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决策培训之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存货决策
ID:58272 2021-10-29 1 20.00元 65页 196.61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55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20.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经营决策培训之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存货决策 1.新产品是否投产的决策企业生产什么从根本上讲取决于顾客的需求和企业自身的能力。企业应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第一节生产决策 新产品要进行市场调查与预测,根据市场需求调查和预测的结果,测算新产品投产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和为获得一定目标利润应该达到的销售量,以作为新产品应否投产的决策。某企业拟投产一种新产品,预计该产品的市场售价为10元,预计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全年发生固定成本为15000元,假定企业要求通过这种新产品的投产,至少为企业提供50000元的利润。现根据以上资料对该产品是否应该投产进行分析: (1)计算这种新产品投产后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15000÷(10-6)=3750(件) 这意味着这种新产品,其销售量至少要达到3750件才能保本,否则企业不仅不会盈利,还会亏损。(2)计算新产品投产后,为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15000+50000)÷(10-6)=16250(件) 上述计算表明,这种新产品是否投产,关键在于它是否有广阔的销路,如果通过市场需求的调查和预测,认为这种产品的销售量可以达到16250件以上,其投产才有意义,否则就不宜投产了。 2.投产何种产品的决策企业开发的新产品不只一种,究竟要投产哪一种新产品比较合适,也需要通过分析比较来确定。(1)利用剩余生产能力生产用贡献毛益分析法,计算能产生最大贡献毛益的产品不考虑固定成本,但考虑专属成本的影响见书上例题6-3 增产的选择设某厂目前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表产品甲产品乙产品丙每单位数据定额工时621售  价20226变动成本8162贡献毛益1264固定成本621利  润643 目前的生产情况是:生产能力(用机器小时表示)的利用程度只达到90%。为把剩余的10%的生产能力充分利用起来,以增产哪一种产品为宜? 由于每一机器小时用于生产产品丙能提供较多的贡献毛益,所以,剩余的生产能力以用于增产产品丙为宜。产品甲产品乙产品丙单位产品贡献毛益1264每单位产品需用机器小时621每机器小时能提供的贡献毛益234 (2)剩余生产能力不足设某企业原来生产一种A产品,现拟利用现有的生产能力来生产新产品B或新产品C。摘  要A产品B产品C产品销售量(件)100001000010000单位售价543.5单位变动成本2.52.51.5固定成本30000 设有关资料表明:该企业投产B产品,老产品A必须减产1/2;如果投产C产品,则老产品A必须停产3/4。新产品投产并不增加固定成本,所以,固定成本是非相关成本。在决策时,可以先计算投产B产品或投产C产品这两种方案的贡献毛益,然后分别减去因投产新产品而造成的A产品的减产损失。 新产品B新产品C销售收入10000×4.0=4000010000×3.5=35000变动成本10000×2.5=2500010000×1.5=15000贡献毛益1500020000A产品减产损失(机会成本)10000×(5-2.5)×50%=1250010000×(5-2.5)×75%=18750增加利润25001250 投产C产品比投产B产品能提供较多的贡献毛益,但由于投产C产品而造成的A产品的减产损失比投产B多,使得B产品的投产比C产品的投产最终能提供较多的利润,因而以投产B产品为宜。A产品的减产相对应机会成本 3.不同生产方法的选择同一种产品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生产方法或不同的生产设备来加工制造,但加工的成本却有较大的差别。一般来讲,普通简易设备较高级专用设备一次调整所需的调整准备费较少,但加工一件产品所需的加工费较多。不同类型设备的选择应和所要加工的产品的批量的大小联系起来进行考虑。批量较小时,用简易的普通设备会比较合算;批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调整准备费的摊薄,用高级的专用设备会比较合算。 设某厂生产一定规格的轴套,可以用普通车床、六角车床或自动化专用车床进行加工,不同类型的车床一次调整所需的调整准备费和加工一件轴套所需的加工费如表一次调整所需的调整准备费一件轴套的加工费普通车床2.500.45六角车床5.000.20自动化专用车床15.000.04 (1)计算不同类型的车床加工批量的成本无差异点:X1代表普通车床与六角车床之间的加工批量成本无差异点;X2代表六角车床与自动化专用车床之间加工批量的成本无差异点;X3代表普通车床与自动化专用车床之间加工批量的成本无差异点。2.50+0.45X1=5.00+0.20X15.00+0.20X2=15.00+0.04X22.50+0.45X3=15.00+0.04X3可得出:X1=10件,X2≈63件,X3≈30件 (2)结果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如果一次加工的批量小于10件,用普通车床进行加工成本较低;如果一次加工的批量大于10件、小于63件,宜用六角车床进行加工;如果一次加工的批量大于63件,宜用自动化专用车床进行加工。如六角车床有其他方面的紧急加工任务,无法安排轴套的加工,当轴套一次加工批量在30件以下时,可安排在普通车床上加工,超过30件,则应安排在自动化专用车床上加工。 4.亏损产品的问题(是否停产)设某厂原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上年度有关资料产品甲产品乙产品丙合  计销售收入10000180002200050000制造成本475066002250033850销售费用2000270042008900利  润32508700(4700)7250 可以看出,产品丙发生亏损4700元。为合理安排生产,产品丙要不要停产?产品丙停产能否增加企业的利润?产品甲产品乙产品丙销售单位100012002000每单位售价105111每单位变动成本制造成本2.503.008.00销售费用1.501.001.20固定成本制造成本225030006500销售费用55515001800 对产品丙生产与否的差别收入与差别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差别收入(2000×11)22000差别成本(按单位变动成本计算)制造成本(2000×8)16000销售费用(2000×1.2)2400合     计18400差别收入超过差别成本3600 固定成本是由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同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无直接联系,不论产品丙是否继续生产,固定成本都将继续存在,只不过在产品丙停产后将“转嫁”给其他产品负担而已,因而不应把它计入差别成本之内。计算表明,产品丙虽然最终发生亏损,但其差别收入超过差别成本3600元,仍为整个企业增加了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停止产品丙的生产,不但不能使企业增加利润,反而会使企业的利润在原有基础上减少3600元。所以,从经济上看,产品丙以继续生产为宜。若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贡献毛益,不应停产可以考虑转产、出租、增产等方法若不能提供贡献毛益新产品老产品 5.自制和外购的决策对自制或外购问题进行决策时,把自制的差别成本与外购的差别成本进行对比,自制的差别成本值包括变动成本,不包括不可避免的固定成本。无论自制还是外购,所取得的零部件的功能是无差异的,因此在决策中不涉及差别收入;只需比较自制或外购方案的相关成本,即选择相关成本数额最低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设某厂生产需用甲、乙、丙三种部件,有关资料如表所示,制造费用中属于变动费用的包括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工资和部分劳务费,它们随直接人工工资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变动率分别为:间接材料5%、间接人工工资20%、劳务费5%。请据以考虑这些部件是自制好,还是外购好? 部 件每月需用量 (件)单位购价 (元)单位制造成本(元)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工资制造费用合  计甲1205.001.802.001.515.31乙2007.002.303.902.949.14丙508.002.204.803.6210.62 自制差别成本甲乙丙直接材料216460110直接人工工资240780240制造费用(变动部分)间接材料(5%)123912间接人工工资(20%)4815648劳务费(5%)123912合    计5281474422外购差别成本购   价4801400400采购和处理费100100100合    计5801500500差   异522678 如果存在专属成本设某厂生产上需用某种零件,如自行制造,每单位的变动成本为1元,但需为此购置一台专用设备,购价3500元。如向外采购,采购量在10000件以内,每单位的外购价为1.55元;超过10000件,每单位的外购价为1.30元。 分别计算这种零件在10000件以内、10000件以上的成本无差异点(以X1代表10000件以内的成本平衡点,X2代表10000件以上的成本平衡点):3500+X1=1.55X13500+X2=1.30X2可据以确定:X1=6364,X2=111667计算结果表明:如这种零件的需用量在10000件以内,以6364件为转移点,小于6364件宜于外购;大于6364件宜于自制。如这种零件的需用量在10000件以上,以11667件为转移点,从10000件到116667件宜于外购;超过11667件宜于自制。 6.出售或进一步加工的选择有些企业的产品在完成了一定的加工工序后就可以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出售,也可继续加工后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两种方案进行比较以决定取舍。深加工的问题,包括半产品和联产品判断方法,增量收入大于增量成本应深加工半成品(联产品)继续加工之前所发生的成本,无论是变动性成本还是固定性成本,都属于过去已经发生的沉没成本。为了继续加工而发生的成本属于决策的相关成本。 单位售价12.00单位成本直接材料4.00直接人工工资2.00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直接人工工资的75%)1.50固定性制造费用(直接人工工资的50%)1.008.50单位毛利3.50 设某厂生产某种产品50000件,完成初步加工后即可对外销售,其有关资料如上表。如对该产品进行继续加工,每单位需追加直接材料1.30元,追加直接人工工资0.80元。该产品经过继续加工,每单位售价可提高到15元。(15-12)>1.3+0.8 差别收入[50000×(15-12)]差别成本:直接材料(50000×1.30)直接人工工资(50000×0.80)制造费用中的变动费用(50000×0.80×75%)合      计差别收入超过差别成本 若深加工还有增加固定成本单位售价15.00单位成本直接材料(4+1.30)5.30直接人工工资(2+0.80)2.80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直接人工工资的75%)2.10固定性制造费用(直接人工工资的50%)1.4011.60单位毛利3.40 联产品问题(P163例6-14)(1)联产品是不是要生产?(2)联产品生产后是否要销售?(3)联产品生产后是否要深加工?(1)联产品增量收入大于联合成本(2)联产品大于零即可以销售(3)深加工问题同前 7.产品组合优化的问题 (有限资源最佳利用决策)对多数企业来说,其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尤其在短期决策中更是如此。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不存在问题,但若生产多种产品,就需要考虑产品的生产组合。常见的资源限制包括:设备生产能力限制熟练人工的限制原材料供应限制市场需求的限制等 (1)一个限制条件 优先安排生产单位限制条件下,创造贡献毛益大的产品。设某厂现有的生产能力可用于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1.以全部生产能力用于生产产品丙,年产量为50000件。2.以1/3的生产能力用于生产产品甲,2/3的生产能力用于生产产品乙,产品甲的年产量为8000件,产品乙的年产量为15000件。3.分别以1/3的生产能力用于生产产品甲、乙、丙,年产量分别为8000件、7500件、25000件。根据上述安排生产的各种产品均能按预定价格:甲产品每件5元,乙产品每件10元,丙产品每件50元顺利地销售。 有关成本资料如下:产品甲单位变动成本3元,直接归属于它的年固定成本10000元;产品乙单位变动成本5元,直接归属于它的年固定成本20000元;产品丙单位变动成本20元,直接归属于它的年固定成本150000元;不能直接归属与各有关产品的共同性年固定成本30000元。基于上述情况,应怎样安排各产品的生产,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方案一:全部生产能力用于生产产品丙产品丙销售收入50000件,@502500000销售成本变动成本:50000件,@201000000固定成本:直接归属150000共同性30000成本合计1180000利  润1320000 产品甲产品乙合计销售收入8000件,@5400004000015000件,@10150000150000销售成本变动成本:8000件,@3240002400015000件,@57500075000固定成本直接归属100002000030000成本小计3400095000129000毛  利60005500061000减:共同性固定成本30000利  润31000 产品甲产品乙产品丙合  计销售收入8000件,@540000400007500件,@10750007500025000件,@5012500001250000销售成本变动成本:8000件,@324000240007500件,@5375003750025000件,@20500000500000固定成本直接归属1000020000150000180000成本小计3400057500650000741500毛  利600017500600000623500减:共同性固定成本30000利  润593500 上述计算表明,该厂为经济有效地利用其生产能力,生产的安排,以采用方案一为宜,因为,甲、乙、丙三种产品中,产品丙的盈利性最高,具体表现在:它每单位的贡献毛益最多,盈亏临界点以上的销售量最大,因而尽量多安排产品丙的生产,能为企业提供较多的利润。产能是限制条件,优先安排单位产能贡献高的产品只有一个约束条件时,用单位生产能力边际贡献分析法进行决策。 (2)约束条件为两个以上时,线性规划的方法: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下求解目标函数最佳值的数学模型。方法逐次测算法图解法单纯形法 8.最优生产批量的决策如果生产不能连续生产(产能大于市场需求),要分批生产,就存在最优批量的问题。最优的生产批量应该是生产准备成本与储存成本总和最低时的生产批量。生产准备成本,与生产批量成反比储存成本,与生产批量成正比每日的产量大于消耗量,每批生产结束时最高的储存量为每批生产日数*(每日产量-每日消耗量)或者生产批量-每批生产日数*每日消耗量 最优的求法:求导数取极值当储存成本与准备成本相等时,总成本最低(1)一种零配件分批生产的经济批量决策(2)几种零件轮换分批生产的经济批量决策把几个零件看成一个部件, 9.生产部门的选择同一种产品可以由几个部门生产,则优先安排生产成本低的部门,然后安排成本高的部门。成本只考虑变动成本以及专属成本例21例20比较相对成本 A小组B小组相对成本甲56601.07次优乙83881.06丙45521.15最优 练习题1.S公司目前生产Z型号零件,年产量为40000只,单位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9直接人工3变动制造费用2.5固定制造费用4合计18.5 要求:若某供应商可以单价16元供应该零件自制还是外购?若外购,最高支付的单价若按16元外购,利润会增加或减少多少?另,若生产该零件的固定成本中,有88000元是可避免的固定成本(设备的租赁费,若停产,则不再发生),在此情况下,外购仍然为16元,计算上述三个问题。 练习2基本型标准型豪华型售价93035变动成本62010所需工时0.10.50.75S公司生产三个品种的软盘存储器,共用一个专用的机器,该机器的年营运能力为15000小时。三个产品的相关信息如下 假设每种产品的市场均供不应求,要求:1、企业应如何生产?(即每种产品的产量)2、假设S公司估计,在当前的售价下,豪华型销量仅为12000只,基本型和标准型各可销售50000只,则最优的生产组合是什么?创造的贡献毛益是多少? 练习题3AudioMart是一家电视、音响、收音机零售店。该店出售两种便携式音响系统,带收音机、磁带播放器和扬声器。A系统的质量比B系统的质量略好一些,一次成本也要高20美元。除了极个别情况,商店每卖出一个系统,同时也可以卖出一个头戴式耳机。系统A和系统B都可以使用这个耳机。下表是用变动成本法编制的三种产品的利润表: A系统B系统耳机销售收入45000325008000减:变动费用20000255003200贡献毛利2500070004800减:固定成本10000180002700营业利润15000(11000)2100注:固定成本中,包括18000美元的共同固定成本,根据各产品的销售收入分配。 该商店的所有者对于B系统的利润情况感到忧虑,考虑停止销售B系统。如果停止销售B系统,A系统的销售量会增加30%,而耳机的销售量会减少25%。要求:1.用更好的格式编制这三种产品的分部利润表。2.假定停止销售B系统,编制A系统和耳机的分部利润表。是否应该停止销售B系统? 3.假定还可以买的第三种系统——C系统,这种系统的质量与B系统差不多。假定出售C系统,A系统的销售保持不变;但是,出售C系统只能获得出售B系统销售收入的80%,而且耳机销售将会减少10%。C系统的贡献毛利率为50%,其直接固定成本等于B系统的直接固定成本。该商店是否应该停止销售B系统,代之以销售C系统? 练习题4分公司是否停业的决策Janshumard是Danbury公司的董事长兼经理,他正在为公司最大的一个分公司之一的前途感到担心。这个分公司最近一个季度的利润表如下: 销售收入3751500减:产品销售成本2722400毛利1029100减:销售和管理费用1100000营业利润(亏损)(70900) 由于这已经是该分公司连续第九个季度发生亏损了,所以Jan正在认真考虑是否关闭这个公司。为了帮助他做出决策,已经收集到了下列信息:该分公司生产的一种产品的对外售价是100美元。该分公司产量的50%以83美元的单价出售给公司内部的另外一个分公司(全部制造成本加成25%)。内部价格由公司政策确定。如果关闭该分公司,另外一个分公司只好以100美元的单价外购该部件。单位固定间接制造费用为20美元。 如果关闭该分公司,其设备别无它用,机器设备将被变卖,变卖所得的收益将被投资以生产每年100000美元的年金。在固定的销售和管理费用中,有30%是公司总部发生费用的分摊额。对外销售的单位变动销售费用为5美元,内部销售则不发生这部分费用。不发生变动管理费用。 要求:1.编制能更精确地反映该分公司利润情况的利润表。2.总经理应该关闭分公司吗?如果关闭该分公司,这将对公司的利润产生什么影响? 练习题5Henderson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通常一个季度的分部利润表如下: A产品B产品合计销售收入15000080000230000减:变动成本8000046000126000贡献毛益7000034000104000减:直接固定成本*200003800058000分部毛益50000(4000)46000减:共同固定成本30000营业利润16000*包括折旧费 A产品要使用一种组件,以25美元的单价向外部供应商购买,每季度购买2000个这种组件。所有产品都可以销售,而且没有期末库存。Henderson公司考虑自制这种组件而不再外购,单位变动成本如下:直接材料2美元 直接人工3美元 变动制造费用2美元 有两种可以提供生产能力的方案:1.租赁需要的场地和设备,每季度场地租金是27000美元,生产主管的薪金是10000美元。除此以外不发生其他固定成本。2.停产B产品。生产B产品的设备经过改造可以用来生产组件,且无需发生改造成本,现有的场地也可以用来生产组件。直接固定成本包括监管费38000美元,其中8000美元是设备的折旧费。如果停产B产品,对A产品的销售不会产生影响。 要求:1.Henderson公司应该自制还是外购组件,如果自制组件,应该选择哪种方案?2.假定停产B产品会使A产品的销售减少6%,这对决策有何影响?3.假定停产B产品会使A产品的销售减少6%,而每个季度需要2800个组件。假定美元期末库存,所有产品均被出售,把租赁方案考虑进去,此时应自制还是外购? 第二节定价决策产品单位售价的变动同影响企业利润量的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消长关系,如何根据这种消长关系,来确定价格──数量的最优组合,实现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利润的最大化,是定价决策的中心问题。一、以市场为基础的定价决策(一)完全竞争市场(二)不完全竞争市场 (一)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及产品定价的基本原理1.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的基本特征(1)该市场存在着大量但规模很小的卖方和买方,他们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每个卖方可能提供的产量或每个买方打算买进的产品数量在市场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不足以影响市场的价格。(2)市场上交易的产品是同质的,产品之间具有完全的替代性;(3)各类资源能自由地进入市场,随着需求的变化在不同行业之间自由流动;(4)所有的卖方或买方都掌握了有关产品和价格的完全信息。 基于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供给是某种产品的所有供应者按照每个可能价格愿意出售的该种产品数量的总和;需求则是某种产品的所有购买者按照每个可能价格愿意买进的该种产品数量的总和。其供需量的多寡受价格高低的影响;而价格的高低又受供需量的影响。因此,这类产品的定价必须考虑市场上对该产品供需数量和发展趋势。
同类资料
更多
经营决策培训之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存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