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一元一次方程20道例题(七年级上册应用题解题思路)
初一一元一次方程20道例题(七年级上册应用题解题思路)

数学题~初一 一元一次方程

1、设挂重物为x千克,那么弹簧长为40+2x厘米,得方程:

40+2x=45

2x=5

x=2.5

所以挂重物2.5千克.

2、设这本数有x页,得方程:

20+(x-20)/2=x-15

(x-20)/2=x-35

x-20=2x-70

x=50

所以这本书有50页.

3、设甲团有x人,那么甲团为80-x人,得方程:

x=2*(80-x)+5

x=160-2x+5

3x=165

x=55

所以甲团有55人,乙团有80-55=25人.

4、设成人有x人,那么儿童有840-x人,得方程:

20x+(840-x)*10=13600

20x+8400-10x=13600

10x=5200

x=520

所以成人有520人,那么儿童有840-520=320人.

5、设跑步x分,那么步行了18-x分,得方程 :

210x+90*(18-x)=2100

210x+1620-90x=2100

120x=480

x=4

所以跑步的时间为4分,步行时间是18-4=14分.

6、设三种药分别为2x、3x、7x克,得方程:

2x+3x+7x=1440

12x=1440

x=120

所以需要甲种药2*120=240克,乙种药3*120=360克,丙种药120*7=840克.

7、设全班人数为x人,那么男生人数是(5/8)x-5人,得方程 :

[(5/8)x-5]+[(5/8)x-5]-2=x

(5/4)x-12=x

(1/4)x=12

x=48

所以全半有48人. 一根弹簧长40cm,一端固定,另一端可挂重物,通常所挂物体质量每增加1kg,弹簧伸长2cm。求弹簧长度为45cm时所挂物体的质量。

2.5kg

小明读一本科普书,星期六读了20页,星期日读了剩下的一半后,还剩15页没有读。问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50页

某旅行社组织了甲、乙两个旅游团共80人分别到苏州、杭州旅游,已知甲团人数比乙团人数2倍多5人。问甲、乙两个旅游团的人数各是多少?

甲55人 乙25人

某动物园的门票价格如下:

成人 20元/人

超过1m,不足1.4m的儿童 10元/人

国庆节该动物园共售出840张票,得票款13600元。问成人票和儿童票各售出多少张?

x+y=840 20x+10y=13600 x=520 y=320

小林家离学校2.1km,小林计划18min走完这段路程。已知小林步行速度为90m/min,跑步速度为210m/min,结果他准时到达。小林共跑步多少时间

跑4min

某种成药含有甲、乙、丙3种中药,这3种中药的质量比是2:3:7。现在要配制1440g成药,3种中药分别需要多少?

240g 360g 840g

某班的男生人数比全班人数的5/8少5人,女生人数比男生少2人。求全班的人数。

共32人

20道初一列方程解应用题(一元一次方程)

1、某班有50名学生,准备集体去看电影,买到的电影票中,有1元5角的,有2元的。已知买电影票总共花88元,问票价是1元5角和2元的电影票各几张?

2、学校需制作若干块标志牌,请来小张,小李俩人,已知小张单独完成需4天,小李单独完成需要6天,俩人合作若干天后,小张因有事离开,小李再做1天完成,俩人共得到报仇450原。如果按个人完成的工作量计算报酬,那么该如何分配?

3、某商场搞优惠促销,决定又顾客抽奖决定折扣,某顾客购买甲、乙两种商品,分别抽到七折和九折优,共付386元,这两种商品原销售价之和为500元,问:这两种商品的原销售价分别是多少?

4、光明服装厂要生产一批工作服,以知3米长的某种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裤子3条,1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1套,计划用600米长的这种布料生产工作服,应分别用多少布料生产上衣和裤子才能恰好配套?共能生产多少套?

5、李伟从家到车站,若每小时行30km,则比开车时间早15分,每小时行18km,则迟到15分,若李伟打算在开车前10分钟到达车站,问他此时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6、一块麦田,甲队需要7又2分之1小时完成,乙对需要9小时完成,已知每小时乙队比甲队少收3亩,这块麦田有多少亩?如果乙队的工作效率比原来提高20%,这个队收完这块麦子需要几个小时?

7、第一个齿轮有100个齿,它带动第二个个齿轮有40个齿,第一个齿轮每分钟转90转,第二个齿轮每分钟转多少转?如果被带动的齿轮每分钟转600转,应有多少个齿轮?

8、某铁桥长1000米,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从车头到桥到车尾离开桥共用一分钟时间,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40秒钟,求火车车身的总长和速度?

9、一家商店因换季将某种服装打折销售,每件服装如果按标价的5折出售将亏20元,而按标价的8折出售,将赚40元。问:(1)每件服装的标价是多少?(2)每件服装的成本是多少?(3)为保证不亏,最多能打几折?

10、姐姐步行速度是75米/分,妹妹步行速度是45米/分。在妹妹出发20分钟后,姐姐出发去追妹妹。问:多少分钟后能追上?

11、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已知快车每小时行6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52千米,经过几小时后快车经过中点32千米处与慢车相遇。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12、甲、乙两班共有学生112名,已知甲班比乙班多4人,问两班各有学生多少人?

13、甲车队有50辆汽车,乙车队有41辆汽车。如果要使乙车队车辆数比甲车队车辆数的2倍还多1辆,应从甲车队调多少辆车到乙车队?

14、小明读一本科普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 多2页,第二天读了剩下的 少1页,这时还剩下38页没有读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15、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120km的两地同时同向出发,乙车在甲车前。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为60km/h、40km/h。问出发多长时间后甲车可追上乙车。

16、汽车运送一批货物,若每辆车装3t,则剩5 t;若每辆车装4 t,则可少用5辆车。问共有汽车多少辆?货物有多少吨?

17、某人上午10点从甲地出发,步行到乙地,到达乙地后休息了1小时,骑车按原路返回甲地,恰好是下午3点,他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骑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问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

18、某商店现有甲、乙、丙三种电视机共1800台,已知甲种电视机是乙种的5倍,而丙种电视机比乙种多120台,求三种电视机各多少台?

19、工厂原计划26小时生产一批零件,后因每小时多生产5件,用24小时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还比原计划多生产60件,问原计划生产多少零件?

20、某校组织初一全体同学秋游,如果租用45座的客车若干辆,则有15人没有座位;如果租用60座的客车,就可以少租一辆,而且恰好坐满,那么初一年级共有多少人?

七年级上册应用题解题思路

1、读懂题意,把不相关的语言精简掉,现在应用题考得不是数学,而是语文的阅读能力,还要有转化问题的能力。

2、巧设未知数。一道应用题中可以把几个量都设为未知数,但是哪一个更为简便,要仔细斟酌。例如:甲乙二人速度之比为3:2,在求甲乙的速度时,我们可以设甲的速度为a千米/小时,乙为b千米/小时,这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或者设甲的速度为a千米/小时,则乙为2/3a千米/小时,这样虽然是一元一次方程,但是有分数;或者设甲的速度为3a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2a千米/小时

可见最后的设法最好。根据不同的题目设出未知数。

3、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此时我们可能会遇到二个未知数,而只能列出一个方程,我们就要看看是不是还有隐含条件,比如人数、物体的个数,都要是正整数,这就是隐含条件,尤其在不等式方程中要用到。还有就是分式方程要验根

5、写清单位和答话。这一步往往被忽视,其实这一步恰恰反映出你是否读懂了题目,是否知道题目要求的是什么,在考试中是要站分数的。

6、勤加练习,熟能生巧。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这是我个人对接应用题的一点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点心得 1、读懂题意,把不相关的语言精简掉,现在应用题考得不是数学,而是语文的阅读能力,还要有转化问题的能力。

2、巧设未知数。一道应用题中可以把几个量都设为未知数,但是哪一个更为简便,要仔细斟酌。例如:甲乙二人速度之比为3:2,在求甲乙的速度时,我们可以设甲的速度为a千米/小时,乙为b千米/小时,这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或者设甲的速度为a千米/小时,则乙为2/3a千米/小时,这样虽然是一元一次方程,但是有分数;或者设甲的速度为3a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2a千米/小时

可见最后的设法最好。根据不同的题目设出未知数。

3、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此时我们可能会遇到二个未知数,而只能列出一个方程,我们就要看看是不是还有隐含条件,比如人数、物体的个数,都要是正整数,这就是隐含条件,尤其在不等式方程中要用到。还有就是分式方程要验根

5、写清单位和答话。这一步往往被忽视,其实这一步恰恰反映出你是否读懂了题目,是否知道题目要求的是什么,在考试中是要站分数的。

初一方程应用题及答案

初一解方程30道应用题及答案如下:

某中学修整草场,如果让初一学生单独工作,需要7.5小时完成;如果让初二学生单独做,需要5小时完成.如果让初一、初二学生一起工作1小时,再由初二学生单独完成剩余部分,共需多少时间完成?设初二学生还要工作x小时。(1/7.5)+(1/5)x=1,x=10/3,共需10/3+1=4又1/3小时。

拓展资料如下:

简单来说,解方程就是找到方程的解。在数学中,方程是一种数学语句,用来描述两个数或多个数之间的关系。方程中通常包含未知数、已知数、运算符和等号。未知数是指需要求解的数,而已知数则是已知的数值。

方程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最基本的原则是保持方程两边等式。如果我们在方程的一边进行了某种操作,比如加减乘除,那么就必须在另一边进行相同的操作,以保持等式成立。例如,对于上面的方程,我们可以先将3减去,然后再将2除以2,得到:x=2。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数学题~初一 一元一次方程

1、设挂重物为x千克,那么弹簧长为40+2x厘米,得方程:

40+2x=45

2x=5

x=2.5

所以挂重物2.5千克.

2、设这本数有x页,得方程:

20+(x-20)/2=x-15

(x-20)/2=x-35

x-20=2x-70

x=50

所以这本书有50页.

3、设甲团有x人,那么甲团为80-x人,得方程:

x=2*(80-x)+5

x=160-2x+5

3x=165

x=55

所以甲团有55人,乙团有80-55=25人.

4、设成人有x人,那么儿童有840-x人,得方程:

20x+(840-x)*10=13600

20x+8400-10x=13600

10x=5200

x=520

所以成人有520人,那么儿童有840-520=320人.

5、设跑步x分,那么步行了18-x分,得方程 :

210x+90*(18-x)=2100

210x+1620-90x=2100

120x=480

x=4

所以跑步的时间为4分,步行时间是18-4=14分.

6、设三种药分别为2x、3x、7x克,得方程:

2x+3x+7x=1440

12x=1440

x=120

所以需要甲种药2*120=240克,乙种药3*120=360克,丙种药120*7=840克.

7、设全班人数为x人,那么男生人数是(5/8)x-5人,得方程 :

[(5/8)x-5]+[(5/8)x-5]-2=x

(5/4)x-12=x

(1/4)x=12

x=48

所以全半有48人. 一根弹簧长40cm,一端固定,另一端可挂重物,通常所挂物体质量每增加1kg,弹簧伸长2cm。求弹簧长度为45cm时所挂物体的质量。

2.5kg

小明读一本科普书,星期六读了20页,星期日读了剩下的一半后,还剩15页没有读。问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50页

某旅行社组织了甲、乙两个旅游团共80人分别到苏州、杭州旅游,已知甲团人数比乙团人数2倍多5人。问甲、乙两个旅游团的人数各是多少?

甲55人 乙25人

某动物园的门票价格如下:

成人 20元/人

超过1m,不足1.4m的儿童 10元/人

国庆节该动物园共售出840张票,得票款13600元。问成人票和儿童票各售出多少张?

x+y=840 20x+10y=13600 x=520 y=320

小林家离学校2.1km,小林计划18min走完这段路程。已知小林步行速度为90m/min,跑步速度为210m/min,结果他准时到达。小林共跑步多少时间

跑4min

某种成药含有甲、乙、丙3种中药,这3种中药的质量比是2:3:7。现在要配制1440g成药,3种中药分别需要多少?

240g 360g 840g

某班的男生人数比全班人数的5/8少5人,女生人数比男生少2人。求全班的人数。

共32人

20道初一列方程解应用题(一元一次方程)

1、某班有50名学生,准备集体去看电影,买到的电影票中,有1元5角的,有2元的。已知买电影票总共花88元,问票价是1元5角和2元的电影票各几张?

2、学校需制作若干块标志牌,请来小张,小李俩人,已知小张单独完成需4天,小李单独完成需要6天,俩人合作若干天后,小张因有事离开,小李再做1天完成,俩人共得到报仇450原。如果按个人完成的工作量计算报酬,那么该如何分配?

3、某商场搞优惠促销,决定又顾客抽奖决定折扣,某顾客购买甲、乙两种商品,分别抽到七折和九折优,共付386元,这两种商品原销售价之和为500元,问:这两种商品的原销售价分别是多少?

4、光明服装厂要生产一批工作服,以知3米长的某种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裤子3条,1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1套,计划用600米长的这种布料生产工作服,应分别用多少布料生产上衣和裤子才能恰好配套?共能生产多少套?

5、李伟从家到车站,若每小时行30km,则比开车时间早15分,每小时行18km,则迟到15分,若李伟打算在开车前10分钟到达车站,问他此时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6、一块麦田,甲队需要7又2分之1小时完成,乙对需要9小时完成,已知每小时乙队比甲队少收3亩,这块麦田有多少亩?如果乙队的工作效率比原来提高20%,这个队收完这块麦子需要几个小时?

7、第一个齿轮有100个齿,它带动第二个个齿轮有40个齿,第一个齿轮每分钟转90转,第二个齿轮每分钟转多少转?如果被带动的齿轮每分钟转600转,应有多少个齿轮?

8、某铁桥长1000米,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从车头到桥到车尾离开桥共用一分钟时间,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40秒钟,求火车车身的总长和速度?

9、一家商店因换季将某种服装打折销售,每件服装如果按标价的5折出售将亏20元,而按标价的8折出售,将赚40元。问:(1)每件服装的标价是多少?(2)每件服装的成本是多少?(3)为保证不亏,最多能打几折?

10、姐姐步行速度是75米/分,妹妹步行速度是45米/分。在妹妹出发20分钟后,姐姐出发去追妹妹。问:多少分钟后能追上?

11、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已知快车每小时行6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52千米,经过几小时后快车经过中点32千米处与慢车相遇。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12、甲、乙两班共有学生112名,已知甲班比乙班多4人,问两班各有学生多少人?

13、甲车队有50辆汽车,乙车队有41辆汽车。如果要使乙车队车辆数比甲车队车辆数的2倍还多1辆,应从甲车队调多少辆车到乙车队?

14、小明读一本科普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 多2页,第二天读了剩下的 少1页,这时还剩下38页没有读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15、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120km的两地同时同向出发,乙车在甲车前。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为60km/h、40km/h。问出发多长时间后甲车可追上乙车。

16、汽车运送一批货物,若每辆车装3t,则剩5 t;若每辆车装4 t,则可少用5辆车。问共有汽车多少辆?货物有多少吨?

17、某人上午10点从甲地出发,步行到乙地,到达乙地后休息了1小时,骑车按原路返回甲地,恰好是下午3点,他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骑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问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

18、某商店现有甲、乙、丙三种电视机共1800台,已知甲种电视机是乙种的5倍,而丙种电视机比乙种多120台,求三种电视机各多少台?

19、工厂原计划26小时生产一批零件,后因每小时多生产5件,用24小时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还比原计划多生产60件,问原计划生产多少零件?

20、某校组织初一全体同学秋游,如果租用45座的客车若干辆,则有15人没有座位;如果租用60座的客车,就可以少租一辆,而且恰好坐满,那么初一年级共有多少人?

七年级上册应用题解题思路

1、读懂题意,把不相关的语言精简掉,现在应用题考得不是数学,而是语文的阅读能力,还要有转化问题的能力。

2、巧设未知数。一道应用题中可以把几个量都设为未知数,但是哪一个更为简便,要仔细斟酌。例如:甲乙二人速度之比为3:2,在求甲乙的速度时,我们可以设甲的速度为a千米/小时,乙为b千米/小时,这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或者设甲的速度为a千米/小时,则乙为2/3a千米/小时,这样虽然是一元一次方程,但是有分数;或者设甲的速度为3a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2a千米/小时

可见最后的设法最好。根据不同的题目设出未知数。

3、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此时我们可能会遇到二个未知数,而只能列出一个方程,我们就要看看是不是还有隐含条件,比如人数、物体的个数,都要是正整数,这就是隐含条件,尤其在不等式方程中要用到。还有就是分式方程要验根

5、写清单位和答话。这一步往往被忽视,其实这一步恰恰反映出你是否读懂了题目,是否知道题目要求的是什么,在考试中是要站分数的。

6、勤加练习,熟能生巧。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这是我个人对接应用题的一点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点心得 1、读懂题意,把不相关的语言精简掉,现在应用题考得不是数学,而是语文的阅读能力,还要有转化问题的能力。

2、巧设未知数。一道应用题中可以把几个量都设为未知数,但是哪一个更为简便,要仔细斟酌。例如:甲乙二人速度之比为3:2,在求甲乙的速度时,我们可以设甲的速度为a千米/小时,乙为b千米/小时,这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或者设甲的速度为a千米/小时,则乙为2/3a千米/小时,这样虽然是一元一次方程,但是有分数;或者设甲的速度为3a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2a千米/小时

可见最后的设法最好。根据不同的题目设出未知数。

3、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此时我们可能会遇到二个未知数,而只能列出一个方程,我们就要看看是不是还有隐含条件,比如人数、物体的个数,都要是正整数,这就是隐含条件,尤其在不等式方程中要用到。还有就是分式方程要验根

5、写清单位和答话。这一步往往被忽视,其实这一步恰恰反映出你是否读懂了题目,是否知道题目要求的是什么,在考试中是要站分数的。

初一方程应用题及答案

初一解方程30道应用题及答案如下:

某中学修整草场,如果让初一学生单独工作,需要7.5小时完成;如果让初二学生单独做,需要5小时完成.如果让初一、初二学生一起工作1小时,再由初二学生单独完成剩余部分,共需多少时间完成?设初二学生还要工作x小时。(1/7.5)+(1/5)x=1,x=10/3,共需10/3+1=4又1/3小时。

拓展资料如下:

简单来说,解方程就是找到方程的解。在数学中,方程是一种数学语句,用来描述两个数或多个数之间的关系。方程中通常包含未知数、已知数、运算符和等号。未知数是指需要求解的数,而已知数则是已知的数值。

方程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最基本的原则是保持方程两边等式。如果我们在方程的一边进行了某种操作,比如加减乘除,那么就必须在另一边进行相同的操作,以保持等式成立。例如,对于上面的方程,我们可以先将3减去,然后再将2除以2,得到:x=2。

初一一元一次方程20道例题(七年级上册应用题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