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网课,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第2课时)。
八年级上册地理网课,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第2课时)。

八年级上册地理网课目录

初二地理《自然之源概况》课件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第2课时)。

初二地理《自然之源概况》课件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第2课时)。

1、上游:基本情况黄河流经兰州以上青藏高原和高山峡谷,人烟稀少,防洪任务不大。

流经甘肃省、宁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的28个县(旗市),至河口镇河长352公里,是上游防洪重点区段。

沿河有兰州、包头两大城市,宁夏、内蒙古自治区商品粮基地,包兰铁路等。

确保这条河流的防洪。

2、中游:主要是地表植被被滥伐,造成土壤难以保持水分,土地沙化,是沙尘暴的源头,同时由于水分不足,农作物也不能很好地生长。

3、下游:(1)目前黄河水资源管理和分配没有立足于全流域、上中下游统筹。水资源管理中地区分割管理和部门分割管理仍然存在,全流域统一管理和分配仍然存在困难。

长期以来,由于下游防洪负担沉重,黄委会始终把管理重点放在下游,缺乏对全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水量的有效分配和调度的水行政管理。

取水许可制度刚刚开始,没有有效的管理。

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的职责还不明确,流域管理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和管理手段,对各省区用水还难以控制和协调。

(2)尚未制定具体的黄河水量分配和分配方案。

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批准的黄河水量分配方案对宏观调控各省区用水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个方案是多年平均情况的宏观分配指标,与不同来水情况特别是枯水年的水量分配方案存在分歧还没有制定意见。

黄河的水量调度通过已建成的工程,特别是具有调度能力的大型水库的调度来实现。龙羊峡水库是全河唯一的多年调节水库,现已进入正常运行阶段。其巨大的调节作用必然使原来的通路过程发生巨大的变化。当初一系列的反调控工程又没能按照计划顺序及时建设,自己建设的工程如果仍按原来的设计调度运用原则,也会对全河造成不利影响会降低,但目前还没有制定适应新情况的水库调度方案,特别是考虑全河调度方案。

三门峡水库现在的运用原则是1969年四省会议决定的,经过二十多年的时间,上游的工程建设情况和下游的用水情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其调度运用方式有所调整,但下游断流时间和库区淤积日益严重。

由于没有合理的黄河水量调度方案,目前防洪与发电、灌溉与发电、上下游用水、汛期水库蓄水与河道清淤等诸多矛盾难以协调。

(3)黄河干流特别是中下游调节能力严重不足,断流和弃水并存。

三个水库中只有三门峡水库在中下游,它的库容很小。由于蓄水水位限制,春季灌溉蓄水容量只有14亿m3。到6月底水还不够,难以满足下游山东、河南两省的用水要求。由于灌溉面积扩大等原因,调节能力较大的上游河流用水增加,在用水高峰期和枯水年难以满足宁蒙两区的用水需求,更难以兼顾中下游。

因此,下游产生了断流和弃水并存的矛盾。

据统计,1972 ~1995年下游利津断面断流548天(日平均流量为零的天数),年平均断流23天,1995年达到122天,断流一直延续到河南省夹河滩断面,达662km,历史罕见是。

另一方面,同期利津站的年径流量为278亿m3,非汛期的年平均实测水量为100亿m3,用水高峰期的3 ~ 6月利津的实测水量达到37亿m3。

(4)径流预报水平难以指导实时供水调度。

目前,黄河进行的降雨、径流预报以及洪涝灾害预报基本上是从除害保安全的角度出发的,但兴利方面要求的预报不够充分,尚未对用水进行预测。

黄河水流较长,从上游刘家峡水库到三门峡水库的水流超过1个月,受限于预报技术水平,目前的径流预报精度和预计期还不能满足全河水量统一调度的要求。

由于黄土高原的植被遭到破坏,一旦下大雨,大量的泥沙就和雨水一起流入黄河,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经下游的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变慢,大量泥沙淤积在河底,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之河”。

黄河的下游是“地上河”,河床比地上高,从地上流出的水不能汇入河道,所以支流少,流域面积变窄。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八年级上册地理网课目录

初二地理《自然之源概况》课件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第2课时)。

初二地理《自然之源概况》课件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第2课时)。

1、上游:基本情况黄河流经兰州以上青藏高原和高山峡谷,人烟稀少,防洪任务不大。

流经甘肃省、宁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的28个县(旗市),至河口镇河长352公里,是上游防洪重点区段。

沿河有兰州、包头两大城市,宁夏、内蒙古自治区商品粮基地,包兰铁路等。

确保这条河流的防洪。

2、中游:主要是地表植被被滥伐,造成土壤难以保持水分,土地沙化,是沙尘暴的源头,同时由于水分不足,农作物也不能很好地生长。

3、下游:(1)目前黄河水资源管理和分配没有立足于全流域、上中下游统筹。水资源管理中地区分割管理和部门分割管理仍然存在,全流域统一管理和分配仍然存在困难。

长期以来,由于下游防洪负担沉重,黄委会始终把管理重点放在下游,缺乏对全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水量的有效分配和调度的水行政管理。

取水许可制度刚刚开始,没有有效的管理。

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的职责还不明确,流域管理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和管理手段,对各省区用水还难以控制和协调。

(2)尚未制定具体的黄河水量分配和分配方案。

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批准的黄河水量分配方案对宏观调控各省区用水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个方案是多年平均情况的宏观分配指标,与不同来水情况特别是枯水年的水量分配方案存在分歧还没有制定意见。

黄河的水量调度通过已建成的工程,特别是具有调度能力的大型水库的调度来实现。龙羊峡水库是全河唯一的多年调节水库,现已进入正常运行阶段。其巨大的调节作用必然使原来的通路过程发生巨大的变化。当初一系列的反调控工程又没能按照计划顺序及时建设,自己建设的工程如果仍按原来的设计调度运用原则,也会对全河造成不利影响会降低,但目前还没有制定适应新情况的水库调度方案,特别是考虑全河调度方案。

三门峡水库现在的运用原则是1969年四省会议决定的,经过二十多年的时间,上游的工程建设情况和下游的用水情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其调度运用方式有所调整,但下游断流时间和库区淤积日益严重。

由于没有合理的黄河水量调度方案,目前防洪与发电、灌溉与发电、上下游用水、汛期水库蓄水与河道清淤等诸多矛盾难以协调。

(3)黄河干流特别是中下游调节能力严重不足,断流和弃水并存。

三个水库中只有三门峡水库在中下游,它的库容很小。由于蓄水水位限制,春季灌溉蓄水容量只有14亿m3。到6月底水还不够,难以满足下游山东、河南两省的用水要求。由于灌溉面积扩大等原因,调节能力较大的上游河流用水增加,在用水高峰期和枯水年难以满足宁蒙两区的用水需求,更难以兼顾中下游。

因此,下游产生了断流和弃水并存的矛盾。

据统计,1972 ~1995年下游利津断面断流548天(日平均流量为零的天数),年平均断流23天,1995年达到122天,断流一直延续到河南省夹河滩断面,达662km,历史罕见是。

另一方面,同期利津站的年径流量为278亿m3,非汛期的年平均实测水量为100亿m3,用水高峰期的3 ~ 6月利津的实测水量达到37亿m3。

(4)径流预报水平难以指导实时供水调度。

目前,黄河进行的降雨、径流预报以及洪涝灾害预报基本上是从除害保安全的角度出发的,但兴利方面要求的预报不够充分,尚未对用水进行预测。

黄河水流较长,从上游刘家峡水库到三门峡水库的水流超过1个月,受限于预报技术水平,目前的径流预报精度和预计期还不能满足全河水量统一调度的要求。

由于黄土高原的植被遭到破坏,一旦下大雨,大量的泥沙就和雨水一起流入黄河,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经下游的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变慢,大量泥沙淤积在河底,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之河”。

黄河的下游是“地上河”,河床比地上高,从地上流出的水不能汇入河道,所以支流少,流域面积变窄。

八年级上册地理网课,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第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