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生物提纲(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提纲)
七年级下册生物提纲(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提纲)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提纲整理

学好初中生物掌握科学的 学习 方法 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就要做好知识点提纲,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提纲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提纲整理

一、内分泌系统(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组成内分泌系统)

1、内分泌腺:无导管,其分泌物可进入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如垂体,肾上腺、胰岛、性腺。

2、外分泌腺:有导管、细胞的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去。如:唾液腺,胃腺,肠腺等。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七下生物复习提纲 (苏教版)

第八章 人的生殖和发育

1、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女的主要生殖器官。

2、雄性激素能刺激男性相关器官的发育和维持男性特征。

3、雌性激素能刺激女性相关器官的发育、维持女性特征

4、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子都是人的生殖细胞。

5、卵子和精子结合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由卵子和精子结合的细胞叫做受精卵。

6、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CO2等代谢废物。

7、人的生长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直到个体发育成熟。

8、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9、男女第二性征分别是在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刺激下表现出来的。

10、人体的主要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男女生殖系统。

11、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12、骨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

13、人体的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呼吸系统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运送氧气和养料、运送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泌尿系统排出代谢废物和体内多余的水。

14、人体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

第九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15、在食物中一般都会有蛋白质、糖类、脂肪以及维生素、无机盐、水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16、蛋白质、糖类、脂肪,它们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体内供能物质。

17、糖类是人体进行运动、呼吸等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

18、缺少的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会患佝偻病;缺少维生素A,会患夜盲病;含碘丰富的食物,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19、海带、紫菜、带鱼等海产品中含碘较丰富。

20、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

2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22、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咀嚼和搅拌的过程是物理性消化。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的过程是化学性消化。

23、唾液淀粉酶能促进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24、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胰液和肠液中含有多种分解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酶。

25、肝分泌的胆汗不含消化酶,却能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加脂肪和脂肪酶的接触面积,有助于脂肪的消化。

26、在消化酶的作用下,食物中的蛋白质逐步分解成氨基酸,淀粉逐步分成葡萄糖,脂肪逐步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都是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27、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等。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壁都很薄,都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8、胃能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29、在小肠内大部分的甘油和脂肪酸被毛细淋巴管吸收外,其余的各种营养成分都被毛细血管直接吸收进血液。因此,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30、早餐约占一天热能的30%,午餐约点40%,晚餐约占30%。

第十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七下P39)

1、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功能:在人体中不停地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2、新鲜血液中加入少量柠檬酸钠溶液可防止血液凝固。

3、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其中90%以上是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4、红细胞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红细胞中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因此血液呈红色。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容易与氧气结合,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5、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人就会出现贪血。

6、白红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数量比红细胞少得多。白细胞能吞噬侵入体内的病菌。

7、血小板是血细胞中体积最小的一种细胞。当人体受伤流血时,血小板就会在伤口部位聚集成团,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血液凝固和血浆内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有关。血清是除去纤维蛋白原后的血浆。

8、血常规化验的项目主要有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的含量。

9、输血是一种将献血者的血液输入失血者体内的治疗方式。输血前首先要鉴定血型。人的血型是遗传的,一般终身不变。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O型血可以输给各类血型的病人,AB型血的病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

第二节 血液循环(七下P46)

1、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血管。

2、动脉特点:管壁较厚,有弹性,血流速度快,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静脉特点: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

毛细血管特点:很细,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数量多,分布广。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3、心脏内部有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边肺动脉。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心窒和动肪之间有瓣膜,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

4、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动脉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搏动,叫动脉脉搏,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的心率,平均每分钟约75次,儿童心率一般高于成年人,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一样。

5、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当血液中含氧较多时,血液呈鲜红色,叫动脉血;当血液含氧较少时,血液呈暗红色,叫静脉血。

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经过体循环,就变成了静脉血。从右心室射出的静脉血经过肺循环,变成了动脉血。

6、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叫血压。心室收缩时,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叫收缩压,心室舒张时,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叫舒张压。健康人收缩压为12~18.7Kpa,舒张压为8~12Kpa。血压表示方法:收缩压/舒张压,如:15/10.8Kpa。如果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18.7/12Kpa,则为高血压。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七下P54)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功能:不断地从空气中吸收氧气,排出体内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

2、鼻腔内有鼻毛和黏膜。黏膜分泌黏液即“鼻涕”,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黏膜功能:使冷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粘连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卫生。

3、咽既是空气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喉仅是空气的通道。人的声带位于喉部。当说话时,空气经过喉部,振动声带发出声音。

4、气管的内表面有黏膜,能分泌黏液。黏液可以粘连空气里的灰尘和细菌并经咳嗽咳出体外,即“痰”。

5、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每个肺泡外面都缠绕着许多毛细血管,有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6、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状态有关。

7、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过程。

8、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的作用而下降,使胸廓的前后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缩小,肺也随着回缩,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过程。

9、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反映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最大的通气能力。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七下P58)

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2、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吸入的肺泡里的气体,其中的氧气可以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静脉血就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而肺泡周围毛细血管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则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指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当动脉血经组织细胞之间的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氧气便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则扩散到血液里,使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七下P63)

1、人体内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这些营养物质的一部分用于细胞的分裂与生长,转变成人体的组成物质;另一部分被暂时储藏在人体内。

2、在细胞内,蛋白质、糖、脂肪等营养物质在氧气的参与下被氧化分解,贮存的能量被释放出来,用于维持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3、人体产生的部分能量用于维持体温,体温是人体内部的温度,可用体温计来测量,测量的部位一般是腋窝、口腔、直肠三处。平均数值分别为36.8℃、37.2℃和37.5℃。人的体温与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有关。

4、体温过高或过低会影响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从而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

第十一章 人体内的废物环境

第一节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七下P68)

1、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考识图)

2、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肾小囊一端包裹着肾小球,另一端连着肾小管。肾小管细长而曲折,最终汇集成集合管,并与肾盂相连。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许多毛细血管,环绕在肾小管周围。

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七下P72)

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能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内,形成肾小囊内液,即原尿。

2、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3、原尿中含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被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这个过程称为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原尿含有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是尿液。

4、肾能够自动调节尿液的成分。

5、人体内废物排出体外的方式分出排泄和排遗。排泄是人体将代谢的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排遗是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人体排便。

6、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有肾、肺和皮肤。尿液在肾中形成,其主要成分是尿素、无机盐和水。二氧化碳通过肺排出体外,还带走少量的水。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导管把汗液排到皮肤表面,汗液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少量尿素。

7、人体排遗的器官主要是大肠和肛门。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大肠中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第十二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作用。

2、激素是由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一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3、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睾丸或卵巢)

4、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5、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6、碘是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原料。

7、如果胎儿期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引起呆小症,平时要食用一些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食物。成年人甲状腺激素不足,患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8、食用碘盐是预防缺碘的有效方法。

9、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引起甲亢。

10、胰岛素是胰腺中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加速血糖的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元。

11、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分泌过多,患低血糖症。

12、人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13、神经元中细胞体和突起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14、成年人的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主要部分。

15、大脑皮层有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运动中枢等,是调节人体生命运动的最高级中枢。

16、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的平衡,使运动协调准确。

17、人一生下来就有的反应叫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一种后天性的反射。

18、人的眼球外层由角膜和巩膜组成,中层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层是视网膜,具有感光作用。

19、外界光线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折射,到达视网膜,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视网膜上感觉细胞受光的刺激而产生兴奋,兴奋沿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20、如果眼球的前后经过长或晶状体凸度过大,使远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叫做近视眼,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21、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22、外界的声波信息由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经三块听小骨传到内耳的耳蜗,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接受信息,并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23、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空气中被氧化,进而形成硫酸和硝酸,随着降雨落到地面,称酸雨。

24、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CO2等气体能阻挡从地球表面辐射到宇宙空间的热量,从而保持地球温度的现象。

25、水污染中,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包括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等。

26、生活垃圾一般分为三类: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危险有害垃圾。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人教版

一、人的由来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接近

人类的进化过程主要特征: 起源森林古猿 运动方式:臂行、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使用制造工具:不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生活习性以及语言的产生自己总结:

2、人的生殖

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2)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内生殖器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 阴囊:保护睾丸 阴茎:排精、排尿

3)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内生殖器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4)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场所:输卵管

5)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发育:受精卵、 胚胎、 胎儿 、婴儿

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3、青春期

青春期发育:

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大脑 :功能特点 心脏 结构、功能完善化 ;

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性发育 :主要受到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

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4、青春期的卫生:

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精液是由精子和精囊腺、前列腺所分泌的黏液组成,呈乳白色

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受精 雌性激素分泌减少 子宫内膜坏死、脱落。

出血 :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

5、计划生育

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龄晚2到3年结婚;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到3年生育 ;

少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小孩,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科学分娩、禁止近亲结婚

二、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2)小肠的结构特点:

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a最长;b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而且小肠中含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参与的酶:唾液淀粉酶,消化过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消化过程:蛋白质、 氨基酸,参与的酶(胃液、胰液、肠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消化过程: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胆汁(肝脏),参与的酶(肠液、胰液)

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 血液循环)吸收;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3、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 按时进餐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2)食品安全 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不吃有毒的食物(馊饭菜、发芽的马铃薯);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保持厨房和炊具的干净

三、人体的呼吸

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道的组成:呼吸道和肺

呼吸道:鼻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系统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2)、肺

(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2)结构: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

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a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

b人在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膈肌、肋骨、胸骨、胸廓和肺的变化:

c原理:呼吸肌收缩和舒张 胸廓扩大和缩小 肺被动地扩大和回缩 形成压力差

2) 体内气体的交换:

(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顺着浓度低的方向流动。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 肺泡 (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

3、空气的质量与健康

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

2)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五点取样法)

四、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血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

2、血流的管道—血管

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如何判断:动脉(离心,流速快,逐渐分支,变细);静脉(向心,分支逐渐合并,变粗,流速慢)。毛细血管(壁薄,单层细胞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四腔、八“心眼”——血管)

有四个腔:左心室 主动脉 ;右心房 上、下腔静脉;右心室 肺动脉;左心房 肺静脉

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

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的概念和途径:

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到毛细血管到肺循环:左心房、肺静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动脉、右心室。

(2)出血的初步护理: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

4输血与血量

1) 血型的发现:1900年,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 ;2)血量:占体重的7~8%

3)输血:血型:A型、B型、AB型、O型;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五、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尿的形成与排出

1)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输尿管和膀胱)

肾脏:形成尿的场所;输尿管、尿道:排尿的通道,膀胱:有贮尿的作用

3)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

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

肾小管:肾小囊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4)尿的形成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滤过,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

(3)肾小管的分泌作用: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氨等物质,形成尿液

尝试通过液体成分区别: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

2、人粪尿的处理

1)人粪尿的价值:作为农家肥。特点是: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

2)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方法: 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建生态厕所

作用:杀死各种病菌、虫卵,分解有机物和其他有害物质。

六 、人类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体堆外界环境的感知

1、人的视觉和听觉

(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外膜: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

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

虹膜:中膜的前部,有颜色,中央是瞳孔,通光

中膜:睫状体:虹膜稍后部,内有平滑肌,能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脉络膜:占中膜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

内膜:视网膜,内有大量感光细胞

内容物:晶状体:双凸镜,依靠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玻璃体、房水。

附属结构:眼肌、眼睑、睫毛、结膜、泪器(泪腺、泪点、鼻泪管)

(2)视觉的形成:

外界光线经反射在视网膜上成像,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眼的卫生保健:

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凹透镜

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戴凸透镜

沙眼:由沙眼衣原体感染眼睑内面的结膜

2、耳的结构和功能:

外耳:耳廓 收集、传导声波,外耳道:传导声波。

中耳: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

听小骨:三块,将鼓膜的振动传导至内耳。

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听觉的形成

声波、鼓膜产生振动、耳蜗产生神经冲动 听觉中枢 骨传导 有关的神经 (形成听觉)

3、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2)神经元的结构、功能:

(1)结构 细胞体、突起

轴突:一条,长而分支少 ,树突: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

轴突 集结成束,外包上结缔组织膜,髓鞘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为神经末梢),多条神经纤维组成神经

(2)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

射弧的概念: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书P81)

例如:膝跳反射的过程: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带 现象:小腿突然跳起 ,

感受器: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

效应器:(下肢的)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

3)反射的类型

简单的反射(非条件反射,先天具有的,一般不会消失,反射中枢在脊髓)

复杂的反射(后天经学习获得的,可以建立也可以消失,反射中枢在大脑)

激素调节

1)、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位置和名称: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胸腺

2)、激素:由内分泌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3)、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可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4)、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

5)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

七、人类活动队生物圈的影响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三北”防护林 ,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 森林遭到严重滥伐

沙尘暴危害严重 ,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何时还太湖清澈秀美的原貌

环境污染: 概念:指人们在生产或者生活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类型 大气污染 温室效应和臭氧破坏

水污染:太湖水出现水花

固体废弃物污染:废旧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污染:白色垃圾、工业废渣 、噪音污染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提纲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能排泄废物

4、有应激性 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6、生长发育 7、能繁殖 8、遗传变异

二、 观察法 P2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二、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一、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二、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

三、 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四、 对照实验 P15

五、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

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二、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第四节 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1、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

1、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2、 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3、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吴病。

三、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二、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 (平时练习卷子的题目)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1.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三、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1、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2、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3、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一、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二、 实验过程P43-44

三、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 细胞壁:支持、保护

2、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3、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4、 细胞核:贮存&传递遗传信息

5、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6、 液泡:细胞液

7、 线粒体:呼吸的场所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一、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二、 动物细胞的结构

1、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以白糖融解的实验为例说明。

分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三、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四、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 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

二、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1、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2、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三、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1、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2、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3、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四、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二、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期中考后内容(重点复习)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概念

三、 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四、 几种组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能够完成多种功能的结构才能够满足植物体某一方面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的结构叫做器官。

五、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六、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七、 动物或人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系统。

八、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九、 P65题3

十、 八大系统的名称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 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 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二、 植物的组织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一、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二、草履虫

结构:纤毛、表膜、收集管、收缩泡、胞肛、口沟、食物泡、细胞质、细胞核(大核、小核)

功能:笔记

三、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 有益方面:笔记

2、 有害方面:笔记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 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茎,而是它的复叶;地下部分是地下茎和根。

二、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三、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时可见到,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

四、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五、 苔藓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叶的分化,但茎很细小,叶又小又薄,如葫芦藓、墙藓;另一种没有茎、叶的分化,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状体,如地钱。

六、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七、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八、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九、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十、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十一、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一、 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二、 病毒的结构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三、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看笔记

第二节 种子植物

一、 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二、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三、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要求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四、果皮的作用(看笔记)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一、 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子粒饱满,胚完整,具有生命力,已度过休眠期。

二、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抽样检测

三、 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一、 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二、 幼根的生长

1、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三、 芽的结构

1、 芽轴——发育成茎

2、 芽原基——发育长成侧芽

3、 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并产生出新的芽原基和叶原基

4、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四、 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氮、磷、钾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一、 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二、 花的结构

花瓣、花托、花萼、雄蕊(花药、花丝)、雌蕊(子房、花柱、柱头)

三、 传粉和受精

看笔记

四、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胚乳

胚珠——种子 珠被——种皮

五、 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循环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1、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2、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3、 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4、 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二、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三、 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P109

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一、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二、 根的结构

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三、 水分的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 叶片的结构

上下表皮、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气孔

二、 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三、 蒸腾作用的意义:

1、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2、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3、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4、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一、 天竺葵的实验

1、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2、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

3、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

4、 染色:用碘液染色

5、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二、 光合作用

1、 产生了淀粉等有机物

2、 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

第二节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一、 绿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1、 用来构建之物体

2、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二、 呼吸作用

1、 在线粒体里进行

2、 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储存的能量也被释放,供生命活动需要。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无机物+水 ———— 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储存能量)

二、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三、 栽培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植被覆盖率低

2、 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自己看!!!!!!!!!!!!!!!!!!!!!!!!! 很不好意思 这个我真不会 不过我建议你可以试着自己去总结一下

初中生物提纲人教版

八年级 下学期人教版生物提纲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三、人体的呼吸

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道的组成:

呼吸道:由鼻腔、咽 、喉 、气管、支气管组成,是呼吸系统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痰的形成: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有纤毛,能不停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2)、肺(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2)结构: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

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

2)人在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膈肌、肋骨、胸骨、胸廓和肺的变化:

3)原理:呼吸肌收缩和舒张   胸廓扩大和缩小  肺被动地扩大和回缩   吸气和呼气

4) 体内气体的交换:

二氧化碳

(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 肺泡

氧气

氧气

(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3、空气的质量与健康: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

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

四、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种类形态特点功能病症

红细胞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贫血

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发炎

血小板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止血和加速凝血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

2、血流的管道—血管

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种类功能分布结构特点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较深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较深或较浅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血流速度慢

毛细血管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

由心肌构成

有四个腔:左心室 连接主动脉,壁最厚

右心房 连接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 连接肺动脉

左心房 连接肺静脉

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 保证血液按一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 定的方向流动

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2) 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的概念和途径:

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身体各处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毛细血管

------------------------------------------------------------------------------------

肺循环: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的毛细血管 肺动脉 右心室

(2)出血的初步护理: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

4输血与血量

1)血型的发现:1900年,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

2)血量:占体重的7~8%

3)输血:血型:A型、B型、AB型、O型。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所有血型都可以少量输入O型血,AB型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少量输血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提纲整理

学好初中生物掌握科学的 学习 方法 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就要做好知识点提纲,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提纲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提纲整理

一、内分泌系统(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组成内分泌系统)

1、内分泌腺:无导管,其分泌物可进入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如垂体,肾上腺、胰岛、性腺。

2、外分泌腺:有导管、细胞的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去。如:唾液腺,胃腺,肠腺等。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七下生物复习提纲 (苏教版)

第八章 人的生殖和发育

1、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女的主要生殖器官。

2、雄性激素能刺激男性相关器官的发育和维持男性特征。

3、雌性激素能刺激女性相关器官的发育、维持女性特征

4、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子都是人的生殖细胞。

5、卵子和精子结合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由卵子和精子结合的细胞叫做受精卵。

6、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CO2等代谢废物。

7、人的生长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直到个体发育成熟。

8、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9、男女第二性征分别是在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刺激下表现出来的。

10、人体的主要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男女生殖系统。

11、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12、骨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

13、人体的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呼吸系统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运送氧气和养料、运送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泌尿系统排出代谢废物和体内多余的水。

14、人体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

第九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15、在食物中一般都会有蛋白质、糖类、脂肪以及维生素、无机盐、水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16、蛋白质、糖类、脂肪,它们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体内供能物质。

17、糖类是人体进行运动、呼吸等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

18、缺少的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会患佝偻病;缺少维生素A,会患夜盲病;含碘丰富的食物,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19、海带、紫菜、带鱼等海产品中含碘较丰富。

20、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

2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22、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咀嚼和搅拌的过程是物理性消化。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的过程是化学性消化。

23、唾液淀粉酶能促进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24、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胰液和肠液中含有多种分解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酶。

25、肝分泌的胆汗不含消化酶,却能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加脂肪和脂肪酶的接触面积,有助于脂肪的消化。

26、在消化酶的作用下,食物中的蛋白质逐步分解成氨基酸,淀粉逐步分成葡萄糖,脂肪逐步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都是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27、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等。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壁都很薄,都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8、胃能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29、在小肠内大部分的甘油和脂肪酸被毛细淋巴管吸收外,其余的各种营养成分都被毛细血管直接吸收进血液。因此,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30、早餐约占一天热能的30%,午餐约点40%,晚餐约占30%。

第十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七下P39)

1、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功能:在人体中不停地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2、新鲜血液中加入少量柠檬酸钠溶液可防止血液凝固。

3、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其中90%以上是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4、红细胞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红细胞中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因此血液呈红色。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容易与氧气结合,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5、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人就会出现贪血。

6、白红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数量比红细胞少得多。白细胞能吞噬侵入体内的病菌。

7、血小板是血细胞中体积最小的一种细胞。当人体受伤流血时,血小板就会在伤口部位聚集成团,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血液凝固和血浆内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有关。血清是除去纤维蛋白原后的血浆。

8、血常规化验的项目主要有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的含量。

9、输血是一种将献血者的血液输入失血者体内的治疗方式。输血前首先要鉴定血型。人的血型是遗传的,一般终身不变。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O型血可以输给各类血型的病人,AB型血的病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

第二节 血液循环(七下P46)

1、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血管。

2、动脉特点:管壁较厚,有弹性,血流速度快,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静脉特点: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

毛细血管特点:很细,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数量多,分布广。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3、心脏内部有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边肺动脉。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心窒和动肪之间有瓣膜,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

4、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动脉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搏动,叫动脉脉搏,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的心率,平均每分钟约75次,儿童心率一般高于成年人,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一样。

5、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当血液中含氧较多时,血液呈鲜红色,叫动脉血;当血液含氧较少时,血液呈暗红色,叫静脉血。

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经过体循环,就变成了静脉血。从右心室射出的静脉血经过肺循环,变成了动脉血。

6、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叫血压。心室收缩时,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叫收缩压,心室舒张时,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叫舒张压。健康人收缩压为12~18.7Kpa,舒张压为8~12Kpa。血压表示方法:收缩压/舒张压,如:15/10.8Kpa。如果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18.7/12Kpa,则为高血压。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七下P54)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功能:不断地从空气中吸收氧气,排出体内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

2、鼻腔内有鼻毛和黏膜。黏膜分泌黏液即“鼻涕”,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黏膜功能:使冷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粘连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卫生。

3、咽既是空气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喉仅是空气的通道。人的声带位于喉部。当说话时,空气经过喉部,振动声带发出声音。

4、气管的内表面有黏膜,能分泌黏液。黏液可以粘连空气里的灰尘和细菌并经咳嗽咳出体外,即“痰”。

5、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每个肺泡外面都缠绕着许多毛细血管,有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6、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状态有关。

7、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过程。

8、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的作用而下降,使胸廓的前后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缩小,肺也随着回缩,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过程。

9、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反映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最大的通气能力。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七下P58)

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2、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吸入的肺泡里的气体,其中的氧气可以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静脉血就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而肺泡周围毛细血管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则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指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当动脉血经组织细胞之间的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氧气便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则扩散到血液里,使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七下P63)

1、人体内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这些营养物质的一部分用于细胞的分裂与生长,转变成人体的组成物质;另一部分被暂时储藏在人体内。

2、在细胞内,蛋白质、糖、脂肪等营养物质在氧气的参与下被氧化分解,贮存的能量被释放出来,用于维持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3、人体产生的部分能量用于维持体温,体温是人体内部的温度,可用体温计来测量,测量的部位一般是腋窝、口腔、直肠三处。平均数值分别为36.8℃、37.2℃和37.5℃。人的体温与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有关。

4、体温过高或过低会影响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从而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

第十一章 人体内的废物环境

第一节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七下P68)

1、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考识图)

2、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肾小囊一端包裹着肾小球,另一端连着肾小管。肾小管细长而曲折,最终汇集成集合管,并与肾盂相连。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许多毛细血管,环绕在肾小管周围。

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七下P72)

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能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内,形成肾小囊内液,即原尿。

2、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3、原尿中含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被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这个过程称为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原尿含有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是尿液。

4、肾能够自动调节尿液的成分。

5、人体内废物排出体外的方式分出排泄和排遗。排泄是人体将代谢的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排遗是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人体排便。

6、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有肾、肺和皮肤。尿液在肾中形成,其主要成分是尿素、无机盐和水。二氧化碳通过肺排出体外,还带走少量的水。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导管把汗液排到皮肤表面,汗液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少量尿素。

7、人体排遗的器官主要是大肠和肛门。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大肠中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第十二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作用。

2、激素是由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一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3、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睾丸或卵巢)

4、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5、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6、碘是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原料。

7、如果胎儿期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引起呆小症,平时要食用一些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食物。成年人甲状腺激素不足,患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8、食用碘盐是预防缺碘的有效方法。

9、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引起甲亢。

10、胰岛素是胰腺中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加速血糖的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元。

11、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分泌过多,患低血糖症。

12、人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13、神经元中细胞体和突起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14、成年人的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主要部分。

15、大脑皮层有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运动中枢等,是调节人体生命运动的最高级中枢。

16、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的平衡,使运动协调准确。

17、人一生下来就有的反应叫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一种后天性的反射。

18、人的眼球外层由角膜和巩膜组成,中层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层是视网膜,具有感光作用。

19、外界光线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折射,到达视网膜,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视网膜上感觉细胞受光的刺激而产生兴奋,兴奋沿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20、如果眼球的前后经过长或晶状体凸度过大,使远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叫做近视眼,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21、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22、外界的声波信息由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经三块听小骨传到内耳的耳蜗,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接受信息,并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23、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空气中被氧化,进而形成硫酸和硝酸,随着降雨落到地面,称酸雨。

24、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CO2等气体能阻挡从地球表面辐射到宇宙空间的热量,从而保持地球温度的现象。

25、水污染中,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包括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等。

26、生活垃圾一般分为三类: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危险有害垃圾。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人教版

一、人的由来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接近

人类的进化过程主要特征: 起源森林古猿 运动方式:臂行、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使用制造工具:不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生活习性以及语言的产生自己总结:

2、人的生殖

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2)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内生殖器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 阴囊:保护睾丸 阴茎:排精、排尿

3)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内生殖器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4)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场所:输卵管

5)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发育:受精卵、 胚胎、 胎儿 、婴儿

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3、青春期

青春期发育:

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大脑 :功能特点 心脏 结构、功能完善化 ;

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性发育 :主要受到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

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4、青春期的卫生:

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精液是由精子和精囊腺、前列腺所分泌的黏液组成,呈乳白色

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受精 雌性激素分泌减少 子宫内膜坏死、脱落。

出血 :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

5、计划生育

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龄晚2到3年结婚;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到3年生育 ;

少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小孩,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科学分娩、禁止近亲结婚

二、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2)小肠的结构特点:

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a最长;b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而且小肠中含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参与的酶:唾液淀粉酶,消化过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消化过程:蛋白质、 氨基酸,参与的酶(胃液、胰液、肠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消化过程: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胆汁(肝脏),参与的酶(肠液、胰液)

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 血液循环)吸收;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3、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 按时进餐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2)食品安全 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不吃有毒的食物(馊饭菜、发芽的马铃薯);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保持厨房和炊具的干净

三、人体的呼吸

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道的组成:呼吸道和肺

呼吸道:鼻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系统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2)、肺

(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2)结构: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

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a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

b人在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膈肌、肋骨、胸骨、胸廓和肺的变化:

c原理:呼吸肌收缩和舒张 胸廓扩大和缩小 肺被动地扩大和回缩 形成压力差

2) 体内气体的交换:

(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顺着浓度低的方向流动。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 肺泡 (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

3、空气的质量与健康

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

2)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五点取样法)

四、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血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

2、血流的管道—血管

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如何判断:动脉(离心,流速快,逐渐分支,变细);静脉(向心,分支逐渐合并,变粗,流速慢)。毛细血管(壁薄,单层细胞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四腔、八“心眼”——血管)

有四个腔:左心室 主动脉 ;右心房 上、下腔静脉;右心室 肺动脉;左心房 肺静脉

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

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的概念和途径:

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到毛细血管到肺循环:左心房、肺静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动脉、右心室。

(2)出血的初步护理: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

4输血与血量

1) 血型的发现:1900年,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 ;2)血量:占体重的7~8%

3)输血:血型:A型、B型、AB型、O型;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五、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尿的形成与排出

1)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输尿管和膀胱)

肾脏:形成尿的场所;输尿管、尿道:排尿的通道,膀胱:有贮尿的作用

3)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

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

肾小管:肾小囊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4)尿的形成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滤过,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

(3)肾小管的分泌作用: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氨等物质,形成尿液

尝试通过液体成分区别: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

2、人粪尿的处理

1)人粪尿的价值:作为农家肥。特点是: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

2)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方法: 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建生态厕所

作用:杀死各种病菌、虫卵,分解有机物和其他有害物质。

六 、人类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体堆外界环境的感知

1、人的视觉和听觉

(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外膜: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

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

虹膜:中膜的前部,有颜色,中央是瞳孔,通光

中膜:睫状体:虹膜稍后部,内有平滑肌,能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脉络膜:占中膜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

内膜:视网膜,内有大量感光细胞

内容物:晶状体:双凸镜,依靠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玻璃体、房水。

附属结构:眼肌、眼睑、睫毛、结膜、泪器(泪腺、泪点、鼻泪管)

(2)视觉的形成:

外界光线经反射在视网膜上成像,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眼的卫生保健:

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凹透镜

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戴凸透镜

沙眼:由沙眼衣原体感染眼睑内面的结膜

2、耳的结构和功能:

外耳:耳廓 收集、传导声波,外耳道:传导声波。

中耳: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

听小骨:三块,将鼓膜的振动传导至内耳。

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听觉的形成

声波、鼓膜产生振动、耳蜗产生神经冲动 听觉中枢 骨传导 有关的神经 (形成听觉)

3、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2)神经元的结构、功能:

(1)结构 细胞体、突起

轴突:一条,长而分支少 ,树突: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

轴突 集结成束,外包上结缔组织膜,髓鞘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为神经末梢),多条神经纤维组成神经

(2)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

射弧的概念: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书P81)

例如:膝跳反射的过程: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带 现象:小腿突然跳起 ,

感受器: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

效应器:(下肢的)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

3)反射的类型

简单的反射(非条件反射,先天具有的,一般不会消失,反射中枢在脊髓)

复杂的反射(后天经学习获得的,可以建立也可以消失,反射中枢在大脑)

激素调节

1)、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位置和名称: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胸腺

2)、激素:由内分泌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3)、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可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4)、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

5)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

七、人类活动队生物圈的影响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三北”防护林 ,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 森林遭到严重滥伐

沙尘暴危害严重 ,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何时还太湖清澈秀美的原貌

环境污染: 概念:指人们在生产或者生活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类型 大气污染 温室效应和臭氧破坏

水污染:太湖水出现水花

固体废弃物污染:废旧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污染:白色垃圾、工业废渣 、噪音污染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提纲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能排泄废物

4、有应激性 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6、生长发育 7、能繁殖 8、遗传变异

二、 观察法 P2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二、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一、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二、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

三、 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四、 对照实验 P15

五、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

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二、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第四节 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1、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

1、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2、 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3、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吴病。

三、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二、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 (平时练习卷子的题目)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1.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三、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1、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2、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3、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一、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二、 实验过程P43-44

三、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 细胞壁:支持、保护

2、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3、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4、 细胞核:贮存&传递遗传信息

5、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6、 液泡:细胞液

7、 线粒体:呼吸的场所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一、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二、 动物细胞的结构

1、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以白糖融解的实验为例说明。

分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三、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四、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 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

二、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1、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2、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三、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1、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2、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3、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四、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二、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期中考后内容(重点复习)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概念

三、 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四、 几种组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能够完成多种功能的结构才能够满足植物体某一方面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的结构叫做器官。

五、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六、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七、 动物或人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系统。

八、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九、 P65题3

十、 八大系统的名称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 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 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二、 植物的组织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一、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二、草履虫

结构:纤毛、表膜、收集管、收缩泡、胞肛、口沟、食物泡、细胞质、细胞核(大核、小核)

功能:笔记

三、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 有益方面:笔记

2、 有害方面:笔记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 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茎,而是它的复叶;地下部分是地下茎和根。

二、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三、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时可见到,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

四、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五、 苔藓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叶的分化,但茎很细小,叶又小又薄,如葫芦藓、墙藓;另一种没有茎、叶的分化,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状体,如地钱。

六、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七、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八、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九、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十、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十一、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一、 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二、 病毒的结构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三、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看笔记

第二节 种子植物

一、 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二、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三、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要求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四、果皮的作用(看笔记)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一、 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子粒饱满,胚完整,具有生命力,已度过休眠期。

二、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抽样检测

三、 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一、 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二、 幼根的生长

1、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三、 芽的结构

1、 芽轴——发育成茎

2、 芽原基——发育长成侧芽

3、 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并产生出新的芽原基和叶原基

4、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四、 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氮、磷、钾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一、 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二、 花的结构

花瓣、花托、花萼、雄蕊(花药、花丝)、雌蕊(子房、花柱、柱头)

三、 传粉和受精

看笔记

四、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胚乳

胚珠——种子 珠被——种皮

五、 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循环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1、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2、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3、 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4、 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二、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三、 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P109

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一、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二、 根的结构

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三、 水分的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 叶片的结构

上下表皮、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气孔

二、 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三、 蒸腾作用的意义:

1、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2、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3、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4、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一、 天竺葵的实验

1、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2、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

3、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

4、 染色:用碘液染色

5、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二、 光合作用

1、 产生了淀粉等有机物

2、 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

第二节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一、 绿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1、 用来构建之物体

2、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二、 呼吸作用

1、 在线粒体里进行

2、 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储存的能量也被释放,供生命活动需要。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无机物+水 ———— 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储存能量)

二、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三、 栽培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植被覆盖率低

2、 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自己看!!!!!!!!!!!!!!!!!!!!!!!!! 很不好意思 这个我真不会 不过我建议你可以试着自己去总结一下

初中生物提纲人教版

八年级 下学期人教版生物提纲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三、人体的呼吸

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道的组成:

呼吸道:由鼻腔、咽 、喉 、气管、支气管组成,是呼吸系统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痰的形成: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有纤毛,能不停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2)、肺(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2)结构: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

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

2)人在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膈肌、肋骨、胸骨、胸廓和肺的变化:

3)原理:呼吸肌收缩和舒张   胸廓扩大和缩小  肺被动地扩大和回缩   吸气和呼气

4) 体内气体的交换:

二氧化碳

(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 肺泡

氧气

氧气

(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3、空气的质量与健康: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

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

四、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种类形态特点功能病症

红细胞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贫血

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发炎

血小板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止血和加速凝血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

2、血流的管道—血管

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种类功能分布结构特点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较深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较深或较浅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血流速度慢

毛细血管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

由心肌构成

有四个腔:左心室 连接主动脉,壁最厚

右心房 连接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 连接肺动脉

左心房 连接肺静脉

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 保证血液按一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 定的方向流动

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2) 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的概念和途径:

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身体各处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毛细血管

------------------------------------------------------------------------------------

肺循环: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的毛细血管 肺动脉 右心室

(2)出血的初步护理: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

4输血与血量

1)血型的发现:1900年,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

2)血量:占体重的7~8%

3)输血:血型:A型、B型、AB型、O型。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所有血型都可以少量输入O型血,AB型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少量输血

七年级下册生物提纲(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