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有哪些)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有哪些)

三年级上册至四年级下册的全部古诗(包括语文园地等)

【三年级上册】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年级下册】

咏柳 唐•贺知章 春日 宋•朱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 林杰 嫦娥 李商隐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四年级上册】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游山西村 宋 陆游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年级下册】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渔歌子 唐•张志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乡村四月 宋•翁卷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 #三年级# 导语】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小儿垂钓

望天门山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有哪些

1、《寻隐者不遇》

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

2、《所见》

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了作者偶然所见牧童骑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情趣的特点。

3、《山行》

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篇二】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望天门山

教学要求:

1.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大家看--(课件播放天门山图片)

2.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西南的长江两岸。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

3.师抽答。

4.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5.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导生字的读音。

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反馈读。

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课件出示)

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

1.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将诗句写在黑板上)

2.指名反馈:哪些字、词无法理解?(天门:天门山。中断:从中间割断。至此回:到这里回旋。出:耸出来。孤帆:单独一只船。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

3.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先抽同学逐句解释,再指导全诗一起说一说。)

诗文解释: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碧绿的到这里突然转了个弯,向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四、再现画面,体会意境。

1.教师示范阅读,学生闭目想象。

2.指名反馈: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句诗,一幅画)

3.感悟动词“断、开、流、回”的气势磅礴。

4.指导学生读出雄伟磅礴的气势。

5.教师:同学们,这首古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诗人借景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板书“雄伟秀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6.配乐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课文

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篇二】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望天门山

教学要求:

1.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大家看--(课件播放天门山图片)

2.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西南的长江两岸。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

3.师抽答。

4.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5.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导生字的读音。

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反馈读。

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课件出示)

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

1.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将诗句写在黑板上)

2.指名反馈:哪些字、词无法理解?(天门:天门山。中断:从中间割断。至此回:到这里回旋。出:耸出来。孤帆:单独一只船。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

3.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先抽同学逐句解释,再指导全诗一起说一说。)

诗文解释: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碧绿的到这里突然转了个弯,向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四、再现画面,体会意境。

1.教师示范阅读,学生闭目想象。

2.指名反馈: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句诗,一幅画)

3.感悟动词“断、开、流、回”的气势磅礴。

4.指导学生读出雄伟磅礴的气势。

5.教师:同学们,这首古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诗人借景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板书“雄伟秀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6.配乐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三年级上册至四年级下册的全部古诗(包括语文园地等)

【三年级上册】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年级下册】

咏柳 唐•贺知章 春日 宋•朱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 林杰 嫦娥 李商隐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四年级上册】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游山西村 宋 陆游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年级下册】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渔歌子 唐•张志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乡村四月 宋•翁卷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 #三年级# 导语】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小儿垂钓

望天门山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有哪些

1、《寻隐者不遇》

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

2、《所见》

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了作者偶然所见牧童骑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情趣的特点。

3、《山行》

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篇二】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望天门山

教学要求:

1.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大家看--(课件播放天门山图片)

2.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西南的长江两岸。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

3.师抽答。

4.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5.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导生字的读音。

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反馈读。

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课件出示)

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

1.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将诗句写在黑板上)

2.指名反馈:哪些字、词无法理解?(天门:天门山。中断:从中间割断。至此回:到这里回旋。出:耸出来。孤帆:单独一只船。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

3.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先抽同学逐句解释,再指导全诗一起说一说。)

诗文解释: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碧绿的到这里突然转了个弯,向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四、再现画面,体会意境。

1.教师示范阅读,学生闭目想象。

2.指名反馈: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句诗,一幅画)

3.感悟动词“断、开、流、回”的气势磅礴。

4.指导学生读出雄伟磅礴的气势。

5.教师:同学们,这首古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诗人借景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板书“雄伟秀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6.配乐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课文

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篇二】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望天门山

教学要求:

1.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大家看--(课件播放天门山图片)

2.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西南的长江两岸。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

3.师抽答。

4.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5.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导生字的读音。

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反馈读。

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课件出示)

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

1.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将诗句写在黑板上)

2.指名反馈:哪些字、词无法理解?(天门:天门山。中断:从中间割断。至此回:到这里回旋。出:耸出来。孤帆:单独一只船。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

3.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先抽同学逐句解释,再指导全诗一起说一说。)

诗文解释: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碧绿的到这里突然转了个弯,向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四、再现画面,体会意境。

1.教师示范阅读,学生闭目想象。

2.指名反馈: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句诗,一幅画)

3.感悟动词“断、开、流、回”的气势磅礴。

4.指导学生读出雄伟磅礴的气势。

5.教师:同学们,这首古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诗人借景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板书“雄伟秀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6.配乐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