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笔记重点大全(七年级上册生物笔记重点大全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七年级上册生物笔记重点大全(七年级上册生物笔记重点大全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因为有知识,我们上了太空,我们延长了人均寿命。更因为有知识,我们超出生死,不再疑惑。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1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越学习 七年级生物 知识,越发现自己的无知。我整理了关于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一)

1、 显微镜的结构:课本P36

光线经过显微镜的路线:

最早发现光学显微镜的是英国的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电子显微镜是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束代替光学显微镜的光线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的。

2、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

a.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防止玻片标本损坏和划坏物镜镜头。

b.在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d.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是物像往哪偏,标本就应该往哪移。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4、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取”、“展”、“盖”、“染”、“吸”

注意:a.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清水;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生理盐水,为了避免细胞吸水膨胀。

b.染色时用稀碘液。

c.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怎样判断这个污点的位置?

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跟着转动,再移动玻片标本上,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转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跟着转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d、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和气泡的区别:气泡边缘是粗黑的,中间没有细胞核,用镊子轻压盖玻片气泡会变形。

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有线粒体。

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6、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能量和信息

7、细胞中的物质有: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和无机物(水、无机盐、氧等)

8、一般细胞中的带酸味和带甜味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的细胞液

9、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和选择透过性)

10、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将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动、植物生活所需。

1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染色体上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做基因。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的有机物。

多莉羊的例子p55,57页1题

12、植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13、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先复制加倍在平均分配在两个细胞中。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14、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5、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16、动物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17、植物体的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18、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19、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20、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22、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病毒可以通过自我复制增殖,来制造新的病毒。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23、病毒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4、课本70页草履虫的结构。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二)

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其中前三类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孢子植物。

2、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可以作为水污染的指示植物。

3.苔藓植物有茎、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没有输导组织);假根固定植物(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4.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如:满江红、贯众)

5、菜豆种子结构: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两片子叶)

6、玉米种子(果实):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一片子叶)、胚乳

7、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例子:银杏、兰等)

8、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根据子叶、叶脉、有无胚乳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竹子)和双子叶植物(梅)。

9、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10、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12、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水、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程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13、.根尖的结构:根冠(保护)、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伸长区(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成熟区(有根毛,吸收水和无机盐)。(自下而上)

14、芽还可以发育成枝条或花。

15、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氮、磷、钾)和有机物

16、花的结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 –里有胚珠)、雄蕊(花药,花丝)最重要的是雌蕊和雄蕊

17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的方式:昆虫传粉(虫媒花)、风传粉(风 媒花)、人工授粉

18、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的过程。

19、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受精完成后:凋落(花瓣、雄蕊、花柱、)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壁发育为果皮;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卵发育为胚。

20、区分果实与种子

果实:苹果、葡萄、西瓜、葵花籽、豆角、玉米

种子:蚕豆、绿豆、芝麻、花生、西瓜子、杏仁

21、水在植物体内的作用:a重要组成成分b保持姿态、硬挺c有利于光合作用d帮助无机盐的运输

22、水在生物圈中分布是不均匀,也影响了植物的分布

23、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24、导管: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自上而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25、木本植物茎横切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有形成层植物能长得很粗);木质部(有导管)。

26、蒸腾作用的意义:a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b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c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d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27、观察叶片的结构:表皮(上、下、气孔)—保护组织、叶肉(叶绿体)—营养组织、叶脉—输导组织,徒手切片法

28、气孔:气孔一天的变化(水、风的影响);失水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组成;从气孔进出的气体有: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

29、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30、节水农业:畦灌、喷灌和滴灌的用水比例大约为10:5:3

31、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a暗处理、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消耗b叶片遮光、对照实验c酒精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d加碘染色、碘遇淀粉变蓝

3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能

33、光合作用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叶绿体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原料、产物、条件、场所、能量变化

34、光合作用的意义:①满足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②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③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④提供氧气

35、叶绿素的生成需要光(韭黄、蒜黄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光下会变绿)

36、演示实验与普利斯特利实验(英国):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37、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

38、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1)、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a有机物(纤维素、蛋白质和脂类、DNA分别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的组成成分)b从器官水平(种子、萝卜和红薯的根、马铃薯的茎大部分都是有机物)

(2)、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9、呼吸作用的三个演示实验分别说明:呼吸时放热、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呼吸时消耗氧气。

40、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41、呼吸作用的部位:线粒体

42、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反应式)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43、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也可以说是活细胞的共同特征

44、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温度、氧气、二氧化碳(低温、少氧、多二氧化碳有利于水果蔬菜的保存、同时要联系新疆的哈密瓜为什么甜)

45、植被的概念: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46、植被的类型:荒漠、草原、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47、郑州植被类型属于落叶阔叶林

48、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森林覆盖率低(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

49、我国于1984年和1985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力求是我国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三)

1、生物学时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 鲸鱼喷水(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葵花朵朵向太阳(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 方法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选取一部分调查作为样本,调查常用的方法是抽样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书刊报纸、 拜访 有关人士、上网搜索;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图标、音像资料。

4、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5、生物都生存在生物圈中。生物圈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约20千米左右的圈层。水圈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但人类的活动可以达到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6、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7、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必需携带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有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8、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鱼离不开水)。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捕食关系(生物和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9、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10、对照试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试验中光是变量, 其它 条件是定量)

1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描述的是气温对植物的影响。

12、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适应:骆驼适应炎热缺水的环境;骆驼刺适应干旱环境;海豹适应寒冷的环境;旗形树是对大风环境的适应)(改变:植物的防风固沙,蚯蚓提高土壤肥力)

13、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植物—生产者

生物部分 动物—消费者

生态系 细菌、真菌—分解者

统组成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14、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15、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富集)。

16、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17、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1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19、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相关 文章 :

1.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全

2. 初一生物学上册知识点

3.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

4.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5.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初一生物复习提纲(上册)

七年级上册生物笔记重点大全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一)探索生命的奥秘

1、认识周围的生物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生命现象包括:

(1)具有一定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都能生长

(3)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

(4)生物体都能产生后代,亲子代间具有遗传和便宜的现象。

(5)生物体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称为应激性,可以躲避有害、趋向有利。

(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的生态因素包括有:阳光、水分、温度、空气、土壤等。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温度影响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

生物因素:其他的生物影响该种生物的生活,比如草的繁盛,影响到牛羊的数目,人类对自然界森林的破坏,导致森林中原有生物的数量剧减。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适应相应环境,比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土壤中的蚯蚓。同时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比如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肥沃。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4、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

5、认识显微镜

基本结构:

目镜:用来进行观察的窗口,长度越长倍数越低。

转换器:通过转动更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物镜:起放大作用,与目镜一起放大被观察物。物镜越长,倍数越大。

粗准焦螺旋:迅速升降镜筒,使成像比较清晰。

细准焦螺旋:精确升降镜筒,使成像最清晰。

载物台:放置被观察的玻片,上有玻片夹用来固定,中间有通光孔。

反光镜:将光线反射通过通光孔,照在玻片上。其上有遮光器用来调节强弱。

6、使用显微镜

(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前方偏左处。

(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

(3)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装片。

(4)双眼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至距玻片3~5mm处。

(5)左眼注视目镜内,转动粗准焦螺旋上升镜筒,当看到物象时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象。

(6)将观察对象移动到视野正中心,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视野清晰。

简要步骤:

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对焦→低倍镜观察→将要用高倍镜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至高倍镜→观察

7、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主要包括:观察器具(放大镜)、解剖器具(解剖盘、刀片等)、计量器具(天平、量筒等)、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等)、通用器具(试管、培养皿等)。

使用的时候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尤其要注意安全。

8、临时玻片的制作

过程:取玻片→滴加清水→放材料→加盖玻片→吸去多余清水

9、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

(二)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步骤:取玻片→滴加清水→放材料→染色→加盖玻片→吸去多余清水→观察

植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有立方形、扁平形、柱形等,大小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其基本结构都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中还分布有各种各样细胞器,各结构的功能总结如下:

细胞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细胞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其中包含有各种细胞器,如:

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有关,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具有,其中含有细胞液,与细胞的失水、吸水有关。

其他:了解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等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的生命活动,就是依靠各种细胞结构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也因此,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步骤:取玻片→滴加生理盐水→取材料并涂抹→染色→加盖玻片→吸去多余的水→观察

动物细胞的形态和大小的差异更加多样化,例如红细胞的圆盘形,肌肉细胞的梭形等。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基本相似,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但是没有细胞壁,同时细胞质中也没有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总结各结构功能

细胞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其中包含有各种细胞器,如:

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其他:了解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等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3、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因为该物质可以被碱性染料染色,所以我们称之为染色质,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特定的时候,染色质可以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每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一定的。因为DNA是遗传物质,储存并传递遗传信息,是控制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的根本所在。染色质形成染色体。

4、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何不同

总结: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中央大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

(三)生物体的组成

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有的生物是单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还有的生物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称为多细胞生物。那么,一个受精卵是怎么形成一个多细胞生物的呢?一个多细胞生物,不单有很多的细胞,细胞的种类也很多,受精卵要形成多细胞的生物,需要经过分裂、分化的过程。

1、细胞分裂

生物都有生长现象,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生物体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有关。细胞数目的增多是细胞分裂的结果,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本节所介绍的植物细胞分裂,因为分裂过程中会产生纺锤丝,又叫有丝分裂,其过程如下:

间期:染色体以丝状的染色质形式存在,通过复制,每个染色体具有两个携带相同遗传信息的染色单体,以着丝粒连接在一起。

前期:染色质丝高度螺旋化,凝缩成染色体。细胞的两极出现纺锤丝,通过着丝粒连接在染色体上,细胞核的核膜开始消失。

中期: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集中到细胞的中央截面。

后期:每条染色体从着丝粒一分为二,原来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变成两条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端移动。

末期:细胞两端的两组染色体分别解旋松散成染色质,核膜、核仁出现,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在细胞中部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质平均分成两等份,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典型的变化是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因为染色体的平均分配,所包含的染色体携带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保证了生物体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各种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即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新生的植物细胞中的液泡小而分散,在细胞生长的过程中,小液泡逐渐融合成中央大大液泡。

细胞的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加,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这样生物体就由小长大了。但是,细胞分裂不会无限制地进行下去。一般地细胞分裂50-60次,若出现无限分裂则可能已发生癌变,成了癌细胞。细胞是有一定寿命的。

2、细胞分化与组织形成

如果细胞如此分裂下去,细胞就都是相同的,但我们可以看到一棵植物有根、茎、叶等,我们人呢,有手有脚,有鼻有眼等,显然不是由同种细胞组成的,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分裂产生的细胞向不同方向发展,逐渐变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这个过程被称为细胞的分化。那些由形态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体就形成了组织。

植物组织:

动物组织:

上皮组织:保护、吸收等功能

肌肉组织:运动等功能

结缔组织:营养、连接、支持和保护等功能

神经组织: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等功能。

3、多细胞植物体的组成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4、人体的组成

系统:人体的不同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

人体是由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组成的。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人体各系统密切配合、协调统一,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5、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紧紧通过一个细胞,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如草履虫的食物泡具有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纤毛具有运动的功能,伸缩泡具有排泄废物的功能,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生殖。

和多细胞生物一样,单细胞生物也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例如草履虫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的适当反应,就是一种应激性。

(四)绿色植物的一生

1、植物种子的萌发

(1)种子的结构

(2)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内部条件: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外部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种子的萌发过程:

种子萌发之前要吸收充足的水分,同时胚吸收储存于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然后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胚芽则突破土壤逐渐发育成茎和叶——地上部分,子叶因为营养物质被吸收,则枯萎消失。

2、植物根的生长

(1)根尖的结构

植物的根具有固着、支持、吸收、输导、贮藏等功能。

根冠:细胞体积较大,性状不规则,排列不整齐,有保护根的作用。

分生区:细胞体积较小,近似正方形,排列紧密,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伸长区:细胞体积较大,呈长方形,细胞正处于快速生长阶段。

成熟区:细胞体积较大,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水分、无机盐吸收的主要部位。

(2)根的生长

生长过程:分生区不断分裂使细胞增多,是根生长的关键部位,伸长区迅速伸长使根尖长度增加。

生长特性:向地生长、向肥生长、向水生长等,有利于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

3、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1)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吸水方式:渗透作用

主要部位:根毛区

吸收特点:土壤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否则细胞失水。

渗透作用:水分子穿过半透膜,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转移。

合理灌溉:适时适量

(2)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含氮无机盐:缺乏植株细弱矮小,颜色发黄。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含磷无机盐: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花的开放、果实和种子的成熟。

含钾无机盐:促进糖类的形成和运输,使茎杆健壮。

其他无机盐:此外,还需要含钙、锌、硼的无机盐。

合理施肥:适时适量,过量施肥,会导致植物失水。

4、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1)枝芽发育成茎

茎是多数植物地上部分的枝干,连接着根和叶,着生叶和芽的茎通常也称为枝或枝条。

芽是未展开的枝或花,将来发育成花的称为花芽,发育成枝的称为枝芽。

(2)茎的基本结构

补充:木本植物茎具有形成层,所以可以逐年加粗,草本植物的茎不具有形成层,所以不能加粗。

(3)茎的输导功能

导管: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筛管:具有运输有机养料的作用。

茎的其他功能:支持、贮藏和生殖等。

5、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1)开花

绿色开花植物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开花,开花是指花瓣等展开的现象。

(2)花的结构

(3)果实的结构

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逐步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果实主要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光合作用的发现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范·海尔蒙特第一次企图用实验来回答植物营养物质来源的问题。他在100kg干燥的细粒土壤中,种了一棵2.5kg重的柳树,然后往盆里浇水,但不供给其他营养物质。五年后,他发现柳树的重量为82.5kg。土壤晒干后的重量仅比原来少100g。因此,范·海尔蒙特说,植物是从水中而不是从土壤中得到营养物质。

过渡:范海尔蒙特当时还不知道光合作用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为后人留下一个问号。到了18世纪,有一位科学家对气体非常感兴趣,他就是普利斯特莱。

普里斯特莱实验看课本上的图

看图了解科学家是如何做的,从图文中得到:放了一盆薄荷植株后蜡烛继续燃烧,植物长得也很好。

植物生长不仅需要“坏”空气而且能使“坏”空气变好。

当时普利斯特莱仅知道这些,但现在我们知道,人和动物生存必需O2,同时呼出CO2,所以“坏”空气即为富含“CO2”的空气,“好”空气为富含“O2”的空气。这样的话,就可以得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CO2作原料,同时放出O2。

许多科学家的继续研究

到18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因其在研究光合作用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光化学反应。

不论是微小的单细胞藻类,还是高大的绿色植物,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在体内积累有机物。绿色植物像一个巨大的能量转换站,把太阳能贮存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

2、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1)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表皮位于叶片的最外层,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细胞的外壁常有一层角质层,可以保护叶片不受病菌侵害,防止叶内的水过度散失。表皮上有一种成对存在的肾形细胞,叫做保卫细胞。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叫做气孔。气孔是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叶肉位于上表皮与下表皮之间,一般分为栅栏层和海绵层。栅栏层的细胞排列比较整齐,细胞里含有较多的叶绿体。海绵层的细胞排列比较疏松,细胞里含有较少的叶绿体。

叶脉分布在叶肉之间。叶脉具有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功能,还具有支持叶片的功能。

(2)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片的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又含有绿色的叶绿素,叶绿素能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光合作用旺盛的细胞中,叶绿体的含量较多。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是叶片呈绿色的主要原因,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没有光照叶绿素就无法合成,叶片因此呈黄色,韭黄的生产就利用了这个原理。

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1)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探究实验:

a.选择一株长势旺盛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把经过暗处理的天竺葵上的叶片从上下两面用小于叶片的黑纸片遮盖起来,放在阳光下照射30min。

c.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观察叶片的颜色有没有变化?把叶片放入盛有适量酒精的小烧杯里,水浴加热,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d.用自来水冲洗叶片,再向叶片上滴加碘液。

e.稍停片刻,用自来水冲洗碘液,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实验原理: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是为了将叶片中的淀粉消耗完,确保实验的严谨。用黑纸片遮盖一部分叶片,是为了与照光的部分叶片形成对照。摘下叶片之后,将叶片放入酒精中,是为了将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因为我们的实验结果是观察颜色,避免干扰。最后滴加碘液,碘遇淀粉显蓝色。

结论:光合作用会产生淀粉

(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探究实验:

a.取金鱼藻或黑藻放在盛满自来水的烧杯中,再反扣一只短颈漏斗,漏斗颈上再反扣一支盛满自来水的试管。

b.将这一装置移到阳光下。不久,金鱼藻就不断释放出小气泡。

c.待试管内液面下降到比烧杯液面低时,慢慢移出试管,用拇指按压住试管口,反转试管,使试管口向上。

d.松开拇指,把带火星的细木条迅速地插入试管内,发现木条复燃。

结论: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

(3)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探究实验:

a.取金鱼藻或黑藻放在盛满碳酸氢钠溶液的烧杯中,再反扣一只短颈漏斗,漏斗颈上再反扣一支盛满自来水的试管。

b.将这一装置移到阳光下。不久,金鱼藻就不断释放出小气泡。

c.试管内液面下降高度,比用自来水下降的更多,因为碳酸氢钠溶液可以提供更多的二氧化碳。慢慢移出试管,用拇指按压住试管口,反转试管,使试管口向上。

d.松开拇指,把带火星的细木条迅速地插入试管内,发现木条复燃。

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过程: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4、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实质

将新鲜的蔬菜放入密闭的锥形瓶,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当把燃烧的木条伸入,火苗立即熄灭,表示锥形瓶中的氧气被消耗殆尽。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得混浊,说明还产生了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实质: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用随时都在进行,产生的能量将用于各种生命活动所需,比如细胞分裂、植物根吸收无机盐等。除了淀粉以外,植物还能以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作为呼吸作用的原料。

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1)光合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我们使用的粮食、蔬菜、油料、瓜果等虽然取自不同的植物,不同的部位,但是利用的都是植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而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又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合成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加快光合作用的速度,使农作物的产量提高。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适当增加二氧化碳可以加快光合作用的速度,比如施有机肥、直接施放二氧化碳、加强农作物通风。其他增强光合作用的措施还有: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

(2)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除了一部分储存在植物体内,还有一部分则用于呼吸作用产生能量,用于其他各种生命活动。为了收获到更多的有机物,我们不但要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同时减弱呼吸作用也有很好的效果。

呼吸作用很容易受到温度和氧气浓度的影响,所以适当降低环境的温度,有利于减慢呼吸作用,同时适当降低氧气浓度也有相同效果,还有减少植物细胞的含水量也能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我们收获的水果、蔬菜等食物,其中的植物细胞仍然在继续进行生命活动,使有机物不断被消耗,我们同样可以采取上述手段,减慢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之可以储存更长时间。

(六)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

(1)人类的食物来源于绿色植物

人和其他动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因此各种动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而这些有机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绿色植物。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中。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一部分用于植物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还有一部分储存在植物体内,尤其是一些储存营养的器官,比如有些植物的块茎、块根,还有多数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2)动物的食物来源于绿色植物

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直接或者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来获取有机物满足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比如植食动物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肉食动物则一植食动物为食,也间接的是以绿色植物为食。

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环境的总称。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是指物质在整个生物圈中被循环利用。

(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氧循环

绝大多数生物生命活动的进行,都要通过有氧呼吸来提供能量,而有氧呼吸需要消耗氧气。进入现代社会后,很多能源燃料的燃烧,也需要消耗氧气。但是长久以来,大气中的氧气浓度一直保持在21%左右,这说明氧气还有产生的途径,后来发现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燃料燃烧都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但是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这样就使得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浓度保持稳定。

(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根部吸收的水,约有99%以水蒸汽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就是蒸腾作用。剩下的不到1%的水分,则参与了光合作用和其他生命活动。

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蒸腾作用能够产生一定的“拉力”,可以促进根部对水分的吸收,以及水分、无机盐的向上运输。同时蒸腾作用中,水变成水蒸汽,会吸收周围的热量从而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因为阳光直射而灼伤叶片。

植物的蒸腾作用对生物圈的水循环也有一定的作用。生物圈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是光能,阳光的照射使温度升高,使水分通过蒸发而进入大气,在大气中随着空气的流动而移动,遇冷则凝结成雨雪等而降落。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供给植物及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一部分直接在地表重新蒸发,还有一部分则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或汇成河流,最后流入海洋。

植物不但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还能覆盖在地面截留雨水,避免了雨水直接冲刷地面;地面的植物能减缓雨水的流速,植物的根也能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将更多的水转入地下。

3、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

(1)关注森林

森林对人类的作用相当重要,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木材、煤炭等;还提供大量的食物,并通过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参与氧循环和水循环;同时,还能吸收有毒气体,降低噪音、强光对人体的伤害,促进身心健康。同时,森林也是很多动物栖息的家园。

我国的国土面积大,但是人口众多,森林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很少,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21.3%,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3%。为了改善我国的森林资源,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号召大家植树造林,同时为了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我国在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校园绿化设计

基本要求:要尽量减少地面裸露,避免起风时尘土飞扬,尽量种植不同花期的花卉,使校园处处绿树成荫,四季花开。绿化时尽量选择环保树种,比如法国梧桐,对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抵抗能力较强。海桐还可以吸收这些有害气体,这样的树种还有女贞、槐树等。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 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 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课本26页。

▲ 课本27页1题33页生物圈2号

▲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P43-44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注意课本52页图叫什么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 多莉羊的例子p55,

▲ 57页1题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P65题3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 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 课本57页最后一段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草履虫见课本70页图,71页2题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种子植物

▲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本84页表和85页图,课本88页2题

▲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植株的生长

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幼根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花的结构(课本102)

▲传粉和受精(课本103-104)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 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课本105页1题

▲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P109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根的结构

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气孔

▲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天竺葵的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最后)

▲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公式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覆盖率低,

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如果将绿叶比做制造有机物的“工厂”,它的机器是叶绿体,动力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和叶绿体。场所是叶绿体,具体部位是叶绿体的细胞。

七年级上册生物笔记重点大全第二章

初一的同学是第一次接触生物这门学科,虽然不是主科,但并不是说它就不重要,所以在初一学好生物也是很重要的。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一上册生物第二章知识,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一上册生物第二章知识

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1、生物体由小长大,细胞的变化有:细胞的生长(体积由小长大)、分裂(一个分裂成两个,数目增多)和分化(形态功能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2、细胞分裂的步骤: ①细胞核一分为二②细胞质分成两份③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3、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经历:(1)复制加倍(2)平均分配。

4、细胞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意义:①、完成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②、使遗传物质能准确无误地从上一代细胞传给下一代细胞。③、保证了生物物种正常、稳定地延续。

5、癌细胞最初是由正常细胞变化而来,其特点:①分裂速度快,②容易转移。②遗传物质改变。

6、起初新产生的细胞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在发育过程中,它们在形态、结构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

7、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功能: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神经组织(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结缔组织(有骨、软骨、血液、脂肪等,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8、不同的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9、人体内主要有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八大系统

10、植物体六大器官:(1)营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11、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1)分生组织: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分化形成其他组织。如果掐去植物一根枝条的顶端,那么这根枝条就不能继续往上生长了,因为在枝条的顶端有分生组织。(2)保护组织: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3)输导组织: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4)机械组织 :分布在叶柄、花柄、果皮、种皮,功能是起支撑和保护作用(5)营养组织:有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2、单细胞生物的几个代表:眼虫、、变形虫、、大肠杆菌、衣藻(藻类植物)

1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对人类有益方面: A.为鱼类提供天然的饵料 B. 净化污水(2)对人类不好方面: A.侵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疾病。B.可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

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含氮、含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水中,而导致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14、草履虫结构及作用:纤毛:运动、表膜:呼吸、口沟:摄食、食物泡:消化吸收、胞肛:排出残渣、伸缩泡、收集管:收集排出废物、细胞核:生殖遗传食物进入草履虫体内消化及排出的途径是:口沟 食物泡 胞肛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病毒的种类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

▲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初一上册知识点汇总

一、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

2.观察和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二、了解生物圈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光、水分、温度等 。另一类是: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由两部份的组成:一是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二是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3)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生态系统中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4)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①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②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动物;

③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

④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的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4.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范围: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三、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①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②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很小。

2.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观察

(4)收镜装箱

3.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大,但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小,观察到数目就越少。

4.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5.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制成玻片标本,常用的玻片标本:切片、涂片、装片(注意三者区别,分为临时和永久的)

6.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

四、细胞

1.结构

2.细胞结构各部份作用:①细胞壁:支持、保护 ②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③细胞质: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④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⑤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⑥

液泡:在细胞质中,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颜色、味道等物质)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4.临时片制作:

(1)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擦→滴(清水,为了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撕→展→盖→染→吸

(2)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生理盐水,为了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刮→涂→盖→染→吸

五、细胞的生活

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中的物质分为两大类

有机物:如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如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分子比较小

3.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动植物)和叶绿体(植物)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4.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六、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1.动(植)物体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动物和人才有,植物没有)进而形成动(植)物体。

2.几个基本概念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动物和人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形成器官。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3.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4.植物体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5.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

6.单细胞生物:草履虫(P.68)

七、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苔藓植物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根不能吸收水分,也不能不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苔藓植物的生命活动不能离开水,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蕨类植物不结种子,它的叶片背面有孢子囊群,可产生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萌发和生长。

2.种子植物

包括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着的)和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

(1)种子的结构(有的种子还有胚乳)

(2)子叶和胚乳里有营养物质,供给胚发育成幼苗。

(3)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3.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

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植株的生长

根尖的结构(从上到下):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 。成熟区的表皮上有根毛,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幼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3)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植株的芽按照着生位置可分为顶芽和侧芽。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枝条是由幼嫩的茎、叶、芽组成的。年轮反映了茎加粗生长的过程,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4)肥料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有机物

(5)开花和结果

花的结构:一朵花由花托、萼片、

花瓣、雌蕊和雄蕊等组成

(6)传粉和受精

传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

上的过程,叫做传粉。植物传粉的类型: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7)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发育成果实 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胚珠发育成种子 受精卵发育成胚

八、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导管:从下往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从上往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到植物体各处的细胞,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

3.叶片的结构

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叶肉、叶脉组成。表皮是由一层细胞组成的,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4.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②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运输,保证各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③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九、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 (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淀粉遇碘变蓝,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不是淀粉)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十、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自生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3.呼吸作用实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量散发出去。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将产生的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十一、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①植被覆盖率低;②对森林资源利用不够合理,伐优留劣,乱砍滥伐;③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沙化。

3.1984年、1985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03年1月20日执行《退耕还林条例》。我国植树节:每年3月12日

4.森林可以看成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

初一生物学习方法

I、认真预习,专心听讲,做好笔记

1. 想收到好的听课效果,就需要课前做好预习。

2. 上课专心听讲是学好生物学知识的关键。“听讲”是有技巧的,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并思考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

3. 笔记是简化了的课文重点。听课时,将老师讲授的重点记录下来,可加深印象,减轻考试复习的负担。

II、归纳整理、对照比较、重视图解

1. 充分理解专有名词、现象原理和课本笔记,再将相关概念进行综合分析整理。

2. 用心比较各种生物、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进行分类归纳,如此才能融会贯通。

3. 生物学有非常丰富而且十分重要的图片资料,配合图片的说明,可以使你迅速了解生物现象的来龙去脉。

III、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一方面,生物学研究的东西都是活生生的。“活”的东西,重在理解,切忌“死”记硬背!——活学

另一方面,生物是一门生活科学,她来源于自然、源于生活。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知识就会“为我所用” 。——活用

IIII、人人动手、亲自实验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实验教学是生物学主要特点。初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实验、实习、调查等探究活动,这些探究活动不仅能帮助同学们掌握知识,而且能够使我们充分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愉悦,在科学态度、意志、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IIIII、用生物学的基本观点统领生物学的学习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习生物学知识。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以下生物学观点:

1.生命物质性观点 生物体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3.生物的整体性观点 系统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一思想完全适合生物领域。不论是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还是个体水平,甚至包括种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生命活动。

5.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界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所谓产生就是生命的起源,所谓发展就是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6.生态学观点 基本内容是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猜你喜欢:

1. 初一上册生物笔记整理

2.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全

3.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4.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提纲

5. 生物七年级上册每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必背知识考点(完整版)

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七年级地理 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

(1)俄罗斯

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的国家,东西长1万多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面积为1707.54万平方

千米,领土跨越了亚洲和欧洲两部分。首都为莫斯科。

2、俄罗斯的主要地形自西向东依次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3、俄罗斯境内的伏尔加河为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贝加尔湖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是一个淡水湖。

4、俄罗斯地处中高纬,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天短而温暖。

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是冬季冷空气的源地,年平均气温低。

5、在图上找出俄罗斯主要的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均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6、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在图上明确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的位置。

俄罗斯的工业都临近资源丰富的地方布局,主要工业区有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

工业区等,能在图上找出来。

7、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和管道运输业都很发达,但交通线在欧洲部分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因为有知识,我们上了太空,我们延长了人均寿命。更因为有知识,我们超出生死,不再疑惑。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1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越学习 七年级生物 知识,越发现自己的无知。我整理了关于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一)

1、 显微镜的结构:课本P36

光线经过显微镜的路线:

最早发现光学显微镜的是英国的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电子显微镜是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束代替光学显微镜的光线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的。

2、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

a.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防止玻片标本损坏和划坏物镜镜头。

b.在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d.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是物像往哪偏,标本就应该往哪移。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4、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取”、“展”、“盖”、“染”、“吸”

注意:a.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清水;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生理盐水,为了避免细胞吸水膨胀。

b.染色时用稀碘液。

c.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怎样判断这个污点的位置?

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跟着转动,再移动玻片标本上,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转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跟着转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d、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和气泡的区别:气泡边缘是粗黑的,中间没有细胞核,用镊子轻压盖玻片气泡会变形。

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有线粒体。

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6、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能量和信息

7、细胞中的物质有: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和无机物(水、无机盐、氧等)

8、一般细胞中的带酸味和带甜味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的细胞液

9、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和选择透过性)

10、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将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动、植物生活所需。

1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染色体上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做基因。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的有机物。

多莉羊的例子p55,57页1题

12、植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13、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先复制加倍在平均分配在两个细胞中。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14、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5、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16、动物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17、植物体的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18、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19、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20、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22、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病毒可以通过自我复制增殖,来制造新的病毒。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23、病毒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4、课本70页草履虫的结构。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二)

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其中前三类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孢子植物。

2、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可以作为水污染的指示植物。

3.苔藓植物有茎、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没有输导组织);假根固定植物(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4.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如:满江红、贯众)

5、菜豆种子结构: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两片子叶)

6、玉米种子(果实):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一片子叶)、胚乳

7、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例子:银杏、兰等)

8、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根据子叶、叶脉、有无胚乳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竹子)和双子叶植物(梅)。

9、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10、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12、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水、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程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13、.根尖的结构:根冠(保护)、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伸长区(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成熟区(有根毛,吸收水和无机盐)。(自下而上)

14、芽还可以发育成枝条或花。

15、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氮、磷、钾)和有机物

16、花的结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 –里有胚珠)、雄蕊(花药,花丝)最重要的是雌蕊和雄蕊

17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的方式:昆虫传粉(虫媒花)、风传粉(风 媒花)、人工授粉

18、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的过程。

19、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受精完成后:凋落(花瓣、雄蕊、花柱、)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壁发育为果皮;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卵发育为胚。

20、区分果实与种子

果实:苹果、葡萄、西瓜、葵花籽、豆角、玉米

种子:蚕豆、绿豆、芝麻、花生、西瓜子、杏仁

21、水在植物体内的作用:a重要组成成分b保持姿态、硬挺c有利于光合作用d帮助无机盐的运输

22、水在生物圈中分布是不均匀,也影响了植物的分布

23、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24、导管: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自上而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25、木本植物茎横切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有形成层植物能长得很粗);木质部(有导管)。

26、蒸腾作用的意义:a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b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c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d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27、观察叶片的结构:表皮(上、下、气孔)—保护组织、叶肉(叶绿体)—营养组织、叶脉—输导组织,徒手切片法

28、气孔:气孔一天的变化(水、风的影响);失水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组成;从气孔进出的气体有: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

29、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30、节水农业:畦灌、喷灌和滴灌的用水比例大约为10:5:3

31、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a暗处理、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消耗b叶片遮光、对照实验c酒精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d加碘染色、碘遇淀粉变蓝

3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能

33、光合作用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叶绿体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原料、产物、条件、场所、能量变化

34、光合作用的意义:①满足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②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③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④提供氧气

35、叶绿素的生成需要光(韭黄、蒜黄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光下会变绿)

36、演示实验与普利斯特利实验(英国):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37、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

38、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1)、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a有机物(纤维素、蛋白质和脂类、DNA分别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的组成成分)b从器官水平(种子、萝卜和红薯的根、马铃薯的茎大部分都是有机物)

(2)、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9、呼吸作用的三个演示实验分别说明:呼吸时放热、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呼吸时消耗氧气。

40、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41、呼吸作用的部位:线粒体

42、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反应式)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43、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也可以说是活细胞的共同特征

44、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温度、氧气、二氧化碳(低温、少氧、多二氧化碳有利于水果蔬菜的保存、同时要联系新疆的哈密瓜为什么甜)

45、植被的概念: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46、植被的类型:荒漠、草原、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47、郑州植被类型属于落叶阔叶林

48、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森林覆盖率低(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

49、我国于1984年和1985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力求是我国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三)

1、生物学时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 鲸鱼喷水(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葵花朵朵向太阳(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 方法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选取一部分调查作为样本,调查常用的方法是抽样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书刊报纸、 拜访 有关人士、上网搜索;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图标、音像资料。

4、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5、生物都生存在生物圈中。生物圈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约20千米左右的圈层。水圈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但人类的活动可以达到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6、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7、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必需携带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有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8、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鱼离不开水)。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捕食关系(生物和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9、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10、对照试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试验中光是变量, 其它 条件是定量)

1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描述的是气温对植物的影响。

12、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适应:骆驼适应炎热缺水的环境;骆驼刺适应干旱环境;海豹适应寒冷的环境;旗形树是对大风环境的适应)(改变:植物的防风固沙,蚯蚓提高土壤肥力)

13、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植物—生产者

生物部分 动物—消费者

生态系 细菌、真菌—分解者

统组成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14、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15、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富集)。

16、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17、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1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19、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相关 文章 :

1.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全

2. 初一生物学上册知识点

3.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

4.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5.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初一生物复习提纲(上册)

七年级上册生物笔记重点大全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一)探索生命的奥秘

1、认识周围的生物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生命现象包括:

(1)具有一定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都能生长

(3)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

(4)生物体都能产生后代,亲子代间具有遗传和便宜的现象。

(5)生物体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称为应激性,可以躲避有害、趋向有利。

(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的生态因素包括有:阳光、水分、温度、空气、土壤等。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温度影响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

生物因素:其他的生物影响该种生物的生活,比如草的繁盛,影响到牛羊的数目,人类对自然界森林的破坏,导致森林中原有生物的数量剧减。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适应相应环境,比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土壤中的蚯蚓。同时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比如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肥沃。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4、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

5、认识显微镜

基本结构:

目镜:用来进行观察的窗口,长度越长倍数越低。

转换器:通过转动更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物镜:起放大作用,与目镜一起放大被观察物。物镜越长,倍数越大。

粗准焦螺旋:迅速升降镜筒,使成像比较清晰。

细准焦螺旋:精确升降镜筒,使成像最清晰。

载物台:放置被观察的玻片,上有玻片夹用来固定,中间有通光孔。

反光镜:将光线反射通过通光孔,照在玻片上。其上有遮光器用来调节强弱。

6、使用显微镜

(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前方偏左处。

(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

(3)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装片。

(4)双眼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至距玻片3~5mm处。

(5)左眼注视目镜内,转动粗准焦螺旋上升镜筒,当看到物象时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象。

(6)将观察对象移动到视野正中心,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视野清晰。

简要步骤:

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对焦→低倍镜观察→将要用高倍镜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至高倍镜→观察

7、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主要包括:观察器具(放大镜)、解剖器具(解剖盘、刀片等)、计量器具(天平、量筒等)、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等)、通用器具(试管、培养皿等)。

使用的时候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尤其要注意安全。

8、临时玻片的制作

过程:取玻片→滴加清水→放材料→加盖玻片→吸去多余清水

9、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

(二)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步骤:取玻片→滴加清水→放材料→染色→加盖玻片→吸去多余清水→观察

植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有立方形、扁平形、柱形等,大小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其基本结构都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中还分布有各种各样细胞器,各结构的功能总结如下:

细胞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细胞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其中包含有各种细胞器,如:

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有关,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具有,其中含有细胞液,与细胞的失水、吸水有关。

其他:了解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等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的生命活动,就是依靠各种细胞结构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也因此,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步骤:取玻片→滴加生理盐水→取材料并涂抹→染色→加盖玻片→吸去多余的水→观察

动物细胞的形态和大小的差异更加多样化,例如红细胞的圆盘形,肌肉细胞的梭形等。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基本相似,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但是没有细胞壁,同时细胞质中也没有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总结各结构功能

细胞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其中包含有各种细胞器,如:

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其他:了解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等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3、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因为该物质可以被碱性染料染色,所以我们称之为染色质,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特定的时候,染色质可以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每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一定的。因为DNA是遗传物质,储存并传递遗传信息,是控制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的根本所在。染色质形成染色体。

4、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何不同

总结: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中央大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

(三)生物体的组成

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有的生物是单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还有的生物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称为多细胞生物。那么,一个受精卵是怎么形成一个多细胞生物的呢?一个多细胞生物,不单有很多的细胞,细胞的种类也很多,受精卵要形成多细胞的生物,需要经过分裂、分化的过程。

1、细胞分裂

生物都有生长现象,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生物体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有关。细胞数目的增多是细胞分裂的结果,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本节所介绍的植物细胞分裂,因为分裂过程中会产生纺锤丝,又叫有丝分裂,其过程如下:

间期:染色体以丝状的染色质形式存在,通过复制,每个染色体具有两个携带相同遗传信息的染色单体,以着丝粒连接在一起。

前期:染色质丝高度螺旋化,凝缩成染色体。细胞的两极出现纺锤丝,通过着丝粒连接在染色体上,细胞核的核膜开始消失。

中期: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集中到细胞的中央截面。

后期:每条染色体从着丝粒一分为二,原来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变成两条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端移动。

末期:细胞两端的两组染色体分别解旋松散成染色质,核膜、核仁出现,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在细胞中部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质平均分成两等份,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典型的变化是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因为染色体的平均分配,所包含的染色体携带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保证了生物体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各种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即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新生的植物细胞中的液泡小而分散,在细胞生长的过程中,小液泡逐渐融合成中央大大液泡。

细胞的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加,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这样生物体就由小长大了。但是,细胞分裂不会无限制地进行下去。一般地细胞分裂50-60次,若出现无限分裂则可能已发生癌变,成了癌细胞。细胞是有一定寿命的。

2、细胞分化与组织形成

如果细胞如此分裂下去,细胞就都是相同的,但我们可以看到一棵植物有根、茎、叶等,我们人呢,有手有脚,有鼻有眼等,显然不是由同种细胞组成的,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分裂产生的细胞向不同方向发展,逐渐变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这个过程被称为细胞的分化。那些由形态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体就形成了组织。

植物组织:

动物组织:

上皮组织:保护、吸收等功能

肌肉组织:运动等功能

结缔组织:营养、连接、支持和保护等功能

神经组织: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等功能。

3、多细胞植物体的组成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4、人体的组成

系统:人体的不同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

人体是由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组成的。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人体各系统密切配合、协调统一,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5、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紧紧通过一个细胞,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如草履虫的食物泡具有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纤毛具有运动的功能,伸缩泡具有排泄废物的功能,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生殖。

和多细胞生物一样,单细胞生物也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例如草履虫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的适当反应,就是一种应激性。

(四)绿色植物的一生

1、植物种子的萌发

(1)种子的结构

(2)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内部条件: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外部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种子的萌发过程:

种子萌发之前要吸收充足的水分,同时胚吸收储存于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然后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胚芽则突破土壤逐渐发育成茎和叶——地上部分,子叶因为营养物质被吸收,则枯萎消失。

2、植物根的生长

(1)根尖的结构

植物的根具有固着、支持、吸收、输导、贮藏等功能。

根冠:细胞体积较大,性状不规则,排列不整齐,有保护根的作用。

分生区:细胞体积较小,近似正方形,排列紧密,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伸长区:细胞体积较大,呈长方形,细胞正处于快速生长阶段。

成熟区:细胞体积较大,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水分、无机盐吸收的主要部位。

(2)根的生长

生长过程:分生区不断分裂使细胞增多,是根生长的关键部位,伸长区迅速伸长使根尖长度增加。

生长特性:向地生长、向肥生长、向水生长等,有利于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

3、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1)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吸水方式:渗透作用

主要部位:根毛区

吸收特点:土壤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否则细胞失水。

渗透作用:水分子穿过半透膜,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转移。

合理灌溉:适时适量

(2)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含氮无机盐:缺乏植株细弱矮小,颜色发黄。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含磷无机盐: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花的开放、果实和种子的成熟。

含钾无机盐:促进糖类的形成和运输,使茎杆健壮。

其他无机盐:此外,还需要含钙、锌、硼的无机盐。

合理施肥:适时适量,过量施肥,会导致植物失水。

4、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1)枝芽发育成茎

茎是多数植物地上部分的枝干,连接着根和叶,着生叶和芽的茎通常也称为枝或枝条。

芽是未展开的枝或花,将来发育成花的称为花芽,发育成枝的称为枝芽。

(2)茎的基本结构

补充:木本植物茎具有形成层,所以可以逐年加粗,草本植物的茎不具有形成层,所以不能加粗。

(3)茎的输导功能

导管: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筛管:具有运输有机养料的作用。

茎的其他功能:支持、贮藏和生殖等。

5、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1)开花

绿色开花植物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开花,开花是指花瓣等展开的现象。

(2)花的结构

(3)果实的结构

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逐步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果实主要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光合作用的发现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范·海尔蒙特第一次企图用实验来回答植物营养物质来源的问题。他在100kg干燥的细粒土壤中,种了一棵2.5kg重的柳树,然后往盆里浇水,但不供给其他营养物质。五年后,他发现柳树的重量为82.5kg。土壤晒干后的重量仅比原来少100g。因此,范·海尔蒙特说,植物是从水中而不是从土壤中得到营养物质。

过渡:范海尔蒙特当时还不知道光合作用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为后人留下一个问号。到了18世纪,有一位科学家对气体非常感兴趣,他就是普利斯特莱。

普里斯特莱实验看课本上的图

看图了解科学家是如何做的,从图文中得到:放了一盆薄荷植株后蜡烛继续燃烧,植物长得也很好。

植物生长不仅需要“坏”空气而且能使“坏”空气变好。

当时普利斯特莱仅知道这些,但现在我们知道,人和动物生存必需O2,同时呼出CO2,所以“坏”空气即为富含“CO2”的空气,“好”空气为富含“O2”的空气。这样的话,就可以得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CO2作原料,同时放出O2。

许多科学家的继续研究

到18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因其在研究光合作用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光化学反应。

不论是微小的单细胞藻类,还是高大的绿色植物,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在体内积累有机物。绿色植物像一个巨大的能量转换站,把太阳能贮存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

2、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1)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表皮位于叶片的最外层,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细胞的外壁常有一层角质层,可以保护叶片不受病菌侵害,防止叶内的水过度散失。表皮上有一种成对存在的肾形细胞,叫做保卫细胞。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叫做气孔。气孔是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叶肉位于上表皮与下表皮之间,一般分为栅栏层和海绵层。栅栏层的细胞排列比较整齐,细胞里含有较多的叶绿体。海绵层的细胞排列比较疏松,细胞里含有较少的叶绿体。

叶脉分布在叶肉之间。叶脉具有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功能,还具有支持叶片的功能。

(2)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片的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又含有绿色的叶绿素,叶绿素能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光合作用旺盛的细胞中,叶绿体的含量较多。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是叶片呈绿色的主要原因,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没有光照叶绿素就无法合成,叶片因此呈黄色,韭黄的生产就利用了这个原理。

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1)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探究实验:

a.选择一株长势旺盛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把经过暗处理的天竺葵上的叶片从上下两面用小于叶片的黑纸片遮盖起来,放在阳光下照射30min。

c.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观察叶片的颜色有没有变化?把叶片放入盛有适量酒精的小烧杯里,水浴加热,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d.用自来水冲洗叶片,再向叶片上滴加碘液。

e.稍停片刻,用自来水冲洗碘液,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实验原理: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是为了将叶片中的淀粉消耗完,确保实验的严谨。用黑纸片遮盖一部分叶片,是为了与照光的部分叶片形成对照。摘下叶片之后,将叶片放入酒精中,是为了将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因为我们的实验结果是观察颜色,避免干扰。最后滴加碘液,碘遇淀粉显蓝色。

结论:光合作用会产生淀粉

(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探究实验:

a.取金鱼藻或黑藻放在盛满自来水的烧杯中,再反扣一只短颈漏斗,漏斗颈上再反扣一支盛满自来水的试管。

b.将这一装置移到阳光下。不久,金鱼藻就不断释放出小气泡。

c.待试管内液面下降到比烧杯液面低时,慢慢移出试管,用拇指按压住试管口,反转试管,使试管口向上。

d.松开拇指,把带火星的细木条迅速地插入试管内,发现木条复燃。

结论: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

(3)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探究实验:

a.取金鱼藻或黑藻放在盛满碳酸氢钠溶液的烧杯中,再反扣一只短颈漏斗,漏斗颈上再反扣一支盛满自来水的试管。

b.将这一装置移到阳光下。不久,金鱼藻就不断释放出小气泡。

c.试管内液面下降高度,比用自来水下降的更多,因为碳酸氢钠溶液可以提供更多的二氧化碳。慢慢移出试管,用拇指按压住试管口,反转试管,使试管口向上。

d.松开拇指,把带火星的细木条迅速地插入试管内,发现木条复燃。

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过程: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4、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实质

将新鲜的蔬菜放入密闭的锥形瓶,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当把燃烧的木条伸入,火苗立即熄灭,表示锥形瓶中的氧气被消耗殆尽。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得混浊,说明还产生了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实质: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用随时都在进行,产生的能量将用于各种生命活动所需,比如细胞分裂、植物根吸收无机盐等。除了淀粉以外,植物还能以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作为呼吸作用的原料。

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1)光合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我们使用的粮食、蔬菜、油料、瓜果等虽然取自不同的植物,不同的部位,但是利用的都是植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而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又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合成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加快光合作用的速度,使农作物的产量提高。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适当增加二氧化碳可以加快光合作用的速度,比如施有机肥、直接施放二氧化碳、加强农作物通风。其他增强光合作用的措施还有: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

(2)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除了一部分储存在植物体内,还有一部分则用于呼吸作用产生能量,用于其他各种生命活动。为了收获到更多的有机物,我们不但要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同时减弱呼吸作用也有很好的效果。

呼吸作用很容易受到温度和氧气浓度的影响,所以适当降低环境的温度,有利于减慢呼吸作用,同时适当降低氧气浓度也有相同效果,还有减少植物细胞的含水量也能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我们收获的水果、蔬菜等食物,其中的植物细胞仍然在继续进行生命活动,使有机物不断被消耗,我们同样可以采取上述手段,减慢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之可以储存更长时间。

(六)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

(1)人类的食物来源于绿色植物

人和其他动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因此各种动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而这些有机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绿色植物。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中。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一部分用于植物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还有一部分储存在植物体内,尤其是一些储存营养的器官,比如有些植物的块茎、块根,还有多数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2)动物的食物来源于绿色植物

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直接或者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来获取有机物满足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比如植食动物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肉食动物则一植食动物为食,也间接的是以绿色植物为食。

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环境的总称。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是指物质在整个生物圈中被循环利用。

(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氧循环

绝大多数生物生命活动的进行,都要通过有氧呼吸来提供能量,而有氧呼吸需要消耗氧气。进入现代社会后,很多能源燃料的燃烧,也需要消耗氧气。但是长久以来,大气中的氧气浓度一直保持在21%左右,这说明氧气还有产生的途径,后来发现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燃料燃烧都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但是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这样就使得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浓度保持稳定。

(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根部吸收的水,约有99%以水蒸汽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就是蒸腾作用。剩下的不到1%的水分,则参与了光合作用和其他生命活动。

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蒸腾作用能够产生一定的“拉力”,可以促进根部对水分的吸收,以及水分、无机盐的向上运输。同时蒸腾作用中,水变成水蒸汽,会吸收周围的热量从而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因为阳光直射而灼伤叶片。

植物的蒸腾作用对生物圈的水循环也有一定的作用。生物圈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是光能,阳光的照射使温度升高,使水分通过蒸发而进入大气,在大气中随着空气的流动而移动,遇冷则凝结成雨雪等而降落。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供给植物及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一部分直接在地表重新蒸发,还有一部分则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或汇成河流,最后流入海洋。

植物不但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还能覆盖在地面截留雨水,避免了雨水直接冲刷地面;地面的植物能减缓雨水的流速,植物的根也能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将更多的水转入地下。

3、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

(1)关注森林

森林对人类的作用相当重要,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木材、煤炭等;还提供大量的食物,并通过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参与氧循环和水循环;同时,还能吸收有毒气体,降低噪音、强光对人体的伤害,促进身心健康。同时,森林也是很多动物栖息的家园。

我国的国土面积大,但是人口众多,森林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很少,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21.3%,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3%。为了改善我国的森林资源,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号召大家植树造林,同时为了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我国在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校园绿化设计

基本要求:要尽量减少地面裸露,避免起风时尘土飞扬,尽量种植不同花期的花卉,使校园处处绿树成荫,四季花开。绿化时尽量选择环保树种,比如法国梧桐,对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抵抗能力较强。海桐还可以吸收这些有害气体,这样的树种还有女贞、槐树等。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 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 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课本26页。

▲ 课本27页1题33页生物圈2号

▲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P43-44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注意课本52页图叫什么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 多莉羊的例子p55,

▲ 57页1题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P65题3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 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 课本57页最后一段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草履虫见课本70页图,71页2题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种子植物

▲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本84页表和85页图,课本88页2题

▲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植株的生长

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幼根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花的结构(课本102)

▲传粉和受精(课本103-104)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 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课本105页1题

▲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P109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根的结构

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气孔

▲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天竺葵的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最后)

▲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公式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覆盖率低,

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如果将绿叶比做制造有机物的“工厂”,它的机器是叶绿体,动力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和叶绿体。场所是叶绿体,具体部位是叶绿体的细胞。

七年级上册生物笔记重点大全第二章

初一的同学是第一次接触生物这门学科,虽然不是主科,但并不是说它就不重要,所以在初一学好生物也是很重要的。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一上册生物第二章知识,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一上册生物第二章知识

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1、生物体由小长大,细胞的变化有:细胞的生长(体积由小长大)、分裂(一个分裂成两个,数目增多)和分化(形态功能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2、细胞分裂的步骤: ①细胞核一分为二②细胞质分成两份③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3、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经历:(1)复制加倍(2)平均分配。

4、细胞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意义:①、完成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②、使遗传物质能准确无误地从上一代细胞传给下一代细胞。③、保证了生物物种正常、稳定地延续。

5、癌细胞最初是由正常细胞变化而来,其特点:①分裂速度快,②容易转移。②遗传物质改变。

6、起初新产生的细胞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在发育过程中,它们在形态、结构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

7、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功能: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神经组织(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结缔组织(有骨、软骨、血液、脂肪等,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8、不同的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9、人体内主要有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八大系统

10、植物体六大器官:(1)营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11、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1)分生组织: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分化形成其他组织。如果掐去植物一根枝条的顶端,那么这根枝条就不能继续往上生长了,因为在枝条的顶端有分生组织。(2)保护组织: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3)输导组织: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4)机械组织 :分布在叶柄、花柄、果皮、种皮,功能是起支撑和保护作用(5)营养组织:有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2、单细胞生物的几个代表:眼虫、、变形虫、、大肠杆菌、衣藻(藻类植物)

1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对人类有益方面: A.为鱼类提供天然的饵料 B. 净化污水(2)对人类不好方面: A.侵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疾病。B.可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

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含氮、含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水中,而导致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14、草履虫结构及作用:纤毛:运动、表膜:呼吸、口沟:摄食、食物泡:消化吸收、胞肛:排出残渣、伸缩泡、收集管:收集排出废物、细胞核:生殖遗传食物进入草履虫体内消化及排出的途径是:口沟 食物泡 胞肛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病毒的种类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

▲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初一上册知识点汇总

一、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

2.观察和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二、了解生物圈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光、水分、温度等 。另一类是: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由两部份的组成:一是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二是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3)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生态系统中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4)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①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②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动物;

③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

④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的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4.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范围: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三、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①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②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很小。

2.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观察

(4)收镜装箱

3.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大,但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小,观察到数目就越少。

4.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5.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制成玻片标本,常用的玻片标本:切片、涂片、装片(注意三者区别,分为临时和永久的)

6.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

四、细胞

1.结构

2.细胞结构各部份作用:①细胞壁:支持、保护 ②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③细胞质: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④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⑤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⑥

液泡:在细胞质中,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颜色、味道等物质)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4.临时片制作:

(1)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擦→滴(清水,为了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撕→展→盖→染→吸

(2)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生理盐水,为了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刮→涂→盖→染→吸

五、细胞的生活

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中的物质分为两大类

有机物:如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如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分子比较小

3.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动植物)和叶绿体(植物)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4.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六、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1.动(植)物体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动物和人才有,植物没有)进而形成动(植)物体。

2.几个基本概念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动物和人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形成器官。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3.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4.植物体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5.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

6.单细胞生物:草履虫(P.68)

七、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苔藓植物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根不能吸收水分,也不能不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苔藓植物的生命活动不能离开水,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蕨类植物不结种子,它的叶片背面有孢子囊群,可产生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萌发和生长。

2.种子植物

包括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着的)和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

(1)种子的结构(有的种子还有胚乳)

(2)子叶和胚乳里有营养物质,供给胚发育成幼苗。

(3)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3.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

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植株的生长

根尖的结构(从上到下):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 。成熟区的表皮上有根毛,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幼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3)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植株的芽按照着生位置可分为顶芽和侧芽。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枝条是由幼嫩的茎、叶、芽组成的。年轮反映了茎加粗生长的过程,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4)肥料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有机物

(5)开花和结果

花的结构:一朵花由花托、萼片、

花瓣、雌蕊和雄蕊等组成

(6)传粉和受精

传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

上的过程,叫做传粉。植物传粉的类型: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7)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发育成果实 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胚珠发育成种子 受精卵发育成胚

八、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导管:从下往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从上往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到植物体各处的细胞,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

3.叶片的结构

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叶肉、叶脉组成。表皮是由一层细胞组成的,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4.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②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运输,保证各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③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九、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 (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淀粉遇碘变蓝,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不是淀粉)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十、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自生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3.呼吸作用实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量散发出去。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将产生的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十一、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①植被覆盖率低;②对森林资源利用不够合理,伐优留劣,乱砍滥伐;③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沙化。

3.1984年、1985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03年1月20日执行《退耕还林条例》。我国植树节:每年3月12日

4.森林可以看成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

初一生物学习方法

I、认真预习,专心听讲,做好笔记

1. 想收到好的听课效果,就需要课前做好预习。

2. 上课专心听讲是学好生物学知识的关键。“听讲”是有技巧的,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并思考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

3. 笔记是简化了的课文重点。听课时,将老师讲授的重点记录下来,可加深印象,减轻考试复习的负担。

II、归纳整理、对照比较、重视图解

1. 充分理解专有名词、现象原理和课本笔记,再将相关概念进行综合分析整理。

2. 用心比较各种生物、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进行分类归纳,如此才能融会贯通。

3. 生物学有非常丰富而且十分重要的图片资料,配合图片的说明,可以使你迅速了解生物现象的来龙去脉。

III、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一方面,生物学研究的东西都是活生生的。“活”的东西,重在理解,切忌“死”记硬背!——活学

另一方面,生物是一门生活科学,她来源于自然、源于生活。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知识就会“为我所用” 。——活用

IIII、人人动手、亲自实验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实验教学是生物学主要特点。初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实验、实习、调查等探究活动,这些探究活动不仅能帮助同学们掌握知识,而且能够使我们充分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愉悦,在科学态度、意志、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IIIII、用生物学的基本观点统领生物学的学习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习生物学知识。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以下生物学观点:

1.生命物质性观点 生物体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3.生物的整体性观点 系统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一思想完全适合生物领域。不论是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还是个体水平,甚至包括种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生命活动。

5.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界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所谓产生就是生命的起源,所谓发展就是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6.生态学观点 基本内容是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猜你喜欢:

1. 初一上册生物笔记整理

2.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全

3.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4.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提纲

5. 生物七年级上册每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必背知识考点(完整版)

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七年级地理 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

(1)俄罗斯

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的国家,东西长1万多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面积为1707.54万平方

千米,领土跨越了亚洲和欧洲两部分。首都为莫斯科。

2、俄罗斯的主要地形自西向东依次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3、俄罗斯境内的伏尔加河为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贝加尔湖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是一个淡水湖。

4、俄罗斯地处中高纬,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天短而温暖。

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是冬季冷空气的源地,年平均气温低。

5、在图上找出俄罗斯主要的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均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6、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在图上明确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的位置。

俄罗斯的工业都临近资源丰富的地方布局,主要工业区有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

工业区等,能在图上找出来。

7、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和管道运输业都很发达,但交通线在欧洲部分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七年级上册生物笔记重点大全(七年级上册生物笔记重点大全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