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题库免费版(初三数学题库大全免费)
中考数学题库免费版(初三数学题库大全免费)

求初三中考的数学压轴题!

一、单点运动

例1.(2006长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函数y=x, 的图象交于点A。动点P从点O开始沿OA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作PQ//x轴交直线BC于点Q,以PQ为一边向下作正方形PQMN,设它与ΔOAB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1)求点A的坐标。

(2)试求出点P在线段OA上运动时,S与运动时间t(秒)的关系式。

(3)在(2)的条件下,S是否有最大值?若有,求出t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4)若点P经过点A后继续按原方向、原速度运动,当正方形PQMN和ΔOAB重叠部分面积最大时,运动时间t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

解:(1)由 ,可得

∴A(4,4)。

(2)点P在y=x上,OP=t,

则点P坐标为( )。

点Q的纵坐标为 ,并且点Q在 上。

∴ 。

点Q的坐标为( )

PQ 。

当 时,

当点P到达A点时,

当 时,

(3)有最大值,最大值应在 中,

当 时,S的最大值为12。

(4)

二、双点运动

例2.(2006广安)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2cm,点A、C分别在y轴的负半轴和x轴的正半轴上,抛物线 经过点A、B,且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果点P由点A开始沿AB边以2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同时点Q由点B开始沿BC边以1cm/s的速度向点C移动。

①移动开始后第t秒时,设 ,试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

②当S取得最小值时,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R,使得以P、B、Q、R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求出R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据题意知:

A(0,-2),B(2,-2)

∵A点在抛物线上,∴

由AB=2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

即: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①由图象知:

②假设存在点R,可构成以P、B、R、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

∴ 。这时 ,BQ=0.8,P(1.6,-2),Q(2,-1.2)

分情况讨论:

A)假设R在BQ的右边,这时 ,则:

R的横坐标为2.4,R的纵坐标为-1.2,

即(2.4,-1.2)

代入 ,左右两边相等

∴这时存在R(2.4,-1.2)满足题意。

B)假设R在BQ的左边,这时 ,则:

R的横坐标为1.6,纵坐标为-1.2,

即(1.6,-1.2)

代入 ,左右两边不相等,R不在抛物线上。

C)假设R在PB的下方,这时 ,则:

R(1.6,-2.4)代入 ,左右不相等,R不在抛物线上。

综上所述,存在一点R(2.4,-1.2)

三、直线运动

例3.(2006锦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为菱形,点C的坐标为(4,0),∠AOC=60°,垂直于x轴的直线l从y轴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设直线l与菱形OABC的两边分别交于点M、N(点M在点N的上方)。

(1)求A、B两点的坐标;

(2)设ΔOMN的面积为S,直线l运动时间为t秒( ),试求S与t的函数表达式;

(3)在题(2)的条件下,t为何值时,S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解:(1)∵四边形OBABC为菱形,点C的坐标为(4,0)

∴OA=AB=BC=CO=4。

过点A作AD⊥OC于D。

∵∠AOC=60°,

∴OD=2, 。

∴A(2, ),B(6, )。

(2)直线l从y轴出发,沿x轴正方向运动与菱形OABC的两边相交有三种情况:

① 时,直线l与OA、OC两边相交(如图①)。

∵MN⊥OC,∴ON=t。

∴ 。

②当 时,直线l与AB、OC两边相交(如图②)

③当 时,直线l与AB、BC两边相交(如图③)

设直线l与x轴交于点H。

(3)由(2)知,当 时, ;

当 时, ;

当 时,配方得 ,

∴当t=3时,函数 。

但t=3不在 内,

∴在 内,函数 的最大值不是 。

而当t>3时,函数 随t的增大而减小,

∴当 。

综上所述,当t=4秒时, 。

四、三角形运动

例4.(2006青岛)如图①,有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ABC和EFG叠放在一起(点A与点E重合),已知AC=8cm,BC=6cm,∠C=90°,EG=4cm,∠EGF=90°,O是ΔEFG斜边上的中点。

如图②,若整个ΔEFG从图①的位置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射线AB方向平移,在ΔEFG平移的同时,点P从ΔEFG的顶点G出发,以1cm/s的速度在直角边GF上向点F运动,当点P到达点F时,点P停止运动,ΔEFG也随之停止平移。设运动时间为x(s),FG的延长线交AC于H,四边形OAHP的面积为y(cm2)(不考虑点P与G、F重合的情况)。

(1)当x为何值时,OP//AC?

(2)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四边形OAHP面积与ΔABC面积的比为13:24?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参考数据:

解:(1)∵RtΔEFG∽RtΔABC,

∴ 。

∴ 。

∵当P为FG的中点时,OP//EG,EG//AC,

∴OP//AC。

∴ 。

∴当x为1.5s时,OP//AC。

(2)在RtΔEFG中,由勾股定理得:EF=5cm。

∵EG//AH,

∴ΔEFG∽ΔAFH。

∴ 。

∴ 。

∴ 。

过点O作OD⊥FP,垂足为D。

∵点O为EF中点,

∴ 。

∵ ,

(3)假设存在某一时刻x,使得四边形OAHP面积与ΔABC面积的比为13:24。

∵0

∴当 时,四边形OAHP面积与ΔABC面积的比为13:24。

五、矩形运动

例5.(2006南安)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边AD在x轴上,点A在原点,AB=3,AD=5。若矩形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x轴正方向作匀速运动。同时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沿A—B—C—D的路线作匀速运动。当P点运动到D点时停止运动,矩形ABCD也随之停止运动。

(1)求P点从A点运动到D点所需的时间;

(2)设P点运动时间为t(秒)。

①当t=5时,求出点P的坐标;

②若ΔOAP的面积为s,试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解:(1)P点从A点运动到D点所需的时间= (秒)

(2)①当t=5时,P点从A点运动到BC上,

此时OA=10,AB+BP=5,

∴BP=2

过点P作PE⊥AD于点E,

则PE=AB=3,AE=BP=3

∴点P的坐标为(12,3)。

②分三种情况:

(i)当 时,点P在AB上运动,

此时OA=2t,AP=t

(ii)当 时,点P在AB上运动,此时OA=2t

(iii)当8

此时OA=2t,

综上所述,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当 时, ;当 时,s=3t;当8

六、圆的运动

例6.(2006南昌)已知抛物线 ,经过点A(0,5)和点B(3,2)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现有一半径为1,圆心P在抛物线上运动的动圆,问⊙P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P与坐标轴相切的情况?若存在,请求出圆心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Q的半径为r,点Q在抛物线上、⊙Q与两坐轴都相切时求半径r的值。

解:(1)由题意,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当⊙P在运动过程中,存在⊙P与坐标轴相切的情况。(如图1)

图1

设点P坐标为( , )

则当⊙P与y轴相切时,有

∴P1(-1,10),

由 ,得

∴P2(1,2)

当⊙P与x轴相切时有

∵抛物线开口向上,且顶点在x轴的上方。

∴y0=1

由 ,得 ,解得 ,B(2,1)

综上所述,符合要求的圆心P有三个,其坐标分别为:

P1(-1,10),P2(1,2),P3(2,1)

(3)设点Q坐标为(x,y),则当⊙Q与两条坐标轴都相切时(如图2),有 由y=x得 ,

即 ,解得 ;

由 ,得 。

即 ,此方程无解

∴⊙O的半径为 升学考试除了竞赛一半题型都不会太难,但是基本上 每册书里的典型题都会涉及到,因为中考出题的老师只允许带课本,现在也没必要苦练特难的题了,把基础的,中等的题抓好就行

初中数学中考题

《初中数学中考真题精编》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_WOvUdpHFZwwkXKufcjXcg

初中数学中考真题精编

来自:百度网盘

提取码: 8hgp

复制提取码跳转

?pwd=8hgp 提取码: 8hgp

2008-2019学年初中数学中考真题精编Word版本 累计1715份|2019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073份.rar|2018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100份.rar|2017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154份.zip|2016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151份.zip|2015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162份.rar|2014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165份.zip|2013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170份.zip|2012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172份.zip|2011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150份.zip|2010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150份.zip|2009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151份.zip|2008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157份.rar 正视图和俯视图代表2个不同的观察的面

既然要满足在这两个视角上各有6个正方形

首先最少要有12个正方形

但是...

因为正视图和俯视图是1整个物体...2个面叠加的地方重合的话最多有3个地方重合...所以12要减去3...

就是说一样都需要6个正方形,可是拼在一起有3个正方形正好多出来,重叠了..

所以...就是9个...

初三数学题库大全免费

初三数学竞赛题:1.解方程4(x-1)-x=2(x+ ),步骤如下:①去括号,得4x-4-x=2x+1,②移项,得4x+x-2x=1+4,③合 并同类项,得3x=5,④系数化为1,得x= ,经检验,x= 不是原方程的解,说明解题的四个步骤中有错误,其中开始出现错误的一步是()A.①B.②C.③D.④

初三数学竞赛题100道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解方程4(x-1)-x=2(x+ ),步骤如下:

①去括号,得4x-4-x=2x+1,

初中数学中考题

常常有很多家长和学生跟老师反馈说,“对于数学考试非常头疼,选择题和填空题都还勉强能做完,可对于大题就有点束手无策,特别是最后的压轴题,压根儿没碰过!”

的确,对于初中数学,压轴题往往是考生最怕的,很多考生都以为它一定很难,不敢碰它。其实,对历年中考的压轴题作一番分析,就会发现,其实也不是很难。

通常来说,压轴题难度也是有约定的:历年中考,压轴题一般都由3个小题组成。

第1题容易上手,得分率在0.8以上

第2题稍难,一般还是属于常规题型,得分率在0.6与0.7之间

第3题较难,能力要求较高,但得分率也大多在0.3与0.4之间

而从近几年的中考压轴题来看,大多不偏不怪,得分率稳定在0.5与0.6之间,即考生的平均得分在7分或8分。由此可见,压轴题也并不可怕。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思路

1、学会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压轴题,绝大部分都是与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关的,其特点是通过建立点与数即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方面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研究数量关系,寻求代数问题。另一方面又可借助几何直观,得到某些代数问题的解答。

2、学会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

用方程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已知条件或公式、定理中的已知结论构造方程(组)。这种思想在代数、几何及生活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直线与抛物线是初中数学中的两类重要函数,即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所表示的图形。因此,无论是求其解析式还是研究其性质,都离不开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例如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往往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或方程组并解之而得。

3、学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可用来检测学生思维的准确性与严密性,常常通过条件的多变性或结论的不确定性来进行考察,有些问题,如果不注意对各种情况分类讨论,就有可能造成错解或漏解,纵观近几年的中考压轴题分类讨论思想解题已成为新的热点。

在解答某些数学问题时,有时会遇到多种情况,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法。分类讨论是一种逻辑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它体现了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思想与归类整理的方法。

分类的原则:

(1)分类中的每一部分是相互独立的;

(2)一次分类按一个标准;

(3)分类讨论应逐级进行,正确的分类必须是周全的,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4、学会运用等价转换思想

转化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思想。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我们通常是将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转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已知与未知、数量与图形、图形与图形之间都可以通过转化来获得解决问题的转机。

中考压轴题所考察的并非孤立的知识点,也并非个别的思想方法,它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全面考察,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所使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也较全面。因此有的考生对压轴题有一种恐惧感,认为自己的水平一般,做不了,甚至连看也没看就放弃了,当然也就得不到应得的分数,为了提高压轴题的得分率,考试中还需要有一种分题、分段的得分策略。

5、要学会抢得分点

一道中考数学压轴题解不出来,不等于“一点不懂、一点不会”,要将整道题目解题思路转化为得分点。

如中考数学压轴题一般在大题下都有两至三个小题,难易程度是第1小题较易,大部学生都能拿到分数;第2小题中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3题偏难,不过往往建立在1、2两小题的基础之上。

因此,我们在解答时要把第1小题的分数一定拿到,第2小题的分数要力争拿到,第3小题的分数要争取得到,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获得中考数学高分的可能性。

中考的评分标准是按照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进行评分,解对知识点、抓住得分点就会得分。

因此,对于数学中考压轴题尽可能解答“靠近”得分点,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把中考数学压轴题变成高分踏脚石。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一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二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三要掌握常用的解题策略。 压轴题的特点是,含有较多的知识点.常是代数、几何知识相结合,要体现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的题.它既注意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又重视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由于综合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它对考试成绩的区分程度有一定的作用(基础部分仍然是主要的),而不少学生在做综合题时,不能做到认真审题就急忙动手,结果中途受阻,造成自我紧张;也有的学生信心不足,甚至连看都不敢看.

其实只要能把综合题的解题层次分清楚,采取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方法,解综合题也并不是可怕的.尤其是第一问,都考的是基础知识。

近年来,中考试题出现了一类探索性问题,通常是对结论进行探索,或探索在给定的条件下是否存在;或探索在给定条件下会出现怎样的结论.

解答这类题通常是假设被探索的结论成立(存在),用已知条件和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正确的推理,如果被推得的结论与已知条件或定理一致,那么说明存在;否则,说明其不存在.至于坐标系的题目,只要抓住关键点的坐标,认真分析。这类题通常是坐标系与几何结合的,抓住点的坐标在于几何图形相联系就容易了(一般求点的坐标都是运用作垂线的的方法。)

其实压轴题并非无懈可击,只要沉下心来,最起码前面那一两问还是比较容易的

祝lz考试顺利~相信你一定行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求初三中考的数学压轴题!

一、单点运动

例1.(2006长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函数y=x, 的图象交于点A。动点P从点O开始沿OA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作PQ//x轴交直线BC于点Q,以PQ为一边向下作正方形PQMN,设它与ΔOAB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1)求点A的坐标。

(2)试求出点P在线段OA上运动时,S与运动时间t(秒)的关系式。

(3)在(2)的条件下,S是否有最大值?若有,求出t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4)若点P经过点A后继续按原方向、原速度运动,当正方形PQMN和ΔOAB重叠部分面积最大时,运动时间t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

解:(1)由 ,可得

∴A(4,4)。

(2)点P在y=x上,OP=t,

则点P坐标为( )。

点Q的纵坐标为 ,并且点Q在 上。

∴ 。

点Q的坐标为( )

PQ 。

当 时,

当点P到达A点时,

当 时,

(3)有最大值,最大值应在 中,

当 时,S的最大值为12。

(4)

二、双点运动

例2.(2006广安)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2cm,点A、C分别在y轴的负半轴和x轴的正半轴上,抛物线 经过点A、B,且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果点P由点A开始沿AB边以2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同时点Q由点B开始沿BC边以1cm/s的速度向点C移动。

①移动开始后第t秒时,设 ,试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

②当S取得最小值时,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R,使得以P、B、Q、R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求出R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据题意知:

A(0,-2),B(2,-2)

∵A点在抛物线上,∴

由AB=2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

即: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①由图象知:

②假设存在点R,可构成以P、B、R、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

∴ 。这时 ,BQ=0.8,P(1.6,-2),Q(2,-1.2)

分情况讨论:

A)假设R在BQ的右边,这时 ,则:

R的横坐标为2.4,R的纵坐标为-1.2,

即(2.4,-1.2)

代入 ,左右两边相等

∴这时存在R(2.4,-1.2)满足题意。

B)假设R在BQ的左边,这时 ,则:

R的横坐标为1.6,纵坐标为-1.2,

即(1.6,-1.2)

代入 ,左右两边不相等,R不在抛物线上。

C)假设R在PB的下方,这时 ,则:

R(1.6,-2.4)代入 ,左右不相等,R不在抛物线上。

综上所述,存在一点R(2.4,-1.2)

三、直线运动

例3.(2006锦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为菱形,点C的坐标为(4,0),∠AOC=60°,垂直于x轴的直线l从y轴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设直线l与菱形OABC的两边分别交于点M、N(点M在点N的上方)。

(1)求A、B两点的坐标;

(2)设ΔOMN的面积为S,直线l运动时间为t秒( ),试求S与t的函数表达式;

(3)在题(2)的条件下,t为何值时,S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解:(1)∵四边形OBABC为菱形,点C的坐标为(4,0)

∴OA=AB=BC=CO=4。

过点A作AD⊥OC于D。

∵∠AOC=60°,

∴OD=2, 。

∴A(2, ),B(6, )。

(2)直线l从y轴出发,沿x轴正方向运动与菱形OABC的两边相交有三种情况:

① 时,直线l与OA、OC两边相交(如图①)。

∵MN⊥OC,∴ON=t。

∴ 。

②当 时,直线l与AB、OC两边相交(如图②)

③当 时,直线l与AB、BC两边相交(如图③)

设直线l与x轴交于点H。

(3)由(2)知,当 时, ;

当 时, ;

当 时,配方得 ,

∴当t=3时,函数 。

但t=3不在 内,

∴在 内,函数 的最大值不是 。

而当t>3时,函数 随t的增大而减小,

∴当 。

综上所述,当t=4秒时, 。

四、三角形运动

例4.(2006青岛)如图①,有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ABC和EFG叠放在一起(点A与点E重合),已知AC=8cm,BC=6cm,∠C=90°,EG=4cm,∠EGF=90°,O是ΔEFG斜边上的中点。

如图②,若整个ΔEFG从图①的位置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射线AB方向平移,在ΔEFG平移的同时,点P从ΔEFG的顶点G出发,以1cm/s的速度在直角边GF上向点F运动,当点P到达点F时,点P停止运动,ΔEFG也随之停止平移。设运动时间为x(s),FG的延长线交AC于H,四边形OAHP的面积为y(cm2)(不考虑点P与G、F重合的情况)。

(1)当x为何值时,OP//AC?

(2)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四边形OAHP面积与ΔABC面积的比为13:24?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参考数据:

解:(1)∵RtΔEFG∽RtΔABC,

∴ 。

∴ 。

∵当P为FG的中点时,OP//EG,EG//AC,

∴OP//AC。

∴ 。

∴当x为1.5s时,OP//AC。

(2)在RtΔEFG中,由勾股定理得:EF=5cm。

∵EG//AH,

∴ΔEFG∽ΔAFH。

∴ 。

∴ 。

∴ 。

过点O作OD⊥FP,垂足为D。

∵点O为EF中点,

∴ 。

∵ ,

(3)假设存在某一时刻x,使得四边形OAHP面积与ΔABC面积的比为13:24。

∵0

∴当 时,四边形OAHP面积与ΔABC面积的比为13:24。

五、矩形运动

例5.(2006南安)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边AD在x轴上,点A在原点,AB=3,AD=5。若矩形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x轴正方向作匀速运动。同时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沿A—B—C—D的路线作匀速运动。当P点运动到D点时停止运动,矩形ABCD也随之停止运动。

(1)求P点从A点运动到D点所需的时间;

(2)设P点运动时间为t(秒)。

①当t=5时,求出点P的坐标;

②若ΔOAP的面积为s,试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解:(1)P点从A点运动到D点所需的时间= (秒)

(2)①当t=5时,P点从A点运动到BC上,

此时OA=10,AB+BP=5,

∴BP=2

过点P作PE⊥AD于点E,

则PE=AB=3,AE=BP=3

∴点P的坐标为(12,3)。

②分三种情况:

(i)当 时,点P在AB上运动,

此时OA=2t,AP=t

(ii)当 时,点P在AB上运动,此时OA=2t

(iii)当8

此时OA=2t,

综上所述,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当 时, ;当 时,s=3t;当8

六、圆的运动

例6.(2006南昌)已知抛物线 ,经过点A(0,5)和点B(3,2)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现有一半径为1,圆心P在抛物线上运动的动圆,问⊙P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P与坐标轴相切的情况?若存在,请求出圆心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Q的半径为r,点Q在抛物线上、⊙Q与两坐轴都相切时求半径r的值。

解:(1)由题意,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当⊙P在运动过程中,存在⊙P与坐标轴相切的情况。(如图1)

图1

设点P坐标为( , )

则当⊙P与y轴相切时,有

∴P1(-1,10),

由 ,得

∴P2(1,2)

当⊙P与x轴相切时有

∵抛物线开口向上,且顶点在x轴的上方。

∴y0=1

由 ,得 ,解得 ,B(2,1)

综上所述,符合要求的圆心P有三个,其坐标分别为:

P1(-1,10),P2(1,2),P3(2,1)

(3)设点Q坐标为(x,y),则当⊙Q与两条坐标轴都相切时(如图2),有 由y=x得 ,

即 ,解得 ;

由 ,得 。

即 ,此方程无解

∴⊙O的半径为 升学考试除了竞赛一半题型都不会太难,但是基本上 每册书里的典型题都会涉及到,因为中考出题的老师只允许带课本,现在也没必要苦练特难的题了,把基础的,中等的题抓好就行

初中数学中考题

《初中数学中考真题精编》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_WOvUdpHFZwwkXKufcjXcg

初中数学中考真题精编

来自:百度网盘

提取码: 8hgp

复制提取码跳转

?pwd=8hgp 提取码: 8hgp

2008-2019学年初中数学中考真题精编Word版本 累计1715份|2019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073份.rar|2018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100份.rar|2017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154份.zip|2016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151份.zip|2015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162份.rar|2014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165份.zip|2013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170份.zip|2012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172份.zip|2011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150份.zip|2010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150份.zip|2009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151份.zip|2008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157份.rar 正视图和俯视图代表2个不同的观察的面

既然要满足在这两个视角上各有6个正方形

首先最少要有12个正方形

但是...

因为正视图和俯视图是1整个物体...2个面叠加的地方重合的话最多有3个地方重合...所以12要减去3...

就是说一样都需要6个正方形,可是拼在一起有3个正方形正好多出来,重叠了..

所以...就是9个...

初三数学题库大全免费

初三数学竞赛题:1.解方程4(x-1)-x=2(x+ ),步骤如下:①去括号,得4x-4-x=2x+1,②移项,得4x+x-2x=1+4,③合 并同类项,得3x=5,④系数化为1,得x= ,经检验,x= 不是原方程的解,说明解题的四个步骤中有错误,其中开始出现错误的一步是()A.①B.②C.③D.④

初三数学竞赛题100道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解方程4(x-1)-x=2(x+ ),步骤如下:

①去括号,得4x-4-x=2x+1,

初中数学中考题

常常有很多家长和学生跟老师反馈说,“对于数学考试非常头疼,选择题和填空题都还勉强能做完,可对于大题就有点束手无策,特别是最后的压轴题,压根儿没碰过!”

的确,对于初中数学,压轴题往往是考生最怕的,很多考生都以为它一定很难,不敢碰它。其实,对历年中考的压轴题作一番分析,就会发现,其实也不是很难。

通常来说,压轴题难度也是有约定的:历年中考,压轴题一般都由3个小题组成。

第1题容易上手,得分率在0.8以上

第2题稍难,一般还是属于常规题型,得分率在0.6与0.7之间

第3题较难,能力要求较高,但得分率也大多在0.3与0.4之间

而从近几年的中考压轴题来看,大多不偏不怪,得分率稳定在0.5与0.6之间,即考生的平均得分在7分或8分。由此可见,压轴题也并不可怕。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思路

1、学会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压轴题,绝大部分都是与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关的,其特点是通过建立点与数即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方面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研究数量关系,寻求代数问题。另一方面又可借助几何直观,得到某些代数问题的解答。

2、学会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

用方程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已知条件或公式、定理中的已知结论构造方程(组)。这种思想在代数、几何及生活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直线与抛物线是初中数学中的两类重要函数,即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所表示的图形。因此,无论是求其解析式还是研究其性质,都离不开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例如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往往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或方程组并解之而得。

3、学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可用来检测学生思维的准确性与严密性,常常通过条件的多变性或结论的不确定性来进行考察,有些问题,如果不注意对各种情况分类讨论,就有可能造成错解或漏解,纵观近几年的中考压轴题分类讨论思想解题已成为新的热点。

在解答某些数学问题时,有时会遇到多种情况,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法。分类讨论是一种逻辑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它体现了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思想与归类整理的方法。

分类的原则:

(1)分类中的每一部分是相互独立的;

(2)一次分类按一个标准;

(3)分类讨论应逐级进行,正确的分类必须是周全的,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4、学会运用等价转换思想

转化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思想。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我们通常是将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转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已知与未知、数量与图形、图形与图形之间都可以通过转化来获得解决问题的转机。

中考压轴题所考察的并非孤立的知识点,也并非个别的思想方法,它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全面考察,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所使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也较全面。因此有的考生对压轴题有一种恐惧感,认为自己的水平一般,做不了,甚至连看也没看就放弃了,当然也就得不到应得的分数,为了提高压轴题的得分率,考试中还需要有一种分题、分段的得分策略。

5、要学会抢得分点

一道中考数学压轴题解不出来,不等于“一点不懂、一点不会”,要将整道题目解题思路转化为得分点。

如中考数学压轴题一般在大题下都有两至三个小题,难易程度是第1小题较易,大部学生都能拿到分数;第2小题中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3题偏难,不过往往建立在1、2两小题的基础之上。

因此,我们在解答时要把第1小题的分数一定拿到,第2小题的分数要力争拿到,第3小题的分数要争取得到,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获得中考数学高分的可能性。

中考的评分标准是按照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进行评分,解对知识点、抓住得分点就会得分。

因此,对于数学中考压轴题尽可能解答“靠近”得分点,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把中考数学压轴题变成高分踏脚石。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一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二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三要掌握常用的解题策略。 压轴题的特点是,含有较多的知识点.常是代数、几何知识相结合,要体现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的题.它既注意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又重视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由于综合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它对考试成绩的区分程度有一定的作用(基础部分仍然是主要的),而不少学生在做综合题时,不能做到认真审题就急忙动手,结果中途受阻,造成自我紧张;也有的学生信心不足,甚至连看都不敢看.

其实只要能把综合题的解题层次分清楚,采取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方法,解综合题也并不是可怕的.尤其是第一问,都考的是基础知识。

近年来,中考试题出现了一类探索性问题,通常是对结论进行探索,或探索在给定的条件下是否存在;或探索在给定条件下会出现怎样的结论.

解答这类题通常是假设被探索的结论成立(存在),用已知条件和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正确的推理,如果被推得的结论与已知条件或定理一致,那么说明存在;否则,说明其不存在.至于坐标系的题目,只要抓住关键点的坐标,认真分析。这类题通常是坐标系与几何结合的,抓住点的坐标在于几何图形相联系就容易了(一般求点的坐标都是运用作垂线的的方法。)

其实压轴题并非无懈可击,只要沉下心来,最起码前面那一两问还是比较容易的

祝lz考试顺利~相信你一定行

中考数学题库免费版(初三数学题库大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