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知识点笔记(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图)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笔记(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图)

初二物理课堂笔记

第六章:电压电阻 第一节:电压教学目标 新课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电流,学习了电学中第一个物理量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教师提问:电流的物理意义,表示符号,单位,测量,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我们将从这几个方面来学习电压。 电压 电压教师讲解:以水压比喻为电压,引入电压的作用。学生阅读:4页第一段演示实验:想想做做,连两节干电池的小灯泡比较亮,说明两节电池有更大的电压。教师讲解:更正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是电路闭和和电压板书设计:电流:电路闭和 电压教师讲解:与电流的各种参数一起来讲解电压的参数板书设计:一电压:符号:U 单位:V kv mv小资料教师讲解:小资料中各种电压值,加深学生对电压的理解板书设计:干电池:U=1.5V 家庭电路:U=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电压表 电压表教师讲解:参照电流表来讲解电压表,回答书上第5页的问题1, 电压表并联(电压表相当于断路)2, 红接线柱接电池正极,黑接线柱接电源负极3, 0—3V和0—15V两个量程4, 在不知道被测电压的情况下要用大量程,而且试触板书设计:二电压表: 并联 红正 黑负 0—3V 0—15V学生实验:练习使用电压表电压表的读数教师讲解:0—3V的分度值是0.1V,0—15V的分度制是0.5V教师讲解:电压表读数的步骤1, 确定量程2, 确定格数想想做做演示实验:电池的串联和并联板书设计:电池:串联:1.5n 并联:1.5 板书设计 电压电流:电路闭和 电压一,电压:符号:U 单位:V kv mv 二电压表:并联 红正 黑负 0—3V 0—15V电池:串联:1.5n 并联:1.5信息反馈 第二节: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教学目标 引入新课 复习引入:复习串并联电路电流的关系 串联电路 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图,设计实验。学生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板书设计:串联电路各部分电压和等于电源电压注意事项: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进行两次实验,注意电压表量程的选取 并联电路 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图,设计实验。学生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板书设计:并联电路各部分电压相等等于电源电压注意事项: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进行两次实验,注意电压表量程的选取学生阅读:14页费旧电池的危害,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 板书设计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1,串联电路各部分电压和等于电源电压 2,并联电路各部分电压相等等于电源电压信息反馈 第三节:电阻教学目标 引入新课 通过表格复习电流和电压的各个参数,今天我们来学电学中的第三个物理量电阻 电阻 演示实验:发现接入铜丝时灯泡比接入镍镉合金时亮,以此实验引入电电阻的物理意义。板书设计:电阻:物理意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属性) 符号:R 单位:Ω MΩ KΩ 决定电阻大小因素 学生看图:15页右下角的图,导电能力有所不同,那么,电阻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回答:电阻的大小与材料有关,导电能力最好的是教师讲解:用水流比做电流,用水管比做电阻,水管越粗,水流越容易通过,阻碍越小,电阻越小演示实验:验证导体越粗,电阻越小教师讲解:水管越长,水流越难通过,阻碍越大,电阻越大。演示实验:验证倒替越细,电阻越大教师讲解: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属性就是不变的。板书设计:二,有关因素: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科学世界 半导体教师讲解: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或者导电能力会变化 应用:热敏电阻,压敏电阻,等等超导现象教师讲解:超导现象就是电阻变为零。现在在开发高温超导。超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电阻一,电阻:物理意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属性) 符号:R 单位:Ω MΩ KΩ二,有关因素: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信息反馈 四:变阻器教学目标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讲了电阻,了解了电阻的物理意义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也看到了一些定值电阻,那么如果我想办法改变电阻的大小,它能为我们做什么呢? 变阻器 想想做做演示实验:把碳棒连在小灯泡上,改变碳棒的长度,发现小灯泡的亮度改变,提出问题:为什么小灯泡的亮度会改变,碳棒的电阻改变了吗?那为什么电路的电阻改变了?由此你想到了那些应用变阻器实物演示:介绍滑动变阻器的各个构造:滑片,上下四个接线柱,金属杆,电阻丝教师讲解:滑动变阻器的接线 教师讲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长度来改变电阻。板书设计:一,滑动变阻器:原理: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长度 滑片,四个接线柱,金属杆 电阻丝 用变阻器改变灯泡 教师讲解:观察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回答问题1, 电阻丝与画片接触的地方绝缘漆被割去,这样可以让电流通过滑片2, 下面两个接线柱的电阻是不变的,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3, 上面两个接线柱的电阻很小,相当与0 设计实验回答问题1, 要使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电流相同应该是他俩串联2, 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3, 阻值最大的地方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电路图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变阻器一,滑动变阻器:原理: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长度 滑片,四个接线柱,金属杆,电阻丝 这是教案,希望能帮到你

初二物理密度的一些笔记

(一)质量与密度基本知识梳理: 一、 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4、测量工具:a.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b.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c.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二、学习使用天平1、天平的使用:①“放”: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②“拨”:,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⑥注意事项: a、 不能超出天平的秤量。 (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叫天平的最大秤量)b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并轻拿轻放。c、 天平要保持干燥清洁。d 、不要把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内e 、不要把砝码弄脏弄湿,以免锈蚀。三、体积的测量:1、测量器材:量筒(量杯)2、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3、单位:毫升(ml)=厘米3 ( cm3 ) 升(l)=分米3 ( dm3 ) 1m3 = 103dm3 = 106m3 = 109mm34、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放”:放在水平台上。“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量筒里地水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凸面的顶部相平。5、固体体积的测量方法:(1):对于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固体,可按照其几何模型的体积公式测出有关量求出其体积。(2):对于没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可设法把物体完全浸入某种液体中,得出其体积变化,则该体积变化就是该物体的体积。(排水法求体积,指不溶于液体或不发生化学反应,注意处理气泡、物体孔隙、化学反应、溶解等现象的问题)ρ物≥ρ液 可完全浸入;ρ物<ρ液 漂浮.(悬锤法、针压法);三、物质的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 变形公式: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103kg/m3=1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5、图象:左图所示:ρ甲>ρ乙6、测固体的密度: (1)原理: ρ=m/V (2)质量:测量工具:天平(3)体积: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②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物体体积V=V2-V1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7、测液体密度:⑴ 原理:ρ=m/V⑵ 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 V 8、密度的应用: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ρ=m/v)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⑷判断空心、实心问题(三种比较法)。⑸测量物体中所含各种物质的成分(列方程求解)。⑹要学会查密度表及其意义,并要记住常见物质的密度。⑺根据需要,可对不同密度的材料进行选择,同时也可以人为地制造出所需的密度 等等!!!!!!!!大致就这些! 1,密度的定义,2、密度的公式、3密度单位及换算4密度的物理意义.5密度的测量方法.器材.原理.最后的表达式.6、记住一些物质的密度值及其表达的含义如p水。7密度的应用[三种]8会查密度表9一些测密度的特殊方法.10探究物体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及其方法器材结论等等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图

热爱物理学习可以创造奇迹。如果我们热爱登山,我们可以不顾旅途的危险与劳顿,勇往直前。下面由我为你整理的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知识点:透镜

1、名词

(1)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2)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3)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

有很多同学在复习物理学时,因为没有系统的总结,复习效率上有所落后。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

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常考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初二物理有哪些内容

初 二 物 理 知 识 点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m=1 000m lm=l0dm ldm=l0cm lcm=l0mm

1mm=1 000μn lμm=1 000nm

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②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

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h=60min lmin=60s

7、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超声的应用有:超声波粉碎结石、声纳探测潜艇、鱼群,B超检查内脏器官。

5、乐音与噪声:

乐音: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使人们感到厌烦、有害身心健康的声音;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人们用分贝来划分dB声音的强弱的等级。

6、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是:吸声、隔声、消声;即在声源处、在传播途径和在接收处控制。

7、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渔民利用声纳探测鱼群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某些雾化器利用超声波产生水雾

8、回声:声音在传播途径中遇到碍物被返射回去的现象,叫回声。如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人耳能把他们区分开,否则回声会与原声混在一起会加强原声。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听到立体声。

第三章:光和眼睛

一、光的传播

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而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生活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事例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队瞄准等。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二、光的颜色

1、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这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2、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发射的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决定的。颜料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三、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有两类:一类是镜面反射,反射面是光滑的,如黑板“反光”;另一类是漫反射,反射面是粗造的,如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5、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如:汽车的后视镜,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主要作用是扩大视野;还有凹面镜,如: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罩,作用是使光汇聚起来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它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骗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空气垂直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3、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五、看不见的光

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红外线,它用于红外夜视仪,红外线测温仪;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紫外线,紫外线验钞机。

六、透镜与凸透镜成像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凸透镜的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用字母“F”表示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

(1)焦距:用字母f表示,是指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物距:用字母u表示,是指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距:是指像到透镜的距离,用字母v表示

(2)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应用列表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

u>2f f

u=2f 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f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投影仪

u

① 照相机利用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② 投影仪利用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③ 放大镜利用物距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七、眼睛与透镜

1、眼睛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眼的屈光本领过强,或眼轴偏长,来自物体的光成在视网膜的前面。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3、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眼的屈光本领过弱,或眼轴偏短,来自物体的光成在视网膜后面。近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第四章:我们周围的物质

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符号m表示,质量不会因为物体的位置、形状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 (mg)等。换算关系是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3、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常用太平测量质量。常见的工具还有台秤、磅秤、电子秤等

4、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

(1)称量前要把天平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游码应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天平就平衡了。

(2)称量时把待测物体放到左盘,法码放在右盘,取法码时要用镊子

(3)读数时待测物体的质量等于法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刻度的质量

5、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所含质量的多少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和位置无关,但与物质的种类、温度、状态有关。

2.密度公式:ρ=m/v 单位是千克/米3(kg/m3)。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g/cm3)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g/m3=1X10-3g/cm3。

6、物体的密度的测量

(1)一般固体密度的测量

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②向量筒中注入适良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③用细线系住固体放入量筒的水中,使其全部浸入水中,记下水和固体的体积V2;④根据所测数据用ρ=m/v求出固体的密度。

(2)液体密度的测量步骤

①用烧杯装入一定量的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漫漫地注入量筒中,记下倒入液体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下液体的质量m2 ,求出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④根据所测数据用ρ=m/v求出液体的密度。

第五章物质、新材料、粒子和宇宙

一、物质的物理性质

1、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各种物质具有许多不同的性质。如物质的磁性、物质的导电性、物质的导热性、物质的硬度、弹性、质量等。

2、物质的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

3、物质按导电能力的不同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导体是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绝缘体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叫半导体,如硅、锗等材料。

4、物质按导热性能的不同分为: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热的量导体:如金属;热的不良导体如塑料等

5、物质的硬度:硬度大的物体能够划破硬度小的物体的表面

二、新材料

1、纳米材料:是指纳米尺度的材料,纳米是长度单位大小为

2、超导材料:是指在低温环境下,导体的电阻突然变为零的材料

3、形状记忆合金:是指受热后又会恢复原来合金

4、隐性材料:隐性材料能将雷达发出的电磁波大部分吸收,反射回去的却很少

三、粒子和宇宙

1、分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直径的尺度数量级为10-10m=0.1nm

2、原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

3、万有引力定律:1687年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发现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着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间的距离有关。

4、光年是天文学中的长度单位,它表示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 =9.4605×1015m 不一定,有的版本是学电,有的是学力

反正电学中电功率是一个难点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初二物理课堂笔记

第六章:电压电阻 第一节:电压教学目标 新课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电流,学习了电学中第一个物理量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教师提问:电流的物理意义,表示符号,单位,测量,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我们将从这几个方面来学习电压。 电压 电压教师讲解:以水压比喻为电压,引入电压的作用。学生阅读:4页第一段演示实验:想想做做,连两节干电池的小灯泡比较亮,说明两节电池有更大的电压。教师讲解:更正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是电路闭和和电压板书设计:电流:电路闭和 电压教师讲解:与电流的各种参数一起来讲解电压的参数板书设计:一电压:符号:U 单位:V kv mv小资料教师讲解:小资料中各种电压值,加深学生对电压的理解板书设计:干电池:U=1.5V 家庭电路:U=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电压表 电压表教师讲解:参照电流表来讲解电压表,回答书上第5页的问题1, 电压表并联(电压表相当于断路)2, 红接线柱接电池正极,黑接线柱接电源负极3, 0—3V和0—15V两个量程4, 在不知道被测电压的情况下要用大量程,而且试触板书设计:二电压表: 并联 红正 黑负 0—3V 0—15V学生实验:练习使用电压表电压表的读数教师讲解:0—3V的分度值是0.1V,0—15V的分度制是0.5V教师讲解:电压表读数的步骤1, 确定量程2, 确定格数想想做做演示实验:电池的串联和并联板书设计:电池:串联:1.5n 并联:1.5 板书设计 电压电流:电路闭和 电压一,电压:符号:U 单位:V kv mv 二电压表:并联 红正 黑负 0—3V 0—15V电池:串联:1.5n 并联:1.5信息反馈 第二节: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教学目标 引入新课 复习引入:复习串并联电路电流的关系 串联电路 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图,设计实验。学生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板书设计:串联电路各部分电压和等于电源电压注意事项: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进行两次实验,注意电压表量程的选取 并联电路 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图,设计实验。学生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板书设计:并联电路各部分电压相等等于电源电压注意事项: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进行两次实验,注意电压表量程的选取学生阅读:14页费旧电池的危害,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 板书设计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1,串联电路各部分电压和等于电源电压 2,并联电路各部分电压相等等于电源电压信息反馈 第三节:电阻教学目标 引入新课 通过表格复习电流和电压的各个参数,今天我们来学电学中的第三个物理量电阻 电阻 演示实验:发现接入铜丝时灯泡比接入镍镉合金时亮,以此实验引入电电阻的物理意义。板书设计:电阻:物理意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属性) 符号:R 单位:Ω MΩ KΩ 决定电阻大小因素 学生看图:15页右下角的图,导电能力有所不同,那么,电阻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回答:电阻的大小与材料有关,导电能力最好的是教师讲解:用水流比做电流,用水管比做电阻,水管越粗,水流越容易通过,阻碍越小,电阻越小演示实验:验证导体越粗,电阻越小教师讲解:水管越长,水流越难通过,阻碍越大,电阻越大。演示实验:验证倒替越细,电阻越大教师讲解: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属性就是不变的。板书设计:二,有关因素: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科学世界 半导体教师讲解: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或者导电能力会变化 应用:热敏电阻,压敏电阻,等等超导现象教师讲解:超导现象就是电阻变为零。现在在开发高温超导。超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电阻一,电阻:物理意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属性) 符号:R 单位:Ω MΩ KΩ二,有关因素: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信息反馈 四:变阻器教学目标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讲了电阻,了解了电阻的物理意义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也看到了一些定值电阻,那么如果我想办法改变电阻的大小,它能为我们做什么呢? 变阻器 想想做做演示实验:把碳棒连在小灯泡上,改变碳棒的长度,发现小灯泡的亮度改变,提出问题:为什么小灯泡的亮度会改变,碳棒的电阻改变了吗?那为什么电路的电阻改变了?由此你想到了那些应用变阻器实物演示:介绍滑动变阻器的各个构造:滑片,上下四个接线柱,金属杆,电阻丝教师讲解:滑动变阻器的接线 教师讲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长度来改变电阻。板书设计:一,滑动变阻器:原理: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长度 滑片,四个接线柱,金属杆 电阻丝 用变阻器改变灯泡 教师讲解:观察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回答问题1, 电阻丝与画片接触的地方绝缘漆被割去,这样可以让电流通过滑片2, 下面两个接线柱的电阻是不变的,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3, 上面两个接线柱的电阻很小,相当与0 设计实验回答问题1, 要使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电流相同应该是他俩串联2, 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3, 阻值最大的地方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电路图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变阻器一,滑动变阻器:原理: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长度 滑片,四个接线柱,金属杆,电阻丝 这是教案,希望能帮到你

初二物理密度的一些笔记

(一)质量与密度基本知识梳理: 一、 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4、测量工具:a.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b.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c.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二、学习使用天平1、天平的使用:①“放”: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②“拨”:,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⑥注意事项: a、 不能超出天平的秤量。 (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叫天平的最大秤量)b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并轻拿轻放。c、 天平要保持干燥清洁。d 、不要把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内e 、不要把砝码弄脏弄湿,以免锈蚀。三、体积的测量:1、测量器材:量筒(量杯)2、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3、单位:毫升(ml)=厘米3 ( cm3 ) 升(l)=分米3 ( dm3 ) 1m3 = 103dm3 = 106m3 = 109mm34、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放”:放在水平台上。“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量筒里地水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凸面的顶部相平。5、固体体积的测量方法:(1):对于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固体,可按照其几何模型的体积公式测出有关量求出其体积。(2):对于没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可设法把物体完全浸入某种液体中,得出其体积变化,则该体积变化就是该物体的体积。(排水法求体积,指不溶于液体或不发生化学反应,注意处理气泡、物体孔隙、化学反应、溶解等现象的问题)ρ物≥ρ液 可完全浸入;ρ物<ρ液 漂浮.(悬锤法、针压法);三、物质的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 变形公式: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103kg/m3=1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5、图象:左图所示:ρ甲>ρ乙6、测固体的密度: (1)原理: ρ=m/V (2)质量:测量工具:天平(3)体积: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②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物体体积V=V2-V1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7、测液体密度:⑴ 原理:ρ=m/V⑵ 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 V 8、密度的应用: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ρ=m/v)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⑷判断空心、实心问题(三种比较法)。⑸测量物体中所含各种物质的成分(列方程求解)。⑹要学会查密度表及其意义,并要记住常见物质的密度。⑺根据需要,可对不同密度的材料进行选择,同时也可以人为地制造出所需的密度 等等!!!!!!!!大致就这些! 1,密度的定义,2、密度的公式、3密度单位及换算4密度的物理意义.5密度的测量方法.器材.原理.最后的表达式.6、记住一些物质的密度值及其表达的含义如p水。7密度的应用[三种]8会查密度表9一些测密度的特殊方法.10探究物体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及其方法器材结论等等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图

热爱物理学习可以创造奇迹。如果我们热爱登山,我们可以不顾旅途的危险与劳顿,勇往直前。下面由我为你整理的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知识点:透镜

1、名词

(1)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2)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3)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

有很多同学在复习物理学时,因为没有系统的总结,复习效率上有所落后。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

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常考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初二物理有哪些内容

初 二 物 理 知 识 点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m=1 000m lm=l0dm ldm=l0cm lcm=l0mm

1mm=1 000μn lμm=1 000nm

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②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

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h=60min lmin=60s

7、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超声的应用有:超声波粉碎结石、声纳探测潜艇、鱼群,B超检查内脏器官。

5、乐音与噪声:

乐音: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使人们感到厌烦、有害身心健康的声音;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人们用分贝来划分dB声音的强弱的等级。

6、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是:吸声、隔声、消声;即在声源处、在传播途径和在接收处控制。

7、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渔民利用声纳探测鱼群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某些雾化器利用超声波产生水雾

8、回声:声音在传播途径中遇到碍物被返射回去的现象,叫回声。如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人耳能把他们区分开,否则回声会与原声混在一起会加强原声。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听到立体声。

第三章:光和眼睛

一、光的传播

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而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生活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事例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队瞄准等。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二、光的颜色

1、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这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2、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发射的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决定的。颜料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三、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有两类:一类是镜面反射,反射面是光滑的,如黑板“反光”;另一类是漫反射,反射面是粗造的,如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5、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如:汽车的后视镜,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主要作用是扩大视野;还有凹面镜,如: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罩,作用是使光汇聚起来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它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骗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空气垂直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3、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五、看不见的光

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红外线,它用于红外夜视仪,红外线测温仪;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紫外线,紫外线验钞机。

六、透镜与凸透镜成像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凸透镜的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用字母“F”表示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

(1)焦距:用字母f表示,是指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物距:用字母u表示,是指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距:是指像到透镜的距离,用字母v表示

(2)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应用列表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

u>2f f

u=2f 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f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投影仪

u

① 照相机利用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② 投影仪利用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③ 放大镜利用物距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七、眼睛与透镜

1、眼睛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眼的屈光本领过强,或眼轴偏长,来自物体的光成在视网膜的前面。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3、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眼的屈光本领过弱,或眼轴偏短,来自物体的光成在视网膜后面。近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第四章:我们周围的物质

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符号m表示,质量不会因为物体的位置、形状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 (mg)等。换算关系是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3、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常用太平测量质量。常见的工具还有台秤、磅秤、电子秤等

4、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

(1)称量前要把天平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游码应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天平就平衡了。

(2)称量时把待测物体放到左盘,法码放在右盘,取法码时要用镊子

(3)读数时待测物体的质量等于法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刻度的质量

5、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所含质量的多少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和位置无关,但与物质的种类、温度、状态有关。

2.密度公式:ρ=m/v 单位是千克/米3(kg/m3)。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g/cm3)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g/m3=1X10-3g/cm3。

6、物体的密度的测量

(1)一般固体密度的测量

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②向量筒中注入适良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③用细线系住固体放入量筒的水中,使其全部浸入水中,记下水和固体的体积V2;④根据所测数据用ρ=m/v求出固体的密度。

(2)液体密度的测量步骤

①用烧杯装入一定量的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漫漫地注入量筒中,记下倒入液体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下液体的质量m2 ,求出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④根据所测数据用ρ=m/v求出液体的密度。

第五章物质、新材料、粒子和宇宙

一、物质的物理性质

1、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各种物质具有许多不同的性质。如物质的磁性、物质的导电性、物质的导热性、物质的硬度、弹性、质量等。

2、物质的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

3、物质按导电能力的不同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导体是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绝缘体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叫半导体,如硅、锗等材料。

4、物质按导热性能的不同分为: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热的量导体:如金属;热的不良导体如塑料等

5、物质的硬度:硬度大的物体能够划破硬度小的物体的表面

二、新材料

1、纳米材料:是指纳米尺度的材料,纳米是长度单位大小为

2、超导材料:是指在低温环境下,导体的电阻突然变为零的材料

3、形状记忆合金:是指受热后又会恢复原来合金

4、隐性材料:隐性材料能将雷达发出的电磁波大部分吸收,反射回去的却很少

三、粒子和宇宙

1、分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直径的尺度数量级为10-10m=0.1nm

2、原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

3、万有引力定律:1687年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发现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着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间的距离有关。

4、光年是天文学中的长度单位,它表示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 =9.4605×1015m 不一定,有的版本是学电,有的是学力

反正电学中电功率是一个难点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笔记(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图)