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历史期中试卷(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初一下册历史期中试卷(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历史试卷七年级下册 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一历史下册期中就到了,多做一些相关的其中试题很有必要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编的初一历史下册的期中试卷及答案,大家快来看看吧。

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试卷题目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初一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

总分:6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立的最早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蓝田人 D.元谋人

2.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3.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

4.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在( )

A.夏朝的建立 B.商朝的建立 C.周朝的建立 D.秦朝的建立

5.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禹传位给伯益 B.舜传位给禹 C.禹传子,家天下 D.启打败有扈氏

6.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7.曾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的是( )

A.夏桀 B.商纣王 C.周厉王 D.周平王

8.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 )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时候开始。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0.战国初期,分晋的三家是( )

A.齐、楚、燕 B.韩、赵、魏 C.赵、魏、秦 D.燕、韩、赵

11.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瓷器”(当第一个字母c大写时,就是China)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

A.印度 B.埃及 C.中国 D.朝鲜

12.标志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铁器的广泛使用 B.牛耕的普遍推广 C.水利的大量兴修 D. 荒地的不断开垦

13.战国时期,发达的手工业部门有( )

①冶炼业 ②煮盐业 ③纺织业 ④漆器制造业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商代文字的载体主要是( )

A.青铜业 B.龟甲、兽骨 C.竹简 D.丝帛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汉字从甲骨文发展而来 B.金文比甲骨文更加规范

C.竹帛书出现于春秋时期 D.大篆形成于西周的晚期

16.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最早记录的是( )

A.齐国天文学家 B.赵国天文学家

C.鲁国天文学家 D.楚国天文学家

17.主张“兼爱”“非攻”观点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

18.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应该查阅( )

A.《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庄子》

19.诸子百家中,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学派是(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20.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

A.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21.考古发掘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___的国家。

22.商朝后期制造的 ___________,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23.成语“ ”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军队在城濮大战时发生的事情。

24.我国封建社会中,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2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__》;屈原的代表诗作是《_____________ 》。

三、材料分析题 (共7分)

26.“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回答:(1)此材料的作者是谁?材料中所谓的“开国者”是谁?

(2)“平定蚩尤乱”指的是哪次战役?此次战役有何历史意义?

四、简答题(共8分)

27..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主要学派有哪些?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一、 选择题

1.D 2.D 3.D 4.A 5.C6.A 7.B 8.C 9.C 10.B 11.C 12.A 13.D 14.B 15.C 16.C 17.D 18.B 19.C 20.D

二、 填空题

21.水稻22.司母戊鼎 23.退避三舍 24.地主阶级;农民阶级 25.诗经;离骚

三、 材料分析

26.(1)孙中山,黄帝 (2)逐鹿之战。此后,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四、 简答题

27.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急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互相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学派、代表有:道家,老子、庄子;儒家,孔子、孟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联系实际为背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 方法 。下面,我在这给大家带来初中历史试卷分析,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1

一、试卷分析

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题依据新教材、课标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联系实际为背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

试卷结构:满分100分,时间是60分钟。考查资料是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 下册,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选取题,50分非选取题值50分。满分100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试卷

这篇关于《人教版初一年级历史期末考试卷带答案》,是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武帝时,把其作为思想统治工具的学说是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墨家学说

2.下列发明是西汉时期的有

①耕犁,已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 ②新型播种工具耧车 ③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都不是

3.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相同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束缚和奴役

B.促进了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C.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D.为欧洲同我国进行直接友好交往创造了条件

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语出《陈涉世家》,出自哪一部史书

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资治通鉴》

5.下列科技发明中,属于东汉蔡伦的是

A.发明地动仪 B.改进造纸术

C.发明麻沸散 D.发明活字印刷术

6.下列不属于我国历以少胜多战役的是

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巨鹿之战 D.牧野之战

7.东汉末年,孙权、刘备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的决定性因素是

A.诸葛亮的计谋 B.周瑜的水军

C.孙、刘的联盟 D.地理上的优势

8.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A.统一黄河流域 B.北方民族大融合

C.未完成封建化 D.阶级矛盾尖锐

9.有关内迁的各少数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有

A.东汉、魏晋时期,西南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加速了民族融合

B.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历称为“五胡”

C.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互相影响,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融合

D.西晋向内迁的少数民族征收重税,激化了民族矛盾

10.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这反映了

A.中国瓷器在世界的地位 B.秦汉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C.隋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D.中国四大发明在世界的地位

二、能力培养(共4分)

11.下面是历史谜语四则,请你猜一猜。

(1)汉朝天下(打一历史人物) 答案:

(2)周郎坐看烧赤壁(打一成语) 答案:

(3)按图索骥(打一历史人物) 答案:

(4)谢安复职(打一成语) 答案:

三、牛刀小试(共14分)

12.(2分)请写出中国古代两位被尊称为“圣”的文化名人及其所处朝代。

13.(5分)请你按先后顺序写出我国汉字字体的发展变化。

14.(7分)请写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方面的成就。

四、一试身手(共32分)

史海拾贝:

15.(5分)请你答出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成语典故。(至少五个)

读读想想:

16.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男女贵族的时尚。

请回答:

(1)(1分)材料中提到凯撒穿着丝袍出现在罗马剧场,此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2)(3分)当时中国的“丝袍”是通过什么通道运到欧洲的?你能把这条通道运转路线说出来吗?

(3)(2分)当时中国称欧洲的罗马为什么?欧洲的罗马把中国称为什么?

17.“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早已有病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军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曹操舰船),延及岸上营落……北军大败。”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1分)此材料记载的是一件什么历史大事?发生在哪一年?有什么军事意义?此事的发生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3分)请简要分析此事发生的背景,并分析曹操失利的原因。

(3)(3分)隆冬时节,何来东南风?你用有关的地理知识加以说明。

历史论坛:

18.(4分)比较一下,汉初对匈奴实行的“和亲”政策与汉元帝实行的“和亲”政策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巧对下联:

19.(2分)诸葛亮是我国历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充分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在南阳武侯祠有这样一幅构思巧妙的对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功业。上联是“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请你根据上联,按对仗的格律,试试补出这副对子的下联来。

情景再现:

20.(3分)请你写一篇百字短文描述官渡之战的场面。

阅读思考:

21.(5分)

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为根治匈奴大患,决心联络西方的大月氏等国,夹击匈奴,彻底打败匈奴。他下了一道诏书,征求能干的人到大月氏去联络。当时,谁也不知道大月氏国在哪儿,也不知道有多远。要完成这个任务,可得有很大的勇气。张骞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首先应征。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就派张骞带着一百多个人出发去找大月氏。但是要到大月氏,一定要经过匈奴占领的地界。张骞他们小心地走了几天,还是被匈奴兵发现,全都做了俘虏。

匈奴人没有杀他们,只是派人把他们分散开来管住,只有堂邑父跟张骞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多年。

日子久了,匈奴对他们管得不那么严。张骞跟堂邑父商量了一下,瞅匈奴人不防备,骑上两匹快马逃了。他们一直向西跑了几十天,吃尽苦头,逃出了匈奴地界,张骞等人继续向西行,终于在一片水草丰茂的草场碰上了几个牧民,经过攀谈,他们才知道此地是楼兰国。楼兰是由汉朝进入西域的第一个国家。此后,张骞等人先后经过疏勒国、大宛国、康居国等七个国家,最后在阿姆河北岸,见到了大月氏国国王。张骞手执旌节,向大月氏国王说明了来意,大月氏国王又惊又喜。但如今的大月氏国已远离匈奴,人们也已安居乐业,大月氏国王无心再向匈奴报仇雪恨了。大月氏国王隆重宴请了张骞一行人。在劝说大月氏国王的努力失败之后,张骞一行人在大月氏人指引下,取南道,从疏勒国东行回国。

然而,在翻越祁连山时,他们不幸又碰上了匈奴骑兵,再次被押送到单于那里。一年后,匈奴发生内乱,张骞趁机找到堂邑父上马远逃。

13年。去时,张骞风华正茂;如今,头发花白,年近半百。张骞详细地向汉武帝陈述了13年来他所周游的西方各国的情况。武帝眼界大开。为奖赏张骞,拜张骞为太中大夫,拜堂邑父为奉使君。

读了上面的这一材料,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五、分析归纳(共30分)

22.同学们,历黄河多次改道,秦时经河北入海,汉代经山东,北宋经天津,南宋经江苏入黄海(当时称东海)。而这种现象在长江为何没有?你能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这种有和无的原因吗?在古代,人们对黄河又是怎样治理的?现如今对治理黄河你有哪些建设性意见?

参考答案

一、1.A 2.C 3.D 4.B 5.B 6.D 7.C 8.B 9.A 10.B

二、11.(1)刘邦 (2)隔岸观火 (3)司马迁 (4)东山再起

三、12.①“医圣”张仲景、东汉。②“书圣”王羲之、东晋。

13.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14.书法:王羲之《兰亭序》;绘画: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雕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四、15.三顾茅庐、投笔从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鞠躬尽瘁、望梅止渴等。

16.(1)西汉。

(2)丝绸之路、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

(3)大秦,丝国。

17.(1)赤壁之战,208年,是我国军事一次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导致了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

(2)曹操打败了袁绍和几个军阀,基本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他企图乘胜出击,消灭南方的孙权和刘备,统一全中国。不料,在赤壁大战中失败。失败的原因有:①人不和。曹军南下,扰乱了南方人民的安定生活。②地不利。曹军屡次中计,锐气大减。曹军远道而来,不习水战,战斗力不强。③天不时。隆冬时节,赤壁战场东南风甚紧,为孙刘联军采用火攻提供了良好的战机。

(3)从位置上看,赤壁战场距海近;从地形上看,赤壁战场地势低平,使冬季风受阻,与此同时,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却乘虚而入,因此在几日寒冷的天气过后马上出现反常的温暖天气,于是就有东南风的出现。

18.①“和亲”的目的相同,即都是通过“和亲”政策换取汉匈两族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但前者是被迫行为,后者是主动行为。②汉初社会经济凋敝,国力不强,无法在军事上与匈奴抗衡。汉元帝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附汉朝,愿与汉和亲。

19.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0.要求:语言生动、条理清晰、叙事完整。(略)

21.同学们可以体会张骞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西行,非等闲之辈所能为之,我们应学习他不畏艰难、不辱使命的精神。(请同学们自由发挥略)

五、22.①黄河上游水流湍急。黄河流域作为封建统治的中心区域,地表资源遭到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严重,河水中泥沙含量过高,下游河宽水缓,泥沙淤积,阻塞河道后,必然出现改道。长江流域大规模的开发较晚,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东晋南朝以后的事情,所以,地表植被的自然生态保存较好。再加上沿线的湖泊和众多的支流,都可以调节干流流量和流速。这就是为什么长江没有出现改道的历史原因。

②大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黄河。西汉武帝、东汉明帝都进行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工程。

③答案不惟一,请老师酌情采意给分。

初一历史考试卷及答案

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历史七年级期末试题及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所选答案代号填在后面的表格内。共30个小题,每题2分,计60分。

1.公元46年用世纪、年代表示,正确的表述是

A.公元一世纪40年代  B.公元二世纪40年代

C.公元一世纪50年代  D.公元四世纪60年代

初一历史试题期末2.生活地点在今北京周口店一带的远古人类有

A.元谋人、蓝田人   B. 元谋人、北京人

C.蓝田人、山顶洞人  D.北京人、山顶洞人

3.下列史实,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尧传位于舜 B.舜传位于禹

C.禹传子,家天下 D.启打败有扈氏

4.今天世界上发现的的青铜器是

A.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B.司母戊鼎  C.虎耳铜鼎  D.四羊方尊

5.历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是在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6.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打击奴隶主贵族  B.确立封建统治

C.官吏由国君委派  D.实行土地私有

7.中国人开始使用铁家具是在

A.春秋  B.战国  C.西周  D.夏朝

8.商周的一些青铜器上也铸刻有文字,被称为

A.甲骨文  B.青铜文  C.金文  D.铜文

9、战国七雄中,由晋国分裂而成的三个国家是

①齐国 ②楚国 ③燕国 ④韩国 ⑤赵国 ⑥魏国 ⑦秦国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④⑦

10、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B更多使用铁制家具 C牛耕得到推广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11、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12.春秋时期认为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孙子

13.中医沿用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自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

A.华陀  B.张仲景  C.扁鹊  D.鲁班

14.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 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15、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最早是在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隋朝

16.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刀形币  B.铲形币  C.圆形方孔钱  D.蚁鼻钱

17.下列选项中,迫使陈胜等在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A.繁重的兵役 B.刑法严酷,误期杀头

C.赋税沉重,压迫残酷 D.到渔阳服兵役

18.秦长城的起止点

A.西到临洮,东到辽东  B.西到咸阳,东到河套

C.东到大海,西到陇西  D.西到河套,东到辽东

19.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是在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20、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和西域各国的交往 B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C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 D打通“丝绸之路”

21、西域地区(含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A西域各国使节回访长安 B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D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

22、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支持。其根本原因是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D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

23.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的是

A.汉武帝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24.下列政权定都洛阳的是①魏②吴③西晋④东晋⑤南朝⑥北魏

A.①③⑥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25.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26.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曹操

27.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是

A.受到北方其他民族的侵扰  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  D.接受先进文化,巩固统治

28.下列战役中,不是以少胜多的是

A.巨鹿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曾统一过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①氐族②羌族③鲜卑族④匈奴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0.通过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学习,我们知道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战例

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

D.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骄傲使人失败

第二卷 开卷部分

二、成语归类(4分,每选对一个得0.5分):请将下列成语的代号填在相应的历史时期里

(1)退避三舍 (2)破釜沉舟 (3) 三顾茅庐  (4)围魏救赵

(5)约法三章 (6)卧薪尝胆 (7) 纸上谈兵  (8)项庄舞剑

31、春秋战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2、秦末汉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3、东汉末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历史诊断(请指出下列历史描述的错误所在,每小题2分,计6分)

34.小红问:“小明,你最敬佩哪一个历史人物呢?”

小明说:“我最敬佩蔡伦,因为他发明了纸,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诊断结果:

35.小红问:“小明,我想了解一下北魏的历史,我该看什么书呢?“

小明拍拍胸脯答道:“那还不简单,看司马迁的《史记》不就行了吗”

诊断结果:

36.小红问:“小明,你知道佛教起源于哪里吗?

小明答道:"当然知道,我们中国这么多佛教寺庙,当然是起源于中国。

诊断结果:

四、材料解析题(共2个小题,每题5分,计10分)

37、请阅读下列史实,回答问题(5分)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1)文中的“卫鞅”指谁?(1分)

(2)文中反映了卫鞅的什么主张?(1分)

(3)你能分析一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吗?(3分)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历史试卷七年级下册 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一历史下册期中就到了,多做一些相关的其中试题很有必要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编的初一历史下册的期中试卷及答案,大家快来看看吧。

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试卷题目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初一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

总分:6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立的最早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蓝田人 D.元谋人

2.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3.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

4.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在( )

A.夏朝的建立 B.商朝的建立 C.周朝的建立 D.秦朝的建立

5.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禹传位给伯益 B.舜传位给禹 C.禹传子,家天下 D.启打败有扈氏

6.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7.曾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的是( )

A.夏桀 B.商纣王 C.周厉王 D.周平王

8.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 )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时候开始。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0.战国初期,分晋的三家是( )

A.齐、楚、燕 B.韩、赵、魏 C.赵、魏、秦 D.燕、韩、赵

11.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瓷器”(当第一个字母c大写时,就是China)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

A.印度 B.埃及 C.中国 D.朝鲜

12.标志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铁器的广泛使用 B.牛耕的普遍推广 C.水利的大量兴修 D. 荒地的不断开垦

13.战国时期,发达的手工业部门有( )

①冶炼业 ②煮盐业 ③纺织业 ④漆器制造业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商代文字的载体主要是( )

A.青铜业 B.龟甲、兽骨 C.竹简 D.丝帛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汉字从甲骨文发展而来 B.金文比甲骨文更加规范

C.竹帛书出现于春秋时期 D.大篆形成于西周的晚期

16.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最早记录的是( )

A.齐国天文学家 B.赵国天文学家

C.鲁国天文学家 D.楚国天文学家

17.主张“兼爱”“非攻”观点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

18.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应该查阅( )

A.《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庄子》

19.诸子百家中,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学派是(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20.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

A.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21.考古发掘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___的国家。

22.商朝后期制造的 ___________,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23.成语“ ”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军队在城濮大战时发生的事情。

24.我国封建社会中,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2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__》;屈原的代表诗作是《_____________ 》。

三、材料分析题 (共7分)

26.“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回答:(1)此材料的作者是谁?材料中所谓的“开国者”是谁?

(2)“平定蚩尤乱”指的是哪次战役?此次战役有何历史意义?

四、简答题(共8分)

27..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主要学派有哪些?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一、 选择题

1.D 2.D 3.D 4.A 5.C6.A 7.B 8.C 9.C 10.B 11.C 12.A 13.D 14.B 15.C 16.C 17.D 18.B 19.C 20.D

二、 填空题

21.水稻22.司母戊鼎 23.退避三舍 24.地主阶级;农民阶级 25.诗经;离骚

三、 材料分析

26.(1)孙中山,黄帝 (2)逐鹿之战。此后,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四、 简答题

27.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急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互相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学派、代表有:道家,老子、庄子;儒家,孔子、孟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联系实际为背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 方法 。下面,我在这给大家带来初中历史试卷分析,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1

一、试卷分析

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题依据新教材、课标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联系实际为背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

试卷结构:满分100分,时间是60分钟。考查资料是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 下册,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选取题,50分非选取题值50分。满分100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试卷

这篇关于《人教版初一年级历史期末考试卷带答案》,是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武帝时,把其作为思想统治工具的学说是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墨家学说

2.下列发明是西汉时期的有

①耕犁,已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 ②新型播种工具耧车 ③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都不是

3.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相同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束缚和奴役

B.促进了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C.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D.为欧洲同我国进行直接友好交往创造了条件

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语出《陈涉世家》,出自哪一部史书

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资治通鉴》

5.下列科技发明中,属于东汉蔡伦的是

A.发明地动仪 B.改进造纸术

C.发明麻沸散 D.发明活字印刷术

6.下列不属于我国历以少胜多战役的是

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巨鹿之战 D.牧野之战

7.东汉末年,孙权、刘备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的决定性因素是

A.诸葛亮的计谋 B.周瑜的水军

C.孙、刘的联盟 D.地理上的优势

8.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A.统一黄河流域 B.北方民族大融合

C.未完成封建化 D.阶级矛盾尖锐

9.有关内迁的各少数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有

A.东汉、魏晋时期,西南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加速了民族融合

B.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历称为“五胡”

C.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互相影响,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融合

D.西晋向内迁的少数民族征收重税,激化了民族矛盾

10.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这反映了

A.中国瓷器在世界的地位 B.秦汉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C.隋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D.中国四大发明在世界的地位

二、能力培养(共4分)

11.下面是历史谜语四则,请你猜一猜。

(1)汉朝天下(打一历史人物) 答案:

(2)周郎坐看烧赤壁(打一成语) 答案:

(3)按图索骥(打一历史人物) 答案:

(4)谢安复职(打一成语) 答案:

三、牛刀小试(共14分)

12.(2分)请写出中国古代两位被尊称为“圣”的文化名人及其所处朝代。

13.(5分)请你按先后顺序写出我国汉字字体的发展变化。

14.(7分)请写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方面的成就。

四、一试身手(共32分)

史海拾贝:

15.(5分)请你答出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成语典故。(至少五个)

读读想想:

16.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男女贵族的时尚。

请回答:

(1)(1分)材料中提到凯撒穿着丝袍出现在罗马剧场,此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2)(3分)当时中国的“丝袍”是通过什么通道运到欧洲的?你能把这条通道运转路线说出来吗?

(3)(2分)当时中国称欧洲的罗马为什么?欧洲的罗马把中国称为什么?

17.“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早已有病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军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曹操舰船),延及岸上营落……北军大败。”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1分)此材料记载的是一件什么历史大事?发生在哪一年?有什么军事意义?此事的发生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3分)请简要分析此事发生的背景,并分析曹操失利的原因。

(3)(3分)隆冬时节,何来东南风?你用有关的地理知识加以说明。

历史论坛:

18.(4分)比较一下,汉初对匈奴实行的“和亲”政策与汉元帝实行的“和亲”政策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巧对下联:

19.(2分)诸葛亮是我国历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充分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在南阳武侯祠有这样一幅构思巧妙的对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功业。上联是“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请你根据上联,按对仗的格律,试试补出这副对子的下联来。

情景再现:

20.(3分)请你写一篇百字短文描述官渡之战的场面。

阅读思考:

21.(5分)

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为根治匈奴大患,决心联络西方的大月氏等国,夹击匈奴,彻底打败匈奴。他下了一道诏书,征求能干的人到大月氏去联络。当时,谁也不知道大月氏国在哪儿,也不知道有多远。要完成这个任务,可得有很大的勇气。张骞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首先应征。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就派张骞带着一百多个人出发去找大月氏。但是要到大月氏,一定要经过匈奴占领的地界。张骞他们小心地走了几天,还是被匈奴兵发现,全都做了俘虏。

匈奴人没有杀他们,只是派人把他们分散开来管住,只有堂邑父跟张骞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多年。

日子久了,匈奴对他们管得不那么严。张骞跟堂邑父商量了一下,瞅匈奴人不防备,骑上两匹快马逃了。他们一直向西跑了几十天,吃尽苦头,逃出了匈奴地界,张骞等人继续向西行,终于在一片水草丰茂的草场碰上了几个牧民,经过攀谈,他们才知道此地是楼兰国。楼兰是由汉朝进入西域的第一个国家。此后,张骞等人先后经过疏勒国、大宛国、康居国等七个国家,最后在阿姆河北岸,见到了大月氏国国王。张骞手执旌节,向大月氏国王说明了来意,大月氏国王又惊又喜。但如今的大月氏国已远离匈奴,人们也已安居乐业,大月氏国王无心再向匈奴报仇雪恨了。大月氏国王隆重宴请了张骞一行人。在劝说大月氏国王的努力失败之后,张骞一行人在大月氏人指引下,取南道,从疏勒国东行回国。

然而,在翻越祁连山时,他们不幸又碰上了匈奴骑兵,再次被押送到单于那里。一年后,匈奴发生内乱,张骞趁机找到堂邑父上马远逃。

13年。去时,张骞风华正茂;如今,头发花白,年近半百。张骞详细地向汉武帝陈述了13年来他所周游的西方各国的情况。武帝眼界大开。为奖赏张骞,拜张骞为太中大夫,拜堂邑父为奉使君。

读了上面的这一材料,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五、分析归纳(共30分)

22.同学们,历黄河多次改道,秦时经河北入海,汉代经山东,北宋经天津,南宋经江苏入黄海(当时称东海)。而这种现象在长江为何没有?你能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这种有和无的原因吗?在古代,人们对黄河又是怎样治理的?现如今对治理黄河你有哪些建设性意见?

参考答案

一、1.A 2.C 3.D 4.B 5.B 6.D 7.C 8.B 9.A 10.B

二、11.(1)刘邦 (2)隔岸观火 (3)司马迁 (4)东山再起

三、12.①“医圣”张仲景、东汉。②“书圣”王羲之、东晋。

13.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14.书法:王羲之《兰亭序》;绘画: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雕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四、15.三顾茅庐、投笔从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鞠躬尽瘁、望梅止渴等。

16.(1)西汉。

(2)丝绸之路、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

(3)大秦,丝国。

17.(1)赤壁之战,208年,是我国军事一次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导致了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

(2)曹操打败了袁绍和几个军阀,基本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他企图乘胜出击,消灭南方的孙权和刘备,统一全中国。不料,在赤壁大战中失败。失败的原因有:①人不和。曹军南下,扰乱了南方人民的安定生活。②地不利。曹军屡次中计,锐气大减。曹军远道而来,不习水战,战斗力不强。③天不时。隆冬时节,赤壁战场东南风甚紧,为孙刘联军采用火攻提供了良好的战机。

(3)从位置上看,赤壁战场距海近;从地形上看,赤壁战场地势低平,使冬季风受阻,与此同时,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却乘虚而入,因此在几日寒冷的天气过后马上出现反常的温暖天气,于是就有东南风的出现。

18.①“和亲”的目的相同,即都是通过“和亲”政策换取汉匈两族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但前者是被迫行为,后者是主动行为。②汉初社会经济凋敝,国力不强,无法在军事上与匈奴抗衡。汉元帝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附汉朝,愿与汉和亲。

19.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0.要求:语言生动、条理清晰、叙事完整。(略)

21.同学们可以体会张骞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西行,非等闲之辈所能为之,我们应学习他不畏艰难、不辱使命的精神。(请同学们自由发挥略)

五、22.①黄河上游水流湍急。黄河流域作为封建统治的中心区域,地表资源遭到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严重,河水中泥沙含量过高,下游河宽水缓,泥沙淤积,阻塞河道后,必然出现改道。长江流域大规模的开发较晚,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东晋南朝以后的事情,所以,地表植被的自然生态保存较好。再加上沿线的湖泊和众多的支流,都可以调节干流流量和流速。这就是为什么长江没有出现改道的历史原因。

②大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黄河。西汉武帝、东汉明帝都进行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工程。

③答案不惟一,请老师酌情采意给分。

初一历史考试卷及答案

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历史七年级期末试题及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所选答案代号填在后面的表格内。共30个小题,每题2分,计60分。

1.公元46年用世纪、年代表示,正确的表述是

A.公元一世纪40年代  B.公元二世纪40年代

C.公元一世纪50年代  D.公元四世纪60年代

初一历史试题期末2.生活地点在今北京周口店一带的远古人类有

A.元谋人、蓝田人   B. 元谋人、北京人

C.蓝田人、山顶洞人  D.北京人、山顶洞人

3.下列史实,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尧传位于舜 B.舜传位于禹

C.禹传子,家天下 D.启打败有扈氏

4.今天世界上发现的的青铜器是

A.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B.司母戊鼎  C.虎耳铜鼎  D.四羊方尊

5.历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是在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6.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打击奴隶主贵族  B.确立封建统治

C.官吏由国君委派  D.实行土地私有

7.中国人开始使用铁家具是在

A.春秋  B.战国  C.西周  D.夏朝

8.商周的一些青铜器上也铸刻有文字,被称为

A.甲骨文  B.青铜文  C.金文  D.铜文

9、战国七雄中,由晋国分裂而成的三个国家是

①齐国 ②楚国 ③燕国 ④韩国 ⑤赵国 ⑥魏国 ⑦秦国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④⑦

10、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B更多使用铁制家具 C牛耕得到推广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11、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12.春秋时期认为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孙子

13.中医沿用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自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

A.华陀  B.张仲景  C.扁鹊  D.鲁班

14.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 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15、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最早是在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隋朝

16.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刀形币  B.铲形币  C.圆形方孔钱  D.蚁鼻钱

17.下列选项中,迫使陈胜等在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A.繁重的兵役 B.刑法严酷,误期杀头

C.赋税沉重,压迫残酷 D.到渔阳服兵役

18.秦长城的起止点

A.西到临洮,东到辽东  B.西到咸阳,东到河套

C.东到大海,西到陇西  D.西到河套,东到辽东

19.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是在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20、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和西域各国的交往 B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C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 D打通“丝绸之路”

21、西域地区(含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A西域各国使节回访长安 B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D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

22、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支持。其根本原因是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D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

23.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的是

A.汉武帝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24.下列政权定都洛阳的是①魏②吴③西晋④东晋⑤南朝⑥北魏

A.①③⑥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25.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26.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曹操

27.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是

A.受到北方其他民族的侵扰  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  D.接受先进文化,巩固统治

28.下列战役中,不是以少胜多的是

A.巨鹿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曾统一过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①氐族②羌族③鲜卑族④匈奴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0.通过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学习,我们知道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战例

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

D.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骄傲使人失败

第二卷 开卷部分

二、成语归类(4分,每选对一个得0.5分):请将下列成语的代号填在相应的历史时期里

(1)退避三舍 (2)破釜沉舟 (3) 三顾茅庐  (4)围魏救赵

(5)约法三章 (6)卧薪尝胆 (7) 纸上谈兵  (8)项庄舞剑

31、春秋战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2、秦末汉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3、东汉末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历史诊断(请指出下列历史描述的错误所在,每小题2分,计6分)

34.小红问:“小明,你最敬佩哪一个历史人物呢?”

小明说:“我最敬佩蔡伦,因为他发明了纸,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诊断结果:

35.小红问:“小明,我想了解一下北魏的历史,我该看什么书呢?“

小明拍拍胸脯答道:“那还不简单,看司马迁的《史记》不就行了吗”

诊断结果:

36.小红问:“小明,你知道佛教起源于哪里吗?

小明答道:"当然知道,我们中国这么多佛教寺庙,当然是起源于中国。

诊断结果:

四、材料解析题(共2个小题,每题5分,计10分)

37、请阅读下列史实,回答问题(5分)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1)文中的“卫鞅”指谁?(1分)

(2)文中反映了卫鞅的什么主张?(1分)

(3)你能分析一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吗?(3分)

初一下册历史期中试卷(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