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管理教育:我的手机我做主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我的手机我做主主题班会教案)
ID:44943 2021-10-22 1 3.00元 6页 25.19 KB
已阅读6 页,剩余0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3.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我的手机我做主”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活动目的】1.让学生能够认知到手机问题关键是能否自律和合理使用的问题。2.让学生真切地了解因为自身的不自律可能会给他人带来许多方面的消极后果。3.让学生明确遵守学校“关于手机使用方面的规定”,使学生能够自愿自律地管理好自己的手机。4.引导学生从手机使用问题看自己的自律问题,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各种细节都需要自律。【课前准备】1.PPT2.拍摄有关“学校没有禁止带手机情况下,学生在校使用手机情况”的视频。3.课前请学生选择自己的立场,调整座位,方便自由辩论。【班会过程】一、手机——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我怎样做自己手机的主人——我的手机我做主?1.引出班会主题班主任宣布主题班会开始,呈现与主题相关的图片,并介绍今天主题班会的话题——手机。2.探讨问题:手机是什么?教师引出手机是通信工具和移动电脑。3.强调全国有6.2亿人用手机上网,占所有上网人数的90.1%。4.学生先分享自己的经历:手机给我带来的最大好处或便利是什么? 5.预设:学生会说出手机的即时通话、娱乐休闲、便利生活、方便学习等各种好处。6.教师总结:手机极大地改变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设计意图:1.提出问题,让同学对手机有更明确的认识。2.提出质疑,更好地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也点出了班会主题——怎样做手机的主人。3.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话来理解学生立场,更有助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手机——带1.探讨问题:如果学校没有禁止带手机,你带还是不带?为什么?2.让学生(已分组)以自由辩论的方式阐述自己带与不带的原因,并试图说服对方接受自己做法的合理性。 3.教师总结:“手机带与不带”不是手机“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问题,而是“我”的问题。4.结论:个人是否合理使用手机,决定了它带来的是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设计意图: 1.让学生自己意识到手机有“利”也有“弊”。2.引导学生关注个人的合理使用,帮助学生了解手机“带”与“不带”关键在于“我如何使用手机”。3.帮助学生意识到:“我”怎样使用手机决定它带来的是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三、手机——用1.探讨问题:你有没有遇到(或听说)某人因为使用手机而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不利影响的例子?(1)同桌互相分享经历。(2)预设:学生会提到某人对自己的学业、身体健康、人际关系、干扰他人、同伴影响等不利影响。2.教师总结:个人不加控制和约束地使用手机,会有多方面的消极后果。3.探讨问题:如果学校没有规定校内禁用手机的规定,你会怎么做?(请同学们对号入座)A.我不带手机到学校。(我带手机,但是关机,离学校才用)B.我带手机,基本关机,在应急和特殊需要下才会开机使用。C.我带手机,基本关机,但是中午(晚上)的休息时间都会开机玩一会。D.我带手机,只要不上课,就要玩会。E.我带手机,处于开机状态,不管上课下课总想找机会看一下。PPT上呈现5种学生手机使用的可能性情况:A-E,自律性依次减弱。(1)让学生自己分析并对照,教师依次让各种类型的同学举手示意。(2)预设:A-C应该都会有同学举手,D-E相对会少。 (3)教师总结:不同的人对自己的约束程度各不相同;提出并解释“自律”一词的意思。设计意图:1.让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体会和分析不合理使用手机所产生的消极影响。2.教师从学生的主体意识出发,帮助学生形成道德情感的环节,让学生更易认可正确的观点。3.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自律程度,也为下一步引导学生认同学校的做法奠定认知和情感基础。四、手机——禁1.探讨问题:如果学校取消“禁止带手机”的规定,你觉得个人、班级和学校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1)学生4人一小组讨论,并汇报结果。(2)预设:学生会说出某些学生学业会很受干扰、下课玩手机、健康和学习氛围受影响、群体压力、攀比心理、安全隐患等。2.观看自制视频《学校没有禁止带手机后》。3.教师总结:因为每个学生的自控力和约束力不同,学校如果不禁止带手机,不管学生选择“带”还是“不带”,都会深受影响,所以学校的“禁令”是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学生的利益。设计意图:1.让学生主动思考“学校不禁止带手机可能出现的问题”。2.使学生在认知和情感理解的基础上,认同且愿意下定决心支持学校“禁带”手机的规定。 五、手机——我做主1.重申观点:手机问题是一个需要约束的问题。(1)学校禁止带手机,是属于他律。(2)是否遵守校规,校外是否合理使用手机都属于自律,自律最关键。2.解决问题:设定我的使用计划。学生4人一小组讨论:设计手机自主使用计划,让自己能够自律管理手机,真正成为手机的主人。(内容可包括时间、地点、场合、功能等)3.教师总结:为了帮助自己更合理地使用手机,并考虑到个人、班级和学校的整体利益,我们要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用好手机。设计意图:1.让学生提出具体的行动计划来真正解决手机问题,引导学生更自主自律地使用手机。2.帮助学生成为自主自律使用手机的主人,也是学生品德塑造的一部分。六、我的人生——我做主【班会总结】对于手机这个德育大难题,本节课通过学生一起分享和讨论的方式来了解、分析并设法解决。1.让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手机便利和干扰并存的现状;正视自己是否自律是手机使用的关键所在,如果不自律将会对个人和他人造成多方面消极影响。2.让学生通过逆向思维理解学校“禁带手机”的深层次原因;促使其多角度看待手机问题,从情感和行为上支持学校关于手机的他律要求;同时也激发学生自律使用手机的愿望,使其能够真正做手机的主人。 3.另外也使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到,自我管理是成长的必经过程,帮助其形成全方位的自律要求,自律而行,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
同类资料
更多
手机管理教育:我的手机我做主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我的手机我做主主题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