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学科网(学科网首页)
中学语文学科网(学科网首页)

学科网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的答案是什么

古典诗词鉴赏 网课答案1.1绪言(上)1【单选题】坚信上帝的全德是信仰的根本性的()。CA、宗旨B、标准C、基点D、内涵2【单选题】《论语》的核心概念是()。AA、仁B、义C、礼D、德3【单选题】“仁者,其言也訒”出自()。BA、《论语·雍也》B、《论语·颜渊》C、《论语·先进》D、《论语·里仁》4【判断题】清晰地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助于理解该民族的社会和历史。()对5【判断题】罗素认为人生命的意义是跟神的力量是联系在一起的。()对绪言(中)1【单选题】《忏悔录》是()启蒙思想家的一部作品。CA、英国B、意大利C、法国D、希腊2【单选题】“飞扬跋扈为谁雄”该句诗中描述的主人公是()。DA、杜甫B、白居易C、王维D、李白3【判断题】巴金的《随想录》是写于文革期间一部作品。()对4【判断题】阮籍是三国时期蜀国诗人。()X5【判断题】冈村繁先生认为李白和陶渊明皆是潇洒之人,与庸俗的普通人不同。()X1.3 绪言(下)1【单选题】理解语言的趣味,在授课老师看来是读诗的第()个阶段。BA、一B、二C、三D、四2【单选题】《陌上桑》是()时期的一首作品。AA、汉代B、隋代C、唐代D、宋代3【判断题】诗歌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特质体现得最透彻的状态。()对1.41【单选题】“《关雎》,后妃之德也”是()的一种解释。DA、先秦道家B、法家君学C、儒家心学D、汉代经学2【单选题】元典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AA、特质B、象征C、源头D、内涵3【单选题】关于《诗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被古人看作一部史集B、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元典C、原称“诗”或“诗三百”D、收录有 300 余篇诗歌4【判断题】《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类所属集部。()X5【判断题】《诗经》中收录的作品,主要是出现在西周晚期的文人所作。()X6【判断题】夏、商两代目前均有文献佐证,确有这两个朝代的存在。()X1.5 周南·关雎(上)

1【单选题】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的表现手法是()。CA、风B、雅C、赋D、比2【单选题】《关雎》是《诗经》()中的一首诗歌。AA、《国风》B、《小雅》C、《周颂》D、《大雅》3【判断题】《诗经》强调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对1.6 周南·关雎(下)1【单选题】“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是()对《关雎》的一个评价。BA、司马迁B、孔子C、胡适D、郭沫若2【 学科网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的答案是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茅檐”、“蓬窗”

指其简陋的寓所。当然,陆游住所未必如此,这样写无非是形

容客居的萧条,读者不必拘执。在这样的寓所里,“晻晻黄昏

后,寂寂人定初”,坐在昏黄的灯下,他该是多么寂寥同时作

者想象出“连江风雨”、“萧萧暗雨打窗声”。其愁绪便跃然

纸上。“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这时他听

到了鹃啼,但又不直接写,而是先反衬一笔:莺燕无声使得鹃

啼显得分外清晰、刺耳;莺燕在早春显得特别活跃,一到晚春

便“燕懒莺残”、悄然无声了,对这“无声”的怨悱,就是对

“有声”的厌烦。“总”字传达出了那种怨责、无奈的情味。

接着再泛写一笔:“但月夜、常啼杜宇。”“月夜”自然不

是这个风雨之夜,月夜的鹃啼是很凄楚的--“又闻子规啼夜

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何况是此时此境呢!

“常啼”显出这刺激不是一天两天,这样写是为了加强此夜闻

鹃的感受。

上片是写夜闻鹃鸣的环境,着重于气氛的渲染。杜鹃本来就

是一种“悲鸟”,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啼鸣,更加使人感到愁苦

不堪。接着下片就写愁苦情状及内心痛楚。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孤梦”点明。客中无聊,寄

之于梦,偏又被“惊残”。“催成清泪”,因啼声一声紧似一声,故曰

“催”。就这样还不停息,“又拣深枝飞去”,继续它的哀鸣。“又”,

表明作者对鹃夜啼的无可奈何。杜甫《子规》写道:“客愁那听此,故作

傍人低!”--客中愁闷时那能听这啼声,可是那杜鹃却似故意追着人飞!

这里写的也是这种情况。鹃啼除了在总体上给人一种悲凄之感、一种心理

重负之外,还由于它的象征意义引起人们的种种联想。比如它在暮春啼鸣,

使人觉得春天似乎是被它送走的,它的啼鸣常引起人们时序倏忽之感,如

《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同时,这种鸟的鸣声

好似说“不如归去”,因此又常引起人们的羁愁。所以作者在下面写道: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故山”,故乡。“半世”,

陆游至成都已是四十九岁,故说半世。这结尾的两句就把他此时闻鹃内心

深层的意念揭示出来了。在故乡听鹃当然引不起羁愁,之所以“不堪听”,

就是因为打动了岁月如流、志业未遂的心绪,而今坐客他乡更增加了一重

羁愁,这里的“犹自。。 况”就是表示这种递进。《词林纪事》卷十一引

《词统》云:“去国离乡之感,触绪纷来,读之令人於邑”(於邑,

咽)。解说还算切当,但是这里忽略了更重要的岁月蹉跎的感慨,这是

要加以注意的。如果联系一下作者此时的一段经历,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意

念揭示得更明白些。

林华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3分)

(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4

分)

【答案】(1)诗歌前面两句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塑造了一个孤独无眠,久

久地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是孤寂凄凉的。(每点1分,共3分)

(2)后两句不直抒自己的相思之情,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

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

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4分)

【赏析】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

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

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

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

意境之中。"树栖鸦”,主要应该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

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

(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鸟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

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

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中学语文课本的那些文章现在哪里能看到啊

如果你需要的是电子版的话,可以去学科网的电子课本里看,支持打印的。 你可以买参考书,比如:《中学教材全解》,有原文,又有批注解释啥的。如果这个不行,你要是知道题目,可以一章章的在百度查,然后打印或存起来。

学科网初中试卷免费下载

你好!

1、打开软件首页,点击【试卷】。

2、然后点击筛选。

3、试卷等级选择【免费】。

4、筛选完成后,就可以免费下载试卷了。 优点:

1.免费,直接下载即可

2.更新快

3.资料分类:小升初,中考,高考,小学,中学,高中六个专题

获取方式:

1.网盘分享 在评论区留言即可(从小升初,中考,高考,小学,中学,高中六个专题中,任选一个)

2.访问以下网址,直接在线下载学科网最新下载2.访问以下网址,直接在线下载

2023到2024语文期末试卷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2022~2023部分试题:

(一)课内阅读。(6分)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人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1.根据词语的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2分)

(1)上身靠在桌子上(读书、写字)。( )

(2)笔端、笔下。( )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学科网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的答案是什么

古典诗词鉴赏 网课答案1.1绪言(上)1【单选题】坚信上帝的全德是信仰的根本性的()。CA、宗旨B、标准C、基点D、内涵2【单选题】《论语》的核心概念是()。AA、仁B、义C、礼D、德3【单选题】“仁者,其言也訒”出自()。BA、《论语·雍也》B、《论语·颜渊》C、《论语·先进》D、《论语·里仁》4【判断题】清晰地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助于理解该民族的社会和历史。()对5【判断题】罗素认为人生命的意义是跟神的力量是联系在一起的。()对绪言(中)1【单选题】《忏悔录》是()启蒙思想家的一部作品。CA、英国B、意大利C、法国D、希腊2【单选题】“飞扬跋扈为谁雄”该句诗中描述的主人公是()。DA、杜甫B、白居易C、王维D、李白3【判断题】巴金的《随想录》是写于文革期间一部作品。()对4【判断题】阮籍是三国时期蜀国诗人。()X5【判断题】冈村繁先生认为李白和陶渊明皆是潇洒之人,与庸俗的普通人不同。()X1.3 绪言(下)1【单选题】理解语言的趣味,在授课老师看来是读诗的第()个阶段。BA、一B、二C、三D、四2【单选题】《陌上桑》是()时期的一首作品。AA、汉代B、隋代C、唐代D、宋代3【判断题】诗歌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特质体现得最透彻的状态。()对1.41【单选题】“《关雎》,后妃之德也”是()的一种解释。DA、先秦道家B、法家君学C、儒家心学D、汉代经学2【单选题】元典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AA、特质B、象征C、源头D、内涵3【单选题】关于《诗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被古人看作一部史集B、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元典C、原称“诗”或“诗三百”D、收录有 300 余篇诗歌4【判断题】《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类所属集部。()X5【判断题】《诗经》中收录的作品,主要是出现在西周晚期的文人所作。()X6【判断题】夏、商两代目前均有文献佐证,确有这两个朝代的存在。()X1.5 周南·关雎(上)

1【单选题】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的表现手法是()。CA、风B、雅C、赋D、比2【单选题】《关雎》是《诗经》()中的一首诗歌。AA、《国风》B、《小雅》C、《周颂》D、《大雅》3【判断题】《诗经》强调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对1.6 周南·关雎(下)1【单选题】“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是()对《关雎》的一个评价。BA、司马迁B、孔子C、胡适D、郭沫若2【 学科网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的答案是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茅檐”、“蓬窗”

指其简陋的寓所。当然,陆游住所未必如此,这样写无非是形

容客居的萧条,读者不必拘执。在这样的寓所里,“晻晻黄昏

后,寂寂人定初”,坐在昏黄的灯下,他该是多么寂寥同时作

者想象出“连江风雨”、“萧萧暗雨打窗声”。其愁绪便跃然

纸上。“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这时他听

到了鹃啼,但又不直接写,而是先反衬一笔:莺燕无声使得鹃

啼显得分外清晰、刺耳;莺燕在早春显得特别活跃,一到晚春

便“燕懒莺残”、悄然无声了,对这“无声”的怨悱,就是对

“有声”的厌烦。“总”字传达出了那种怨责、无奈的情味。

接着再泛写一笔:“但月夜、常啼杜宇。”“月夜”自然不

是这个风雨之夜,月夜的鹃啼是很凄楚的--“又闻子规啼夜

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何况是此时此境呢!

“常啼”显出这刺激不是一天两天,这样写是为了加强此夜闻

鹃的感受。

上片是写夜闻鹃鸣的环境,着重于气氛的渲染。杜鹃本来就

是一种“悲鸟”,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啼鸣,更加使人感到愁苦

不堪。接着下片就写愁苦情状及内心痛楚。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孤梦”点明。客中无聊,寄

之于梦,偏又被“惊残”。“催成清泪”,因啼声一声紧似一声,故曰

“催”。就这样还不停息,“又拣深枝飞去”,继续它的哀鸣。“又”,

表明作者对鹃夜啼的无可奈何。杜甫《子规》写道:“客愁那听此,故作

傍人低!”--客中愁闷时那能听这啼声,可是那杜鹃却似故意追着人飞!

这里写的也是这种情况。鹃啼除了在总体上给人一种悲凄之感、一种心理

重负之外,还由于它的象征意义引起人们的种种联想。比如它在暮春啼鸣,

使人觉得春天似乎是被它送走的,它的啼鸣常引起人们时序倏忽之感,如

《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同时,这种鸟的鸣声

好似说“不如归去”,因此又常引起人们的羁愁。所以作者在下面写道: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故山”,故乡。“半世”,

陆游至成都已是四十九岁,故说半世。这结尾的两句就把他此时闻鹃内心

深层的意念揭示出来了。在故乡听鹃当然引不起羁愁,之所以“不堪听”,

就是因为打动了岁月如流、志业未遂的心绪,而今坐客他乡更增加了一重

羁愁,这里的“犹自。。 况”就是表示这种递进。《词林纪事》卷十一引

《词统》云:“去国离乡之感,触绪纷来,读之令人於邑”(於邑,

咽)。解说还算切当,但是这里忽略了更重要的岁月蹉跎的感慨,这是

要加以注意的。如果联系一下作者此时的一段经历,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意

念揭示得更明白些。

林华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3分)

(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4

分)

【答案】(1)诗歌前面两句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塑造了一个孤独无眠,久

久地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是孤寂凄凉的。(每点1分,共3分)

(2)后两句不直抒自己的相思之情,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

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

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4分)

【赏析】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

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

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

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

意境之中。"树栖鸦”,主要应该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

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

(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鸟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

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

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中学语文课本的那些文章现在哪里能看到啊

如果你需要的是电子版的话,可以去学科网的电子课本里看,支持打印的。 你可以买参考书,比如:《中学教材全解》,有原文,又有批注解释啥的。如果这个不行,你要是知道题目,可以一章章的在百度查,然后打印或存起来。

学科网初中试卷免费下载

你好!

1、打开软件首页,点击【试卷】。

2、然后点击筛选。

3、试卷等级选择【免费】。

4、筛选完成后,就可以免费下载试卷了。 优点:

1.免费,直接下载即可

2.更新快

3.资料分类:小升初,中考,高考,小学,中学,高中六个专题

获取方式:

1.网盘分享 在评论区留言即可(从小升初,中考,高考,小学,中学,高中六个专题中,任选一个)

2.访问以下网址,直接在线下载学科网最新下载2.访问以下网址,直接在线下载

2023到2024语文期末试卷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2022~2023部分试题:

(一)课内阅读。(6分)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人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1.根据词语的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2分)

(1)上身靠在桌子上(读书、写字)。( )

(2)笔端、笔下。( )

中学语文学科网(学科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