误,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以保护和改善环境。B错误,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还未解决。C错误,我国还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对保护环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7.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一政策的实施(  )①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         ②表明我国放弃实行计划生育政策③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④有利于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我国人口状况出现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一系列新的特点。所以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①④符合题意,正确。②错误,题文材料中的人口政策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而不是放弃。③错误,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观点夸大了这一政策的作用,是错误的。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对我国人口问题及政策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8.2021年,玉林市重点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南流江、九洲江、北流河重点流域等生态区位、生态植被改造和桉树种植结构调整工作,做强做大做优特色产业。这些举措(  )A.能提升政府的形象和依法执政能力B.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C.能杜绝生态环境污染,建设美丽玉林D.有力促进城乡-体化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答案】B第17页共18页 【解析】玉林市重点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南流江、九洲江、北流河重点流域等生态区位、生态植被改造和桉树种植结构调整工作,做强做大做优特色产业。这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理念,有利于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B符合题意,正确。A错误,中国共产党要依法执政,政府是依法行政,所以选项观点表述错误。C错误,能杜绝生态环境污染的观点太绝对化,夸大了这些举措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题文没有体现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容,应排除。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9.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扬州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瑰宝,大放异彩,引人瞩目。此次园林盛会,有利于我们(   )A.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B.打造园林文化的同一样式C.照搬外来文化的精妙之处D.统领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答案】A【解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题干中扬州园林大放异彩,引人瞩目。有利于我们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故A正确。B同一样式是错误的,扬州园林并不是打造统一样式。C错误,园林并不是照搬外来文化。D错误,中国不统领世界文化,故排除D;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0.在全国政协2021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牛年”要发扬“中国牛”精神,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因为“三牛”精神(   )①正是无数中国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工作的不竭动力②彰显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蕴藏着中华民族“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奋斗密码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C【解析】三牛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无数中国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工作的不竭动力;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藏着中华民族“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奋斗密码,①③④说法正确。②错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对敬业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第17页共18页 11.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促进农业高质量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这需要(    )①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②消除城乡差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③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解。①③④:依据题文描述,我国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努力实现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这需要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故①③④说法正确;②消除城乡差别的说法过于绝对,故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点睛】解答本题要把握好考查的知识点是农村与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做出正确的选择。12.小实验:一个人用手敲打桌子,让周围的人猜他敲打的是什么歌,大部分人猜不出来,觉得他敲打得特别凌乱,敲打者却觉得自己敲打得非常清楚。这启示我们,当与他人的思想观点发生分歧时应该(  )①真诚夸赞    ②换位思考  ③坦诚交流    ④保持冷静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C【解析】“他人觉得敲打得特别凌乱,敲打者却觉得自己敲打得非常清楚”,表明在与人交往中要坦诚交流,学会换位思考,体会他人的感受,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④真诚夸赞、保持冷静的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换位思考是指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仔细读题,在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基础上,做出符合题意的选择。13.著名文学家梁晓声说,真正的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这句话最适宜描述(  )①个人品德       ②家庭美德      ③职业道德     ④社会公德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可知,“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主要强调了培养个人品德;“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主要强调了要遵守社会公德,故①④正确;②③排除,材料未体现此内容。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了品德与公德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日常积累,分析题意得出结论。1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启示我们(  )①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②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借鉴一切外来文化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第17页共18页 A. ①③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②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题文材料,我们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启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④符合题意,正确。①不符合题意,题文材料没有体现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②错误,我们要吸收借鉴的是一切外来优秀的文化,而不是一切外来文化。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5.近百年来、从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女排精神到抗疫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发展。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品格是(  )A. 内涵丰富                           B. 博大精深                           C. 与时俱进                           D. 源远流长【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所以C符合题意,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16.近年来,关于红楼梦文化、科举文化等南京文创产品,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古都南京的文化魅力,也推动了南京文化产业的全球合作。这反映出(  )①不同特质的文化终将在交融中合并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③坚持文化创新就能够实现文化合作④文化产业发展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描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启示我们要在继承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文化产业发展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世界文化是多样性的,不同特质文化并不会合并。③说法错误,过于绝对,文化创新并不是文化合作的充分条件。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17.“送王船”是广泛流传于我国闽南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自15-17世纪形成以来,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逐步从我国闽南地区传播到东南亚地区。“送王船”被中马两国的相关社区视为共同遗产,是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播与交融的生动例证。这表明(  )①中马两国的传统文化完全相同②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第17页共18页 ③商贸往来有利于文化传播    ④文化遗产是没有国界的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C【解析】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播与交融,说明商贸往来有利于文化传播,"送王船"被中马两国的相关社区视为共同遗产,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③说法正确。①说法错误,中马两国的传统文化是不完全相同的。④错误,文化遗产是有国界的。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面对多样的文化,应当要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18.长征精神、雷锋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下列对中华民族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②五千年来我们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③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④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答案】B【解析】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要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①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19.2020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阐释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主张,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新思路。中国向世界承诺力争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上述材料表明(  )①我国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②我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③我国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④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积极采取行动,勇于担当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B【解析】题文中我国的郑重承诺旨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说明我国致力于世界共同发展,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积极采取行动,勇于担当,体现了我国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表明我国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我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①②④是正确的选项。③第17页共18页 错误,我国把经济建设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对面可持续发展和中国的国际担当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20.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其核心是(   )A. 爱好和平                           B. 勤劳勇敢                           C. 自强不息                           D. 爱国主义【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D符合题意,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二、非选择题21.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世界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国与时代共命运、与世界心连心!(中国行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重大工程,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坚实基础。●制修订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为推动各地区各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清洁能源占我国能源消费的比重达23.4%;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能源、水、矿产资源等利用效率全面提升。●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做全球气候环境治理的行动派。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多位国际人士对中国的大国担当,给予了高度评价!(世界评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妙地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有目共睹,节能减排成效令世界印象深刻,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中国政府不仅以自己的行动推动绿色发展,而且在应对全球气候环境挑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主张为后疫情时代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挑战、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习近平主席阐释的“万物和谐”勾画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良好生态图景,描绘出人类赖以生存、永续发展的优良生态环境。第17页共18页 (1)结合材料,分析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2)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问题上展现的大国风范。【答案】(1)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缓解我国严峻的环境、资源形势,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有利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利于建设两型社会;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2)①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②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③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④中国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⑤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解析】(1)本题依据教材知识,从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缓解我国严峻的环境、资源形势,提高资源利用率;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两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方面的意义来回答。(2)本题依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内容,从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等方面来回答。故答案为:(1)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缓解我国严峻的环境、资源形势,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有利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利于建设两型社会;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2)①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②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③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④中国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⑤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点睛】本题考查对可持续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担当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2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第17页共18页 2021年4月22日,值《巴黎协定》签署5周年和第52个“世界地球日”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首次鲜明提出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峰会中有数据显示,过去1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全球气温已上升1.2摄氏度。一旦温度升高突破2摄氏度安全阈值,极地、海洋等生态系统损害将不可逆转,生物多样性迅速恶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粮食安全、公众健康、经济社会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碳中和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必要步骤。中国再次承诺: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注:碳达峰,是指碳排放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实现稳定或开始下降;碳中和,则是指通过各种环保手段,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使碳净排放量降为零。)(1)请说明我们要“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由。(2)请谈谈中国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碳达峰,促进碳中和?【答案】(1)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②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③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④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2)①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国和绿色富民,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经济发展得来的环境效益;③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④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解析】(1)本题依据教材知识,从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等方面来回答。(2)本题依据教材知识,从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富国和绿色富民;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走绿色发展道路等方面来回答。故答案为:(1)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②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③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④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2)①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国和绿色富民,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经济发展得来的环境效益;③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④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点睛】本题考查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第17页共18页 23.(文化自信文化强省)材料一:甘肃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陇原大地上,先后产生了众多璀璨瑰丽的文化珍宝。绵延不息的伏羲文化、厚重芬芳的农耕文化、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独具魅力的丝路文化、承前启后的红色文化、兼容并蓄的敦煌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里的一颗颗璀璨明珠。材料二:2020年12月24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发表文章指出:立足甘肃改革发展实际和独特丰厚的文化资源禀赋,着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奋力书写甘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新篇章。(1)依据材料一感受甘肃的文化底蕴,能得出什么结论?(2)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如何书写甘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新篇章?(3)请列举一项你所在地区的特色传统文化。【答案】(1)甘肃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武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3)大地湾陶瓷工艺品、麦积山纪念章等。【解析】(1)本题依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中的“甘肃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等”,可以得出的结论,从甘肃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是中华文化宝库里的一颗颗璀璨明珠”可以看出甘肃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回答即可。(2)本题依据教材知识,从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方面来回答。(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列举所在地区的特色传统文化,符合题意即可。如大地湾陶瓷工艺品、麦积山纪念章等。故答案为:(1)甘肃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武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3)大地湾陶瓷工艺品、麦积山纪念章等。【点睛】本题考查对中华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24.知国情 做新时代追梦人材料一 2020年7月24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以引导公民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善及现阶段公民应具备的生态环境与健康基本理念、知识、行动和技能,动员公众力量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身体健康,共建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材料二 第17页共18页 2020年12月7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加快。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科技发展存在大而不强、基法研究及原始创新薄弱、一些关键技术亟须突破等问题,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更加突出以科技创新突破发展瓶颈、塑造发展新优势。(1)请描述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2)共建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人人有责。为此,你会通过哪些良好习惯展示自身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3)近年来,我国重大科技成果捷报频传,请你列举两项。(4)请你就如何解决划线部分所示问题建言献策。【答案】(1)美丽中国,是不仅是山表水秀,天蓝地绿,而且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就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2)①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②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等;③爱护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④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3)①“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②“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全海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马里亚的海沟。(4)①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解析】(1)题干要求分析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依据教材知识,美丽中国是不仅是山表水秀,天蓝地绿,而且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就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据此分析即可。(2)分析题干可知,解答时要从“青少年”角度分析建设生态环境与展示健康素养的具体行动。可从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答案具有开放性,具体可从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等;爱护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方面概括。(3)题干要求列举我国重大科技成果,答案具有开放性,符合题意即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全海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马里亚的海沟。(4)分析题干可知,解答时要从“国家”角度分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具体措施。依据教材知识,可从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等方面概括。故答案为:(1)美丽中国,是不仅是山表水秀,天蓝地绿,而且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就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第17页共18页 (2)①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②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等;③爱护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④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3)①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②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等;③爱护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④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4)①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点睛】本题考查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中等。第17页共18页
同类资料
更多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文明与发展 考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