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教案(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歌鉴赏)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教案(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歌鉴赏)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的主旨是什么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的主旨是:

作者流放途中遇赦后忧愁苦闷全去,无比喜悦的心情,以及作者的超脱的豪情逸志。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诗人兴致勃勃,幻想联翩,恍如置身仙境,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潇洒自如,情调舒展流畅,态度超脱豁达,豪情逸志。

这首诗是一首五律。就其风格而论,意气豪放,境界阔大,抒情写景有一种长风浩荡的笔力。李白一生的律诗并不少,但他的作品中较为出色的大多不是律诗。五七律之中,以五律为主。《唐诗品汇》说:“盛唐五言律句之妙,李翰林气象雄逸。”《李诗纬》也说:“若太白五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焉。”此诗代表了李白的五言律诗的风格。 主旨是: 作者流放途中遇赦后忧愁苦闷全去,无比喜悦的心情,以及作者的超脱的豪情逸志。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诗人兴致勃勃,幻想联翩,恍如置身仙境,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潇洒自如,情调舒展流畅,态度超脱豁达,豪情逸志。

“登高怀远”古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登高怀远是古诗中一个常见主题,将登高与文学联系起来,始于孔子。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深思。古往今来,文人政客就喜欢登高望远,抒发他们郁结于胸中的缕缕幽思,或是游子思乡,或是凌云壮志,或是文人悲歌......

阅读“登高”组诗,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体会蕴含的深沉情感。

登高组诗选择“三带三”模式。

第一个“三”,是第20课三首古诗: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杜甫《望岳》、王安石《登飞来峰》。在这三首诗里,我们了解“登高”行为意象,理解诗人登高所抒发的情感。这三首诗的指导步骤:第一、读诗,读出它们体裁的不同;第二、查诗,查它们的写作背景;第三、品诗,品登高所望、所想。

第二个“三”,指三首课外登高主题的诗,分别是: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的《登岳阳楼》、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次群诗重点整合前三首诗歌,附加后三首来补充。从作者生活年代看,有唐有宋。初唐诗人陈子昂;盛唐诗人王维,有经历安史之乱的杜甫和李白,还有宋代的诗人王安石。他们有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有现实主义诗人代表,还有田园诗人代表。从体裁上看,有古体诗,有近体诗,有律诗、有绝句。

总之,通过这次群诗教学,希望同学们能认识“登高怀远”的文化现象,能够赏析此类诗歌,能够领悟文人政客的深沉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登高怀远”是我们古诗中常见的主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关于登高的诗歌?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吧。( 同学们背诵)

今天我们这堂课去探讨一下这类诗歌有什么特点?比如诗人为什么要登高?选择哪些地方登高?登高望见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情感?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抒情?

二、读诗,辨体裁

1.请大家齐读《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这三首诗歌的体裁是什么?

①生读;

②辨体裁:《登幽州台歌》是古体诗;《望岳》和《登飞来峰》是近体诗,前者是律诗,后者是绝句。

③复习:律诗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间两联必须押韵,首尾可押可不押。

2.再读群诗三首,辨别体裁。

明确:《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律诗、《登岳阳楼》律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绝句。

三、查诗,查背景,查作者。

1.阅读课本上右边的注释和《初中文言文》的相关资料。

2.学生展示,说背景,说作者。

3.教师补充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初唐诗人、文学家。24岁举进士,轻财好施,慷慨任侠,以上书论政得武则天赏识,后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和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此诗写于696年(当时35岁),武则天当政时期,命建安王武攸宜征伐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军事。武攸宜缺乏将略,军事失利,陈子昂屡次进言不被采纳,被贬为军曹。陈子昂苦闷忧愤,登上战国时期燕昭王为招纳贤士而建立的幽州台,于是有感而发,写下这首《登幽州台歌》。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县)人。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他的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面貌,因此被称为“诗史”。其代表作品《春望》、“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此诗写于736年(当时诗人24岁),杜甫在齐、赵漫游的时候写下的诗。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诗写于1047年,诗人当时26岁,1042年高中进士。

四、品诗,品登高所望、所感。

(一)赏析《登幽州台歌》

1.读《登幽州台歌》,想想用什么样的节奏和什么样的声调来诵读?大家试读一下。

2、生读,揣摩体会。

明确:舒缓的节奏,悲怆的声调。

3、陈子昂在什么地方登高?

明确:幽州台

补充:幽州台的典故。战国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诗人虽在幽州台,但是燕昭王这样的明君可遇不可求,吊古伤今,引发诗人无限的感慨。

4、用舒缓的节奏和悲怆的声调再次诵读,想想陈子昂等幽州台,“望”见了什么?

明确:古人,来者,悠悠天地。

“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仙君;

“来者”:指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悠悠天地”:辽阔、清远、广漠

5、诗人登幽州台,引起了怎样的遐思?

诗人心中理想的“古人”和“来者”,皆不见,登高远眺,见到的只有广阔天地,古往今来,亘古如斯,时空的浩瀚与人生之须臾,两相对照,想起自己不遇明主、怀才不遇的处境,不禁悲从中来,热泪飞洒。

诗情:登幽州台,诗人吊古伤今,借天地时空的广阔,感叹人生的短暂,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悲愤之情。

小结:人生苦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该当登高遣悲怀。

(二)赏析《望岳》

1.诗人年轻时候,意气风发,漫游天下,待时而飞,当他来到齐鲁大地,望见五岳之首——泰山,诗人又抒发了怎样的豪情?

一读诗歌,体会诗情。

2.二读诗歌,登高望岳,望了什么?

首联:远眺泰山。

运用设问和夸张,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表现了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突出了泰山的绵延、高大的特点。

颔联:近望泰山。(静)

上句通过拟人手法,表现泰山的神奇秀美,用的是虚笔。

下句用夸张的手法,突出泰山的高耸入云,是实写。

颈联:细望泰山。(动)

抓住“云”和“鸟”细笔描绘,表现了心胸的震荡和眼界的开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尾联:登临绝顶,众山皆小。

登高望岳,望见了泰山的巍峨绵延、神奇秀美。

3、三读诗歌,登高望岳,诗人抒什么情?

明确: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本诗主旨句)

品析:站得高,确实看得远。化用“等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

深刻含义:表现了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和坚毅豪迈的气概,抒发了诗人奋发向上、勇攀高峰的凌云壮志。

小结:年少有为,意气风发,该当登高寄豪情。

(三)赏析《登飞来峰》

1、一读诗歌,体会诗情。

2、二读诗歌,登飞来峰。飞来峰上所见有哪些?

明确:千寻塔,冉冉升起的太阳。

意象特点:高、新、代表希望。

此时王安石高中进士,年少有为,意气风发。见此情境,有所感。

3、三读诗歌,体会所感。

明确: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赏析:“浮云”,比喻奸佞小人。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信心。

哲理:人不能害怕眼前的困难,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小结:才高志大,胸怀天下者,定当登高望远寄壮志。

(四)、统整诗歌

“登高”,是一种行为,意蕴深厚,且称之为“行为意象”。诗人就通过登高这一行为意象来抒发自己胸中之块垒。

五、接下来我们再去看看几首登高怀远的作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唐.李白 唐.杜甫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最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登同样的地方,不同的人看见的,想到的都不一样。读诗,想想杜甫李白登岳阳楼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⑴分析:李白(701-762)诗写于759年秋,李白遇赦由江夏南游洞庭时登岳阳楼而作。当时诗人58岁,

首联:登上岳阳楼,洞庭之景尽收眼底。远山,苍翠巍峨;洞庭,浩渺无垠。颔联:登楼仰观天宇。鸿雁南飞,带去忧愁;日升东山,万物有情。颈联:极言楼高。“连”、“接”二字,以夸张笔法表现宴酣之乐,突出愉悦心情。尾联:写宴酣之乐。醉酒之后翩翩起舞。

小结:时来运转,也要登高望远,表达诗人流放获释后的喜悦心情。

⑵分析:杜甫(712-770),此诗写于768年,诗人离开重庆来到岳阳,登上向往已久的岳阳楼。此时诗人距生命结束仅有两年,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凭轩远眺,面多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感慨万千。

首联:首先叙事今昔对照。慕名已久的岳阳楼终于得见,难免喜悦。

颔联:写洞庭壮阔之景。

颈联:写自己处境。一生政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

尾联:心系边防,心忧天下。

小结:纵然一生凄风苦雨,好男儿登高望远,不忘心忧天下。

2.乐观派诗人登高远望寄喜悦;现实派诗人登高寄家国情怀。与世无争的田园诗人王维登高寄乡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写作背景。此词写于王维十七岁时,诗人正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东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故称家乡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是重阳节,有登高辟邪、头插茱萸(一种有香气的植物)的习俗。

2.分析:

一二句:客观叙事,逢佳节,思亲人。

三四句:直接抒情,插茱萸,少一人。他们会想我的。

小结:飘零他乡,登高望远思亲人。

古往今来,仁人志士,才子政客,他们满腹的愁怨,一腔的豪情,都抛撒在华夏大地的名山古迹中。

年少时,登高抒豪情;

年老时,登高遣悲怀。

文人登高,抒发怀才不遇之悲歌;

政客登高,抒发凌云之壮志。

游子登高,可以抒发羁旅之乡情。

试问人生,何以解忧?

答曰:唯有登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歌鉴赏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唐代·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地名 , 写景喜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

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

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传杯饮酒。

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代·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高中古诗 , 地名咏史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唐代·李白《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地名 , 抒情流放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苎萝人去,蓬莱山在,老树荒碑。神仙何处,烧丹傍井,试墨临池。荷花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元代·张可久《人月圆·会稽怀古》

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

苎萝人去,蓬莱山在,老树荒碑。

神仙何处,烧丹傍井,试墨临池。

荷花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 地名怀古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雁引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唐代·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地名 , 写景喜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

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

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传杯饮酒。

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酹酒苍茫,倚歌平远,亭上玉虹腰冷。 江南三月听莺天,买酒莫论钱。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长安故人问我,道寻常、泥酒只依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 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 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眼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古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的主旨是什么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的主旨是:

作者流放途中遇赦后忧愁苦闷全去,无比喜悦的心情,以及作者的超脱的豪情逸志。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诗人兴致勃勃,幻想联翩,恍如置身仙境,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潇洒自如,情调舒展流畅,态度超脱豁达,豪情逸志。

这首诗是一首五律。就其风格而论,意气豪放,境界阔大,抒情写景有一种长风浩荡的笔力。李白一生的律诗并不少,但他的作品中较为出色的大多不是律诗。五七律之中,以五律为主。《唐诗品汇》说:“盛唐五言律句之妙,李翰林气象雄逸。”《李诗纬》也说:“若太白五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焉。”此诗代表了李白的五言律诗的风格。 主旨是: 作者流放途中遇赦后忧愁苦闷全去,无比喜悦的心情,以及作者的超脱的豪情逸志。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诗人兴致勃勃,幻想联翩,恍如置身仙境,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潇洒自如,情调舒展流畅,态度超脱豁达,豪情逸志。

“登高怀远”古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登高怀远是古诗中一个常见主题,将登高与文学联系起来,始于孔子。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深思。古往今来,文人政客就喜欢登高望远,抒发他们郁结于胸中的缕缕幽思,或是游子思乡,或是凌云壮志,或是文人悲歌......

阅读“登高”组诗,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体会蕴含的深沉情感。

登高组诗选择“三带三”模式。

第一个“三”,是第20课三首古诗: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杜甫《望岳》、王安石《登飞来峰》。在这三首诗里,我们了解“登高”行为意象,理解诗人登高所抒发的情感。这三首诗的指导步骤:第一、读诗,读出它们体裁的不同;第二、查诗,查它们的写作背景;第三、品诗,品登高所望、所想。

第二个“三”,指三首课外登高主题的诗,分别是: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的《登岳阳楼》、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次群诗重点整合前三首诗歌,附加后三首来补充。从作者生活年代看,有唐有宋。初唐诗人陈子昂;盛唐诗人王维,有经历安史之乱的杜甫和李白,还有宋代的诗人王安石。他们有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有现实主义诗人代表,还有田园诗人代表。从体裁上看,有古体诗,有近体诗,有律诗、有绝句。

总之,通过这次群诗教学,希望同学们能认识“登高怀远”的文化现象,能够赏析此类诗歌,能够领悟文人政客的深沉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登高怀远”是我们古诗中常见的主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关于登高的诗歌?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吧。( 同学们背诵)

今天我们这堂课去探讨一下这类诗歌有什么特点?比如诗人为什么要登高?选择哪些地方登高?登高望见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情感?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抒情?

二、读诗,辨体裁

1.请大家齐读《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这三首诗歌的体裁是什么?

①生读;

②辨体裁:《登幽州台歌》是古体诗;《望岳》和《登飞来峰》是近体诗,前者是律诗,后者是绝句。

③复习:律诗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间两联必须押韵,首尾可押可不押。

2.再读群诗三首,辨别体裁。

明确:《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律诗、《登岳阳楼》律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绝句。

三、查诗,查背景,查作者。

1.阅读课本上右边的注释和《初中文言文》的相关资料。

2.学生展示,说背景,说作者。

3.教师补充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初唐诗人、文学家。24岁举进士,轻财好施,慷慨任侠,以上书论政得武则天赏识,后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和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此诗写于696年(当时35岁),武则天当政时期,命建安王武攸宜征伐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军事。武攸宜缺乏将略,军事失利,陈子昂屡次进言不被采纳,被贬为军曹。陈子昂苦闷忧愤,登上战国时期燕昭王为招纳贤士而建立的幽州台,于是有感而发,写下这首《登幽州台歌》。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县)人。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他的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面貌,因此被称为“诗史”。其代表作品《春望》、“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此诗写于736年(当时诗人24岁),杜甫在齐、赵漫游的时候写下的诗。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诗写于1047年,诗人当时26岁,1042年高中进士。

四、品诗,品登高所望、所感。

(一)赏析《登幽州台歌》

1.读《登幽州台歌》,想想用什么样的节奏和什么样的声调来诵读?大家试读一下。

2、生读,揣摩体会。

明确:舒缓的节奏,悲怆的声调。

3、陈子昂在什么地方登高?

明确:幽州台

补充:幽州台的典故。战国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诗人虽在幽州台,但是燕昭王这样的明君可遇不可求,吊古伤今,引发诗人无限的感慨。

4、用舒缓的节奏和悲怆的声调再次诵读,想想陈子昂等幽州台,“望”见了什么?

明确:古人,来者,悠悠天地。

“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仙君;

“来者”:指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悠悠天地”:辽阔、清远、广漠

5、诗人登幽州台,引起了怎样的遐思?

诗人心中理想的“古人”和“来者”,皆不见,登高远眺,见到的只有广阔天地,古往今来,亘古如斯,时空的浩瀚与人生之须臾,两相对照,想起自己不遇明主、怀才不遇的处境,不禁悲从中来,热泪飞洒。

诗情:登幽州台,诗人吊古伤今,借天地时空的广阔,感叹人生的短暂,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悲愤之情。

小结:人生苦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该当登高遣悲怀。

(二)赏析《望岳》

1.诗人年轻时候,意气风发,漫游天下,待时而飞,当他来到齐鲁大地,望见五岳之首——泰山,诗人又抒发了怎样的豪情?

一读诗歌,体会诗情。

2.二读诗歌,登高望岳,望了什么?

首联:远眺泰山。

运用设问和夸张,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表现了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突出了泰山的绵延、高大的特点。

颔联:近望泰山。(静)

上句通过拟人手法,表现泰山的神奇秀美,用的是虚笔。

下句用夸张的手法,突出泰山的高耸入云,是实写。

颈联:细望泰山。(动)

抓住“云”和“鸟”细笔描绘,表现了心胸的震荡和眼界的开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尾联:登临绝顶,众山皆小。

登高望岳,望见了泰山的巍峨绵延、神奇秀美。

3、三读诗歌,登高望岳,诗人抒什么情?

明确: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本诗主旨句)

品析:站得高,确实看得远。化用“等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

深刻含义:表现了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和坚毅豪迈的气概,抒发了诗人奋发向上、勇攀高峰的凌云壮志。

小结:年少有为,意气风发,该当登高寄豪情。

(三)赏析《登飞来峰》

1、一读诗歌,体会诗情。

2、二读诗歌,登飞来峰。飞来峰上所见有哪些?

明确:千寻塔,冉冉升起的太阳。

意象特点:高、新、代表希望。

此时王安石高中进士,年少有为,意气风发。见此情境,有所感。

3、三读诗歌,体会所感。

明确: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赏析:“浮云”,比喻奸佞小人。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信心。

哲理:人不能害怕眼前的困难,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小结:才高志大,胸怀天下者,定当登高望远寄壮志。

(四)、统整诗歌

“登高”,是一种行为,意蕴深厚,且称之为“行为意象”。诗人就通过登高这一行为意象来抒发自己胸中之块垒。

五、接下来我们再去看看几首登高怀远的作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唐.李白 唐.杜甫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最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登同样的地方,不同的人看见的,想到的都不一样。读诗,想想杜甫李白登岳阳楼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⑴分析:李白(701-762)诗写于759年秋,李白遇赦由江夏南游洞庭时登岳阳楼而作。当时诗人58岁,

首联:登上岳阳楼,洞庭之景尽收眼底。远山,苍翠巍峨;洞庭,浩渺无垠。颔联:登楼仰观天宇。鸿雁南飞,带去忧愁;日升东山,万物有情。颈联:极言楼高。“连”、“接”二字,以夸张笔法表现宴酣之乐,突出愉悦心情。尾联:写宴酣之乐。醉酒之后翩翩起舞。

小结:时来运转,也要登高望远,表达诗人流放获释后的喜悦心情。

⑵分析:杜甫(712-770),此诗写于768年,诗人离开重庆来到岳阳,登上向往已久的岳阳楼。此时诗人距生命结束仅有两年,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凭轩远眺,面多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感慨万千。

首联:首先叙事今昔对照。慕名已久的岳阳楼终于得见,难免喜悦。

颔联:写洞庭壮阔之景。

颈联:写自己处境。一生政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

尾联:心系边防,心忧天下。

小结:纵然一生凄风苦雨,好男儿登高望远,不忘心忧天下。

2.乐观派诗人登高远望寄喜悦;现实派诗人登高寄家国情怀。与世无争的田园诗人王维登高寄乡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写作背景。此词写于王维十七岁时,诗人正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东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故称家乡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是重阳节,有登高辟邪、头插茱萸(一种有香气的植物)的习俗。

2.分析:

一二句:客观叙事,逢佳节,思亲人。

三四句:直接抒情,插茱萸,少一人。他们会想我的。

小结:飘零他乡,登高望远思亲人。

古往今来,仁人志士,才子政客,他们满腹的愁怨,一腔的豪情,都抛撒在华夏大地的名山古迹中。

年少时,登高抒豪情;

年老时,登高遣悲怀。

文人登高,抒发怀才不遇之悲歌;

政客登高,抒发凌云之壮志。

游子登高,可以抒发羁旅之乡情。

试问人生,何以解忧?

答曰:唯有登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歌鉴赏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唐代·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地名 , 写景喜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

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

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传杯饮酒。

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代·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高中古诗 , 地名咏史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唐代·李白《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地名 , 抒情流放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苎萝人去,蓬莱山在,老树荒碑。神仙何处,烧丹傍井,试墨临池。荷花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元代·张可久《人月圆·会稽怀古》

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

苎萝人去,蓬莱山在,老树荒碑。

神仙何处,烧丹傍井,试墨临池。

荷花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 地名怀古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雁引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唐代·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地名 , 写景喜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

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

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传杯饮酒。

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酹酒苍茫,倚歌平远,亭上玉虹腰冷。 江南三月听莺天,买酒莫论钱。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长安故人问我,道寻常、泥酒只依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 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 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眼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古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教案(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