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法教案设计(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设计(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优质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是怎么样的呢?想了解教师是怎么辛苦设计教案的吗?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一、乘法运算律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第17~18页例1~2,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板书:9×4=36个,4×9=36个。

学生观察板书,思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板书:9×4=4×9。

教师:你还能写出几个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

板书学生举出的算式。

如:15×2=2×15

8×5=5×8 ……

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学生2:这就叫乘法交换律。

教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教师: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这个规律可怎样表示呢?a×b=b×a

2.教学例2

出示例2情景图,口述数学资讯和解决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8×24×68×24×6=192×6=8×144=1152 户=1152 户

学生对这两种演算法进行观察、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 8×24×6=8×24×6。

出示下面的算式,算一算,比一比。

1.

6×5×2= 16×5×2= 35×25×4=

35×25×4= 12×125×8= 12×125×8=

观察算式,有同样的特点吗?每排的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吗?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全班交流。

板书:16×5×2=16×5×2 35×25×4=35×25×443×125×8=43×125×8谁能说出这几组算式的规律?

学生1:每个算式只是改变了运算顺序。

学生2:每排左、右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

学生3: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的积或者先算后两个数的积,值不变。

教师:谁知道这个规律叫什么?

教师板书:乘法结合律。

教师: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可以怎样表示这个规律?

教师板书:a×b×c=a×b×c。

教师:这个规律就叫乘法结合律。

小结:同学们,我们一起总结出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下面看同学们会不会用。

二、课堂活动

1.练习四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说出依据。

2.连线。

学生独立完成

23×15×217×125×417×125×439×25×839×25×823×15×2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二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理解乘法运算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第19~21页例3,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四第2~6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⒈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这两个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⒉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克服学习困难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回忆上节课中所学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叙述。

2.填空。

a××=b×××c=a××

我们学习了乘法运算律,这节课我们一起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二、探索新知

学习例3。

出示例3,算一算,议一议。

61×25×48×9×125

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之间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计算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①61×25×4

②61×25×4

③…… =61×100 =1525×4 =6100 =6100

2①8×9×125

②8×9×125

③…… =72×125 =9×1000 =9000 =9000

小组讨论:每题都有几种演算法,你认为哪种演算法最简便?为什么?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它的核心就是“凑整”。

往往可以把两个或几个数结合在一起乘起来得到整十、整百……有时还可能需要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再与另外的数结合相乘得到整十数、整百数……总之使计算变得简单。

三、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并说出依据,再完成在课本上。

2.课堂活动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在小组中讨论该怎样进行简便计算,最后全班反馈。

要学生认识到同一个计算可以有不同的简便计算方法。

3.练习四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连线后反馈。

4.练习四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

5.练习四第8题。

学生观察图中资讯,然后抽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演在黑板上。

其余学生判断。

最后让学生独立解决在课堂作业本上,不得少于3个问题。

注意:随时提醒学生观察算式中资料的特点,并应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四、拓展练习

思考题:引导学生抓住突破点:一是1~9各数字在算式中只出现一次;二是算式中积的个位数字是2。

根据这两个资讯可以想到两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只能分别是3和4,继续分析便可解决此题。

五、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3~6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二、有理数的加法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实际意义;

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

3.感受数学模型的思想;

4.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

【对话探索设计】

〖探索1〗

1.第一天赢利,第二天还赢利,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

2.第一天亏本,第二天还是亏本,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

3.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规定向右为正.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 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用数轴检验你的答案.

〖法则理解〗

有理数加法法则第1条是:同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_,并把绝对值_________.

这条法则包括两种情况:

1两个正数相加,显然取正号,并把绝对值相加,例+3++5=+8;

2两个负数相加,取_____号,并把______相加.例如-3+-5 = -3+5 = -8.答案"-8"之所以取"-"号,是因为______________,"8"是由_____的绝对值和______的绝对值相______而得.

〖练习〗

1.上午6时的气温是-5℃,下午5时的气温比上午6时下降3℃, 下午5时的气温是多少?

2.第一场比赛红队胜黄队5:2,第二场比赛蓝队胜黄队3:1, 两场比赛黄队净胜几个球?

3.第一天向北走-30km,第二天又向北走-40km,两天一共向北走多少km?

4.仿照-3+-5 = -3+5= -8的格式解答:

1-10+-30=

2-100+-200 =

3-188+-309=

〖探索2〗

1.第一天营业赢利90元,第二天亏本80元,两天一共赢利多少元?如果第二天亏本120元呢?

2.第一天赢利,第二天亏本,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

3.正数和负数相加,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

〖法则理解〗

有理数加法法则第2条的前半部分是: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并用_______________减去_________________.

例如+6+-2 = +6-2 = +4.答案"+4"之所以取"+"号,是因为两个加数+6与-2中________的绝对值较大;答案"+4"的绝对值4是由加数中较大的绝对值______减去较小的绝对值____得到.

又例,计算-8++3时,先取______号,这是因为两个加数中,______的绝对值较大.然后再用较大的绝对值____减去较小的绝对值____,得_____,于是最后得到答案是______.计算的过程可以写成-8++3 = -8-3 = -5.

〖议一议〗

有人说,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实质就是把加法运算转化为”小学”的减法运算.他说的对不对?

〖练习〗

1.第一场比赛红队胜黄队5:2,第二场比赛黄队胜蓝队3:1, 两场比赛黄队净胜几个球?

2.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米,再向右运动-8米,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3. 检查3包洗衣粉的重量单位:克, 把其中超过标准重量的数量记为正数,不足的数量记作负数,结果如下:

-3.5,+1.2,-2.7.

这3包洗衣粉的重量一共超过标准重量多少?

4.仿照-8++3 =-8-3 = -5的格式解题:

1-3++8=

2-5++4=

3-100++30=

4-100++109=

〖法则理解〗

有理数加法法则第2条的后半部分是: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___.

例如+3+-3 = ______,-108++108 = ______.

〖例题学习〗

P21.例1,例2

P22.练习2按例1格式算.

〖作业〗

P29.习题 1, P32.习题 8,9,10

【备选素材】

用一个□表示+1,用一个■表示-1.显然□+■=0,

1■■+□□□=■+□+■+□+ □=_____.

这表明-2+3=+3-2=1.

想一想:答案为什么是正的?为什么转化为减法运算?

2计算■■■■■+□□□□□=_____.

3计算■■■■■+□□=■■+□□+ ■■■=______.

这说明-5++2=-___-___=_______.

4计算■■■+□□□□□=?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1

教学内容分析:

《有理数的乘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五节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结构上,此节内容共3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后学习的,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也是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计数法和开方及指数幂运算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节课学习可以让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感受化归及分类的数学思想。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

这篇关于《七年级数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是 无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对典型实际问题的分析,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

2、在学生根据问题寻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指引下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初步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二能力目标:

数学思考:能结合实际问题背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解决问题: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商品销售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

经历“探究”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模型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及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学生可能设的未知数不同,列出不同的方程,但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学会与人交流,通过实际问题情景的体验,让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刻画事物间的相等关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得以用数学方法解决,体验到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在学生自主分析题意的过程中能够使已设未知数参与其中.

教学难点:找到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将未知数参与其中的代数式用 “=”连接起来,使之构成方程.

教学关键:明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与学生探索相结合,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幻灯片出示探究题目,三四个可供标价的纸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做一个游戏:可以让同学自己当一回老板:进一次货(例如:1000元)→→→→→→做一标价→→→→→→根据实际做出调整(没人买怎么办?抢购一空补货又应怎么办?) →→→→→→调整后进行销售→→→→→→能算出是亏还是赢吗,进而得出利润率等数量之间的计算方法。

(1)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

(2)商品利润率= .

(3)打x折的售价=原售价× .

二、新授

第一大部分

探究1:销售中的盈亏.

某商店的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①由学生借以往经验解决(极有可能使用四则运算),作出判断.

②要求应用方程

再读题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待用数量: 某商店的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③由“盈利25%”和“亏损25%”找到合适的未知数.并作出解设

④学生自主修整完成该方程,进而解决问题.

解:设……………………

————————=——---

……………………

……………………

答:…………………….

另外:求出方程的解后,一定要检验解的合理性.

题后点拨:不要认为一件盈利25%,一件亏损25%,结果不盈不亏,因为盈亏要看这两件的进价.

第一大部分附题

随堂练习1:

刘伶以八折优惠价购买了一件衣服,省了15元,那么她购买这件衣服实际用了多少钱?

分析:——————由学生自主找到合适的未知数并能阐述设此未知数的原因,以及方程形成的过程。

“刘伶以八折优惠价购买了一件衣服,省了15元,那么她购买这件衣服实际用了多少钱?”适当的可以提示:什么的八折?省了15元是什么意思?

解:设……………………

————————=——---

……………………

……………………

答:…………………….

求出方程的解后,一定要检验解的合理性.

随堂练习2:较难的一道利润问题

某商品去年提价25%,今年要恢复原价,应下调几个百分点?

分析:Ⅰ 由题中的“提价25%”翻译为————提高原价的25%,并由此可设原价为x.——————表示为(1+25%)x翻译为:今年的执行价格如此表示.

Ⅱ 由题中的“恢复原价” 翻译为————方程中的等量关系出现了,即————﹌﹌﹌﹌﹌﹌=x

Ⅲ 问题随之出现,下调的百分点又是一个新的未知量,故可设下调

m个百分点.

Ⅳ [(1+25%)x](1-m%)=x

Ⅴ 将Ⅳ中可简化为 (1+25%)x(1-m%)=x

Ⅵ 由学生努力解决这种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

并做演示讲解

Ⅶ 老师分析两个未知数之一在该题中起一个解释说明的作用

并且能够借助等式的性质2.消去x

Ⅷ 方程简单变形为 (1+25%)(1-m%)=1

问题得以解决

第三大部分

探究2:油菜种植的计算.

某村去年种植的油菜籽亩产量达160千克,含油率为40%。今年改种新选育的油菜籽后,亩产量提高了20千克,含油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今年与去年相比,这个村的油菜种植面积减少了44亩,而村榨油厂用本村所产油菜籽的产油量提高20%,今年油菜种植面积是多少亩?

分析完成[重点是翻译]过程

①亩产量达160千克,含油率为40%。————160×40%

亩产量提高了20千克————﹙160+20﹚

提高了10个百分点————40%+10%

…………

②可设今年油菜种植面积是x亩.

③让x能够参与其中,开始第二遍审题

去年:(x+44)亩 今年:x亩

160(x+44) ﹙160+20﹚

160(x+44)×40% ﹙40%+10%﹚×﹙160+20﹚x

由“本村所产油菜籽的产油量提高20%”

得到

160(x+44)×40%×(1+20%)=﹙40%+10%﹚×﹙160+20﹚x

………………………………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大部分

课堂小结:

一、归纳:

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业:

课本第108页习题3.4第3、4题.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⒈某商品原标价为165元,降价10%后,售价为_____元,若成本为110元,则利润为______元.

⒉新华书店一天内销售甲种书籍共卖得1560元,其利润率为25%,则这一天售出甲种书的总成本为_______元.

二、选择题.

⒊下面四个关系中,错误的是( ).

A.商品利润率= ; B.商品利润率=

C.商品售价=商品进价×(1+利润率) D.商品利润=商品利润率×商品进价

⒋ 一件商品标价a元,打九折后售出为 a元,如果再打一次九折,那么现在的售价是( )元.

A.(1+ )a B. a

三、解答题.

⒌甲种商品每件的进价是400元,现按标价560元的8折出售,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是600元,现按标价1100元的六折出售,相比较哪种商品的利润率高一些?

答案:

一、 1. 148.5 38.5 2.1248

二、⒊ B ⒋ B 

三、⒌ 甲商品利润率为12%,乙商品的利润率为10%,甲商品比乙商品利润率高.

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它不但对后面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在生活和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新人教版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一起来看看吧。

新人教版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的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由具体的数和用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抽象化过程。学生在近四年的学习中大量接触到的是有关具体的数的认识和运算,对字母表示数虽有一些生活经验和接触,但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不理解。基于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我们力图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形成数学模型,从而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对这节课的设计我们有这样的几点思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小学数学优质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是怎么样的呢?想了解教师是怎么辛苦设计教案的吗?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一、乘法运算律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第17~18页例1~2,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板书:9×4=36个,4×9=36个。

学生观察板书,思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板书:9×4=4×9。

教师:你还能写出几个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

板书学生举出的算式。

如:15×2=2×15

8×5=5×8 ……

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学生2:这就叫乘法交换律。

教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教师: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这个规律可怎样表示呢?a×b=b×a

2.教学例2

出示例2情景图,口述数学资讯和解决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8×24×68×24×6=192×6=8×144=1152 户=1152 户

学生对这两种演算法进行观察、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 8×24×6=8×24×6。

出示下面的算式,算一算,比一比。

1.

6×5×2= 16×5×2= 35×25×4=

35×25×4= 12×125×8= 12×125×8=

观察算式,有同样的特点吗?每排的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吗?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全班交流。

板书:16×5×2=16×5×2 35×25×4=35×25×443×125×8=43×125×8谁能说出这几组算式的规律?

学生1:每个算式只是改变了运算顺序。

学生2:每排左、右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

学生3: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的积或者先算后两个数的积,值不变。

教师:谁知道这个规律叫什么?

教师板书:乘法结合律。

教师: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可以怎样表示这个规律?

教师板书:a×b×c=a×b×c。

教师:这个规律就叫乘法结合律。

小结:同学们,我们一起总结出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下面看同学们会不会用。

二、课堂活动

1.练习四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说出依据。

2.连线。

学生独立完成

23×15×217×125×417×125×439×25×839×25×823×15×2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二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理解乘法运算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第19~21页例3,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四第2~6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⒈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这两个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⒉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克服学习困难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回忆上节课中所学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叙述。

2.填空。

a××=b×××c=a××

我们学习了乘法运算律,这节课我们一起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二、探索新知

学习例3。

出示例3,算一算,议一议。

61×25×48×9×125

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之间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计算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①61×25×4

②61×25×4

③…… =61×100 =1525×4 =6100 =6100

2①8×9×125

②8×9×125

③…… =72×125 =9×1000 =9000 =9000

小组讨论:每题都有几种演算法,你认为哪种演算法最简便?为什么?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它的核心就是“凑整”。

往往可以把两个或几个数结合在一起乘起来得到整十、整百……有时还可能需要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再与另外的数结合相乘得到整十数、整百数……总之使计算变得简单。

三、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并说出依据,再完成在课本上。

2.课堂活动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在小组中讨论该怎样进行简便计算,最后全班反馈。

要学生认识到同一个计算可以有不同的简便计算方法。

3.练习四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连线后反馈。

4.练习四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

5.练习四第8题。

学生观察图中资讯,然后抽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演在黑板上。

其余学生判断。

最后让学生独立解决在课堂作业本上,不得少于3个问题。

注意:随时提醒学生观察算式中资料的特点,并应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四、拓展练习

思考题:引导学生抓住突破点:一是1~9各数字在算式中只出现一次;二是算式中积的个位数字是2。

根据这两个资讯可以想到两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只能分别是3和4,继续分析便可解决此题。

五、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3~6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二、有理数的加法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实际意义;

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

3.感受数学模型的思想;

4.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

【对话探索设计】

〖探索1〗

1.第一天赢利,第二天还赢利,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

2.第一天亏本,第二天还是亏本,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

3.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规定向右为正.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 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用数轴检验你的答案.

〖法则理解〗

有理数加法法则第1条是:同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_,并把绝对值_________.

这条法则包括两种情况:

1两个正数相加,显然取正号,并把绝对值相加,例+3++5=+8;

2两个负数相加,取_____号,并把______相加.例如-3+-5 = -3+5 = -8.答案"-8"之所以取"-"号,是因为______________,"8"是由_____的绝对值和______的绝对值相______而得.

〖练习〗

1.上午6时的气温是-5℃,下午5时的气温比上午6时下降3℃, 下午5时的气温是多少?

2.第一场比赛红队胜黄队5:2,第二场比赛蓝队胜黄队3:1, 两场比赛黄队净胜几个球?

3.第一天向北走-30km,第二天又向北走-40km,两天一共向北走多少km?

4.仿照-3+-5 = -3+5= -8的格式解答:

1-10+-30=

2-100+-200 =

3-188+-309=

〖探索2〗

1.第一天营业赢利90元,第二天亏本80元,两天一共赢利多少元?如果第二天亏本120元呢?

2.第一天赢利,第二天亏本,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

3.正数和负数相加,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

〖法则理解〗

有理数加法法则第2条的前半部分是: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并用_______________减去_________________.

例如+6+-2 = +6-2 = +4.答案"+4"之所以取"+"号,是因为两个加数+6与-2中________的绝对值较大;答案"+4"的绝对值4是由加数中较大的绝对值______减去较小的绝对值____得到.

又例,计算-8++3时,先取______号,这是因为两个加数中,______的绝对值较大.然后再用较大的绝对值____减去较小的绝对值____,得_____,于是最后得到答案是______.计算的过程可以写成-8++3 = -8-3 = -5.

〖议一议〗

有人说,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实质就是把加法运算转化为”小学”的减法运算.他说的对不对?

〖练习〗

1.第一场比赛红队胜黄队5:2,第二场比赛黄队胜蓝队3:1, 两场比赛黄队净胜几个球?

2.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米,再向右运动-8米,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3. 检查3包洗衣粉的重量单位:克, 把其中超过标准重量的数量记为正数,不足的数量记作负数,结果如下:

-3.5,+1.2,-2.7.

这3包洗衣粉的重量一共超过标准重量多少?

4.仿照-8++3 =-8-3 = -5的格式解题:

1-3++8=

2-5++4=

3-100++30=

4-100++109=

〖法则理解〗

有理数加法法则第2条的后半部分是: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___.

例如+3+-3 = ______,-108++108 = ______.

〖例题学习〗

P21.例1,例2

P22.练习2按例1格式算.

〖作业〗

P29.习题 1, P32.习题 8,9,10

【备选素材】

用一个□表示+1,用一个■表示-1.显然□+■=0,

1■■+□□□=■+□+■+□+ □=_____.

这表明-2+3=+3-2=1.

想一想:答案为什么是正的?为什么转化为减法运算?

2计算■■■■■+□□□□□=_____.

3计算■■■■■+□□=■■+□□+ ■■■=______.

这说明-5++2=-___-___=_______.

4计算■■■+□□□□□=?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1

教学内容分析:

《有理数的乘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五节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结构上,此节内容共3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后学习的,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也是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计数法和开方及指数幂运算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节课学习可以让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感受化归及分类的数学思想。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

这篇关于《七年级数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是 无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对典型实际问题的分析,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

2、在学生根据问题寻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指引下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初步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二能力目标:

数学思考:能结合实际问题背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解决问题: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商品销售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

经历“探究”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模型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及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学生可能设的未知数不同,列出不同的方程,但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学会与人交流,通过实际问题情景的体验,让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刻画事物间的相等关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得以用数学方法解决,体验到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在学生自主分析题意的过程中能够使已设未知数参与其中.

教学难点:找到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将未知数参与其中的代数式用 “=”连接起来,使之构成方程.

教学关键:明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与学生探索相结合,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幻灯片出示探究题目,三四个可供标价的纸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做一个游戏:可以让同学自己当一回老板:进一次货(例如:1000元)→→→→→→做一标价→→→→→→根据实际做出调整(没人买怎么办?抢购一空补货又应怎么办?) →→→→→→调整后进行销售→→→→→→能算出是亏还是赢吗,进而得出利润率等数量之间的计算方法。

(1)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

(2)商品利润率= .

(3)打x折的售价=原售价× .

二、新授

第一大部分

探究1:销售中的盈亏.

某商店的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①由学生借以往经验解决(极有可能使用四则运算),作出判断.

②要求应用方程

再读题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待用数量: 某商店的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③由“盈利25%”和“亏损25%”找到合适的未知数.并作出解设

④学生自主修整完成该方程,进而解决问题.

解:设……………………

————————=——---

……………………

……………………

答:…………………….

另外:求出方程的解后,一定要检验解的合理性.

题后点拨:不要认为一件盈利25%,一件亏损25%,结果不盈不亏,因为盈亏要看这两件的进价.

第一大部分附题

随堂练习1:

刘伶以八折优惠价购买了一件衣服,省了15元,那么她购买这件衣服实际用了多少钱?

分析:——————由学生自主找到合适的未知数并能阐述设此未知数的原因,以及方程形成的过程。

“刘伶以八折优惠价购买了一件衣服,省了15元,那么她购买这件衣服实际用了多少钱?”适当的可以提示:什么的八折?省了15元是什么意思?

解:设……………………

————————=——---

……………………

……………………

答:…………………….

求出方程的解后,一定要检验解的合理性.

随堂练习2:较难的一道利润问题

某商品去年提价25%,今年要恢复原价,应下调几个百分点?

分析:Ⅰ 由题中的“提价25%”翻译为————提高原价的25%,并由此可设原价为x.——————表示为(1+25%)x翻译为:今年的执行价格如此表示.

Ⅱ 由题中的“恢复原价” 翻译为————方程中的等量关系出现了,即————﹌﹌﹌﹌﹌﹌=x

Ⅲ 问题随之出现,下调的百分点又是一个新的未知量,故可设下调

m个百分点.

Ⅳ [(1+25%)x](1-m%)=x

Ⅴ 将Ⅳ中可简化为 (1+25%)x(1-m%)=x

Ⅵ 由学生努力解决这种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

并做演示讲解

Ⅶ 老师分析两个未知数之一在该题中起一个解释说明的作用

并且能够借助等式的性质2.消去x

Ⅷ 方程简单变形为 (1+25%)(1-m%)=1

问题得以解决

第三大部分

探究2:油菜种植的计算.

某村去年种植的油菜籽亩产量达160千克,含油率为40%。今年改种新选育的油菜籽后,亩产量提高了20千克,含油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今年与去年相比,这个村的油菜种植面积减少了44亩,而村榨油厂用本村所产油菜籽的产油量提高20%,今年油菜种植面积是多少亩?

分析完成[重点是翻译]过程

①亩产量达160千克,含油率为40%。————160×40%

亩产量提高了20千克————﹙160+20﹚

提高了10个百分点————40%+10%

…………

②可设今年油菜种植面积是x亩.

③让x能够参与其中,开始第二遍审题

去年:(x+44)亩 今年:x亩

160(x+44) ﹙160+20﹚

160(x+44)×40% ﹙40%+10%﹚×﹙160+20﹚x

由“本村所产油菜籽的产油量提高20%”

得到

160(x+44)×40%×(1+20%)=﹙40%+10%﹚×﹙160+20﹚x

………………………………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大部分

课堂小结:

一、归纳:

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业:

课本第108页习题3.4第3、4题.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⒈某商品原标价为165元,降价10%后,售价为_____元,若成本为110元,则利润为______元.

⒉新华书店一天内销售甲种书籍共卖得1560元,其利润率为25%,则这一天售出甲种书的总成本为_______元.

二、选择题.

⒊下面四个关系中,错误的是( ).

A.商品利润率= ; B.商品利润率=

C.商品售价=商品进价×(1+利润率) D.商品利润=商品利润率×商品进价

⒋ 一件商品标价a元,打九折后售出为 a元,如果再打一次九折,那么现在的售价是( )元.

A.(1+ )a B. a

三、解答题.

⒌甲种商品每件的进价是400元,现按标价560元的8折出售,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是600元,现按标价1100元的六折出售,相比较哪种商品的利润率高一些?

答案:

一、 1. 148.5 38.5 2.1248

二、⒊ B ⒋ B 

三、⒌ 甲商品利润率为12%,乙商品的利润率为10%,甲商品比乙商品利润率高.

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它不但对后面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在生活和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新人教版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一起来看看吧。

新人教版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的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由具体的数和用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抽象化过程。学生在近四年的学习中大量接触到的是有关具体的数的认识和运算,对字母表示数虽有一些生活经验和接触,但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不理解。基于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我们力图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形成数学模型,从而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对这节课的设计我们有这样的几点思考: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设计(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