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总目标(三年级数学学期目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总目标(三年级数学学期目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一】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目标:

1、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概念。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3、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课题:数学广角——搭配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系列4篇)

随着岁月流逝,新的一学期又将到来,教师们可以在新学期上课开始前写一份教学计划,一份好的教学计划,让我们新一年的教学工作利用率更高效。教学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1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1、本班共有学生32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15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三年级数学学期目标

三年级学生数学计划怎么写可以参考如下:

一、总体目标

本学期,学生的数学学习目标是:

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

初步掌握简单的分数概念,会简单的加减法;

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学会简单的统计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二、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内容

第一单元 时 分 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6、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30分=半时

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三单元 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7、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8、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9、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千米(公里)=1000米

10、质量单位 :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第二、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的一位数是9, 最小的一位数是0.

的二位数是99, 最小的二位数是10

的三位数是99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的四位数是9999, 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的五位数是99999, 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3、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加法公式:

加数 + 加数 = 和

和 - 另一个加数 = 加数

5、减法公式:

被减数 - 减数 = 差

差 + 减数 = 被减数 或 被减数 = 差 + 减数

被减数 - 差 = 减数

6、口算时:

例:(1)35+48,先算35+40=75,再算75+8=83。

(2)72-28,先算72-20=52,再算52-8=44

或 先算72-30=42,再算42+2=44

7、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 “估算”、 “估计一下” “应准备”等词语时,都是用估算。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除法计算: 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36是4的几倍? 36÷4=9

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A,求这个数。 用除法计算: A÷倍数=这个数

已知一个数的5倍数是35,求这个数? 35÷5=7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一个数×倍数= 结果

9的6倍是多少? 9×6=54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

3、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这个数。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1、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或正方形时,拼成的图形长和宽越接近(或长、宽相等)时,周长最短。

2、四边形的特点: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

4、正方形的特点:4条边都相等,有4个直角。

5、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6、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7、在一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 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两份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

2、比较大小的方法:

(1)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2)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一】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目标:

1、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概念。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3、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课题:数学广角——搭配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系列4篇)

随着岁月流逝,新的一学期又将到来,教师们可以在新学期上课开始前写一份教学计划,一份好的教学计划,让我们新一年的教学工作利用率更高效。教学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1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1、本班共有学生32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15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三年级数学学期目标

三年级学生数学计划怎么写可以参考如下:

一、总体目标

本学期,学生的数学学习目标是:

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

初步掌握简单的分数概念,会简单的加减法;

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学会简单的统计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二、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内容

第一单元 时 分 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6、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30分=半时

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三单元 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7、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8、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9、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千米(公里)=1000米

10、质量单位 :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第二、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的一位数是9, 最小的一位数是0.

的二位数是99, 最小的二位数是10

的三位数是99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的四位数是9999, 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的五位数是99999, 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3、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加法公式:

加数 + 加数 = 和

和 - 另一个加数 = 加数

5、减法公式:

被减数 - 减数 = 差

差 + 减数 = 被减数 或 被减数 = 差 + 减数

被减数 - 差 = 减数

6、口算时:

例:(1)35+48,先算35+40=75,再算75+8=83。

(2)72-28,先算72-20=52,再算52-8=44

或 先算72-30=42,再算42+2=44

7、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 “估算”、 “估计一下” “应准备”等词语时,都是用估算。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除法计算: 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36是4的几倍? 36÷4=9

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A,求这个数。 用除法计算: A÷倍数=这个数

已知一个数的5倍数是35,求这个数? 35÷5=7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一个数×倍数= 结果

9的6倍是多少? 9×6=54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

3、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这个数。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1、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或正方形时,拼成的图形长和宽越接近(或长、宽相等)时,周长最短。

2、四边形的特点: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

4、正方形的特点:4条边都相等,有4个直角。

5、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6、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7、在一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 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两份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

2、比较大小的方法:

(1)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2)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总目标(三年级数学学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