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书九年级上册沪教版(化学书九年级上册沪教版电子课本)
化学书九年级上册沪教版(化学书九年级上册沪教版电子课本)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本作业答案【三篇】

第1章第1节

练习与实践第1题答案

解:m=5×1.76×10=88(g)。

答:略。

练习与实践第2题答案

提示: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汽车尾气的排放;工业“三废”的排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和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等都会导致环境污染。

九年级沪教版化学上册知识点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一节 物质的溶解〗

110.认识:认识溶解现象,知道常见悬浊液、乳浊液。

111.了解: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知道溶液在生产生活、科研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112.知道常见乳化现象。

113.了解:溶解过程伴随的能量变化。熟悉硝酸铵吸热、氢氧化钠放热现象,并了解其在实验室中的用途。

114.了解:了解常见物质溶于水后溶液凝固点、沸点、导电性的变化,并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溶液导电的原因(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

115.学会:分辨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16.理解: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理解溶液、溶剂、溶质的质量关系。

117.学会:学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方法及相关计算(溶质只限于一种),熟知实验步骤、仪器、注意点、质量体积的换算,以及严格的书写格式。能读懂试剂瓶标签的文字含义。区别溶质为液态、固态时的不同配制方法。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118.知道:医用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

119.知道:酒精、汽油、氯仿、苯、香蕉水等是常用的有机溶剂。

120.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熟悉常见溶质的饱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

121.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学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122.了解: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不要求掌握气体溶解度概念)。

123.了解:结晶的概念。

124.学会:使溶质结晶的常用方法(蒸发、降温等)。并会在解决分离、提纯等时加以灵活运用。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一节 溶液的酸碱性〗

125.知道:什么是酸性溶液、什么是碱性溶液;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纯碱、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盐水、蔗糖水、食醋、胃液等);会用酸碱指示剂、石蕊试纸、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126.了解: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学会pH试纸的正确使用。知道测定酸碱度的常用材料或仪器(pH试纸、精密pH试纸、pH计)。

127.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知道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中性土壤里生长、雨水略显酸性、酸性过强则为酸雨、酸雨对环境危害很大。(不要求记忆具体数据)。

〖第二节 常见的酸和碱〗

128.了解:“酸性”和“酸”的联系和区别,“碱性”和“碱”的联系和区别。

129.学会:嗅闻化学试剂气味的方法。

130.理解:常见酸化学性质: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盐和氢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产生盐和水;与碳酸盐反应产生盐和水和二氧化碳。并能触类旁通,理解它们所能发生的其它类似反应。

131.知道:酸性溶液中含有的H+使它们具有了上述通性。

132.记住:氢氧化钙的两个俗名、颜色、状态、溶解性;氨水(氨气的水溶液)的气味;氨水的类别(也属于碱的溶液);氢氧化钠的三个俗名、颜色、状态、吸水性(易潮解)、溶解放热、溶解性。

133.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水溶液及氨水的以下性质: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与CO2反应;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碱和盐。并能触类旁通,理解它们所能发生的其它类似反应,并能进行简单的迁移。

134.知道:碱性溶液中含有的OH—使它们具有了上述通性。

135.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会分辨常见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并知道复分解反应前后各种元素化合价不变的规律。

〖第三节 酸和碱的反应〗

136.理解:中和反应的定义。

137.了解: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酸碱性的变化情况及酸碱指示剂在实验中的作用。能用酸碱中和的原理解释某些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38.了解:判别常见的盐。知道食盐与盐的联系与区别。熟悉食盐、大理石、明矾、小苏打(碳酸氢钠)、大多数化肥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盐类物质。了解钠盐、盐酸盐等分类名词的含义。

139.记住: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皆可溶;碳酸盐、磷酸盐大多数不溶;碳酸钙、碳酸钡(白色)、硫酸钡(白色)、氯化银(白色)、氢氧化铜(蓝色)不溶;氢氧化钙、硫酸钙微溶;铜离子、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溶液的颜色分别为蓝色、黄色、浅绿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140.酸碱盐之间只涉及教材正文中出现过的反应。不考查复杂的反应规律方面的推断与实验题,重在考查生产生活、科研实验方面的应用能力。当将复分解反应的基本条件作为信息提供时,能应用此规律进行简单的酸碱盐相互反应的判别与推理、解决未知物的鉴别与混合物的分离等问题。

141.理解:常见金属单质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以此为依据判断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判断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了解反应速度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并能分析此类问题中的质量变化关系、读懂相关问题的函数图象。(钾、钙、钠三种强金属单质与水的反应、硝酸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等不在考查范围)

142.学会:设计简单的小实验判别3种以内金属单质的活动性顺序。

〖第四节 酸、碱、盐的应用〗

143.知道:工业上的“三酸两碱”是指硫酸、盐酸、硝酸和烧碱、纯碱。知道侯德榜在纯碱制造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144.了解:常见酸碱盐的主要、典型用途:(见教材表7-6)

145.知道:海水中含丰富食盐,可用于生产食盐。

146.了解:常见化肥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能分别举例,能根据化学式判断类别。

147.了解:豆科植物利用根瘤菌固氮。农家肥与化肥的各自主要优缺点。

148.学会:氨气的检验方法,并掌握用此方法检验铵态氮肥。

149.学会:浓硫酸稀释的方法,知道浓硫酸的溶解放热、密度大于水、强腐蚀性等特性,知道违规操作的后果。

150.了解:有咸味的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有毒、许多重金属盐(铅、铜、汞盐)有毒。

151.学会: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常见酸碱盐进行一般的鉴别、分离、定性测定(SO42--、Cl—的检验不作为学生必备知识),以及简单的定量测定等实验处理。能学以致用,解决简单的生产生活问题。

【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152.理解: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定义,熟知几种定义中例外的物质。

153.知道:有机物的多样性;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能说出常见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物质:大米、面粉——淀粉;青菜、水果——维生素;青菜——纤维素;食用油——油脂;鱼、肉、牛奶——蛋白质。知道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水,前四种均为有机物,且均含碳、氢、氧三种元素(蛋白质还含有氮等元素)。

〖第二节 淀粉和油脂〗

154.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自然界物质、能量循环中的意义。

155.知道: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淀粉、蔗糖、葡萄糖等属于糖类。

156.知道:葡糖糖是人体中直接提供能量的能源物质。

157.学会:淀粉、葡萄糖的检验方法。

158.知道:食品中的许多油类均属于油脂类食物,知道“油”和“脂”的区别。知道脂肪在人体中能量贮存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节 蛋白质和维生素〗

159.知道:蛋白质在人体物质建构、新陈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

160.了解:蛋白质在水中可溶,在饱和硫酸铵溶液中难溶;在加热、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中会发生变性,失去生理功能。知道黄曲霉素对人体的危害。

161.了解:维生素在人体中含量虽少,但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且许多种类的维生素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具体各种维生素的生理作用及存在不纳入考试范围。

【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

162.认识:中国节能标志。应对能源危机我们应采取开发新能源、降低能耗的措施。

164.知道:常见电池大多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会做锌铜原电池的小实验(不要求作出解释)。知道随意丢弃废弃电池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165.学会:氢气的实验室制取及验纯实验,了解实验设计中固液分离的原理。

166.了解:氢能源的主要优点,以及目前面临的推广障碍。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

167.知道: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合成材料(还有按需设计材料,不考查);又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复合材料。能分别举一两个例子,或根据所提供的常见材料判定其所属类别。

168.了解:材料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169.常识性了解:金属材料的发展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玻璃的生产原料是砂子、石灰石、纯碱;陶瓷的发展等。

170.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分为: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纤维分为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常识性了解合成纤维的优缺点;知道动物毛发、植物纤维、化纤布料的简易鉴别方法(灼烧法、腐蚀法)。

171.知道:聚乙烯、聚氯乙烯、有机玻璃等都属于塑料;熟悉聚乙烯、聚氯乙烯的使用上的区别和鉴别方法。熟知“白色污染”的含义、危害及解决之道。

172.常识性了解:橡胶分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复合材料的概念,能举一至二例子。

〖第三节 化学与环境〗

173.认识:中国环境标志。

174.知道:造成空气污染的几种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及其主要来源。常识性了解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二氧化碳、甲烷浓度增大)及危害,我国酸雨的类型(硫酸型)及其典型危害。

175.了解:硫粉燃烧的实验现象:火焰(区分空气中、氧气中)、生成物状态气味、二氧化硫水溶液的酸性及对比研究的实验方法。进而了解硫酸型酸雨形成的机理。

176.常识性了解: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农业用水、生活污水;赤潮、水华形成的主要原因。

177.了解:了解污水净化的意义,知道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知道明矾、漂白粉的基本作用。

178.常识性了解: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的重要意义;认识物品回收标志;知道分类回收的概念。

179.了解:化学学科的重要作用(帮助人类认识物质、利用资源、发展科技等)。

180.学会:针对环保、能源、资源等方面问题,能简单地举例,并能就应对措施进行简单的论述。 这个。

知识类型 编号 知 识 点

质 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2 化学研究的内容

3 科学探究的方法

4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5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6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含中和反应)

7 化学反应中的放热

8 燃烧和燃烧的条件

9 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

10 缓慢氧化、爆炸

11 灭火原理和方法

12 质量守恒定律

13 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意义

14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5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成 16 分子构成物质及分子的性质

17 微粒构成物质及其性质

18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混合物、纯净物

19 原子构成物质的原子结构

20 用原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21 相对原子质量

22 相对分子质量

23 原子团

24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25 离子构成物质及它的形态以及表示方法

26 元素

27 元素符号及其意义

28 元素的存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9 化学式的概念

30 化学式书写及其意义

类 31 单质和化合物

32 混合物和纯净物

33 催化剂、催化作用

34 氧化物

35 有机物

36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37 碳水化合物、油脂

语 38 元素符号(20种)

39 常见元素化合价

40 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碳酸根、硝酸根、硫酸根、氢氧根、铵根等等)

41 化学式(根据常见元素或原子团化合价书写)

42 化学方程式及其配平

43 原子(含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

44 酸、碱、盐的初步概念

液 45 溶质、溶剂

46 溶液

47 乳化

48 溶解过程影响温度的变化

49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50 溶解性及影响它们的因素

51 溶解度

52 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53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54 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

55 物质的结晶

56 溶液的导电性

57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58 pH—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59 溶液酸碱性与生活活动关系

展 60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氢能等各种新能源

61 化学与材料

62 几种材料性能用途

63 化学与环境

64 大气污染原因及防止

65 水污染原因及防止

66 固体废物的回收和利用

知识类型 编号 知 识 点

气 67 空气的成分

68 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69 氧气的物理性质、用途

70 氧气的工业制法及贮存

71 氧气的化学性质、检验方法

72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水 73 水的存在、用途

74 水的污染和防治

75 水的物理性质

76 硬水及其验证

77 水的组成

78 水的净化和利用

氢气 79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80 氢气的可燃性

物 8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用途

8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检验方法

8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84 灭火和灭火器简介

85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毒性

物 86 人体六大营养素

87 主要有机物: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的存在

88 光合作用

89 葡萄糖转化为能量

90 淀粉的检验

91 葡萄糖作用及检验

92 蛋白质的作用及其性质

93 维生素及其存在和人体健康

物 94 常见金属及金属矿物

95 铁的冶炼

96 金属(钢铁)的生锈、防锈及回收

97 生铁和钢

98 石灰石的利用

酸 99 盐酸的组成、物理性质、用途

100 盐酸的化学性质

101 硫酸的物理性质、用途

102 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103 浓硫酸的特性

碱 104 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及特性

105 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106 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107 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108 氨水性质和用途

盐 109 氯化钠(食盐)

110 碳酸钠(纯碱)、硫酸铜(胆矾)

111 石灰石成分

112 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和用途

113 硫酸铜

114 化学肥料(种类、特性)

115 铵盐检验

物 116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仅限于课本中涉及到的物质)

117 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

知识类型 编号 知 识 点

式 118 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19 求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120 求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式 121 求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和质量

122 求含一定量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计算)的反应物或生物物的质量

液 123 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24 溶液质量(g)=溶液体积(cm3)×溶液密度(g•cm-3)

知识类型 编号 知 识 点

用 125 试管、试管夹

126 滴瓶、滴板、滴管

127 玻璃棒

128 酒精灯

129 烧杯

130 量筒

131 铁架台

作 132 固体药品的取用

133 液体药品的取用

134 洗涤玻璃仪器

135 连接仪器装置

136 气密性检查

137 排水法、排气法收集气体

138 过滤

139 蒸发

140 配制溶液

141 pH试纸的使用

他 142 物质的鉴别或检验

143 物质的分离、提纯

144 物质性质的证明

145 实验室制取O2、H2、CO2的装置连接

146 O2、H2、CO2的性质实验

147 用实验方法鉴别氧气、氢气、二氧化碳

148 用实验方法鉴别:重要的酸、碱、有机物、氧化物

149 用指示剂鉴别的酸溶液和碱溶液

150 填写实验报告

151 实验室安全知识

152 实验方法:观察法、比较法

- -``

化学书九年级上册沪教版电子课本

九年级上册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第3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

本章综合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3节 自然界中的水

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

本章综合

基础实验2 二氧化碳的制...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

第2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

第3节 物质的组成

本章综合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

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

第3节 化学方程式

本章综合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

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第1节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第2节 金属矿物 铁的冶...

第3节 金属防护和废金属...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

本章综合

九年级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一节 物质的溶解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本章综合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

第一节 溶液的酸碱性

第二节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三节 酸和碱的反应

第四节 酸、碱、盐的应用

本章综合

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

第一节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 淀粉和油脂

第三节 蛋白质和维生素

本章综合

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

第三节 化学与环境

本章综合

化学书九年级上册沪教版2022版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可燃性、能支持燃烧、能与某物质反应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最后水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O3。

SO2、CO、NO2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氧气的性质1、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2、、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放出热量(用于发令枪)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用于照明弹等)

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高温熔化物落下来炸裂瓶底。

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⑦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⑧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一、分子和原子、元素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的特点: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物质三态的改变是分子间隔变化的结果,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原子间隔越大。水银温度计遇热汞柱升高,就是因为温度升高时汞原子间间隔变大,汞的体积变大。

例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有一种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一般不写。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一些氧化物,如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如NaCl。

3、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类别的也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3、CH4。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二、质量守恒定律

1、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小结:在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元素的种类 ③元素的质量 ④原子的种类 ⑤原子的数目 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 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 ①分子的数目 ②物质的状态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三、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1、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氯酸钾加热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CO2的发生装置。

2、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难或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本作业答案【三篇】

第1章第1节

练习与实践第1题答案

解:m=5×1.76×10=88(g)。

答:略。

练习与实践第2题答案

提示: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汽车尾气的排放;工业“三废”的排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和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等都会导致环境污染。

九年级沪教版化学上册知识点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一节 物质的溶解〗

110.认识:认识溶解现象,知道常见悬浊液、乳浊液。

111.了解: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知道溶液在生产生活、科研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112.知道常见乳化现象。

113.了解:溶解过程伴随的能量变化。熟悉硝酸铵吸热、氢氧化钠放热现象,并了解其在实验室中的用途。

114.了解:了解常见物质溶于水后溶液凝固点、沸点、导电性的变化,并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溶液导电的原因(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

115.学会:分辨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16.理解: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理解溶液、溶剂、溶质的质量关系。

117.学会:学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方法及相关计算(溶质只限于一种),熟知实验步骤、仪器、注意点、质量体积的换算,以及严格的书写格式。能读懂试剂瓶标签的文字含义。区别溶质为液态、固态时的不同配制方法。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118.知道:医用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

119.知道:酒精、汽油、氯仿、苯、香蕉水等是常用的有机溶剂。

120.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熟悉常见溶质的饱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

121.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学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122.了解: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不要求掌握气体溶解度概念)。

123.了解:结晶的概念。

124.学会:使溶质结晶的常用方法(蒸发、降温等)。并会在解决分离、提纯等时加以灵活运用。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一节 溶液的酸碱性〗

125.知道:什么是酸性溶液、什么是碱性溶液;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纯碱、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盐水、蔗糖水、食醋、胃液等);会用酸碱指示剂、石蕊试纸、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126.了解: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学会pH试纸的正确使用。知道测定酸碱度的常用材料或仪器(pH试纸、精密pH试纸、pH计)。

127.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知道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中性土壤里生长、雨水略显酸性、酸性过强则为酸雨、酸雨对环境危害很大。(不要求记忆具体数据)。

〖第二节 常见的酸和碱〗

128.了解:“酸性”和“酸”的联系和区别,“碱性”和“碱”的联系和区别。

129.学会:嗅闻化学试剂气味的方法。

130.理解:常见酸化学性质: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盐和氢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产生盐和水;与碳酸盐反应产生盐和水和二氧化碳。并能触类旁通,理解它们所能发生的其它类似反应。

131.知道:酸性溶液中含有的H+使它们具有了上述通性。

132.记住:氢氧化钙的两个俗名、颜色、状态、溶解性;氨水(氨气的水溶液)的气味;氨水的类别(也属于碱的溶液);氢氧化钠的三个俗名、颜色、状态、吸水性(易潮解)、溶解放热、溶解性。

133.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水溶液及氨水的以下性质: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与CO2反应;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碱和盐。并能触类旁通,理解它们所能发生的其它类似反应,并能进行简单的迁移。

134.知道:碱性溶液中含有的OH—使它们具有了上述通性。

135.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会分辨常见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并知道复分解反应前后各种元素化合价不变的规律。

〖第三节 酸和碱的反应〗

136.理解:中和反应的定义。

137.了解: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酸碱性的变化情况及酸碱指示剂在实验中的作用。能用酸碱中和的原理解释某些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38.了解:判别常见的盐。知道食盐与盐的联系与区别。熟悉食盐、大理石、明矾、小苏打(碳酸氢钠)、大多数化肥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盐类物质。了解钠盐、盐酸盐等分类名词的含义。

139.记住: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皆可溶;碳酸盐、磷酸盐大多数不溶;碳酸钙、碳酸钡(白色)、硫酸钡(白色)、氯化银(白色)、氢氧化铜(蓝色)不溶;氢氧化钙、硫酸钙微溶;铜离子、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溶液的颜色分别为蓝色、黄色、浅绿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140.酸碱盐之间只涉及教材正文中出现过的反应。不考查复杂的反应规律方面的推断与实验题,重在考查生产生活、科研实验方面的应用能力。当将复分解反应的基本条件作为信息提供时,能应用此规律进行简单的酸碱盐相互反应的判别与推理、解决未知物的鉴别与混合物的分离等问题。

141.理解:常见金属单质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以此为依据判断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判断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了解反应速度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并能分析此类问题中的质量变化关系、读懂相关问题的函数图象。(钾、钙、钠三种强金属单质与水的反应、硝酸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等不在考查范围)

142.学会:设计简单的小实验判别3种以内金属单质的活动性顺序。

〖第四节 酸、碱、盐的应用〗

143.知道:工业上的“三酸两碱”是指硫酸、盐酸、硝酸和烧碱、纯碱。知道侯德榜在纯碱制造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144.了解:常见酸碱盐的主要、典型用途:(见教材表7-6)

145.知道:海水中含丰富食盐,可用于生产食盐。

146.了解:常见化肥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能分别举例,能根据化学式判断类别。

147.了解:豆科植物利用根瘤菌固氮。农家肥与化肥的各自主要优缺点。

148.学会:氨气的检验方法,并掌握用此方法检验铵态氮肥。

149.学会:浓硫酸稀释的方法,知道浓硫酸的溶解放热、密度大于水、强腐蚀性等特性,知道违规操作的后果。

150.了解:有咸味的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有毒、许多重金属盐(铅、铜、汞盐)有毒。

151.学会: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常见酸碱盐进行一般的鉴别、分离、定性测定(SO42--、Cl—的检验不作为学生必备知识),以及简单的定量测定等实验处理。能学以致用,解决简单的生产生活问题。

【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152.理解: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定义,熟知几种定义中例外的物质。

153.知道:有机物的多样性;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能说出常见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物质:大米、面粉——淀粉;青菜、水果——维生素;青菜——纤维素;食用油——油脂;鱼、肉、牛奶——蛋白质。知道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水,前四种均为有机物,且均含碳、氢、氧三种元素(蛋白质还含有氮等元素)。

〖第二节 淀粉和油脂〗

154.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自然界物质、能量循环中的意义。

155.知道: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淀粉、蔗糖、葡萄糖等属于糖类。

156.知道:葡糖糖是人体中直接提供能量的能源物质。

157.学会:淀粉、葡萄糖的检验方法。

158.知道:食品中的许多油类均属于油脂类食物,知道“油”和“脂”的区别。知道脂肪在人体中能量贮存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节 蛋白质和维生素〗

159.知道:蛋白质在人体物质建构、新陈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

160.了解:蛋白质在水中可溶,在饱和硫酸铵溶液中难溶;在加热、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中会发生变性,失去生理功能。知道黄曲霉素对人体的危害。

161.了解:维生素在人体中含量虽少,但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且许多种类的维生素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具体各种维生素的生理作用及存在不纳入考试范围。

【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

162.认识:中国节能标志。应对能源危机我们应采取开发新能源、降低能耗的措施。

164.知道:常见电池大多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会做锌铜原电池的小实验(不要求作出解释)。知道随意丢弃废弃电池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165.学会:氢气的实验室制取及验纯实验,了解实验设计中固液分离的原理。

166.了解:氢能源的主要优点,以及目前面临的推广障碍。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

167.知道: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合成材料(还有按需设计材料,不考查);又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复合材料。能分别举一两个例子,或根据所提供的常见材料判定其所属类别。

168.了解:材料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169.常识性了解:金属材料的发展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玻璃的生产原料是砂子、石灰石、纯碱;陶瓷的发展等。

170.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分为: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纤维分为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常识性了解合成纤维的优缺点;知道动物毛发、植物纤维、化纤布料的简易鉴别方法(灼烧法、腐蚀法)。

171.知道:聚乙烯、聚氯乙烯、有机玻璃等都属于塑料;熟悉聚乙烯、聚氯乙烯的使用上的区别和鉴别方法。熟知“白色污染”的含义、危害及解决之道。

172.常识性了解:橡胶分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复合材料的概念,能举一至二例子。

〖第三节 化学与环境〗

173.认识:中国环境标志。

174.知道:造成空气污染的几种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及其主要来源。常识性了解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二氧化碳、甲烷浓度增大)及危害,我国酸雨的类型(硫酸型)及其典型危害。

175.了解:硫粉燃烧的实验现象:火焰(区分空气中、氧气中)、生成物状态气味、二氧化硫水溶液的酸性及对比研究的实验方法。进而了解硫酸型酸雨形成的机理。

176.常识性了解: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农业用水、生活污水;赤潮、水华形成的主要原因。

177.了解:了解污水净化的意义,知道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知道明矾、漂白粉的基本作用。

178.常识性了解: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的重要意义;认识物品回收标志;知道分类回收的概念。

179.了解:化学学科的重要作用(帮助人类认识物质、利用资源、发展科技等)。

180.学会:针对环保、能源、资源等方面问题,能简单地举例,并能就应对措施进行简单的论述。 这个。

知识类型 编号 知 识 点

质 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2 化学研究的内容

3 科学探究的方法

4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5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6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含中和反应)

7 化学反应中的放热

8 燃烧和燃烧的条件

9 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

10 缓慢氧化、爆炸

11 灭火原理和方法

12 质量守恒定律

13 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意义

14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5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成 16 分子构成物质及分子的性质

17 微粒构成物质及其性质

18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混合物、纯净物

19 原子构成物质的原子结构

20 用原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21 相对原子质量

22 相对分子质量

23 原子团

24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25 离子构成物质及它的形态以及表示方法

26 元素

27 元素符号及其意义

28 元素的存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9 化学式的概念

30 化学式书写及其意义

类 31 单质和化合物

32 混合物和纯净物

33 催化剂、催化作用

34 氧化物

35 有机物

36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37 碳水化合物、油脂

语 38 元素符号(20种)

39 常见元素化合价

40 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碳酸根、硝酸根、硫酸根、氢氧根、铵根等等)

41 化学式(根据常见元素或原子团化合价书写)

42 化学方程式及其配平

43 原子(含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

44 酸、碱、盐的初步概念

液 45 溶质、溶剂

46 溶液

47 乳化

48 溶解过程影响温度的变化

49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50 溶解性及影响它们的因素

51 溶解度

52 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53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54 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

55 物质的结晶

56 溶液的导电性

57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58 pH—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59 溶液酸碱性与生活活动关系

展 60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氢能等各种新能源

61 化学与材料

62 几种材料性能用途

63 化学与环境

64 大气污染原因及防止

65 水污染原因及防止

66 固体废物的回收和利用

知识类型 编号 知 识 点

气 67 空气的成分

68 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69 氧气的物理性质、用途

70 氧气的工业制法及贮存

71 氧气的化学性质、检验方法

72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水 73 水的存在、用途

74 水的污染和防治

75 水的物理性质

76 硬水及其验证

77 水的组成

78 水的净化和利用

氢气 79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80 氢气的可燃性

物 8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用途

8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检验方法

8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84 灭火和灭火器简介

85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毒性

物 86 人体六大营养素

87 主要有机物: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的存在

88 光合作用

89 葡萄糖转化为能量

90 淀粉的检验

91 葡萄糖作用及检验

92 蛋白质的作用及其性质

93 维生素及其存在和人体健康

物 94 常见金属及金属矿物

95 铁的冶炼

96 金属(钢铁)的生锈、防锈及回收

97 生铁和钢

98 石灰石的利用

酸 99 盐酸的组成、物理性质、用途

100 盐酸的化学性质

101 硫酸的物理性质、用途

102 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103 浓硫酸的特性

碱 104 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及特性

105 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106 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107 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108 氨水性质和用途

盐 109 氯化钠(食盐)

110 碳酸钠(纯碱)、硫酸铜(胆矾)

111 石灰石成分

112 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和用途

113 硫酸铜

114 化学肥料(种类、特性)

115 铵盐检验

物 116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仅限于课本中涉及到的物质)

117 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

知识类型 编号 知 识 点

式 118 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19 求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120 求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式 121 求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和质量

122 求含一定量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计算)的反应物或生物物的质量

液 123 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24 溶液质量(g)=溶液体积(cm3)×溶液密度(g•cm-3)

知识类型 编号 知 识 点

用 125 试管、试管夹

126 滴瓶、滴板、滴管

127 玻璃棒

128 酒精灯

129 烧杯

130 量筒

131 铁架台

作 132 固体药品的取用

133 液体药品的取用

134 洗涤玻璃仪器

135 连接仪器装置

136 气密性检查

137 排水法、排气法收集气体

138 过滤

139 蒸发

140 配制溶液

141 pH试纸的使用

他 142 物质的鉴别或检验

143 物质的分离、提纯

144 物质性质的证明

145 实验室制取O2、H2、CO2的装置连接

146 O2、H2、CO2的性质实验

147 用实验方法鉴别氧气、氢气、二氧化碳

148 用实验方法鉴别:重要的酸、碱、有机物、氧化物

149 用指示剂鉴别的酸溶液和碱溶液

150 填写实验报告

151 实验室安全知识

152 实验方法:观察法、比较法

- -``

化学书九年级上册沪教版电子课本

九年级上册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第3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

本章综合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3节 自然界中的水

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

本章综合

基础实验2 二氧化碳的制...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

第2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

第3节 物质的组成

本章综合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

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

第3节 化学方程式

本章综合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

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第1节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第2节 金属矿物 铁的冶...

第3节 金属防护和废金属...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

本章综合

九年级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一节 物质的溶解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本章综合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

第一节 溶液的酸碱性

第二节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三节 酸和碱的反应

第四节 酸、碱、盐的应用

本章综合

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

第一节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 淀粉和油脂

第三节 蛋白质和维生素

本章综合

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

第三节 化学与环境

本章综合

化学书九年级上册沪教版2022版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可燃性、能支持燃烧、能与某物质反应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最后水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O3。

SO2、CO、NO2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氧气的性质1、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2、、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放出热量(用于发令枪)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用于照明弹等)

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高温熔化物落下来炸裂瓶底。

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⑦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⑧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一、分子和原子、元素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的特点: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物质三态的改变是分子间隔变化的结果,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原子间隔越大。水银温度计遇热汞柱升高,就是因为温度升高时汞原子间间隔变大,汞的体积变大。

例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有一种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一般不写。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一些氧化物,如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如NaCl。

3、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类别的也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3、CH4。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二、质量守恒定律

1、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小结:在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元素的种类 ③元素的质量 ④原子的种类 ⑤原子的数目 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 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 ①分子的数目 ②物质的状态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三、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1、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氯酸钾加热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CO2的发生装置。

2、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难或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化学书九年级上册沪教版(化学书九年级上册沪教版电子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