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教学设计 是七年级语文教师常规工作的必要内容之一。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大家快来跟我一起看看吧。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诗歌四步教学法:读诗—说诗—悟诗—品诗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两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2、难点:分析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直抒胸臆的手法、《未选择的路》的象征手法

三、学情分析:两个班的学生都存在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主要表现在:全班有四分之三的学生拼音知识不过关,有二分之一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深层次的文本意蕴无法自我探究,而全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都很薄弱。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1课时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新课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我们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

三、学习基础知识:

⒈生字:伫(zhù)立 涉(shè)足 延绵(mián) 萋萋(qī)

瞬(shùn)息 忧郁(yù) 幽(yōu)寂 尴(gān)尬(gà)

⒉解释: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幽寂:幽静,寂寞。

延绵:绵延。 荒草萋萋:形容野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 忧郁:忧伤,愁闷。

⒊诵读

①师范读,读出节奏来。 ②生练读。 ③生有感情读。

④说题目:“欺骗”——理想与现实的一种距离 ⑤生齐读。

四、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2、写作背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第二节,诗人表达了心儿永远向着未来的积极人生态度,并告诉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这是诗人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生活的真谛。

五、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读诗

采用的方式:范读或听读,抽读,齐读。

教学时注重读诗的节奏和重音。

2、说诗

①诗的主题是什么? 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②从诗中你能看出作者告诉我们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过去、现在、未来吗?

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不可挽回,只是怀念;现在只是暂时的,一切都将过去;将来才是永久,我们要面向未来。

③假如把这首诗分成两部分,请各用一个词来概括其内容。

劝告 希望

教师小结:这首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八句,都是劝告的口吻──按常理这是诗歌创作要尽力避免的,但这首诗却以说理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3、悟诗

①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明确: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②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各持己见。

4、品诗

⑴你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这两句诗道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通的感觉。诗人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反对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从另一个角度说,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⑵、这首诗中诗人对生活是什么态度?

强调“热爱、积极乐观”

六、小结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当堂背诵)

七、作业 :抄写生字词;仿写诗《假如……》

第2课时

《未选择的路》

一、导入:

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的叮咛与嘱咐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还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该怎么办?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二、作者简介: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农民诗人。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也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代表作有《波士顿以北》(1914)《山间》(1916)《新罕布什尔》(1923),《西流的小溪》(1928),《见证树》(1942)以及《林间空地》(1962)等。

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做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做对路的选择。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未选择的路》有着特别的意蕴,它正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

三、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明确: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

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2、 全诗共5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找出诗中最令你

感动的诗句或词,谈谈你的体会。 先朗读由学生单独回答。

明确: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3、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明确:见教参“问题研讨”

4、品味一句话:“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中的“往事”指什么?“轻声叹息”是诗人后悔吗?

“往事”是指当年就自己的人生之路所作出的选择轻声叹息“并不是后悔,而是想到人生的道路有很多条,人生却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休的遗憾。

四、感悟哲理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明确:答案不求一致。譬如: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五、分清象征与比喻的概念。

1、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的意义。

明确: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

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2、出示两首诗,让学生判断哪一首诗用了象征,哪一首诗用了比喻?

象征手法的运用。

象征一般是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未选择的路》用生活中的路,来象征人生的道路,生活的路有选择,而人生的路更需要选择,其实未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六、读一读,想一想,这两首诗给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

《假……》告诉我们: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这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的。

《未……》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2、说说两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假……》先用假设的方式提出问题,然后用劝告的口吻,阐述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未……》前三节写林中两条路的不同,难以选择。最后一节诗人遥想将来对往事的回顾,写未选择的路。

七、小结

同学们,学了这两首诗,我们或许对于人生会有更多的思考。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的确是个决定命运的重大问题。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习惯决定性格,决定命运”。我们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坚定活泼的性格,进而正确地选择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愿大家都能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八板书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欺骗 不悲伤 乐观

不忧郁 怀念

《未选择的路》

选择前的沉思 慎重(久久伫立)

未选择的路 选择了更幽 更美 人迹很少的一条路 千万条之多

(自然之路) (暗含充满挑战 艰难之路) (象征) 选择要慎重

踏上自己的小路,开始艰难跋涉 人生之路 因不可逆回

(岔路口) 感叹“未选择的路”也许更美却舍弃 显忧郁惆怅

(一种舍弃美——缺憾美)

九、作业设计

1、 抄写生字词。 背诵两首诗歌。

教学反思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的叮咛和嘱咐。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本文教学上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白这一道理,并试着联系自己的实际知道该怎么去做。

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常见误区

多媒体课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新课改理念的实施,加速了教学方法、手段、教具的改革,但也出现了一些误区。

(一)多媒体课件“灌满”整个语文课堂,影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初中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对于语文材料的理解,由于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的不同,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具有主观性,特别是文学作品,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时,在语文课程中有大量的具体形象需要学生借助想象力来完成,这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动地进行思考。虽然在新课改中,我们也同样强调学生对于语文材料的理解应该具有一致性,但是语文教学中更提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思考,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见解。但是,多媒体课件制作多是教师按照语文课堂的教学思路来进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按照规划好的规律来安排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发展也常常服从于预先设计的流程。有的教师过分依赖于多媒体课件,上课流程完全按照固定的课件进行,每次上课都满堂展示多媒体课件内容,教师只负责点击鼠标,由课件完成书写与示范、启发与引导,甚至事先预定好学生讨论问题的答案,在学生讨论后硬性呈现,致使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扮演了观众的角色,教学过程仿佛成了多媒体技术设备的展示,导致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发展,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影响了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运用相对死板,不能在课堂进行灵活的变通

初中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的目标直接指向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这些实践能力不仅涉及到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常识,也包含了自然、社会与人文等方面的智慧。它要求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刻意追求固定的传授模式,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适当的调整。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费时费力,可谓倾注了教师的大量心血,可是几乎所有多媒体课件的设计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相关参考资料预先构想的,而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讨论结果和问题答案。要知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目光、情绪变化等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学生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需要教师相应的反馈,可是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课堂的呈现顺序却相对的固定,这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思路,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根据学生的需要做及时的调整。

(三)多媒体课件制作过于花哨,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学习的是母语,初中学生在具有了口语的语感基础后,其主要任务已经转变为培养书面语的语感,所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必然会有书面语或文言文出现。可是,书面语或文言文相对难懂和枯燥,在这样的情况下,多媒体课件对书面语或文言文的有利补充作用就发挥了出来。多媒体课件生动的视觉、听觉效果的确起到了吸引学生的作用,但许多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贪多、贪新鲜,选用琳琅满目的图片资料,追求丰富多样的视听效果,应用了大量的视频、动画、甚至是名师讲座,影响了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指向与集中,从而造成了注意分散的情况。更有甚者,有的教师选用的资料与教学内容几乎没有关联,导致一节课结束时,学生还沉浸在丰富的课堂教学音像之中,而没有对画面和声音所蕴含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

(四)多媒体课件会相对延长学生的用眼时间,导致眼睛疲劳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初中语文课程中极为重要的学习内容。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中作者与读者的关系,鼓励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充满热情地阅读。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资料大多通过投影仪来显示,这就对投影设备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有的投影设备,如投影仪灯泡超期服役,导致灯泡亮度下降,投影质量恶化,图像变得不清晰,加重用眼负担。或者,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教室光线较强,多媒体课件的底色较浅,学生看不清楚投影,视力疲劳。同时,在应用多媒体课件时,有的教师将大段的文字呈现在多媒体屏幕上,有时文字的颜色与背景区别不大,有时文字的字体相对较小,这就需要学生更长时间注视多媒体屏幕,更容易导致用眼过度。此外,长时间使用多媒体课件也是加重学生视力负担的主要原因。总之,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相对于传统的板书和纸质书本更容易造成学生眼睛的疲劳。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误区的克服策略

多媒体课件虽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但只要我们运用正确的方法予以克服,相信其会更好地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将多媒体课件与传统语文教学充分融合,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多媒体课件和传统语文教学说到底都是为学生服务的,二者本身并不矛盾,无论多媒体技术多么先进,它毕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无论传统教学有哪些弊端,它毕竟有着无法替代的优点及作用,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互补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构成的,多媒体课件是教师将内容合理地呈现给学生的有利手段,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书本、粉笔、黑板和教师的讲解等传统教学手段同样可以合理运用。如果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依然按照预先的设计呆板地执行课堂教学流程,机械地宣读大屏幕的文字,那就成了打着多媒体幌子的传统语文教学,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只有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设计需要课堂讨论的问题时,可以在呈现动画、图片或视频后明确问题,随即展开问题讨论或启发式引导,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及时的总结和评价,最后提供与问题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充分地发挥了出来,语文课堂讨论也变得丰富多彩。

(二)把握为学生需求服务的理念,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

新课改要求加强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加强语文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提倡合作学习,提倡学生自主的探究精神和独立思考的空间,这些都是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的。同样,多媒体课件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教学思想的外化,它的合理应用也是以学生的课堂需求为依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充当多媒体技术的操作员,而是要把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备课思路完美的结合,在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时候,要合理把握教学进度,促进学生与教师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不一定所有课堂教学时间都使用多媒体课件,而是适度、适时,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来选择适当的多媒体课件呈现方式。多媒体课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课堂教学,或者说有些课堂教学可以不使用多媒体课件,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操作,例如,在进行某些阅读和理解的内容时,有的教师选择不使用多媒体课件,而是用自己生动的引导和富有表现力的演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而有的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生动的音像资料丰富学生的表象,帮助学生理解。

(三)注重多媒体课件与教材的互补,实现多媒体课件的有效性

多媒体课件花哨、不实,主要是因为教师未能把握多媒体课件与教材、课标的紧密结合。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不能脱离教材,要依据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突出教学重点、难点,随时提醒学生教学内容与教材的关联。教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必备使用工具,这个工具如果同多媒体课件这个促进认知的手段有机结合,更能达到帮助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协作、探索的目的。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媒体都是相对固定的,而学生的反映却是千差万别的,当学生遇到某个教学难点或产生疑问时,需要借助教材和多媒体课件等材料来帮助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与习惯的指导。例如,记笔记可以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有助于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复习,所以,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可以适时控制屏幕显示的速度和时机,提醒学生做好笔记。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的习惯,在学生需要思考、讨论和记录时,教师可以延长多媒体课件的显示时间,在学生沉浸于某篇文章优美的意境中时,教师可以播放与之相适应的音乐和相关的画面,丰富学生的感知。

(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用眼习惯,注重多媒体课件的细节处理

初中学生的身体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多媒体课件的不当应用容易引发学生视力下降,所以,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要兼顾学生视力的保护。教育部门可以建立多媒体设备维护的专项资金,对寿命到限的设备进行及时更换,确保多媒体设备的健康运行。在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室,要有窗帘等设施来根据需要随时调节室内的光线,在课堂使用的黑板的前最好安装板前灯。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考虑到投影的视觉效果,多媒体课件的底色与文字对比要强烈,尽量用较大字号、加粗的文字,最小的文字大小也要以最后一排学生能够看清楚投影仪为宜,图片、声音呈现的时机和时间都要经过仔细的考虑。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恰当安排教学活动,通过听、说、读、写等不同活动的合理调配上课时间,不要让学生盯着投影仪的时间超过20分钟,在教学内容即将结束时或课间休息时间,开展眼保健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用眼习惯,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保持充沛的精力,也实施了良好的用眼卫生。

总之,我们应该辩证地、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克服误区,发挥优势,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真正的教书育人的目标。

作者:宋铁莉 张春苗 单位:通化师范学院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

我们必须重视七年级语文 教学设计 的创新,在教案中坚持渗透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获得更好的发展。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语文下教学设计

最后一课

都德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4、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了解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5、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6、积累生字词;

二过程与方法:概括法 讨论与点拨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2难点: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三、学情分析:

基于我们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过一篇小说,学生初步具备了阅读小说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因此,在本单元教学目标的引领下,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浓厚兴趣。

四、教学课时:3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三、简介背景及作者:

1、这篇小说是以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割地赔款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的。选材别出心裁,既没揭露敌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写法国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选取一所普通小学中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反映沦陷人民对祖国的眷恋、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都倾注在这“最后一课”中,使小说更具社会意义。

2、都德(1840年5月13日~1897年12月15日),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其小说多以反映普法战争为主。代表作:《小东西》《达拉斯贡城的达达兰》《柏林之围》、《最后一课》等。

四、正字音

郝hǎo叟sǒu 懊ào悔 字帖tiè 强qiǎng迫 踱duó步 哽咽gěng yè

祈祷qí dǎo 惨白cǎn bái 肃静sù jìng

宛转:形容说话或歌声、鸟鸣声曲折、抑扬、动听

哽咽:形容因情绪激动而说不出话

懊悔:对自己所做的错事,所说的错话感到悔恨

祈祷: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的一种仪式

五、小说常识

1. 文学体裁:小说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2. 小说的概念: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

3.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环境(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

4. 故事情节:情节是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5. 刻画人物的方法: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

6. 环境的种类及作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7. 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分: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按内容特点分历史、科幻、爱情、讽刺小说。

4、本文的体裁为短篇小说。

六、分析:

1解题:

最后一课,是指在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后,沦陷区阿尔萨斯一所小学上的最后一节法语课。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和一名小学生小弗郎士。

2本文线索:“我”的见闻感受。

3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开头——"小院子里"1—6)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

和感受。

第二部分("平常日子"——"他那副大眼镜"7—10)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

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

第三部分("我看见这些情形"——"忘记不了"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课上

第四部分("忽然教学的钟声"——结束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

七、小结: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朗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朗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从幼稚贪玩到疑惑诧异到难受懊悔到悲愤董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八、作业 抄写生字词

第2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是爱国的表现,失去民族语言就等于丧失国土。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再也不能学习汉语,每天你挂在嘴边的普通话不能再用了,从今天开始你只能用日语交流,那么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发表感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体会一下国家被占领,将要失去自己祖国语言的法国人民是什么样的感受。

三、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部分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一分析第一部分:朗读、划出环境描写 ,分析其作用。

①自然环境描写“天气”“画眉”等反映出小弗郎士贪玩、无忧无虑的幼稚心态。

②社会环境描写“普鲁士兵操练”“布告牌”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普法战争中法国沦陷,并设置了悬念,布告牌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好铺垫。

③*“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怕提问。

④ *“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明确: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幼稚。

⑤ *“又出了什么事啦?”设置悬念,

⑥ *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发展埋下了伏笔。

二分析第二部分:对课堂气氛的描写的作用。

①课堂气氛与往日的不同

课堂气氛:(往日)喧闹——(今日)偏安安静静的

(往日) 老师态度:骂——(今日)态度温和

②老师衣着:穿礼服,衣着隆重。

③人 们:神色忧虑,少见的人也都来了。渲染了一种严肃、庄严、悲愤的气氛。

④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严厉的先生正温和地等着他来上课,穿着"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服饰;最令小弗郎士吃惊的是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三分析第三部分。——难受、懊悔

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结合课后练习二找出有关语句。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

*课后练习二:

1、说明小弗郎士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被唤起,开始认识到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

2、表明小弗郎士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产生了学好语言的责任感。

3、表明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感情已经升华,化为一种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动力。

4、 这联想是对敌人的讽刺,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渴望。

四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四、小结: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五、作业:

第3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分析人物形象。

三、分析小弗朗士形象:

1、小弗郎士上课途中见到、听到、想到了什么?文中为什么不直接从上课写起?

独白式的心理描写,写出小弗郎士天真好玩、不爱学习、的稚气性格,但他还能管住自己,战胜了想逃学的念头,突出他还有一定的意志力,为下文的转变埋下伏笔。同时也展现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一切坏消息”“又出了什么事了”,看来稚气,内心爱憎分明,对敌人还是有一点恨。铁匠开玩笑,他以为是讽刺自己,所以气急败坏地跑进先生的院子里,说明他有很强的自尊心。

直接描写小弗郎士的同时,也间接表现了先生的严厉,对下文写老师态度的变化,突出主题,有烘托作用。同时,看布告牌的细节,也巧妙的交代了故事的背景。

不直接从上课写起,而是着意渲染一种和平、明朗、轻快的景色,跟下文的悲剧气氛形成鲜明对比,使人们的心情反而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学生、压抑的感觉。

2、这最后一课的上课前与往日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一课有什么特别含义?

通过先生的话点明这最后一课的含义,普鲁士统治者禁止阿尔萨斯大林、洛林人民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妄图用这种阴险毒辣的方式奴役法国人民,韩麦尔先生在这种情况下,连连强调这一课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装来说,都是“最后一课”,这样,“最后一课”本身就是抗议侵略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爱国举动。在悲剧命运的打击下,小弗郎士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爱国情、亡国恨一齐迸发出来。“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独立成段,是为了突出 老师的话,在小弗郎士感情上引起的共鸣和反响。

3、听到韩麦尔先生说“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了”小弗郎士明白了什么?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刚才迷惑不解的现象豁然明白了。小弗郎士本来是很贪玩幼稚,现在对再也不能学法语感到惋惜,为贪玩面悔恨,讨厌的书变成老友。本来是害怕老师,现在老师的责罚也忘了,对老师充满怜悯、尊敬、爱戴之情。本来还觉得好玩的操练,现在也从心底里憎恨起来,“这些坏家伙”。这段心理活动,表明老师真挚深切的爱国热情,也通过小弗郎士对老师的感情变化——从害怕到,表明了孩子心灵上爱国意识正在成长。

4、为什么小弗郎士这一节课特别用心听?而且都能听明白?

法国侵略者强行剥夺法国人民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权利和自由,激起了所有人的悲愤和爱国热情。他们把法语和祖国视为同义词不达意,爱法语就是热爱法兰西祖国,因此他们对统治者的恨和对祖国的爱都凝聚在这最后一课,小弗郎士珍视这最后一课,并把学好祖国语言作为爱国的神圣职责,因面产生了高度的学习热情。当老师提问时不会,而感到难受,说明有了羞耻感。学习文法易懂,说明学习态端正了。他特别用心去听,老师也特别用心教,因而能听懂。。

5、小弗郎士以怎样的心情观察老师,联想到了什么?

小弗郎士对老师充满怜悯、尊敬、爱戴之情,因为热爱法语的老师将不能再教法语了。他由字帖想到国旗,表明了他对祖国及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由鸽子想到普鲁士兵该不会也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语唱歌吧,写出了他心中的爱国情感正在萌发,对侵略者的禁教法语的卑鄙行为的轻蔑和仇恨正在迸发。

6、为什么小弗郎士永远忘不了“这最后一课”?(总结)

①、小弗郎士本质不坏,

②、受到老师的影响,

③、亡国惨痛的震撼,激发了他心中的爱国情感。

四、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

韩麦尔先生不仅是一们法语教师,更是一们对祖国充满热爱的爱国志士,请找出具体表现。

1、 韩麦尔先生穿上礼服上课,体现了他对这节课的重视与纪念,来表现他对将要失去国土的敬意。

2小弗郎士没能答出分词的用法,老师说了什么?由此可看出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他出于民族责任感,沉痛地总结了教训:1学生不努力2父母不关心3教师不尽责。总结过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珍视这最后一课。说学生可怜,是说老师没教好,学生没学好,快要做亡国奴时,还学不好祖国语言,只会给敌人轻蔑。失去民族尊严。

3、老师讲到法语是对法语有什么评价?用了什么比喻?这个比喻的深刻意义是什么?

高度赞美法国语言,强调掌握法语的重要意义。用监狱的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与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含义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敌人,求得民族的解放。

4、上习字课时,老师是怎样安排的?有什么用意,产生什么效果?

忍受着离开服务了40多年的本乡的痛苦,用心教学,写“法兰西”“阿尔萨斯”等别出心裁的字帖,象征着阿尔萨斯大林和法兰西祖国永远在一起,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5、重点分析最后一部分:这段文字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为什么他听到钟声,脸色惨白?我又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有神态、语言、动作描写。钟声宣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结束的时间已经到了,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而我从先生的脸色中感到他对祖国的爱,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他的爱国精神,使我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我认识到他不仅仅是一位教师,更是一位爱国志士。“惨白”不能换“苍白”,因为惨白带感情色彩,多指白得厉害,可怕,而苍白多指病容。

6、文中有哪些动词很好地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

转、拿、使、写,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他的痛苦心理,倾注了他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7出表现他内心极度悲痛的词语,简要分析它的表达作用?

“写大字”“呆住”“做手势”,“脸色惨白”、“他哽住了”。写出了他对侵略者的强烈的愤恨和丧失国土给他的沉重的打击,表明他具有强烈的爱国感情。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心,另一方面表现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痛苦之中。因为内心激动,悲痛欲绝,泣不成声,因而“哽住了”。

7“使出全身力量”这句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法兰西万岁”几个光彩大字,表达了韩麦尔先生的心声,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早日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也是法国人民爱国精神和不屈意志的集中体现,这样收尾,深化了主题,同时意境深远,给读者以丰富想象的余地。

8、小结人物形象:

韩麦尔先生既是一位严师,也是一位有40多年教学经验的循循善诱、受人尊敬的老师,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他热爱祖国语言,有崇高的爱国情,高度的民族责任感,有战胜敌人的执着信念。

五、小结写人的几种方法

(1)把人物放在一个大环境里写,表现出特定的环境下人物特有的感情。

(2)把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合起来 ,使所见所闻所感融为一体。把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合起来。把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合起来。

(3)注意细节描写(极细微的动作,表情,衣饰,等叫细节),本文如小黑丝帽,郝叟的书和大眼镜,操练军号声,金龟子,(用来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性格,提示主题)

(4)注意场景描写

六、板书设计:

7 最后一课

都德

线 索:“我”的见闻感受。

故事情节:一、(1-6 )上学路上(开端)

二、(7-23)认真上课(发展)

三、(24-末)宣布散学(高潮、结局)

小说环境:自然环境:风和日丽

社会环境:普法战争,法国沦陷

课堂气氛:严肃、庄严、悲愤

人物形象:

小弗郎士:贪玩、不爱学习、 热爱学习,认真听课,懊悔过去

幼稚不懂事 懂事成熟、热爱祖国、痛恨敌人

怕老师 同情、理解、敬爱老师。

(抓住心理变化过程来描写)

韩麦尔先生:有40年教学经验的循循善诱、受人尊敬的老师,

关心祖国命运的爱国者,有崇高的爱国感情。

(穿礼服,批评自责、赞美法语、必胜信念、悲愤散学)

(抓住语言、神态、行动描写)

六、作业

小弗郎士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请就此发表你的意见,写一段话。注意要从文章中找根据。

教学反思 :爱国主义教育是这一课的主旨。这篇课文以小弗朗士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课法语课的情景。短暂的最后一课,使我们深切感受到法国人在失去土地时的悲愤、沉痛的心情。这是一篇充满活力的文章,很能够贴近学生的心灵。

初中语文课堂自主学习

一、以学生为本,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这不仅是新课改对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要求,也是由语文科目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带给了读者理解的多角度性。同时,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实质上是个体对作品的主观认知,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个体对相同文本的不同解读。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拥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个体差异性更加突出。理解的多角度性和个体的差异性自然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许多不同于老师、不同于教材的观点,这正是他们独特视角的反映。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面对学生的不同观点,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就要积极肯定,坚定其思考和创造的信心。

二、优化课堂提问,以疑问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行动最好的推动力。在语文课堂上,要想让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兴趣往往从对事物的疑惑中来,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要针对课文理解要点,合理设置问题难度,根据学生的思考能力,提出一系列有层次、有步骤的问题,让他们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通过学生自己解惑,对课文做出更深的理解,拥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如,在课文《背影》的教学中,就可通过分层设问的方式设计一组问题:课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学生很容易就回答出来了。接着再问:与背影相对应的,课文写了几次流泪?这个问题在课文中也有比较明显的指示,学生容易回答。在此基础上,可继续发问:作者每次流泪是因为什么事由?通过阅读,学生不难从课文中得到结论,将作者父亲为儿子做的事情归纳出来。有了这些铺垫,就可以提出直击文章情感主题的问题:从这几次背影、几次流泪中,你感受到了父子间怎样的情感?通过这样一组由易入难、层层递进的设问,引导学生自我诱导、自我解惑,在对课文的反复研读中获得自己的感悟,得到情感的升华,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多形式促进自主学习中的合作交流,增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深度

新课标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上的最好体现方式便是小组交流、合作讨论和分组辩论。要在语文课堂上成功开展这些活动,首要任务便是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打破师生等级隔阂、摒弃死板的教学模式、摆脱沉闷的教学气氛,学生才能够、才愿意积极表达自我观点,达到交流讨论的目的。其次,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真正以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度,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尚未理解的部分,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留下充足的空间,自己只扮演引导者、协调者的角色。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多鼓励,多表扬,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和惯性,让他们增进对疑难问题的探究深度,摆脱固定思维带来的框架,让他们在与老师、同学的交流、讨论中,进行思想的碰撞,产生创新的火花,体会到思考的快乐。即便是略显枯燥的说明文,在教学中也可以开展这种学习活动,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泼,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中国石拱桥》的教学,在学习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征后,就可设置一个分组讨论:为何要选这二桥进行介绍?可以只介绍一座吗?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明白课文的设置目的,即二桥代表着中国石拱桥最突出的特征,不可只介绍一座,这样不足以反映中国石拱桥的全部特征。

四、合理引导,避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走入误区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代表同时削弱教师的课堂调控权利。相反,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进行积极调控。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是单纯的自读自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过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避免学生走入这几个误区:

1.只有优等生滔滔不绝,后进生默默无言或是发言不被重视。要让学生意识到人人都有发表见解的权利,鼓励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积极发言、参与讨论。

2.讨论方向发生偏差,纠缠于无价值的问题讨论。若学生实在不肯放手,可将此作为课后研究。

3.讨论过程中各执己见,互不相让,“讨论”沦为“争吵”。初中学生正值个性异常强烈的青春期,个人意识强烈,不易妥协。这时,教师应该耐心引导双方以自己观点的依据来说服对方,将之拉回课堂的轨道。

五、学后及时总结,积累学习经验

学生的自主学习重在思考、交流的过程,重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思维碰撞的快感及对自我见解有目的、有依据地表达,这种自主探究的过程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完成课堂讨论或交流后,可要求学生将自己讨论的结果、心得写下来,既能够强化他们对课文的掌握,又能够总结积累自主学习的经验,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提升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不断提高思维、探究能力,进而达到自身语文素养的飞跃。

作者:向红 单位:重庆市云阳县盘石中学校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二

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二、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

说教学设想:

这一节课要展示审美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审美视点——审美视点延伸——审美体验的内化”的基本环节。审美视点:营造审美氛围,从贝多芬的肖像入手,让学生对贝多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感受。审美视点的延伸:“相由心生”,贝多芬的外貌是他的心灵世界和独特个性的折射,激发学生对人物做进一步的了解。审美体验的内化:贝多芬对待扼运的态度,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在苦难中造就的伟大品格对学生能起到一定的熏陶感染作用。

教学主题:走进世界音乐大师贝多芬

教学设计的两大板块:写作学习上,以人物的外貌描写训练为主;内容理解上,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为主。由对贝多芬出色的肖像描写进而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音乐人生”和“苦难历程”造就这样一位巨人,也造就了他独特的个性。

说学生的课前准备:让学生去查找资料写一篇小练笔《我所认识的贝多芬》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人物的肖像描写的技法——“形神兼备”

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从感受人物的肖像描写进而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贝多芬不屈命运的安排,执著追求音乐事业的精神,逐步走进大师的内心世界。

说教学重点:

1、 赏课文对贝多芬的外貌和语言描写,感受贝多芬的形象和性格;

2、初步学会抓住人物外貌特征进行描写。

说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抓住人物外貌特征进行描写。

说教学策略:

教法学法选择:导学结合,自主探究,师生互动交流。

课堂组织形式: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说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以后请学生简要介绍贝多芬的生平、音乐成就及其影响,然后请学生对课文的彩图——贝多芬像进行肖像描写,感性理解肖像描写。

2、在整体阅读基础上,从外在感知人物形象。请学生仔细地对照听读课文,勾画出有关贝多芬的外貌描写的句子。用课件展示听读课文的(6----9自然段)要求学生对比一下自己所写的和课文中所描述的有何异同,说一说肖像描写要注意哪些问题。

3、在细细品读的前提下,从内在感知人物的精神,理解贝多芬的主要性格特征。

4、实践环节:请学生进行三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同时我适当点拨写法得失。)

说得失:1、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

2、学生搜集的资料详实,准备充分 3、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够 4、课堂上缺少激励性的语言。

一、教材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的主题为“杰出人物”。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贝多芬正是这样的一位伟人。

课文以女佣的介绍、“客人”的观察和贝多芬的自述三个视角,通过语言、外貌和动作描写,以及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多种手段,为我们展示了人物矛盾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同时也无比真实的音乐巨人形象。

二、教学目标

1.从知识目标看,我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

2.从能力目标看,我力求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从多角度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看,我试图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我打算把重点放在透过人物外在的表象来把握人物内在的个性特征上;

把难点放在通过语言文字来把握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上。

四、教法学法

【这个环节又包括学情分析和和教法学法。】

七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名人话题比较感兴趣,对贝多芬也有所了解,但其了解是浅显的、模糊的,若是想要深入的去了解,则需要老师结合课堂加以引导和解读。 因此,本课将采用品读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给大家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一)猜测形象,走进音乐巨人

在这一导入环节中,我首先会让学生看一副贝多芬像,然后接着请他们听一段《命运交响曲》,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感知人物外表与内在的双重性,以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随后,我将会顺势结合这种双重性对文题中的“巨人”和贝多芬本人作一解读和介绍,并与学生交流他们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进入到预习检查环节。

(二)初读课文,明确文章层次

简单小结学生资料和快速解决生字词之后,我将让学生速读课文,并用一句话畅谈对贝多芬的印象。接着,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和理清文章思路,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是怎样的?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这个问题我打算先是让学生圈点勾画找出答案,然后再交流,最后由我引导他们明确。

(三)品读课文,重点分析肖像描写

初步了解文章之后,我会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贝多芬相貌的段落,指名学生朗读并说明理由。接着让他们重点精读课文第6至9段,勾画出描写贝多芬外貌的句子,并联系贝多芬生平经历说说这些句子展现了他怎样的个性特征?重点分析这里的原因是因为

要让学生明白,在人物外貌的描写上,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来重笔刻画,才能做到以形传神,以便使用到日常写作中去。

(四)研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再者,为了能够深入体会人物外表与内心的矛盾与统一,并通过这个过程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我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进一步思读课文,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自己的语言,看看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是比较触动人心的,并试着说出自己的理解?学生讨论过后由我进行点拨,并提出一些学生没有提到而又比较重要的句子进行分析。如:第20段的“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和第22段的“我——一座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等句子。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相信学生对贝多芬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课堂即将结束之时我会再一次播放《命运交响曲》,让学生再次感受贝多芬心里的音乐,以及他与命运不屈的斗争精神,并在这同时从贝多芬的精神方面作一简要的课堂总结。

七、作业布置

总结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结合本文所学到知识,描写自己最熟悉的一个同学的外貌,表现其个性特征。

初一数学下册教案

2023初一下学期数学教案5篇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初一下学期数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教学设计 是七年级语文教师常规工作的必要内容之一。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大家快来跟我一起看看吧。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诗歌四步教学法:读诗—说诗—悟诗—品诗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两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2、难点:分析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直抒胸臆的手法、《未选择的路》的象征手法

三、学情分析:两个班的学生都存在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主要表现在:全班有四分之三的学生拼音知识不过关,有二分之一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深层次的文本意蕴无法自我探究,而全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都很薄弱。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1课时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新课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我们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

三、学习基础知识:

⒈生字:伫(zhù)立 涉(shè)足 延绵(mián) 萋萋(qī)

瞬(shùn)息 忧郁(yù) 幽(yōu)寂 尴(gān)尬(gà)

⒉解释: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幽寂:幽静,寂寞。

延绵:绵延。 荒草萋萋:形容野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 忧郁:忧伤,愁闷。

⒊诵读

①师范读,读出节奏来。 ②生练读。 ③生有感情读。

④说题目:“欺骗”——理想与现实的一种距离 ⑤生齐读。

四、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2、写作背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第二节,诗人表达了心儿永远向着未来的积极人生态度,并告诉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这是诗人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生活的真谛。

五、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读诗

采用的方式:范读或听读,抽读,齐读。

教学时注重读诗的节奏和重音。

2、说诗

①诗的主题是什么? 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②从诗中你能看出作者告诉我们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过去、现在、未来吗?

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不可挽回,只是怀念;现在只是暂时的,一切都将过去;将来才是永久,我们要面向未来。

③假如把这首诗分成两部分,请各用一个词来概括其内容。

劝告 希望

教师小结:这首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八句,都是劝告的口吻──按常理这是诗歌创作要尽力避免的,但这首诗却以说理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3、悟诗

①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明确: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②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各持己见。

4、品诗

⑴你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这两句诗道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通的感觉。诗人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反对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从另一个角度说,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⑵、这首诗中诗人对生活是什么态度?

强调“热爱、积极乐观”

六、小结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当堂背诵)

七、作业 :抄写生字词;仿写诗《假如……》

第2课时

《未选择的路》

一、导入:

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的叮咛与嘱咐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还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该怎么办?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二、作者简介: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农民诗人。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也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代表作有《波士顿以北》(1914)《山间》(1916)《新罕布什尔》(1923),《西流的小溪》(1928),《见证树》(1942)以及《林间空地》(1962)等。

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做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做对路的选择。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未选择的路》有着特别的意蕴,它正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

三、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明确: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

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2、 全诗共5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找出诗中最令你

感动的诗句或词,谈谈你的体会。 先朗读由学生单独回答。

明确: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3、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明确:见教参“问题研讨”

4、品味一句话:“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中的“往事”指什么?“轻声叹息”是诗人后悔吗?

“往事”是指当年就自己的人生之路所作出的选择轻声叹息“并不是后悔,而是想到人生的道路有很多条,人生却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休的遗憾。

四、感悟哲理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明确:答案不求一致。譬如: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五、分清象征与比喻的概念。

1、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的意义。

明确: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

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2、出示两首诗,让学生判断哪一首诗用了象征,哪一首诗用了比喻?

象征手法的运用。

象征一般是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未选择的路》用生活中的路,来象征人生的道路,生活的路有选择,而人生的路更需要选择,其实未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六、读一读,想一想,这两首诗给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

《假……》告诉我们: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这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的。

《未……》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2、说说两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假……》先用假设的方式提出问题,然后用劝告的口吻,阐述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未……》前三节写林中两条路的不同,难以选择。最后一节诗人遥想将来对往事的回顾,写未选择的路。

七、小结

同学们,学了这两首诗,我们或许对于人生会有更多的思考。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的确是个决定命运的重大问题。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习惯决定性格,决定命运”。我们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坚定活泼的性格,进而正确地选择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愿大家都能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八板书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欺骗 不悲伤 乐观

不忧郁 怀念

《未选择的路》

选择前的沉思 慎重(久久伫立)

未选择的路 选择了更幽 更美 人迹很少的一条路 千万条之多

(自然之路) (暗含充满挑战 艰难之路) (象征) 选择要慎重

踏上自己的小路,开始艰难跋涉 人生之路 因不可逆回

(岔路口) 感叹“未选择的路”也许更美却舍弃 显忧郁惆怅

(一种舍弃美——缺憾美)

九、作业设计

1、 抄写生字词。 背诵两首诗歌。

教学反思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的叮咛和嘱咐。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本文教学上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白这一道理,并试着联系自己的实际知道该怎么去做。

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常见误区

多媒体课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新课改理念的实施,加速了教学方法、手段、教具的改革,但也出现了一些误区。

(一)多媒体课件“灌满”整个语文课堂,影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初中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对于语文材料的理解,由于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的不同,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具有主观性,特别是文学作品,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时,在语文课程中有大量的具体形象需要学生借助想象力来完成,这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动地进行思考。虽然在新课改中,我们也同样强调学生对于语文材料的理解应该具有一致性,但是语文教学中更提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思考,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见解。但是,多媒体课件制作多是教师按照语文课堂的教学思路来进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按照规划好的规律来安排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发展也常常服从于预先设计的流程。有的教师过分依赖于多媒体课件,上课流程完全按照固定的课件进行,每次上课都满堂展示多媒体课件内容,教师只负责点击鼠标,由课件完成书写与示范、启发与引导,甚至事先预定好学生讨论问题的答案,在学生讨论后硬性呈现,致使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扮演了观众的角色,教学过程仿佛成了多媒体技术设备的展示,导致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发展,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影响了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运用相对死板,不能在课堂进行灵活的变通

初中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的目标直接指向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这些实践能力不仅涉及到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常识,也包含了自然、社会与人文等方面的智慧。它要求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刻意追求固定的传授模式,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适当的调整。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费时费力,可谓倾注了教师的大量心血,可是几乎所有多媒体课件的设计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相关参考资料预先构想的,而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讨论结果和问题答案。要知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目光、情绪变化等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学生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需要教师相应的反馈,可是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课堂的呈现顺序却相对的固定,这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思路,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根据学生的需要做及时的调整。

(三)多媒体课件制作过于花哨,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学习的是母语,初中学生在具有了口语的语感基础后,其主要任务已经转变为培养书面语的语感,所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必然会有书面语或文言文出现。可是,书面语或文言文相对难懂和枯燥,在这样的情况下,多媒体课件对书面语或文言文的有利补充作用就发挥了出来。多媒体课件生动的视觉、听觉效果的确起到了吸引学生的作用,但许多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贪多、贪新鲜,选用琳琅满目的图片资料,追求丰富多样的视听效果,应用了大量的视频、动画、甚至是名师讲座,影响了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指向与集中,从而造成了注意分散的情况。更有甚者,有的教师选用的资料与教学内容几乎没有关联,导致一节课结束时,学生还沉浸在丰富的课堂教学音像之中,而没有对画面和声音所蕴含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

(四)多媒体课件会相对延长学生的用眼时间,导致眼睛疲劳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初中语文课程中极为重要的学习内容。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中作者与读者的关系,鼓励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充满热情地阅读。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资料大多通过投影仪来显示,这就对投影设备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有的投影设备,如投影仪灯泡超期服役,导致灯泡亮度下降,投影质量恶化,图像变得不清晰,加重用眼负担。或者,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教室光线较强,多媒体课件的底色较浅,学生看不清楚投影,视力疲劳。同时,在应用多媒体课件时,有的教师将大段的文字呈现在多媒体屏幕上,有时文字的颜色与背景区别不大,有时文字的字体相对较小,这就需要学生更长时间注视多媒体屏幕,更容易导致用眼过度。此外,长时间使用多媒体课件也是加重学生视力负担的主要原因。总之,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相对于传统的板书和纸质书本更容易造成学生眼睛的疲劳。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误区的克服策略

多媒体课件虽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但只要我们运用正确的方法予以克服,相信其会更好地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将多媒体课件与传统语文教学充分融合,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多媒体课件和传统语文教学说到底都是为学生服务的,二者本身并不矛盾,无论多媒体技术多么先进,它毕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无论传统教学有哪些弊端,它毕竟有着无法替代的优点及作用,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互补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构成的,多媒体课件是教师将内容合理地呈现给学生的有利手段,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书本、粉笔、黑板和教师的讲解等传统教学手段同样可以合理运用。如果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依然按照预先的设计呆板地执行课堂教学流程,机械地宣读大屏幕的文字,那就成了打着多媒体幌子的传统语文教学,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只有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设计需要课堂讨论的问题时,可以在呈现动画、图片或视频后明确问题,随即展开问题讨论或启发式引导,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及时的总结和评价,最后提供与问题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充分地发挥了出来,语文课堂讨论也变得丰富多彩。

(二)把握为学生需求服务的理念,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

新课改要求加强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加强语文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提倡合作学习,提倡学生自主的探究精神和独立思考的空间,这些都是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的。同样,多媒体课件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教学思想的外化,它的合理应用也是以学生的课堂需求为依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充当多媒体技术的操作员,而是要把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备课思路完美的结合,在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时候,要合理把握教学进度,促进学生与教师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不一定所有课堂教学时间都使用多媒体课件,而是适度、适时,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来选择适当的多媒体课件呈现方式。多媒体课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课堂教学,或者说有些课堂教学可以不使用多媒体课件,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操作,例如,在进行某些阅读和理解的内容时,有的教师选择不使用多媒体课件,而是用自己生动的引导和富有表现力的演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而有的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生动的音像资料丰富学生的表象,帮助学生理解。

(三)注重多媒体课件与教材的互补,实现多媒体课件的有效性

多媒体课件花哨、不实,主要是因为教师未能把握多媒体课件与教材、课标的紧密结合。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不能脱离教材,要依据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突出教学重点、难点,随时提醒学生教学内容与教材的关联。教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必备使用工具,这个工具如果同多媒体课件这个促进认知的手段有机结合,更能达到帮助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协作、探索的目的。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媒体都是相对固定的,而学生的反映却是千差万别的,当学生遇到某个教学难点或产生疑问时,需要借助教材和多媒体课件等材料来帮助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与习惯的指导。例如,记笔记可以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有助于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复习,所以,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可以适时控制屏幕显示的速度和时机,提醒学生做好笔记。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的习惯,在学生需要思考、讨论和记录时,教师可以延长多媒体课件的显示时间,在学生沉浸于某篇文章优美的意境中时,教师可以播放与之相适应的音乐和相关的画面,丰富学生的感知。

(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用眼习惯,注重多媒体课件的细节处理

初中学生的身体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多媒体课件的不当应用容易引发学生视力下降,所以,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要兼顾学生视力的保护。教育部门可以建立多媒体设备维护的专项资金,对寿命到限的设备进行及时更换,确保多媒体设备的健康运行。在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室,要有窗帘等设施来根据需要随时调节室内的光线,在课堂使用的黑板的前最好安装板前灯。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考虑到投影的视觉效果,多媒体课件的底色与文字对比要强烈,尽量用较大字号、加粗的文字,最小的文字大小也要以最后一排学生能够看清楚投影仪为宜,图片、声音呈现的时机和时间都要经过仔细的考虑。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恰当安排教学活动,通过听、说、读、写等不同活动的合理调配上课时间,不要让学生盯着投影仪的时间超过20分钟,在教学内容即将结束时或课间休息时间,开展眼保健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用眼习惯,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保持充沛的精力,也实施了良好的用眼卫生。

总之,我们应该辩证地、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克服误区,发挥优势,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真正的教书育人的目标。

作者:宋铁莉 张春苗 单位:通化师范学院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

我们必须重视七年级语文 教学设计 的创新,在教案中坚持渗透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获得更好的发展。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语文下教学设计

最后一课

都德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4、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了解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5、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6、积累生字词;

二过程与方法:概括法 讨论与点拨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2难点: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三、学情分析:

基于我们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过一篇小说,学生初步具备了阅读小说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因此,在本单元教学目标的引领下,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浓厚兴趣。

四、教学课时:3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三、简介背景及作者:

1、这篇小说是以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割地赔款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的。选材别出心裁,既没揭露敌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写法国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选取一所普通小学中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反映沦陷人民对祖国的眷恋、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都倾注在这“最后一课”中,使小说更具社会意义。

2、都德(1840年5月13日~1897年12月15日),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其小说多以反映普法战争为主。代表作:《小东西》《达拉斯贡城的达达兰》《柏林之围》、《最后一课》等。

四、正字音

郝hǎo叟sǒu 懊ào悔 字帖tiè 强qiǎng迫 踱duó步 哽咽gěng yè

祈祷qí dǎo 惨白cǎn bái 肃静sù jìng

宛转:形容说话或歌声、鸟鸣声曲折、抑扬、动听

哽咽:形容因情绪激动而说不出话

懊悔:对自己所做的错事,所说的错话感到悔恨

祈祷: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的一种仪式

五、小说常识

1. 文学体裁:小说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2. 小说的概念: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

3.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环境(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

4. 故事情节:情节是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5. 刻画人物的方法: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

6. 环境的种类及作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7. 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分: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按内容特点分历史、科幻、爱情、讽刺小说。

4、本文的体裁为短篇小说。

六、分析:

1解题:

最后一课,是指在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后,沦陷区阿尔萨斯一所小学上的最后一节法语课。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和一名小学生小弗郎士。

2本文线索:“我”的见闻感受。

3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开头——"小院子里"1—6)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

和感受。

第二部分("平常日子"——"他那副大眼镜"7—10)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

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

第三部分("我看见这些情形"——"忘记不了"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课上

第四部分("忽然教学的钟声"——结束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

七、小结: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朗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朗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从幼稚贪玩到疑惑诧异到难受懊悔到悲愤董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八、作业 抄写生字词

第2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是爱国的表现,失去民族语言就等于丧失国土。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再也不能学习汉语,每天你挂在嘴边的普通话不能再用了,从今天开始你只能用日语交流,那么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发表感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体会一下国家被占领,将要失去自己祖国语言的法国人民是什么样的感受。

三、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部分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一分析第一部分:朗读、划出环境描写 ,分析其作用。

①自然环境描写“天气”“画眉”等反映出小弗郎士贪玩、无忧无虑的幼稚心态。

②社会环境描写“普鲁士兵操练”“布告牌”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普法战争中法国沦陷,并设置了悬念,布告牌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好铺垫。

③*“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怕提问。

④ *“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明确: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幼稚。

⑤ *“又出了什么事啦?”设置悬念,

⑥ *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发展埋下了伏笔。

二分析第二部分:对课堂气氛的描写的作用。

①课堂气氛与往日的不同

课堂气氛:(往日)喧闹——(今日)偏安安静静的

(往日) 老师态度:骂——(今日)态度温和

②老师衣着:穿礼服,衣着隆重。

③人 们:神色忧虑,少见的人也都来了。渲染了一种严肃、庄严、悲愤的气氛。

④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严厉的先生正温和地等着他来上课,穿着"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服饰;最令小弗郎士吃惊的是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三分析第三部分。——难受、懊悔

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结合课后练习二找出有关语句。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

*课后练习二:

1、说明小弗郎士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被唤起,开始认识到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

2、表明小弗郎士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产生了学好语言的责任感。

3、表明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感情已经升华,化为一种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动力。

4、 这联想是对敌人的讽刺,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渴望。

四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四、小结: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五、作业:

第3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分析人物形象。

三、分析小弗朗士形象:

1、小弗郎士上课途中见到、听到、想到了什么?文中为什么不直接从上课写起?

独白式的心理描写,写出小弗郎士天真好玩、不爱学习、的稚气性格,但他还能管住自己,战胜了想逃学的念头,突出他还有一定的意志力,为下文的转变埋下伏笔。同时也展现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一切坏消息”“又出了什么事了”,看来稚气,内心爱憎分明,对敌人还是有一点恨。铁匠开玩笑,他以为是讽刺自己,所以气急败坏地跑进先生的院子里,说明他有很强的自尊心。

直接描写小弗郎士的同时,也间接表现了先生的严厉,对下文写老师态度的变化,突出主题,有烘托作用。同时,看布告牌的细节,也巧妙的交代了故事的背景。

不直接从上课写起,而是着意渲染一种和平、明朗、轻快的景色,跟下文的悲剧气氛形成鲜明对比,使人们的心情反而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学生、压抑的感觉。

2、这最后一课的上课前与往日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一课有什么特别含义?

通过先生的话点明这最后一课的含义,普鲁士统治者禁止阿尔萨斯大林、洛林人民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妄图用这种阴险毒辣的方式奴役法国人民,韩麦尔先生在这种情况下,连连强调这一课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装来说,都是“最后一课”,这样,“最后一课”本身就是抗议侵略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爱国举动。在悲剧命运的打击下,小弗郎士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爱国情、亡国恨一齐迸发出来。“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独立成段,是为了突出 老师的话,在小弗郎士感情上引起的共鸣和反响。

3、听到韩麦尔先生说“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了”小弗郎士明白了什么?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刚才迷惑不解的现象豁然明白了。小弗郎士本来是很贪玩幼稚,现在对再也不能学法语感到惋惜,为贪玩面悔恨,讨厌的书变成老友。本来是害怕老师,现在老师的责罚也忘了,对老师充满怜悯、尊敬、爱戴之情。本来还觉得好玩的操练,现在也从心底里憎恨起来,“这些坏家伙”。这段心理活动,表明老师真挚深切的爱国热情,也通过小弗郎士对老师的感情变化——从害怕到,表明了孩子心灵上爱国意识正在成长。

4、为什么小弗郎士这一节课特别用心听?而且都能听明白?

法国侵略者强行剥夺法国人民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权利和自由,激起了所有人的悲愤和爱国热情。他们把法语和祖国视为同义词不达意,爱法语就是热爱法兰西祖国,因此他们对统治者的恨和对祖国的爱都凝聚在这最后一课,小弗郎士珍视这最后一课,并把学好祖国语言作为爱国的神圣职责,因面产生了高度的学习热情。当老师提问时不会,而感到难受,说明有了羞耻感。学习文法易懂,说明学习态端正了。他特别用心去听,老师也特别用心教,因而能听懂。。

5、小弗郎士以怎样的心情观察老师,联想到了什么?

小弗郎士对老师充满怜悯、尊敬、爱戴之情,因为热爱法语的老师将不能再教法语了。他由字帖想到国旗,表明了他对祖国及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由鸽子想到普鲁士兵该不会也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语唱歌吧,写出了他心中的爱国情感正在萌发,对侵略者的禁教法语的卑鄙行为的轻蔑和仇恨正在迸发。

6、为什么小弗郎士永远忘不了“这最后一课”?(总结)

①、小弗郎士本质不坏,

②、受到老师的影响,

③、亡国惨痛的震撼,激发了他心中的爱国情感。

四、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

韩麦尔先生不仅是一们法语教师,更是一们对祖国充满热爱的爱国志士,请找出具体表现。

1、 韩麦尔先生穿上礼服上课,体现了他对这节课的重视与纪念,来表现他对将要失去国土的敬意。

2小弗郎士没能答出分词的用法,老师说了什么?由此可看出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他出于民族责任感,沉痛地总结了教训:1学生不努力2父母不关心3教师不尽责。总结过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珍视这最后一课。说学生可怜,是说老师没教好,学生没学好,快要做亡国奴时,还学不好祖国语言,只会给敌人轻蔑。失去民族尊严。

3、老师讲到法语是对法语有什么评价?用了什么比喻?这个比喻的深刻意义是什么?

高度赞美法国语言,强调掌握法语的重要意义。用监狱的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与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含义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敌人,求得民族的解放。

4、上习字课时,老师是怎样安排的?有什么用意,产生什么效果?

忍受着离开服务了40多年的本乡的痛苦,用心教学,写“法兰西”“阿尔萨斯”等别出心裁的字帖,象征着阿尔萨斯大林和法兰西祖国永远在一起,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5、重点分析最后一部分:这段文字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为什么他听到钟声,脸色惨白?我又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有神态、语言、动作描写。钟声宣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结束的时间已经到了,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而我从先生的脸色中感到他对祖国的爱,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他的爱国精神,使我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我认识到他不仅仅是一位教师,更是一位爱国志士。“惨白”不能换“苍白”,因为惨白带感情色彩,多指白得厉害,可怕,而苍白多指病容。

6、文中有哪些动词很好地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

转、拿、使、写,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他的痛苦心理,倾注了他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7出表现他内心极度悲痛的词语,简要分析它的表达作用?

“写大字”“呆住”“做手势”,“脸色惨白”、“他哽住了”。写出了他对侵略者的强烈的愤恨和丧失国土给他的沉重的打击,表明他具有强烈的爱国感情。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心,另一方面表现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痛苦之中。因为内心激动,悲痛欲绝,泣不成声,因而“哽住了”。

7“使出全身力量”这句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法兰西万岁”几个光彩大字,表达了韩麦尔先生的心声,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早日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也是法国人民爱国精神和不屈意志的集中体现,这样收尾,深化了主题,同时意境深远,给读者以丰富想象的余地。

8、小结人物形象:

韩麦尔先生既是一位严师,也是一位有40多年教学经验的循循善诱、受人尊敬的老师,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他热爱祖国语言,有崇高的爱国情,高度的民族责任感,有战胜敌人的执着信念。

五、小结写人的几种方法

(1)把人物放在一个大环境里写,表现出特定的环境下人物特有的感情。

(2)把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合起来 ,使所见所闻所感融为一体。把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合起来。把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合起来。

(3)注意细节描写(极细微的动作,表情,衣饰,等叫细节),本文如小黑丝帽,郝叟的书和大眼镜,操练军号声,金龟子,(用来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性格,提示主题)

(4)注意场景描写

六、板书设计:

7 最后一课

都德

线 索:“我”的见闻感受。

故事情节:一、(1-6 )上学路上(开端)

二、(7-23)认真上课(发展)

三、(24-末)宣布散学(高潮、结局)

小说环境:自然环境:风和日丽

社会环境:普法战争,法国沦陷

课堂气氛:严肃、庄严、悲愤

人物形象:

小弗郎士:贪玩、不爱学习、 热爱学习,认真听课,懊悔过去

幼稚不懂事 懂事成熟、热爱祖国、痛恨敌人

怕老师 同情、理解、敬爱老师。

(抓住心理变化过程来描写)

韩麦尔先生:有40年教学经验的循循善诱、受人尊敬的老师,

关心祖国命运的爱国者,有崇高的爱国感情。

(穿礼服,批评自责、赞美法语、必胜信念、悲愤散学)

(抓住语言、神态、行动描写)

六、作业

小弗郎士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请就此发表你的意见,写一段话。注意要从文章中找根据。

教学反思 :爱国主义教育是这一课的主旨。这篇课文以小弗朗士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课法语课的情景。短暂的最后一课,使我们深切感受到法国人在失去土地时的悲愤、沉痛的心情。这是一篇充满活力的文章,很能够贴近学生的心灵。

初中语文课堂自主学习

一、以学生为本,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这不仅是新课改对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要求,也是由语文科目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带给了读者理解的多角度性。同时,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实质上是个体对作品的主观认知,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个体对相同文本的不同解读。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拥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个体差异性更加突出。理解的多角度性和个体的差异性自然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许多不同于老师、不同于教材的观点,这正是他们独特视角的反映。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面对学生的不同观点,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就要积极肯定,坚定其思考和创造的信心。

二、优化课堂提问,以疑问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行动最好的推动力。在语文课堂上,要想让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兴趣往往从对事物的疑惑中来,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要针对课文理解要点,合理设置问题难度,根据学生的思考能力,提出一系列有层次、有步骤的问题,让他们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通过学生自己解惑,对课文做出更深的理解,拥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如,在课文《背影》的教学中,就可通过分层设问的方式设计一组问题:课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学生很容易就回答出来了。接着再问:与背影相对应的,课文写了几次流泪?这个问题在课文中也有比较明显的指示,学生容易回答。在此基础上,可继续发问:作者每次流泪是因为什么事由?通过阅读,学生不难从课文中得到结论,将作者父亲为儿子做的事情归纳出来。有了这些铺垫,就可以提出直击文章情感主题的问题:从这几次背影、几次流泪中,你感受到了父子间怎样的情感?通过这样一组由易入难、层层递进的设问,引导学生自我诱导、自我解惑,在对课文的反复研读中获得自己的感悟,得到情感的升华,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多形式促进自主学习中的合作交流,增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深度

新课标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上的最好体现方式便是小组交流、合作讨论和分组辩论。要在语文课堂上成功开展这些活动,首要任务便是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打破师生等级隔阂、摒弃死板的教学模式、摆脱沉闷的教学气氛,学生才能够、才愿意积极表达自我观点,达到交流讨论的目的。其次,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真正以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度,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尚未理解的部分,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留下充足的空间,自己只扮演引导者、协调者的角色。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多鼓励,多表扬,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和惯性,让他们增进对疑难问题的探究深度,摆脱固定思维带来的框架,让他们在与老师、同学的交流、讨论中,进行思想的碰撞,产生创新的火花,体会到思考的快乐。即便是略显枯燥的说明文,在教学中也可以开展这种学习活动,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泼,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中国石拱桥》的教学,在学习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征后,就可设置一个分组讨论:为何要选这二桥进行介绍?可以只介绍一座吗?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明白课文的设置目的,即二桥代表着中国石拱桥最突出的特征,不可只介绍一座,这样不足以反映中国石拱桥的全部特征。

四、合理引导,避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走入误区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代表同时削弱教师的课堂调控权利。相反,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进行积极调控。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是单纯的自读自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过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避免学生走入这几个误区:

1.只有优等生滔滔不绝,后进生默默无言或是发言不被重视。要让学生意识到人人都有发表见解的权利,鼓励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积极发言、参与讨论。

2.讨论方向发生偏差,纠缠于无价值的问题讨论。若学生实在不肯放手,可将此作为课后研究。

3.讨论过程中各执己见,互不相让,“讨论”沦为“争吵”。初中学生正值个性异常强烈的青春期,个人意识强烈,不易妥协。这时,教师应该耐心引导双方以自己观点的依据来说服对方,将之拉回课堂的轨道。

五、学后及时总结,积累学习经验

学生的自主学习重在思考、交流的过程,重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思维碰撞的快感及对自我见解有目的、有依据地表达,这种自主探究的过程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完成课堂讨论或交流后,可要求学生将自己讨论的结果、心得写下来,既能够强化他们对课文的掌握,又能够总结积累自主学习的经验,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提升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不断提高思维、探究能力,进而达到自身语文素养的飞跃。

作者:向红 单位:重庆市云阳县盘石中学校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二

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二、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

说教学设想:

这一节课要展示审美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审美视点——审美视点延伸——审美体验的内化”的基本环节。审美视点:营造审美氛围,从贝多芬的肖像入手,让学生对贝多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感受。审美视点的延伸:“相由心生”,贝多芬的外貌是他的心灵世界和独特个性的折射,激发学生对人物做进一步的了解。审美体验的内化:贝多芬对待扼运的态度,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在苦难中造就的伟大品格对学生能起到一定的熏陶感染作用。

教学主题:走进世界音乐大师贝多芬

教学设计的两大板块:写作学习上,以人物的外貌描写训练为主;内容理解上,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为主。由对贝多芬出色的肖像描写进而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音乐人生”和“苦难历程”造就这样一位巨人,也造就了他独特的个性。

说学生的课前准备:让学生去查找资料写一篇小练笔《我所认识的贝多芬》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人物的肖像描写的技法——“形神兼备”

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从感受人物的肖像描写进而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贝多芬不屈命运的安排,执著追求音乐事业的精神,逐步走进大师的内心世界。

说教学重点:

1、 赏课文对贝多芬的外貌和语言描写,感受贝多芬的形象和性格;

2、初步学会抓住人物外貌特征进行描写。

说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抓住人物外貌特征进行描写。

说教学策略:

教法学法选择:导学结合,自主探究,师生互动交流。

课堂组织形式: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说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以后请学生简要介绍贝多芬的生平、音乐成就及其影响,然后请学生对课文的彩图——贝多芬像进行肖像描写,感性理解肖像描写。

2、在整体阅读基础上,从外在感知人物形象。请学生仔细地对照听读课文,勾画出有关贝多芬的外貌描写的句子。用课件展示听读课文的(6----9自然段)要求学生对比一下自己所写的和课文中所描述的有何异同,说一说肖像描写要注意哪些问题。

3、在细细品读的前提下,从内在感知人物的精神,理解贝多芬的主要性格特征。

4、实践环节:请学生进行三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同时我适当点拨写法得失。)

说得失:1、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

2、学生搜集的资料详实,准备充分 3、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够 4、课堂上缺少激励性的语言。

一、教材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的主题为“杰出人物”。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贝多芬正是这样的一位伟人。

课文以女佣的介绍、“客人”的观察和贝多芬的自述三个视角,通过语言、外貌和动作描写,以及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多种手段,为我们展示了人物矛盾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同时也无比真实的音乐巨人形象。

二、教学目标

1.从知识目标看,我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

2.从能力目标看,我力求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从多角度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看,我试图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我打算把重点放在透过人物外在的表象来把握人物内在的个性特征上;

把难点放在通过语言文字来把握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上。

四、教法学法

【这个环节又包括学情分析和和教法学法。】

七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名人话题比较感兴趣,对贝多芬也有所了解,但其了解是浅显的、模糊的,若是想要深入的去了解,则需要老师结合课堂加以引导和解读。 因此,本课将采用品读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给大家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一)猜测形象,走进音乐巨人

在这一导入环节中,我首先会让学生看一副贝多芬像,然后接着请他们听一段《命运交响曲》,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感知人物外表与内在的双重性,以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随后,我将会顺势结合这种双重性对文题中的“巨人”和贝多芬本人作一解读和介绍,并与学生交流他们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进入到预习检查环节。

(二)初读课文,明确文章层次

简单小结学生资料和快速解决生字词之后,我将让学生速读课文,并用一句话畅谈对贝多芬的印象。接着,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和理清文章思路,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是怎样的?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这个问题我打算先是让学生圈点勾画找出答案,然后再交流,最后由我引导他们明确。

(三)品读课文,重点分析肖像描写

初步了解文章之后,我会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贝多芬相貌的段落,指名学生朗读并说明理由。接着让他们重点精读课文第6至9段,勾画出描写贝多芬外貌的句子,并联系贝多芬生平经历说说这些句子展现了他怎样的个性特征?重点分析这里的原因是因为

要让学生明白,在人物外貌的描写上,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来重笔刻画,才能做到以形传神,以便使用到日常写作中去。

(四)研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再者,为了能够深入体会人物外表与内心的矛盾与统一,并通过这个过程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我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进一步思读课文,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自己的语言,看看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是比较触动人心的,并试着说出自己的理解?学生讨论过后由我进行点拨,并提出一些学生没有提到而又比较重要的句子进行分析。如:第20段的“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和第22段的“我——一座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等句子。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相信学生对贝多芬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课堂即将结束之时我会再一次播放《命运交响曲》,让学生再次感受贝多芬心里的音乐,以及他与命运不屈的斗争精神,并在这同时从贝多芬的精神方面作一简要的课堂总结。

七、作业布置

总结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结合本文所学到知识,描写自己最熟悉的一个同学的外貌,表现其个性特征。

初一数学下册教案

2023初一下学期数学教案5篇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初一下学期数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