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地理10月一轮复习训练检测卷(八)(湖北专用)
ID:42850 2021-10-16 1 3.00元 8页 874.72 KB
已阅读8 页,剩余0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3.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检测卷八地理(考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本卷综合题以自然地理为主)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般情况下,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是“产品出口一寻求代理工厂一建立直营工厂”。美国某高档越野汽车品牌成立于1941年,1983年进入中国市场。与一般路径不同,该品牌首先在中国寻求代理工厂生产汽车,在中国销售。直到二十多年后该品牌才整车出口至中国,最终在中国建立了直营工厂。下图示意该品牌拓展中国市场的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品牌在中国首先寻求代理工厂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A.生产成本高B.对外交通不便C.消费能力低D.市场规模大2.该品牌在长沙、广州建立直营工厂,主要是为了()A.获取先进技术B.降低用工成本C.迅速扩大产能D.提升品牌价值3.举办车友开放日活动能够()A.降低营销成本B.提升产品质量C.解决客户需求D.拓展多元产业,2020年中国人均GDP前3的城市分别为:广东深圳、新疆“油城”克拉玛依、江苏无锡。深圳以微弱优势,30年来首次超越克拉玛依。近几年,借助“一带一路”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克拉玛依的经济进入了发展的新车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过去30年,克拉玛依基本占据中国人均GDP第-位,主要依赖于()A.农业发展B.矿产开采C.旅游开发D.政策扶持5.虽然克拉玛依人均GDP名列前茅,但城市人口却没有随经济一起增长,最合理的解释是()A.就业结构单一B.人口外流增多C.自然环境恶劣D.对外交通不便6.未来,克拉玛依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条件,可重点发展的产业是()A.钢铁制造B.农业育种C.设备研发D.商贸物流与2019年相比,我国2020年水资源总量增加8.60%,用水总量减少208.3亿m3,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减少了265.7亿m3,水资源利用结构更加优化,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下图示意我国1997~2020年的水资源利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据图推测2003年我国()A.降水总量较2002年增多B.河湖水质明显改善C.北方旱情较2002年严重D.节水技术迅速普及8.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减少值小于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减少值,其原因可能是()A.生态环境补水增加B.植被截留水量增加C.废水回收效率提高D.再生用水得到普及德克萨斯州位于美国南部,与墨西哥接壤,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独立于全美的自主供电系统,是美国最大的能源供应州。2021年2月中旬,罕见的寒冷天气伴随着冻雪、冻雨等降水现象席卷了该州,导致该州的电力供应系统出现巨大供应缺口,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下图为2021年2月中.旬德克萨斯州的气温统计图及电力供应组成图。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9.导致德克萨斯州寒冷天气的天气系统最可能类似下图中的()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10.相较同纬度的我国广西,该州冬季更易出现低温天气的原因是()A.北美高压更强B.沿岸寒流降温明显C.该州海拔更高D.北部缺少地形屏障11.此次该州出现巨大供电缺口的原因是()①供电基础设施不完善②国家电网难以支援③居民耗电量急剧增加④常规能源比重过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马里恩岛(下图)位于西南印度洋海岭西南端,全年寒冷多风,年平均降雨量2400~3000mm,年平均雨日约320天,罕见无云晴日,夏季和冬季的气候相差不大,植被主要是草和苔藓、地衣,没有树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该岛全年多雨,少有晴日,主要原因是()A.常年受西风影响B.终年受低气压控制C.全年气候寒冷D.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13.该岛没有树木,主要原因是()A.火山活动频繁B.海鸟聚集C.寒冷多风D.远离大陆塞罕坝林场(图)建设者们的事迹感人至深,50多年来他们在“黄沙遮日天,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沙、草、林相伴而生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50多年前,塞罕坝没有人工林,只在阴坡上长着些不成片的白杨、云杉和山杨,阳坡和平坦地上几乎一片荒凉。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阳坡和平地降水相对较少B.阳坡和平地土层较薄,砾石较多C.阴坡蒸发小,土壤水分条件好D.阳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15.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灌木D.针叶林二、非选择题:共55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近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蛇曲,一般形成在地形相对平坦、落差不大、地面物质软硬适中、松散适度的草原或湿地上,很难发育在岩石中。但在黄河河口以下晋陕边境,太行山、吕梁山等山脉多次隆起形成的断裂带中,形成了壮观的“嵌入式蛇曲”,也称“曲峡”。位于沁河第一湾曲峡附近的寨后村,建村历史悠久,土质、水质条件好。蛇曲裁弯取直后,旧河道形成牛轭湖。沁河支流丹河曲峡上的古牛轭湖地势高于河道,已被开辟为连片的耕地。图为太行山典型曲峡分布地段及沁河第一湾和丹河古牛轭湖景观图。(1)描述太行山曲峡的形成过程。(2)分析寨后古村选址曲峡凸岸的原因。(3)说明图中高位古牛轭湖的演化过程。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内蒙古河套灌区位于狼山、阴山山脉以南,黄河以北(下图所示)。年降水量130~220mm,降水集中在7、8月,多年平均蒸发量2000~2400mm,地下水矿化度高。该区是一大型自流灌区,长期的大水漫灌和渠系水渗漏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左图是河套灌区水利简图,右图是河套灌区某地6月耕地灌水前后土壤含盐量的变化图。,(1)根据左图描述河套灌溉区的地势特点并说明理由(2)分析0~60厘米耕地土层在灌水前后土壤含盐量的变化及其原因(3)推测盐荒地、耕地的相对高度,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没有引水灌溉的盐荒地,在耕地灌水后盐荒地含盐量升高的原因.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蚝壳屋是利用泥,土和蚝壳作为建筑材料砌成的房屋外墙,一般将蚝壳水平排列,蚝壳与墙面的角度约45度角。蚝壳质地坚硬、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蚝壳屋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明清时期较为普遍,当时深受华南沿海一带居民青睐。近些年大量蚝壳屋入住率极低,它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现存蚝壳屋主要分布在广州番禺区石楼大岭村、海珠区小洲村,福建泉州浔埔村等地。为了更好地保护蚝壳屋,当地政府将其列为不可移动文物。图1示意蚝壳屋,图2示意蚝壳墙。(1)分析早期华南沿海一带居民青睐蚝壳屋的原因。(2)分析后来大量蚝壳屋人住率较低、逐渐消失的原因。(3)为更好地利用蚝壳屋振兴乡村经济,请你为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建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5:DCCBADAABADACCD二、非选择题:16.(1)地质历史时期(在古平面时期),该地区地形平坦,河流以侧蚀为主,形成蛇曲;地壳持续抬升,河流落差增大,发生下切侵蚀(或将抬起的基岩侵蚀切割),(保留了原来的蛇曲形态,)形成嵌入式蛇曲。(2)位于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地形平坦;土质优良、土层深厚,适宜耕作和建村;沉积形成的土壤,过滤和透水性好,富含矿物质,为居民提供了天然优质地下水;凸岸水流速度慢,河岸不容易崩塌(不易被侵蚀),居住环境安全,更适合古村落的形成和发展;凸岸不易受到洪水的侵袭。(3)河曲弯曲度逐渐加大,河曲颈部越来越窄并最后被冲断形成新河道(河流裁弯取直),原来的河曲被废弃为牛轭湖;河流继续下切,新河道进一步加深,牛轭湖成为了悬挂在高处的悬谷(即高位牛轭湖);历时长久,湖泊干涸,(被开辟为耕地)。17.(1)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者西南高,东北低)。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2)灌水前,土层含盐量较大,最大值在l0厘米处。原因:此地气候干旱,高矿化度地下水沿着土壤中的毛细管上升到地表附近,水分被蒸发后盐分累积。灌水后:土层的含盐量明显减少。原因:表层土壤的盐分随土壤水分的下渗而下移到深层土壤或地下水中。(3)耕地相对高度大于盐荒地;耕地灌水后,盐分被水带到较深层的土壤或地下水中;地下,水位升高;地下水由耕地向盐荒地水平渗透,盐分也随之浸入盐荒地,盐荒地土壤含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盐分随毛细管水被带至土地表层,水分被蒸发后盐分在土地表层累积。18.(1)华南沿海水域面积广,生产生蚝,蚝壳资源丰富;华南气候湿热多雨,蚝壳屋可以防潮,蚝壳墙可以防雨排水;华南地区夏季较长,蚝壳墙具有降温的作用;蚝壳质地坚硬,碳酸钙物质,墙体结实,防虫,防风浪侵袭。(2)年久失修,墙体损坏,不宜居住,人为摧毁;历史上的战争,使得大量蚝壳屋损毁;经济发展,人们观念改变,现代建筑取代蚝壳屋;当地政府重视度不够,没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3)采用原有材料,尊重原有建筑风格,及时修补完善损坏蚝壳屋;利用安全、修缮完毕蚝壳屋开发民宿,增强民众体验感;利用蚝壳屋和当地特色旅游资源打造旅游产业;利用网络媒体加大对蚝壳屋的文化宣传。
同类资料
更多
2022届高三地理10月一轮复习训练检测卷(八)(湖北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