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本人教版教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本人教版教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电子书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电子书内容介绍如下:

一、教材概述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电子书共分为六个单元,涵盖了从夏商周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通过丰富的历史材料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背景、理解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爱国情怀。

二、单元内容介绍

第一单元:夏商周时期。本单元主要介绍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兴起、政治制度、社会经济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单元:秦汉时期。本单元讲述秦朝的统一、汉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学生可以了解到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等。

第三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本单元介绍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的政治斗争、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等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初二初三人教版历史目录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第3课 收复新疆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活动课一 模拟时事报道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洋务运动

第7课 戊戌变法

第8课 辛亥革命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活动课二 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 内战烽火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第3课 土地改革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9课 改革开放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活动课一 社会调研──家乡的昨天和今天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

第11课 民族团结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 钢铁长城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活动课二 历史纪实大家谈──新中国的外交

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第20课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活动课三 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

第七单元 社会生活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活动课四 家庭照片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现代部分)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人类的形成

第2课大河流域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活动课一古代世界文化之旅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第四单元 步入近代

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活动课二追访历史新闻──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12课美国的诞生

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活动课三我看拿破仑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第五单元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

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六单元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活动课四策划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活动课一 老照片配文──图说法西斯暴行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活动课二 战地采访──反法西斯战争必胜!

第四单元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第六单元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第12页 亚非拉的奋起

第13页 动荡的中东地区

活动课三 致巴以人民的一封公开信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第19课 现代音乐和电影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本人教版教案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中日两国近现代的重大史实,概括各阶段的特征。

2、掌握中日关系历史发展与现状,正确看待与处理中日关系

教学重难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本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1、政治方面,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

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4、阶级方面,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着“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的。所谓的四提倡、四反对就是指: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实质就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的主题则是由先进的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同样还是一场文学革命,《新青年》先后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化革命论》,一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新文化运动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并为中国中产当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

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国,而且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作为思想革命,它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作为文学革命,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它有伟大的功劳,也有严重的缺点。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他们还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以当时的文学革命而论,虽然提出建设“国民文学”,但当时的文学活动也只限于一部分知识分子中,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电子书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电子书内容介绍如下:

一、教材概述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电子书共分为六个单元,涵盖了从夏商周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通过丰富的历史材料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背景、理解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爱国情怀。

二、单元内容介绍

第一单元:夏商周时期。本单元主要介绍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兴起、政治制度、社会经济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单元:秦汉时期。本单元讲述秦朝的统一、汉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学生可以了解到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等。

第三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本单元介绍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的政治斗争、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等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初二初三人教版历史目录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第3课 收复新疆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活动课一 模拟时事报道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洋务运动

第7课 戊戌变法

第8课 辛亥革命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活动课二 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 内战烽火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第3课 土地改革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9课 改革开放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活动课一 社会调研──家乡的昨天和今天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

第11课 民族团结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 钢铁长城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活动课二 历史纪实大家谈──新中国的外交

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第20课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活动课三 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

第七单元 社会生活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活动课四 家庭照片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现代部分)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人类的形成

第2课大河流域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活动课一古代世界文化之旅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第四单元 步入近代

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活动课二追访历史新闻──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12课美国的诞生

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活动课三我看拿破仑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第五单元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

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六单元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活动课四策划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活动课一 老照片配文──图说法西斯暴行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活动课二 战地采访──反法西斯战争必胜!

第四单元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第六单元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第12页 亚非拉的奋起

第13页 动荡的中东地区

活动课三 致巴以人民的一封公开信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第19课 现代音乐和电影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本人教版教案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中日两国近现代的重大史实,概括各阶段的特征。

2、掌握中日关系历史发展与现状,正确看待与处理中日关系

教学重难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本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1、政治方面,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

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4、阶级方面,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着“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的。所谓的四提倡、四反对就是指: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实质就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的主题则是由先进的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同样还是一场文学革命,《新青年》先后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化革命论》,一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新文化运动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并为中国中产当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

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国,而且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作为思想革命,它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作为文学革命,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它有伟大的功劳,也有严重的缺点。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他们还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以当时的文学革命而论,虽然提出建设“国民文学”,但当时的文学活动也只限于一部分知识分子中,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本人教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