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知识点(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知识点(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的知识点有哪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文化代表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火的使用 观念 社会组织 生产活动

元谋人 约170万年 打制石器 会使用火 采集、狩猎

北京人 约70-20万年 保留猿特征 打制石器 会使用火保存火 原始群居 采集、狩猎

山顶洞人 一万八千年 和现代人基本一样 打制石器 磨光、钻孔 人工取火 审美 氏族 采集、狩猎、捕鱼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制造工具

3、我国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70万年前

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原始居民 地域 距今时间 生产工具 房子 畜牧 手工业

河姆渡居民 长江流域 约七千年 磨制石器 耒耜 干栏式 家畜 纺织 陶器

半坡居民 黄河流域 约五六千年 磨制石器骨箭头 半地穴式 猪狗 纺织 彩陶

1、我国较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

2、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

3、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源于半坡彩陶

4、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第三课 华夏之祖

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

黄帝——→人文初祖

1、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

2、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3、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叫“禅让”制。首先实施该制度的是尧推选舜为继承人,结束该制度的是禹。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1、夏的都城在阳城,统治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2、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3、朝代 暴君 亡国之君

夏朝 夏桀 夏桀

商朝 纣 纣

西周 周厉王 周幽王

4、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内容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5、商朝曾几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统治才稳定下来。后来又称商朝为殷朝。

6、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1、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那时候,农业上以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2、、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3、、我国古代稻、黍、粟、麦、豆被称为五谷。

时期 青铜器铸造情况

原始社会晚期 出现青铜器

夏 朝 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

商 朝 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西 周 青铜器种类更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

3、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4、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胜。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后来,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5、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6、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

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

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

1、战国是我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

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

3、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明的防洪灌溉工程。

4、都江堰修建后,获得“天府之国”美称的是成都平原。

5、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6、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会开展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是什么?内容是: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1)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商朝人刻在龟骨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3、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 “金文”,也称“铭文”。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整理成“大篆”。

4、今天的农历又称“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

5、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6、屈原代表作《离骚》,离:遭遇 骚:忧愁

7、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其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

8、《诗经》记载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现象。

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2)

姓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备注

1、孔子 春秋晚期 《论语》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论语》由孔子弟子整理编写

2、老子 春秋晚期 《道德经》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

3、墨子 春秋战国时期 “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

4、孟子 战国 “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保护环境

5、韩非 战国末期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

6、孙武 春秋晚期 《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第十课 “秦王扫六合”

1、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创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2、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3、焚书坑儒

4、北筑长城,抵御匈奴

5、南凿灵渠,开发南疆

6、秦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

7、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8、秦朝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9、秦统一六国的年代是公元前221年。

第十一课 “伐无道,诛暴秦”

1、秦朝: 1、徭役繁重、 暴政 2、赋税严重 3、刑法残酷 4、秦二世更加残暴

2、导致:(1)、 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大泽乡引发农民起义,在陈建设政权,陈胜为王。

起义失败

(2)、项羽取得巨鹿之战(前207)胜利

3、秦灭时,正式接受秦朝统治者投降的农民军领袖是刘邦。

4、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第十二课 大统一的汉朝

1、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国家富裕,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统治为“文景之治”。

2、被皇帝誉为“强项令”的东汉敢于执法的廉吏是董宣。

3、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出现在西汉。

4、西汉的首都在长安,东汉的首都在洛阳。

5、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第十三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1、西汉时比较彻底地治理黄河是在汉武帝时。

2、王景治理黄河是在汉明帝时。

3、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始于汉武帝时。

4、“水排”是一种鼓风冶铁工具。

5、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第十四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1、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

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3、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4、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嫁呼韩邪单于,促进了汉匈友好。

5、汉武帝时,开始反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第十五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西汉时期,人们把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3、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4、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5、欧洲的古罗马帝国被中国称作“大秦”。

第十六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早期。

2、东汉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历史人物是蔡伦。

3、《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

4、张仲景写成的《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5、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6、造纸术未发明以前,古埃及人将字写在纸草上,古代欧洲人将字写在羊皮纸上。

7、东汉华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主要著作《五禽戏》。

第十七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1、世界三大宗教指: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

2、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公元前1世纪末)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张骞通西域后,佛教沿丝绸之路逐步传到中国)。(西汉为前206——公元25)

3、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是张陵(道教徒尊称他为张天师)。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

4、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代。

5、《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诗轰动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第十八课 三国鼎立

1、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官渡之战。200年袁绍十万大军,主力直逼 曹军所在地官渡,曹操只有三四万人,曹操火烧袁军粮草,大败袁军。

2、208年曹操率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孙刘联军五万人马在长江沿岸的赤壁一带和曹军对峙,周瑜指挥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军。

3、220年,曹丕废汉献帝,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4、蜀国丞相诸葛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人称“卧龙”。

5、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军万余人,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夷洲。

第十九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1、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位,建晋朝,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国。

2、从东汉末年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西晋。

3、西晋灭亡的第二年(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都城在建康(282年建业改为建邺,313年又改为建康,今南京)。

4、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用汉人王猛为丞相,统一黄河流域。

5、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383年,苻坚以八十多万兵力,欲灭东晋。东晋军队8万人与秦军隔淝水对峙。东晋要秦军稍后退,便于晋军渡河与之决战。苻坚欲乘晋军渡河时击之,同意后退。谁料秦军中汉人多,不愿为秦卖命,一退溃不成军。苻坚“草木皆兵”,秦军“风声鹤唳”。晋军乘机进攻,大败前秦。淝水之战结束了前秦的统治,东晋在南方暂时稳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6、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东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第二十课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1、 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当时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生产、生活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2、北魏建立以后,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洛阳迅速发展为一座壮观城市。

3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一步实行改革,主要措施包括: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第二十一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1、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确定为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2、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农学家。他生活在北魏和东魏时期,做过东魏太守。他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3、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全书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详细地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

第二十二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1、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2、魏晋南北朝时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东晋的顾恺之最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3、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山西大同平城附近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附近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4、纸、墨、笔、砚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一、元谋人

地点:云南元谋县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 特点: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二、北京人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时间: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

身体特征: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特点; 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打制石器;②使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 时间:距今约18000年

身体特征: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

生产生活情况:①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②能人工取火;③用兽皮缝制衣服。

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一、河姆渡遗址

地点:浙江县河姆渡; 时间:距今约7000年

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磨制石器;②种植水稻; ③饲养家畜;④住干栏式房子

二、半坡遗址

地点:陕西西安半坡 时间:距今约6000年

生产生活:①广泛使用磨制石器;②种植粟;③饲养家畜;④制作彩陶;⑤住半地穴式房子

三、大汶口遗址 地点:山东泰安大汶口; 时间:距今约6000-4000年

生产生活情况:①过原始农耕生活;②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

3课 远古的传说

一、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时间地点: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

农业起源的传说:炎帝:制作耒耜、教民耕作远古的传说。

黄帝:创制历法、发明工具。

炎黄子孙的由来:黄、炎部落结成联盟,逐渐形成后来的华夏族(汉族的前身)。

二、禅让的传说 更替的过程:尧、舜、禹。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三、大禹治水 方法:疏导 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

4课 夏朝和商朝

一、夏朝

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统治中心: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

政治制度: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启)

灭亡:统治400多年,夏桀时灭亡

二、商朝

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建立商朝

都城: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到殷

统治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北达辽河

灭亡:统治500多年,纣王时灭亡

5课 西周的兴亡

一、西周的建立

时间:约公元前1046年-前1600年,武王-幽王(共12位王)

建立:牧野之战,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

二、分封制

目的: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西周的兴亡分封制

内容: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

诸侯权利:统治和管理辖区的土地和人民

诸侯义务:①拥戴周王;②定期朝见;③交纳贡品;④带兵随周王出征

重要封国:鲁、齐、燕、晋、宋等

三、西周的灭亡 前771年,被犬戎族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

6课 春秋争霸、战国七雄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特点:王权衰落,奴隶社会走向衰落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特点:战争频繁,封建社会确立

一、春秋五霸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尊王攘夷,成为春秋首霸。

晋文公:城濮之战打败楚军后称霸中原(退避三舍)

楚庄王:邲之战打败楚军后称霸中原(一鸣惊人、问鼎中原)

吴王阖闾:用孙武为将,打败越军称霸中原

越王勾践: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战国七雄(卧薪尝胆)

二、战国争雄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争特点:①改进青铜兵器、出现铁兵器;②以步兵和骑兵主;③军队庞大,修建工事;④参战兵力多,争夺激烈

著名战争:“围魏救赵”、长平之战; 著名军事家:孙膑、白起

合纵:“合众势力以攻一强”,即六国出兵联合攻秦(张仪)

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即秦拉拢东方国家服从自己

8课 商鞅变法

背景:①铁器和农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②秦孝公深感落后挨打,决心改革商鞅变法。

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内容:①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②重农抑商。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禁止弃农经商。 ③奖励军功,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 ④迁都咸阳,推行县制⑤严明法令。

推行县制:全国设31县,由国君派官吏治理

性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作用:使秦国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9课 秦朝的统治

一、秦统一六国

概况: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仍定都咸阳。

意义: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A建立皇帝制度;B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地方推行郡县制,全国有36郡

2、经济上:A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为通行货币)。 B、统一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为通用字体,后改为隶书)。

4、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南越,修灵渠

10课 秦末农民起义

一、原因:1、秦的暴政(A、焚书坑儒(加强文化思想的统治,但摧残了文化)B、赋税;兵役、徭役沉重繁重 ;C、刑法严酷 ;D、秦二世的昏庸。);2、遇雨延期

二、经过:大泽乡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 领导者:陈胜、吴广 结果:失败

作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三、秦朝的灭亡

1、巨鹿之战,项羽消灭秦的主力。

2、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汉武帝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巩固统一的措施)

1、思想上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②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办太学。

2、政治上

①颁发“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彻底解决王国问题。

②整理财政: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3、开发边疆

①设置“河西四郡”管理河西走廊至玉门关地区。

②重新设置郡县,加强对五岭以南(包括海南岛)广大地区的管辖。

③把“西南夷”地区纳入汉王朝的直接统治下。

12课 张骞通西域

西域: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被称为西域 。

经过:两次出使西域

①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②为联络乌孙夹击匈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第二次西域。

作用:促进内地与西域经济、文化的交往。

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一、丝绸之路

路线: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新疆地区,通向西亚和欧洲。

作用:它沟通东西方交通,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二、对外交流的表现

①公元57年,东汉光武帝赠给“汉委奴国王”金印一枚。

②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只到达波斯湾了解沿途以及欧洲的一些情况。)

③公元166年一批大秦人以大秦安敦尼王的名义向东汉皇帝赠送礼品,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14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一、背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

二、经过

1、官渡之战(时间:公元200年;概况: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赤壁之战(时间:公元208年;概况:孙权、刘备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奠定了基础)

三、结果:三国鼎立的形成

220年,曹丕代汉自立,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灭亡;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今南京)

15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

一、孙吴开发江南

1、原因: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南方统治重视发展经济。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人民的辛勤劳动

2、表现:①织麻布(会稽)②生产青瓷;③侯官、临海、番禺成为吴国三大造船中心;230年,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二、诸葛亮治蜀

①恢复和发展成都平原的经济

②稳妥处理民族关系,使南中地区(今四川南部、贵州一带)得到初步开发

三、东晋南朝时南方的开发

1、原因: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孙吴政权重视发展经济,如组织屯田垦荒,推广牛耕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人民的辛勤劳动

2、表现:①广种水稻,推广原产北方的麦、豆等②建康成为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都会。

16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五胡内迁(东汉末年起,匈奴、鲜卑、氐、羯、羌等内迁。)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明显加强。

2、目的:为了维护北魏政权的统治

3、主要内容:①借鉴汉族的制度,实行一系列新制度;②从平城(今大同)迁都到洛阳;③推行汉化政策,如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 。

4、影响:促进了北魏经济文化的发展和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加速了少数民族的汉化过程。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复习

1、 西周分封制(以选择题为主)

①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②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影响:通过分封,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国家

2、战国时期,秦国李冰在岷江修筑都江堰,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美誉

3、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变法,内容:

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③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

④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影响: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西周在青铜器上铸刻文字,叫“金文”或“铭文”。西周晚期出现“大篆”。铸刻文字最多的青铜器——毛公鼎

5、孔子

政治观点: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观点:①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

②注意“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谦虚好学。

③要求学说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

孔子言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②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③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②统一度量衡。

③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字,后来又推广隶书。

④为加强思想控制,接受李斯建议,“焚书坑儒”。

⑤为抵御匈奴,北筑“万里长城”。(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意义: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7、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①接受主父偃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推恩令)

②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③经济: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同意铸造五铢钱,抑制了大商人谋取暴利,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④为抗击匈奴,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匈奴遭受沉重打击,开始西迁。

汉武帝大一统的意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上达到大一统,西汉统治达到鼎盛。

评价汉武帝:是我国古代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封建皇帝,在他统治期间,西汉出现了大一统局面,封建通知得到巩固和加强。但他也好大喜功,耗费了大量钱财,征兵征税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8、张骞出使西域(司马迁称之为“凿空”)

公元前138、公元前119年分别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西域→中原:葡萄、核桃、石榴、苜蓿 中原→西域:铸铁、凿井、丝绸

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促进了中原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

9、丝绸之路

长安--河西走廊—敦煌—分南北两支(北:玉门关—葱岭---大宛-大月氏-安息-大秦 南:阳关----鄯善—于阗—葱岭--大宛-大月氏-安息---大秦

丝绸之路作用:传播了中国文化,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10、造纸术

世界上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成为“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11、江南开发的原因:

①江南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北方战乱,而南方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

③北方人南迁,带去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江南开发的影响: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荒地被开垦

12、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①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迁都)

②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③官员及家属穿汉服。

④改汉姓,皇族由拓跋改为元。

⑤鼓励鲜卑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⑥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⑦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鲜卑族逐渐汉化,北魏政权得到巩固,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13、东晋王羲之(“书圣”)的《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二上册人教版政治的知识 1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知识整理

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

一.我知我家

1.家庭关系的建立

(1)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新的家庭;非婚生子女不一定与生身父(母)同住一起,但父(母)与子女间的法定权利义务仍然存在,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3)家庭结构的类型

现在常见的几种家庭类型,即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2.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1)与父母的血缘关系不可改变

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2)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3)要了解自己的父母、了解家人的好品质,了解好的家风

填写家庭树,看看自己家庭结构的类型;讲讲好的家风、好的传统、家庭里出名的人。

二.我爱我家

1.大人讲我小时侯

(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2)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3)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2.无悔的奉献

(1)父母对家庭的贡献——夸夸自己的父母

(2)父母对子女之爱——概述母爱和父爱

母爱是最无私的;父爱如山,深沉严格。

(3)父母对子女的义务——父母养育子女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

3.感受家庭温暖

(1)从各个方面感受家庭带给我们的温暖

家是人们的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2)热爱自己的家——用自己感触最深的话,表达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三.难报三春晖

1.爱洒心间

(1)父母对我们的付出

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2)我们应该以爱回报

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3)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要弘扬这一优良传统。

2.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

(1)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这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2)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

孝敬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为之中,要从小事做起。

(3)孝敬父母收获的是甜蜜

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但得到的是甜蜜。

(4)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从

对父母的孝敬有道德和法律上的是与非。当父母作出不道德的事时,要劝阻,这也是孝的表现;当其触犯法律时,做儿女的对其违法行为不能视而不见甚至包庇,而要进行劝阻、斗争。

(5)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尽孝心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家庭和社会都做出过贡献,在他们年老多病、行动不便之际,做孙子女的更要献上一片孝心。这既是理所当然,也是弘扬中华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

第二课 我与父母做朋友

一.严也是一种爱

1.成长也会有烦恼

(1)产生烦恼的原因

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自我意识增强,开始独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从而产生了亲子矛盾,这些矛盾困扰着我们,带来烦恼。

(2)产生代沟的原因

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3)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是一种爱

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2.逆反心理有危害

(1)逆反心理的表现

要我这样,我偏那样;你说这好,我偏说那好;让我信这,我偏信那。

(2)对逆反心理的辨证分析

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有的反抗不无道理。在家庭教育父母也难免有误区。与父母平等交往,有助于帮助父母更新观念、走出家教的误区,也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3)逆反心理导致的危害

从结果上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父母的错误伤害自己。

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就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

二.两代人的对话

1.架起理解的桥梁

(1)要亲近父母,跨越代沟

沟通是双方的事,我们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2)学会遇事与父母商量

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这样看似冲突的事情就有了回旋的余地。

“处理家庭冲突六步法”:

第一步,明确冲突是什么;第二步,进一步分析产生分歧的原因;第三步,找出解决这一问题可能涉及的各种方式;第四步,判断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一方不能接受的;第五步,确定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方式;第六步,检验最终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否有效。

(3)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最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了解父母,沟通就有主动权;敞开心扉,沟通起来无顾忌;笑口常开,沟通起来无障碍;耐心解释,沟通之中得理解;换位思考,有效沟通不可少;尊重理解,正常沟通最关键;求同存异,沟通不要走极端。

2.交往的艺术

(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4)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要宽容。+

第二单元 师友结伴同行

第三课 同侪携手共进

一. 同学•朋友

1. 我的人际圈

(1)闭锁心理的含义

闭锁心理是将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自我封闭,不轻易外露。

(2)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意义。

如果封闭自己,只会使自己陷入孤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相互选择的结果。积极交往,友谊之树才会枝繁叶茂;开放自我,我们的性格才会更开朗,人生才能更精彩。

(3)交往中受人欢迎的品质

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等品德,会使我们在交往中具有持久的吸引力、较强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也会使自己在集体中具有更高的人气指数。

2. 与友同行

(1)什么是朋友?交友的益处有哪些?

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

(2)朋友从哪里来?

朋友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对于友情,需要我们明知而谨慎地把握。

(3)交友的原则

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给予与分担必须是双向的,这样才能做到双赢甚至多赢。

人无完人,人各不同。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就会交到更多有趣的朋友,获得更为持久的友谊。

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坦诚的,在原则面前一定要坚定,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

我们要慎交朋友。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要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二. 男生•女生

1. 让我们荡起双桨

(1)与异性交往的意义

异性同学间的交往是学校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让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友谊。

(2)树立男女同学之间积极交往的意识

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还可以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

(3)男女同学之间如何进行正常、健康的交往?

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2. 把握青春,把握情感

(1)正视男女生交往中的情感问题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

(2)如何把握情感

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智选择。

当我们在情感的门前徘徊时,需要反思自己的情感选择。在反思中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选择中我们把握青春,在承担责任中我们长达成人。

(3)在异性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

在与异性相处时,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良好自律,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第四课 老师伴我成长

一.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

1.我给老师画个像

(1)日常生活中的老师

(2)信息时代的老师

(3)培养人格的老师

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样。

2.我爱我的老师

(1)高尚的人格

(2)夸夸我的老师

二.有效沟通 健康成长

1.师生交往新观念

(1)传统师生关系

“权威—遵从”的不对等的师生关系引发了师生交往的重重障碍。

(2)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2.共筑师生情感桥梁

(1)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

(2)沟通方法

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原谅老师的错误。

(3)交往礼仪

礼貌待师。

注意场合。

勿失分寸。

第三单元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第五课 多元文化“地球村”

一.世界文化之旅

1.丰富多彩的文化

(1)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2)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这些代表人物又把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

2.和谐的文化乐章

(1)文化存在差异,没有优劣

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每一种文化都有自有生存发展的权利,不同民族的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

(2)全球化趋势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3)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

二.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1.开放的胸怀

(1)面对不同文化,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什么?

面对不同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2)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世界的,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体现了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

2.搭起文化的桥梁

(1)对外来文化该持何种态度

学习外来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而要批判的接受。

(2)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青少年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

(3)对外交往的方法

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应该克服自己的不安和焦虑;消除误解,尽量保持客观宽容的态度;提高对其他文化的鉴赏能力;不采取防卫心态,多关注他人的经验和看法,避免妄下断言;寻找能联结双方的相似点;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探索有效地沟通技巧;在交往时,不卑不亢,以礼相待……

(4)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文化的同时,还要宣传、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第六课 网络交往新空间

一.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1.网络沟通无极限

网络生活很丰富

无极限

网络交往新空间

2.网络交往—— 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网络的正面作用: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

两面性

网络的负面作用: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成瘾症

二.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1.学会自我保护

(1)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网络交往对象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意泄漏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师长解决,不要仅仅依赖网友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以免上当受骗。

(2)提高辨别觉察能力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作为网络游客,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

3. 遵守网络规则

(1) 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

网络是我们共有的生活空间,我们共负建设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的责任。

(2)上网更要遵守法律。

网络交往是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因此,上网要遵守法律这一基本的行为准则。上网时,要有很强的依法行事的意识。

第四单元 交往艺术新思维

第七课 友好交往礼为先

一.礼貌显魅力

1.礼貌是尊重

(1)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

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礼貌反映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示我们的风采。

(2)礼貌是文明的体现

是否文明礼貌,决不只是个人私事,也不是无足重轻的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2.“谢谢”的魅力

我们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

(1)语言文明的魅力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态度亲和的魅力

(3)举止端庄的魅力

“谦谦君子,赐我百朋。”

二.礼仪展风采

1.因礼仪而优雅

(1)礼仪是一个人必备的素养

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利益素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礼仪的要求。

(2)礼仪是一门学问,在社交活动中有特定的要求

(3)讲礼仪的重要性

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4)学习礼仪的积极性

按礼仪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回事我们变的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是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它能展示我们内心的自信,蓬勃的朝气、振奋的精神,有助于强健我们的身体,还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2.社交礼仪ABC

(1)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

(2)了解传统习俗中的礼仪

遵守健康、文明的社交礼仪,是展示我们优雅风采和高尚品德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与他人顺利交往的前提。

(3)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

第八课 竞争合作求双赢

一.竞争?合作?

1.平等竞争

(1)竞争无处不在

(2)竞争的积极作用

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又促进作用。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提高自己的水平;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3)竞争的消极作用

产生自卑感;引起过分紧张和焦虑;出现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忌妒心理。

忌妒心理是竞争的副产品。做一个合格的竞争者,就要消除忌妒心理,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

(4)良好的竞争意识与不良的竞争意识

(5)竞争的规则是公平

道德和法律是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6)竞争的目的

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合作共享

(1)合作是共享的基础

合作的成果属于大家,由大家共享。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

(2)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

合作有分工,要求各方承担责任、完成各自的任务,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3)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前提

合作能集聚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作性,并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精诚合作会使我们分享到成功的愉悦,互助互惠能让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

二.合作!竞争!

1.在合作中竞争

(1)竞争与合作相互依存

(2)在合作中竞争的内涵

一方面,团体的通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间相互竞争;另一方面,成员间相互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

(3)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竞争关系?

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合作的过程是互帮互学、互相提高的过程。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是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

(4)在合作中竞争的理念

竞争并不意味着“你死我活”,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共同进步,不以成败论英雄。

2.在竞争中合作

(1)“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

(2)“双赢”原则

竞争对手不能相互排斥,造成两败俱伤,而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才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

(3)如何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

学会欣赏他人;要学会理解和谅解别人;换位思考。

(4)团队精神

含义: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

核心: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的利益服从团对的利益。

第九课 心有他人天地宽

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1.金无足赤,人各有别

(1)宽容的内涵

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2)“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宽容合作的基础

(3)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宽容

2.宽容他人,悦纳自己

(1)宽容是一种美德

(2)宽容是一种境界

(3)宽容带来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4)宽容是有原则的,要讲究策略。

(5)悦纳自己

宽容自己就是接纳自己,即实事求是地面对真实的自我,既不要挑剔和苛求自己,也不自惭形秽;既不要妄自菲薄、全盘否定自己,也不要妄自尊大。

二.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实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的内涵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的意思是: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2.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1)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之上。

(2)换位思考

含义: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实质: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3)以欣赏的态度待人

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欣赏的态度,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分爱心。

三.平等尊重你我他

1.人生而平等

(1)人与人之间平等的集中表现

人与人之间平等的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在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轻视。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都平等的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2)人的差异需要得到尊重

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相互取长补短,才是我们应该采取得正确态度。

(3)平等对待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的含义:弱势群体是对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的总称,例如:女性、老年人、未成年人、病人等等。

在社会生活中,弱势群体的平等权益容易受到侵害。我们应当平等对待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尊重从我做起

(1)人们需要相互尊重

受人尊重是人的基本权利,同时也要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2)遵守规则是尊重社会的底线,也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3)尊重自然是人类的责任和义务

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

一.诚信是金

1.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1)什么是诚信

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的涵义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一古训是说,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的涵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做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2.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1)诚信的基本要求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恪守信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即表现为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

(2)“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3)不要轻易许诺

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

(4)做人无大事、小事

我们所做的大事、小事,都要认真面对,在做人方面实质上没有大事小事之分。生活是点点滴滴的小事构成的,诚信做人就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我们做大事的同时也要拘小节,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做诚信的人

1.诚信守则

(1)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

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2)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

诚信守则一: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

诚信守则二: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

诚信守则三: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诚信守则四:在情与法的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

2.诚信的智慧

(1)诚信要与具体的情景相结合

(2)诚实与隐私的关系

(3)诚信的核心是善

问答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1. 什么是家庭?你家的家庭关系的确立属于哪种情形?家庭的结构属于哪一类型?

2. 子女与父母的亲情会因家庭状况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吗?请说明理由。

3. 你爱你家吗?为什么?

4. 你爱你的父母吗?为什么?你将通过哪些具体的行动来表达你对父母的爱?

5. 作为子女的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平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来孝敬父母?同时你认为孝敬父母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

1. 你在家庭生活中的烦恼有哪些?试分析产生这些烦恼的原因。

2. 你觉得你和你的父母有代沟吗?试说说表现并分析原因。

3. 对于父母的严要求,你有什么看法?对于父母的严要求或分歧,你有过逆反心理吗?你觉得逆反心理或行为是好还是坏?试说明理由。

4. 你和你父母发生过冲突矛盾吗?你觉得作为子女的我们如何处理家庭的冲突矛盾才算恰当?

5. 晓芬同学由于父母的严,从心里惧怕父母,有些心里话或委屈,从不敢和父母说。但她又很想和父母像朋友一样平等的交往。你能给她支点招吗?

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

1. 什么是青春期闭锁心理?试分析该心理的危害。从中你得到哪些启发?

2. 你喜欢和哪些类型的同学朋友交往?说说你的交友原则有哪些?

3. 你觉得异性同学可以交往吗?为什么呢?男女同学交往,你觉得要注意哪些问题?

4. 请你谈谈你对男女同学交往中的情感问题的看法。

5. 晓芬同学由于父母的严,从心里惧怕父母,有些心里话或委屈,从不敢和父母说。但她又很想和父母像朋友一样平等的交往。你能给她支点招吗? 初二上册人教版政治的知识 1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知识整理

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

一.我知我家

1.家庭关系的建立

(1)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新的家庭;非婚生子女不一定与生身父(母)同住一起,但父(母)与子女间的法定权利义务仍然存在,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3)家庭结构的类型

现在常见的几种家庭类型,即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2.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1)与父母的血缘关系不可改变

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2)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3)要了解自己的父母、了解家人的好品质,了解好的家风

填写家庭树,看看自己家庭结构的类型;讲讲好的家风、好的传统、家庭里出名的人。

二.我爱我家

1.大人讲我小时侯

(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2)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3)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2.无悔的奉献

(1)父母对家庭的贡献——夸夸自己的父母

(2)父母对子女之爱——概述母爱和父爱

母爱是最无私的;父爱如山,深沉严格。

(3)父母对子女的义务——父母养育子女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

3.感受家庭温暖

(1)从各个方面感受家庭带给我们的温暖

家是人们的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2)热爱自己的家——用自己感触最深的话,表达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三.难报三春晖

1.爱洒心间

(1)父母对我们的付出

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2)我们应该以爱回报

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3)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要弘扬这一优良传统。

2.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

(1)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这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2)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

孝敬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为之中,要从小事做起。

(3)孝敬父母收获的是甜蜜

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但得到的是甜蜜。

(4)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从

对父母的孝敬有道德和法律上的是与非。当父母作出不道德的事时,要劝阻,这也是孝的表现;当其触犯法律时,做儿女的对其违法行为不能视而不见甚至包庇,而要进行劝阻、斗争。

(5)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尽孝心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家庭和社会都做出过贡献,在他们年老多病、行动不便之际,做孙子女的更要献上一片孝心。这既是理所当然,也是弘扬中华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

第二课 我与父母做朋友

一.严也是一种爱

1.成长也会有烦恼

(1)产生烦恼的原因

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自我意识增强,开始独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从而产生了亲子矛盾,这些矛盾困扰着我们,带来烦恼。

(2)产生代沟的原因

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3)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是一种爱

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2.逆反心理有危害

(1)逆反心理的表现

要我这样,我偏那样;你说这好,我偏说那好;让我信这,我偏信那。

(2)对逆反心理的辨证分析

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有的反抗不无道理。在家庭教育父母也难免有误区。与父母平等交往,有助于帮助父母更新观念、走出家教的误区,也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3)逆反心理导致的危害

从结果上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父母的错误伤害自己。

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就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

二.两代人的对话

1.架起理解的桥梁

(1)要亲近父母,跨越代沟

沟通是双方的事,我们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2)学会遇事与父母商量

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这样看似冲突的事情就有了回旋的余地。

“处理家庭冲突六步法”:

第一步,明确冲突是什么;第二步,进一步分析产生分歧的原因;第三步,找出解决这一问题可能涉及的各种方式;第四步,判断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一方不能接受的;第五步,确定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方式;第六步,检验最终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否有效。

(3)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最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了解父母,沟通就有主动权;敞开心扉,沟通起来无顾忌;笑口常开,沟通起来无障碍;耐心解释,沟通之中得理解;换位思考,有效沟通不可少;尊重理解,正常沟通最关键;求同存异,沟通不要走极端。

2.交往的艺术

(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4)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要宽容。+

第二单元 师友结伴同行

第三课 同侪携手共进

一. 同学•朋友

1. 我的人际圈

(1)闭锁心理的含义

闭锁心理是将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自我封闭,不轻易外露。

(2)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意义。

如果封闭自己,只会使自己陷入孤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相互选择的结果。积极交往,友谊之树才会枝繁叶茂;开放自我,我们的性格才会更开朗,人生才能更精彩。

(3)交往中受人欢迎的品质

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等品德,会使我们在交往中具有持久的吸引力、较强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也会使自己在集体中具有更高的人气指数。

2. 与友同行

(1)什么是朋友?交友的益处有哪些?

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

(2)朋友从哪里来?

朋友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对于友情,需要我们明知而谨慎地把握。

(3)交友的原则

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给予与分担必须是双向的,这样才能做到双赢甚至多赢。

人无完人,人各不同。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就会交到更多有趣的朋友,获得更为持久的友谊。

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坦诚的,在原则面前一定要坚定,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

我们要慎交朋友。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要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二. 男生•女生

1. 让我们荡起双桨

(1)与异性交往的意义

异性同学间的交往是学校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让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友谊。

(2)树立男女同学之间积极交往的意识

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还可以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

(3)男女同学之间如何进行正常、健康的交往?

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2. 把握青春,把握情感

(1)正视男女生交往中的情感问题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

(2)如何把握情感

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智选择。

当我们在情感的门前徘徊时,需要反思自己的情感选择。在反思中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选择中我们把握青春,在承担责任中我们长达成人。

(3)在异性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

在与异性相处时,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良好自律,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第四课 老师伴我成长

一.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

1.我给老师画个像

(1)日常生活中的老师

(2)信息时代的老师

(3)培养人格的老师

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样。

2.我爱我的老师

(1)高尚的人格

(2)夸夸我的老师

二.有效沟通 健康成长

1.师生交往新观念

(1)传统师生关系

“权威—遵从”的不对等的师生关系引发了师生交往的重重障碍。

(2)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2.共筑师生情感桥梁

(1)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

(2)沟通方法

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原谅老师的错误。

(3)交往礼仪

礼貌待师。

注意场合。

勿失分寸。

第三单元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第五课 多元文化“地球村”

一.世界文化之旅

1.丰富多彩的文化

(1)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2)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这些代表人物又把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

2.和谐的文化乐章

(1)文化存在差异,没有优劣

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每一种文化都有自有生存发展的权利,不同民族的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

(2)全球化趋势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3)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

二.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1.开放的胸怀

(1)面对不同文化,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什么?

面对不同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2)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世界的,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体现了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

2.搭起文化的桥梁

(1)对外来文化该持何种态度

学习外来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而要批判的接受。

(2)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青少年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

(3)对外交往的方法

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应该克服自己的不安和焦虑;消除误解,尽量保持客观宽容的态度;提高对其他文化的鉴赏能力;不采取防卫心态,多关注他人的经验和看法,避免妄下断言;寻找能联结双方的相似点;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探索有效地沟通技巧;在交往时,不卑不亢,以礼相待……

(4)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文化的同时,还要宣传、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第六课 网络交往新空间

一.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1.网络沟通无极限

网络生活很丰富

无极限

网络交往新空间

2.网络交往—— 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网络的正面作用: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

两面性

网络的负面作用: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成瘾症

二.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1.学会自我保护

(1)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网络交往对象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意泄漏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师长解决,不要仅仅依赖网友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以免上当受骗。

(2)提高辨别觉察能力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作为网络游客,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

3. 遵守网络规则

(1) 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

网络是我们共有的生活空间,我们共负建设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的责任。

(2)上网更要遵守法律。

网络交往是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因此,上网要遵守法律这一基本的行为准则。上网时,要有很强的依法行事的意识。

第四单元 交往艺术新思维

第七课 友好交往礼为先

一.礼貌显魅力

1.礼貌是尊重

(1)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

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礼貌反映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示我们的风采。

(2)礼貌是文明的体现

是否文明礼貌,决不只是个人私事,也不是无足重轻的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2.“谢谢”的魅力

我们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

(1)语言文明的魅力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态度亲和的魅力

(3)举止端庄的魅力

“谦谦君子,赐我百朋。”

二.礼仪展风采

1.因礼仪而优雅

(1)礼仪是一个人必备的素养

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利益素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礼仪的要求。

(2)礼仪是一门学问,在社交活动中有特定的要求

(3)讲礼仪的重要性

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4)学习礼仪的积极性

按礼仪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回事我们变的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是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它能展示我们内心的自信,蓬勃的朝气、振奋的精神,有助于强健我们的身体,还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2.社交礼仪ABC

(1)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

(2)了解传统习俗中的礼仪

遵守健康、文明的社交礼仪,是展示我们优雅风采和高尚品德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与他人顺利交往的前提。

(3)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

第八课 竞争合作求双赢

一.竞争?合作?

1.平等竞争

(1)竞争无处不在

(2)竞争的积极作用

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又促进作用。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提高自己的水平;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3)竞争的消极作用

产生自卑感;引起过分紧张和焦虑;出现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忌妒心理。

忌妒心理是竞争的副产品。做一个合格的竞争者,就要消除忌妒心理,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

(4)良好的竞争意识与不良的竞争意识

(5)竞争的规则是公平

道德和法律是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6)竞争的目的

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合作共享

(1)合作是共享的基础

合作的成果属于大家,由大家共享。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

(2)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

合作有分工,要求各方承担责任、完成各自的任务,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3)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前提

合作能集聚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作性,并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精诚合作会使我们分享到成功的愉悦,互助互惠能让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

二.合作!竞争!

1.在合作中竞争

(1)竞争与合作相互依存

(2)在合作中竞争的内涵

一方面,团体的通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间相互竞争;另一方面,成员间相互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

(3)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竞争关系?

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合作的过程是互帮互学、互相提高的过程。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是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

(4)在合作中竞争的理念

竞争并不意味着“你死我活”,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共同进步,不以成败论英雄。

2.在竞争中合作

(1)“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

(2)“双赢”原则

竞争对手不能相互排斥,造成两败俱伤,而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才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

(3)如何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

学会欣赏他人;要学会理解和谅解别人;换位思考。

(4)团队精神

含义: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

核心: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的利益服从团对的利益。

第九课 心有他人天地宽

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1.金无足赤,人各有别

(1)宽容的内涵

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2)“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宽容合作的基础

(3)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宽容

2.宽容他人,悦纳自己

(1)宽容是一种美德

(2)宽容是一种境界

(3)宽容带来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4)宽容是有原则的,要讲究策略。

(5)悦纳自己

宽容自己就是接纳自己,即实事求是地面对真实的自我,既不要挑剔和苛求自己,也不自惭形秽;既不要妄自菲薄、全盘否定自己,也不要妄自尊大。

二.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实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的内涵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的意思是: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2.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1)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之上。

(2)换位思考

含义: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实质: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3)以欣赏的态度待人

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欣赏的态度,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分爱心。

三.平等尊重你我他

1.人生而平等

(1)人与人之间平等的集中表现

人与人之间平等的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在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轻视。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都平等的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2)人的差异需要得到尊重

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相互取长补短,才是我们应该采取得正确态度。

(3)平等对待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的含义:弱势群体是对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的总称,例如:女性、老年人、未成年人、病人等等。

在社会生活中,弱势群体的平等权益容易受到侵害。我们应当平等对待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尊重从我做起

(1)人们需要相互尊重

受人尊重是人的基本权利,同时也要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2)遵守规则是尊重社会的底线,也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3)尊重自然是人类的责任和义务

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

一.诚信是金

1.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1)什么是诚信

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的涵义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一古训是说,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的涵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做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2.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1)诚信的基本要求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恪守信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即表现为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

(2)“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3)不要轻易许诺

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

(4)做人无大事、小事

我们所做的大事、小事,都要认真面对,在做人方面实质上没有大事小事之分。生活是点点滴滴的小事构成的,诚信做人就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我们做大事的同时也要拘小节,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做诚信的人

1.诚信守则

(1)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

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2)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

诚信守则一: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

诚信守则二: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

诚信守则三: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诚信守则四:在情与法的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

2.诚信的智慧

(1)诚信要与具体的情景相结合

(2)诚实与隐私的关系

(3)诚信的核心是善

问答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1. 什么是家庭?你家的家庭关系的确立属于哪种情形?家庭的结构属于哪一类型?

2. 子女与父母的亲情会因家庭状况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吗?请说明理由。

3. 你爱你家吗?为什么?

4. 你爱你的父母吗?为什么?你将通过哪些具体的行动来表达你对父母的爱?

5. 作为子女的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平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来孝敬父母?同时你认为孝敬父母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

1. 你在家庭生活中的烦恼有哪些?试分析产生这些烦恼的原因。

2. 你觉得你和你的父母有代沟吗?试说说表现并分析原因。

3. 对于父母的严要求,你有什么看法?对于父母的严要求或分歧,你有过逆反心理吗?你觉得逆反心理或行为是好还是坏?试说明理由。

4. 你和你父母发生过冲突矛盾吗?你觉得作为子女的我们如何处理家庭的冲突矛盾才算恰当?

5. 晓芬同学由于父母的严,从心里惧怕父母,有些心里话或委屈,从不敢和父母说。但她又很想和父母像朋友一样平等的交往。你能给她支点招吗?

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

1. 什么是青春期闭锁心理?试分析该心理的危害。从中你得到哪些启发?

2. 你喜欢和哪些类型的同学朋友交往?说说你的交友原则有哪些?

3. 你觉得异性同学可以交往吗?为什么呢?男女同学交往,你觉得要注意哪些问题?

4. 请你谈谈你对男女同学交往中的情感问题的看法。

5. 晓芬同学由于父母的严,从心里惧怕父母,有些心里话或委屈,从不敢和父母说。但她又很想和父母像朋友一样平等的交往。你能给她支点招吗?

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

1. 你觉得在你班上任教的老师的工作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2. 你爱你的老师吗?为什么?

3. 你觉得师生交往会有障碍冲突矛盾吗?试分析原因。请你谈谈师生如何交往才算正常?

4. 你觉得要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方法?

5. 你是如何看待老师对你的表扬和批评的?

6. 与老师交往,你认为因掌握哪些礼仪?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实际上,语文学科同 其它 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熟记这些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然后熟练的运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七年级语文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 总结

修辞:

1、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形象。

2、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的知识点有哪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文化代表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火的使用 观念 社会组织 生产活动

元谋人 约170万年 打制石器 会使用火 采集、狩猎

北京人 约70-20万年 保留猿特征 打制石器 会使用火保存火 原始群居 采集、狩猎

山顶洞人 一万八千年 和现代人基本一样 打制石器 磨光、钻孔 人工取火 审美 氏族 采集、狩猎、捕鱼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制造工具

3、我国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70万年前

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原始居民 地域 距今时间 生产工具 房子 畜牧 手工业

河姆渡居民 长江流域 约七千年 磨制石器 耒耜 干栏式 家畜 纺织 陶器

半坡居民 黄河流域 约五六千年 磨制石器骨箭头 半地穴式 猪狗 纺织 彩陶

1、我国较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

2、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

3、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源于半坡彩陶

4、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第三课 华夏之祖

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

黄帝——→人文初祖

1、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

2、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3、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叫“禅让”制。首先实施该制度的是尧推选舜为继承人,结束该制度的是禹。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1、夏的都城在阳城,统治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2、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3、朝代 暴君 亡国之君

夏朝 夏桀 夏桀

商朝 纣 纣

西周 周厉王 周幽王

4、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内容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5、商朝曾几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统治才稳定下来。后来又称商朝为殷朝。

6、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1、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那时候,农业上以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2、、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3、、我国古代稻、黍、粟、麦、豆被称为五谷。

时期 青铜器铸造情况

原始社会晚期 出现青铜器

夏 朝 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

商 朝 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西 周 青铜器种类更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

3、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4、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胜。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后来,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5、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6、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

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

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

1、战国是我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

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

3、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明的防洪灌溉工程。

4、都江堰修建后,获得“天府之国”美称的是成都平原。

5、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6、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会开展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是什么?内容是: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1)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商朝人刻在龟骨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3、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 “金文”,也称“铭文”。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整理成“大篆”。

4、今天的农历又称“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

5、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6、屈原代表作《离骚》,离:遭遇 骚:忧愁

7、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其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

8、《诗经》记载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现象。

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2)

姓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备注

1、孔子 春秋晚期 《论语》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论语》由孔子弟子整理编写

2、老子 春秋晚期 《道德经》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

3、墨子 春秋战国时期 “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

4、孟子 战国 “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保护环境

5、韩非 战国末期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

6、孙武 春秋晚期 《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第十课 “秦王扫六合”

1、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创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2、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3、焚书坑儒

4、北筑长城,抵御匈奴

5、南凿灵渠,开发南疆

6、秦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

7、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8、秦朝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9、秦统一六国的年代是公元前221年。

第十一课 “伐无道,诛暴秦”

1、秦朝: 1、徭役繁重、 暴政 2、赋税严重 3、刑法残酷 4、秦二世更加残暴

2、导致:(1)、 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大泽乡引发农民起义,在陈建设政权,陈胜为王。

起义失败

(2)、项羽取得巨鹿之战(前207)胜利

3、秦灭时,正式接受秦朝统治者投降的农民军领袖是刘邦。

4、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第十二课 大统一的汉朝

1、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国家富裕,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统治为“文景之治”。

2、被皇帝誉为“强项令”的东汉敢于执法的廉吏是董宣。

3、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出现在西汉。

4、西汉的首都在长安,东汉的首都在洛阳。

5、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第十三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1、西汉时比较彻底地治理黄河是在汉武帝时。

2、王景治理黄河是在汉明帝时。

3、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始于汉武帝时。

4、“水排”是一种鼓风冶铁工具。

5、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第十四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1、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

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3、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4、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嫁呼韩邪单于,促进了汉匈友好。

5、汉武帝时,开始反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第十五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西汉时期,人们把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3、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4、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5、欧洲的古罗马帝国被中国称作“大秦”。

第十六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早期。

2、东汉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历史人物是蔡伦。

3、《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

4、张仲景写成的《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5、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6、造纸术未发明以前,古埃及人将字写在纸草上,古代欧洲人将字写在羊皮纸上。

7、东汉华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主要著作《五禽戏》。

第十七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1、世界三大宗教指: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

2、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公元前1世纪末)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张骞通西域后,佛教沿丝绸之路逐步传到中国)。(西汉为前206——公元25)

3、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是张陵(道教徒尊称他为张天师)。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

4、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代。

5、《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诗轰动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第十八课 三国鼎立

1、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官渡之战。200年袁绍十万大军,主力直逼 曹军所在地官渡,曹操只有三四万人,曹操火烧袁军粮草,大败袁军。

2、208年曹操率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孙刘联军五万人马在长江沿岸的赤壁一带和曹军对峙,周瑜指挥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军。

3、220年,曹丕废汉献帝,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4、蜀国丞相诸葛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人称“卧龙”。

5、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军万余人,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夷洲。

第十九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1、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位,建晋朝,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国。

2、从东汉末年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西晋。

3、西晋灭亡的第二年(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都城在建康(282年建业改为建邺,313年又改为建康,今南京)。

4、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用汉人王猛为丞相,统一黄河流域。

5、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383年,苻坚以八十多万兵力,欲灭东晋。东晋军队8万人与秦军隔淝水对峙。东晋要秦军稍后退,便于晋军渡河与之决战。苻坚欲乘晋军渡河时击之,同意后退。谁料秦军中汉人多,不愿为秦卖命,一退溃不成军。苻坚“草木皆兵”,秦军“风声鹤唳”。晋军乘机进攻,大败前秦。淝水之战结束了前秦的统治,东晋在南方暂时稳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6、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东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第二十课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1、 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当时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生产、生活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2、北魏建立以后,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洛阳迅速发展为一座壮观城市。

3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一步实行改革,主要措施包括: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第二十一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1、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确定为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2、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农学家。他生活在北魏和东魏时期,做过东魏太守。他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3、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全书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详细地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

第二十二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1、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2、魏晋南北朝时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东晋的顾恺之最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3、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山西大同平城附近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附近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4、纸、墨、笔、砚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一、元谋人

地点:云南元谋县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 特点: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二、北京人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时间: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

身体特征: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特点; 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打制石器;②使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 时间:距今约18000年

身体特征: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

生产生活情况:①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②能人工取火;③用兽皮缝制衣服。

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一、河姆渡遗址

地点:浙江县河姆渡; 时间:距今约7000年

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磨制石器;②种植水稻; ③饲养家畜;④住干栏式房子

二、半坡遗址

地点:陕西西安半坡 时间:距今约6000年

生产生活:①广泛使用磨制石器;②种植粟;③饲养家畜;④制作彩陶;⑤住半地穴式房子

三、大汶口遗址 地点:山东泰安大汶口; 时间:距今约6000-4000年

生产生活情况:①过原始农耕生活;②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

3课 远古的传说

一、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时间地点: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

农业起源的传说:炎帝:制作耒耜、教民耕作远古的传说。

黄帝:创制历法、发明工具。

炎黄子孙的由来:黄、炎部落结成联盟,逐渐形成后来的华夏族(汉族的前身)。

二、禅让的传说 更替的过程:尧、舜、禹。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三、大禹治水 方法:疏导 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

4课 夏朝和商朝

一、夏朝

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统治中心: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

政治制度: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启)

灭亡:统治400多年,夏桀时灭亡

二、商朝

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建立商朝

都城: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到殷

统治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北达辽河

灭亡:统治500多年,纣王时灭亡

5课 西周的兴亡

一、西周的建立

时间:约公元前1046年-前1600年,武王-幽王(共12位王)

建立:牧野之战,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

二、分封制

目的: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西周的兴亡分封制

内容: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

诸侯权利:统治和管理辖区的土地和人民

诸侯义务:①拥戴周王;②定期朝见;③交纳贡品;④带兵随周王出征

重要封国:鲁、齐、燕、晋、宋等

三、西周的灭亡 前771年,被犬戎族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

6课 春秋争霸、战国七雄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特点:王权衰落,奴隶社会走向衰落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特点:战争频繁,封建社会确立

一、春秋五霸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尊王攘夷,成为春秋首霸。

晋文公:城濮之战打败楚军后称霸中原(退避三舍)

楚庄王:邲之战打败楚军后称霸中原(一鸣惊人、问鼎中原)

吴王阖闾:用孙武为将,打败越军称霸中原

越王勾践: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战国七雄(卧薪尝胆)

二、战国争雄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争特点:①改进青铜兵器、出现铁兵器;②以步兵和骑兵主;③军队庞大,修建工事;④参战兵力多,争夺激烈

著名战争:“围魏救赵”、长平之战; 著名军事家:孙膑、白起

合纵:“合众势力以攻一强”,即六国出兵联合攻秦(张仪)

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即秦拉拢东方国家服从自己

8课 商鞅变法

背景:①铁器和农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②秦孝公深感落后挨打,决心改革商鞅变法。

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内容:①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②重农抑商。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禁止弃农经商。 ③奖励军功,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 ④迁都咸阳,推行县制⑤严明法令。

推行县制:全国设31县,由国君派官吏治理

性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作用:使秦国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9课 秦朝的统治

一、秦统一六国

概况: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仍定都咸阳。

意义: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A建立皇帝制度;B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地方推行郡县制,全国有36郡

2、经济上:A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为通行货币)。 B、统一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为通用字体,后改为隶书)。

4、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南越,修灵渠

10课 秦末农民起义

一、原因:1、秦的暴政(A、焚书坑儒(加强文化思想的统治,但摧残了文化)B、赋税;兵役、徭役沉重繁重 ;C、刑法严酷 ;D、秦二世的昏庸。);2、遇雨延期

二、经过:大泽乡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 领导者:陈胜、吴广 结果:失败

作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三、秦朝的灭亡

1、巨鹿之战,项羽消灭秦的主力。

2、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汉武帝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巩固统一的措施)

1、思想上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②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办太学。

2、政治上

①颁发“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彻底解决王国问题。

②整理财政: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3、开发边疆

①设置“河西四郡”管理河西走廊至玉门关地区。

②重新设置郡县,加强对五岭以南(包括海南岛)广大地区的管辖。

③把“西南夷”地区纳入汉王朝的直接统治下。

12课 张骞通西域

西域: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被称为西域 。

经过:两次出使西域

①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②为联络乌孙夹击匈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第二次西域。

作用:促进内地与西域经济、文化的交往。

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一、丝绸之路

路线: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新疆地区,通向西亚和欧洲。

作用:它沟通东西方交通,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二、对外交流的表现

①公元57年,东汉光武帝赠给“汉委奴国王”金印一枚。

②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只到达波斯湾了解沿途以及欧洲的一些情况。)

③公元166年一批大秦人以大秦安敦尼王的名义向东汉皇帝赠送礼品,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14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一、背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

二、经过

1、官渡之战(时间:公元200年;概况: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赤壁之战(时间:公元208年;概况:孙权、刘备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奠定了基础)

三、结果:三国鼎立的形成

220年,曹丕代汉自立,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灭亡;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今南京)

15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

一、孙吴开发江南

1、原因: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南方统治重视发展经济。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人民的辛勤劳动

2、表现:①织麻布(会稽)②生产青瓷;③侯官、临海、番禺成为吴国三大造船中心;230年,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二、诸葛亮治蜀

①恢复和发展成都平原的经济

②稳妥处理民族关系,使南中地区(今四川南部、贵州一带)得到初步开发

三、东晋南朝时南方的开发

1、原因: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孙吴政权重视发展经济,如组织屯田垦荒,推广牛耕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人民的辛勤劳动

2、表现:①广种水稻,推广原产北方的麦、豆等②建康成为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都会。

16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五胡内迁(东汉末年起,匈奴、鲜卑、氐、羯、羌等内迁。)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明显加强。

2、目的:为了维护北魏政权的统治

3、主要内容:①借鉴汉族的制度,实行一系列新制度;②从平城(今大同)迁都到洛阳;③推行汉化政策,如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 。

4、影响:促进了北魏经济文化的发展和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加速了少数民族的汉化过程。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复习

1、 西周分封制(以选择题为主)

①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②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影响:通过分封,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国家

2、战国时期,秦国李冰在岷江修筑都江堰,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美誉

3、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变法,内容:

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③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

④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影响: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西周在青铜器上铸刻文字,叫“金文”或“铭文”。西周晚期出现“大篆”。铸刻文字最多的青铜器——毛公鼎

5、孔子

政治观点: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观点:①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

②注意“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谦虚好学。

③要求学说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

孔子言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②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③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②统一度量衡。

③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字,后来又推广隶书。

④为加强思想控制,接受李斯建议,“焚书坑儒”。

⑤为抵御匈奴,北筑“万里长城”。(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意义: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7、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①接受主父偃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推恩令)

②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③经济: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同意铸造五铢钱,抑制了大商人谋取暴利,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④为抗击匈奴,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匈奴遭受沉重打击,开始西迁。

汉武帝大一统的意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上达到大一统,西汉统治达到鼎盛。

评价汉武帝:是我国古代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封建皇帝,在他统治期间,西汉出现了大一统局面,封建通知得到巩固和加强。但他也好大喜功,耗费了大量钱财,征兵征税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8、张骞出使西域(司马迁称之为“凿空”)

公元前138、公元前119年分别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西域→中原:葡萄、核桃、石榴、苜蓿 中原→西域:铸铁、凿井、丝绸

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促进了中原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

9、丝绸之路

长安--河西走廊—敦煌—分南北两支(北:玉门关—葱岭---大宛-大月氏-安息-大秦 南:阳关----鄯善—于阗—葱岭--大宛-大月氏-安息---大秦

丝绸之路作用:传播了中国文化,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10、造纸术

世界上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成为“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11、江南开发的原因:

①江南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北方战乱,而南方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

③北方人南迁,带去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江南开发的影响: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荒地被开垦

12、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①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迁都)

②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③官员及家属穿汉服。

④改汉姓,皇族由拓跋改为元。

⑤鼓励鲜卑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⑥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⑦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鲜卑族逐渐汉化,北魏政权得到巩固,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13、东晋王羲之(“书圣”)的《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二上册人教版政治的知识 1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知识整理

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

一.我知我家

1.家庭关系的建立

(1)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新的家庭;非婚生子女不一定与生身父(母)同住一起,但父(母)与子女间的法定权利义务仍然存在,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3)家庭结构的类型

现在常见的几种家庭类型,即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2.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1)与父母的血缘关系不可改变

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2)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3)要了解自己的父母、了解家人的好品质,了解好的家风

填写家庭树,看看自己家庭结构的类型;讲讲好的家风、好的传统、家庭里出名的人。

二.我爱我家

1.大人讲我小时侯

(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2)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3)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2.无悔的奉献

(1)父母对家庭的贡献——夸夸自己的父母

(2)父母对子女之爱——概述母爱和父爱

母爱是最无私的;父爱如山,深沉严格。

(3)父母对子女的义务——父母养育子女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

3.感受家庭温暖

(1)从各个方面感受家庭带给我们的温暖

家是人们的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2)热爱自己的家——用自己感触最深的话,表达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三.难报三春晖

1.爱洒心间

(1)父母对我们的付出

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2)我们应该以爱回报

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3)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要弘扬这一优良传统。

2.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

(1)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这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2)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

孝敬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为之中,要从小事做起。

(3)孝敬父母收获的是甜蜜

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但得到的是甜蜜。

(4)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从

对父母的孝敬有道德和法律上的是与非。当父母作出不道德的事时,要劝阻,这也是孝的表现;当其触犯法律时,做儿女的对其违法行为不能视而不见甚至包庇,而要进行劝阻、斗争。

(5)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尽孝心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家庭和社会都做出过贡献,在他们年老多病、行动不便之际,做孙子女的更要献上一片孝心。这既是理所当然,也是弘扬中华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

第二课 我与父母做朋友

一.严也是一种爱

1.成长也会有烦恼

(1)产生烦恼的原因

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自我意识增强,开始独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从而产生了亲子矛盾,这些矛盾困扰着我们,带来烦恼。

(2)产生代沟的原因

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3)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是一种爱

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2.逆反心理有危害

(1)逆反心理的表现

要我这样,我偏那样;你说这好,我偏说那好;让我信这,我偏信那。

(2)对逆反心理的辨证分析

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有的反抗不无道理。在家庭教育父母也难免有误区。与父母平等交往,有助于帮助父母更新观念、走出家教的误区,也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3)逆反心理导致的危害

从结果上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父母的错误伤害自己。

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就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

二.两代人的对话

1.架起理解的桥梁

(1)要亲近父母,跨越代沟

沟通是双方的事,我们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2)学会遇事与父母商量

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这样看似冲突的事情就有了回旋的余地。

“处理家庭冲突六步法”:

第一步,明确冲突是什么;第二步,进一步分析产生分歧的原因;第三步,找出解决这一问题可能涉及的各种方式;第四步,判断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一方不能接受的;第五步,确定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方式;第六步,检验最终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否有效。

(3)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最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了解父母,沟通就有主动权;敞开心扉,沟通起来无顾忌;笑口常开,沟通起来无障碍;耐心解释,沟通之中得理解;换位思考,有效沟通不可少;尊重理解,正常沟通最关键;求同存异,沟通不要走极端。

2.交往的艺术

(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4)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要宽容。+

第二单元 师友结伴同行

第三课 同侪携手共进

一. 同学•朋友

1. 我的人际圈

(1)闭锁心理的含义

闭锁心理是将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自我封闭,不轻易外露。

(2)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意义。

如果封闭自己,只会使自己陷入孤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相互选择的结果。积极交往,友谊之树才会枝繁叶茂;开放自我,我们的性格才会更开朗,人生才能更精彩。

(3)交往中受人欢迎的品质

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等品德,会使我们在交往中具有持久的吸引力、较强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也会使自己在集体中具有更高的人气指数。

2. 与友同行

(1)什么是朋友?交友的益处有哪些?

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

(2)朋友从哪里来?

朋友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对于友情,需要我们明知而谨慎地把握。

(3)交友的原则

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给予与分担必须是双向的,这样才能做到双赢甚至多赢。

人无完人,人各不同。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就会交到更多有趣的朋友,获得更为持久的友谊。

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坦诚的,在原则面前一定要坚定,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

我们要慎交朋友。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要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二. 男生•女生

1. 让我们荡起双桨

(1)与异性交往的意义

异性同学间的交往是学校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让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友谊。

(2)树立男女同学之间积极交往的意识

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还可以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

(3)男女同学之间如何进行正常、健康的交往?

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2. 把握青春,把握情感

(1)正视男女生交往中的情感问题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

(2)如何把握情感

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智选择。

当我们在情感的门前徘徊时,需要反思自己的情感选择。在反思中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选择中我们把握青春,在承担责任中我们长达成人。

(3)在异性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

在与异性相处时,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良好自律,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第四课 老师伴我成长

一.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

1.我给老师画个像

(1)日常生活中的老师

(2)信息时代的老师

(3)培养人格的老师

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样。

2.我爱我的老师

(1)高尚的人格

(2)夸夸我的老师

二.有效沟通 健康成长

1.师生交往新观念

(1)传统师生关系

“权威—遵从”的不对等的师生关系引发了师生交往的重重障碍。

(2)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2.共筑师生情感桥梁

(1)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

(2)沟通方法

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原谅老师的错误。

(3)交往礼仪

礼貌待师。

注意场合。

勿失分寸。

第三单元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第五课 多元文化“地球村”

一.世界文化之旅

1.丰富多彩的文化

(1)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2)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这些代表人物又把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

2.和谐的文化乐章

(1)文化存在差异,没有优劣

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每一种文化都有自有生存发展的权利,不同民族的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

(2)全球化趋势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3)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

二.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1.开放的胸怀

(1)面对不同文化,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什么?

面对不同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2)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世界的,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体现了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

2.搭起文化的桥梁

(1)对外来文化该持何种态度

学习外来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而要批判的接受。

(2)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青少年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

(3)对外交往的方法

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应该克服自己的不安和焦虑;消除误解,尽量保持客观宽容的态度;提高对其他文化的鉴赏能力;不采取防卫心态,多关注他人的经验和看法,避免妄下断言;寻找能联结双方的相似点;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探索有效地沟通技巧;在交往时,不卑不亢,以礼相待……

(4)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文化的同时,还要宣传、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第六课 网络交往新空间

一.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1.网络沟通无极限

网络生活很丰富

无极限

网络交往新空间

2.网络交往—— 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网络的正面作用: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

两面性

网络的负面作用: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成瘾症

二.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1.学会自我保护

(1)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网络交往对象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意泄漏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师长解决,不要仅仅依赖网友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以免上当受骗。

(2)提高辨别觉察能力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作为网络游客,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

3. 遵守网络规则

(1) 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

网络是我们共有的生活空间,我们共负建设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的责任。

(2)上网更要遵守法律。

网络交往是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因此,上网要遵守法律这一基本的行为准则。上网时,要有很强的依法行事的意识。

第四单元 交往艺术新思维

第七课 友好交往礼为先

一.礼貌显魅力

1.礼貌是尊重

(1)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

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礼貌反映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示我们的风采。

(2)礼貌是文明的体现

是否文明礼貌,决不只是个人私事,也不是无足重轻的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2.“谢谢”的魅力

我们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

(1)语言文明的魅力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态度亲和的魅力

(3)举止端庄的魅力

“谦谦君子,赐我百朋。”

二.礼仪展风采

1.因礼仪而优雅

(1)礼仪是一个人必备的素养

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利益素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礼仪的要求。

(2)礼仪是一门学问,在社交活动中有特定的要求

(3)讲礼仪的重要性

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4)学习礼仪的积极性

按礼仪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回事我们变的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是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它能展示我们内心的自信,蓬勃的朝气、振奋的精神,有助于强健我们的身体,还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2.社交礼仪ABC

(1)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

(2)了解传统习俗中的礼仪

遵守健康、文明的社交礼仪,是展示我们优雅风采和高尚品德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与他人顺利交往的前提。

(3)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

第八课 竞争合作求双赢

一.竞争?合作?

1.平等竞争

(1)竞争无处不在

(2)竞争的积极作用

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又促进作用。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提高自己的水平;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3)竞争的消极作用

产生自卑感;引起过分紧张和焦虑;出现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忌妒心理。

忌妒心理是竞争的副产品。做一个合格的竞争者,就要消除忌妒心理,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

(4)良好的竞争意识与不良的竞争意识

(5)竞争的规则是公平

道德和法律是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6)竞争的目的

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合作共享

(1)合作是共享的基础

合作的成果属于大家,由大家共享。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

(2)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

合作有分工,要求各方承担责任、完成各自的任务,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3)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前提

合作能集聚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作性,并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精诚合作会使我们分享到成功的愉悦,互助互惠能让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

二.合作!竞争!

1.在合作中竞争

(1)竞争与合作相互依存

(2)在合作中竞争的内涵

一方面,团体的通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间相互竞争;另一方面,成员间相互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

(3)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竞争关系?

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合作的过程是互帮互学、互相提高的过程。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是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

(4)在合作中竞争的理念

竞争并不意味着“你死我活”,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共同进步,不以成败论英雄。

2.在竞争中合作

(1)“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

(2)“双赢”原则

竞争对手不能相互排斥,造成两败俱伤,而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才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

(3)如何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

学会欣赏他人;要学会理解和谅解别人;换位思考。

(4)团队精神

含义: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

核心: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的利益服从团对的利益。

第九课 心有他人天地宽

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1.金无足赤,人各有别

(1)宽容的内涵

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2)“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宽容合作的基础

(3)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宽容

2.宽容他人,悦纳自己

(1)宽容是一种美德

(2)宽容是一种境界

(3)宽容带来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4)宽容是有原则的,要讲究策略。

(5)悦纳自己

宽容自己就是接纳自己,即实事求是地面对真实的自我,既不要挑剔和苛求自己,也不自惭形秽;既不要妄自菲薄、全盘否定自己,也不要妄自尊大。

二.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实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的内涵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的意思是: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2.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1)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之上。

(2)换位思考

含义: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实质: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3)以欣赏的态度待人

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欣赏的态度,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分爱心。

三.平等尊重你我他

1.人生而平等

(1)人与人之间平等的集中表现

人与人之间平等的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在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轻视。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都平等的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2)人的差异需要得到尊重

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相互取长补短,才是我们应该采取得正确态度。

(3)平等对待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的含义:弱势群体是对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的总称,例如:女性、老年人、未成年人、病人等等。

在社会生活中,弱势群体的平等权益容易受到侵害。我们应当平等对待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尊重从我做起

(1)人们需要相互尊重

受人尊重是人的基本权利,同时也要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2)遵守规则是尊重社会的底线,也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3)尊重自然是人类的责任和义务

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

一.诚信是金

1.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1)什么是诚信

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的涵义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一古训是说,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的涵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做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2.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1)诚信的基本要求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恪守信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即表现为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

(2)“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3)不要轻易许诺

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

(4)做人无大事、小事

我们所做的大事、小事,都要认真面对,在做人方面实质上没有大事小事之分。生活是点点滴滴的小事构成的,诚信做人就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我们做大事的同时也要拘小节,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做诚信的人

1.诚信守则

(1)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

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2)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

诚信守则一: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

诚信守则二: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

诚信守则三: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诚信守则四:在情与法的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

2.诚信的智慧

(1)诚信要与具体的情景相结合

(2)诚实与隐私的关系

(3)诚信的核心是善

问答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1. 什么是家庭?你家的家庭关系的确立属于哪种情形?家庭的结构属于哪一类型?

2. 子女与父母的亲情会因家庭状况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吗?请说明理由。

3. 你爱你家吗?为什么?

4. 你爱你的父母吗?为什么?你将通过哪些具体的行动来表达你对父母的爱?

5. 作为子女的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平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来孝敬父母?同时你认为孝敬父母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

1. 你在家庭生活中的烦恼有哪些?试分析产生这些烦恼的原因。

2. 你觉得你和你的父母有代沟吗?试说说表现并分析原因。

3. 对于父母的严要求,你有什么看法?对于父母的严要求或分歧,你有过逆反心理吗?你觉得逆反心理或行为是好还是坏?试说明理由。

4. 你和你父母发生过冲突矛盾吗?你觉得作为子女的我们如何处理家庭的冲突矛盾才算恰当?

5. 晓芬同学由于父母的严,从心里惧怕父母,有些心里话或委屈,从不敢和父母说。但她又很想和父母像朋友一样平等的交往。你能给她支点招吗?

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

1. 什么是青春期闭锁心理?试分析该心理的危害。从中你得到哪些启发?

2. 你喜欢和哪些类型的同学朋友交往?说说你的交友原则有哪些?

3. 你觉得异性同学可以交往吗?为什么呢?男女同学交往,你觉得要注意哪些问题?

4. 请你谈谈你对男女同学交往中的情感问题的看法。

5. 晓芬同学由于父母的严,从心里惧怕父母,有些心里话或委屈,从不敢和父母说。但她又很想和父母像朋友一样平等的交往。你能给她支点招吗? 初二上册人教版政治的知识 1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知识整理

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

一.我知我家

1.家庭关系的建立

(1)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新的家庭;非婚生子女不一定与生身父(母)同住一起,但父(母)与子女间的法定权利义务仍然存在,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3)家庭结构的类型

现在常见的几种家庭类型,即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2.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1)与父母的血缘关系不可改变

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2)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3)要了解自己的父母、了解家人的好品质,了解好的家风

填写家庭树,看看自己家庭结构的类型;讲讲好的家风、好的传统、家庭里出名的人。

二.我爱我家

1.大人讲我小时侯

(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2)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3)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2.无悔的奉献

(1)父母对家庭的贡献——夸夸自己的父母

(2)父母对子女之爱——概述母爱和父爱

母爱是最无私的;父爱如山,深沉严格。

(3)父母对子女的义务——父母养育子女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

3.感受家庭温暖

(1)从各个方面感受家庭带给我们的温暖

家是人们的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2)热爱自己的家——用自己感触最深的话,表达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三.难报三春晖

1.爱洒心间

(1)父母对我们的付出

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2)我们应该以爱回报

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3)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要弘扬这一优良传统。

2.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

(1)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这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2)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

孝敬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为之中,要从小事做起。

(3)孝敬父母收获的是甜蜜

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但得到的是甜蜜。

(4)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从

对父母的孝敬有道德和法律上的是与非。当父母作出不道德的事时,要劝阻,这也是孝的表现;当其触犯法律时,做儿女的对其违法行为不能视而不见甚至包庇,而要进行劝阻、斗争。

(5)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尽孝心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家庭和社会都做出过贡献,在他们年老多病、行动不便之际,做孙子女的更要献上一片孝心。这既是理所当然,也是弘扬中华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

第二课 我与父母做朋友

一.严也是一种爱

1.成长也会有烦恼

(1)产生烦恼的原因

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自我意识增强,开始独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从而产生了亲子矛盾,这些矛盾困扰着我们,带来烦恼。

(2)产生代沟的原因

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3)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是一种爱

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2.逆反心理有危害

(1)逆反心理的表现

要我这样,我偏那样;你说这好,我偏说那好;让我信这,我偏信那。

(2)对逆反心理的辨证分析

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有的反抗不无道理。在家庭教育父母也难免有误区。与父母平等交往,有助于帮助父母更新观念、走出家教的误区,也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3)逆反心理导致的危害

从结果上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父母的错误伤害自己。

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就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

二.两代人的对话

1.架起理解的桥梁

(1)要亲近父母,跨越代沟

沟通是双方的事,我们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2)学会遇事与父母商量

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这样看似冲突的事情就有了回旋的余地。

“处理家庭冲突六步法”:

第一步,明确冲突是什么;第二步,进一步分析产生分歧的原因;第三步,找出解决这一问题可能涉及的各种方式;第四步,判断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一方不能接受的;第五步,确定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方式;第六步,检验最终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否有效。

(3)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最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了解父母,沟通就有主动权;敞开心扉,沟通起来无顾忌;笑口常开,沟通起来无障碍;耐心解释,沟通之中得理解;换位思考,有效沟通不可少;尊重理解,正常沟通最关键;求同存异,沟通不要走极端。

2.交往的艺术

(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4)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要宽容。+

第二单元 师友结伴同行

第三课 同侪携手共进

一. 同学•朋友

1. 我的人际圈

(1)闭锁心理的含义

闭锁心理是将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自我封闭,不轻易外露。

(2)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意义。

如果封闭自己,只会使自己陷入孤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相互选择的结果。积极交往,友谊之树才会枝繁叶茂;开放自我,我们的性格才会更开朗,人生才能更精彩。

(3)交往中受人欢迎的品质

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等品德,会使我们在交往中具有持久的吸引力、较强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也会使自己在集体中具有更高的人气指数。

2. 与友同行

(1)什么是朋友?交友的益处有哪些?

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

(2)朋友从哪里来?

朋友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对于友情,需要我们明知而谨慎地把握。

(3)交友的原则

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给予与分担必须是双向的,这样才能做到双赢甚至多赢。

人无完人,人各不同。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就会交到更多有趣的朋友,获得更为持久的友谊。

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坦诚的,在原则面前一定要坚定,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

我们要慎交朋友。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要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二. 男生•女生

1. 让我们荡起双桨

(1)与异性交往的意义

异性同学间的交往是学校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让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友谊。

(2)树立男女同学之间积极交往的意识

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还可以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

(3)男女同学之间如何进行正常、健康的交往?

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2. 把握青春,把握情感

(1)正视男女生交往中的情感问题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

(2)如何把握情感

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智选择。

当我们在情感的门前徘徊时,需要反思自己的情感选择。在反思中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选择中我们把握青春,在承担责任中我们长达成人。

(3)在异性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

在与异性相处时,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良好自律,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第四课 老师伴我成长

一.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

1.我给老师画个像

(1)日常生活中的老师

(2)信息时代的老师

(3)培养人格的老师

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样。

2.我爱我的老师

(1)高尚的人格

(2)夸夸我的老师

二.有效沟通 健康成长

1.师生交往新观念

(1)传统师生关系

“权威—遵从”的不对等的师生关系引发了师生交往的重重障碍。

(2)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2.共筑师生情感桥梁

(1)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

(2)沟通方法

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原谅老师的错误。

(3)交往礼仪

礼貌待师。

注意场合。

勿失分寸。

第三单元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第五课 多元文化“地球村”

一.世界文化之旅

1.丰富多彩的文化

(1)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2)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这些代表人物又把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

2.和谐的文化乐章

(1)文化存在差异,没有优劣

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每一种文化都有自有生存发展的权利,不同民族的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

(2)全球化趋势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3)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

二.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1.开放的胸怀

(1)面对不同文化,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什么?

面对不同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2)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世界的,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体现了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

2.搭起文化的桥梁

(1)对外来文化该持何种态度

学习外来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而要批判的接受。

(2)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青少年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

(3)对外交往的方法

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应该克服自己的不安和焦虑;消除误解,尽量保持客观宽容的态度;提高对其他文化的鉴赏能力;不采取防卫心态,多关注他人的经验和看法,避免妄下断言;寻找能联结双方的相似点;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探索有效地沟通技巧;在交往时,不卑不亢,以礼相待……

(4)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文化的同时,还要宣传、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第六课 网络交往新空间

一.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1.网络沟通无极限

网络生活很丰富

无极限

网络交往新空间

2.网络交往—— 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网络的正面作用: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

两面性

网络的负面作用: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成瘾症

二.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1.学会自我保护

(1)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网络交往对象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意泄漏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师长解决,不要仅仅依赖网友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以免上当受骗。

(2)提高辨别觉察能力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作为网络游客,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

3. 遵守网络规则

(1) 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

网络是我们共有的生活空间,我们共负建设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的责任。

(2)上网更要遵守法律。

网络交往是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因此,上网要遵守法律这一基本的行为准则。上网时,要有很强的依法行事的意识。

第四单元 交往艺术新思维

第七课 友好交往礼为先

一.礼貌显魅力

1.礼貌是尊重

(1)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

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礼貌反映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示我们的风采。

(2)礼貌是文明的体现

是否文明礼貌,决不只是个人私事,也不是无足重轻的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2.“谢谢”的魅力

我们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

(1)语言文明的魅力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态度亲和的魅力

(3)举止端庄的魅力

“谦谦君子,赐我百朋。”

二.礼仪展风采

1.因礼仪而优雅

(1)礼仪是一个人必备的素养

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利益素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礼仪的要求。

(2)礼仪是一门学问,在社交活动中有特定的要求

(3)讲礼仪的重要性

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4)学习礼仪的积极性

按礼仪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回事我们变的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是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它能展示我们内心的自信,蓬勃的朝气、振奋的精神,有助于强健我们的身体,还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2.社交礼仪ABC

(1)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

(2)了解传统习俗中的礼仪

遵守健康、文明的社交礼仪,是展示我们优雅风采和高尚品德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与他人顺利交往的前提。

(3)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

第八课 竞争合作求双赢

一.竞争?合作?

1.平等竞争

(1)竞争无处不在

(2)竞争的积极作用

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又促进作用。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提高自己的水平;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3)竞争的消极作用

产生自卑感;引起过分紧张和焦虑;出现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忌妒心理。

忌妒心理是竞争的副产品。做一个合格的竞争者,就要消除忌妒心理,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

(4)良好的竞争意识与不良的竞争意识

(5)竞争的规则是公平

道德和法律是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6)竞争的目的

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合作共享

(1)合作是共享的基础

合作的成果属于大家,由大家共享。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

(2)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

合作有分工,要求各方承担责任、完成各自的任务,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3)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前提

合作能集聚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作性,并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精诚合作会使我们分享到成功的愉悦,互助互惠能让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

二.合作!竞争!

1.在合作中竞争

(1)竞争与合作相互依存

(2)在合作中竞争的内涵

一方面,团体的通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间相互竞争;另一方面,成员间相互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

(3)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竞争关系?

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合作的过程是互帮互学、互相提高的过程。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是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

(4)在合作中竞争的理念

竞争并不意味着“你死我活”,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共同进步,不以成败论英雄。

2.在竞争中合作

(1)“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

(2)“双赢”原则

竞争对手不能相互排斥,造成两败俱伤,而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才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

(3)如何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

学会欣赏他人;要学会理解和谅解别人;换位思考。

(4)团队精神

含义: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

核心: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的利益服从团对的利益。

第九课 心有他人天地宽

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1.金无足赤,人各有别

(1)宽容的内涵

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2)“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宽容合作的基础

(3)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宽容

2.宽容他人,悦纳自己

(1)宽容是一种美德

(2)宽容是一种境界

(3)宽容带来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4)宽容是有原则的,要讲究策略。

(5)悦纳自己

宽容自己就是接纳自己,即实事求是地面对真实的自我,既不要挑剔和苛求自己,也不自惭形秽;既不要妄自菲薄、全盘否定自己,也不要妄自尊大。

二.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实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的内涵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的意思是: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2.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1)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之上。

(2)换位思考

含义: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实质: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3)以欣赏的态度待人

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欣赏的态度,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分爱心。

三.平等尊重你我他

1.人生而平等

(1)人与人之间平等的集中表现

人与人之间平等的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在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轻视。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都平等的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2)人的差异需要得到尊重

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相互取长补短,才是我们应该采取得正确态度。

(3)平等对待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的含义:弱势群体是对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的总称,例如:女性、老年人、未成年人、病人等等。

在社会生活中,弱势群体的平等权益容易受到侵害。我们应当平等对待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尊重从我做起

(1)人们需要相互尊重

受人尊重是人的基本权利,同时也要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2)遵守规则是尊重社会的底线,也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3)尊重自然是人类的责任和义务

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

一.诚信是金

1.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1)什么是诚信

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的涵义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一古训是说,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的涵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做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2.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1)诚信的基本要求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恪守信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即表现为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

(2)“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3)不要轻易许诺

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

(4)做人无大事、小事

我们所做的大事、小事,都要认真面对,在做人方面实质上没有大事小事之分。生活是点点滴滴的小事构成的,诚信做人就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我们做大事的同时也要拘小节,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做诚信的人

1.诚信守则

(1)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

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2)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

诚信守则一: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

诚信守则二: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

诚信守则三: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诚信守则四:在情与法的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

2.诚信的智慧

(1)诚信要与具体的情景相结合

(2)诚实与隐私的关系

(3)诚信的核心是善

问答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1. 什么是家庭?你家的家庭关系的确立属于哪种情形?家庭的结构属于哪一类型?

2. 子女与父母的亲情会因家庭状况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吗?请说明理由。

3. 你爱你家吗?为什么?

4. 你爱你的父母吗?为什么?你将通过哪些具体的行动来表达你对父母的爱?

5. 作为子女的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平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来孝敬父母?同时你认为孝敬父母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

1. 你在家庭生活中的烦恼有哪些?试分析产生这些烦恼的原因。

2. 你觉得你和你的父母有代沟吗?试说说表现并分析原因。

3. 对于父母的严要求,你有什么看法?对于父母的严要求或分歧,你有过逆反心理吗?你觉得逆反心理或行为是好还是坏?试说明理由。

4. 你和你父母发生过冲突矛盾吗?你觉得作为子女的我们如何处理家庭的冲突矛盾才算恰当?

5. 晓芬同学由于父母的严,从心里惧怕父母,有些心里话或委屈,从不敢和父母说。但她又很想和父母像朋友一样平等的交往。你能给她支点招吗?

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

1. 什么是青春期闭锁心理?试分析该心理的危害。从中你得到哪些启发?

2. 你喜欢和哪些类型的同学朋友交往?说说你的交友原则有哪些?

3. 你觉得异性同学可以交往吗?为什么呢?男女同学交往,你觉得要注意哪些问题?

4. 请你谈谈你对男女同学交往中的情感问题的看法。

5. 晓芬同学由于父母的严,从心里惧怕父母,有些心里话或委屈,从不敢和父母说。但她又很想和父母像朋友一样平等的交往。你能给她支点招吗?

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

1. 你觉得在你班上任教的老师的工作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2. 你爱你的老师吗?为什么?

3. 你觉得师生交往会有障碍冲突矛盾吗?试分析原因。请你谈谈师生如何交往才算正常?

4. 你觉得要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方法?

5. 你是如何看待老师对你的表扬和批评的?

6. 与老师交往,你认为因掌握哪些礼仪?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实际上,语文学科同 其它 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熟记这些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然后熟练的运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七年级语文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 总结

修辞:

1、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形象。

2、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知识点(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